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2017-11-11 4页 doc 15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doc】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doc】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高教论坛 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文/许吉芬 摘要:论语集解是一部汉代经学思潮对论语》理性解释的精粹集,它的成书标志着汉代经学论语研究的终结.本文 试从论语集解中分析:何晏等是否真的将玄学灌注于儒学之中,并且归纳出何晏等对于道体,圣人体道及本末关系等的看法. 关键词:论语集解,玄学,本末 《论语集解》是一部汉代经学思潮对《论语》理性解释的精 粹集,它的成书标志着汉代经学《论语》研究的终结.但其注释文字 中关于"道"...
【doc】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doc】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高教论坛 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 文/许吉芬 摘要:论语集解是一部汉代经学思潮对论语》理性解释的精粹集,它的成书标志着汉代经学论语研究的终结.本文 试从论语集解中:何晏等是否真的将玄学灌注于儒学之中,并且归纳出何晏等对于道体,圣人体道及本末关系等的看法. 关键词:论语集解,玄学,本末 《论语集解》是一部汉代经学思潮对《论语》理性解释的精 粹集,它的成书标志着汉代经学《论语》研究的终结.但其注释文字 中关于"道","自然","无为","任道"等的表述有近十条,这是以道 释儒的最初尝试,体现了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痕迹,似乎有以玄注经 之倾向.因此本文试从《论语集解》中分析:何晏等是否真的将玄学 灌注于儒学之中?若有,那么儒道会通的工作又是如何进行的?并且 归纳出何晏等对于道体,圣人体道及本末关系等的看法. (一)论道体 以对"道"这个术语之含义的解释而言,《论语》原文中或指学 术,或指方法,或指道德,何晏虽有说"道不可体",以道家"无" 的概念作规定,但是在当作思想揭示其意义时,大多还是站在儒家 立场发挥圣人的微言大义,或直接取孔子原话本意.据《论语》学 专家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道"字出现过6O次,其中作为体 现孔子义旨的术语出现44次.而如上文所述,何晏以"自然","无 为","任道"等解释"道"者,只有不足1O条.可见何晏《论语集 解》对"道"的解释,真正乖离孑L子而进入道家轨道者,毕竟很少. 不过,何晏援道入儒以解释孔子之"道",还是有一些痕迹可察. 例如《论语?子罕篇》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里的"之", 指的是"孔子之道".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夫子之道好像在前 面,但一下子却又在后面了.这是比喻孔子之道的崇高.何晏在此 注却说"言恍惚不可为形象."这就带有了老子的玄义.《老子》第 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萁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将"道"看成是一种无名无形的事物,它的形象无法捉摸,但它是 真实存在的,所以说它"恍惚"又"其精甚真".而何晏用"恍惚" 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孔子的道,说明其解《论语)耐参杂了道玄之义. (二)圣人体道 这个部分主要是针对圣贤的修养及境界来谈.儒,道二家皆有 自身的"圣人"典型.如何将儒家"圣人"的内涵转化成道家之圣 人内涵,亦是何晏努力的目标.下面举例说明之: 《述而篇"子日:'志于道."'孑L子之道的内涵当是"仁",而 "仁"又依其往来交接对象,环境,时机的不同,而有了"忠","孝", "恕"等德目的差别.何晏却注云:"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 而已."何晏的意思是说,"道"是一种玄远的道理,是一种形而上 的境界,只能靠"慕"来接近这个"深不可识"的道.而事实上,孔 子的"道"是可以亲身体验的.《论语?述而篇"孔子日:'仁远乎 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子张篇》"子夏日:'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及子夏所言,意思是:"仁"是很 亲切的东西,只要有自身觉悟要成仁的动机,肯学,肯思考,肯实 践,那么人人皆可做到"仁".而何晏却未把握住孑L学的力行实践精 神,把孔子笃实的"道"讲得虚无缥缈,这是受到了老子的影响. 又《先进篇》中载:孑L子日:"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 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何晏注曰:"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 乐在其中.赐不受教命,唯财货是殖,亿度是非,盖美回所以励赐 也."在这里,何晏的注是切合原义的,在阐明颜回和端木赐两种不 同的求道态度,虽造成贫富之别,但仍以颜回的志节为高.但何 晏的下一段注解便又有玄义在内了.他说:"一日:屡,犹每 也.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道,教数子之庶几,犹不至于 知道者,各内有此害,其于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不 虚心不能知道.子贡虽无数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 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者."在这里,何晏认 为能够掌握孔子之道的颜回是"怀道深远","每能虚中"的. 但是孑L子之道从未讲求过"深远",而是朴实笃直的,可以在人 世间藉以立身处世的."深远"之道,乃是老子之说.再者, 所谓的"每能虚中"也是应用老子的"虚静"之理.《老子》 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十 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老子在阐发心灵要能澄明, 方能容纳万物之理.因此何晏此注又是以老注孔. 何晏注《宪问篇》亦有此类例子.《宪问篇》载:孔子 日:"莫我知也夫!"子贡日:"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日:"不怨天, 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段话的重点在于"下学而 上达".孔子一直强调的是"为仁由己"的功夫,也就是只要志道, 据德,依仁,游艺,那么即可逐步上通天道.如孑L安国注"下学而 上达"曰:"下学人事,上知天命",就是深得孔门义旨之解.而何 晏针对"知我者其天乎"此句所作的注解如下:"圣人与天地合其 德,故日:'唯天知己."'何晏是站在圣人体道的角度来谈,也就是 忽略了孔子一再强调的"下学"功夫,而以"体道"为中心.如果 单讲体道,那么就和老子的说法无异了. (三)论本,末 思想史上始有"本末"之问题,实出于王弼之注《老子》中的 阐发.在何晏的思想中,虽尚未正式建立本,末的学说,但在其会 通儒道的过程中,可看出含有本,末思想之端倪.《宪问篇》载"子 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何晏注日:"本为上,末为下."他运 用了本,末的思想来解释孔子义理.不过在老子的言论中,并没有 将本,末作一个价值性的判断,而何晏在此替本,末分了个高下. 何晏注《卫灵公篇》,可看出他会通儒道之企图.原文云:"子 日:'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日:'然.非与?'日:'非 也,予一以贯之."'这里的"一"的内涵,许多学者都看作是和《里 仁篇》的"吾道一以贯之"涵义相同,都是指"忠恕之道".但何晏 却注云:"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 则众善举矣,故不待多学,而一知之."这段注解的重点在于"善有 元,事有会"及"知其元则众善举"."善有元,事有会"就是一种 本,末的关系.元,始也;会,合也.元,即是事物之根源,而事 物的根源便是"道".而会,是事物的交接,会合处.事物之所以会 有会合重叠处,主要来自于它们皆有相同的部分,而这部分亦是 "道",只有"道"能让殊异的万事万物有共通点,以致能彼此会合. "道"能和事物产生联系,而事物彼此间的联系,也是藉由"道"的 作用.至于"知其元则众善举"的观念,便如《老子》第四十章云: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与有就是一种本末的关系,所以 人世间的万物皆可以寻到一个源头,那个源头就是"元".如果掌握 到那个源头即"元",也就是"道",那么万事万物就可以被成就.这 样一个"举本统末"的道理,被日后的王弼更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85
/
本文档为【【doc】简论何晏《论语集解》中的《老》学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