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利率期限结构

2017-10-15 41页 doc 88KB 1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利率期限结构利率期限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林 海 (厦门大学金融系,361005) 2002年09月06日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目前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评述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估计,为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研究以及中国衍生证券的定价作一些基础性研究。内容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利率的一般概述,简单介绍一些利率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是利率的估计,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则主要介绍一些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推导他们的求...
利率期限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林 海 (厦门大学金融系,361005) 2002年09月06日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目前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评述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估计,为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研究以及中国衍生证券的定价作一些基础性研究。内容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利率的一般概述,简单介绍一些利率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是利率的估计,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则主要介绍一些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推导他们的求解过程;第四部分则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评述;第五部分则是根据中国的银行同业债券市场对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估计。 一、利率的一般概述 利率是因为出让货币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而给货币资金所有者的报酬。在金融领域,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衍生产品(fixed-income security)的定价以及分析中。因为在风险中性定价(risk-neutral pricing)原理中,标的资产的收益率的漂移率必须根据无风险利率进行计算。所以,对利率的分析和估计是金融工程领域一个十分基本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一期利率的等式就是: , P,P(1,r)t,1t1t 对于固定收益证券而言,一般期末现金流量是固定的,因此更为一般化的等式是 Pt1, P,t1,r1t 将这个等式扩展到多期,就有两种可能性: 一、只有在多期(用n表示)的期末获得一个固定的现金流量——零息票债券 二、在每一期都能获得一个的现金流量——息票债券。 所谓的利率期限结构就是指在某个时点不同时期的零息票债券的利率的集合。因为,在零息票债券条件下,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利率相等,所以利率期限结构也可以成为到期收益率的集合,或者是到期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假设零息票债券到期获得的现金流量都为1,则期限为n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可以表示为: 1P, ntn(1,r)nt 以连续复利收益率表示则为: ,rnt p,e nt 1 比如,在某个时点t, 市场有的零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我们就可以通过P,P,...,P1t2tnt ,这就是一个时点t的利率期限结构。所以,利率期限结构可以上式分别计算出r,r,...r1t2tnt 直接从零息票债券价格中计算出来。但在我国债券市场上,不存在零息票债券,所以这种计算方法在我国债券市场上无法使用。 1对息票债券而言,则可以有好几种表示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息票债券看作是一个不同期限零息票债券的组合,这样就可以利用零息票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计算。 n,1CC,1in,如果债券息票利率保持不变,即C不变,则可以简化为: P,,,ntin(1,r)(1,r)i,1itnt n,1CC,1。 P,,,ntin(1,r)(1,r)i,1itnt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的概念。所谓到期收益率,就是指使债券未来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于当前债券价格的贴现率。 C1(1,)nnC111,y(1,y)cntcnt== P,,,,ntnin1(1,y)(1,y)(1,y),1icntcntcnt1,1,ycnt 1C(1,)n1(1,y)cnt ,ny(1,y)cntcnt nn如果则 P,1y*(1,y),C((1,y),1),yntcntcntcntcnt 所以, y,Ccnt C1如果,则,所以。 yn,,,0,cntnyP(1,)n,cnt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对息票债券而言,其到期收益率不等于利率水平。 所以,利率的期限结构等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结构,但不等于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结构,因此,从中国的债券市场分析,我们不能直接用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来估计利率期限结构,必须寻找其它的方法。 对息票债券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久期(duration),是对息票债券期限的一种加权平均: ninC,,inyy(1,)(1,)i,1cntcnt, D,cntPnt 1 当然,零息债券也可以用这几种方法表示。 2 n,1,(1,y)cnt如果,则。 P,1D,ntcnt,11,(1,y)cnt y1,c,t如果,。 Dn,,,c,tyc,t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 dP1,yntcnt, D,,*cntd(1,y)Pcntcnt DdP1cntnt。 ,,*1,yd(1,y)Pcntcntcnt 用久期的概念可以将息票债券和零息票债券的期限近似的结合起来。但是这个方法也有缺陷:首先它假定所有期限的收益率同时移动相同数量,就是指期限结构的平行移动;而且它是一阶估计,没有考虑到凸性问题。 第三种方法就是利用远期利率(forward rate)的概念。 CCC,1P,,,..., nt1,r(1,r)(1,r)(1,r)(1,r)...(1,r)1,t1,t1,t,11,t1,t,11,t,n,1 关于利率形成理论,主要有三种假设:一种是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理论。认为,投资者由于流动性对短期债券有偏好,因此为了诱使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提供更高的利率,二者的差额就是流动性报酬(liquidity premium)。第二种是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认为在某个分割的市场上,投资者由于自身头寸的需要,可能对某个期限的债券的需要大于其它债券,因此这个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收益率下降。第三种是期望理论(Expectation Hypothesis),认为当前利率代表了对未来利率变化的一种变化。因为在目前的市场上,投资者的数量众多,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所以市场分割假设就逐渐被淘汰,现在主要是将流动性偏好和市场期望假设结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的解释利率的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假设就是期望假设。