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花果山导游词

2017-08-31 18页 doc 38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花果山导游词花果山导游词 花果山古称羽山、郁洲山、郁郁山、郁林山、东海山、 苍梧山、云台山等,一直被人们视为古代传说中的蓬 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文化 底蕴十分厚重。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禹贡》上,就有关于这里人类活动的记载,五千多年前少昊 氏族的遗迹也很多。花果山下的大圣湖底,就是新石 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大村遗址。隋唐以来 的古遗址、古建筑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 石曼卿、李清照、吴承恩、吴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则 徐的游踪手迹更是遍布山中。 花果山自古就有“”“”的美誉。明嘉靖年间道教复兴,...
花果山导游词
花果山导游词 花果山古称羽山、郁洲山、郁郁山、郁林山、东海山、 苍梧山、云台山等,一直被人们视为古代传说中的蓬 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文化 底蕴十分厚重。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禹贡》上,就有关于这里人类活动的记载,五千多年前少昊 氏族的遗迹也很多。花果山下的大圣湖底,就是新石 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大村遗址。隋唐以来 的古遗址、古建筑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 石曼卿、李清照、吴承恩、吴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则 徐的游踪手迹更是遍布山中。 花果山自古就有“”“”的美誉。明嘉靖年间道教复兴,又被誉为“”。万历三十年(1602年)神宗皇帝敕封花果山三元宫为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皇帝为它亲题“遥镇洪流”匾额,以表示对花果山神灵的敬意。 昔日的花果山孤悬海上,迷蒙飘渺,海市蜃楼屡屡出 现,所以被视为海中的仙山。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海涨沙淤,游人才能“骑马上云台”了。 花果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山里林木葱茏、涧水潺 潺、花果飘香、猕猴嘻闹、奇峰异石、怪石云海、景 色神奇秀丽。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计有植物种类 1700余种,其中中草药就占了1190余种,众多的金镶玉竹、千年银杏,又是国内罕见的古树名木,因此 成为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吸引了国内 许多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 名著为仙山扬名,仙山为名著添色。如今花果山以古 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而著称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话故事而家喻户晓,名闻海内外。现实 生活中的花果山与《西游记》里的花果山,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风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 与《西游记》故事相关联的水帘洞、娲遗石、南天门、 七十二洞、唐僧崖、猴石、八戒石、沙僧石等景点, 都会给人带来无限遐想。浓郁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历 史文化,奇异的山水特色与多彩的神话传说,使花果 山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附: ?