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2012-09-20 3页 doc 34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7324

暂无简介

举报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林文采老师的课程里她谈到的观点是其实养育孩子是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只要你根据他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所需要的不同的营养,就象一颗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它浇水,它自然会朝着有太阳的方向的自然的成长。就象当一颗受精卵在你的肚子着床后,就自然按照他的发育时间去慢慢的发育各个肢体部分,到10个月瓜熟蒂落。就象很多父母很重视孩子的生理营养,只要你给了他成长的每个阶段所需的,他自然就会正常健康的成长。其实一个孩子是不快乐的,情绪很多的话,给他吃再多,他的身体也吸收不了,都被情绪消耗掉了。我也觉得精神对物质的作用大一些。 我自己对这...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在林文采老师的课程里她谈到的观点是其实养育孩子是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只要你根据他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所需要的不同的营养,就象一颗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它浇水,它自然会朝着有太阳的方向的自然的成长。就象当一颗受精卵在你的肚子着床后,就自然按照他的发育时间去慢慢的发育各个肢体部分,到10个月瓜熟蒂落。就象很多父母很重视孩子的生理营养,只要你给了他成长的每个阶段所需的,他自然就会正常健康的成长。其实一个孩子是不快乐的,情绪很多的话,给他吃再多,他的身体也吸收不了,都被情绪消耗掉了。我也觉得精神对物质的作用大一些。 我自己对这个感受是爱一个人是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需。我想现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自己是外向的,如果孩子是内向的个性,就觉得孩子的个性很不好,一定要他去学会很能表达,跟人很好的沟通,因为担心他长大后不会跟别人竞争,将来会吃亏。如果父母是内向的,孩子是外向的个性,就觉得孩子的个性太活泼了,怕他争强好胜,太出风头了。于是父母强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目标去成长,所以造成亲子关系很差,叛逆,行为偏差,父母就越发焦虑。所以我觉得萨提亚女士说的没错: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这个其实也验证了心灵成长道路上一个最基本的法则:一切问题都不是别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当我们跟别人有冲突的时候,先反省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那究竟如何做个正确的园丁,去正确的浇灌花朵呢。我结合上课学到的知识和之前看过的一些书,有一些感受。 一、在第一天课程里,主要是谈到父母给予孩子的不同阶段的心灵营养。 0-3个月的孩子 1.妈妈扮演重要的角色,妈妈需要给予孩子的心灵营养是无条件的爱,就是当孩子吃,喝,拉,撒的时候,当他哭了,饿了,妈妈需要随时的出现,抱他,喂奶,换尿布,让孩子确认他是安全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跟妈妈还是处于共生的状态,还没有独立出来。妈妈做到情绪稳定,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爸爸要做到多支持妈妈,让她情绪稳定,来度过这个比较艰难的时间,很多产妇就是在这个时候容易得产后忧虑症的。还有一些单亲母亲,夫妻关系很差的家庭,因为妈妈的情绪可能很不好,孩子的安全感就比较差。 2.重要他人,妈妈一生都是孩子的重要他人,除非有的母亲放弃这个权利。孩子就会去寻找其他的重要他人。热血型的孩子就容易去寻找重要他人,比如保姆啊,爷爷奶奶,但是比如忧郁型的孩子就不容易去寻找,他觉得只有妈妈是最重要的人。其实这个时候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的身体会分泌一种苯体安的荷尔蒙,让妈妈觉得她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可爱的孩子。如果妈妈不能分泌这种荷尔蒙的话,孩子一生都在寻找重要他人。所以母乳喂养不仅仅是生理上给予孩子所需的营养,每个妈妈的母乳都是为自己的孩子专门设计的,坚持母乳喂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很大的帮助。所以建议母乳喂养可以坚持到2岁。然后要不要断奶也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判断,而不是根据妈妈想不想喂养来决定的。这个在小巫的(让孩子做主)这本书里的很彻底了。如果没有找到重要他人,孩子长大后,一直寻觅一个可以把他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条件的为他付出,一切以他为主。但是真正在亲密关系中和成熟的婚姻关系是爱是相互的,并且是我爱你并不因为你爱我,你爱不爱我我都一样爱你。于是给孩子的婚姻关系造成很大的困扰。并且在人际关系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只是不断的索取,而吝啬于付出。 其实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的我们这一代的人,不用说比我还年长的人都是严重的这个阶段的心灵营养不足。因为之前由于特殊的国情,父母根本没有这块知识,都忙于生计。象我的父母辈,他们有很多兄弟姐妹,常常出现被领养,被抱养的情况。