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黛玉与宝钗

2017-11-19 18页 doc 38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黛玉与宝钗黛玉与宝钗 《红楼梦》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也很喜欢这部书,但是与那些文人来讲,我不过是闲人而已,在闲来无事时翻阅一下,以解烦闷与孤寂罢了。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钗黛描写通过几个正面与侧面进行了对比,主要表现在: 一、 在二人容貌的描写上: 钗黛之美相比较而言是各有千秋的,在可以借宝玉对二人的容貌描写中看出来。黛玉之美,在宝玉看来乃是“细看形容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
黛玉与宝钗
黛玉与宝钗 《红楼梦》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也很喜欢这部书,但是与那些文人来讲,我不过是闲人而已,在闲来无事时翻阅一下,以解烦闷与孤寂罢了。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钗黛描写通过几个正面与侧面进行了对比,主要现在: 一、 在二人容貌的描写上: 钗黛之美相比较而言是各有千秋的,在可以借宝玉对二人的容貌描写中看出来。黛玉之美,在宝玉看来乃是“细看形容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宝钗,在宝玉看来又是一样,当他去看薛姨妈时,“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发篆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秋水。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在宝玉眼中钗黛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不但她俩的外观的美大不相同,即她俩内心所开诸外的表情也是截然两样。对于这一点,兴儿评的却是十分恰当,“我们家还有两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一位是我们姑太太的女孩儿,姓林。一位是姨太太的女孩儿,姓薛。这两位姑娘都是美人儿一样;又都知书识字的。或出门上来,或在园子里遇见,我们连气儿也不敢出~怕气吹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吹化了薛姑娘~”这话把一个林姑娘形容得弱不禁风,婷婷袅袅;把一个薛姑娘形容得玲珑剔透,冰雪聪明,她们的自然美都穷容形相恰如其分地烘托出来了~ 二、 对二人脾气秉性的描写 在写宝钗时,作者写了她不仅对黛玉的讽刺、刻薄报以容忍的态度,对黛玉有悖于封建礼教的言行还进行耐心地劝戒;对大观园里的姐妹不仅在道德、行为上予以劝戒和引导,在生活上对她们也细心关照。如在黛玉行酒令时,无意中说了《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句子,宝钗以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劝黛玉,受封建思想的薰陶,“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宝钗尊崇的行为。对于出身大族、但父母双亡的史湘云,宝钗更是关爱有加,。她细心观察,得知湘云在叔叔家一点儿作不得主,针线活都得自己动手。当听说袭人求湘云帮他做宝玉的活计时及时劝阻,并将湘云的处境讲给袭人听,减轻了湘云的负担。湘云要邀诗社作东时,宝钗体会她的处境,从自家铺子里要些螃蟹和酒,给湘云提供了物质上的资助,令湘云心中十分感服。 在写黛玉时,作者写了她的牙尖嘴利、说话不饶人、对人讽刺、刻薄的一面。如黛玉去看宝钗时,宝钗劝宝玉不要吃冷酒,黛玉借雪雁送手炉讽刺宝钗和宝玉,待到宝玉说出表面是顶撞李嬷嬷,实是嘲讽宝钗的话时,宝钗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欢又不是”写出了黛玉的牙尖嘴利;在写湘云打趣黛玉比作戏子时,黛玉十分生气,不但和湘云而且和宝玉也闹了起来,惹的宝玉说她这样说话不饶人;在写周瑞家的送宫花一段时,原本周瑞家的这一路送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黛玉却多心地一问“是单送我的,不审每个姑娘都有呢,”答曰“姑娘们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黛玉的回答让人很受不了,“我说呢,原来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我,不然也轮不到我的头上。”