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红楼梦梦断红楼

2017-11-01 42页 doc 66KB 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红楼梦梦断红楼红楼梦梦断红楼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 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 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 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 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曹寅病...
红楼梦梦断红楼
红楼梦梦断红楼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 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 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 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 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 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所以,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 的贵族生活。 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 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的罪名而 被革职,南京的家产全被抄没,仅把北京的房产“酌量拨给”,“以资养赡”。曹頫下狱治 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 衰微。 家庭衰败之后,曹雪芹基本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于幼子夭亡,曹雪芹感伤成疾,卧床不起。到了 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泪尽而逝”。 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 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 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 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为《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八十 回后的一些稿子不及整理便已“迷失”。这八十回,开始在为数很少的朋友中传阅,继之 则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开去。此后藏书家抄录传阅,凡三十年之久,到了乾隆五十六年 (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一百二十回。书名也由《石头记》 改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高鹗根据原书线索,把宝、黛爱情写 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在续作中有些篇章和片段写得也还精彩、生动,如黛玉之死,袭人改嫁等。 但就总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来说,和原著还有相当距离。有些人物性格走样了,特别是宝玉 中举和出家成佛被封文妙真人,以及贾府复兴、兰桂齐芳等描写,显然背离了原作的精神。 曹雪芹所经历过的一切,不是普通的生活经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富有社会意 义的创作题材。他所生长的家庭,当时在经济上既是封建剥削的集中代表,在政治上 又是一个与宫廷关系极为密切的豪门显贵。因此,曹雪芹的家庭,比一般官僚地主家庭更 充分地体现着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更集中地反映着当时阶级矛盾的复杂关系和陈腐 的封建伦理道德。所以,曹雪芹在他所生活的环境里,不仅能够深入地看到统治阶级内部 的腐烂,而且也感受到某些重要历史现象的反光。 1 曹雪芹所出身的封建贵族官僚家庭,给他带来两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在他的 身上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阶级印记,使他和自己的阶级之间存在着许多温情的眷恋,特 别是在他的世界观上形成了一些空幻的、悲观的消极思想。但影响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为 重要的方面是贵族家庭由极盛走向极衰的生活变化,无情地磨炼着这个贵族阶级的儿子, 使他的文学才能没有被埋葬在糜烂的贵族生活里。而贫民的生活体验,又使他对自己的出 身阶级以及他所经历过的一切有了比较清醒的回顾和认识。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这样,他所经历的一切兴衰 变化,就有了不寻常的社会政治意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红楼梦》出现于所谓的“乾隆盛世”。这个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 子里各种社会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新兴市民社会力量和封建统治的矛盾、初步 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的矛盾以及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正在加剧发展, 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雪芹敏锐地感到时代风雨的来临,在自己丰富生活 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广泛反映了“乾隆盛世”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小说以贾、王、史、 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揭示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 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 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封建制度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歌颂了以贾 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叛逆者,肯定了他们对封建主义生活道路的鄙弃,和对婚姻自由的 追求;表现了作者反抗封建制度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 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 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得批判。在世界现实主义小说史上,《红楼梦》是具有领 先地位的。它比欧洲最早的现实主义大师法国的司汤达(1783—1842)、福楼拜(1821—1880)的作品要早出整整一个多世纪,比巴尔扎克(1809—1852)和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作品也要早出一个世纪左右。因此,在世界文学史上,由作家创作的现实主义 的强烈光芒,是由曹雪芹的《红楼梦》首先放射出来的。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以宝、黛争取爱情自由、 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宝、黛最后对封 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到贾府,与宝玉的爱情纠葛开始形 成,并在矛盾中向前开展。直到第九十七、九十八两回,黛玉和宝钗在“哀”“乐”截然 不同,“悲”“欢”强烈对比之下,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出闺成大礼”,终成悲剧结 局,是主线的高潮,也是实现全书主题的集中所在。后二十一回,则是在高潮的余波中, 情节的下降、结尾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贾家被抄而又赢得一个回光返照的局面。最后宝 玉遁入空门,全书结束。 从这条主线看,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桎梏下,青 年男女爱情、婚姻不能自主,而取决于封建家长的意愿。其结果是,同时酿成3个人的悲 2 剧: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 而遁入了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真正赢得爱情,陪伴她的是终 生的凄凉孤苦。 《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 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它以封建的阶级压迫,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寄生腐朽,荒 淫糜烂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 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提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五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给子孙 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 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 《红楼梦》在它带给社会巨大的影响之后,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兴趣。下 面是一个从《红楼梦》欣赏者的角度来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一些评说。 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 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他成为了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 的艺术典型之一。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 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 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 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 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 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 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 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 想感情的爱憎倾向,发展了他的叛逆性格。 在小说第三回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 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 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 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 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 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 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 的学问。贾政要他刻苦攻读,结交官场人物,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偏 偏看不起科举仕宦,认为这只是“须眉浊物”、“国贼禄蠹”之流用以沽名钓誉的手段。他 认为那些程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他甚至认 为八股时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 3 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基于此种想法,他宁肯去读《西厢记》《杜丹亭》这类被 封建卫道者视为邪书的“小说淫词”,也不去读《四书》,讲“八股”,听“仕途经济”的 “混帐话”。 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于封建士子考取功名利禄从而封妻荫子的最高理想,他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 听其自然的生活,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过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 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 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 的得时了。” 