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409_42_元话语元认知的表现

2012-09-10 6页 pdf 74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9548

暂无简介

举报
0409_42_元话语元认知的表现 元话语—元认知的体现 李佐文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摘要: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利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所进行的调节和监控,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元话语是指能够有效组织话语、吸引听者注意力、表明 发话者态度的那些词、短语或句子,是发话者为达到交际目的所采取的策略。本文首先对二 者的实质进行探讨,然后指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关键词:元话语 元认知 联系 Abstract: Metacognition refers to higher order thinking ...
0409_42_元话语元认知的表现
元话语—元认知的体现 李佐文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摘要: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利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所进行的调节和监控,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元话语是指能够有效组织话语、吸引听者注意力、表明 发话者态度的那些词、短语或句子,是发话者为达到交际目的所采取的策略。本文首先对二 者的实质进行探讨,然后指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关键词:元话语 元认知 联系 Abstract: Metacognition refers to higher order thinking which involves active control over cognitive process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Metadiscourse refers to aspects of a discourse which explicitly organize the discourse, engage the audience and signal the speaker’s attitude, which are linguistic strategies used by speakers to convey their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This paper seeks to reveal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upon the explorations of their respective nature. Keywords: metacognition metadiscourse representation7 1. 引言 元话语(metadiscourse),通常称为“关于话语的话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 Crismore(1989)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言语交际,话语都包括两个层面:基本话语(primary discourse)和元话语。基本话语表达关于话的命题信息。元话语告诉读者如何理解、评述 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本文在对元话语和元认知的本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认为元话语是交 际(认知)过程中元认知活动的反映,从而揭示元话语的功能和本质。 2.元话语的性质 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为了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除把主要信息传递给对方以外,还要选 择恰当的语言成分来有效地组织话语,使其条理清晰,结构合理,符合逻辑,同时,根据不 同语境的要求和自身交际体验的变化,提醒对方当时的交际状态,如,用 well 表明要发话 了,用 I mean 来修正自己的话语等。这些语言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话者对主要信息 的理解和接受,而这种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那些不直接介入话题内容的词、短语或句子来实 现。例如: (1)Frankly, Peter is not faithful to his wife.. (2)The policeman held up his hand. So the car stopped. 这两句里的 frankly 和 so没有直接表达话语的主要信息,但在组织信息,表明发话者态度, 传递与交际情景有关的信息方面发挥作用。对(1)的理解应包括两部分:A. Peter is not faithful to his wife B. The speaker is saying (a) frankly. A 部分是发话者要传递的主要信息,B表 明了发话者的态度,体现了发话者的存在。(2)句中的 so 将前后两个句子衔接起来,构成 交际情景中的上下文,表明了前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诸如此类的词、短语和句子就是我们 所讨论的元话语。基本话语和元话语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不同。基本话语 传递命题信息,它们是言语交际的主体,如叙述某个事件,论证某种观点等。元话语并不介 入话语的基本命题内容,只是起到组织话语结构,表明发话者态度的作用,元话语是对言语 交际过程的调节和监控。(2) 目的不同。基本话语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元话语的目的是调控和 组织话语,使听话者更好地接受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本话语和元话语的终极目标是 一致的,即:顺利完成交际任务。(3) 作用方式不同。基本话语可以使受话者直接获取信息, 1 而元话语只能通过对话语的组织和调控间接地使受话者获取信息。可见元话语和基本话语之 间有很大的不同。但必须强调,元话语作为一种话语现象,二者密切相联,是不能截然分开 的,它们的共同作用促使交际任务顺利完成。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元话语进行了研究,如 Keller(1979)从心理 语言学的角度对元话语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命名为“开场白”(gambits)。他认为,元话语具 有四种功能:(1)标示话题结构,(2)组构会话的话轮(turn-taking),(3)表明对信息、观 点的认识状态,(4)检查交际渠道是否畅通。Shiffrin(1980)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称其为 “潜交谈”(metatalk),她发现人们在谈话时经常使用诸如“well”“That is what I mean”“I am telling you”等词或短语来组织或评价正在进行的会话。Williams(1981)是第一个使用 metadiscourse 一词的人,并将它定义为 “关于言语的言语,包括所有不涉及话题内容的东西” (the writing about writing,whatever does not refer to the subject addressed),至此,元话语 (metadiscourse)一词便被普遍接受使用了(Vande Kopple,1985;Crismore,1989;成晓光, 1997)。 