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

《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

2017-10-16 31页 doc 60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6595

暂无简介

举报
《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 主讲人: 今天我们继续共同学习《黄庭外景经》,今天的内容是第十七章精液章,我先给大家把原文念一遍。 “精液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通我精华调阴阳。伏于玄门候天道,近在吾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精气上下关分理。七孔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候阴阳,下于咽喉通神明,过华盖下清且凉。” 刚才把精液章的内容给大家念了一遍,下面就逐句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解答。 “精液流泉去鼻香”,“精液流全”,精液主要指的是人身体中的液体精华,这个地方所说的液体精华主要是口水,因为它像泉水一样嘛,所以要...
《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
《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 主讲人: 今天我们继续共同学习《黄庭外景经》,今天的内容是第十七章精液章,我先给大家把原文念一遍。 “精液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通我精华调阴阳。伏于玄门候天道,近在吾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精气上下关分理。七孔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候阴阳,下于咽喉通神明,过华盖下清且凉。” 刚才把精液章的内容给大家念了一遍,下面就逐句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解答。 “精液流泉去鼻香”,“精液流全”,精液主要指的是人身体中的液体精华,这个地方所说的液体精华主要是口水,因为它像泉水一样嘛,所以要想它像泉水一样那就是口水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效应,“精液流泉”的意思是为了使主动的液体流动起来。我们有时候一天下来也不一定注意到自己的口水到底是吞咽还是吐出去了,有时候有些下意识的行为根本都没有注意,这个意思就是说让它在内在的循环中要活起来。所以说“精液流泉”的意思主要是说主动的去关注一下这个液体的流动。那就像我现在这样,说着就需要口水来润滑一下,所以说偶然的吞咽一下口水,有时候讲时间长了以后可能口水就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调节,然后和呼吸就要结合起来进行调节。当然如果要是说人的意识这个时候是比较空明的状态效果就更好一些,如果要是能够在这个中间不断有口水的吞咽或者运动,而且有呼吸的配合,再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一个比较积极的自然意念在这个地方,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或者在自己的明堂里面或者能够观察出来的话效果就更好了。所以说我们一般提倡像做教育工作的人你比方说上课的时候人就比较容易疲劳,像我说的这种方法做起来就不大容易疲劳,讲几个小时一般是没有什么问的,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精液流泉要让它活起来。 那么什么叫“去鼻香”呢,“去鼻香”就是说去外嗅而体内香。一般鼻子嘛,它主要是用来嗅外在的气体的,现在要去鼻香,意思就是说主动的从外界吸收香气或者吸收味道的途径就应该把它暂时的停一下,停一下那就是说要体会内在的一种气息的芬芳,内在的,当然内在的一面到底有没有芬芳的这一面,我想我们自己有时候也能够感觉到自己内在的一些气息,这是偶然的,但是大部分时间是感觉不到的,可以在经过实践一段时间以后可以体会到体内的一些气味的变化。 “立于玄膺含明堂”,立就是立足于什么地方的意思,玄膺我们大家都知道是舌头下面的玄膺穴,所以说它的意思就是说立足于舌头下面的活动。然后还有一个行为就是在含明堂,什么叫含明堂呢,就是说将神的观念贯穿在明堂的景象或者意象中,所谓的明堂就是我们所说的额头这个部分,大家的额头一般自己在视觉、听觉或者是感觉都比较敏感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发生一些气味的变化,这个变化对每个人来说如果要是视觉它发生变化了可能这个地方产生的光就是过去所说的性光,如果要是产生其他的感觉的话这个地方也会有反应的,就是说一些酸、胀、发紧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感觉都可能出现在这个地方,所以说在这个地方所说的含明堂,意思就是说除了我们所说的流泉,精液像那流泉一样循环往复以外还要把舌头下面的工作要连续不断的做下去,这个做的时候要包含有明堂的这样一种观想或者是视觉的活动。 然后这一节的第三句,“通我精华调阴阳”,通就是大通为一的通,大通为一那就是说要归到道里面去了,如果要是能够大通于道性的话,实际上在细节上来说就叫调行阴阳,就是要让我们的阴阳平衡,最后使我们的精华就能够上升到道性里面去,这个道性自动就会产生生命的再造,这个生命的再造就叫通我精华。所以说这个地方所说的精华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精津玉液,过去有玉液还丹,有精液还丹,玉液还丹一般都带有意象、都带有口水、气息、真气的配合,那么到了精液还丹以后可能就是一种大周天的循环了,因此它的幅度或者是境况可能就更加复杂一些,但是它离我们自己主观意识可能也就更远一些。所以说我们现在精 液流泉也好,立于玄膺也好,含明堂也好都是说的玉液还丹的阶段,玉液还丹是个基础,所以要想精液还丹那种程度玉液还丹就一定要做好,就是坚持不懈,就是有为到无为的整个过程,就像张伯端先生说的那样“始欲有做人不见”(音),人家看不到你嘴巴里面到底在怎么动,体内的气息到底是上还是下、内还是外、通还是没通人家都看不见,你的口水到底在怎么调节它或者鼓缩、旋转人家根本都不知道,像这些都需要大家通过一些功法来认识或者是操作,要学会简单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掌握好了之后一般对人的健康肯定是有好处的,对人的修炼它是皆能够日积月累的打好基础工作。那么调阴阳实际上就像《黄庭外景经》我们上个星期学的“精候天地长生道”,意思就是说把精华的凝聚放在平常的行为中,像精液流泉、立于玄膺、含明堂这些动作或者是工作要平常日积月累,就像十六章里面所说的“精候天地长生道”,要让我们的精华去伺候或者是响应天地之道。那就像古人所说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那么在第一节里面讲了三个字,第一个字是流,精液流泉的流,第二个字是立,立于玄膺的立,第三个字是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前后两个字是流通,中间就是立,立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人修炼的支点一样,就是你要立于这一点,你要把它作为中间不变的基础让它流通起来,让它自动、自觉的去调节自己的阴阳,就是这样一个辨证,这也是一个动静的辨证,没有动静就体现不出来了,没有静动就没办法去展现它的功能,所以说我们要动就一定要有一个静的状态,就立于那个地方要关注它,长时间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我们所说的景象上,这个景象实际上就是含明堂的意思,所以说立于玄膺跟含明堂是一个整体,要将神的观念贯穿其中。 第二节,“伏于玄门候天道”,伏这个地方,就是这一首精液章里面它有很多行为动作,行为动作就是一个字来概括它的行为动作,那就像上面所说的流、立、通,这个地方又是一个字叫伏,“伏于玄门候天道”,伏就是以静制动的意思,玄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知常通玄达太虚的玄,就是说它从信号上来说我们要关注它,这个就叫伏于玄门,意思就是说对信息的活动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含明堂,明堂里面、意象里面、视觉里面出现的一些景象也叫玄,所以说“知常通玄达太虚”,我们要知道我们常态的需要,同时也要知道玄态的一种自然过程,要知道它怎么变化才符合于自然、才符合于道性,这是一个方面,这是玄门的第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前玄后命抵九幽”(音),就是我们原来在《黄庭内景经》第二十五章里面曾经说过,叫做“伏牛幽阙罗品列”,意思就是说幽阙这个地方本身就是通向肾脏的一个关窍,所以说前面是玄关,后面是命门,那么它是九幽之地,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有九道坎,相对说来有一定的危险性。