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

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

2017-12-27 50页 doc 1M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 已发布: 02-五月-2013 发动机 - I6 3.2 升汽油机 - 润滑油、油液、密封剂和胶黏剂 说明 Land Rover 零件号 凸轮盖与气缸盖连接 LR006801 (Loctite 510) 座板与油底壳 STC50550 气缸体与座板 STC50550 发动机机油 - NAS、中东和北非车型 5W/30 - ACEA A1 + ILSAC GF-3或ILSAC GF-3* 发动机机油 - ROW型 0W/30 - ACEA A5/B5 ILSAC GF-3的建议换油...
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
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 已发布: 02-五月-2013 发动机 - I6 3.2 升汽油机 - 润滑油、油液、密封剂和胶黏剂 说明 Land Rover 零件号 凸轮盖与气缸盖连接 LR006801 (Loctite 510) 座板与油底壳 STC50550 气缸体与座板 STC50550 发动机机油 - NAS、中东和北非车型 5W/30 - ACEA A1 + ILSAC GF-3或ILSAC GF-3* 发动机机油 - ROW型 0W/30 - ACEA A5/B5 ILSAC GF-3的建议换油间隔为5000英里。 容量 项目 容量(升/品脱/美制夸脱) 干式填充(包括过滤器) 9,3/16,4/9,8 行车加油 - 包括滤清器 7,7/13,6/8,1 所需油量的油位处于油尺的最小刻度和最大刻度之间 0,8/1,4/0,9 一般规格 项目 规格 类型 3.2升直列6缸自然吸气式汽油机,双顶置凸轮轴,每个气缸4个气门 气缸排列 直列 6 缸 气缸编号 自发动机前部1-6 缸径 — 额定值 84,0 mm (3,307 in) 冲程 96.0 毫米(3.779 英寸) 容量 3192 cm? (195.8 in?) 点火次序 1 - 5 - 3 - 6 - 2 - 4 压缩比 10,8:1 旋转方向 自发动机前顺时针 最大功率 171 kW (230 hp) @ 6300rpm 最大扭矩 317 Nm (234 lb-ft) @ 3200rpm 发动机机油压力*: 800 转/分钟 1.03 巴/103 千帕/15 磅/平方英寸 4000转/分钟 3.45 巴/345 千帕/50 磅/平方英寸 油泵 油泵与曲轴之间的间隙 0.087mm ?0.022 mm (0.00343 in ? 0.000866 in) 允许的最大气缸盖翘曲: 顶盖长度 0,05 mm (0,00196 in) 顶盖宽度 0,03 mm (0,00118 in) 气缸盖高度 149.4 mm ? 0.15 mm (5.882 in ? 0.0059 in) 磨损期间最大允许去除量 0,3 mm (0,0118 in) 主轴承轴颈: 项目 规格 编号 7 直径 65 mm + 0.004 - 0.015 mm (2.55 in + 0.000157 - 0.000590 in) 最大直径变化 0,006 mm (0,000236 in) 大头轴颈: 直径标准 50 mm + 0.004 - 0.015 mm (1.96 in + 0.000157 - 0.000590 in) 最大直径变化 0,01 mm (0,000393 in) 凸轮轴: 轴承编号 每个凸轮轴7个 挺杆+: 进气 液压 排气+ 等级 气门: 气门间隙 - 排气 0.45mm ?0.05 mm (0.0177 in ? 0.00196 in) 长度 - 进气门 106.19 mm ? 0.07 mm (4.18 in ? 0.0275 in) 长度 - 排气门 129.96 mm ? 0.07 mm (5.12 in ? 0.0275 in) 座椅角度 45? ? 0.01? 室盖直径 - 进气门 33 mm ? 0.15 mm (1.29 in ? 0.0590 in) 室盖直径 - 排气门 28 mm ? 0.15 mm (1.10 in ? 0.0590 in) 杆直径 - 进气门 5.97 mm + 0 -.015 mm (0.235 in + 0 -000590 in) 杆直径 - 排气门 5.962 mm +0 -0.007 mm (0.234 in +0 -0.000275 in) 杆至导轨间隙 - 进气门 50-70 µm 杆至导轨间隙 - 排气门 50-70 µm 气门弹簧: 类型 锥形 长度(无负荷) 45 毫米(1.77英寸) * 在检查发动机机油压力前,必须先进行 6 英里(10 公里)路试。 切勿使发动机怠速运转以达到正常的运转温度。 + 有 50 种不同厚度的分级挺杆可供选择,范围为 2.950mm 至 3.685 mm(0.116 in 至 0.145 in),按 0.015 mm (0.0005 in) 的增量增加。 扭矩规格 说明 牛米 磅英尺 凸轮轴轴承壳体与气缸盖螺栓 A A 凸轮轴驱动链轮螺栓 排气 75 + 90? 55 + 90? 进气 110 81 气缸盖螺栓 A A 气缸盖线束安装螺栓 6 5 油尺管螺栓 10 7 发动机绝缘体下部螺栓 110 81 说明 牛米 磅英尺 发动机绝缘体下部隔热板内星形螺钉 10 7 发动机绝缘体上部螺栓 110 81 发动机左侧安装支架: M8* 25 18 M12* 80 59 发动机左侧机座螺栓 175 129 发动机机座(右)螺栓 80 59 发动机右侧安装支架螺栓: M10* 45 33 M12* 80 59 飞轮挠性传动板螺栓 45 + 50? 33 + 50? 排气歧管螺栓 A A 进气歧管螺栓 16 12 吊架螺栓 48 35 下进气歧管螺栓 10 7 润滑油放油塞 38 28 机油冷却器总成与气缸体固定螺栓 10 7 机油冷却器软管螺栓 10 7 油滤清器 25 18 油位传感器螺栓 8 6 机油盘螺栓: M7 17 13 M10 45 33 机油泵调节器螺栓 17 13 机油泵锁锁定调节器套筒螺栓 8 6 滤油网取油总成螺栓 17 13 机油喷嘴 6 5 节气门体与气缸体支架螺栓 10 7 节气门体螺钉* 8 6 正时链条张紧器螺栓 10 7 正时盖螺栓 A A VVT电磁阀 10 7 VVT装置固定螺栓 A A 气门室盖固定螺栓 16 12 * 必须安装新的螺母/螺栓 A = 请参阅有关步骤以获得正确的扭矩顺序 已发布: 01-六月-2011 发动机 - I6 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 说明和操作 外部视图 概述 Si6汽油机是一款3.2升直列式6气缸自然吸气式发动机,每个气缸配有4个阀门,通过双顶置凸轮轴操作。 发动机排放符合欧4(欧盟排放规定)和超低排放车辆(ULEV) II的法定要求,并且采用催化转化器、电子发动机管理控制和压力控制曲轴箱通风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冷却系统是低流量、高速运行的系统。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 气缸体是铝合金结构,带有用螺栓固定在气缸体底部的铸铁套和模压铝质座板部分,以提高下部结构的刚度。 一件式油底壳也是模压铝质结构。 气缸盖和凸轮轴轴承壳体由铸铝制造。 由不锈钢制成的双膜设计排气歧管配有催化转化器和模制塑料消声罩安装在发动机上部以减少发动机产生的噪音。 发动机结构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凸轮轴轴承壳体 2 - 气缸盖 3 - 气缸体 4 - 座板部分 5 - 油底壳 6 - 齿轮壳体 技术特征 发动机的技术特征包括: , 6缸直列式配置,液冷,配有铸铁套的铝质气缸体 , 活塞使用轻质合金铸造,配有2个压缩环和一个3件式机油控制环 , 铝质气缸盖,配有2根凸轮轴 , 每个气缸有四个气门 , 可变升程高度液压气门挺杆(仅进气) , 可变凸轮轴正时(VCT)(仅进气) , 曲轴减振器可使曲轴运转更加顺畅 , 一根齿轮传动凸轮轴正时链驱动两根凸轮轴 , 油底壳和气缸体之间配有铝质座板部分 , 煅钢曲轴配有经过淬火的支撑表面 , 锻钢连杆 , 后端辅助传动(READ)系统 , 两根由不锈钢制成的双模排气歧管 , 3位置可变进气系统(VIS) , 先进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配有电子节气门控制 , 四个催化转化器 技术数据 说明 类型 配置 直列式6缸 输出 6200 rpm时为171 kW 扭矩 3200 rpm时为320 Nm 排量 3192 cm? 冲程/内径 96.0 mm/84.0 mm 说明 类型 压缩比 10,8:1 点火顺序 1-5-3-6-2-4 大约重量 180 kg(包括进气管、排气歧管、交流发电机和机油)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A - 扭矩(Nm) B - 功率(kW) 气缸体部件 主要的气缸体部件有: , 气缸体 , 连杆和活塞 , 活塞冷却喷嘴 , 发电机 , 齿轮壳体 , 恒温器壳体 , 曲轴位置(CKP)传感器 , 爆燃传感器 , 冷却液泵 , 冷却液进液管 气缸编号 气缸的编号如下图所示,气缸 1 在发动机前端。 气缸体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识别标志 气缸和曲轴箱包含在铸铝结构的气缸体中。 气缸套由铸铁制成并且铸有孔。 气缸体采用围壳式冷却液套设计,可使冷 却液围绕气缸上部自由流动。 连杆和活塞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活塞 2 - 连杆轴承 3 - 连杆和连杆盖总成 连杆为“L”形锻造,小端为梯形(一种4边形,其中2边平行)。 