这话说时,周瑞家的虽没说什么,但是心里一定不满,这也就奠定了黛玉在下人们心中并不如宝钗一样深得人心。 然而,事物都是两方面的,在对钗黛的描写上,虽然有“褒宝钗、贬黛玉”的意图,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实际却是在“贬宝钗、褒黛玉”。 首先,宝钗是自私与冷酷的,而黛玉却是心直口快的、不计前嫌的。在“宝钗扑蝶”一节中,她到了利害关头,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便不惜伤害他人,把麻烦推给了黛玉。她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心安理得,并没有感到内疚,她的这一自私、虚伪在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上被作者揭示得淋漓尽致;而黛玉在被湘云比作戏子时,与湘云有了口角之争,而随后又携宝玉的诗与湘云一同去看,这表现了黛玉似窄实宽的心胸。其次,宝钗待人又是讽刺、刻薄的;而黛玉待人则是宽厚的。宝钗在抓住黛玉行酒令中的《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时,便要审问她;而黛玉看见宝钗坐在睡着的宝玉身边绣鸳鸯时,只是灰心一笑而没有去审问她。从这可以看出,宝钗只是表面上的德、仁、厚,而黛玉则是内心深处的德、仁、厚。再次,就是对待下人问上,宝钗的内心深处其实对下人是存在着很深的主人与奴才的芥蒂的,而黛玉却是对下人是一视同仁的。在对待金钏的死上,宝钗并没有对金钏的死表现同情,而是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丫头,并没有 什么可惜的,王夫人对金钏的赏银应该是她的福气;而黛玉对下人则是一视同仁的,在晴雯死后,宝玉为晴雯作的《芙蓉女人诔》中,黛玉不但没有怪他,反而还为他修改,这正表明了黛玉心中的那份反叛。 潇湘馆中内的竿竿翠竹象征着林黛玉刚直率直,心地纯洁的品质与情操,而蘅芜院内蛇蜒迂回的藤蔓暗示了宝醉心功利,攀援显贵,善于逢迎的性格特征。对于曹雪芹对二人的描写,相较而下,我更喜欢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最可怜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了。薛宝钗这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最终未能拴住宝玉的心,只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闺,林黛玉则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带着对宝玉深深的眷念与怨恨,魂飞天国,至死也不明白为何宝玉不来娶她。 既然她们俩的命运如此相似,那么,撇开世俗的偏见,对她们的性格做一些比较。 薛宝钗入住贾府较林黛玉晚,而且林黛玉还有身为贾母外孙女这一层关系,亲疏程度,勿庸赘言。但这薛宝钗入住贾府后,贾府上下逐渐发现(或者说更加明显)宝钗的平易近人与温和谦让,黛玉则是性情乖戾,难以侍候,贾母甚至将她和宝玉同视为“小冤家”。 黛玉对宝钗是颇有妒意的,主要原因是宝钗有一个“芳龄永继”的金项圈配那“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而且宝钗甚得贾府的夸赞。 尽管黛玉逐渐明晰宝玉对她是一往情深,然而她毕竟不如宝玉见惯名利场,看尽人间的世情百态,因此她无法理解宝玉的那句“你死了,我当和尚”的誓言,反而甚为着恼。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执着,显露而又坚贞的,王熙凤甚至逗笑她是“未来的贾家媳妇”,她与贾宝玉的爱情由此看来是路人皆知的了。但她仍不放心,在未得到最高统治者——史太君的肯定前她是绝对不会放心的。她不容许贾宝玉对其他女子有任何好感,而且将信将疑地猜忌着各种传说。先有宝钗与宝玉的金玉之说,后有湘云与宝玉的麟玉之配,这些传说无时无刻不扰得她心烦意乱,无法处便拿宝玉出气。尽管她希望宝玉能不介意这些传说看来其实最介意的是她自己。黛玉在初进贾府时曾立誓要谨小慎微,不被他人取笑,而她采取的方式则是先取笑别人或者过分自卫,史湘云吐字不清晰,她就笑其将来嫁个“爱哥哥”,可是当史湘云笑言她与一戏子相像时,她就受不了了,在她内心最深处的自悲心理 不容许任何人拿她开玩笑的,就这样,她带着自悲与自卫的包袱越滑越远。 黛玉平生只有两个心思,一个是宝玉,一个是作诗。黛玉和宝钗因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其二人互在伯仲之间。而她们在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上却有很大的分歧。