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2017-09-27 5页 doc 17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帮助大学生尽快摆脱手机依赖的困扰,回归健康、快乐的大 学生活状态,是高校教育及教师的新课题。针对造成手机依赖的成因,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营造健康向上的群体氛围,加强个性独立的品质塑造,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有力因素,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手机依赖;群体氛围;和谐;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39-02 近年来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手机已...
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帮助大学生尽快摆脱手机依赖的困扰,回归健康、快乐的大 学生活状态,是高校教育及教师的新课题。针对造成手机依赖的成因,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营造健康向上的群体氛围,加强个性独立的品质塑造,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有力因素,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手机依赖;群体氛围;和谐;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39-02 近年来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手机已然成了大学生必备的工具,几乎人手一部,有的同学甚至两部。而且手机更换的频率也很大,每有一款新手机问世,立即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是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标志之一。大学生手机使用也不仅仅是通话、发短信,还有手机QQ、手机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等,用手机阅读、听音乐、下载游戏、电子词典、拍照等也是很常见的。总之是花样不断翻新,可谓层出不穷。因此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无论是上课、上自习、走路还是休息,在教室、寝室、还是食堂,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手机不离手,不分时间、地点、场合,随时翻看机屏,不该用的时候频繁使用,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旦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就会出现惶惑不安、精神难以集中等一系列的不适反应。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类似“强迫症”的“手机依赖症”是21世纪非 药物性成瘾的一项主要内容,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对手机的过分沉迷与依赖,已成为大学生的新危机。而帮助大学生尽快摆脱这种手机依赖症,回归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状态,是我们高校教师所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我们课题组调查分析了造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比如:手机本身的功能特点、现代交往模式的改变、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从众心理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各种心理诉求等等。针对这些成因,认为要防治手机依赖的病症,使大学生能尽早摆脱这种依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学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 学生有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可以定期请有关专家做专题知识讲座,利用各种宣传板和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还可以创建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手机和固定电话并无实质差别,让手机回归通讯的基本功能,而不能干扰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纪律约束,对课堂使用手机等不良现象要坚决制止,绝不姑息。加强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削弱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排遣不良情绪 学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堂心理教育课,辅之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等技术,帮助手机成瘾的学生减轻心理压力,逐步摆脱成瘾的困境。高校老师应把握住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性大的特点,及时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当学生出现心理波动,产生不良情绪时,让他们有机会、 有条件得到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方法之一。调查显示,刚入学的大一学生和快毕业的大四学生,手机依赖的比重比较大。这是由于大一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厌学情绪,或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有孤独感,这时候,往往要用手机QQ与家人或以前的朋友沟通排遣;大四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找工作的种种压力,有的同学就通过上网、游戏等方式沉溺于虚拟世界,而逃避现实。还有,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感到失望和不公平等原因,产生极其消极的情绪,就更需要沟通和发泄。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合理宣泄的机会,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积极的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群体氛围,加强个性独立的品质塑造 群体氛围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大学生频繁使用手机,正是一种从众心理的作用。比如别人刷微博,我就刷微博,别人用苹果,我就不能用杂牌子,手机攀比、手机依赖成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好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等学生团体,形成健康良好的、朝气蓬勃的群体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使滥用手机、手机攀比等不良行为在学生中缺乏市场。同时,加强学生独立个性品质的塑造,激发和培养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遇事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不盲从他人。当然对于无节制的滥用手机、荒废学业的行为,也要严厉批评。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如各种球类比赛、辩论大赛、街舞比赛等充分吸引学生,展示学生的才华,增强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大型的企业、公司参观、观摩,体验不同企业文化的魅力,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树立奋斗目标;再比如参加社会义工协会,敬老协会,志愿者爱心活动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又满足了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要,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技巧。第三,还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植,尤其对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可以定期开展国学知识讲座、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又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形成优良的学风。在这些活动中,尤其要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作用,因为学生社团成员一般都志趣相同,更容易交流沟通。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那些过分依赖手机的学生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和影响,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在现实活动中找到快乐,从而重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五、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抵制手机成瘾 解决手机依赖问题,大学生自身积极的主观努力很关键。首先,要学会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能面对面沟通的,就不用手机。要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功能所带来的各种诱惑,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控制,改正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其次,要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度,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正 确、长远的奋斗目标。同时丰富课余生活,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发现新的生活乐趣,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例如听音乐、看书、在校园内散步、郊游等,让手机成为真正的工具。第三,努力训练自己沟通的技巧,与父母、老师、同学、室友尽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学会用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闲暇时间里,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不断尝试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将生活的中心从手机虚拟的世界转移到现实生活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尤其是情绪低落时,及时找朋友、老师进行沟通,正确排遣一些不良情绪。 六、家长、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爱 手机成瘾应该是大学生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家长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积极地与子女平等地沟通与交流,抓住假期与子女在一起的时机,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家长要多和学校的老师、同学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状况,以便及时帮助子女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社会各界也要充分关注手机依赖症所带来的危害,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手机文化氛围,用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来缓解大学生在巨大压力下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总之,面对手机依赖症,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家长和社会等几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一起努力,使大学生尽快摆脱手机依赖,找回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 [2]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3]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4]孙玲,汤效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5). [5]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 [6]唐玉.兰州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J].新闻世界,2009,(1). [7]颜美艳.杭州市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J].人力资源管理,2009. 作者简介:赵冰冰(1963-),女,吉林伊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
本文档为【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