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他汀类降脂药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共识

2017-10-01 6页 doc 19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他汀类降脂药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共识他汀类降脂药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共识 北京天坛医院作者:王拥军 文章号:W030777 【编者按】卒中是中国第一位致残和第二位致死原因。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 国内脑血管病和血脂领域的专家组成员在参考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007年1月, 了近10年来血脂领域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相关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现状,正式出台《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
他汀类降脂药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共识
他汀类降脂药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共识 北京天坛医院作者:王拥军 文章号:W030777 【编者按】卒中是中国第一位致残和第二位致死原因。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 国内脑血管病和血脂领域的专家组成员在参考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007年1月, 了近10年来血脂领域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相关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现状,正式出台《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对临 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又床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此国内有关专家又进行讨论,达成了他汀类药物防治脑血管病专家新的共识,以期给临床医生更明确的临床指导。 1 胆固醇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尽管流行病学资料并非一致地提示总胆固醇水平与卒中存在相关性,而针对卒中不同类型进行发现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更大。在冠心病人群中,随着胆固醇水平的增高,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相应增加。胆固醇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25%[1]。流行病学研究和随机临 床对照研究表明随着LDL-C水平的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减少。 共识1胆固醇水平增加是缺血性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LDL-C的升高与缺血性卒中发生密切相关。降低LD-C是减少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I,A) 2 他汀类药物与卒中的一级预防 降低胆固醇水平主要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使用他汀类药物[2]。使用他汀类药物并非 包括心脑血管及其他与动脉粥样硬单纯预防卒中,而是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进展, 化性病变相关事件的全面减少[3]。降低胆固醇并不能完全解释使用他汀类药物所获得的相对危险下降,这说明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的作用至关重要[4]。 对97981例患者的26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可降低21%的卒中危险(P<0.0001);LDL-C水平每降低1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减少0.73%/年,卒中危险降低15.6%(P=0.002),获益与基线LDL-C水平无关,而与LDL-C的降低幅度有关[5]。,对冠心病及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实验的芸萃分析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进一步降低18%卒中危险(P=0012) [6]。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合作研究(CARDS)中,阿托伐他汀10 mg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危险的48%(P=0.016) [7]。2008年5月,欧洲卒中组织缺血性卒中指南指出,基于26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涉及9500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使卒中的发生率由31.4%降至2.7%,他汀类药物用于卒中一级预防,LDL-C.9mmol/L150mg/dl)应该作为预防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阈值。 众所周知,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与颈动脉斑块的致血栓作用研究(ATROCAP)、降胆固醇的血管生物学研究(ARBITER)等多项他汀类药物对CIMT影响的研究均显示,在胆固醇水平并不高[LDL-C3.5(134.6mg/dl)-3.9mmol/L]的情况下,强化他汀药物治疗能够稳定易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9-10] 共识2 针对缺血性卒中/TIA的一一级预防人群,应该常规检测血脂水平,如果LDL-C>3.9mmol/L应该进行生活方式改善(III,C)并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I,A);LDL-C<=3.9mmol/L单伴有颅内和(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患者,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减少缺血性卒中/TIA的凤险(I,A) 3 他汀类药物与卒中的二级预防 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SPARCL)研究是迄今惟一一项专门针对卒中/TIA二级预防的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共纳入4731例6个月内有卒中/TIA而无冠心病的患者,平均随访 4.9年,以卒中/TIA为主要终点事件。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80mg/d)可显著地降低16%的卒中相对危险P=0.03),23%的卒中TIA相对危险(P〈0.001),43%的致死性卒中相对危险(P=0.03),35%的主要冠脉事件相对危险(P=000 3),42%的任一冠心病事件相对危险P<0.001),45%的血管重建操作相对危险(P<0.001)。事后分析表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达22%(P=0.01)[11]。现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共同构成缺血性卒中/TIA预防的"三大药物"[12]。对SPAReL研究[13]的时候分析亦表明不同亚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获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目前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和预防缺血性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时不必考虑缺血性卒中的亚型。2008年5月欧洲卒中组织公布的欧洲缺血性卒中/TIA指南中指出:非心源性栓塞性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均是适宜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群,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获益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获得。从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角度看,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获益目前除SPARCL外,尚没有其他直接的证据支持。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专家组III(NCEP ATPIII)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TIA应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2]。综合国际上最新的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和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进行生 活方式干预、饮食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LDL-C水平〈2.6mmoL/L(100mg/dl)或LDL-C在原有基线上降低30%-40%;合并冠心病或有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以及具多重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建议LDL-C<2.08mmoL/L[80mg/dl,美国和欧洲指南均推荐LDL-C1.82mmol/L(70mg/dl)为可选择治疗目标][14]或LDL-C在原有基线上降低40%以上[8,14-15] 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在相同剂量下,其降低LDL-C作用依次递减。应根据患者LDL-C的基线水平、治疗目标、耐受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剂量个体化调整。常用他汀类药物每日最大剂量为80mg(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除外)。从剂量起,剂量每增加一倍,LDL-C水平仅进一步下降6%-7%。共识3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该接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药物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LDL-C水平降至2.6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I,A)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下述人群(伴有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的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的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视为缺血性卒中/TIA极高危II类人群,如果LDL-C>2.08mmol/L,应将LD L-C降至<2.08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I,A)基于SPARCL研究的证据,对于非心源性栓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不必考虑缺血性卒中亚型的不同(I,A) 共识4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的缺血性卒中/TIA 患者,视为极高危I类人群,无论是否伴有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2.08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IIa,C) 4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10余年,大量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现市售的他汀类药物在肌肉和肝脏安全性方面差异元统计学意义[16]。 在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中,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并不显著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2004年超过9万人、2007年超过10万人以及2008年超过12万人的荟萃分析表明,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心脑血管显著获益的同时并不显著增加脑出血的风险[5,17-18]。在SPARCL研究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出血性卒中有所增加,但致死性出血性卒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对之事后分析表明脑出血病史、2级以上的高血压[BP>160/100mmHg,1mmHg=0.133KPa]、男性及年龄增长是增加出血风险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而基线的LDL-C水平及LDL-C降低的幅度与出血风险并不相关。 对其中LDL-C降低幅度超过50%患者的亚组分析表明:降低33%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减少37%的冠脉事件,而不增加颅内出血及肌溶解的风险[19-20]。尽管SPARCL研究中小血管病变者出血风险相对高于对照组,但事后分析提示这些患者的卒中事件和冠脉事件的预防获益与大血管病变相当,利远大于弊[11,13]。 有关老年人群的大规模数据资料目前仍缺乏。《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强调临床试验证实调脂治疗防治冠心病临床益处不受年龄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罹患心脑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度高于一般成年人群,其调脂治疗理论上收益会更好。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调脂药物的剂量一般不需要特别调整。但由于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加之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及药代动力学的改变,易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而对老年人的调脂治疗要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过大,应予以严密监视[15]。 共识5 现有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临床症状及ALT、肌酸激酶(CK)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供参考:ALT>3倍正常上限,CK>5倍正常上限,停药观察)(I,A);老年患者如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合理配伍并监测不良反应(II b,C) 共识6 作为缺血性卒中/TIA的一级预防药物,现有证据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未发现增加脑出血的凤险(I,A);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基于SPARCL研究结果,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凤险人群应权衡凤险和获益建议谨慎使用(I,B)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名} 崔丽英(北京协和医院),董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高山(北京协和医院),贺茂林(北京世纪坛医院),黄家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新界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李舜伟(北京协和医院),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刘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汪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玉春雪、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徐安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张苏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张微微(北京军区总医院),张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
本文档为【他汀类降脂药防治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共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