黛玉一心想的是争名夺胜,每次作诗应对必是全力以赴,可以看得出,贾妃省亲时黛玉因题目太少难以尽兴发挥是多么的不甘心,而在菊花赋中以《咏菊》、《问菊》、《菊梦》独占魁首时又是多么的舒畅。宝钗则认为女子无才便德,有了这种思想,无论吟 诗作赋她也就只是聊以应景了。所以,黛玉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与作风较宝钗要积极的多。 这反映在她对香菱不厌其烦的教导,带领香菱去结实王摩诘、李青莲等一代名家,更反映在她后来的重建桃花社,可以说在学问上林黛玉是花费了毕生的心血,而这又是封建势力所不容许的,他们不需要一个会舞文五弄墨的人来作他们的媳妇。从这一点上看,宝玉和黛玉似乎算得上是彻底的反叛者,只可惜他们的终身大事还是要贾母的定夺,也就是说,他们与封建势力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如此一来,他二人就变得太不识实务了,既对封建势 力有所希求又不肯老实听话。 那么,薛宝钗又是如何赢得贾府的嘉许,最终做了贾家媳妇的,在见识了通灵宝玉之后,宝钗就已经明白自己的终生归宿之所在,但她并未形之于色,而是绐终做着恰如其的隐忍。平心而论,薛宝钗确实更符合贾母等人的要求,温厚、贤惠而又识大体。从她的身上,也不光看到了她作为封建女子的闺房形象,更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旷世才女的不朽丰貌。从规劝黛玉读正经书,别移了性情到苦劝其兄薛蟠不要胡作非为至协理荣国府,将大观园让与下人劳作,以节省开支,让我们领略到薛宝钗的确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姑娘。 一般来说,宝黛二人通常被理解为反叛的典型。实际上,宝钗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以讽当朝: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嘲弄了官员昏暗无道,贪得无厌。尽管如此,我们似乎还没见她说过其他偏激的话,她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给这个世界致命一击,因此在反抗与忍受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中介点, 较之宝黛,她是否更聪明些,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不幸作结的。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他们的力量毕竟太小了,何况又还时时希望得到封建势力的认可,也就只有苟延残喘的分了。封建势力最终是胜利了,这是《金陵十二钗》中预示好的。这位封建文人最终放不下对统治者的幻想,放不下对封建势力的维护,用自己的笔残酷地为他们三人的挣扎划上了句号,从而让整个梦最终成为一场空。 林黛玉身上所负担的时代压力,又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益加重。“一来二去 的大了”,这种感觉愈来愈成为一种无形的威胁。她和贾宝玉之间,那种对躺在枕 头上说的不拘形迹的恋爱生活,已经不能再有了。表现于形体之外的爱情活动 ,已经失去童年服装的隐蔽,不得不在某些地方收缩起来,而转向内部深处发展。 于是,从这两个青年人的心中,传递着一种无声的语言。他们变得更体贴、更心会 、更情了。但是,这一爱情究竟甚么时候才能达到美满的婚姻归宿呢,这个随着 年事的增长而尖锐地提出来的问题,愈来愈成为折磨林黛玉的事情了。爱情,冻结 在茫然的期待里。一种捕捉不到的阴冷感觉,暗袭着这个少女的心头。 她一方面敏感到这种阴冷,但另一方面又似乎对贾母等封建统治者还抱着幻想 ,或者说,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其实,这个可怜的少女,也只能这样地用“这希望 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 似乎只有和她朝夕相处的紫鹃,才能体察到她的这种深秘的苦痛。这个热情、 聪慧的丫环曾经暗暗地为她作急,并且不必要地去为她试探贾宝玉的心。不想那一 番“妹妹回苏州去”的假话,竟把贾宝玉吓得人事不知,昏迷过去;李妈妈的手指 在他的人中上“掐得如许来深,竟也不觉痛”。 随着晴雯的死亡而笼罩在四周的阴霾,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浓结、更加低沉 了。林黛玉也比任何时候更显得敏感而心神紧张,乃至陷入极度的神经衰弱中。窗 外老婆子一声不相干的叫骂,也会使她昏厥过去。现实的阴暗,又作用于她的感觉 世界,造成了一个把她惊出“一身冷汗”来的恶梦…… 接着,生活中的阴霾,又随着贾宝玉的婚姻提到贾府的议事日程上来而变得更 加低压。偏偏在这个不宜害病的时刻,她的病又更进一步地恶化起来。