可以分为纯粹期望假设(pure expectation hypothesis)和一般期望假设(general expectation hypothesis)。 纯粹期望假设: (1)在某一个时期,持有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的期望收益率是一样的。对一个期限为1期的零息债券而言,其收益率为;对期限为n期的零息债券而言,其1期的收益率为 1,r1t nP(1,r)n,1,t,1nt,。所以, n,1P(1,r)n,tn,1,t,1 n(1,r)n,(n,1)nt。 1,r,E(),(1,r)E(1,r)1ttnttn,1,t,1n,1(1,r)n,1,t,1 (2)长期债券在n个时期中的收益率等于每个一期债券在n期中的复合收益率。 nn,1(1,r),E((1,r)(1,r)(1,r)....(1,r))=(1,r)E((1,r)), ntt1,t1,t,11,t,21,t,n,11ttn,1,t,1 3 n(1,r)nt, 但是根据Jansen’s inequality, 1,r,1tn,1E((1,r))tn,1,t,1 11,所以两个期望假设互相矛盾,这里面有个凸性的,E()tn,1n,1,rE((1,r))(1)n,1,t,1tn,1,t,1 问题。 (3)远期利率是未来即期利率的期望。 n(1,r)nt 1,f,,E(1,r)n,1,tt1,t,n,1n,1(1,r)n,1,t 由于存在这个问题,所以纯粹期望假设本身就存在着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期限溢酬(term premium),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事实上PEH是GEH的一个特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期限溢酬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新的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分析。 二、利率的估计 要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以及相关的模型理论,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是第一部的工作。对那些零息票债券而言,它的到期收益率就是这个时期的利率水平,因此可以直接从零息债券的价格以及期限中求出利率的期限结构。但是对于息票债券而言,它就没有办法直接求出,只能通过其它方法进行估计。 如果息票债券的付息日相同或者相近,我们就可以使用息票剥离法(bootstrap method)求出 2利率的期限结构。但是如果每个债券的付息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息票剥离法的应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用于从息票债券中估计期限结构的方法主要的是用仿样估计(spline approximation)。其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n3P,100,(m),C,(m),是期限为m的单位零息债券的贴现值,是债券的m,(m),00i,0i 到期日,是利息的支付日。是利息额。 mCi 如果假设: k4,, a,1,f(0),0,(m),a,af(m),00jjj,1j knk P,100(1,af(m)),C(1,af(m)),,,0jjjji,1,,01jij kn =100,C(n,1)+ a(100f(m),Cf(m)),,0jjji,,10ji 因此,如果我们令: 2 具体参见Hull(2001). 3 也就是在m后,可以获得的1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4 这样就可以满足,(0),1。 4 n ,,就可以得到: x,100f(m),Cf(m)y,P,100,C(n,1),0jjji,0i k y,ax,jj,1j k 在回归模型中, y,ax,,,jjt,1j 所以在某个时点t,我们就可以通过对以及k的假设求出,通过就可以求出任何f(m)aajjj时期的折现值。因此,研究的重点在于对函数以及分割区间k的选取。对k的选取,一般在 k=2,3或者4的时候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可观察到的债券价格s个数的平方根原则进行选取。(此段语病较多,请改正) j(1)对函数,一个最简单的就是一个多项式:,这个函数由于随着m的上升,f(m),mj 会迅速上升,所以会导致对远期贴现值的过低。 (2)另外一个采用的方式是仿样估计(spline approximation): 1,,2,,,mm,0md2,,,,2d2,, f(m),,11,,,,d,dmm22n,,,,2 , , , ,0,0,m,dj,1,2(m,d),j,1f(m),,d,m,d,j,2...k,1 ,jj,1j2(d,d)jj,1,2,(m,d)j1/2(d,d),(m,d),,d,m,d,jj,1jjj,12(d,d)j,1j, ,1/2(d,d),d,m,mj,1j,1j,1n, ,,0,0md,,k,1,,2,(md),. f(m),,k,1k,,,dmmk,1n,,,2(md)nk,1,, d,m,,(m,m).m is the greatest integer in , and [j,1]n/k,1jll,1ll 。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不同的时间区域内有相同的债券数量。 ,,(j,1)n/(k,1),ml (3)B-spline approximation. 由Powell (1981)提出 : 5 spsp,,,,11,,,,p1p ,,gt(),max(,)tT,0,,,,,,sj(),TT,,,,,,jsjiis,,ji,, 但是由于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还有很多争论,所以运用得也不多。 此外,还有指数仿样估计(exponential spline approximation)等非线性模型,但是也不一定表现得比仿样估计方法好。所以,本文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第2种方法。 三、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因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主要针对零息债券(zero-coupon bond)提出,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如果没有特别指出,都是指零息债券。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推倒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均衡模型(Equilibrium Model),根据市场的均衡条件求出利率所必须遵循的一个过程,在这些模型中,相关的经济变量是输入变量,利率水平是输出变量;这类模型有Viesicek Model, CIR model 等;另一种类型是无套利模型(No arbitrage Model),通过相关债券等资产之间必须满足的无套利条件进行分析,此是利率水平是一个输入变量,相关金融工具的价格是输出变量。这类模型有Hull and White Model, HJM model, BGM model等。 在连续复利条件下,到期收益率为 lnB(t,T),,表示时刻t到期日为T的零B(t,T)exp((T,t)r(t,T)),1r(t,T),,B(t,T)T,t 息债券价格。 远期利率 B(t,T)因为:B(t,T),B(t,T,,),0, B(t,T,), B(t,T),exp(,R(t,T,T,,)), B(t,T,), ,lnB(t,T),lnB(t,T,),R(t,T,T,),, , ,BtTln(,)ftT,RtTT,,,, ,(,)(,,)lim,T,,0 T此外,。 r(t),f(t,t),B(t,T),exp(,f(t,u)du),t 5(一)Vasicek Model 利率的变化过程遵从: ,都是常数。 dr(t),a(b,r(t))dt,,dza,b,, 计算过程: atatatat,所以 d(er(t)),edr(t),r(t)de,e(abdt,,dz) 5 Campbell el.(1990) 以及 Dai and Singleton(2002)使用了仿射收益率模型(affine yield model)作为利率期限模型的一般化。其中使用了定价核(也就是随即贴现因子)的概念。但这种方法显得很不直观,所以本文则直接对各种主要的具体利率期限模型做一个运算分析。 6 ttatauau er(t),r(0),abedu,,edz(u),,00 tt,atauau, r(t),e(r(0),abedu,,edz(u)),,00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tatauatatatat,,,, E(r(t)),e(r(0),abedu),e(r(0),be,b),r(0)e,b(1,e),0 ,2att1e,2,2at22au2(r(t))eedu。 ,,,,,,02a TTTtt,,atauatau r(t)dt,e(r(0),abedu)dt,e,edz(u)dt,,,,,00000 TTTt,,,atauatat e(r(0),abedu)dt,r(0)edt,bT,bedt,,,,0000 ,aTe,1=, ,r,b,bT((0))*a TtTTTT,,,atauatauauat e,edz(u)dt,e,edtdz(u),,edtdz(u),,,,,,0000uu au,aTTe1,=, ,dz(u),,0a TTT= B(0,T),Eexp(,r(t)dt)exp(E(,r(t)dt),1/2var(r(t)dt),,,000 ,aTTe,1 E(,r(t)dt),(,(r(0),b)*,bT),0a 2()2au,aTau,aTTTTTe,2e,1,222au,aTau,aT varr(t)dt,du,(edu,2edu,T),22,,,,0000aa2,2aT,aT21,e1,e,,,2aT,aT= (,2,T),(1,e,4,4e,2aT)23a2aa2a 2,aT1,e,= (,,T)22aa ,aT,aT21,e1,e,,2aT,aT= B(0,T),exp(,r(0)*,b(,T),(,3,e,4e,2aT))3aa4a 22,,2exp(,r(0)*C(0,T),(C(0,T),T)(b,),C(0,T)),D(0,T)exp(,C(0,T)r(0))22a4a ,aTe1,CT, (0,),a 7 2,222。 D(0,T),exp(C(0,T),T)(b,/2a),C(0,T)),4a 这个等式可以扩展到任何时刻t。 Hull and White Model, CIR model, HJM Model: df(t,T),,(t,T)dt,,(t,T)dz(t) T, B(t,T),exp(,f(t,u)du),t TT= d,f(t,u)du,f(t,t)dt,df(t,u)du,,tt T f(t,t)dt,(,(t,u)dt,,(t,u)dz(t))du,,t TT** f(t,t)dt,,(t,u)dudt,,(t,u)dudz(t),r(t)dt,,(t,T)dt,,(t,T)dz(t),,tt TTT12dB(t,T),d(exp(,f(t,u)du)),B(t,T)d(,f(t,u)du),B(t,T)(d(,,f(t,u)du)),,,ttt2 **2*= B(t,T)(r(t),,(t,T),1/2,(t,T))dt,,(t,T)B(t,T)dz(t) 因此,风险价格为 **2,,,,1/2~,,如果设,就可以转化为风险中性定价: dz(t),,,(t)dt,dz(t)(t),*, *~。因此,在风险中性世界中, dB(t,T),B(t,T)r(t)dt,,B(t,T)dz(t) **2,我们可以得到: ,(t,T),1/2,(t,T),0 T,因此整个模型估计的参数只有一个,即波动性,而且这个波,(t,T),,(t,T),(t,u)du,t 动性不会随着测度的变化而变化。 BGM Model 是HJM 模型的一个特例。对这些模型详细的解释可以参阅Shreve(1996)。 四、文献综述: (一)利率形成假设; 利率形成假设主要有市场分割假设、市场预期假设以及流动性假设。其中,市场期望假设是最基本的假设。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和探讨。 Cargill(1975) 利用英国的资料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拒绝了市场预期假设。在它的文章中,使用了两个市场预期的方法: 1、FR(T,t,t),FR(T,t,t,1),....,FR(T,t,T,t) 是一个鞅过程。FR(T,t,t) 表示时刻t,T+t时刻的远期利率(?)。HOW LONG? 瞬时? Then E(FR(T,t,1),FR(T,t)),0,?时点? cov((FR(T,t,t,1),FR(T,t,t)),(FR(T,t,t),FR(T,t,t,1))),0, 8 cov((FR(T,t,t,1),FR(T,t,t)),(FR(T,t,1,t),FR(T,t,1,t,1))),0 ,62、 ,表示时刻t,n期债券的收益率。 R(n,t)R(n,t),,R(j,t,j),j,n,jj0, 结论:流动性溢酬的不断变动是市场预期假设无法得到验证的主要原因。 Lee(1989)利用GMM 方法对市场预期假设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随时间变化的奉献(?)溢酬和异方差对分析战后美国的债券市场十分重要。 ,t模型:,约束条件: E,U(C),t0t,0 BBtntn1,1, PC,,,Pm,B,Btttttnt1n1(1),i,itnt1 是时刻t的价格水平, 时刻t购买的j期无风险债券的数量, 指时刻t到期的jPBBjt,jjtt 期债券的数量。(支出<收入) 所以最优方程为 ,BBt1t1ntn,,,可以得出 EUC,Pm,B,B,PC,,,((),()),0tttt1tntttn,i,i1(1)t0,1tnt ,1t,1, ,E()t,1,i1tt ,1ntn,, ,E()tn,(1,i)ntt if n=2, we can get ,,,,1,1,2,1,2tttt,,,, ,E(()),E()E(E),cov,1ttttt2,,,,(1,i)2,1,1ttttt 11Ecov= ,tt1i1i,,11,1tt 根据市场预期假设, 111,, *2ˆ(1,i)1,i,i12t1t1t,1 1为预期远期利率. 流动性溢酬为: ˆ1,i1t,1 6 这种方法有三个限定条件:一个是即期短期利率是一个协方差平稳过程;二是信息指包含历史利率;三是预期是线性的。 9 ˆ. i,E(i)1t,1t1t,1 使用Woodward(1983)的风险溢酬概念: 11, S,,E()tˆ,i,i111t,11t,1 S . cov,t1,i1t 因为条件协方差随着时间变动,标准化的风险溢酬也会随时间变动。它是一个非线性关系。 在一个一般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为常数的值数效用函数条件下: 1C1,i,,t,11t ,E[()],E(V)tt1t,1,,C1,t1t nt1C(1,i)n,,t,nnt (),E[(),E(V)ttnt,n,,C1,tnt 所以非线性的计量分析方法为: ,1Ci,,,,,t11t,,()1,,,,1Ct1t,,,, (,)uhxbnt,,tntn0,(1)Ci,,n,,,tnnt,,()1,,,,1C,,tnt 而对数线性模型为: n , E(r,r|,),,,0,nt,n1t,itni,1 j,代表 j期的真实利率。 r,ln(1,i),ln(1,,)jt,jjtjt 代表一个流动性溢酬,为一个不变常数。 ,n 实证结论支持了非线性模型,拒绝了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中还在考虑异方差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发现方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评论:对利率市场的均衡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析,综合考虑了效用函数、流动性溢酬以及异方差性,使用的计量方法也具有普遍性。但它只能用于债券,不能用于股票,因为股票的期末价格是不固定的。 Culbertson(1957)对流动性溢酬等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市场预期假设不能解释美国战后资料。 Wang and Zhang(1997)则对利率的单位根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对利率市场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根据他们的检验方法以及检验结果,单位根过程可以被显著地拒绝,表明利率市场存在着均值回归过程。 估计的模型是: , 单位根过程就是检验. 将截距从式子中去掉,我们r,,,,r,,i,1,2,...N,,1t,it,1,it,i 10 就可以得到: ˆ r,,r,,t,it,1,it,i 1ˆ, r,r,rr,r,,t,it,iiit,iT 22但是文章有个假设条件:, E(,),0,E(,),,titi,, 但实际上不同到期日资料的方差可能不相等。这是一个不足之处。 Lai(1997)对单位根问题进行了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因为单位根只是检验I(1) 或者 I(0)过程, 它没有检验I(d) d<1,因此在实证中假设条件太强。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方法来验证I(d), 0证明
不同形式的市场预期假设在常数的风险以酬条件下可以同时成立,从而就解决了CIR(1981)所提出的不同形式的市场预期假设在风险以酬为0时互相矛盾的问题。 这个模型在利率波动不大是可以比较好的拟合数据,但是如果利率的波动率很大,则模型表现很差。其主要原因是它是一阶泰勒估计,忽略了二阶问题。 11 Bierwag(1977)对不同利率期限结构随机变动的久期计算方法以及保值问题进行了分析。 Campbell and Shiller(1991) 分析了Yield spread对将来利率变动的预期能力并发现了一些与市场预期假设不符的现象。一个大的Yield spread预期将来利率的上升,这与预期假设一致。但是同时,大的Yield spread也预期长期债券收益率相对短期债券收益率的下降,这与市场预期不一致。提出结论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流动性溢酬随时间的变化。 Mankiw and Miron(1986)通过将历史资料划分成不同的区域(regime)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预期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划分成不同的时间区域,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就可以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15年以前,市场预期假设在某种程度上成立,1915年以后,市场预期假设不在成立,短期利率服从随机游走过程。 1模型:, 指两期债券的收益率; 指一起债券的收益率。 