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2012-08-31 3页 doc 31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7986

暂无简介

举报
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慢性病,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早期可无症状或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乏力、心悸等。后期因累及心、脑、肾会出现这些器官的一些症状,发病率较高,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收治高血压患者9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56例,女4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按门诊就诊先后,随机分两组。针刺组48例,按中医辨...
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现的一种常见慢性病,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早期可无症状或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乏力、心悸等。后期因累及心、脑、肾会出现这些器官的一些症状,发病率较高,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收治高血压患者9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56例,女4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按门诊就诊先后,随机分两组。针刺组48例,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药物组48例,口服降压药治疗。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性资料比较 组 别 例 性 别 年 龄 病 程 男 女 针刺组 48 29 19 43.9±10.3 4.9±1.4 治疗组 48 27 21 42.7±10.2 4.7±1.5 1.2 诊断标准【1】:非同日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分1、2、3级见表2。 表2 级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1级 (轻度) 140—159 或 90—99 2级 (中度) 160—179 或 100—109 3级 (重度) ≥180 或 ≥110 2 治疗: 2.1针刺组: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针刺组均在主穴基础上辩证取穴针刺治疗。 主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随证选用。 配穴:(1)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证见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舌红脉弦加太溪、阳辅。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2)脾虚湿盛、痰浊中阻:证见头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纳少、舌苔厚腻。脉濡滑加中脘、丰降,健脾和胃、祛湿化痰。 (3)肾水虚泛、阴虚阳亢:证见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苔白、脉弦数加内关、太溪,滋阴补肾、育阴潜阳。 (4)阴虚及阴阳两虚:证见头晕、耳鸣、心悸、腰酸腿软、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弦细加阳陵泉、太溪,滋阴补肾、育阴潜阳。 方法:令患者仰卧位,选取30号1.5---2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对不同证型,取穴针刺。进针得气后,捻转提插,采用补虚泻实手法,留针30分钟。十天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三天。 2.2药物组: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10mg,每日三次;卡托普利12.5 mg,每日三次,10天一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2】: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收缩期性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3.2 治疗结果:两组均经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见表3 表3 针刺组、药物组治疗高血压疗效对比 例(%) 分组 总例数 级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总有效率% 1级 20 12(60) 7 (35) 1(5) 95 针刺组 48 2级 22 4(18.2) 14(63.6) 4(18.2) 81.8 83.3 3级 6 0(0) 3(50) 3(50) 50 1级 22 15(68.2) 6(27.3) 1(4.5) 95.5 药物组 48 2级 22 12(54.5) 8(36.4) 2(9.1) 90.9 91.7 3级 4 1(25) 2(50) 1(25) 75 对比结果:(1)针刺组治疗1-3级高血压疗效明显P<0.01说明针刺治疗1级高血压疗效显著,2级以上高血压随着血压升高疗效降低。 (2)针刺组治疗1级高血压与药物组对比P>0.05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刺治疗可避免药物治疗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针刺组治疗优于药物组。 (3)两组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疗效对比P<0.05二者有明显差异,针刺组疗效低于药物组,提示:针刺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如血压不能降至正常值,应服降压药。 4 讨论: 针刺治疗高血压有效率83.3%,疗效较好。实验也:针刺疗法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使血压下降【2】。 高血压中医属眩晕、头痛、中风范畴。《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以及“无痰不作眩”,说明了病因有三种,即肝火、痰浊和肾虚,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能疏通脏腑经气,恢复脏腑功能,调节阴阳,使机体阴阳平衡协调,血压下降。 针刺治疗取督脉经穴百会。督脉为诸阳之会,百会又位于巅顶;胆经穴风池,胆经循行于头之两侧,风池穴又位于脑后,二者能清利头目;曲池、合谷为多气多血阳明经穴,能清火泄阳;太冲为肝经原穴,是降压要穴,阳辅是胆经经穴,太溪为肾经原穴;三穴配合能平肝潜阳,滋阴降火;足三里是胃经穴合,具有强壮作用,是保健要穴。丰隆也属胃经,是祛痰要穴,中脘是胃之暮穴,针刺这三个穴位能健脾和胃、祛湿化痰;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配太溪肾经原穴,内关心包经穴,能育阴潜阳、宁心定悸;太溪加足少阳胆经合穴阳陵泉能育阴助阳,以上经穴通过针刺,能使肝火得降、痰浊得化、肾虚得补、阴阳平衡,达到机体协调、血压平稳。同时针刺治疗1级高血压防胜于治。目前研究也证实对于卒中预防胜于治疗。我们通过针刺既能防治1级高血压同时还能避免因口服药而致肝肾的损伤。证明了针刺在预防及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患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生活有规律、饮食应清淡、少盐、忌酒、戒烟、锻炼控制体重,劳逸结合,心情舒畅。1级轻度高血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可以控制血压维持正常;2级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单纯针刺治疗虽然血压有所下降,疗效较好,但不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患者应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
本文档为【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