痰中的血星 ,带来了可怕的凶兆~ 病,在这个少女的身上已经变成一种不能告人的过错了它不是得到同情,而是 招来更多的厌烦和嫌恶。林黛玉似乎很明白这一点,因此,她对探春说:“好妹妹 ,你到老太太那里,只道我请安,身上略有点不对,不是什么大病,也不用老太太 烦心的。”果然,当探春小心地在贾母的面前提起她的病时,贾母当着众人对林黛 玉发出了这样的责备:“我看那孩子太是个心细”,后来又说:“这孩子就是心重 些,所以身子不结实。” 所谓“心细”、“心重”以及后来所说的“怪僻”,等等,都是贾母等对林黛 玉的性格,长期以来所产生的印象。当贾府的统治者在作出这样的评语时,还没有 探悉到林黛玉的心中已经有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爱情呢~这时,林黛玉在 统治者的心中还不失为一个规规矩矩的小姐,只是“脾性儿”不好而已。 的确,只须在“脾性儿”这一点上,已经足够造成林黛玉的悲剧了。而她的病 ,又直接成了统治者厌弃的口实。为林黛玉诊视的王大夫,仿佛为她作辩似地说: “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消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 可是,良医不能为不良的社会开出药方。那一时代的阴冷和潮湿,是不能用药草来 疗治的。纵然生活中不再涌起其它的波澜,那包围在四周的阴冷和潮湿,那种封建 统治者对爱情不置可否的沉默,也会慢慢地耗尽这个少女的生命。 但即使是这种慢性的残害也不可能了~剧烈的折磨,正等待着林黛玉。 过分虚弱的身体,已经经受不起太多的打击。雪雁的一声误传:“宝玉定了亲 了”,便把她立刻抛人饮食不进的危境中。接着听到这段亲事原是“议而不成”的 ,她又立刻挣出死亡的怀抱,“心神顿觉清爽许多”。 爱情连结着这个少女的生与死。她也正经历着生与死的回旋。而客观现实,也 日益紧迫地把她推人这种生死的斗争中。 当她的生命重又飞回的时候,也正是更大的灾难开始的时候。 她的“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不禁把内心的秘密作了明显的暴露。 这是可怕的暴露~这种暴露,要比来自贾宝玉的身上更为严重、更为惊动。因此四 周飞起了“唧唧哝哝”的“议论”。于是,像扑灭火灾似地,整个封建势力立即组 成回答性的打击。 “略猜的八九”的贾母,首先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必须在她和贾宝玉之间加强 戒备:“他们若尽着搁在一块儿,毕竟不成体统。”同时,也终于考虑到如何来打 发她的事情了。 统治者根据私有社会里这个 天经地义的原则——“先自己而后外人”作出了决 定:“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爱情,就这样地被宣判了死刑~ 封建势力几乎是在她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了她最沉重的一击~ 这沉重的一击,不是通过贾母,也不是通过王夫人、凤姐,而是由一个不相干 的傻大姐儿加到她的身上的。不懂得隐瞒,只会说实话的傻大姐儿,在这里为统治 者担当了最直接的凶手。 当傻大姐儿在林黛玉的面前说出事情的全部真相时,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 在这个少女的脚底下抽去了。她的全身像在无边的空茫里飘落、下沉、散失……。 是的,一切都失去了,失去了希望,失去了灵魂,也失去了悲伤和眼泪。我们看到 她只是在那个沁芳桥畔“迷迷痴痴”地走着,“像踩着棉花一般地”走着,“信着 脚儿”地走着,走过去又“往回里”地走着……。 像一片落花,林黛玉飘落在人生的风暴里。 那一社会是怎样摧毁一个纯洁、美丽的灵魂的啊~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恐怕首先是指宝黛爱情的悲剧;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林黛玉的哭,分明饱含着现实人生的血肉。哭是她悲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哭,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哭,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质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 宝钗——一个被时代吞没的美丽女子,却直到现在逃不出人们的声讨和责骂,这是宝钗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扪心自问,你真的可以如黛玉般洒脱不羁随心所欲吗,所谓的至情至性,又有几人做的到呢,指责宝钗,让我们沉思,我们真的有这个资格吗, 宝钗在书中虽不是女一号,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宝钗成了人人唾弃角色。