大端配有断裂分割轴承盖,可以提供稳定的连接,因 为轴承盖和连杆固定在实际断裂表面。 铝质轴承既可用于下半轴瓦,也可用于上半轴瓦。 活塞使用包含铝和硅的轻质合金铸造。 活塞裙的前部和后部涂有石墨,以确保活塞与气缸的低摩擦力,特别是在冷起动和短期极限负荷过程中。 活塞经过“重量优化”,这意味着(举例来说)活塞销相对较短,并且活塞的两端缺少材料。 每个活塞配有3个活塞环: , 上部压缩环为渗氮钢质 , 第二个环为铸造铁合金质,即可作为压缩环也可作为机油刮油环 , 3件式机油环由渗氮钢制成 活塞冷却喷嘴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活塞冷却喷嘴(6个) 位于气缸体内的喷嘴向活塞内部喷射机油,为活塞和活塞销提供润滑和冷却。 机油通过主油道和气缸体上钻削的通道分布于整个气缸体。 发电机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橡胶套筒 2 - 发电机 发电机位于气缸体进气侧的后部。 发电机由曲轴大齿轮通过辅助单元轴大齿轮和辅助单元内轴齿轮驱动(有关更多信 息,请参阅齿轮壳体章节)。 齿轮壳体部件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齿轮壳体总成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发电机连接套筒 2 - 前轴承 3 - 辅助单元内轴齿轮 4 - 凸轮轴传动外轴齿轮 5 - 后轴承 6 - 凸轮轴链轮 7 - 带轮 8 - 凸轮轴传动轴齿轮 9 - 辅助单元轴传动齿轮 10 - 曲轴齿轮 11 - 机油泵齿轮 12 - 中间轴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带轮 2 - 辅助单元轴 3 - 滚针轴承 4 - 凸轮传动轴 5 - 齿轮,凸轮轴链条 6 - 密封 7 - 双列轴承 8 - “窄”齿轮(剪式齿轮)中间轴 9 - “宽”齿轮,凸轮传动轴 10 - Spring ? 弹簧) 11 - 齿轮,辅助单元轴 12 - 配有轴承壳体的单列轴承 13 - 密封 14 - 连接套筒,发电机 15 - “窄”齿轮(剪式齿轮)中间轴,驱动辅助单元轴 16 - “宽”齿轮中间轴,驱动辅助单元轴 17 - 小齿轮中间轴,驱动凸轮传动轴 18 - 双列圆锥轴承 19 - 中间轴 20 - Spring ? 弹簧) 齿轮壳体用作以下组成部分的外罩: , 中间轴 , 凸轮轴传动外轴 , 辅助单元内轴 中间轴 中间轴用于将凸轮轴传动轴齿轮定位于气缸体中。 该轴与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 辅助单元轴传动齿轮为2件式,窄齿轮通过弹簧压紧,与宽齿轮方向相反。 这种功能可以降低噪声,因为消除了齿轮碰撞。 只有宽齿轮驱动辅助单元的齿轮。 凸轮轴链轮采用传统设计。 该轴通过密封垫圈紧靠排气侧(即气缸体后侧)密封。 要拆卸或安装垫圈,必须拆卸飞轮/挠性传动板。 凸轮轴传动外轴 凸轮轴传动外轴连接到配有双列轴承并位于齿轮壳体内的轴前端。 滚针轴承用于后侧(带轮侧)紧靠辅助单元轴。 凸轮轴传动外轴齿轮为2件式,1件宽齿轮和1件窄齿轮,可以降低噪声。 凸轮轴链轮也位于凸轮轴上,用于驱动凸轮轴链条。 辅助单元内轴 辅助单元内轴连接到配有单列轴承并位于齿轮壳体内的轴前端(发电机侧)。 滚针轴承用于后端(带轮侧)紧靠凸轮轴传动轴。 通过polyvee传动带驱动空调(AC)压缩机和动力转向泵的轴后端有一个带轮。 该轴还通过衬套接头在前端驱动发电机。 恒温器壳体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恒温器壳体 2 -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恒温器朝向发动机气缸体进气侧的前方。 该壳体包含一个石蜡恒温器和一个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流入冷却液泵,通过若干管道收集起来,然后流出到恒温器壳体。 如果恒温器壳体关闭,冷却液将通过旁通管 道直接流向冷却液泵,然后再次循环流经气缸体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发动机冷却 (303-03A 发动机冷却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 曲轴位置传感器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CKP传感器 2 - 传感器支架 曲轴位置(CKP)传感器位于气缸体进气侧的后部。 传感器提供发动机曲轴速度和位置的输入信号。 