还有在需要上山下山的那个知青年代,孩子生下来就由爷爷奶奶抚养。所以很多成人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一部分热爱学习,觉察力高的人就由觉察自己有这方面的心灵营养的缺失。那要怎么办呢?过了25岁,我们只能自己做我们自己的重要他人,就是做自己的好父母。那又要怎么做呢?就是学会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无论自己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无论自己丑也好,美也好,自己都能接纳自己。然后常常肯定自己,赞美自己,鼓励自己。当然现在花时间来做要很长的时间,并且坚持不断的做。我觉得这个方面在露易斯.海的书里提到过很多方法都很好。 4个月-10个月 孩子开始学习独立,其实人天生的本性就是追求独立,在这之前孩子以为是跟妈妈是共生的不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人,也没有我这个概念。现在开始想要学习独立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特征是有时候要你抱,然后又挣脱你的怀抱要自己去爬。开始对陌生人有兴趣。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总是走两三步就回头看看妈妈在不在。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要做的事情是给孩子足够的回应,让他确认自己是安全的。可能当你发现有一天你的孩子走出去很久以后不再回头看你,那就是你的孩子已经分离成功了(可能有些妈妈这个时候有些失落)。如果分离成功的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有分离焦虑。没有分离成功的孩子,长大后很难面对亲人的过世,恋人的分手这样分离的痛苦。所以妈妈们在这个时候的抚养原则是当孩子找你的时候,你就很诚心的陪她玩,当他不来找你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做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卷入跟孩子的纠结中,有些上班的妈妈下了班想好不容易可以有时间来抱抱孩子,但孩子可能又不让你抱,弄到孩子哭,自己也莫名其妙的。 16个月-2岁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可怕的2岁。这个时候孩子会不时骂妈妈是坏妈妈,还有一个常常说的语言是不要。你帮他寄鞋带,拿吃的,他都说不要。这个是个叛逆期。父母要帮忙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叛逆期。当然前面提到的心灵营养足够的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度过。还有一个孩子这个时候也处于一个秩序期。就是当孩子为了一片完整的面包被你撕开两半,或者因为香蕉被你拨皮而哭泣的时候,要及时认识到你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秩序期,这个时期孩子要求每个东西都很完美。这样有助于他认识自我。有了明显的自我后,长大后也能容易跟别人建立明确的心理疆界。 4岁-5岁 孩子跟妈妈分离成功,开始独立。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爸爸的肯定,赞美和鼓励。 前3年妈妈几乎可以完成全部照顾孩子,带给孩子所需要的心灵营养。但是从这个时候起,爸爸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妈妈很难去代替爸爸做,即使做了,效果不佳。比如爸爸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真高兴,你是我的好儿子,你是这样的聪明,勇敢等等,加上你想要表达的形容词。爸爸可以这样对女儿说:我真高兴,你是我的好女儿,你是这样的美丽,善良。。。。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及时的得到父亲的认可,长大了缺乏自信心,自我认可度很低,对自我形象不接受,不认可自己的性别。比如认可过的女孩子,她会觉得自己很有女性魅力,很欣赏自己,我是有价值的。而没有得到认可的孩子就一生都自我价值很低,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很多同性恋也是由于这个时期父亲对自己性别的否定而发展来的。弗洛伊德也说过,爸爸的角色是帮助孩子塑造自己的生命和价值取向的。因为爸爸的爱是需要争取的,而妈妈的爱是无需争取的。 6岁-7岁 孩子开始学习,开始学习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主要的学习对象是父母。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父母跟人如何交往,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父母如何跟自己的伴侣,长辈,朋友,同事相处。包括父母对于孩子的情绪反应,处理孩子的学习问题的态度,都给孩子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去模仿。比如父母对于感情的表达是很含蓄的,从不在夫妻面前赞美对方,甚至不在夫妻面前有些拥抱的动作,那么孩子对于亲密关系的模式也是这样,长大了他跟他的另一半也是这样相处的。比如很多家长都要求孩子见了陌生人叫叔叔阿姨,见了长辈要称呼。那么自己首先要做到很亲切,自然的去称呼自己的父母。所以当孩子有行为偏差,首先父母要反省的是自己的夫妻关系如何,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如何呢?如果家庭是幸福的,那么孩子自然而然是会正常的成长的。 二、通过不同的练习学习教孩子如何接纳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1.情绪和感受不是可耻的,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也就是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勇敢的孩子不能哭的。