之所以有危险性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深不可测,所以说我们也只能说以静制动的潜伏于那个地方,潜伏于那个地方就是说先不要说我懂得多少或者是从书本上我知道那个地方的操作方法有多少,千万别那样干,这个地方说的就是以静制动,就是你先要去关注它然后等候它自己本身的到来,这个就叫候天道,就是说要等候天道的成熟,你不要它自己没有成熟你又妄动意念,在那个地方弄什么抽天的问题,这样一弄就容易弄得水火难忌。这个地方天道也指的是自然法则,所以说上面所说的玄门第一个意思就是说讲的上面的信号它一定要恰到好处的和自然的太虚意境要吻合。第二个解释就是“前玄后命抵九幽”(音),意思就是说前面是玄关,后面是命门,然后它就能够通达九幽之地。 第二句,就是第二节的第二句,“近在吾身还自守”,近就是天道近在身生,天道并不是说在很远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求它,它就在我们的生命内部,所以说近在吾身,就是说天道的整个循环、整个信息系统都在我们小的生命中间有那个全息相应的响应点,所以古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确很聪明,所以他说“近在吾身”,就是说你不要向外面去求什么天道的问题而应该回到自身中间来,近在吾身。还,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还,就是“不劳远虑勤内守”(音),就是说你自己要能够把它守得住。那么什么叫守呢,守到底是守什么东西呢,意思就是说守住那 些自己自身自然变化的那一面,所以说这个守字体现了一句话就叫“勿令辞陈幽然存”(音),就是你不要让自己的心态随着外界所谓的信号或者是信息瞎跑一气,思想一乱、信息一多根本对自己到底是怎么样一种状态就搞不清楚了。所以说不在远求,而在近守,这个近守就是说在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存在就是自己的身体,这一点是相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的,所以说还自守的还至关重要。 “清静无为神留止”,它就是顺序的推导出来的,清静无为,清静是生命的正气,清静为天下正,所以说生命的正气要想体现出来的话除了清静以外就没有什么能够达的,就是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你自己静不下来,你守不住自己的清静,那么就不是属于正道了。无为,无为也就是一种修炼的天君,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天道的准则,天道准则就是说你要想修炼一定要掌握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无为,所以说它叫天君,就是由它来衡量,而不是说由我们自己来确定我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的,所以说要回到自然的面貌中去体会这样一种状态,要体会我们的小生命它的全息自然性,自然的全息性或者是自己的响应性,就是对天道它有一种自然回归的能力,我们不要把这种回归能力就给消灭了或者是把它引导到自己主观上的想象里面来了,那都是非常危险的。“神留止”,所谓的神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再造生命嘛,我们内在的生命本身通过《内景经》也好,《外景经》也好,讲了这么长时间也就说明了一个道理,说明了内在的世界是一种复合型的生命,然后它赋予我们的主观意识有君王的这样一种位置,但这个位置也是属于考验我们后天意识这个君王的,但是一般的人或者一般的民间文化也好或者是生存价值观也好或者是世界观也好都不可能说像修炼的文化这样去认识这个生命,一般都是把主观意识,你比方说像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这样一种思想它本身就是说强调人们主观或者是客观上的一种独立性,或者是独立性,或者是叫自主性,像这些方面都得到一种社会的肯定,但是这个地方所说的神和我们自己主观意识或者是人的人格之间的变化问题,这个跟神之间就有一定的区别,神是按客观规律在运动的,我们人的心或者主观意识它是按照机变的方式,就是说它是随机的,你比方说有什么样的背景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情节,所以说它跟神的那种天然性和自然性有点区别。那么这个地方所说的神通过前面的《内景经》和《外景经》的讲解我们基本上都理解了,就知道原来人的心脏里面有这样一种独特的记忆,它可以把人的先天信号,就是先天遗传的信号可以把它记录下来,我们从传统的修炼文化上把它称之为太乙元气,太乙元气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神,那么神它为什么会留止呢,就是它不得不归于祖窍。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天地之根不得不回归到其中去,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第一是清净的,有了生命的正气,第二是无为了,有了天道的标准,有了这两点以后一个是生命的正气,一个是天道的标准,然后这个神,我们所说的心神这个存在就不得不归于自己的祖窍,这个祖窍实际上就是指的我们人生发的根源,这个就叫祖窍。 “精气上下关分理”,“精”,精液,就是上面所说的“精液流泉”的精,“精品上下”,精就是精液处上的意思,就是说水往上流,气往下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一点可能大家觉得这怎么可能呢,气肯定是往上跑的,水是往下流的,但是在我们生命中的确如果要是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很有很有希望了,就是精液往上流,人的真气就往下走。因为气它肯定是要往上行的,你往下走无形中就把生命的活力,就像我们说为什么要用腹式呼吸,为什么又要有立腹式呼吸,这都是在我们的气海这个地方想要调节它,然后想要主动的引导它,然后养成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这个自然形成以后健康就是一个笼里抓鸡的事,就是它跑都跑不掉的。所以说上下精和气,一个是上,精上气就下去了,所以它这四个字是非常关键的。这个就叫“关分理”,关系到什么东西呢,关系到我们修炼的成败问题。分理,什么叫分理呢,那就是根据位置的不同,就是上中下三个丹田位置的不同,其要,就是其重要的地方在下关元,那个地方是基础,分理,意思就是说气象和液象分理和合要明白。而怎么样把气象和液象以及我们所说的其中有性的那个象要把它和合起来,这跟老子的《道德经》里面的恍兮惚兮, 窈兮冥兮等等这样一些论述就结合起来了。无非就是说它事关上中下三个丹田的治理问题。关键的地方在下关元,要把我们的信息之象、气象还有液象既要分开来进行认识,同时也要分开来进行打理,然后再把它们和合成为一个整体,这一点上来说上面就说到了精气上下,这个气的下是说元气处下,那么我们说“团象混液成圆玄”(音),团象,就是把天象、日月之象、星空之象还有师父师母的象,还有童男童女之象,还有阴晴圆缺之象等等都能团为一个整体,这个就叫“团象混液成圆玄”(音),当然这其中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它可能并没有在我们的玄象中,我们可能看一些道友的功象,听他们说一些功象的时候往往是片段性的,就是这个功象出现以后那个功象可能就消失了,或者是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就属于在积累阶段。如果要是并列阶段了,并列了,就是并列在一块有很多象,就像我们看天下的情况一样,就像我们通过电视或者电影观察社会的一些动态一样,那么它里面的形象就比较生动。像这个就叫“团象混液成圆玄”(音),最后精液往上走,气息往下行,再把象也浑然其中,浑然其中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了。 第二节也是讲的三个字,第一个字是伏,就是说“伏于玄门”,意思就是说以静制动的意思,你潜伏在那个地方不要轻举妄动,所以九幽之地你千万不能去瞎观想它的,你只能通过其他地方的一些象去引导它,那个地方你要想作为它你人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说白了就是后天主观意识没有这个权利,不要有意的去作为它。这是第一个字,伏,“伏于玄门”就是这个意思。然后“近在吾身还自守”,这个还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向外求,因为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生来都是向外去获取信息的,这个时候他就用了一个还字,就是还于自守的方面,就是守于内在的运动,就是不劳远虑勤内守(音),守着自己的精华,就像上面所说的精液的运动、气息的下沉、意念的关注,那就是说我们在意念中可以想一个自然之象,然后把它和我们的气息、精液团为一块,这个就叫还自守。