该传感器以霍尔效 应的原理进行工作,并扫描曲轴上的触发轮(磁盘)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 爆燃传感器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前爆燃传感器 2 - 后爆燃传感器 爆燃传感器位于气缸体进气侧的前部和后部。 爆燃传感器是压电式传感器,在燃烧期间提供输入以检测和定位爆燃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 冷却液泵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密封 2 - 冷却液泵 将冷却液泵安装在气缸体后面的右侧,并通过6个螺栓和1个“O”形圈固定和密封。 冷却液泵和动力转向泵都由一个 带轮通过一条poly-vee皮带驱动。 带轮前部配有带键的轴,驱动动力转向泵,而带轮后部连接的传动机构驱动冷却液 泵。 冷却液进液管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O型圈 2 - 冷却液进液管 3 - 衬垫(2个) 4 - 排放嘴 冷却液进液管位于发动机的排气侧。 冷却液从冷却液泵流出,通过冷却液进液管进入发动机气缸体上的2个连接,然 后通过恒温器壳体从后端流出发动机气缸体。 气缸盖部件 主气缸盖部件包括: , 气缸盖 , 气缸盖衬垫 , 油分离器 , 凸轮轴壳体 , 凸轮轴 , 进气和排气门总成 , 可变凸轮轴正时(VCT)电磁阀和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 , 火花塞 , 线圈 , 燃油轨和喷油器 , 真空泵 , 进气歧管 , 排气歧管 气缸盖 冷硬铸铁气缸盖为横流型,由轻质合金制造。 为了减少变形,深层螺栓将气缸盖固定到气缸体上。 两个空心定位销将 气缸盖与气缸体对齐。 2根凸轮轴每根均由7个轴承盖支撑,直接位于气缸盖和凸轮轴盖内。 气缸盖衬垫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气缸盖衬垫 气缸盖与气缸体之间的密封件是传统的气缸盖衬垫。 气缸盖衬垫由钢制成,具有多层。 为了便于维修,只有1种尺寸 的衬垫可用。 机油分离壳体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机油分离壳体 曲轴箱气体从曲轴箱、发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流出,进入位于凸轮轴盖上的机油分离壳体。 曲轴箱气体从机油分离壳 体流经位于壳体后缘的压力调节器,流至气缸盖和进气门进气口。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燃油蒸汽排放 (303-13 燃油蒸汽排放, 说明和操作). 凸轮轴壳体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凸轮轴壳体 2 - 气缸盖 冷硬铸铁凸轮轴壳体由轻质合金制造,并用作组合气门室盖和凸轮轴轴承盖。 该壳体在其底部配有铸造机油管,可以 确保良好的凸轮轴和气门挺杆机油供应。 机油分离壳体位于凸轮轴盖上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Engine Emission Control - 3.2L (303-08 Engine Emission Control - 3.2L NA - I6, 说明和 操作). 。 凸轮轴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进气门凸轮轴 2 - 排气门凸轮轴 3 - 中间线以下为排气凸轮轴槽 4 - 中间线以上为进气凸轮轴槽 凸轮轴采用中空钢管结构,钻孔是为了减轻重量。 每根凸轮轴都通过凸轮轴壳体固定在气缸盖内。 进气凸轮轴配有 VCT单元,并且还驱动真空泵。 进气凸轮轴具有不同轮廓的凸轮凸角。 一个用于3.6 mm的较小升程高度,另一个用于10.0 mm的较大升程高度。 升程高度之间的过渡通过凸轮轴轮廓转换(CPS)功能进行控制。 排气凸轮轴是传统型的,即只有10.0 mm一种升程高度。 进气和排气门总成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气门弹簧座(24个) 2 - 气门杆密封件(24个) 3 - 气门弹簧(12个进气,12个排气) 4 - 气门弹簧挡圈(24个) 5 - 气门弹簧开口夹套(48个) 6 - 进气门凸轮轴 7 - 液压挺杆,内 8 - 挺杆,外 9 - 凸轮凸角,中心(较小升程高度) 10 - 锁定销,外 11 - 锁定销,内 12 - 复位弹簧,外挺杆 13 - 进油口 14 - 凸轮凸角,外(较大升程高度) 气缸盖配有2根顶置凸轮轴,通过进气凸轮轴的液压挺杆和排气凸轮轴的机械挺杆操作每个气缸的4个气门。 凸轮轴轮廓转换 CPS是一种系统,其中进气门在发动机转速达到大约3000 rpm时,具有3.6 mm的较小升程高度;在转速超过大约 3000 rpm时,具有10.0 mm的较大升程高度。 