大村遗址 花果山下的大村,是座具有七千年历史的古老山庄, 从原始先民的部落到商代奴隶主的大墓,从西汉的“宣 梁里”到今天的花果山乡,在这块依山傍水的土地上, 古迹处处,沧桑历尽。 大圣湖(原名大村水库)里,是一处原始社会部落村庄的遗址,主要分布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也称之为黑陶文化,距今约四千年,相当于夏代之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大汶口文化比龙山文化还早,约在五千年以上。一九五八年,在大村水库工程中发现了薄如蛋壳但十分坚硬的陶杯,这就是龙山文化典型的器物。而后,又相继出土了烧煮食物的陶鼎,砍砸用的石斧、石锛以及盛放食物的陶盆、陶碗等,这些都属于大汶口文化遗存。除了原始社会的遗存,大村遗址还曾出土过西周的奴隶主贵族墓葬,虽为残墓,但却有两件大鼎、两件小鼎和三件铜瓶。大鼎高达55厘米,口径48厘米,是 迄今江苏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鼎的饰纹比较疏简,除鼎颈上有一周雷带纹,颈上有二道弦纹外,器表其余部分皆朴素无纹。它与商代铜器制作精工、花纹繁丽的作风不同,有着比较明显的西周晚期铜器的特征。可见,青铜时代的遗存在这里蕴藏得也十分丰富。 《西游记》一开篇就描述了神奇而令人向往的花果山。“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现实生活中,真有这么一座花果山吗? 应该说,连云港市的云台山对吴承恩关于花果山的构 思,是一个非常重要、深刻的启发,是非常丰富的取 材地。 云台山自古是海中岛屿,直到康熙五十年(1771年) 后,才逐渐与大陆相连。花果山是云台山中海拔最高 的一座山峰,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海州知州杨本骏《登清风顶》一诗这样曾这样描述:“山如驾海海围山,山海奇观在此间,乘兴时来一登眺,恍疑身世出 尘寰。” 宋代的苏东坡在《次韵陈海州书怀》里也曾这样歌唱 它: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 仙药,欲弃妻孥守世寰。在那个年代,“满山芳草神仙药”的神话传说已经是流传很久的“旧闻”了。 《西游记》在描述花果山的一篇赋中还明确指出了山 的位置:“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东海之处耸崇巅……”,云台山俯海雄峙的形势,一望可知,清帝康 熙就曾为云台山三元宫亲题“遥镇洪流”四字。东海在哪里呢?从唐开元七年的《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 到明代高登龙的《云台山图序》,都说明了云台山在 东海境内。 那么,吴承恩为什么会独独对海州(今连云港)云台 山投去注目的眼光呢? 正如全国首届《西游记》讨论会的发言所说的那 样:“吴承恩和海州的关系应当说是很密切的……《射 阳先生存稿》,吴承恩的遗著是在海州发现的,而不 是在淮安发现的……”。 吴承恩自号“淮海浪士”、“淮海竖儒”,就说明了他的 海州情结。 在明代,海州隶属于淮安府的一个行政管辖范围,而 陆路交通与水上舟楫,更为这种密切关联提供了方便。 据史料记载,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的云台山三元宫庙 会,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都不是一般的庙会所能 比拟。明代三元宫的香火已达两万家,来自淮安、涟 水一带的香客占了半数以上,他们虔诚地乘船沿烧香 河北上,直达云台山下。现今花果山灵官殿内的功德 碑上,那些助银修庙的善男信女的籍贯几乎全部是淮 安一带,无不显示了淮安与海州之间的密切关联。 在写《西游记》之前,吴承恩对海州的风物掌故已十 分熟悉,和海州人士的交往也很密切:他是淮安知府、 《隆庆海州志》主编陈文烛家里的常客;他与《隆庆 海州志》校对裴天佑是挚友;海州沭阳县人胡琏是吴 承恩的老师和舅辈;海州沭阳县人吴万山与吴承恩在 淮安并称为“二吴高士”,情深笃厚…… 吴承恩和陈文烛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各抒己见,进行 思想上、诗文上的交流。万历十八年(1590年),陈文烛为吴承恩的遗著《射阳先生存稿》作序,人去诗 稿尚存,他不由回忆起当年一起开怀畅饮的情景,他 说:“吴公谈论诗文独辟的见解,实在令人感佩不已 啊!”,并把他与北宋大诗人张耒相提并论,认为他们 是“各领风骚五百年”。 《隆庆海州志》的校对裴天佑,和吴承恩常有诗文互 赠。