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2017-09-30 40页 doc 92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教育的底色是公平 2011年11月14日 近来,一些学校出现的“颜色标签”颇为引人注目。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包头一中学给“好学生”穿红校服,山东一中学用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区分学生成绩好坏。 这些做法,尽管其初衷可能是教育探索、激励上进、缩小差距,但在教育实践中,已然变形走样,甚至背道而驰:戴着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塞进书包,领到颜色作业本的孩子经常躲着做作业„„“颜色标签”已给一些孩子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有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古训,在近现代教育视野...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教育的底色是公平 2011年11月14日 近来,一些学校出现的“颜色标签”颇为引人注目。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包头一中学给“好学生”穿红校服,山东一中学用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区分学生成绩好坏。 这些做法,尽管其初衷可能是教育探索、激励上进、缩小差距,但在教育实践中,已然变形走样,甚至背道而驰:戴着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塞进书包,领到颜色作业本的孩子经常躲着做作业„„“颜色标签”已给一些孩子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有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古训,在近现代教育视野中,卢梭提倡“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们作出好坏的评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一再提醒,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颜色标签”之所以为人诟病,不仅在于其简单粗暴的教育功利化倾向,更在于无视个体尊严和个性的等级,生生将本应在同一片蓝天下并肩成长的孩子分隔开来,给教育公平抹上了暗色。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颜色标签”,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看不见的教育差别标识。学校有重点校、普通校之分,班级有重点班、实验班、普通班之别,学生有特优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之属,农民工子弟“入学难”背后是户籍制度下本地居民、外来 人口的待遇差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难”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 这些有色无色的标签标识折射出了转型期中国教育事业的难点和痛点。从国际经验看,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界最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人民教育需求的迅猛增长,审视中国教育这个“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同时,一些教育不公问题也更为凸显,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成为紧迫的现实课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近年来,“促进公平”作为工作方针之一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正是着眼于受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师范教育免费政策陆续出台,应对名牌大学农家子弟越来越少的“自强”“圆梦计划”不断推出,让农民工上大学的“农民工”火热进行„„ 在现实的困惑与改善的努力中,教育公平的逻辑越来越鲜明:教育发展需要量的丰富,但更要有质的均衡;需要技术的升级,但更应立足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当然,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现实,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不论是社会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须清醒地看到,教育的底色是公平。只有在公平正义的背景下,教育才会成为人人皆可攀援的“向上阶梯”,学校才会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乐园,我们的社会才能绘制出色彩斑斓的发展进步图景。 事业单位工资统一不是吃大锅饭 新华评论:11月27日 国务院法制办前天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对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工资、津贴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同时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行专门立法,为工资增长和收入分配提供法律依据,并进行,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工资福利执行国家统一政策,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是,率先征求民意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其效果如何,又会带来何种社会反响,可为接下来的机关、企业工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就征求意见稿而言,最大的亮点当是将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也纳入统一工资范围。对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有专家曾将其形容为“开前门、关后门”,“开前门”就是实施绩效工资,而“关后门”则是要全面清理规范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发放。某种程度来说,名目众多的津贴补贴,正是事业单位之间收入差距的主 要原因。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清理规范津贴补贴,但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此次立法规范津贴补贴,明确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从根源上切断津贴补贴制订、出台的乱象,可谓一大进步。 当然,征求意见稿虽然提出了统一工资的改革路径,但如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落实,还是个疑问。全国有上百万的事业单位,约3000万的事业单位人员,将现有的多元化薪酬制度统一化,尚待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统一工资不是要回到“大锅饭”时代,这有违改革常识。那么绩效工资的评定就很重要。而现有的绩效工资改革进展相当缓慢,征求意见稿中对此也只是作了“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的原则性规定,何谓“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接下来的配套细则恐怕需要作进一步深化。 从长远来看,事业单位的改革不能仅止步于工资改革。今年3月,国家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现有事业单位加以改革,主要思路就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理顺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回归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因而,此次事业单位涉及收入分配、人事管理、社保等各方面的改革,既是重点、难点又是突破口,其成效不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改革自身进展,还肩负着为企业工资、公务员工资立法的“探路”重任。但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突破并不明显。工资统一了,人员聘用了,并不代表其职能会转变;而在目前争议最大的养老保险问题上,征求意见稿也是含糊其辞,传递的信息就是默认目前的“养老双轨制”。这些问题,望能在征求意见之后得到重视。 “国考”如何“考德” 人民日报:11月28日 公务员考试中~“德考”如何成为一道失德者难以逾越的门坎~还须做到可操作、有实效 从11月26日起,参加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走进考场,竞争约1.8万个国家公务员岗位。一年一度的“国考”就此拉开序幕。 走过十几年的历程,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让人感受到诸多新意:一些职位考试科目设计采用“2,X”;多数职位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强调了“以德为先”的品德选拔,尤为引人关注。 这颇令人欣慰。“国考”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导向作用。对即将进入政府从事管理工作的广大青年,对日后可能成为政府官员的后备力量,不管是品德不佳、缺乏责任感,还是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基层工作经验,都将难以应对越来越高的政务要求。尤其是推出“德考”,更是一种纠偏的努力——它与前不久发生的深圳公务员打骂生父一事,与国家公务员局正在制定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一起,显示着对“公家人”官德与私德的日益强调。 但“德”如何“考”,却需细细思量。一方面,“国考”被视作“玻璃房里的竞争”,透明、公开、公正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其公信力与生命力所在。如果其中的“德考”难以科学考察与量化,规则难以明晰,就有了暗箱操作的弹性空间。近年来某些地方在招聘过程中,泄题、作弊、“萝卜招聘”等行径频频曝光,引发公众的不安甚至愤怒,政府的公信力也遭到挑战。“德考”要成为一道失德者难以逾越的门坎,还须做到可操作、有实效,找到足以服众的路径。 另一方面,把公务员的“失德”、“失范”行为空间压缩到最小甚至零容忍,恐怕还需从根本上入手。10年中,“国考”考生迅猛增长,今年虽然比去年的报考人数略降,但仍有近百万之巨,这固然是社会成员对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肯定,但也不容讳言,“国考”持续红火的背后,有一部分人看重的是公务员对社会资源、权力“福利”的某种占有和掌控。这样的心态,纵使考试考察过了关,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掌握了某些权力,一旦有了某种土壤,就可能“失德”。这样的基因如何剔除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考”很重要,但更关键的,还是需要加快政府改革。只有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让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各归其位,让“公务员”不再是某种特权与福利的象征,而是回归角色本质,以严明的制度与清晰的权力边界来管理队伍,恐怕才能减少许多逾矩、失德之举。 人民日报社论:空间探索的重大跨越 ——热烈祝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2011年11月18日 天宫、神舟顺利对接,神舟八号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向参加此次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表明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实现重大跨越。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重大胜利,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 凝结着航天战线无数科技人员、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的心血和智慧,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几代航天人建立的不朽功勋,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要求高、新技术采用多、验证难度大,对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标准。