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

2017-12-01 5页 doc 16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 关键词 中医外科 外用中药 特色分析 湖州潘氏外科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中医院,成立于1957年10月,为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我院中医外科,汇集了以已故省首批名老中医潘春林为代表的已历百数十年历史的“曲溪湾潘氏外科”等多家外科流派的精华,沿用外科外用药80余种,多系老中医根据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其中青云散曾列入1988年版《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疔疽软膏1990年在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荣获“神农杯”优秀奖。1994年尚有...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 关键词 中医外科 外用中药 特色分析 湖州潘氏外科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中医院,成立于1957年10月,为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我院中医外科,汇集了以已故省首批名老中医潘春林为代表的已历百数十年历史的“曲溪湾潘氏外科”等多家外科流派的精华,沿用外科外用药80余种,多系老中医根据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其中青云散曾列入1988年版《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疔疽软膏1990年在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荣获“神农杯”优秀奖。1994年尚有注册备案外用药73种用于临床,功效显著。2005年版《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收入青黄散、疔疽软膏等10个品种。浙江省卫生厅曾委托湖州市中医院为全省举办“中医外科”、“中医外用药制剂”等5期进修班,以推广应用其宝贵理论和实践经验。2008年5月湖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外用药是其主要特色之一。笔者主要从中药的角度,对我院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作了初步分析,供大家参考。 1 基本情况, 根据我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剂资料,并结合《潘春林医 1 案》、《杨泳仙医案》二书附方,共统计81种方药,以丹散为主,另有软膏、酊剂、药线(条剂)等剂型。处方中最少1味,如芙蓉散用于痈疽疔毒阳证,猩红漫肿疼痛者,只用一味木芙蓉叶。最多16味,为用于有头疽、疔疮等腐烂不止之际时的黑虎夺命丹。其中1~3味42方,占51,9,,4~6味25方,占30,9,,7~9味9方,占11,1,,10味及以上5方,占6,2,,平均每方4,2,味。共用中药109种,其中植物药50种(含树脂4种、植物油2种),使用88次,动物药14种,使用35次,矿物药37种,使用151次,冰片、青黛等其他类药8种,使用57次。使用最多的是冰片,有34方,占42,,其他依次是石膏(生、煅)27方,雄黄14方,朱砂13方,炉甘石10方,广丹10方,大黄8方,青黛8方,乳香8方,有73种中药只使用1~2次。从组方中可以看出,我院外科外用药中,方内药物品种较少,组方简要,使用中药相对集中,以矿物药及冰片、青黛等其他类药为主,动植物药使用较少,具有明显特征。 2 特色分析 2,1 选料精细,炮制独特,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药的疗效,故对原料选择十分严格,如冰片只用梅片,青黛水飞以去除石灰杂质,广丹、寒水石、雄黄有时也要水飞。朱砂水飞则更为讲究,先将天然朱砂研成细粉,加水研成糊状,继续研至无声为度,然后水飞3次,存余研不细的粗末杂质 2 去之不用,与《本草纲目》,“今法惟取好砂研末,以清水飞3次用,其末砂多杂石末铁屑,不堪入药”相符。许多药的炮制独具特色,如口疮散中灯草炭(元丹)的炮制,灯草炭通常用扣锅煅法,我院用青竹一节,将灯心草浸潮塞入竹筒内并敲结实,隔以竹片,湿草纸塞紧封口,埋于热炭灰火中3~4小时,至竹节成红色炭,取出,湿草纸熄灭炭火,分离即得。该法与清《本草述》“灯心最难成炭,一烧即过,要能得炭,必紧扎作一把,令坚实塞入罐内,固济煅之,罐红为度,待冷取出,方有存性黑炭。”