Crismore(1989)从修辞和语用的角度出发,认为元话语和基本话语一样,出现在和 受制于具体的修辞语境中,元话语关心的是受话者(读者),其功能是语用、修辞的。她还建 立了元话语的语用修辞模式和具体的分类框架(成晓光,1999)。成晓光(1997)在对元话语 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大学写作教学当中,直接对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大学生教 授元话语,结果显示,效果良好,是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李佐文(2001)从语用 学的角度探讨了元话语在构建和体现语境方面的作用。尽管他们的研究角度不同,内容各有 侧重,但都证明了元话语的客观存在。 3.元认知的本质 “元”概念产生于对内省法的自我证明悖论的哲学思索(汪玲,方平,1999)。Comte认 为内省法存在“自我证明悖论”:同一器官如何能够同时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哲学家 Alfred Tarski (1956) 为解决这一悖论提出了 meta(元)的概念。他认为,元××即关于××的 ×(metawhatever refers to “whatever about whatever”)。他针对客体的水平提出了元水平的概 念:客体层面是关于客体本身的表述,而元层面则是关于客体层面表述的表述。存在于客体 水平和元水平之间的这种区别,使人们可以将一个过程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的过程 来。言语交际过程中,传递命题信息的基本话语构成客体,而组织和调控基本话语的语 言成分则构成了元话语。将言语的交际过程区分为两个层面更有助于人们对元话语本质的理 解。 元认知(metacognition)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一个与认知过程相伴的过程,近年 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但是对元认知都由哪些结构成分组成看法却不尽相同。根 据 Flavell (1979,1987)的观点,元认知既包括元认知知识又包括元认知体验。而布朗(Brown, 1982)却认为元认知包括关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调节。国内学者(汪玲等,1999;周海 中,刘绍中,2001)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元认知由三大成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 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过程的,人类已经获得并且可用来控制认知过程的知识。它包 括三个方面:(1)个体元认知知识,即认知主体所掌握的关于人类如何获得或处理信息的一 般知识。如话语应该如何表达听话者更容易接受?采用什么方式表达交际意图更容易被对方 接受等。(2)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任务的性质,任务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如听学术报 告要比听一般报告花费更多的认知努力。(3)策略元认知知识,指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 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实现任务和目标,如,在求职面试时应该使用礼貌的话语才能更容易 被人接受。 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识体验或情感体验。比如,在和他人交谈 的过程中, 你突然感到他说的某句话你不理解,这就是认知体验。英语中的插入成分如 I 2 believe/ I think/ I feel 等就是元认知体验的表现。元认知体验对认知活动的目标或任务,元 认知知识和认知策略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它可以引导建立新的目标,修正或放弃原来的目 标。元认知体验还可以激活认知策略,如你感到(you sense/ feel)(元认知体验)某句话需要 强调,于是对这句话加以重读(认知策略)。 元认知监控是指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将注意力转向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以自 身的认知加工过程为意识对象,根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积极地调节和 监控,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Flavell,1976)。元认知监控可以保证认知目标的实现,包括制定,监督过程,检查 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具体行为。 总之,元认知的实质就是认知主体利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的调剂和监 控。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观察元认知对交际过程的监控。 4.元认知对交际过程的监控 元认知是认知加工过程中的高级监控系统,任何一个具体的认知领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 着元认知问题。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和意义重构过程相结合的复 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元认知的影响。它在交际过程中负责交际目的的确立,监控 是否理解了对方的话语,发话人的话语是否得体,是否符合交际意图等,是交际顺畅进行的 保障,可见,交际的过程也离不开元认知的调节和监控。元话语和元认知密切相连,是元认 知的表现形式。例(3)是一个学生家长 Mr. Strait和另外一个学生 Dave的谈话。 (3) Mr. Strait: What is your major Dave? Dave: well… I haven’t decided yet, maybe English. Mr. Strait: s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Dave: No, something interesting. I mean, I’d like to major in English literature. 这个对话中元话语 well, so. I mean 都表明了元认知的调节和监控作用,反映了会话人思考 的过程和采取的策略。Mr.Strait询问 Dave学什么专业,由于 Dave还没有决定,一时不知道 怎么回答,于是用 well 表示迟疑,不知道怎么回答又不能不回答,well 同时维持会话的进 行(hold on line)。So 表明 Strait的问句是以上句话为依据的,是为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所采 取的策略(如果不用 so 连接,对方也能揣测出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但要付出较多的认知努 力,使用后,对方能立刻领会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减少付出的认知努力,这便是 Strait 使用元话语 so 的用意所在);Dave 用 something interesting 是想说他想学有趣的专业,可 与上文相联系,对方很可能理解成有趣的职业,元认知监控意识到可能被误解后,立即用 I mean 进行补救。