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成功突破目标飞行器研制、对接机构研制、火箭零窗口发射和高精度入轨、远距离导引控制、近距离自主导引交会、组合体飞行控制、航天器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胜利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在创新实践中的巨大威力。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人自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把各参研参建参试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作为任务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着力确保各大系统、各个环节运转的高效有序;自觉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培养作为任务实施的重要目标,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施过程充分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只有加快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改革发展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创新进取,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 ——八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1年11月11日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崛起,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道路已经开辟,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建设的思考深度和认识高度,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彰显文化自觉。全会立足战略全局谋划文化建设,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从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来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看,文化建设已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同时,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建设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清晰辨别当代中国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和实践给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把握历史机遇,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在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才能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 把握历史机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把握历史机遇,需要大力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美好。让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作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1年11月02日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只有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总体布局,才能实现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持续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深入总结近年来文化建设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任务。 这六方面措施,立足文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紧扣影响文化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抓住了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这六方面工作,为深入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抓紧推进这些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 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面对更加频繁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好国家“文化版图”,面对思想观念的多样多元多变,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打牢文化发展的根基,面对行进中的“三步走”战略,如何增强文化建设能力,进一步推动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释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只有按照全会的部署,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才能回答好这些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只有在融入贯穿上下功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只有在加强引导上下功夫,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繁荣发展,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只有在完善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只有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只有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深 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才能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在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上下功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才能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各地各部门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明确具体思路,制定合理规划,落实好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60多年前,毛泽东就曾豪迈地预言。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建设也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国人民就一定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载入史册的文化里程碑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1年10月27日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这是事关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重大抉择,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境界,中华民族复兴之旅驶入新的航程。 文化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从国际看,世界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思想在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从国内看,重要战略期与改革攻坚期并存,小康关键期与矛盾凸显期同在,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日益广泛,影响愈加深刻。只有置于国际国内大背景下考察,放眼党和国家全局中认识,才能深刻认识到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准确领会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深远意义。 以这次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目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从指导思想到重要方针,从目标任务到政策举措,全会作出的推进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未来。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如果说69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文化为什么人服务”这一重大立场上实现理论突破,那么十七届六中全会,则在文化改革发展“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的战略上指明了方向,既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也呈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毫无疑问,这些重大部署和重要成果,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全党全国面前。只有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会议提出的重大部署与战略目标,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才能在新的 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坚信,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迈向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1年10月28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把远景规划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也有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六中全会擘画的文化改革发展蓝图,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历史性文献。 