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你不要还是心往外走,对外在的东西很感兴趣,对内在的循环却知之不问,这是很危险的事。第二节的第三个字那就是分,“精气上下关分理”,就是你分别对待、分段进行,就是说分区呈现,当然分区呈现它也有一个方位,就像我们说左和右,上和下,前和后这样一些分区的管理一样,当你分开了以后每一个部位可能就要有一个象,就像天空的位置一样,天空的位置也是有上有下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你这样一个分字就体现了它告诉你的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你要把所有的象都不要排斥它,然后把它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展现在你的内在生命之象里面,这就叫“关分理”,他们由什么地方得来的呢,是由精和气的运动而产生的。 那么第三节,“七孔已通不知老”,七孔大家都知道是指的心脏它有七孔四室,意思就是说它有四个房间,有七个孔,那么七个孔都已经通了以后有些什么特点呢,它这个地方所说的并不是说它实际的生理之窍没有通,而是说信号之窍没有通,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从《聊斋》的一些故事里面形象的可以看得出来,你比如说有些人之所以学习学不进去或者做事不开窍是因为他七孔肯定有一孔不通,这个不通并不是说血脉不通,而是说虚空里有一个信息不通,不通血脉可能就会走岔。所以说我原来在《紫微中至》里面就说心通就百事通,人老心难老,就是人即使到了一定年纪也算是老了,但是心却很难得老,就是因为他心是一个比较容易改变的事,我们就利用这个特点先把心搞通,就是尽量的圆融一点,就是说分别心少一点我们就能够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就像圣人说的那样“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说你不断的向内进行吸收和自觉的、自然的让它归纳,这个就叫集约性法则,让它集约到一定程度以后能量就自然而然生成了,那个不通的地方自然会被打通,这在我们有些道友的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一点。那么作为我们来说就是觉得这个觉者肯定是不会有困惑的,所以说“七孔已通不知老”,觉者他没有困惑,没有困就没有老象的纠缠,所谓老象就是一些人他之所以呈老象,呈老象就是有些衰老的迹象他慢慢的就呈现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人心理上已经打不开自己的内在世界了,一些消极的因素会越来越明显,这样就搞得老象纠缠不得解脱。所以我们说觉者不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不但不惑,而且他会不知老,为 什么不知老,就是因为生命的活力会不断的增长、不断的加强,你说那对人多好呢, 第三节的第二句,“还坐天门候阴阳”,“还坐”,意思就很清楚了,上面有一个还自守,现在有一个还坐,还坐是什么呢,谁还坐天门呢,肯定不是我们主观意识去坐天门,它这个地方的还坐天门意思就是说元神主事于昆仑,就是最后把昆仑那个地方全部都开发出来,让我们的大脑之窍也都通了。 原来也讲过,《外景经》也好,《内景经》以及其他的章节都讲过,过去就说“泥丸百节皆有神”,意思就是说那个里面神太多了,信息太复杂,但是有个主事的去了以后再复杂的地方、再危险的场所也能够把它管理好。不要把这个主人搞错了,像我们人的主观意识它做不了这个主人,所以说要请元神在那个地方主事,处在昆仑这个天门附近让它管理这个办公体系。 “候阴阳”,候就是等候的意思,上面就说“伏于玄门候天道”,这个地方又说“还坐天门候阴阳”,你看这一章我就是觉得写得比较生动一些,相呼应的地方比较明显,候天道、候阴阳,意思就是说天地合而甘露降,那么天地什么时候合呢,我们也不知道,所以古人就说自古火候无人传,那么这个阴阳配合的火候你人要想钻营或者取巧,你要想把它捏在自己的手里那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说不要作那些妄想,还是搞客观一点、实际一点,就让自己的精神主事于昆仑,就是把我们的大脑管理的部分,就显得我们说我们的下意识一样或者灵性意识,让它去主宰我们的生命活动,主宰这个天门的把手,然后等候天地玄机的开合,你说那多有保险啊, 所以说什么叫天门啊,天地就是生命与天地交换的关口,这个就叫天门。 “下于咽喉通神明”,意思就是说“吞咽循环养元阴(音)”,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明堂里面可能会看到一些东西,那就是这个生命的圣阴(音)或者元阴(音)已经慢慢的形成了,就像有的朋友们梦见或者是功态中看见自己的生命里面有一个婴儿的生长一样,这种生长实际上它是靠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说的下于咽喉这样一些吞咽的行为,上面的“精液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等等都是为了这样一些话而服务的,就是下于咽喉通神明,就是你从咽喉那个地方吞下去的东西直接能够养元阴(音),“吞咽循环养元阴,大制不割神明存”(音),什么叫“大制不割”(音)呢,就是你的身体里的大方向或者大的体制是自然的,它是天道赋予生命的一种特定存在,你不要把它支离破碎的去理解,然后把它分割得你自己可以认为可把握的那个状态,然后你就认为这是修炼,那实际上不叫修炼,那是叫残害自己的生命,所以说千万要把这两句话记住,“吞咽循环养元阴,大制不割神明存”(音)。那就像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孩子生下来了也就不愁生不愁长了,生下来以后他就有希望了,然后他的生长机制或者他要长成什么样一个相貌或者一个什么样习惯的人你能够决定得了吗,当然有的人说我肯定,我通过教育的方法、引导的方法、健康的育儿的方法一定把它弄得跟自己的愿望相同等等,实际上我们观察一下社会可能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同时也是不科学的,所以说我们对孩子一定要尊重他的神明,就是他有他自己的神明,那么他自己的神明也有他自己特定的命运,所以说作为我们来说只有体会造物的神奇和不言之教,这样才对我们自身有好处,我们的烦恼可能就少一些,要不然的话你强加给孩子的东西越多实际上反馈回来的消极性就越大,这一点从教育学上来说我们已经讨论过好多次。通玄冥的通实际上体现了一个由简至繁,由简单到达繁复的存在就称为通,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为,就是说有了口水、有了气息的运动,然后有了观想的运动,这三个运动加起来以后它就能够体现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生理循环行为,这个行为完成以后就能达到对非常复杂生命的这样一种调整作用,这就是老子在玄德的概念里面所说的生而不有,就是你生了他,但是你千万不要把他据为己有,为而不恃,就是说这其中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也没有什么原则可以依赖,你向他学习就行,向我们自身的生命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然后长而不宰,就是他在成长的时候你也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它,这样就体现了我们这个道性的一种自然面,这个自然面 就是说修炼之天君它就称之为无为,清净就是生命之正气。 “过华盖下清且凉”,这个华盖过去就把它翻译成为肺脏,这个地方的华盖可能就不是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是这个意思呢,那就是因为我们要从现实的修炼体会中去解释这个问题,所谓的过,什么过呢,过什么东西呢,是过华盖吗,是过华盖这个关口。那么从什么地方过来的东西啊,就是从昆仑那个地方过来的东西,就像上面所说的“还坐天门候阴阳”,这个阴阳之气,天地合而甘露降就机遇来了,火候也成熟了,哗啦一下就过去了,就翻过了昆仑就要过华盖这个地方,华盖就是我们神的华盖,神的华盖就是说两眼上面的眉这个就称为华盖,就要过这样两个华盖其中的通道,这个通道大家就知道它很关键,就是过去这个地方饱满的人,饱满和平滑的人,就是说从我们的额头,从发际一直到我们的鼻尖这样一个部位,如果要是既饱满同时又圆润的话,或者要圆滑,这样就比较容易过,如果要是不圆润、不平滑它过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我们大家有空就看一看自己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摸一摸这里的部位是不是很平滑,是不是很圆润呢,要是不是那样的话相对说来真气运行起来要过就比较困难一些,这个在现实中也的确是一个实际的物质结构问题。当然我们所说的既然是个结构,结构能不能改变呢,肯定也可以改变的,可以修复,可以不停的修正它。那就像现代的外科手术,你比方说你鼻梁低了,觉得鼻梁低了你说多不亮丽啊,就把鼻梁去做手术弄高一点,那样行不行呢,那是人为的,不是人为的肯定没用处。