RrR,,,(r,Er)tttt,1tt2 . Er,r,,2,,2(R,r)t,1ttt ,. ,,,2,,,,2r,r,,,,(R,r),vt,1tttt,1 从1915, 接近于0,显著的不等于2。而且,资料还表明随着时间变化。 ,,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预期假设也能被拒绝。 ,,0 , ,r,,,vE,r,,,0,cont.t,1t,1tt,1 但是,这篇文章使用的资料仅仅包括三个月以及六个月资料,没有使用远期资料,所以所得的结论受到限制。 Santomero(1975)利用欧元资料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错误纠正(error-learning)假设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1/n 1,R,[(1,R)(1,r)(1,r)...(1,r)],,,,nt1tt11tt21ttn11t 个人会根据预期的错误不断的调整他们对将来利率的预期。 . r,r,F(R,r)t,n1tt,n1t,11tt1t,1 Bekaert, Hodrick and Marshall(1997)对市场预期假设回归模型中的小样本偏误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小样本时间可以导致估计的偏误。它主要分析了Campbell and Shiller(1991)的计量分析方法。经过偏误调整之后,市场预期假设可以被拒绝。 Froot(1989)根据市场调查资料对市场预期假设在估计将来利率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预期假设在短期内无效,在长期内具有一定的估计能力。实证结果还表明预期利率对短期利率反应不足,对远期利率反应则过度。通过将预测误差分解成流动性溢酬以及一个估计误差,结果表明随时间变化的流动性溢酬是造成短期偏误的最主要原因,对长期而言,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也很重要。 评论:但是,它根据的是市场的调查资料,而不是交易资料,所以由于样本的问题可能存在系统性偏误。 Cox, Ingersoll and Ross(1981)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市场预期假设的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在风险溢酬为,的条件下互相矛盾。主要原因是 P,E(X),1/P,E(1/X),ln(P),E(lnX)不能同时成立,除非X是确定的。 12 Campbell and Shiller(1984)通过一个久期的概念对利率进行了一个线性关系的分析,发现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存在着反应不足的现象。 总结: 1、 在三个假设中,市场分割假设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为随着市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 市场预期假设如果没有同流动性假设相结合,都会被市场资料所拒绝。而且流动性溢酬 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特征。 3、 利率市场是一个均值回归的市场,不满足单位根过程的假设条件,这就为利率期限结构 模型奠定了基础; (二)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 由于市场上存在的债券种类有限(特别对债券市场不发达国家而言),如何根据有效的债券价格资料对整个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估计,是进行债券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美国债券市场比较发达,而且债券的种类也比较齐全,所以所使用的方法也相对比较简单,如息票剥离法(Bootstrap method)。但是对不规则的债券市场资料而言,就必须使用一些新的估计方法。 McCulloch(1971)是估计利率期限结构的经典文献。首次提出了通过对贴现函数进行估计还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估计的方法。 模型: m0,是期限为m的单位零息债券的贴现值,是债券的m,(m)P,100,(m),c,(m)dm00,0 到期日,是利息额。 c 如果假设: k7,, a,1,f(0),0,(m),a,af(m),00jjj,1j knk P,100(1,af(m)),c(1,af(m)),,,0jjjji,1,,01jij km0=+ 100,cma(100f(m),cf(m)dm),00jjj,0,1j 因此,如果我们令: m0,,就可以得到: y,P,100,cmx,100f(m),cf(m)dm00jjj,0 k y,ax,jj,1j k 在回归模型中, y,ax,,,jjt,1j 所以在某个时点t,我们就可以通过对以及k的假设求出,通过就可以求出任何f(m)aajjj时期的折现值。 评论:它不是一个套利分析或者说均衡分析,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设估计,所以有可能成为资 7 这样就可以满足,(0),1。 13 料挖掘(data snooping )。 Carleton and Cooper(1976) 分析了收益率曲线作为利率期限结构替代所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直接的估计方法。它是一个离散的估计形式。而且要求大多数的付息日相同或接近。 估计模型为: The estimation model: . P,bX,bX,...,bX,,0,j11,j22,j1616,jj 所以我们只能估计折现值 , 然后估计对应的远期利率。 b,b,...b1216 由于它要求付息日接近,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中国。 Lin and Yeh(2001)则使用了B-Splien估计方法对台湾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估计方法: Ni , B,d(,)P(,),iimm,1m 获得现金流, 为折现价值 d(,)tP(,)immm k 如果假设, P(,),bg(,),jj,1j Nki 。 B,b(d(,)g(,)),,ijmm,,11jm spsp,,1,,11pp8, g,(),[()][max(,,,,0)],,si,,,isjsji,,,,ji s=1,2,…p+m. m是整个估计时期中子期间的个数,总共有p+m个函数以及2p+m+1个节点。 此外,还必须满足条件 。 P(0),1 9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很多函数具体形式的争论。 总结:针对中国具体国情,可能采取的函数形式有: j1、最简单的就是一个多项式:,这个函数由于随着m的上升,会迅速上升,f(m),mj 所以会导致对远期贴现值的过低。 2、另外一个采用的方式是McCulloch(1971)仿样估计(spline approximation)。 3、B-spline 估计。 (三)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 对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均衡模型和无套利模型。 spsp,,1,,11pp8 原文为,疑误。 g,(),[()][max(,,,,0)],,sj,,,isjsji,,,,ji9 笔者同这篇文章的作者联系,他们证实了这一点。 14 Brenner, Harjes and Kroner(1996)提出了一个一般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波动率不仅与利率水平相关,还和信息(information shock)相关。 模型: 利率水平模型: ,, 代表利率水平,是参数。反映均值回归的速度。r,,,,,,,dr,(,,,r)dt,,rdW, CIR model:; ,,1/2 RB model (Rendleman and Barter);; ,,0,,,1 Vasicek’s Model: ; ,,0 在这些模型中,参数都是常数,因此无法反应相关系数变动的可能性。Ho and Lee(1986) 假设是时间t的一个函数,并假定 。 Hull and White(1990) 则考虑均值回归过,,0,,,0, 程并假定. 但这些都是从条件均值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条件波动率可能的变化。 ,,0 , r,r,,,,r,,tt,1t,1t 2222,, E(,|I),0,E(,|I),,,,rtt,tt,ttt,111 222条件方差的变动可以由或者的变动引起。如果假定服从, ,r,,,a,a,,b,tt,1tttt01,11,1它就可以考虑信息的因素。考虑到杠杆效应, 2222, . ,,a,a,,a,,b,,,min(,,0)ttttt,1t,101,12,11,1 在这篇文献中,考虑的是另外一个模型: 22222, ,,a,a,,a,,b,,brttttt01,12,11,12,1 2,评论:如果 是变化的,则条件方差和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但是在替代模型中,,rtt,1 它是线性的。 Marsh and Rosenfeld(1982)则对三个利率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均值回归系数都无法显著的与0区别,而波动率则十分显著。 缺陷:假设所有参数都是常数。 