就长远目标而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发扬光大,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增强,作为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文化建设如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正是为了回应这些挑战,六中全会提出“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 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奋斗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衔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从阶段性目标来看,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正处于这样的历史方位:一方面,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束缚文化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就此而言,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丰富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无论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构建文化产业大格局,无论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还是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队伍,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已经绘就,迎着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美好前景,最大程度地焕发投身文化建设的创造热情,最大程度地凝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殿堂中,书写中华文明的壮丽史诗。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1年10月20日 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优化信用环境、维护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商品交换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如果诚信缺失、不讲信用,贷款不还、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成本和风险,甚至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不仅如此,如果任由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失信现象泛滥,还会影响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来维护。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记录、揭露、传播、预警,使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有利于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筑起坚实的道德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强调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也要求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我国从信贷征信起步,各地区、各行业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很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务艰巨,迫在眉睫。 “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尽快改善各行业、部门、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联 互通;强化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和评级机构;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同时,还要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以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弘扬传统信用文化,建立健全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信用制度,让诚信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让社会信用成为神州大地的蔚然风尚。 人民日报社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2011年10月19日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致认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次全会是一次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再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着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无论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还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还是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的建设,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按照《决定》确立的目标、谋划的战略、提出的举措,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这既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人民日报评论员: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2011年10月16日 近期,与社团组织有关的非法敛财丑闻接连爆出。如“共和国脊梁”评奖丑闻牵出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又牵出了“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等等。过于泛滥、缺乏监管的社会团体,滋生乱评比、乱培训、乱收费现象,不仅耗费了社会资源,给各地企业和民众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而且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伤害了政府机构的公信力,有的甚至成为以权谋私、腐败挥霍的“温床”。对此,社会团体的国家主管部门已启动了治理程序,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和引导好有关社会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44.8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9万个,基金会2311个。照此预测,今后,各种社会组织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看到社会组织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还存在着发育不足、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公信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是现代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拓展国际交流。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如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建立扶持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要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将一些微观层面、社会服务性质的工作和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对社会组织的人才进行培养;推动完善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推动社会组织提高自身能力。社会组织要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内部民主决策制度,同时还包括推动社会组织向社会公开信息,增强社会组织运作的透明度,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还要依法加强监督,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的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社会组织的年检、评估、信息公开等制度,对社会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防止个别社团组织“拉大旗做虎皮”,非法敛财,破坏法律和秩序。社会组织只有在宪法框架下,遵守相关法律,良性运行,才能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确立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 ——辛亥革命百年启示之四 2011年10月15日 回首近代中国的奋斗历程,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彻底摧毁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专制,探索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宜的社会制度,改变旧中国任人宰割的衰败命运,改变中国人民备受压迫奴役的悲惨境遇,完成民主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皇帝可以倒去”、“民主可以建立”,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次社会变革,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闸门。然而,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问号:为何划时代的革命并未带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为何国家统一的局面旋即被军阀混战所代替,为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依然遥不可及, 这样的设问,并非苛求前人“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了探寻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唤起亿万民众的觉醒。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某一批先知先觉者的 现代化,也不仅是某一个阶层的现代化,更是广大人民的现代化。任何伟大的制度构想,如果不能融入人民大众现实的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找到现实社会的生长点,甚至会被强大的传统秩序扭曲异化。 “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群众还没有动员起来”,与广大的中下层社会阶层几无关联,无法形成雄厚的社会支持基础和民意基础,这是辛亥革命“上层革命”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继承辛亥革命志业的起点所在: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保障普通民众的权利,什么样的机制能够让民众力量彻底释放,让社会个体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因子, “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凝聚力”。作为一种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信仰和精神信念,社会主义制度有效地集结了最为广大的社会力量,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动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成为中国现代化列车高歌猛进的动力源。半个多世纪以来,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发展,使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凝聚成一个整体,催生了万众一心、同风共雨的强大合力。这才有了亿万中国人民危难艰险之中救国的奉献和牺牲,一穷二白之上建国的探索和激情,民族复兴征程之上强国的光荣与梦想,使得社会主义中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现代化的历程。 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纵观人类现代化进程,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社会现代化的统摄性力量,更是后发现代化国家赶超发展的关键性因素。