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 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 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 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 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 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 宝玉追求的爱情婚姻也是建立在这种叛逆思想的基础上的。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 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 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早已将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昭 然明世,他在梦中叫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 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情都倾诉了出来。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 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在小说的三十三回中,代表封建势力的贾政想置宝玉于死地, “以绝将来之患”。宝玉遭了一顿毒打之后,非但没有屈服,反而因为认清了封建统治者 的凶恶面目,他的叛逆性格更为坚定,他和黛玉之间的爱情也发展到了一个“心灵默契” 的新阶段。但宝、黛之间的爱情毕竟由于孤立无援,终于在封建势力的迫害下成了悲剧, 这不仅是爱情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是初步民主平等思想。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隘的。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 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 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 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 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所以,林黛玉突出的性 格特征是多愁善感,多疑任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 什么常常便泪道不干的”。这个性格特征,反映叛逆者同封建主义抗争与苦斗的艰难,反 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 4 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尘埃。 她无视“温柔郭厚”的封建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 种种黑暗和丑行进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多疑任性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 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薜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 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作赋不让须眉。她还和宝 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 蔑视封建礼教,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 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己”。他们的这种共通 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 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 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 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不渝。但可悲的是宝、黛之间的爱情注定 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以她的多病之身和小 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他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但林黛玉始终保持着和封建势力不妥协 的态度。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 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妇女的思想意识的萌芽。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和林黛玉相对立的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封建主义的理想和人 生道路,她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的淑女。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 “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 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 奴隶道德观。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 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 国贼禄蠧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 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 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 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 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 体的关系。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 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 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都表现她世故虚伪。她还 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 过老太太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 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 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 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 5 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 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曾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 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 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样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红楼梦》塑造薛宝钗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制度是怎样地禁锢着人性, 摧残着人性,毁灭着人性。是怎样地把“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异化成为一个冷 酷、残忍的人。她是封建思想和制度的殉葬品。同时,作者通过薛宝钗这个形象不仅更鲜 明地反衬出宝、黛的叛逆性格和他们的真挚爱情的可贵;而且也具体、深刻的揭示了宝、 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贾府封建家长们从维护自己的家庭利益出发,要求宝玉将来能支 撑这个摇摇欲坠的世家门户,因此在他们考虑宝玉的配偶时,必须服从于这个总的目的。 出身于皇商之家,受封建闺范教育很深,而又那样聪明、能干的薛宝钗,当然就成了他们 最理想的人物。在宝钗的背后有强大的封建势力作她的后盾,这就决定了宝、黛之间的恋 爱只能以悲剧结束。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王熙凤。在她的 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作者通过 她,更充分揭示了这个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 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的性格基调可以比做一条美丽的蛇,内里是心毒手狠、贪婪无已、心计极深,外表则八 面玲珑、惯于逢迎、口齿灵俐、谈笑风生、泼辣诙谐,“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 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正像兴儿所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 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高踞在贾府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 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设计陷害尤二姐,以及帮助王 夫人隐瞒消息设奇谋害死黛玉等一系列罪行,足见其阴险、恶毒。她极度贪婪,为了三千 两银子的贿赂,逼死了两条人命。除了索取贿赂外,她还靠着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 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七八万金和一箱借券。就连 统治阶级所竭力宣扬的阴曹地府的威力,她也不加理睬。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 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 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凤姐性格的充分描写,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史湘云,是曹雪芹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她的形象,对于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广泛 地表现作品都起了重要作用。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命运多舛,依靠婶母生活。然而,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是 个“大乐天”。她没有真正发过什么愁,总是嘻嘻哈哈,对生活兴味盎然,充满热情。她 第一次出现,作者就表现了她“大说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点。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着重表现了她的热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个极 爱说话的人,是“话口袋子”,对人对事都表现出热情。香菱要学诗,不敢向宝钗请教, 只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为此,宝钗批评她“不 6 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 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了黛 玉,只是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为此得罪了黛玉,也 与宝玉发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有人 说,这表现了湘云封建意识浓厚。其实并非如此,而恰恰说明她的心直口快。 作者还表现了湘云超逸的才情和诗思的敏捷。芦雪庭联句、凹晶馆联句以及每次诗社 赛诗,湘云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跌宕的风格。咏白海棠, 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竟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 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芦雪庭联诗时,由于她吃了鹿肉,饮了酒,诗兴大作,争 联既多且好,竟出现了宝琴、宝钗、黛玉“共战湘云”的局面。 《红楼梦》的总体基调是极悲的,而湘云可以说是整部书最昂扬明媚的亮色。 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有 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办事练达。连王夫人与凤 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小说反复写了探春的才情。特别是第五十五回“敏 探春兴利除宿弊”,更集中地描写了她这一性格特点,表现了她的才情和干练。