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煅月石(炒硼砂),通常将米粒大小生月石,置锅内炒至发泡,取出放凉研细。我院将月石粉碎成细粉,铁锅烧热后薄薄撒上一层月石粉,用文火煅煮,不需翻动,任其起泡使水汽逸出,至肿大无声呈乳白色为度,再用锅铲翻炒几下,取出放凉研细,这样煅炒较常规法更为彻底。瘰疠散等方中,制甘石以黄连、黄芩、大黄、防风、羌活、荆芥、赤芍、甘草等8味之药液煅制,与一般三黄汤(黄连、黄芩、黄柏)制、黄连水制或清水煅淬有所不同。其他象西瓜霜、砒枣散的炮制,也颇具特色。至于清炒也须特别注意火候,如斑蝥须炒以减去毒性,缓和其因太嫩,掺在疮口上时刺激大,且要大小分开炒,嫩者还需要捡出重炒,研细粉末应呈黑色,全蝎尾足与蝎身分开炒,炒至焦黑,研细粉末应呈褐黑色,蜈蚣炒时先剪成寸长,再文火炒至外层焦黑,研细粉末应呈黑色为度。 3 2,2 制备特色,如多数丹散的制备,先按方中要求将各药分别炮制、粉碎成规定细度的粉末备用,临配制时按方中称准各药量,放入瓷盆中,按一定顺序加入配研混匀,与通常药材先混合,再一起粉碎混匀不同。其他软膏、油膏、硬膏也有所差别。对于药物粉碎度,也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如咽喉部吹药规定过120~140目,大部分散剂过100~120目。现代药剂学表明,药物粉碎程度高,药物的表面积增大,有利于药物的溶解与吸收,从而提高疗效。但根据老中医经验,某些散剂过细将不利于疮口脓水的排出,如青黄散,用于湿毒、湿疹糜烂之稠水滋漫,只要求过80目。对混合程度,有些也有特殊要求,如十面埋伏散的配制,为确保疗效,老药工以研至药物粉末粘上杵棒底端为指标,该现象老药工不能解释,据笔者分析,是由于方中炒全蝎、炒蜈蚣、炒蝉蜕、炒甲片等动物类中药所含有较多的甲壳质,经长时研磨产生静电的缘故。要产生这一现象,需研磨3~4小时之久。 2,3 毒性中药的运用, 配方中毒性中药的运用也是我院自制外用药特色之一,含毒性中药有36方,占44,4,,如红升丹、白降丹、砒石、轻粉、巴豆、白大升、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等,现在一般医生不敢轻易使用,医院和药店也鲜能配到。这些虎狼之药,使用得当,也是治病良药。如黑灵膏单用一味炒巴豆,取其拔毒去腐之功,用于溃疡创孔深远,久不收敛却口 4 小脓液不易外泄者。又如内消散,能活血行瘀、消肿散结、温经通络,用于肿块未破,平塌酸痛,皮色如常的痈疽及痹痛,方中用生川乌、生草乌,取其搜风除湿、祛寒止痛之功。其实早在《周礼•天官篇》就有“疡医疗疡,以五毒攻之”的记载。另象红升丹、白降丹等,用于提脓拔毒、去腐生肌,治疗疮疖、疔、痈疽、瘘等,药效确切。所谓艺高人胆大,毒性中药的运用,其关键是药物的炮制、外用的剂量、使用的时机等的掌握。 2,4 随证灵活运用, 根据病情发展,随证灵活运用。如疔疽酿脓初溃时,先排脓解毒,溃口掺提脓拔毒之异功散,至脓水渐少,新肌初生时改用拔毒生肌之生春散,至脓腐已净时用生肌敛疮之逢春散,直至敛口为止。同时经常采用数方合用,复合运用。如卸肉疔,腐烂处掺黑灵丹,腐烂已止处掺翠灵丹,中间掺大清散,贴逢春软膏等。又如为增强十面埋伏散的提脓拔毒作用,可加10,~20,的八仙丹配成十面八仙。此外根据需要,丹散除直接撒于病变部位外,还有用菜油调匀涂于疮面,用醋浸搽擦等使用方法。 2,5 内服外用并治, 外用药直达病变部位,对外科疾患往往能发挥内服药不能起到的作用。但是中医又强调整体观念,我院外科十分注重外病内治,应用病因辨证,结合四诊,绝大部分情况下外 5 科病证都内外施治。如颜面部疔疮,除根据病情用紫金锭、芙蓉散、大清散、八仙丹、生春散等外用药外,内治用清热解毒法,常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佐以养阴生津、清营凉血诸药,内外夹攻,加快疾患痊愈。 3 讨论, 我院自制外用药在解放初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解除广大群众疾患,乃至挽救病人生命,曾发挥过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抗生素的广泛运用,疔疽疮疡痈这类疾病发生已大大减少,加上传统中医疗法的传承、衔接等问题,我院自制外用药多数已难于成制剂批量生产,目前大部分已不再生产。但许多方药还是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和运用前景,如广丹药线、八仙丹药线用于手术创口久不收口,逢春散用于长期卧床所至褥疮,口疮散用于口舌糜烂等等,无不奏效。我院自制外用药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许多地方有待于我们去研究、继承、发扬、提高,为博大的中医药文化提供新的生命力。 收稿日期 2008-10-22 6
/
本文档为【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