CPS结合VCT功能,能够以电子节气门执行器(ETA)可以完全打开 的方式控制气缸的进气量。 在操作期间,与进气量由ETA自身控制相比,完全打开ETA可以大大减少泵损失。 减少 泵损失反过来又可降低耗油量。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外挺杆 2 - 外锁定销 3 - 内挺杆 4 - 内锁定销,带弹簧 5 - 进油口,液压气门调整 6 - 液压气门调整装置 7 - 复位弹簧,外挺杆 8 - 凸耳 9 - 进油口,CPS功能 电动液压气门是座阀。 这种阀具有3个输入/输出: , 进油,机油供应 , 至/自挺杆 , 至回路,即油底壳 电磁阀通过电磁铁受到影响,电磁阀又影响气门,使其可以处于2个位置。 电磁阀没有启动时,气门仅受进气侧机油压力的影响。 气门关闭以便进气,但在挺杆和回路之间打开。 挺杆外锁定销处的机油压力较低,气门升高少许。 电磁阀启动时,气门受到上面增大机油压力的电磁铁的影响。 气门移动位置,并在挺杆和回路之间关闭,但会打开进气和挺杆之间的连接。 挺杆外锁定销升高后的机油压力较高,并影响内锁定销。 外挺杆与内挺杆连接,并且气门大幅升高。 进气凸轮轴为每个气门配有3个凸角。 位于中间的一个凸角具有3.6 mm的较小升程高度,2个外凸角具有10.0 mm的较大(相同)升程高度。 在较小的升程高度,只有位于中间的凸角能够通过内挺杆操作气门。 外凸角操作外挺杆,使其随凸角运动。 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确保挺杆始终与凸轮轴接触。 当位于中间的挺杆与外挺杆没有连接时,外挺杆的移动不会影响气门。 这样升程高度较小。 在较大升程高度处,内挺杆与外挺杆通过2个锁定销连接。 锁定销的位置以液压方式通过2个电动液压CPS电磁阀进行控制。 这些气门位于凸轮轴壳体内。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CPS电磁阀 - 气缸3、5和6 2 - CPS电磁阀 - 气缸1、2和4 一个电磁阀控制气缸1、2和4的气门,而另一个电磁阀控制气缸3、5和6的气门。 因此每个电磁阀控制6个气门 (当发动机的每个气缸配有2个进气门和2个排气门)。 电磁阀的位置(打开或关闭)由 ECM 控制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 内挺杆的工作方式与液压挺杆相似,可以补偿任何磨损。 因此气门间隙为“0”。 排气凸轮轴是传统型的,具有10.0 mm的升程高度。 挺杆是机械挺杆(即具有气门间隙)。 凸轮轴数据 进气 , 开度角,3.6 mm 升程高度: , 曲轴角度 - 152? , 曲轴角度 - 76? , 开度角,10.0 升程高度: , 曲轴角度 - 240? , 曲轴角度 - 120? 排气 , 开度角,10.0 升程高度: , 曲轴角度 - 240? , 曲轴角度 - 120? 进气凸轮轴配有VCT单元。 升程高度 打开 关闭 进气3.6 mm 32 BTDC至28 ATDC 120 ATDC至180 ATDC(或60 BBDC至0 BBDC) 进气10.0 mm 37 BTDC至23 ATDC 203 ATDC至263 ATDC(或23 ABDC至83 ABDC) 排气,10.0 mm 228 BTDC(或48 BBDC) 12 ATDC , BTDC = 上止点前 , ABDC = 下止点后 , BBDC = 下止点前 , ATDC = 上止点后 凸轮轴位置与负荷和转速有关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升程高度范围3.6 mm 2 - 升程高度范围10.0 mm 3 - 较小升程高度,“提前”凸轮轴 4 - 较小升程高度,“延迟”凸轮轴 5 - 较大升程高度,“提前”凸轮轴 6 - 较大升程高度,“延迟”凸轮轴 通过在低负荷和低发动机转速时提前关闭气门,可以实现降低耗油量。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CPS电磁阀(x 2) 2 - 油路,挺杆CPS功能 3 - 校准油道(阻塞气门) 4 - 至轴承,排气凸轮轴 5 - 张紧器,凸轮轴链条 6 - 喷嘴,凸轮轴链条润滑 7 - 油路,液压调整气门间隙 8 - 真空泵 9 - VCT单元 10 - 进油口,后 11 - 回路 12 - 至轴承,进气凸轮轴 13 - 至前轴承,进气凸轮轴 14 - 回路 15 - 进油口,前 16 - 放气 位于气缸前边缘的进油口,向以下装置供应机油: , 液压挺杆 , 真空泵 , 用于凸轮链条润滑的喷嘴 , 进气凸轮轴的前轴承 , 电动液压CPS电磁阀,前和后 , 具有CPS功能的挺杆 后电动液压电磁阀的管路中有一个排气阀(16)。 对于每条挺杆油路(2),管路也配有2条校准油道(3)(即CPS电磁阀后的油路)。 机油通过油路持续不断地流过可以确保小挺杆与大挺杆之间稳定过渡(或反之)所需的必要稳定压力差。 注意: 在小升程高度的情况下,在CPS气门打开时机油将向油底壳回流,挺杆油路基本上没有压力。 