100年里,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三次革命合力谱写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壮丽史诗,最终确立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瞻望下一个百年,继续坚守共和国的人民属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将获得丰厚的人民土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人为本再造家园 科学重建开创未来 2011年10月15日 距离“5?12”那场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震灾,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经过三年重建,地震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后重建,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了地震灾区脱胎换骨的变化,创造了世界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奇迹。如今,昔日支离破碎的地震废墟上,不仅矗立起一座座新楼、新村和新城,更矗立起灾区人民的信心、力量和精神。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倾力相助,灾区干部群众的自强不息。 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周密组织。恢复重建工程浩大复杂,世所罕见。从科学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制订恢复重建法规政策、筹措上万亿元的重建资金,到动员全国各地的力量、组织几十万建设大军、快速推进4万多个重建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坚强领导,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党和政府强大的应急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合力支持推进灾区恢复重建。汶川灾后重建采取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举措。这是我国抗灾史上的首创。19个对口援建省市顾全大局,勇挑重担,35万援建大军用汗水和心血为灾区恢复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遍布城乡的施工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在抢运物资、修桥铺路的征途上,有无数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在募集重建资金、提供各类服务的工作中,红十字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在心理抚慰、扶危济困的队伍里,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工作者。波澜壮阔的重建热潮中,汇聚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大爱。 灾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基层党组织旗帜不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领震后的灾区人民,抖落了灰尘,掩埋好亲人,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来,投身于家园的恢复重建中。如今那美丽的新家园里,凝聚着全国人民的贡献和爱心,更展示着灾区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三年恢复重建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三年恢复重建再次彰显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民生重于泰山。三年恢复重建发扬了中华民族生死与共、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坚持这些政治优势和精神传统,不畏艰难,改革创新,我们就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灾难考验我们,奋斗开创未来。我们创造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但也要清醒看到,巩固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全面提升灾区发展水平,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精神,以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为榜样,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努力开创灾区发展振兴新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探寻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辛亥革命百年启示之三 2011年10月14日 当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的自大迷梦,推动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便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执着梦想。历经一代代人矢志不移的求索,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们为这条道路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宝贵探索,为民族复兴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积累了经验教训。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强国之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前数十年间,各种希望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尝试均告失败。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辛亥革命先驱,以英勇的奋斗与壮烈的牺牲,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但却并未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侵略,并未能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 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完全复制而无视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一切现代化之路,必须以符合国情为基本前提。怎样走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困境,结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真正迎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深入发动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推动中国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共产党接过辛亥先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理想与推进现代化事业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领中国这艘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90年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人在先进理论指导下首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带领人民用28年时间彻底改变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彻底扫清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内忧外患,求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基础上,在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当代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取得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实现经济从贫困落后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条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正是对近代中国一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正是对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正是对世界各国实现发展进步历史启示的深刻总结,凝结着无数前人的梦想、心血和智慧,展示出中华文明的传承使命、整合智慧与创造活力。这条道路,是后发追赶型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举,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辛亥革命百年来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成救国救民、强国富民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创造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这个古老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路径。 人民日报评论员: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三论学习胡锦涛同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2011年10月14日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特定的成长环境,都需要有利的内外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站在人类发展进步的高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环境和世界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 爱好和平、讲信修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面临西方列强野蛮 入侵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逐渐融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抗争与探索中,“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以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世界大同的远大抱负,判明国际大势,顺应世界潮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外敌入侵、国家内乱,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总体和平稳定的环境,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了经济腾飞,迎来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光明前景,百年历史巨变说明,实现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孙中山等辛亥革命先驱满怀深情地立志;“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充满豪情地宣告。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到通过改革开放引领世界1/5人口解决温饱迈向全面小康;从促进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到推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扩散等全球性挑战;从海啸地震现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到亚丁湾上为和平护航的中国海军编队,社会主义中国以不懈的奋斗印证了历史的诺言。 