Glodstein(2000)则将远期利率作为一个随机域进行分析,并考虑到不同的到期日的创新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整个收益率曲线是一个输入变量,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率。 模型: TNdP(s),iNiTi,r(s)ds,,dZ(s),{dZ(s)} 是独立的布朗运动变量。 ,,1QiQTP(s),1i ,TT,,因为,利用Ito引理, f(s)logP(s),T 15 NN,TiTiii df(s),,(s),(s)ds,,(s)dZ(s),,TTQ,1,1ii ,ii,T, ,(s)[,(s)]T,T NTTii12因此, 。 df(s)df(s),,(s),(s)ds,TT12,1i 如果将到期时间作为不确定性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假定: N2TQTi, 。 df(s),u(s)ds,,(s)dZ(s),(s),[,(s)],TTQTT,1i TT12相关函数为。 dZ(s)dZ(s),c(s,T,T)ds12QQ TT12。 因此一个必要的条件是 df(s)df(s),,(s),(s)c(s,T,T)dsTT1212 Nii。 ,(s),(s)ds,,(s),(s)c(s,T,T)ds,TTTT121212i,1 在随机域模型中,样本路径是整个曲线,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数。 TT12如果,模型就变为单因子 HJM模型。它是HJM的一个扩展。 dZ(s),dZ(s),dZ(s)QQQ 缺陷:理论上完美,但很难进行实证检验。 Roberts(1980)通过最小化一个效用函数的方差来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模型将债券投资看作 用于满足消费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篇文章的分析存在数学推导上的失误。 012方差方称为 , U,F(C),F(E(C),V),F(E(C),V)01122 W,C,pxa,px(1,a),pxb,px(1,b)0011112222 投资者购买债券的数量分为期末用于消费的部分以及进行再投资部分。 1一期债券到期时的预期价格,事实上它是确定的。 uS 11 E(C),uax,ubx1S1L2 1 是两期债券在一期期末的预期价格。 uL 1在一期期末,投资者出售获得, 然后重新购买一期债券。如果次使价x(1,a)ux(1,a)1S1 11ux,aux(1,a)(1)'2SS11格为,我们得到 ,然后在第二期期末价值为 。因此 pu1S''pp11 1ux,a(1)22S1=+. 但是在文章中, E(C)u(1,b)xu2L2S'p1 16 22=. 数学推导上发生了错误。他实际上没有考虑重新投资时E(C)ux(1,a),ux(1,b)2S1L2 的价格。 Campbell(1986)研究了一个简单交换经济中的债券和股票收益率行为。 模型: 1,,,,ckktk,,,max(),, EucE,,ttkt,1,,k0k0,, ,,2初始禀赋: . 。 logc,gt,,(L)e,gt,,e,,,,,,0,,1,,ttktkki0,limik0k0,,,,同时为了满足可逆性,. ,(1),,,0,k 对债券而言,期末的价值为1。一阶条件为: i,,,i, E[,(c/c)],P,(1,R)tt,ititit 2i,1,22, log(1)log(1/)[()]i,R,i,,,ig,,,,,e,,s,,itk,ikt,kke2k,0为创新的标准差。 se I期债券j期内的持有收益率为: j1,22,,,[,(,,,)]s ,ijtkkijke,,k0, 在一期条件下, 22.只要,持有期收益率大于0。 ,,,[1,,]s,,1ijti,ei,11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禀赋不确定性的分析。在模型中考虑了习惯的变动,但这很难进行 实证上的衡量。 Cox, Ingersoll and Ross(1985a,b)在一个跨期的资产市场均衡模型中对利率的期限结构模型进 行了研究,并提出了CIR模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Merton(1990类似,认为投资集是随机 变动的。模型的主要结论是: JJWWWYrWYt,a,aGGaW,aGS (,,)*',*''*()*''()JJWW kJWJWYvarcov,WWWYia*',,(,)(),(,)()= ,JWJW,1iWW 无风险利率等于最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减去财富边际效用的变动。 ii,,r,,cov(F,W)/FJ。 iW 或有索取权F的价格必须满足: 17 kkk11(varW)F,(covW,Y)F,(covY,Y)F,,,WWiWYijYYiij22,,,11iiji kkJJWYWWi ,[rW,C*]F,F[u,(,)(covW,Y),(,)(covY,Y)],,,WYiiijiJJ,,11iiWWF,r,,,0t 所提出的CIR模型为:。 dr,k(,,r)dt,,rdZ 评论:只进行了理论上探讨,没有进行实证分析。 Bansal and Zhou(2001)对存在机制转换情况下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所使 用的计量分析方法是半参数(SNP)以及有效矩(EMM)方法。检验结果表明两因子机制转换模 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历史资料。这篇文献也发现了类似于Campbell and Shiller(1984)年的违反市场预期假设的现象。 模型:在对数效用函数假设条件下, u'(C)Ct,1t. M,,,,t,1u'(C)Ctt,1 欧拉方程为: ,VVCV,tt,1t,1t, 。 E,,,tCCC1,,tt,1t V,C1,1tt,1,1. R,,(,C/C),cttt,,1,1MVt,1t . M,exp(,r),r,logRt,1c,t,1c,t,1c,t,1 ,,x2t()假定 r,x,,xuc,t,1ttt,1,2, 在RS模型中,可以为或者. ,,,,,,,,,0011 ,,x2t. M,exp(,(x,(),x()u))t,1t0,1t0,1t,1,,2 ,所以。 EM,exp(,x)x,rtt,1ttf,t . A(0),B(0),0, P(t,n),exp(,A(n),B(n)x)t A(1),0,B(1),1, 连续债券收益率为 P(t,1,n,1)h,log,,A(n,1),B(n,1)x,A(n),B(n)x n,t,1t,1tP(t,n) u,,A(n,1),B(n,1)E(x),A(n),B(n)x n,ttt,1t 18 22考虑GARCH效应, ,,B(n,1)var(x)n,ttt,1 = EMEh,cov(M,h)E(Mh)tt,1tn,t,1tt,1n,t,1tt,1n,t,1 2,nt, ,exp(,x,u,,B(n,1),x),1tntt,2 ,所以. cov(M,h),B(n,1),xx,B(n,1),xtt,1n,t,1ttt, 评论:基于CIR平方根模型上进行估计,没有考虑其它的模型。 rc,t,1 Longstaff and Schwartz(1992)在CIR模型基础之上考虑了一个两因子均衡模型。这两个因子是短期利率和波动率。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形状的收益率曲线。所使用的计量分析方法为GMM。 模型: , CIR model dQ/Q,(uX,,Y)dt,,YdZu,01 X 代表与生产不确定性无关的预期收益率因子。Y 则与二者都有关系。 dX,(a,bX)dt,cXdZ2 dY,(d,eY)dt,fYdZ3 与无关。 ZZ,Z213 ,最大化 , Eexp(,,s)ln(C)dsts,t dQdW,W,Cdt Q 所以 C,,W dW,(uX,,Y,,)Wdt,W,YdZ1 W2t,1 rE,uX,(,,,)Y,logt,Wt 22222 var(r),V,ucX,(,,,)fY 2如果,我们就可以通过X,Y计算r,V。所以两个状态变量就可以用r,V代替。 uc,,,, 因此,就可以计算r,V的变动情况,零息债券的价格,以及债券期权的价格。而且在这个模型中,收益率曲线可以为任意形状。而且债券期权的价格可以利率的增函数或者减函数。 Heath, Jarrow and Morton(1990)对连续的HJM模型进行了一个二叉树估计。 f(t,T),,log(P(t,T,,)/P(t,T))/,. 19 T,1 , . t,tN,t/,P(t,T),exp(,f(t,j,),),j,t 在两个随机源以及二叉数的假定条件下, tt f(t,T),f(0,T),a[u(j,,T),v(j,,T)],v(j,,T),,111j,1,1jj tt ,b[u(j,,T),v(j,,T)],v(j,,T),,222j,,11jj 服从于某种概率。 a,b,1,0jj tt = r(t),f(t,t)f(0,t),a[u(j,,t),v(j,,t)],v(j,,t),,111j,1,1jj tt . ,b[u(j,,t),v(j,,t)],v(j,,t),,222j,,11jj t,1 货币资金帐户 . B(t),exp(r(j,),),j,0 T,11t, Z(t,T),P(t,T)/B(t),exp(,f(t,j,),,f(j,,j,),),,j,tj,0在这个条件下, 远期利率是一个无套利定价过程; 存在一个鞅测度使得Z(t,T)是一个鞅过程。满足: {a,b}jj T,1 ,(t)exp(,(v(t,j,),v(t,j,))),0012j,t T,1 + ,(t)exp(,(v(t,j,),u(t,j,))),0112j,t T,1 ,,(t)exp(,(u(t,j,),v(t,j,))),1012j,t T,1 =1 ,,(t)exp(,(u(t,j,),u(t,j,))),1112j,t 然后,可以对远期利率的波动率做一些假定得出一些特殊的结论。