她一登上 “议事厅”,几件事一过手,荣府的管事娘子们便感觉到“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儿”;平儿 向凤姐儿汇报了探春理家的情形之后,凤姐儿连连夸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 说她不错。” 就连从不过问家事的宝玉、黛玉也说探春是个“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乖人”。 探春确实是贾氏姊妹中的佼佼者。 她不仅精明能干,而且有心胸,有胆识。她曾说:“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 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贾母因贾赦要讨鸳鸯为妾而动怒,在责 骂邢夫人和众人时,王夫人也被冤枉了。可是,众人见此情景,都不敢发一言。只有探春 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 子如何知道?”敢于冒贾母的盛怒站出来,并且能用一句话为王夫人解冤,让老太太承认 自己糊涂的,在贾氏姊妹中恐怕只有探春一人。在抄检大观园时,抄检大军每到一处,大 家都是俯首贴耳,任其抄检;唯独到了秋爽斋,遭到了探春的拒绝和抵抗。探春反应激烈, 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从家族的全局利 益着眼,义正辞严,眼光敏锐,头脑清楚。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 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这种魄力和胆识,却是探春独有。 在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底层,生活着一群被奴役、被压迫的丫鬟。这些奴婢,毫 无人身自由。由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共同命运,她们和封建主子之间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 盾。在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她们和贵族的叛逆者站在一边,相互支持、彼此关怀。通过 这些丫鬟们的悲惨的遭遇,使我们看到了和她们相联系的封建社会中那些被压迫、被蹂躏 的妇女们的血泪史,从而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在这些丫鬟中间,除了个别人物如袭人之流甘心充当奴才之外,她们多半善良、纯洁,有 的还敢于反抗。小说的作者以同情赞美的态度,描写了这些被压迫女孩子们的斗争精神和 反抗性格。 晴雯是这些丫鬟中一个最光辉的形象。在她身上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地位卑 贱的妇女们的优秀品质。晴雯出身低贱,十岁就被卖给赖大,连家乡、父母都不知道。只 7 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做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 晴雯性格倔强、敢怒敢骂,她不想奉承谁,也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讽刺“往高枝上爬” 的小红,鄙视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对袭人的卑污灵魂更一再予以无情的揭露。抄检 大观园时,袭人、麝月之流,在气势汹汹的封建势力面前,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但 晴雯则不然,她“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琅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 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充分表现出对他们的蔑视,而且还当场痛骂了狐假虎威, 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少女,除 了突出她敢于嘻笑怒骂的坚强反抗性格外,在“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等章节中,作者又出色地表现了她的真率、热情和勇于助人的品质,从而使整个形象,闪 耀着诗意的光辉!晴雯这种精神品质,在封建贵族叛逆者宝玉的心里,引起了高度的共鸣。 她的悲惨的结局,预示了宝、黛爱情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鸳鸯也是这些女奴中的一个光辉的形象。她是个“家生子儿”,贾母的贴身侍婢,因 服侍贾母这一特殊地位而受到人们一定的重视。表面看来鸳鸯是个很和顺的女孩子,平素 不露一点锋芒,但她长期生活在贾府里,早已看透了这个贵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所以当 贾赦让邢夫人和她嫂子诱使她作妾时,遭到了她的强烈反抗。她冷嘲热讽地对她嫂子说: “怪道成日间羡慕人家的丫头做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 婆子,看的眼红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封就了 自己的舅爷;我要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这是多么沉痛 有力的控诉。鸳鸯十分鄙视贾赦的为人,坚决拒绝作妾:“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 是太太就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证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贾赦一听鸳鸯不肯屈 从,就以断绝她的一切生路进行威胁:“我要他(鸳鸯)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 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鸳鸯面对这样的威逼,还是毫不动摇,她当着贾母等众人的 面,铰发立誓:“我是横了心的,”这辈子“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 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她如此蔑视主子的“赏识”,坚决反抗主子的迫害。 迎春的丫鬟司棋和表弟潘又安相爱,这本是很正常的行为,但在贾府这个贵族家庭里, 主子们的淫乱可以被视为合法,而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却被以“事关风化”而严加禁阻。 在抄检大观园时,当司棋与其表弟间互赠信物,私订终身的事被主子发觉发后,“大家都 吓了一跳”,司棋却自信光明磊落,“并无畏惧惭愧之意”,最后和潘又安双双就死,表示 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并以此捍卫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 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 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 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 8 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 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 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 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而石榴也有怀孕多子之意。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 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 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争及 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 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 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 权!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 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 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 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 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 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 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 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 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 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 暂,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9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 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 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 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 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 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 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 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 意。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 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她的最后结局如何呢?有一条脂批说:“瓜洲渡 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 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 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 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 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 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 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 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 以说”景不长”。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 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 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 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 指像乞丐一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 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 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10 (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 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 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 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 “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 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 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 悲惨的。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 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第三句“偶因济村妇”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巧得遇 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 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侯,攀宗论亲; 势败没落的时侯,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 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比较而言,要比她姑母们幸运得多。