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

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

2012-07-31 1页 pdf 88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7188

暂无简介

举报
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 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 吴陆香 ,华美蓉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民医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关键词 :静脉 ;输液反应 ;原因探讨 学科分类代码 : 32017210     中图分类号 : R47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4 - 5775 (2008) 03 - 0217 - 01   我院在 2006 - 05 - 05~05 - 19 间 ,共发生 11 例次输液反应。患者年龄为 5 个月~46 岁。涉及 医院各科室 ,使用药物广泛 ,输注的液体有部分相 同 ,输液器具亦相同。为...
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
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 吴陆香 ,华美蓉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民医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关键词 :静脉 ;输液反应 ;原因探讨 学科分类代码 : 32017210     中图分类号 : R47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4 - 5775 (2008) 03 - 0217 - 01   我院在 2006 - 05 - 05~05 - 19 间 ,共发生 11 例次输液反应。患者年龄为 5 个月~46 岁。涉及 医院各科室 ,使用药物广泛 ,输注的液体有部分相 同 ,输液器具亦相同。为预防输液反应 ,现对其发 生原因探讨如下。 1  输液反应的因素 111  药物因素 11111  药物质量 :输液药品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 , 同样组成的药物 ,因不同生产企业技术差异而不 同 ,特别是中药制剂纯度问题。现在我院使用的输 液药品都是国家认证达标的合格药品。不符合输 液要求的药物坚决不能用于临床输液治疗。 11112  运输储存 :虽经严格质量检查出厂 ,但仍有 不严格的运输储存方式。如在搬运时玻璃瓶装的 药品相互碰撞 ,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 ,玻璃的碎屑 进入药液、密闭性降低污染。我院曾因为各科领药 时去除包装 ,裸露的玻璃瓶相互碰撞 ,造成裂痕 ,加 上天气炎热 ,细菌滋生 ,产生致热原、致输液反应。 另外 ,储存药品的库房不符合要求的温湿度 ,使药 品变质。 11113  液体放置 :有些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稳定性 差 ,变化快 ,如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 ,容易降低效 价、衰败、降解、毒性增加 ,而诱发输液反应。如氨 苄青霉素钠盐 110~510 g 与葡萄糖溶液混合 ,24 h 后效价降低 38 %~50 % ,2 h 效价降低 5 %~12 % , 且混合液 20 min 后呈现黄色〔1〕。这是由于氨苄青 霉素钠盐的葡萄糖液不稳定 ,糖浓度越高 ,氨苄青 霉素分解越快。 11114  药物配伍及热原累加 :临床上输液多数被作 为药物载体 ,通过静脉输液 1 种或多种药物达到治 疗目的。但有些药物宜单独输液 ,不应与其他药物 配伍 ,比如钙剂、先锋必、酚妥拉明等药 ,否则易出 现药物变质、混浊及絮状物。临床上合并用药也很 常见 ,由此产生的热原累加机会也相应增多 ,尤其 是三联、四联用药。有人对加 1~5 种药物的 500 瓶 联合输液进行灯检 ,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较大微 粒 (多为胶塞微粒) ,其澄明度有 88 %不合格〔2〕。 112  输液操作因素 11211  输液环境 :治疗室布局及设施不够 ,加 药配液操作过程中的微粒污染 ,环境中的细菌和微 尘亦可进入药液而造成污染。 11212  无菌操作不规范 :部分护士无菌操作观念不 强。操作前后不洗手 ,消毒不严格 ,重复穿刺者不 更换针头 ,需静脉推注药液时安排不合理 ,操作不 规范等均可造成污染而引起输液反应。 11213  输液速度 :输液过快则在单位时间内进入机 体热原超标 ,使机体发生输液反应。特别是针对儿 童和老年患者。 113  患者方面的因素 病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对热源及药物反应也有 一定差异 ,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 ,对热源反应的程 度有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老人及儿童。 2  小结 本文结合我院临床出现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 了探讨 ,为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 ,应该防范任何一 个环节 ,如天气炎热 ,细菌等微生物滋生旺盛 ,药品 在生产、贮存、运输以及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均易 发生污染等因素引起临床输液反应。护士在操作 中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循护理规范很重要 ,但医 院其他科室的院内感染知识也很关键。为提高医 务人员综合素质 ,建议对全院医务人员定期、分批 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 ,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个指 标。同时 ,对勤杂人员亦应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 , 使院感教育、无菌观念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意识 中 ,不放过任何一个易造成污染的隐患环节。 参考文献 : 〔1〕毕重秀 ,冯家范 ,孙淑珍 1 医院感染的细菌 学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1999 ,9 (3) :1551 〔2〕余尚勤 ,刘怀香 ,朱宝华 ,等 1 临床输液污 染微粒的实验观察〔J〕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4 ,4 (11) :4901 〔3〕戴晓萍 1 爱婴区医护人员手细菌的监测及分 析〔J〕1 现代护理杂志 ,2005 ,11(112) :1 001~1 0021 (编辑 :薛  凡) (收稿日期 :2007 - 11 - 18) 712 第 32 卷 2008 年第 3 期            黑  龙  江  医  学 HEI LONGJ IANG MEDICAL JOURNAL         Vol132 ,No13 Mar12008    
/
本文档为【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