我这个地方所说的调整或者是改变都指的是先天的这样一种调整和改变,先天的调整和改变就可以自动的把骨骼那个地方用内气的方法把它垫起来,把它垫得比较宽敞明亮,同时比较圆润平滑,这样这个能量过起来就比较容易了,一过了华盖以后就往下行,下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个冰冰凉的东西它既是清明的,又是冰冰凉的,所谓的清明就是说意识非常的清晰而明亮,而感觉当然比吃冰激淋要舒服得多,这个就叫清且凉,是指的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的体感之间非常的好。这个下总的说来它要经过华盖之关,下就要顺力道而行,当然到这个地方以后一般如果要是鼻头比较饱满的人这个时候他的容量可能就大一些,容量一大他等于积蓄的药肯定就多,一多的时候然后再一抽,当然我说的抽是他自动的行为动作,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一个返还的过程。那么这个返还的过程为什么要用清且凉来说呢,那就是用这样两句话可以概括一下,那就叫“头脑清明就像醍醐灌顶,冰凉骨酥就像如饮琼浆”。当然我这是既有文言文的味道,又有白话文的解释,所以说四不像,但是希望大家理解就行了,就是头脑清明如醍醐灌顶,冰凉骨酥如饮琼浆,就是这样两句话。所以说我们说“过华盖”这个词它的具体含义看来的确应该说的是眉,就是说眼眉这个华盖,而不是像过去在讲肺腑章的时候所说的华盖。 刚才第三节就有三个字没有加以总结,所以说刚才我下来了之后再看了一下大家的议论,这个问题的确还要回过头去再把这三个字再讲一下。 第三节有坐、下、过这三个字,坐就是“还坐天门候阴阳”的坐,下是“下于咽喉通神明”,过就是“过华盖下清且凉”。那么第三节讲的是什么东西呢,讲的实际上是神的意思,你比方说“七孔已通不知老”,那指的是神已经相通了,然后它已经占到主导地位上去了,它已经引导这个生命朝着崭新的方向在发展。所以说这个情况就不同了。 “还坐天门候阴阳”,就是说你要让它还于它应该工作的地方,不要让它憋在心里。所以我们有很多朋友一般在修炼的时候有时候感觉到心那个地方压力很大,或者有时候还痛,有时候还容易发生一些类似于心脏有问题的奇怪的跳动,就弄不清楚是什么道理,实际上就是说人的心脏它里面所居住的心神是活动的。当它获得一定能量以后它就肯定要加以迁徙。这所谓的迁徙那就是它想办法都要搬出去,搬出我们这个肉体以外,那样他就不受约束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解脱,就是说我们的神性最后就解脱了,就是说脱离了人肉体的制约,然后肉体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调节。这个就是坐的意思,就是让他去坐,我们刚才讲的时候有的朋友们就把它领会错了意思,意思就是说是不是说主观意识要起什么吸气,然后想象着从前额这个地方飘然进入下来,然后还要说久了就成自然,刚才实际上已经说了我们的注意力不能 放在那个地方,有一个立字,就是“立于玄膺含明堂”,就是说你立在这个地方不能动,你不能动你要无为,这说起来是个有为,但是你立习惯了然后你不要想别的地方,然后它自然而然那个气下水上有工作让你做,你的心就不会分开来去想这个想那个,想什么能量要过关等等,千万不能这样想。特别是有时候我们大家都听过一个词叫做大药过关,像那个情况肯定不是人为控制的,所以说千万不能说平常把注意力放在从昆仑那个地方翻下来然后要过华盖等等,千万不能那样想。注意力和动作、行为都不能放在那个地方去操作的,我这是再一次提醒大家,要不然你把自己的头弄痛了我可不负责任。 那么下字,第二个字就是下字,“下于咽喉通神明”,真正的下去了以后肯定神明就通了,就是说你这个时候的吞咽循环就养元阴(音)嘛,最后大制不割神明存(音),就是整体的一面你不要去干扰它,这才叫通神明,整个这一节“七孔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候阴阳,下于咽喉候神明”。“过华盖下清且凉”,意思就是说你过了华盖以后这个东西已经到手了,这个到手不是人为的去控制它,都是它自然而然完成的一个过程,那就像我们人刚才说的那个意思一样,鼻头这个地方慢慢的积蓄多了,积蓄多了以后人就像流鼻涕一样,流流流慢慢的鼻涕在鼻腔里面流,快接近鼻孔这个地方的时候你自动的就会往回抽,就是冬天冻得有鼻涕的时候的动作,跟那个动作实际上是很相近的,就是你有了这个感觉以后你必然会抽,那么如果要是这个感觉,鼻子鼻头很大的人这个感觉肯定就稍微积蓄得多一些。当然我们刚才讲的一个形象的说法,那就是从发际到鼻尖这个地方越顺溜越好,越平直越好,越圆润越好,当然这个东西都不是你人为所能够控制得了的,如果要是生来就是那个情景的话,有的人鼻梁这个地方比较细、比较窄或者是比较低,那都是先天的弱势,既然有了这个弱势那我们首先就要对自己有所了解,特别不要把功夫往这个地方下,你下到这个地方不但是得不偿失,而且有时候弄得自己下不了台,那就不好办了。所以说希望我们大家注意这个问题。012号道生德蓄从手机上发过来的这些信息千万要注意,把这个思想要改变一下,放在自己能够把握的内循环上,什么东西能把握呢,就是口水我能够把握,呼吸我能够把握,但心跳你就没办法把握了,所以不能把握的东西你就不要去把握它,这个虚的东西,特别是内气的运动你也把握不了它你就不要去把握。所以它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下你就关注它就行了,这就叫“近在吾身还自守”,你向他学习,你不要操作它,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前面就是有为的一种操作,“精液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通我精华调阴阳”,这都是有为的一种局部的操作。 第二点就是说从大的范围以内调整你个人的心态放到什么样的角度,就要理解我们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就是因为清净无为这两点神留止,它自动会留下来,它自动会归于祖窍。然后“精气上下关分理”,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的象、很多的变化你要把它分成局部的,就是一个一个的去看,要看它配比的恰不恰当,配比的不恰当你也不要着急,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了要候天道,要你等待的意思,你着急什么,你不用着急的,总有一天它会成功的。 大家可能也听得出来我想办法把这个讲解弄得简单一点,意思就是说让大家不是花很多的时间就能够把重要的地方听明白这就行了。 今天的问题也是这样,今天的问题有六个,其中有两个问题都是涉及到人生的,都是直接提到人生的一些生存观念,你比如说第三个问题“天玄”的问题,生活中、现实中的修炼。再就是第六个问题,“德全花赞”的问题,它也是属于讲到人生的一些困惑、烦恼,不知道怎么修的问题。那我们首先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其他的问题都是一些梦,梦大家看一看就可以理解,如果要是生活的问题的话不解决好我们就没办法往下修,因为它直接对我们是一个干扰。那我们就看看这个问题我们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第三个问题,“天玄”提出来的,生活现实中的修炼。 “常理上来说生活首先要面对的是现实问题,而现实像堵高墙,横在面前——生活问题成为修炼的一种阻碍——大多数人都不会修炼,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对 于修炼人来说大约有这样两个情况,第一是抛弃现实生活,第二是与现实生活同化,前者似乎不可取,后者似乎太过艰难。希望大家能够讨论一下,更希望老师能够解惑答疑”。 我们就看看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去分析,不可取之事,他说前者不可取,意思就是说抛弃现实生活,这个不可取之事有没有人呢,偏偏有人就要采取这种方式,意思就是说抛弃现实生活,然后无限的拔高自己所谓的目标和欲望,最后达到修炼所谓的一些目的,像这样的情况是多的。然后他说后者又太过艰难,太过艰难的事却大有人为,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是属于知难而进的人,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修炼就是要知难而进,要是不难的话就要顺水推舟一样,那样的修炼也不真实,所以修炼的确要推动一些磨难、曲折,它需要一些风雨才能够体会过来的,所以说没有艰难的一些事不叫修炼。所以有难是好事,圣人尝难所以说不难,有了难的思想准备那么不难肯定是必然的一件事了。那么我们修道也是这样,修道就要理解这两者是统一的整体,而并不是对立的一种抗争,并不是说要把我们摆在这个中间要做一个唯一的抉择一样,它不存在这个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也可能你想出家修炼,有的人说我在家修炼更好,更锻炼自己,朋友们也经常跟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生活中有很多困惑,比如有很多的路可能走得不是很顺利就造成了自己心理上的一些负担,就认为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这不都是属于生活中心理上的一种对立吗,这些对立如何去解答这都需要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角度去思考的问题。