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就说不要害怕,警察叔叔来了,或者什么老虎来了。一方面是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勾起他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一直沿袭以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 其实我们要教孩子认识有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没有对和错,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的情绪表现,并且我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跟他共情,并且倾听他的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的道理。其实有时候孩子说完了事情,情绪好了。如果常常压抑,最终会爆发的,第一次爆发一般是在11岁-12岁,第二次危险年龄是18岁第三次危险年龄是25-26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孩子有问题,多动,迷恋网络游戏,杀害自己的父母,自杀等等。 2.我们要教会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你的感受是你的,别人的感受是别人。这样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不是习惯的去指责别人带给你情绪。传统教育的方式下包括我们自己常常指责别人让我们自己不快乐,痛苦,难受。其实我们自己是自己的情绪主人,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和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3.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以后,可以教孩子跟对方说:我刚才看见我的玩具被你抢了,我心理很难受。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希望你以后要玩的时候,请先跟我说一下。这样给人的感觉自然就舒服很多,全部都用到第一人称,而不是都是"你拿了我的东西,你让我很难过",焦点是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有一个前提是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当你表达完以后,不一定别的孩子会马上改正。对方改不改是对方的问题,我们只要做到我们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4.如果不会表达的孩子,就学会教孩子把情绪通过文字写出来,或者是唱歌,或者是转化为动能。所以以前的孩子心理问题少一些,他们经常在外面玩耍,很多情绪都通过肢体释放出来了。 三:四种不同类型的孩子,每个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气质,同样的父母有很多个小孩,也常常是不同的气质型的。 1.热血型的孩子:这类孩子情感丰富,兴趣广泛,喜欢表达,乐观活泼,缺点是难以坚持,意志脆弱,冲动浮躁。对于这类孩子的训育原则是多鼓励,帮助他克服容易放弃的特点。 可以利用他的同情心来训律他。 2.忧郁型的孩子:深思熟虑,思考问题透彻,非常敏感,理想主义,缺点是多愁善感,比较忧虑。所以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安全感,不需要批评,因为自己会反思。教导下学会放下,利用敏感的情绪去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因为他容易体验到不快乐也容易体验到快乐。摇摆的幅度比较大。 3.激进型的孩子:意志坚定,敢于冒险,精力充沛,自律性很强,执着,坚持。缺点是缺乏同情心,有暴力倾向,自信自大,玩弄权术。所以要注重培养他的同情心,可以多带他到大自然当中,种植小花,小草,养一些小动物,让他照顾小生命,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因为激进型在工作中是很棒的,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就会碰壁。因为工作中可以讲原则,但是在家庭生活我们更注重的是情感。 4.冷静型的孩子:典型的特征是吃饭慢,走路慢,做作业慢。他比较小心谨慎,温和平稳,容易相处,思考严密,周密。缺点是冷漠旁观,自义自满。这样的孩子从小要教会他学习表达,要不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不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会阻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 我们如何做到引导孩子去处理这些情绪,去给予孩子正确的心灵营养呢?是不是很多父母觉得说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啊。是的,这就是为什么主题叫父母成长版。所以当父母的要首先学习自己成长,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改进?其实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他挑起的是你内心的自己的过往的伤痛,难过。比如孩子哭的时候,你很快就降服了。其实他可能勾起了你小时候哭泣的时候很委屈却被父母批评打压。 所以只有自我成长了,才能分清面对孩子时,哪些是你的需要?哪些是孩子的需要?哪些是你自己的情绪?哪些是孩子的,是你需要去倾听的?学会倾听孩子情绪背后的动机是多么的重要啊!
/
本文档为【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