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 “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 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 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 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 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 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 “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 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 法挽回。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 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这实是 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讽刺。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11 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 “幻”是虚幻,荒诞。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 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迫奸淫而自尽。 书中许多人物或其他名称,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 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如: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贾雨村——假语存 贾化——假话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情可倾(2种说法) 卜世仁——不是人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青梗峰——情根峰 贾政、贾敬——假正经 潇湘馆——消香馆 梨香院——离乡怨 蘅芜院——恨无缘 怡红院——遗红怨 贾王薛史——家亡血史 群芳髓——群芳碎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稻香村 李纨 怡红园 宝玉 潇湘馆 黛玉 蘅芜苑 宝钗 秋爽斋 探 春 藕香榭 惜春 紫菱洲 迎春 栊翠庵 妙玉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 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 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絳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 的甘露之恩。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 声。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 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 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 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 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 烧了,只求速死。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 消玉殒。 黛玉因头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正枉自嗟叹着身世生宝玉的气哩。今 天恰逢饯花之期,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 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不觉已悲 12 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 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这时忽然落 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 湿了,不要写了。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 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凤姐说她是从来不信什么 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她说要行就行。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 贾琏并不知情。(第十五回) 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 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 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第三十二回)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 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 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 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凤姐小产,家中事情由李纨和探春管理。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惯例给二十两赏 银,赵姨娘不满,探春坚持原则,并痛斥赵姨娘说她“没有脸面”和“忘了根本”。平儿 说“如今请姑娘裁夺,添加些也是可以的”,遭探春拒绝,并把爷儿们每月上学多领的八 两银子也一概免了。(第五十六回)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 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 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 同病相怜。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 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 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 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第八回) 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 座大观园。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元春将大观园各 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第十八回) 13 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邢夫人先探鸳鸯心意,赞鸳鸯针线好,又 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则一直不说话。鸳鸯对平 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吩咐, 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第四十六回) 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时黛玉睁开眼,只有紫鹃 一人,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她挣扎着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 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 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第九十七回) 尤三姐虽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 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 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人空门。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 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 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 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 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 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第七十四回)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 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 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 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第三十一回)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 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 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 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第七十七回)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 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 凤姐决定用调包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 糊涂得更加厉害了。(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七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 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 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第二 14 回) 黛玉让其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于是诸事不顾, 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第四十八 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 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 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第 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 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 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 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 "居次。 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夺魁,探春、湘云居 次。(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 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 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晴雯却出任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 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 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在《红楼梦》中, 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 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 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 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些突出了王熙凤在贾 府中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地位和身份,刻划出她性格中泼辣的一面。 有一次,林黛玉去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 粹的误会,想不到竟严重地挫伤了她。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 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 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 15
/
本文档为【红楼梦梦断红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