可见,元话语是发话者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标记。 为了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最大限度地收到言语效果,发话人会特别注意如何表述命题 效果会更好,如何让听话者更好地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如何让听话者体会到发话 人的话语态度,等等。因此,发话者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如 well 用来表示对 别人话语做出的反映;用 perhaps来缓和话语的语气; I mean 用来澄清或补救先前的陈述, 如 I saw three I mean dogs having a fight there(我看见三,我是说三只狗在那里斗架);you know 表示某种不言而喻的情况,如 I am going to shop now,you know the one on the corner (我去商店,你看,就是拐角处的那家)。用 In fact来引导一个事实;用 generally speaking 或 in general表示要概括所说的内容等。其他如 you know, er, kind of, mm, sort of, you see 等 等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它们可在发话者表达遇到困难,或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起到填充语流空白的作用。这些固定短语或半固定短语是讲话者所采 取的会话策略的词语表现形式(Keller, 1979) 元话语作为元认知知识的体现。元认知知识很难同认知知识区别开来。Flavell 本人也承 3 认元认知知识和认知知识没有什么差别(Flavell, 1977)区别就在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当 知识或被策略性地用于实现某些认知目标时,就具有元认知的性质。比如, (4) A: Peter isn’t stupid. B: He can find his own way home. A 和 B 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关系: Peter isn’t stupid, so he can find his own way home. Peter isn’t stupid, after all, he can find his own way home. 发话人无论选用哪个元话语成分(so 或 after all),都是从若干种潜在的语义关系中选择并 确定其中的一种,使句际关系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一般知识被策略性地用于实现交际目的, 具有元认知的性质,是元认知知识的体现。 元话语作为元认知体验的体现。元认知结构中的元认知体验强化了主体意识。元认知体 验是交际者在交谈过程中产生的个体体验或情感态度,例如: (5) Jack: How about John’s exam? Iris: He failed, I suppose. 如果 Iris 没有用 I suppose 这一元话语,对方会以为她的态度十分肯定。而使用 I suppose 以后,整句的意思为:Iris think but not for certain that John failed in the exam.表明了 她对约翰考试没有通过这一信息没有把握的态度。 (6) I wonder, is there a party going on upstairs? (我想知道,楼上是否在举行晚会?) (7) Evidently, Peter is faithful to his wife. (显然,彼德对妻子很忠诚。) (6)例的 I wonder是发话者的思想、愿望的流露,(7)里的 evidently是发话者态度的流露, 元认知体验使发话者在交际过程中保持主体意识,它们是评述性元话语存在的依据。 元认知监控是根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积极地调节和监控,交际者 通过话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元认知监控体现了认知的目标意识。例如: (8) He likes being cuddled, but not by me, I mean when he was tiny, his father cuddled him, he liked that.(他很喜欢被搂抱,但不是我,我是说,他小的时候,他父亲经常搂抱 他。) 发话人的话语意图是要表达那个人喜欢他父亲搂抱,而第一句话说出后,很容易被人误解, 于是赶紧用 I mean 补救话语意图,这就是元认知监控的作用。 言语交际是在日常生活领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话题往往是不固定的,一会儿说这,一 会儿说那儿。当会话偏离了所要谈论的话题时,发话人可以使用元话语再把话题引导回来, 这是元认知对信息状态的监控。例(9)是 Carrie 和 Bensin吃饭时进行的一段对话,Carrie 说 最近由于饮食过度学要节食。 Carrie: I am on diet recently. … Bensin: Come on, drink up. Carrie: you know, I am on diet…. Carrie 用元话语 you know 把要讲的话引导回原来的话题上去,并且拒绝了 Bensin 再多喝 酒的建议,体现了元认知对信息状态的监控。 元认知作为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从其意识功能来看,它可以使发话者 将自己的话语内容作为客体来进行认识,从而对自己的主观状态、原有的知识准备和要达到 的交际效果有所认识和估计,而且能够辨别交际情景的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话语 策略,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从其调控功能来看,元认知可以检测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 4 况,及时评判自己话语的有效性,随时调整或选择新的话语策略。发话人在元认知的调控下 可以顺利完成交际任务。元认知构成了使用元话语的内驱意识。 5.结语 在交际过程中,基本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构成了认知过程的主体或客体,处于元层面上的 元认知通过元话语对客体实施调节和监控,共同为实现交际目的服务。元话语是元认知的体 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元认知活动都由此而体现,还可能体现在语音语调当中或体现在表情、 动作等体态语方面。用元认知的理论来解释言语交际过程只是初步的尝试,还有许多问题需 要进一步探讨。 [1]Beauvais, Paul. A Speech act thoery of metadiscoourse. Written Communication,1989(61) [2]Blakemore, Diane.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2 [3]Borkowski, J., Carr, M., & Pressely, M. (1987). "Spontaneous" strategy use: Perspectives from metacognitive theory. Intelligence, 11, 61-75. [4]Brown, A. L.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65-116).