什么叫恰当的角度呢,就是说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要看得太大,也最好是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非常有的人,因为相对于老子的智慧来说以及修炼者的存在来说,像我们这些凡人只能说智慧是有限的,错误是难免的,修炼是很必需的,就是你必须要改变自己、改正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然后才能够真正的走上修炼的道路,所以这样我们就给自己一个比较宽裕的空间,不要给自己施加额外的压力,特别是不要自责,这个自责实际上老子那个地方就叫自禁,自禁则不长,就是说你没办法生长、没办法成长,你最后把自己就给扼杀了。所以说过去就说以戒为师,这是佛祖提出来的,以戒为师,以戒为师是说有师父在上面,就是你以他为标准,但是有时候自己没做到当然这个师父他作为一个不变的那一面他会相应的说来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它会照出你相应的所欠缺的那一面来,只要自己解决了就行了,就把自己的心智放在比较幼小的可变性的那一面这样去处理,这样就比较有积极性。过去就说过一句话,智者衰,功者亡,两者中间隔堵墙,就是说你智力再高最后也有衰败的一天,你功夫再高也有死亡的那一日,这两者之间你要想把它统一起来就比较困难。那么怎么办呢,对修炼之所以感觉现实就像高墙一样横隔于我们的面前是因为心中没有道性将它统一在一块,没有道性,就是说只有道性才能把智和功统一在一块。所以现在有很多朋友动不动修炼就讲能量,根本都不知道能量是什么东西在控制着然后就胡乱的说要积累能量,你积累能量又怎么样呢,人一个身体就一百来斤,你能够想办法把一百来斤变成一万来斤不成,那是做不到的。能量也是这样的,有些能量别看它小,就像我们所说的氢原子一样,氢原子如果要是产生裂变的话能量是相当大的,所以说有时候关键是我们内在现有的物质你是如何尽量去开发它的问题,而不是说你要额外去积累什么东西的问题。那么我们人在通过修炼的时候,特别是道家丹道的一些技术也是这样,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的内在的药它实际上就来自于我们的微量元素,就是身体中的微量元素的极尽所能的开发,就是说最后它就把身体中间的非常非常微量的东西都能够平衡的利用起来,意思就是说它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它,这就叫药。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有道性才能完成这个工作过程的意思。 那么我们形象的比喻一下,意思就是说当生存的发展看成是道性的作为,这个就像我们依赖着、依恋着或者依靠着慈祥的母亲一样,生存的发展看成是道性的作为,我们就像找到一个慈祥的母亲可以依靠一样,然后如果把生活的艰难理解成为天地的炉锤,生活的艰难,因为我们生活中难免是有艰难的,和我们的修炼总是有冲突的,然后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它,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知道原来人在世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也,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如果 要是把它理解成为天地的炉锤的话,就像我们有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一样,你要相信他,就是父亲的严厉是为了我们自己更好的、更健康的或者更有智慧的生长,你说那有多好呢,父亲也有了,母亲也有了,慈祥的母亲、严厉的父亲,有了这两点对于我们的道性来说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这就是道父道母,师父师母的作用,那有什么难的呢,根本就没有什么难的。没有磨难则不足以成稻子,没有风雨大树也变成不了参天。说圣人尝难就是因为他知道大道的恩和害,恩也好,他很喜欢,恩愿意接纳,害也好,他也很喜欢,很愿意接纳,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他知道这两者之间都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慈爱在起作用。那么圣人为什么没有难处呢,是因为他知道上德的体用,所以这一点来说回到我们的修炼实践来他就是这样,生活中现实中间应该怎么去修炼呢,除了能够培养我们的上德的运动方式以外我们的确没有别的办法。什么叫上德呢,并不是说单纯的去提高自己做好事的一种心态,还要把它化为自己无意识的一种状态。做好事的心态是个基础,化成无意识的状态却是一种恒久的发展,意思就是说你要想让它走得更远你就要用无意识的形态去处理它,你要是有意识的处理它最终你这个路走不多远就会停止下来。 当然过去有些功法,特别是一些老师教的功法都是这样的,一开始可能前进起来比较容易,到后来越来越难,为什么越来越难呢,就是因为有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人找不到问题的根子在什么地方,这个根子实际上就是人的主观意识在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他自己的定式,你要想消除这个定式的力量那就相当于我们说人要消除自己的业力一样,你又看不到那个业力你怎么去消除它呢,人对自己的状态根本都没看清楚你怎么能消除这个反作用力呢,所以说认识自己才能发展自己,才能够谈得上真正的造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下面的一个问题就是第六个问题,“德全花赞”提出来的,他说他是新手,求指教,实际上他在网络上、论坛里面也露过一段时间的面,他前面的一些说法很多,讲到他自己的一些经历、故事,包括工作、生活,包括他出生以来,第一节主要是讲到他的工作,讲到他大学怎样学习的,然后讲到后来参加工作以后又遇到的一些社会中的消极面给他一些消极的刺激,他也在探索人世间的一些哲学、心理学,还谈到看到很多的科学的纪录片等等。也就是说他在讲自己的一些思想的产生、发展的过程。第二节他就讲到他自己眼睛不好、工作的一些变化,然后到了一个单位以后又看到工作的工人非常惨,意思就是生活得非常惨,然后他自己肯定也就在生活上不大顺利。后来又回到乌鲁木齐、新疆那个地方又干起了测量,到后来就是因为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的又不行,工资又没有什么保障,这样心理上肯定有很多的与修炼很难融合到一块的想法,他最后说到自己,在录入这些内容的时候就一直想哭,然后身心方面肯定就在思考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是怎样去担心他的,这样一些想法自然而然油然而生了。小的时候就得过很多病,现在身体也不是很好,眼睛的视力也在慢慢的下降,这都是现实的情况,他最后说了,如今才觉一切都太难了,我很没有信心与斗志,也更加不爱说话、与人交往了,很希望老师能够在我现在的身心、工作、婚姻方面指出一个方向,谢谢~祝福一切都好~还有草庄的欣欣向荣。他自己很困难,他仍然没有忘记对草庄加以衷心的祝贺,说明人的心的善念总是很可贵的一面。 他提的问题以及情况跟我们刚才所说的“天玄”朋友所说的生存的难度就结合上去了,我们的生活说实话,我跟很多年轻人也在一起打过交道,我们总是在谈一个问题,我们的现代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从整体上来说它的确是变好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起码来说现在饮食不需要计划了,然后人们想吃什么就能够吃到什么,相应说来人们的活动也相对自由了,你想旅游也好、工作也好都可以自由的去安排自己,不像过去就很容易被限制住了。但是年轻人一般都仍然会以为他们是吃过苦而吃得最多的这样一种状态,这就是因为他们活的这个时代觉得好像很不顺一样,好像是最不如意的一个时代一样,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我们人找的参照对象不同,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上已经很好了,但是我们对这个好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足够的心态能够放下自己的角色进入到一种很平常的状态中, 所以说最后使得我们的心态总是在觉得不如意一样,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足、长足这样一个意思可能还没有明白过来。所以说为自己所受的苦欲哭无泪,就是想哭但是又没有泪水流出来,然后跟什么东西相比较呢,跟为众生的苦,然后心内磅礴它的感情基础是不一样的。