Ho and Lee模型只考虑一 个波动源而且波动率是一个常数。 Sanders and Unal(1988)对Vasicek模型的机制转换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发现不同的机制可 以表现出不同的均值回归特征。一些均值回归现象是显著的,而一些则是不显著的。所以在 20 研究利率的行为时,时间窗口的选择十分关键。 模型: dr,k(u,r)dt,,dz ,r,k(u,r),,tt,1t ,r,,,,,r,,,j,1,2...t0j1j1jt,1tj Constantinides(1992)则在CIR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一般化的模型。在CIR模型中,期限溢酬在所有状态和所有的期限下都是同一个符号,因此期限结构的形状就受到限制。模型所使用的方法是定价核方法,而且估计是非线性的。 定价核模型: P(t),E(X(T)M(T))/M(t)t 2N,20 M(t),exp{,(g,)t,x(t),(x(t),,)},0ii2,1i 在对进行一定假设之后, x(t)i . B(t,T),E(M(T))/M(t)t lnB(t,T)y(t,T),,到期收益率, T,t , r(t),limy(t,T)T,t 期限溢酬 R(t,T),r(t),EdB(t,T)/B(t,T)dt,r(t)t 瞬时期限溢酬. R(t,T),EdlnB(t,T)/dt,r(t)Gt 评论:债券的价格可以通过解析的方法求出,因此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校准。可以用中国的实际数据做一个实证分析。 总结: 1、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已经逐渐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研究水平也逐渐深入,逐渐从单因素模型向多因素模型,从单状态模型向机制转换模型,从常数模型向动态模型拓宽,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理论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层次; 2、目前对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校准(calibration)则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通过对不 10同模型的实际校准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的模型,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四)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实证检验 在对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众多的学者都对不同的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以对不同的模型进行判别和比较。 Durham(2002)利用Durham and Gallant(2002)的计量分析方法对不同的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漂移项对模型表现好坏不会产生影响。对漂移率的变化增加一些变化所能带来的效果不会好与常数漂移率。随机波动率能够提高模型的拟合程度,但是对债券 10 在这个方面,笔者曾同香港理工大学的Kok教授进行过讨论。 21 定价没有带来多大的好处。 主要的模型有: ,包括: dX,u(X;,)dt,,(X;,)dW 1/2 AFF model by Dai and Singleton(2000); dX,(,,,X)dt,(,,,X)dW1212 ,2 CEV1, constant elasticity of volatility dX,,dt,,XdW11 ,2, CEV2 dX,(,,,X)dt,,XdW121 2,2, CEV 4 dX,(,,,X,,X,,/X)dt,,XdW12341 ,1/24 dX,,dt,(,,,X,,X)dW1123 ,1/24 dX,(,,,X)dt,(,,,X,,X)dW12123 ,21/24, the model used by dX,(,,,X,,X,,/X)dt,(,,,X,,X)dW1234123 Ait-Sahalia(1996). 随机波动率模型: dX,u(X)dt,,(X)exp(H)dWXX1 。 dH,u(H)dt,,(H)dWHH2 Bali(1999)对不同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漂移率和波动率为常数的模型以及波动率为利率水平函数的模型过度强调了利率水平对波动率的影响。最好的模型是波动率为利率水平和信息两个因素的函数。 估计模型为: , dr,(,,,r,,lnr)dt,,rdWt0,t1,tt2,tttt 离散形式为: r,r,,,,r,,lnr,,tt,10,t1,tt,12,tt,1t 222,, E(,|I),0E(,|I),,rtt,1tt,t1 222,,,,,,,,,. tttttt0,1,,12,,1 Chan el.(1992)利用GMM估计方法对不同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波动率受风险水平影响的模型表现最好。结果同样表明对漂移率进行改进不会对模型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且,结果还表明一些经常运用的模型,如Vasicek 模型等,表现很差。 ,估计模型为: ,具体包括: dr,(,,,r)dt,,rdW Merton model:dr,,dt,,dW,,,,,0; Vasieck Model:dr,(,,,r)dt,,dW,,,0; 22 CIR SR Model:; dr,(,,,r)dt,,rdW,,,1/2 Dothan Model: ; dr,,rdW,,,,,0,,,1 GBM Model:; dr,,rdt,,rdW,,,0,,,1 Brennan-Schwastz Model:; dr,(,,,r)dt,,rdW,,,1 3/2CIR VR Model:; dr,,rdW,,,,,0,,,3/2 ,CEV Model: dr,,rdt,,rdW,,,0 具体分析采用离散数据: 22,,. r,r,,,,r,,E(,),0,E(,),,rt,1ttt,1t,t,t11 GMM方法使用为: , be f(),,r,r,,,,r,t,1t,1ttt ,,,t,1,,,rt,t1,,,, f(),t,222,,,,r,t,t1,,222,(,,r)r,t,tt1,, , GMM估计方法就是最小化 E(f(,)),0t ', J(,),g(,)W(,)g(,)TTTT T1g(,),f(,), 是正定的加权矩阵。 W(,),TTtT,1t 评论:只考虑波动率受利率水平影响,没有考虑波动率受信息影响。 Fernandez(2001)利用智利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所估计的模型是单因子模型,漂移率和波动率都是利率水平的函数。结果证实了智利期限结构向下的趋势,这可以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或者市场分割理论进行解释。 。 dr,u(r)dt,,(r)dWtttt Karoui and Lacoste(2000)对HJM模型中所使用的状态变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变量可以解释95%以上的利率变动,但是对波动率则需要更多的变量。 Brown and Dybvig(1986)利用横街面美国国库券的数据对单因子CIR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横截面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同时间序列分析类似的结论。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对贴现债券价格的低估以及期限溢酬的高估,这可能由税收效应引起。 模型:. dr,k(u,r)dt,,rdz 2dP,Pdr,1/2P(dr),Pdt,(k(u,r)P,P,1/2P)dt,,rPdz rrrtrtrrr 23 根据均衡条件,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酬。 dP/P,,(r,t,T)dt,v(r,t,T)dz ,(r,t,T),r,,*v(r,t,T) 如果 , 则 ,*,,r/, 2, 以及 , 可以得到P的价格。利用PrP,,rP,Pk(u,r),P,1/2P,rP(r,T,T),1rrtrr 的实际数据,我们就可以估计利率水平和方差。 评论:的假设没有经济原因。 ,* Ball and Torous(1996)对CIR模型以及Brennan and Schwartz的两因子模型中的利率时间序列单位根问题进行了分析。当利率服从一个均值回归过程时,一般的期限结构模型可以运用;但是如果利率服从单位根过程,则就不再适用了。所进行的估计也是有偏的,这种偏误无法由GMM等计量方法进行改进。Brown and Dybvig(1986)使用横截面分析有助于降低这种偏误,因为横截面可以提供将来利率变动的一些信息。因此如果收益率曲线是平稳的,则包含的信息量少,所改进的程度也就比较少;如果收益率曲线是陡峭的,则可以进行很大的改进。 单位根问题的偏误: X,,X,,tt,1t 2ˆ如果, 那么渐进与服从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的正态分布。