他在赠裴天佑的诗里写道:“投君海上三山赋,报 我花间五色袍”、“海上仙人清风裘,翩然驾鹤来瀛洲”,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恐怕写不出这样寓情于景的诗文。 吴承恩的老师胡琏世居海州,官至刑部侍郎。他字南 津,《海州志》有胡琏及其子孙的详细传记。吴承恩 与胡家的关系非同寻常,胡琏儿媳妇、孙媳妇寿辰的 寿词,都是由吴承恩执笔撰写,并载入史料。 吴承恩死后,他的遗著几近绝迹。可是,淮安人吴进 却在海州发现吴承恩诗文集的稿本。在吴进的哥哥吴 用晦“世守之”的云台山吴氏园林里,发现了吴氏家谱 中的谱系:“世、金、承、凤、让”。吴承恩的父亲叫 吴锐,儿子叫凤毛,这难道仅是巧合? 在吴家园林附近的长春庵,今尚有“天下第七十一福地”的古代石刻。这里隐居的秀才邱楚基,他和吴承恩 是相处甚厚的文友。邱楚基写信给吴承恩说:“……朵 云飞来,知近有再临云山之愿……若得知音共处,横琴相对,乐何如也……”。吴承恩来过云台山,并有再 临的意愿,邱楚基也是殷勤相约,且要知音共处。可 见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深厚的、真挚的。 正是因为吴承恩与海州的种种关联,所以他选择了海 州云台山,作为《西游记》里花果山的背景。 附: ?云台山三十六景(明代顾乾作): 城市晨烟(南城) 灵山香会(三元宫) 仙境朝参(从山脚下到清风顶) 神泉普润(水帘洞) 松溪听月(三元宫西) 竹涧迎凉(南天门南孔雀沟) 社林春游(中云诸吴村) 半山野眺(后关村) 水村获稼(前关村) 海浦观鱼(水流村) 山楼望日(后顶) 沙渚听潮(凌洲南于公疃) 凌洲春柳(凌洲) 东磊朱樱(东磊) 石桥流水(山东庄) 孤村茅店(诸麻) 祗林银杏(隔村) 梅岭香云(黄泥岭) 枫叶霜寒(牛王庙) 金湖潮信(万金湖) 荒祠春会(新县孝妇祠) 山寺晨钟(宿城法起寺) 万树参天(诸韩村) 三潭汲浪(渔湾村) 古观祥云(巨平村) 炉峰霁雪(虎窝香炉峰) 平野春耕(平山村) 石城秋牧(墟沟) 梵宫竹径(当路村) 石涧桃花(小村) 钓台夜月(孙家山庙岭) 西石晚霞(西石墅原名西石村) 石壁洞天(花果山一线天) 仙宫碑篆(飞泉石刻) 石塔穿云(大村) 长桥飞瀑(九龙桥) ?云台山二十四景(清代黄申瑾作): 盐池汇宝(板浦) 沙堤接引(板浦至山东庄) 云村钟瑞(大村) 塔影团圆(大村塔) 云护天门(南天门) 九涧争流(九龙桥) 龙桥喷雪(九龙桥) 云台铺海(三元宫) 红涛浴日(玉女峰) 后顶观潮(后顶) 屏竹松风(屏竹禅院) 天通一线(一线天) 石枕流泉(一线天上) 别峰桃雾(一线天上) 万岭飞雪(一线天上) 东磊奇石(东磊) 平台水月(延福观前) 潮吞双岛(大岛山、小岛山) 斗阁邻天(延福观上) 丹洞花光(东磊紫丹洞) 龙潭风雨(渔湾) 屏山叠翠(东磊围屏山) 仙桥霁雪(仙人桥) 风磬云钟(宿城法起寺) ?明?王时扬《游云台山序》 云台山,本名郁洲山,载《山海经》。形似苍梧,故 又名苍梧。在东海中,称最大。先是为古德道场,近 有淮人谢淳创三官庙其上。三官者,世所传陈子春三 子;而子春者名姓见干宝《搜神记》,为东海人。事 已近奇,又以谢愿力,故数年之间,檀信辐辏,辇金 十余万。今其庙瑰玮如王者居,燕、赵、齐、鲁及四 方之人以为福地,奔走无虚日,山间殆市朝矣。丁巳 余来二海,海人为余言如此。烟霞本余痼疾,闻之顿 有褰裳濡足意,固不论蚩蚩之氓祈福者也。朔雪初霁, 冲寒出州门,十里许至至恬风渡,入海而飓 大作, 不可航。余谓我辈意亦岂可败也!强榜人行。时海艘 皆泊岸避风,独扁舟破巨浪,欹仄洞 间,心胆俱堕, 舆从色变。斜阳抵岸,幸尔无事。舍筏戴星过南城, 宿大村。旦日,肩舆行冻 中。至南天门,望海上群峰蹲伏,才如箕弓。昨所渡海,仅一衣带水,不足当 浩 内蹄涔也。路至是益 ,且朝冻初解,泞甚,舁夫欲颠。遂下舆杖策,既流连光景,又行复视地,令人 应接不暇。由九龙口而茶庵,而接佛院,而三官殿, 皆如登天。皂役数辈,前后拥负,仅乃得之。其上壮 丽如人言。因憩息僧房。少顷,有僧语余,上为清风 顶,盖以《三元经》有“乘九气清风,飞升于云台山上” 而得名。昔有金、牛两师夏腊于此,又名金牛。其颠 可望日出,每春夏间,鸡未鸣时,轮出海底,大于车 盖,晃曜四射,海中细大无不了了。秋冬晴爽,亦间 可观其光怪,虽铺锦列绣无以状也。余亟欲昏黑上头 以觊一遇,而雨雪交下,跬步无所容足。欲幽寻在近, 僧寮竹石,且不可得。即其旁有宋孝子徐积所 古松, 纷 如蚪,第从墙牖间遥对而已。云卧凡数日,俟雪 之霁如河之清,既已无可奈何,且恐更雪,则山径尽 封不能复下,乃割爱决去。回视向来绀宇红楼,尽成 瑶瑟;而下瞩海底变幻,其气象又复万千矣。此身殆 若天际真人,虽堕指裂肤无所复恨。余漫游半生,浏 览不乏。至于且大且险且奇,则兹游为最,于是乎有 纪。 ? 