可是,宝钗也是牺牲者,失去了一切,无人同情。 众钗中堪媲黛玉之才的,非宝钗莫数,她不但善于处世,且“根基家私”雄厚。较之“叛逆”的黛玉,她是另一种女子的代表,是顺应的典范。 宝钗住进贾府,是母兄的主意;搬进大观园,是元妃的旨意。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即便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亦没有权利掌握自己的自由,所以宝钗的生活,完全是被家庭包办的。进入贾府,宝钗的优点逐渐显露出来,温柔善良,老实敦厚,文才飞扬,平易近人“连下人也多与宝钗亲近”,甚至连赵姨娘也夸她厚到亲切。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着意思”去说;梨香院她布置的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守拙的淑女之感;金训投井,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嘲笑之笔,可见其德行。她一方面让王熙凤以为“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一方面又“小惠全大体”;她对黛玉的讥讽听若罔闻,让人认为她从不记恨,连黛玉也叹她“多情如此”,:“惺 惺相惜”,其余姐妹她都处的甚是融洽。这处世的高明与待遇的清高形成鲜明的对比。 宝钗处世的随和,出自她纯良的内心,但在复杂环境中,她不可避免又毫无反抗的被封建礼教毒害甚至于毁灭,这便是“悲金”所在。脂评“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十分中肯,钗黛二人同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只不过一个叛逆,一个顺从。高鹗续书中宝钗闻宝玉失踪,自是十分悲伤,可她反强打精神安慰母亲,这等惨境,却处之泰然——好一个蘅芜君~受了哥哥的气,她“满心委屈”,但“待要怎样”,又怕母亲不安便“回到屋里哭了一夜”;黛玉刻薄她,她也因“心里惦着母亲”“并不怎样,一径自去了”;觉察出“木石盟”之深,她便跳出局外,超然静观,将自己的失意掩的严严实实。她“守拙”,比起奢华无度的哥哥,“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两个不同的人来~”正是她的大度和贞静使她深得人心。史湘云打心眼里认为“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我但凡有这么个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没妨碍的~袭人也赞她“叫人敬重,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的。” 很多人不喜欢宝钗,皆因为她和众人关系太好,难免有讨好众人之嫌,但若做讨好之解,宝钗的行为并不好理解:如果她是为了进入大观园,当上“宝二奶奶”而逢迎众人,那她根本不用讨好下人,也没有必要讨好黛玉。她所做的一切,皆出自她本性的善良,并非人们所想的黑暗与肮脏。 宝钗出生在富裕的封建大家庭,封建礼教在她心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她懂得在封建家庭中的女人的义务与责任,但她并不是一个封建礼教的木偶,并不是一个麻木不仁的女人,她有她的个性和叛逆“漫稳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没缘法,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这是宝钗很喜欢的一只“寄生草”,从中可以看出宝钗心中的消极和迷惘,但她明白她肩负的责任,她明白她的家庭需要她,没有谁给她一点可以发泄情绪,可以自由生活的空间,所以她并不是胜利者,她比黛玉更具有悲剧色彩。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辰之际,大观园里群芳贺寿,怡红公子独坐万花丛中,举目但见飞红流翠,顾盼唯觉雾鬓云鬟,倒象把满园春色生生搬进了珍珠帘内,锦绣笼中,好一派风光霁月,漫说是养了贾宝玉的眼,便是众读者,看至此处,也觉字字珠玑,美不胜收。 借花拟人,以人喻花,这本是曹雪芹一贯的借喻手法,这一回中,他以一个小小的游戏,将一众女子的个性及命运做成伏笔,埋于字里行间,而贾府盛极而衰的命运,亦藏在其中。所谓“韶华盛极”,却是“开到荼蘼花事了”。 却不说这些,只看宝钗,她掣得了一枝牡丹,题“艳冠群芳”,上书“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则掣得芙蓉,题“风露清愁”,诗曰“莫怨东风当自嗟”。