每根油道中都有滤清器。 位于气缸后边缘的进油口,向以下装置供应机油: , 凸轮轴链条的液压张紧器 , 进气凸轮轴VCT单元 , 进气凸轮轴轴承 , 排气凸轮轴轴承 为了尽可能顺畅地从低升程向高升程(或反之)转换,只允许在满足某些条件时进行过渡。 它们分别是: , 机油温度高于+40?C (104?F)。 ECM通过其他因素在内部计算冷却液温度。 , 有时低升程和高升程的体积效率相同,这意味着空气需求处于可以在开始时通过VCT控制管理的范围内。 这 可以使过渡尽可能顺畅。 , 可以调整点火正时以防止CPS控制过程中的扭矩峰值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可变凸轮轴正时电磁阀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CMP传感器 - 排气凸轮轴 2 - VCT电磁阀 3 - CMP传感器 - 进气凸轮轴 凸轮轴凸角的轮廓或位置和形状专为某一发动机转速优化,但这通常会限制低端扭矩或高端动力。 在发动机高转速下,发动机需要大量空气。 但在所有空气流入以前,进气门可能会关闭。 另一方面,如果凸轮轴使气门打开更长时间,在发动机低转速时可能会开始出现问题。 由于气门仍然打开,这将导致未经燃烧的燃油流出发动机。 为了解决此问题,VCT通过提前或延迟凸轮轴来改变气门正时,实现最佳发动机性能、降低耗油量,进而提高燃油效率。 这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液压电磁阀实现,它位于发动机后部的凸轮轴壳体的后CPS电磁阀后面。 ECM向电磁阀发送信号,指令发动机机油流入VCT单元。 VCT单元内的滑阀调整机油的流量。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 凸轮轴壳体内有2个CMP传感器。 CMP传感器监控凸轮轴的位置以建立点火正时顺序、燃油喷射触发,使VCT凸轮轴提前-延迟正时反馈更加准确。 CMP传感器是一种霍尔效应传感器,可以打开和关闭蓄电池反馈供电。 The supply is switched 当磁阻的齿经过传感器尖端时,将会切换供电。 4个齿的形状不同,因此ECM可以随时确定凸轮轴的准确位置。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火花塞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火花塞(6个) 火花塞穿过凸轮轴壳体旋入气缸盖,由ECM通过独立线圈控制。 点火线圈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点火线圈(6个) ECM对每个火花塞使用单独的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采用火花塞顶部设计,即安装在火花塞顶部。 线圈使用螺栓固定 到凸轮轴壳体。 线圈配有橡胶密封件,将线圈密封在气缸盖内的火花塞孔中,防止湿气和火花塞周围的碎片进入。 这些线圈不需要HT 导线,从而提高了点火系统的可靠性。 每个线圈都有一个3引脚的母接头,带有一个蓄电池电压点火电源端子、一个次级绕组接地端子和一个初级绕组负极(开 关)端子。 每个线圈的开关端子连接到ECM上的独立引脚,以便实现独立切换。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燃油轨和喷油器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燃油轨 2 - 燃油轨压力和燃油温度传感器 3 - 燃油压力管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燃油轨将燃油压力维持在3.8巴(55 psi),高于歧管低压,但在以下情况下则通过编程升高至4.2巴(61 psi): , 冷起动条件,以改进燃油汽化器的工作 , 冷燃油条件,因为燃油温度越低,粘度越高 燃油轨使用3个螺栓安装到气缸盖的进气侧。 气缸盖中安装有六个喷油器,并与燃油轨相连。 “O”形密封圈用于密封燃油轨和气缸盖中的喷油器。 燃油压力管的连接位于喷油器1与喷油器2之间。 燃油轨压力和温度传感器位于燃油轨的末端,临近6号喷油器。 压力传感器持续监控燃油轨中的燃油压力,此数值由ECM用于计算输送每次喷射的正确燃油量所需的喷油器脉冲宽度。 温度传感器测量燃油轨中的燃油温度。 然后,该输入用于将正确的燃油量传递至发动机。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电子发动机控件 (303-14A 电子发动机控件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真空泵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真空泵 进气凸轮轴配有VCT单元。 进气凸轮轴还驱动真空泵。 