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Carr, M., Kurtz, B. E., Schneider, W., Turner, L. A., & Borkowski, J. G. (1989). Strategy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 among German and American children: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 765-771. [6]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06-911. [6]Flavel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21-29). Hillsid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7]Garner, R. (1990). When children and adults do not use learning strategies: Toward a theory of setting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 517-529. [8]Halpern, D. F. (1996). Thought and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9]Livingston, J. A. (1996). Effects of metacognitive instruction on strategy use of college studen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10]Roberts, M. J., & Erdos, G. (1993). Strategy selection and metacogni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3, 259-266. [11]Scheid, K. (1993). Helping students become strategic learners: Guidelines for teaching. Cambridge, MA: Brookline Books. [12]Van Zile-Tamsen, C. M. (1994). The role of motivation in metacognitive self-regula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13]Brown &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Crismore, A. Talking with readers: Metadiscourse as rhetorical act[M]. New York : Peter Lang [15]Fraser, Bruce. Contrastive discourse markers in English. In: Jucker & Ziv(eds): Discourse markers,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301-326 [16]Goutsos, Dionysis. Modeling discourse topic[M].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orwood, New Jersey,1997 [17]Halliday & Has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 London: Longman, 1976 [18]Hyland, ken. Persuasion and context: The pragmatics of academic metadiscour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 (30)437-455 5 [19]Hyland, ken. Writing without convi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6, 17(4)433-454 [20]Jucker, AnreasH. The discourse marker well: a relevance-theoretical account.[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 (19)435-452 [21]Keller, Eric. Gambits: Conversational strategy signal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79, (3)219-238 [22]Meyer,B.J.F. The Organization of Prose and Its Effects on Memory. Amsterdam: North-Holland Nash, Walter. An uncommon tongue. London: Routledge,1992 [23]Rouchota, Villy. Discoourse connectives: what do they link? In : Hohn Harris and Philip Backley(eds.)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8, 1996,199-214 [24]Rouchota, Villy. Procedural meaning and Parenthetical discourse markers. In: Jucker & Ziv(eds): Discourse markers,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97-125 [25]Schiffrin, D. Discourse mark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6]Schiffrin, D. Metatalk: Organizational and evaluative brackets in discourse. Sociological inquiry: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1980, (50)199-236 [27]Van Dijk, T.A. Pragmatic connectiv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79,(3)447-456 [28]Vande Kopple,W. 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5,82-93 [29]Williams,J. W. Literary style: The personal voice. In: Shopen & Williams (eds) Style and Variables in English, Cambridge: Mass Winthrop, 1981 [30]成晓光 亚言语的理论与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9)4-7 [31]成晓光 亚言语研究[M].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2]李佐文,2001,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 《外国语》第三期 [33]李佐文,2000,英语插入句的信息提示功能 《河北大学成教学报》 第一期 [34]汪玲、方平、郭德俊,1999,元认知的性质、结构和评定方法《心理学动态》第一期 [35]周海中 刘绍龙 2001,元认知与二语习得 《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应用》,上海外教育社 [36]王德春,张辉 2002,认知语言学综述 《外语研究》 第二期 作者简介:李佐文,男,1966 年生,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认 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语用学。 6
/
本文档为【0409_42_元话语元认知的表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