但是如,,1n(,,,)1,, 果分布将是有偏的。 Lin and Yeh(2001)对B-spline估计函数估计出来的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量因子模型好于单因子模型。但是考虑跳跃性的两因子模型并不能显著的优于单纯的两因子模型,但是它能够很好的解释期限结构以及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 总结: 1、不同的模型,不同的计量分析方法,不同的数据,所得出的实证结果都会产生差异。因此,对不同的市场,重要的是模型的适用性。 2、但是,实证分析也得出一些基本一致的结论: (1) 漂移率的假设不会对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产生太大的影响; (2) 波动率是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重要因素; (3) 多因子模型要比单因子模型表现得好,但是多因子要牺牲自由度,因此,根据实证 结果,两因子模型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4) 利率一般服从一个均值回归过程。 (五)利率期限结构和资产组合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属于投资者资产的收益。因此,一些学者就把它纳入到一般的资产市场均衡中,在这个均衡中分析利率的行为。CIR模型等都是这种分析的一个例子。 单纯研究利率和资产组合问题的文献有Brennan and Xia(2000)。他们对债券比率随着风险厌恶水平上升这个违反托宾定理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托宾的理论中,利率是固定的,没有利率风险。如果考虑利率风险,则债券的比率就会随着风险厌恶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因为它和未来的利率预期负相关,它具有某种保险的功能。 模型: ; dr,[,(t),,,u,ar]dt,,dzrrr 24 . du,(,,bu)dt,,dzuuu 相对应的风险溢。 ,,,ur .根据Ito引理, P(t,T),A(t,T)exp(,B(t,T)r,C(t,T)u) ; dP/P,,(r,,)dt,B(t,T),dz,C(t,T),dujjjjrrju 。 ,,,,B(t,T),,C(t,T)jrjuj 股权溢酬假定为一个常数: dS/S,(r,,)dt,,dzsss 1,,W, 时间窗口为 T。 maxE[|I]t,,1 计算结果: JJJ,1,1,1WWrWux. *,,,,,,,,,,RrRuWJWJWJWWWWWu 最优的资产组合是均值——方差最优组合和保值需要二者共同决定的。 ,,,SP,,11,1,1,,,,,,P 是到期日为T的债券价格。 x*(1),,,,PP1,,,,,PP2,, 而且,因为到期日为T的债券收益率可以用其他两个债券收益率线性表示。 0,,,,11,1,,如果市场上没有到期日为T的债券,,,,. x*(1),,,1,,,,,,2, 如果市场上存在到期日为T的债券,,则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 T,T,,1,,,0112 11股票的资产比率不会发生变化;债券比率随着时间窗口和风险厌恶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评论: 这实际上是考虑投资集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资产组合的影响。 将利率同资产组合问题结合起来,考虑一个一般均衡的问题,是分析利率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四、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 因为,在中国,债券市场相对不发达,债券种类不齐全,而且绝大多数为息票债券,所以要对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模型上的研究和分析,首先要估计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所采用的方法是仿样逼近(spline approximation)法。 笔者通过对仿养函数的两种不同形式(上文提到的前两种)对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估 11 托宾定理在时成立。 ,,,,012 25 12计,结果发现在使用第一种方法会产生错误的统计结果,因此不进行考虑。 1、 数据的选择标准:(1)固定息票利率;(2)国债;(3)银行同业市场。 2、 数据的选取时间:2001-08-24到2002-09-02的每个星期五期末数据。 3、 划分标准:k=3; 4、 估计的利率时间:1/12,0.25,0.5,1,2,3,4,5,7,10,15; 5、 结果见Excel表格。 今后研究思路: 1、 证券市场上的债券; 2、 k=4; 3、 其他的函数形式,如B-spline 函数。 4、 对估计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模型分析,寻找一个能够切实反映中国利率变化的模型。 5、 将模型的估计利率应用于衍生产品定价,特别是中国可转化债券的定价的风险中性贴现 中。 参考文献: Bali, T.G., 1999,“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Time Models of the Short Term Interest Rate”,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9, 777-197. Ball, C.A., and W.N. Torous, 1996, “Unit Roots and the Estimation of Interest Rates Dynamics”,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vol.3, 215-238. Bansal,R.,and H. Zhou, 2001,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with Regime Shifts”, Working paper of Duke University. Bekaert, G., R.J. Hodrick, and D.A. Marshall, 1997, “On Biases in Tests of the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44, 309-348. Bierwag, G.O.,1977, ”Immunization, Duration,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12, 725-742. Brennan, M.J., and Y. Xia, 2000, “Stochastic Interest Rates and the Bond-Stock Mix”, European Finance Review, vol.4, 197-210. Brenner, R. J., R. H. Harjes, and K. B. Kroner, 1996, “Another Look at Models of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 31, 95-107. Brown, S.J., and P.H. Dybvig, 1986, “the 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Cox, Ingersoll, Ross Theory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1, 617-630. Campbell, J.Y., 1986,”A Defense of Traditional Hypotheses about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1, 183-193. Campbell, J.Y., 1986,”Bond and Stock Return in a Simple Exchange Mode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1, 785-804. Campbell, J.Y., and R.J. Shiller, 1984, ”A Simple Account of the Behavior of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4, 44-48. Campbell, J.Y., and R.J. Shiller, 1991, “Yield Spread and Interest Rate Movements”,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58, 495-514. Cargill, T.F., 1975,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A Test of the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122 会导致R>1。 