注意: 安装真空泵时,请确保VCT单元中的槽和真空泵联轴器处于垂直位置,以便于安装。 垂直位置通过2 根浮雕线标记在真空泵壳体上。 进气歧管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进气歧管 2 - 可变的充气阀 3 - 螺栓(7个) 4 - 节气门体和模块 5 - 螺栓(2个) 6 - 可变的管道阀 进气歧管使用6个螺栓与气缸盖连接,并使用2个螺栓与油底壳连接。 歧管能够通过2个独立阀门同时改变进气道长度和充气量。 在发动机低转速时,较长的进气道可以提供最佳的发动机扭矩。 较短的进气道用于中等转速时针对现有发动机转速范 围优化发动机扭矩。 在较高发动机转速时,保持适当的空气供应以满足发动机需求的必要性要胜于优化进气道长度的优点。 因此,打开充 气阀获取一个大充气量,以提供最大量的空气来为发动机气缸充气。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进气分配和过滤 (303-12A 进气分配和过滤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排气歧管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排气歧管总成 2 - 衬垫 3 - 排气歧管 - 气缸1至3 4 - 排气歧管 - 气缸4至6 排气歧管由2个单独的歧管总成组成。 一个岐管为1至3号气缸使用,另一个为4至6号气缸使用。 岐管由一个衬 垫密封于气缸头上并由14个螺栓固定。 每个歧管由3个支管组成,合并到一个整体的催化转化器中。 在3个支管的结合处有一个螺纹支管台,该凸座作为预 催化剂加热式氧气传感器(HO2S)的配件提供。 催化转化器的排气口为交错的凸缘,可以与前部排气系统上相应的凸缘 紧密咬合。 每个排气口边缘都有一个支架,可用来连接排气歧管隔热板。 曲轴、座板和油底壳部件 曲轴和油底壳部件有: , 曲轴和主轴承 , 曲轴减振器和冷却阀 , 座板 , 机油滤清器和冷却器总成 , 油泵总成 , 取油管 , 油底壳 , 油位计 , 起动机 曲轴和主轴承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A - 止推轴承 - 位置6 B - 开槽主轴承 - 位置2、3和5 C - 主轴承 - 位置1、4和7 曲轴由锻钢制成,并且具有感应淬火的轴承表面。 有2种型号的铝质主轴承: , 配有完整的机油管,用于上部主轴承2、3、5和6 , 配有短机油管,用于所有下部主轴承和1、4和7上部主轴承 由于缺少用于气缸1和6的配重以及整个曲轴的选定平衡配重,主轴承1、4和7承受比其他部件更大的负荷。 为了降低轴承上的负荷,使用了配有短油道的轴瓦。 此外,这些主轴承都具有自己的油路,在油路中机油不会分配到连杆轴承。 第6个主轴承还用作止推轴承。 曲轴的后边缘装有一个齿轮。 该齿轮驱动机油泵和后端辅助传动(READ)正时齿轮。 曲轴配有粘性减振器,直接位于气缸1连杆销的前面,即实际位于气缸体中。 曲轴减振器和冷却阀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曲轴减振器 2 - 曲轴减振器冷却阀 获得小型发动机设备的补救措施之一是将曲轴减振器放置于发动机气缸体内部。 该减振器已经置于气缸1的末端与曲 轴连杆销之间的曲轴前面。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前壳体 2 - 实心钢环 3 - 塑料轴承 4 - 后壳体 该减振器包括一个实心钢环,位于填充有硅油的封闭壳体内。 钢环沿径向方向连接穿过塑料轴承。 前侧表面和后侧表 面都有球头,每侧4个。 这些球头沿轴向连接。 减振器的作用是使不需要的转速快速升高和降低(即曲轴振动)更加平顺,从而使曲轴顺畅工作。 当曲轴转速迅速升高或降低时,由于硅油的高粘性,钢环的转速变化将受到延迟。 减振器的功能基于硅油的制动效果 和钢环自身的惰性。 当钢环在减振器壳体内的硅油中运动时,将产生大量的热,必须散发掉。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阀门 由于减振器位于正常工作温度可达大约140?C (284?F)的环境下,并且减振器自身也会产生热量,必须使用机油冷却。 独立油路将机油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器流至发动机气缸体中的阀门,该阀门在大约2巴的压力下打开。 随后机油流至 位于曲轴减振器冷却管上的3个喷嘴,冷却管随后将机油引至减振器下部。 机油以大约12升/分的流速流过喷嘴。 在高温下,机油冷却可使减振器温度降低大约7?C (45?F)。 座板 座板采用铝合金结构,使用螺栓固定于气缸体底部,用于进一步提高刚度并固定曲轴。 7个铸铁曲轴轴承盖浇铸于钻孔中。 安装在座板下方的气流扰动托盘将油底壳与因曲轴旋转产生的扰乱性空气绝缘,以防止机油通风,提高放油速度。 