这个情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状态过于悲泣,对天下比我们苦得多的人往往没有足够的悲悯,这样就造成了基础不同,就是我们需要打的基础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认识起,我们应该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就是要用一种感恩的心态,当然这个感恩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可能不如意,可能是矛盾的,但是无论是矛盾的也好或者是不如意也好你都应该感恩,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因为有一次生命不容易,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和一个安定的没有战争的环境也是需要感恩的,这方面都需要我们从正面的角度首先去认识它,不要去强调个人所遇到的一些坎坷和不公,不要去想这些问题。 我们再揪他前面的一点辫子,你比方说他前面就说到一个问题,就说在大学里面学习的时候虚度了没有呢,专业课基本上没有兴趣,再加上在野外的几次测量实习以及老师在中间做的一些小动作使得他更加不遂老师的意,就是我觉得这个老师的行为不恰当对学习也就没兴趣了,这就是见末弃本,意思就是说见到了事物的表现现象,然后对本质的一面他就抛弃了,见末就弃本,意思就是说那个老师教的知识还是有用的,这才是本质的一面。而他个人生活,就是说对有些社会性的问题有处理不当的地方给大家造成的一些不言之教非常消极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社会人们都需要满足自己而从社会或者是自然的资源中间攫取更多的利益,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态。那么在这个心态的反面只有修炼者才能够做得到。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呢,只有有道者。只有有道的人才愿意去做,要理解这个话,然后理解自己应该怎么去做的这样一种方向,这样我们自己本身的生活才有一个思想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基础你又抱怨自己的生活,好像觉得不如人意、充满着苦难,我觉得这都是因为对自己的心态真正的没有认识,而相对的状态也没有看清楚而找错了参照对象。我老拿这个东西做例子,你比方说我们学的一段历史,就是说过去人修长城的时候那么荒凉的地区做那么大的城墙,你想想看多少人死在那个地方,孟姜女哭长城这是过去的故事,尽管是个故事但也说明不知道多少为人丈夫、为人子者死在那个地方,那相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工作日最起码把自己肚子填饱,而且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一点上来说不知道跟旧的时代比要幸福多少。当然我这个比方或者这个对比,特别是年轻人接受不了,他认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也得知道没有那个时代哪有我们现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呢,所以说我认为像他这个见末弃本的现象是不恰当的,就是该学习的时候你就应该去掌握社会所需要的一些知识,你看那些杂书有什么用呢,杂书没有长智慧,相反增加了你内心中巧辩的可能性。总是觉得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头头是道,而人家的行为总是一塌糊涂,所以说该工作的就应该兢兢业业的为社会去拼劳,最起码来说不说要有很大的贡献,最起码来说你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好。 他说信心也没有,好像没有什么斗志,我们认为信心不可以没有,斗志却不可以不明,就是我们到底为什么在斗,是要什么样的斗志,实际上这个斗志就应该放在对自己的觉醒上,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应该去觉醒自己,往往自己肯定是有惰性的,你要想明白自己,把自己看清楚老是自己回避,像这样一种情况就需要有一种斗志,就要自己跟自己的惰性斗,而不应该说跟外在的一些客观环境去斗。这个客观环境你斗不了,为什么斗不了呢,因为那是需要非常高的智慧处理的,那么这个智慧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就来自于你内在的先决的,就是先就决定了的和谐,来自于它。如果说你内在都没有和谐,就像我们刚才讲的那个问题一样,身体不健康,不健康了产生的对于社会的一些认识、分析它能不能健康呢,肯定也不健康,因为他不知道天道是酬勤的,就是它会给勤劳的人一定的报酬,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社会的法律也好还是天道的自然也好它都会给勤劳的人有一定的安排,而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要看清楚,我们能够扎扎实实的勤劳工作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也要把它看清楚。所以说身体不好是一种物质基础,小的时候的多病就造成了现在的多难,就是很多磨难就这样产生了。 这就像我们刚才说的那个意思一样,就是说你要把它认为是天道的一种炉锤,就是它要锤打你,要给你吃苦。那就像我昨天还在讲的这个问题,跟道友们聊天的时候说到这个事,我说庄子什么东西都已经开窍了,什么东西都已经想通了,他为什么要坚持不做官呢,他不愿意去有钱,他愿意做一个普通人过平常的日子,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想过没有,他后来穷困潦倒,那就是说过日子过得很惨,也就是说他在《大宗师》里面也好或者是《应帝王》里面也好都举了这样两个例子,就是说两种人相互之间都能够有一种约定,有一种约定就是说为了修炼就要理解这个生存的基本含义,不要把自己摆在很优越的环境上。就像惠子环境就很优越,在朝廷里面当一个官就忘乎所以,按自己的意思去左右这个社会,总以为这就是天地赋予的一种权利。然后作为庄子来说他对天地的运动就深知肚明,意思就是说他不但深深的知道,而且肚子里面他是明白的,他就知道这个天道应该怎么样去跟它打交道才有可能掌握这个主动,这个主动并不是说要在身体上或者精神上去享受这种主动,而是应该在恰当的方面受一点压力、受一点折磨、受一点屈辱。就像我们现代人一样,总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如人,这不也是屈辱的一种意识吗,知荣守辱也不过就是这些小事而已。理解了庄子我们就理解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应该去处理自己的现状问题,所以先要从认识自己开始,不是仅仅认识自己的苦难,而是要从认识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要哀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而是要勤奋改变自身,就是你要改变自己,首先身体要改变好,你能不能坚持锻炼或者坚持内修呢,做不到。我现在讲了一个多小时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健身、养生使身体健康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它并不复杂,但是为什么我们坚持不下去呢,就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斗志不够,并不是说要把这个志用来跟外界的存在斗,你斗不过去的,外界要能够安时而处顺,内界就要有一个克服自己弱点的这样一种斗志,不是在头脑里面只研究东西方的哲学,而是要将所知道的一些学问通过实践转变成为智慧。当然这个智慧对我们年轻人来说那就需要很多的磨难才能真正转变成为智慧,智慧并不等于知识。所以有时候我们年轻人喜欢吹牛、喜欢无边际的神侃,然后回到现实的一面来变通又不够,像这方面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的确是不够的。那么人生如果要是没有志向的话空活百年,我们自己本身要想生活上能够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身体,要想改变身体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精神,要想改变自己的精神首先就得有一定的意志,这个意志我想也是一个天生的东西,天生占哪一半,后天受教育、受启发肯定也占哪一半,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个不能勉强。那就像我们刚才讲人的形体对大药过关的影响一样,有的人形体可能有一些比较狭窄的地方,这个就需要多年的积累、多年的循环、多年的认识然后改变自己,改变肉身是这种方法,然后改变我们的精神也是这种方法,它一定要有意志,没有意志,就是说容易半途而废、打退堂鼓,像这样的人我想是占到大多数的,但是我们自己本身只要服从于一个道理,损有余而补不足,那就是说你把你自己弄得抱残守缺一点,就是说有不舒服的地方你很坦然的去接受它,同时要从自己的接受角度再去看自己的改变,那么就有希望了。