曹雪芹果然精辟,仅此一处,钗黛二人迥然的个性已见诸分明,一抑一扬,一凝一清,昭示出二人后续的富贵与清逸,宝钗的无情,黛玉的薄命,亦于此处略显端倪。 说起来,宝钗也是个可怜的女子。虽有众多人说她城府太深,工于心计,我倒觉得,她费尽心机得了个痴痴呆呆的宝玉,也未见得心里有多欢喜。高锷的后四十回,将宝钗写得对宝玉全无心意,倒也不算唐突。宝钗的无情,归根结底,还是其身处的时代所造成的,那时的女子必须内敛,必须含蓄,否则便被视作轻浮,若非如此,则尽痴情儿女的《红楼梦》,也不会被当做禁书。另有一处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游太虚幻境时,书中已然将宝钗比做“山中高士”,既已言到士,则宝钗冠冕堂皇的道学家一面,也应是曹雪芹赋予其之个性使然,倒不是说她故意表现给谁看。 况且,一直觉得,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正是春花烂漫的年龄,再有心机,也只是那点小女孩的心态罢了,不过是凡事不愿多说,唯恐得罪了谁;又因怕受冷落,故做出乖巧的样儿来,讨老太太,太太的欢心。至于金钏儿死后,去王夫人处说了一大通开解的话,看起来虽可厌,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宝钗所受的教育,所置身的环境,使她很难象现在的我们具有平民思想,毕竟,她还是生活在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背景中。如此一想,那一些些讨厌,也只淡淡地浮上心头,又散了开去,终究还是原宥了她的。 而多愁多病的黛玉,她的寒素与冷淡,也极令人生怜。若论才色,她与宝钗各擅春秋,或稍有胜出,但若论性情,则输给宝钗太多。也难怪,一个幼失双亲的女孩,性情难免孤僻,况且,中间还夹着个不清不楚的宝玉,黛玉的种种讥诮,也就不足为奇了。更有一处要紧的地方,则是贾府中奶奶姑娘实在太多,人际关系过于庞杂,便如我这般的旁观者,亦不能将关系理清,何况黛玉这样聪明有余,精明不足的小小女孩,这些为人处事上的技巧,原是需由至亲长辈详加指点的,黛玉孤身一人,无亲人教化,行动上容易得罪人,也是没法儿的事。 其实,原本颇不喜黛玉。少时读红楼,每写至黛玉,常有“冷笑”字样,没的让人看了心里凉嗖嗖的,感觉极不爽。不过,随着年纪渐长,现在看时,多了一份悲天悯人的心情,便理解了她的个性,何况,她性情的古怪原是身患痼疾所致,曹雪芹借良医之口,也算替黛玉说了句公道话。 黛玉最令人生怜的地方,还在于她与宝钗相比时,所显出的那一份简单与清秀。她没有太多弯弯绕的东西,虽也“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但至少,不高兴的时候她会表现出来,或许言辞犀利了些,不过,倒不太难揣度,用不着别人费尽思量地猜测她的心思。 钗黛二人的关系,颇为有趣,先紧而后松。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宝钗对黛玉的拉拢,这一手做得相当有技巧。借两句不该出口的诗,宝钗是先恐吓后安慰,再加上一番推心置腹的大道理,把个黛玉说得心服口服。宝钗的聪明便在这里,拿住了你的错处,既不告状,也不隐藏,先告诉你,你的错逃得出别人的眼,却被我记在心上,然后又卖一个大大的人情,替你兜转了这事,让犯错的人感激不尽。这一点,便是七巧玲珑的黛玉,也一时勘不破,就此与她做下一番情谊。 我相信,为了贾宝玉,钗黛二人应是互有敌意的,但她们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黛玉是语带机锋,言语尖刻,表面看占尽上风,却敌不过宝钗的温柔隐忍,满腔情意放在暗处,却以高妙的手法征服对手,让黛玉直将她认做姐姐。到最后,她二人反显得比其他人更亲,连宝玉都奇怪起来,知道原委后,也对宝钗的大度颇为赞许。如此一来,宝钗不仅借此在宝玉心中地位提升,便在园中一应姐妹间的地位,也拉高了不少。你想,就连出类拔萃,孤傲自赏的黛玉尚对她信服如厮,何况其他人,既黛玉服了她,则大观园中领袖群芳者,舍宝钗其谁, 若以戏曲的方式演绎《红楼梦》,钗黛二人应为正旦,属于女主角一类,而曹雪芹对她二人的描述,也是不怕辅陈与繁复的,把这二人写得天上有地下无,极为出色,只可惜,她们的命运,却无一例外地可怜(红楼中女子命运,大多如是,惋惜)。尤其是宝钗,更可怜些。黛玉那般绝世的才情与容貌,本就不该为世间所有,她与宝玉的情缘,也定格在镜里落花,水中冷月,永恒的美丽与缥缈。因此,她的逝去,倒是上苍对她的怜惜,仙子谪落凡间,最终仍须飘然天上,远离尘世。 而宝钗,空守着偌大的家,长长的后半生,只能教子,无法相夫,这样一份孤绝,真如诗中所言的“山中”枯坐,从此后,再无娇嗔软语可以相向,红烛幽窗,独坐至天亮,无论她怎样的清心寡欲,也该体会到这里包含着的寂寞吧。如李纨那般心如槁灰了此残生,对宝钗来说,的确是清冷了到极处,因此,比起黛玉来,她的结局也更让人痛惜。“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何幸,被钗黛同时垂青,可叹他福薄,留不住人,也留不住心,与宝钗“举案齐眉”,却心系黛玉,“到底意难平”。