26 Journal of Finance, vol.30, 761-771. Carleton, W. T., and I.A. Cooper, 1976, “Estimation and Uses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31, 1067-1083. Chan, K. C., G. A.Karolyi, F.A.Longstaff, and A.B.Sanders, 1992,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Models of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Journal of Finance, 47,1209-1227. Constantinides, G.M., 1992, “A Theory of the Nominal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5, 531-552. Cox, J. C., J. E. Ingersoll Jr., and S. A. Ross, 1985a, “An Intertempor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Asset Prices”, Econometrica, vol. 53, 363-384. Cox, J. C., J.E. Ingersoll Jr., and S.A. Ross, 1985b, ”A Theory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Econometrica, vol.53, 385-407. Cox, J.C., J. E. Ingersoll, Jr., and S.A. Ross, 1981, “A Re-Examination of Traditional Hypothesis about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36, 769-799. Culbertson, J.M., 1957,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71, 485-517. Durham, G. B., 2002, “Likelihood-Based Specification Analysis of Continuous-Time Models of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University of Iowa working paper. Durham, G. B., and A. R. Gallant, 2002, Numerical Techniques fo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Continuous-Time Diffusion Process, University of Iowa working paper. Fernandez, V., 2001,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o Model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the Case of Chil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vol. 10, 99-122. Froot, K.A., 1989, “New Hope for the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4, 283-305. Glodstein, R. S., 2000,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as a Random Field”,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13, 365-384. Heath, D., R. Jarrow, and A. Morton, 1990,”Bond Pricing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A Discrete Time Approxim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5, 419-440. Karoui, N.E., H. Geman, and V. Lacoste, 2000, “On the Role of State Variables in Interest Rate Models”, Applied Stochastic Model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vol.16, 197-217. Katz, E., and E. Z. Prisman, 1991, “Arbitrage, Clientele Effects,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6, 435-443. Lai, K.S., 1997,”Long-Term Persistence in the Real Interest Rate: Some Evidence of Fractional Unit Roo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l.2, 225-235. Lee, Bong-Soo, 1989, “A Nonlinear Expectation Model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with Time-Varying Risk Premium”,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21, 348-367. Lin, B.H., and S.K. Yeh, 2001, “Estimation for Factor Models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with Jumps: the Case of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Bond Marke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 vol.11, 167-197. Longstaff, F.A., and E.S. Schwartz, 1992,”Interest Rate Volatility and the Term Structure :A Two-Factor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Journal of Finance, vol.47, 1259-1282. Mankiw, N.G., and J.A. Miron, 1986, “The Changing Behavior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1, 211-228. Marsh, T. A., and E. R. Rosenfeld, 1982, “Stochastic Processes for Interest Rate and Equilibrium Bond Prices”,Journal of Finance, vol.38,635-646. 27 Mcculloch, J.H., 1971,”Measuring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Business, vol.44, 19-31. Pesando, J.E., 1979, “On the Random Walk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in an Efficient Market”,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11, 457-466. Roberts, G. S., 1980, ”Term Premiums in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12, 184-197. Roma, A., and W. Torous, 1997,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52, 1519-1542. Sanders, A.B., and H. Unal, 1988, “On the Intertemporal Behavior of the Short-Term Rate of Interest”,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3, 417-423. Santomero, A.M., 1975, “The Error-Learning Hypothesis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In Eurodollars”, Journal of Finance, vol.30, 773-783. Wang, Yangru, and Hua Zhang, 1997, “Do Interest Rate Follow Unit Root Processes? Evidence From Cross-Maturity Treasury Bill Yields”,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8, 69-81. 28
/
本文档为【利率期限结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