如果仅仅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在对抗上,然后对所有的事你都觉得不满,都觉得不如意,都愤懑以待,意思就是说什么事闷在心里,就像刚才他所说的这个意思一样,更加不爱说话、与人交往了,你说你憋在心里能改变什么东西啊,就是你内在的世界根本都没有开放过,像这样的情况的确需要我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认识起。 下面还剩下几个问题,还有四个问题。先把第四个问题,“倪天津”提出来的问题解答一下。 “有必要双手合十吗,”他说请问是不是要靠双手合十来修法,他想修法,不是修道,如果两手不能合十是不是证明在发散而非收敛或者是地域不对,或者是不适合自己还是不依靠双手而是否合十而依靠《道德经》,因为这里是中国而不是印度,我先前耻笑南方的人打坐,修悟何用打坐,在北方我只用双手毫不费力气的合十就能够判断自身的状态,到南方也发现打坐的一些益趣,先前在北方是不是有心求证,无意归真呢,该怎么认知,在南方又怎么修, 这些问题提得简直是让人感觉非常模糊,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我们就也用一个“不知道” 看我们知道些什么东西。 两手合十可以,我们从平常人的角度上来说两手合十可以不被定义为人的修炼姿势,有很多人就认为两手合十就一定是修炼的姿势,那么它可不可以作为人的一种行为的姿势呢,两手合十人们可以表达诚意或者尊敬,这一点我相信它能够表达。比方说你对一个人很尊敬,然后你合一下十表示你尊敬的一种态度和心情。那么他说到底是在发散还是收敛取决于心态,就是到底是收敛还是发散是取决于心态而不是姿势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举个例子,有一个成语叫做图穷而匕首见,意思就是说荆柯刺秦王的时候他就把匕首藏在藏宝图的后面,然后把图就进献给秦王,以此想刺杀秦王。那么这个道理一样嘛,合十这个姿势也可以表达成为图穷而匕首见的装扮,就是它可以装扮成为这个目的,这就说明原来善和恶之间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分别而已,但实际上任何一种姿势都可以表达任何的意思和任何的意图,但是最重要的我们还是要看人的心态,就是你这个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到底是发散还是收敛,到底是尊重还是想伤害人家呢,我跟你说,这里面有很多的矛盾在里面,但是矛盾并不重要,关键是看人怎么想的,所以说道性并不关系到合十的问题,并不关系到收发的问题或者是地域的问题。你比方说道性它不关北方和南方,意思就是说你北方人也好,南方人也好都是有道性的,俗话说笑人前落人后,他一开始肯定笑南方人,好像觉得不应该打坐,他只要合十一下他就知道自己的能量怎么样怎么样了,他根本都不懂得向老百姓学习。向自然靠近我想就更加容易谈修炼了,将修炼认为是方位问题或者是姿势问题或者是收敛和发散的问题,这个就是始于有做人皆见,人家都能够看到你在那个地方鼓捣,因为你不是从内心上很单纯的去表达自己的那种状态,而是想在中间选择你最好的一个方式来成就自己。我想那样的话它是很难谈修炼的。 第五个问题是三才合一的问题,他这个情景也比较多,比较长一点,我也就不念了,我就通过我的解释中间再去回过头来看他的内容能不能通过复述的方式表达出来。他做了一个梦,梦肯定是生命全息性在某个角度上的一种反应。他在梦中扶起睡着了的父亲,他父亲正在睡觉,然后把它扶起来以后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见到很多的小孩,也就是说在一条房屋里面出来很多的小孩,这说明百姓的佛性平等,佛性平等就是说小孩都是很淳朴的,这也代表一种基本的素质。然后前面一个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扶起睡的父亲呢,那就是因为强行与引导意识往自己愿望的方向发展,就有这样一个意思。然后接下来他就看到外面的空中有一条雾气组成的龙在横跨天空,那么说明天之道,天之道就像雾一样,我们所说的龙就像天之道一样,然后它有虚性的角度形成的象,然后这个象就能引导众生的关注,意思就是说你在关注它它就有雾了。就像我们龙的文化在引导我们产生一种龙的意识一样,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心世界产生的一些响应就必然能够形成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实践。 然后他就看了很多人进了大礼堂,他也跟着进去了,大家都要参悟生命的大道理才能够聚为一堂。意思就是说众生的本原都是相同的,众生佛性平等嘛,大家都是同一个存在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个性,因此众人进了大礼堂意思就是说要穷理、要尽兴、要了命,然后就应该从礼的这个角度,当然这个地方的礼是礼仪的礼,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是道理的理,但是它并行不悖,但是意思可以相通,就是说这个道理可以跟礼仪的意思结合起来,都是为了使人明白众人的本来是相同的,然后他就在想,他想佛是怎么样的,然后自己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佛,身体就变成了佛,他不知怎的就想到了佛,然后突然自己就变成了佛的样子,穿着长衫,也就是袈裟,相貌、笑容就全部都像佛了,还结了一个手印,意思就是说右手的拇指和中指间碰到一块,那么这个情节就代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想到佛而身体就变成了佛。这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代表着他的心念所制暂时的停留在形态上,这个形态好像自己觉得像佛就是佛了,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然后有人叫他坐在第三排,而且强调第三排是童男童女坐的位置,那是什么意思,就是 说从人家的角度来看他根本都不是一个佛的打扮,他自己为什么产生这样一个佛的形象呢,而且人家还强调说了这一排是童男童女坐的地方,那说明人家在真正的大礼堂的安排座位的人也好、主持会议的人也好在他们的眼里就反衬出来他当时的形象并没有被人们理解成为一种佛的形象,而是理解成为像童男童女小孩一样,你就坐这个地方好了,这就说明另外一个意思,让自见为佛的人坐在充满希望的位置,就是你认为自己就已经成了佛了,就是你自见为佛,然后就让你坐在那个充满希望的位置,就是你这样想是积极的,对你自己肯定是有好处的,这只有在这个大礼堂的这种人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就是他已经通达了大的道理,所以他一看就知道。当然这个情景到底是谁在作为呢,我想这个情景肯定还是他自己的潜意识在作为,意思就是说他的潜意识是通根本质的,根本质就是在提醒他这一切都是你自己本身的一种状态的体现,然后他自己又把自己的位置就让出来了,就是说他刚刚坐下来,旁边有一个女青年就坐下来了,然后女青年的母亲就没有位置了,他自己又站起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那个女青年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属于不可自然的一种相位,意思就是说有很多东西不自然,在他的意识里面他就觉得让这个座位是应该的,然后他就忘记了这个非常里面还有另外的安排者。那么这个安排者是按什么方式去安排的呢,它按自然的法则去安排的。那就像我们刚才说让自见为佛的人坐充满希望的位置一样,然后那个母女之间坐在一块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多了一些私房话而已,会扰乱这个大自然之理的一种接受。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我想肯定是这样的。所以说不合自然之相位。相反的他这一让就说明他这个人的心态里面没有符合于自然的那一面。 最后就一百多个小孩拥进了礼堂,那就说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共同运动,那就是说他这个状态是有意识的,小孩的意识肯定是无意识的,一百多个小孩就说明无意识的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强烈的,然后他心里就想观世音菩萨的指挥,他就想这是不是观世音在指挥,这就是观念上的先入为主,对想当然而不知自然的离性的归一,意思就是说观音菩萨这个形象,好像觉得是观世音菩萨在指挥,他不知道这一切的变化都是自己的灵性在指挥、体现,他也更加分不清楚在自己的生命内部到底谁是君谁是臣,分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办,他只是觉得观世音菩萨的法力很大,以他为主我想这也是当然的一件事。然后到后面就有一个想法了,这个想法就是说我心里就想他们在拜皇帝,又不知观音菩萨几时又当皇帝了,后来醒来发现自己右手结的手印还没变。那说明他把观世音当皇帝的一个判断,结果他认为是观世音当了皇帝然后受这些小朋友们的礼拜,认为这是一种很肯定的状态,那说明他的思想里面有外佛,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佛。然后内全,内全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内在的一面没有平等意识,而是有皇帝和奴仆的意识在这里面内力存在的,外佛内全的这个精神的一种反应就体现在把观音菩萨当皇帝来判断了。 