云台草木皆仙药 云台山自古就盛产药材,是一座“百里青山聚灵气,千种仙草藏奇峰”的天然药园。 计有药用植物1190余种,既有灵芝、茯苓、黄精、玉 竹、何首乌、太子参、山茱萸、枸杞子等药中上品, 亦有紫草、北沙参、单叶蔓荆、黄苓、云台南星、云 台侧金盏花、滨海前胡等省内的特有种类,还有白英、 丹参、农吉利、瞿麦等94种抗癌药物。 云台山地处暖温带南缘,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温 和,土壤肥沃,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泉水不绝,为孕 育和保存中草药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故 而形成了南北药用植物齐艳共荣的自然景观:南方的 苦木、红楠、化香、紫金牛、山胡椒;北方的酸枣、 赤松、紫草、东北延胡索等,在这里均有野生分布。 古往今来,许多专家学者慕名来云台山实地考察, 收集标本,征求验方。因而当地特有的一些药物被推 崇为道地药材如酸枣、桔梗等,有许多还直接冠以“海州”二字来命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就有13种之多,其中海州常山、海州骨碎补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僧人玄奘为求佛经真义,不顾禁令,偷越国境, 去天竺(今印度)取经,历时十七年,行程5万余公里,途经数十国,备受艰难困苦,取得大小乘佛教经 律论657部,堪称历史伟人。梁启超称他为“佛学第一人”,鲁迅赞扬他为“民族的脊梁”。 后来,其弟子辩机根据其口述西行见闻,整理成《大 唐西域记》,记叙了取经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异域风情。 稍后,另两位弟子慧立、颜棕又写成《大唐慈恩寺三 藏法师传》,描述了山河险阻、气候严酷、野兽威胁、 强人袭击,以及种种奇特的异国风貌和自然现象。由 于取经事件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加上佛门弟子的着 意渲染,所以唐代时取经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现存敦煌榆林窟的玄奘取经壁画,约作于北宋时期, 画中已出现有持棒的猴行者。 元明之际,又有了一部《西游记评话》,故事内容已 远离了历史上的取经事件,不仅孙悟空取代唐僧成了 男一号,沙和尚、猪八戒也纷纷加入了取经队伍。 正是在这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文人和艺人创作的 丰厚基础上,吴承恩以其生花妙笔,再创作而成《西 游记》。这本书不再像先前的故事那样,先叙取经的 原由,在猴行者加入取经行列之时,仅仅对其来历做 一番情节性的交代,而是把孙悟空摆在了小说的开头 部分,用了七回的篇幅,详细地写了他的出身和取经 前的作为。特别是在第一回中便给孙悟空赋予了一个 “美猴王”的爱称,不久又把他封作“齐天大圣”。自此 以后,大圣长,大圣短,一直使用到书终的第一百回。 像这样一往情深的描写为前人所未有,这不能不给我 们形成这样一个看法:孙行者取代唐僧成为头号男主 角,是作者最钟爱的人物,而且小说内在意识也发生 了变化。历史上的唐僧那种永不向环境低头的性格, 在《西游记》中,已不能发现了。唐僧所保留的,只 是对财色诱惑的坚决抵拒,不忍杀生的仁慈之心,对 种种磨难的逆来顺受,同时更多的表现是怯懦、妄信 谗言和不明是非。全书中提到唐僧“纷纷落泪”不知有多少,七十六回写猪八戒报错消息,说悟空被妖怪吃 了,唐僧更是睡在地下打滚痛哭,可以说是尽显窝囊 本色。 胡适在其《西游记考证》中,曾指出:“《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一个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 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 一笑,这一笑把那神仙„人化过了‟”。鲁迅当时也同意这一论断,他说:“这种诙谐的里面含有一种尖刻的玩 世主义,《西游记》的文学价值正在这里。” 吴承恩正是从“玩世不恭”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把神话 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地融为一体,去掉他们头上“神 圣”、“庄严”的光圈,将神佛从天上拉向了人间,还给 他们世俗人的性情、品格,给他们涂上一层人间现实 生活的色彩,写他们像世间人一样的俗气,一样的计 较得失,甚至庸俗卑劣。