最终,也只能与她们尘缘相隔。青埂峰上,离恨天外,这一段若即若离的情事,彼此都将今生前世的宿缘,还的还,了的了。世间一切,不过虚枉而已。 芙蓉开了,牡丹艳了,一季一季的韶华,一程一程的人生,我们在故事里寻找自己,又将自己遗落在故事中。 弥漫于士林的“党元祐”情结与愈演愈烈的“崇苏热”,对文学命运的走向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首先作为“以诗赋为元祐学术”的主要对象,苏轼的典范意义得到了政见不一的作家的高度认同,形成了一个以“崇苏”为荣的庞大的文学群体。在这种认同中形成的所谓“苏轼词派”,则从正面推进了宋词的发展。 苏轼生前,在词坛“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具体表现为: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改变了词风、推进了词律23。这些“新天下耳目”的表现,得到了时人与后人的响应,形成了阵容壮大的词派。王灼就认为“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后来学东坡者,叶少蕴、蒲大受亦得六七”24;元好问又将苏派传人一直举到辛弃疾:“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性情,流连光景,清壮顿搓,能起人妙思。亦乃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东坡发之。”25在北宋,苏轼词虽然得到同时代某些词人的崇尚,但较之徽宗朝的“大晟府词人”,其阵容并无优势可言,占词坛主流也是“大晟府词人”围绕“丰亨豫大”的虚幻光环编织而成的谄谀之词。“苏轼词派”的壮大,是在南渡以后。 王灼提及的叶梦得,原本不是苏轼词派中人,在北宋却又“阴抑苏黄”。清四库馆臣指出:“梦得著《石林诗话》,主王安石之学,而阴抑苏黄,颇乖正论。乃其为词,则又挹苏氏之余波。所谓是非之心,有终不可澌灭者耶。”26叶梦得于绍圣四年进士,徽宗时为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出于蔡京之门,在政治上倾向“绍述”,在文学上“推重王安石者不一而足”。四库馆臣将他从“阴抑苏黄”到转“挹苏氏之余波”,归源为创作主体“是非之心”的重新发现;冯熙则以为:“叶少蕴主持王学,所著《石林诗话》,阴抑苏黄,而其词顾挹苏氏之余波,岂此道与所问学,固多歧出也。”27谭莹又将其“多歧出”视作为人上的“狡狯”:“轻诋苏黄太刻深,倚声一事却倾心。流莺不语啼莺语,狡狯真怜叶石林”28。实际上,促使叶梦得从前期“阴抑苏黄”与词“婉丽有温、李之风”,转化到后期崇尚苏轼,使词风“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而“不减东坡之妙”29,是时风使然,是“党元祐”下的“崇苏热”改变了其先前所持之“道与所问学”,终成苏轼在词坛上的传人。 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是很确切的。虽然在苏轼之前,从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到范仲淹的《渔家傲》,也有些苍凉刚健之作,但这只是整个文人词史上的个别现象。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让歌妓唱来侑酒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离合悲愁的圈子,其语言风格,也因此难脱离柔媚纤巧的樊篱。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苏轼词的题材,正如刘熙载《艺概》所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既写男女恋情、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容,又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范围,将通常只在诗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等内容移入词中,并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而最能反映苏轼在词的题材方面的开拓的有二类。一类是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慷慨豪迈的精神,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全篇洋溢着报国杀敌的豪情,所选用的词调恰好地配合了这种情绪。