回首百年历史,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由危亡到复兴的命运转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才能意气风发地走向世界;只有一个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够把中国发展的国际责任、文明贡献,由理想化为现实、由理念变成行动,不断以坚实丰硕的成果向世人表明,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回顾百年历程,中华民族不仅从屈辱历史中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惨痛教训,更在民族复兴进程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 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只有既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中国和世界创造更大机遇、带来更多希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中国,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二论学习胡锦涛同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2011年10月12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百年历程,精辟论述了爱国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真诚召唤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共同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古老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民族苦难空前深重,爱国主义传统在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奋斗中得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旗帜始终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高高飘扬。 “吾人之主义,可大书而特书,曰‘爱国主义’”。100年前,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发动了震惊世界 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100年来,一代代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对现代化理想的美好憧憬,不怕艰难困苦,甘于牺牲奉献,“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 无论是在“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革命岁月,还是各阶级阶层踊跃参与建设和改革的火热年代,无论是在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危难关头,还是在合力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荣耀时刻,“振兴中华”总是响遏行云的时代强音,“民族复兴”总是激动人心的美好梦想。百年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忠实代表。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力量领导下,爱国主义精神在传承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动员最广大社会力量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促进着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 百年沧桑巨变,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命运转折。“积人成国,国人一体,强弱存亡,责任在己。”历史启示我们,国运的兴衰浮沉,影响个体的安危荣辱。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进程中,个人命运已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个人发展已与民族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 未来征程上,我们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人民日报评论员:顺应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辛亥革命百年启示之一 2011年10月11日 从1911到2011,以辛亥革命为起点,中国刚刚走过的这100年,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写下了光荣与梦想。无论是以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为参照,还是以人类现代化历程为背景,一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无不诠释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古老到现代、从危亡到复兴的壮阔进程,其中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启示。 由百年前武昌城楚望台上震惊世界的枪响往前溯,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我们听到鸦片战争英国舰队轰击中国海岸线的隆隆炮声。在此之前,“天朝上国”封闭停滞,被远远甩在“百年锐于千载”的工业革命浪潮后面;在此之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外有列强入侵,内有腐朽统治,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苦难。 中国往何处去,太平天国的悲歌,洋务运动的夭折,戊戌变法的幻灭,清末新政的破产,在辛亥革命前近100年的历史演进中,一个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逐渐显现出来: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就必须顺应现代化这一文明趋势和时代潮流,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从这个意义上看,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永远是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紫禁城里的皇帝倒下了,大小军阀依然争战不休;头上的辫子虽剪,“脑中的辫子”犹存;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光环,难掩巴黎和会的黑幕„„ 辛亥革命带来了震撼,也留下了思索。在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唤起民众、激发人民这一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在民族复兴的远景目标下,如何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与现代化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怎样寻求承载历史使命与现代化理想的现实途径, 90年来,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前提,锻造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奇迹”,迎来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光明前景。从理想到现实,从未竟到已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正在中华大地展现蓬勃生机,五千年文明古国大踏步赶上文明进步潮流。 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现代中国的艰难开启,百年中国的历史巨变,如千帆竞渡,又如百川归海,从岁月深处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只有坚定这样的选择,我们才能顺应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时代巨潮仍在激荡,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 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 经典古文名篇(一) 1. 陋室铭 刘禹锡(唐)字梦得 《刘梦得文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马说 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3(师说 韩愈(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à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字茂叔《周元公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 字子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a)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劝学 《荀子》(战国)名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g)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gà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í)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不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问说 刘开(清)字明东、方来 号孟涂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0. 前赤壁赋 苏轼(北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1(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2(卖炭翁 白居易(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jì)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ì)向牛头充炭直(值)。 13(木兰诗 《乐府诗集》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à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出门看火(伙)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骊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fú)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钟者。侍僧使小童扶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ōng)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zēng)吰(h?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此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之声,与向之噌吰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骊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骊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5(五人墓碑记 张溥(明) 字天如 《七录斋集》 五人者,盖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dà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īng)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jiǎo),何也,
/
本文档为【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