使人们对现实有更清醒的认 识,更厌恶人间的丑恶和虚伪,对现存的秩序产生怀 疑,这就是《西游记》的思想内蕴之所在。 《西游记》中布局了两大神统和一个妖系: 两大神统之一,是以玉皇大帝为中心,一个高下尊卑 等级森严的系统,实际上就是反映明王朝现实背景的 政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统治者高高在上,过着特 权优裕的生活,其身份地位是终身制和世袭制,与法 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强盗的儿子还是强盗的逻辑相类 似。两大神统之二,是以释迦牟尼如来为中心的西方 佛教系统,其政治则相对比较宽松些。 《西游记》设计的散妖系列,是对当时社会自由人系 列的反映,其中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统治集团内 部的,有的是犯了一点小错就被贬到下界,如天蓬元 帅、卷帘大将,有的是擅自离岗走下凡尘的,如老君 青牛和月宫玉兔等;二类是基本群众和良民型的,如 孙悟空、花果山上的各洞妖王、荆棘岭上的四棵老松 精等;三类纯粹是社会上的坏人,如白骨精、蜘蛛精、 琵琶精之类,这部分坏人最终都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被无情地消灭了。这一系列的设计,体现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反映了吴承恩善恶分明循环报应的观念。 《西游记》中,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镇服不了孙悟空, 就搞阴谋,请来了西天如来,与外国势力勾结共同镇 压这场革命斗争。所谓的西方净土也极为不净,佛经 也不是白传。取经人到了如来佛的雷音寺里,就遇到 了索取人事的麻烦。唐僧师徒远道跋涉没有准备,得 到的是数卷“并无半点字迹”的白纸。如来佛竟还公然替他们开脱,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还说从 前曾为人诵经,保他全家平安,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 粒黄金,是“忒卖贱了”。原来在佛徒们所向往的极乐世界里,跋涉万里的取经事业竟变成了这样一幕世俗 的闹剧。道教祖师太上老君,心狠手辣,为报私仇竟 要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活活烧死;地府中的十代冥 王,欺软怕硬,当面慑于孙悟空的威力,唯唯诺诺, 背后则奏闻上天,要玉帝捉拿严加惩处;阴司也循私 情,收贿赂,靠私人关系偷改生死薄;西游路上的国 王也大多沉溺酒色,或迷信妖魔,使民众陷于水深火 热之中,比丘国国王竟然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 的心肝作药,以求延年益寿;佛门僧侣为谋取唐僧的 袈裟,竟然图财害命;至于那些妖魔鬼怪,更是千方 百计阻挠唐僧去西天取经。 不知您发现没有,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 些妖魔鬼怪,往往都是“有根儿”的,与神佛菩萨有着 种种的关系。平顶山的金角、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 看金炉银炉的童子;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是弥勒佛 司磬的黄眉童子;比丘国的国丈,是南极寿星所骑的 白鹿;狮陀山的三怪,老怪和二怪是文殊、普贤骑的 青狮和白象,三怪大鹏金翅雕是如来佛的亲戚;麒麟 山的赛太岁是观音的坐骑金毛吼;陷空山无底洞的老 鼠精,是托塔李天王的干女儿。每当妖魔精怪被孙悟 空打败或即将毙命于金箍棒下时,他们的主子通常就 会及时赶到,本一己私利,以“百灵下凡,步步生难” 为借口,打起保护伞,把他们“收服”走了。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尽管光怪陆离,却基本 上都是以社会生活为依据而进行艺术构思的。著名古 籍评注家何满子说:“人不能,任何艺术家也不能凭空 虚构出一个世界,必须以人间现象,以现实,包括历 史生活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应该说,吴承恩对当时明代社会的黑暗腐败,世风的 卑劣污浊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指出现实是“奸诈之风 日竞”、“笑语相媚,妒异党同”、“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他希望施王道,行德政,振儒风。