另外,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回忆自己与苏辙少年英俊之日,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勃勃雄心,《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中讥讽迂儒,赞扬“帕首腰刀”的勇士,《阳关曲?赠张继愿》中“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的惋惜,都充满高昂豪放的精神,这在中唐以来,不仅词中没有,诗中也很少有。 另一类是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如苏轼最著名的两首词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寄,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一首作于苏轼因反对熙宁变法而出知密州时,后一首作于他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都是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甚至经历了生命危险、遭受极大不幸的时期。但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既不是悲愤激昂,也不是沮丧灰暗,而是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寻求超越。《水调歌头》的开头,把酒问天,今夕何年,乃是对永恒存在的向往;在这永恒存在的对映下,不可避免地变化着月的阴晴圆缺,人的离合悲欢。既然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无须自怨自艾。《念奴娇》也是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人生哲学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再如《定风波》这样的小令,也在“一蓑烟雨任平生”、“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词句中,交杂着悲凉苍劲和旷达坦荡的情致。在词的历史上,上述二类题材及其精神境界,除了极个别的例外,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它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往往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在前面所举的例文中,如《江城子》的热情浓烈、意气奋昂,《念奴娇》的开阔动荡、雄壮勃发,其风格可以用“豪放”和“高旷”来形容,而苏轼写恋情、写伤感的词,则又委婉而细密。如悼亡之作《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的情感内涵要比一般写男女之情的词来得厚重,而文笔的萦绕回环、细腻绵密又近似之。而另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得幽深清绝,每个意象都凸现幽寒的气氛,全词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孤独与感伤。再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将春日思妇的形象与飘舞的杨花相互映衬,层层渲染一种哀怨的情绪,又写得特别地轻柔细巧。还有一些写日常琐事杂感或田园风情、生活习俗的小词,则转为风趣轻松,像《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上阙写人看“我”,是挤挤蹭蹭,“相排踏破蒨罗裙”;下阙写“我”看人,则或收麦或赛神,还有“醉叟卧黄昏”,生活的气氛很浓。 总之,苏词的多样风格,很难加以简单的概括。当然,在这方面苏轼与前人最重要的差异,也是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而且,对这种风格,苏轼是有意识追求的。他在《与蔡景繁书》中曾说:“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在《与陈季常书》中也说:“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可以这一点。 长短句虽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
/
本文档为【黛玉与宝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