然后醒来以后他的右手结出的手印还没有变,这就说明知阳守阴是梦中的不言之教的归纳,意思就是说最后归纳成为一种结果就是它让你看看你梦里又结了一个手印,你醒来以后这个手印还在,那意思就是说你的右手手印根本是自己的潜在意识在调动阴性的这一面的物质体现出来的这样一个情景,这个情景它并不能代表实际存在着什么东西,而最重要的它代表了我们人所需要努力认识的方向。 下面解答第一个问题,恒无心提出来的。 他说文飞27号做的梦,这个梦说开飞机给人送礼,不知道送给谁,礼品是一个半边猪,到底是哪半边他不知道,不小心把路边的公共电话撞坏了,飞机撞了公共电话,开的飞机是木制的,而且不是立体的,只有一个平面与地平面平行的剖面,然后他就坐在木板上,意思就是说这个木头的飞机他坐在木板上,然后在陆地上疯狂的奔驰,离地面一米左右朝着一个方向作快速的直线运动,中途休息的时候被一个小混混所欺负,然后他将那个小浑浑就打死了,梦就醒了,我们就看看这个梦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当然这只是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给他的一个参考意见。 开飞机送礼说明他想急于办成一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我想人们的生活实际中或者修炼的实际中都有很多的这样想办成的一些事,然后他也不知道送给谁,就是送这些礼也不知道送给谁,就说明求人不知道门槛,不知道门槛就是不知道这个对象到底是谁,那就说明人的生存行为很多地方都是盲目的,哪怕是开着飞机他也是很盲目的。礼品就是半边猪,那就说明送一半留一半,那么剩下来的一半到底在什么地方他没有揭示,但是他已经打算把这一半送出去了。送的是猪,戌狗亥猪,意思就是说这是地支里面的最后一位,意思就是说十二年每一循环要从头开始了,在开始之前一定有个结果,他就表达末了的一些事在做一个启示,末了的一些事对梦主人的启示。然后撞坏了公话,就是说撞坏了这个电话,就是公共电话亭里面的电话,那就说明公共的话语权都是被人们自己破坏的,这个就说明人们的行为都对社会意识或者是对公平意识都有参与权,但是这个参与权人们有时候急于想达到自己的一种目的,然后他就会破坏这个公平的话语权,这个就叫撞坏公话。然后木质的飞机呢,他就坐在这个飞机的板子上,那就说明人生的一切都发生于自然之气的生发基础,就是说人们总是有希望的,然后在这个希望的基础上又想求快,最后导致很多的错误就在快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了。 我们再看升空一米的飞机疯狂的做直线运动,你说那危不危险呢,因为太低了,太低就像我们房子周边的一些树、电线杆,不知道有多少,你说那干扰因素有多少,那说明这个人生的运动中它越是求快干扰因素就越大,危险性也越大,四周就充满着危急的人生旅途,你说那多危险啊,然后在中间休息的时候就打死了那个小混混,那说明什么道理呢,就说明他没有能够超然物外,因为他被物所累嘛,因为他有目的要去送礼,要达到一定的状态,然后所送的礼又不知道送给谁,这就说明人生的意图,就是说人生的一些过程非常模糊,那就说明不能超然于物外必然会迷惑于物内,也就是说被物体所累,你坐着飞机还是很辛苦的。 “秀气小阿呆”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也是梦境。 睡前他看了一下姚老师的空间,看了草庄的图片,晚上也梦到了草庄,遇见了姚老师夫妻还有厚音老师和殷老师还有他的同学,也就是大学的一个教师,叫陈斌斌的已经在草庄了,他变得十分的高大,有一米八几,我让一个身材很高的女性朋友跟他比,发现差不多高,道友都在讨论一些表面上的事,姚老师让我不要去理会,跟姚夫人说话,他感觉到有反信息作用我心知肚明,没敢说,对姚夫人就起了轻视。大家注意他在这个中间的情绪变化,他可以接受信息再转发出去的,意思就是说你为什么不接受了以后再转出去而非要提出来有反信息的作用呢,意思就是说姚夫人功夫不高的意思。到了中午他就又去问姚夫人了,没事找事,就问是不是吃过饭了,是不是该吃饭了,吃完了是不是可以让我去找姚老师呢,然后姚夫人就说我在吃饭,然后就什么话都没说了。梦者接着就在柜子里面找了一个便签就准备遇事记录,突然发现殷老师刚遇到就不见了,就怀疑变成了他人准备考验我了。那还用考验吗,这本身就已经一塌糊涂,就是说思想里面一塌糊涂的东西。我们就看看一塌糊涂糊涂在什么地方。 他睡前看姚老师的空间而梦临草庄,这就说明对姚的认识从梦中来表达,而对自己的认识在虚拟中呈现,尽管是做了一个梦但是把自己给暴露了,这就是说对自己的认识在虚拟中无形的把自己呈现出来了。然后我们再看看从哪个方面呈现的。 同学,一个叫陈斌斌的同学高大,跟那个女性朋友相比的话也差不多高,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有陈斌斌这个同学在中间参与呢,因为这个陈斌斌,陈嘛,就是表达的意思,就是陈述,斌斌,我们说斌斌,文武之斌,有两个字在并行就说明他想表达的内容就是在文和武的平衡上,就是说你既不是突出武相的一面,也不是突出文相的一面,就需要表现的是自然而不自矜持的那种现象,就是说你没有矜持的那一面而是说彬彬有礼或者是有礼有节,有这样一种形态表现。意思就是说通过他提醒我们在阴性的方面就要积累这样的心性和状态,而不是说单纯的梦到一个同学而已。 那么下面一个情节就是他把自己的一个女性朋友交过去跟陈斌斌同学比高,高大的男女相比那说明是比于阴阳之间的潜在积累,表面上来说说起来是让女性的朋友去跟男性的陈斌斌加以比较,实际上表达的是阴阳之间在这个问题上都差不多,就是你这个阴阳之间的积累都差不多,但是关键是没有明白陈斌斌里面所包含的一种启示。 然后姚老师就嘱咐他不要理会道友们讨论的一些表象,那就说明从表象看实际只是一个程度问题。那么姚夫人,就是他跟姚夫人说话是说得比较多的,也不知道他在梦境中间为什么要有意的找姚夫人说话说得特多,相反的跟姚老师说话说得少,同时第一个情节就说姚老师的夫人就感觉到有反信息,梦者明知道自己又带过去了一些反信息,当然他说他自己心知肚明,明明知道这个反信息的对抗却不觉于这个梦,就是说在梦中他没有觉察是自己的问题而反过来认为人家的功夫不到家,好像觉得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体现在他的梦境里面了,那就说明他没有明白师父的考验没有名相之分,无论是姚老师也好,姚夫人也好,实际上他们都是自己的老师,而且不可多得,为什么不可多得呢,因为你只要觉得姚老师修炼得还可以,如果他夫人不行的话,那你岂不是把这一对阴阳的道性就给破坏而分别开来对待吗,所以说这个道理一定要引起警觉,要不然的话我们自己没办法过这个考验关的。 然后他在梦中提出来你为什么没有说出口,而是心里心知肚明的在心里猜测,你为什么不接受以后再转发出去呢,你看这个方法多简单你都不知道,可想而知你的功夫、境界太低了,那说明他自己一厢情愿的欲望而不知德善,意思就是说他没有从客观的角度去自然的表达,而是说老是在一些所谓的机巧上面积累,所谓的接受了以后再转发这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机巧而不愿意承受。然后他就刚才说了几个问,吃饭了没有啊,是不是现在该吃饭了,吃完了饭以后是不是可以去找姚老师呢,连问了三个问题都归结到姚老师的身上去了,那说明他重视阳性的结果而轻视阴性的积累,他不知道梦中的姚夫人到底是干什么的。然后夫人就说了我在吃饭,意思就是说这个话别人就别多罗嗦了,看你懂不懂吃饭的意思。说明阴性的角度正在督察先天和后天两君的作为,意思就是说这两个状态都呈现在梦境里面了,但是阴性的这一面又正在督察着这个变化过程,而人的这个梦境里面主观意识仍然很强烈,他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认为人家的功夫不行,把她定在某一个名相上了,最后自己受到了考验而没有发现这就是考验,结果他在柜子里面就找到一个便签准备记事,那就说明他想把有一些事件在梦境中把它记下来。那么这种行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作为我们来说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我们只是说去心,意思就是说心里面的事要去掉,而不是留形,这才是修真,去心而不留形,意思就是说心里面的事要去掉,而有形的那一面的积累都是没有很大的意义的,这才是修真。 然后他突然发现殷老师不见了。 因为他前面根本都没有提到,他只是说看见殷老师了,然后他突然发现殷老师不见了,然后发现其他人不见了没有他并不关心,那说明他不仅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而且担心这就是考验,实际说他真的考验就在众人为师的问题上,他已经受到考验了但是他还没发现,他作此想法就说明先入为主的偶像念头还在他的头里面作怪。当然我指的他的偶像念头到底是谁呢,那就是说他很崇拜殷老师,然后这个念头在作怪,他却不知道姚夫人也是真正的师父。因为在梦中的象是不确定的,你怎么能够确定你梦中的姚夫人就是姚夫人呢,她难道就不是真正的师父点化过来的一种考验吗,所以说我们从名相上我们也能证明这个道理,什么叫姚,姚就是好的意思,最好的一种考验方法就摆在你的面前,但是你没有通过,希望能够继续努力,我们下个星期再见~非常感谢大家提出来的精彩问题,感谢主持人~
/
本文档为【《黄庭经》讲记《黄庭外景经》精液章第十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