吴承恩 也正是借如来之口对“东土”(明王朝)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如来说:“你那东土乃南瞻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讹,多欺 多诈……不忠不孝,不义不仁,害命杀生,造下无边 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他在书中将批判的锋芒直指皇帝的昏庸(愚昧不明)和官僚阶层的腐败 (放纵无忌)。我们看看当时的朝廷荒唐腐败至极: 修前门楼子,底下花了3000两白银,报上去一下子变成了13万两。 吴承恩,自号淮海浪士,江苏淮安人。其父吴锐,祖 父吴贞,曾祖父吴铭,曾经做过的都只是负责教化和 训诲童生秀才的小学官,是为人所不愿做的两袖清风 的冷官,是九品之外未入流的官,正相当于孙悟空那 “弼马温”一样的卑微。 吴锐少年时代就入赘于开绒线铺的徐老板家,做了一 个倒插门的女婿。但他“自《六经》百家,莫不浏览”, “与人谈说史传,上下数千载,能竟日不休”。这样一 个虽系没落,但却有着相当文化、教育修养的家庭, 使吴承恩从小就受到较好的文化熏陶。“承恩”这个名 字就是吴锐起的,是希望他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吴 承恩“性敏多慧,博极群书”,所以一入学就出人头地, 可谓少年得志。早在六岁的时候,就对唐代诗人骆宾 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的千古名句大不以为然,乡邻的长者让他就一首儿歌画一只鹅,而他拒绝 画笨拙的家鹅,却画了一只仰首的天鹅,以显示他凌 云的鸿鹄壮志,一时间淮安城传为美谈,许多知名人 士也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如此,在那“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的时代,吴承恩终究是一位无辜的科场失意者。每次 都是祈求满怀地去京,沮丧一身的返淮,大约在四十 七岁的时候,他还是一名“蓝衫已破”的老秀才。最后 按照明代科举的常例,老秀才凡屡试不中举人的,依 次排队等候选送,于是吴承恩便成了一名岁贡生。 但朝廷没有让他做官,而是让他去南京国子监继续读 书。直到六十七岁时,吴承恩在北京又候选了几年, 才得到一个浙江长兴副县丞的八品小官,这和孙大圣 被骗上天庭做“弼马温”没有两样。于是他在《西游记》 里借孙悟空的口说:“活活的羞杀人!那玉帝不会用人, 他见老孙这般模样,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品之类。我初到任时不知,只在御马 监中玩耍。及今日问我同寮,始知是这等卑贱。老孙 心中大恼,推倒席面,不受官衔,因此走下来了。” 吴承恩的副县丞做得很不顺心,他厌恶官场的污浊, 不会攀缘附丽,“一意独行”,又完不成上司的征 赋指标,最后被拘捕锒铛入狱。后来虽然又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将他释放,并依八品职衔补给他一个类 似给皇亲大户做家庭教师的官职,但他已看透了官场 的险恶,于是拂袖弃官而归,“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 悲歌气傲然”。 怀才不遇,宦途艰险,戴过赃官的帽子,坐过监禁的 班房,使吴承恩对现实世界心灰意冷,只有“店里提壶陌上眠”地去“放浪诗酒”才是安慰。但是吴承恩的禀性 素质,最终还是唤起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清醒认识,对 封建腐败的愤懑揭露。吴承恩到老仍壮心不已,他在 《送我入门来》一词中写道:“吟啸海风,未许壮心灰”,“狗有三分糠分,马有三分龙性,况丈夫哉。富贵无心, 只恐转相催。虽贫杜甫还诗伯,纵老廉颇是将才”。他高举批判的大旗,开始创作《西游记》,毫锋所向, 径指封建王朝摧折民意的苛政。通过孙悟空这位勇于 反抗天庭的英雄形象,表达出人民蔑视封建传统,敢 于抗争邪恶的决心与勇气,呼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的彻底斗争目标。
/
本文档为【花果山导游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