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说》公开课教案

2017-10-23 3页 doc 14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6983

暂无简介

举报
《马说》公开课教案《马说》公开课教案 《马说》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1.03.31 班级:八(2)班 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者:王建龙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初步了解“说”的文体。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背诵,增强对文言文的语感。 (2) 通过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寓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才观。 教学重点 1 背诵课文 2 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
《马说》公开课教案
《马说》公开课 《马说》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1.03.31 班级:八(2)班 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者:王建龙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初步了解“说”的文体。 2. 过程与 (1) 通过朗读,背诵,增强对文言文的语感。 (2) 通过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寓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才观。 教学重点 1 背诵课文 2 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 “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的句式特点。 3 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 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 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 题。韩愈的马说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题“说” 具体做法:由学生展示对作者简介和文题“说”的预习,教者补充及播放写作背景,以助于学生对 文章的理解。 三、研习课文 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 1) 字音,词义。 2) 疏通文意。 2.理清整篇文章的思路: 《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 3(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具体作法:小结初读之后,提出进一步精读的任务。 具体任务是:(1)《马说》中的“千里马”“伯乐”“奴隶人”各指的是什么, (2)作者见解是什么了主张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说: 1(任务的轻重、问题的多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主要内容、作者的见解、主张以及其思想感情要讨论清楚。 2(小组讨论的做法与初读做法相同。 3(要通过讨论弄清如下内容:《马说》中,“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即人才;“伯乐” 指识别、理解并能运用人才的当政者;“奴隶人”指压制、摧残和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韩愈的见解是当今的当政的人都是摧残、扼杀人才的后者;他的主张是要善于识别、爱护和任用贤才 4(有些内容学生讨论后可能还弄不明白,教师可适当提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已经能正确、流畅地阅读这篇文章了,对文中重要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基本掌握了,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韩愈在《马说》中对人才被压抑、摧残,甚至遭扼杀表现了极大愤慨。 五、当堂练习(如时间准许,可做适当的文言文阅读训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全文。 2.书面作业:研讨与练习1.2
/
本文档为【《马说》公开课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