燃油滤清器和冷却器总成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O型圈 2 - 机油冷却器 3 - 燃油滤清器壳体 机油滤清器和冷却器总成位于气缸体左侧的前面。 机油滤清器壳体包括一个独立的机油滤清器元件。 机油滤清器可向 连接到冷却液系统的机油冷却器提供清洁的机油,进而分配到各个发动机系统中(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润滑章节)。 机油泵总成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机油泵总成 2 - 轴销 机油泵通过轴销和螺栓连接到座板底部。 该泵是外齿轮泵,配有集成压力控制阀(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润滑章节)。 取油管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螺栓(2个) 2 - 取油管 3 - O形密封圈 将由钢制成的取油管浸入机油储液罐中,以在所有车辆正常工作姿态下向油泵供应机油。 进口中的网屏可以防止碎屑 进入机油系统。 油底壳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油底壳 2 - 放油塞 铝合金结构油底壳使用螺栓固定在座板上。 注意: 油底壳安装时应始终高于座板0.05mm (+0mm -0.05mm)。 组合机油油位/温度传感器通过3个螺栓安装于油底壳底部。 传感器顶端穿过缝隙并使用O形圈密封。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机油油位/温度传感器 发动机机油放油塞位于发动机的排气侧,朝向油底壳底部。 油位计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油位计 2 - 油位计管 3 - 螺栓 4 - O形密封圈 油位计沿发动机进气侧定位,以安装在油底壳中的管道支撑。 一个螺栓通过支架将管道牢固地安装到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油位计一端的两个孔表示最小和最大油位。 油尺最小刻度与最大刻度之间的差对应于0.8升。 起动机 起动机位于油底壳排气侧后部的凹陷处。 起动机额定功率为1.4 kW,使用永久磁铁(而不是磁场绕组)来提供轻型的起动机; 使用行星齿轮来实现较理想的扭矩/重量比。 起动系统 (303-06A 起动系统 - I6 3.2 升汽油机, 说明和操作).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 凸轮轴正时部件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排气门凸轮轴 2 - 进气门凸轮轴 3 - 真空泵 4 - 冷却泵壳体 5 - 链条导轨 6 - 液压链条张紧器 7 - 凸轮轴链轮 8 - 凸轮轴链条润滑喷嘴 9 - 链条导轨 凸轮轴正时链条位于位于发动机后部的壳体内。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定位销(用于对齐衬垫和正时壳体) 2 - 衬垫 3 - 前正时壳体 4 - 密封 5 - O型圈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衬垫 2 - 刮油环 3 - 后正时壳体 4 - 定心工具 正时链条由凸轮轴链轮通过曲轴驱动。 该链条同时驱动进气和排气凸轮轴。 该链条通过液压链条张紧器持续张紧,并通过单独的喷嘴由机油润滑。 张紧器配有抑制器,可以防止链条在倒车负荷的情况下松弛。 进气凸轮轴配有VCT单元,并且还可以驱动真空泵。 从凸轮轴壳体的回油流至齿轮壳体并润滑正时齿轮的轴承和齿轮。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部件和功能如下: , 取油管 , 油泵 , 机油滤清器和冷却器总成 , 进气门(活塞冷却) , 气缸盖供油道 , 齿轮壳体 取油管 取油管包括一个滤油网,可以分离较大的污染物,并防止它们到达机油泵。 机油泵 机油泵是外齿轮泵,配有集成压力控制阀。 该阀门在大约4.5巴的压力下打开,从而控制系统压力。 该泵由曲轴驱动,比曲轴快1.3倍。 为了确保从机油系统中释放空气,位于机油泵的压力侧有一个阀门。 在蓄压过程中,空气流出进入曲轴箱。 这将持续直至阀门在大约0.2巴的压力下关闭。 燃油滤清器和冷却器总成 大部分机油流至机油滤清器,它是位于壳体中的独立滤清器元件。 溢流阀位于盖中,用于堵塞的滤清器。 该阀门在大约2巴的压力下打开。 壳体的底部有一个阀门。 该阀门的用途是在拆卸机油滤清器时排放壳体中的机油。 在安装机油滤清器时,该阀门关闭。 滤清器底部装有弹簧的环实际受到滤清器的影响。 该环与阀门机械连接。 拆卸滤清器时,弹簧使环升起,从而打开阀门,机油排至油底壳。 项目 零件号 说明 1 - 油底壳 2 - 油泵 3 - 机油压力传感器 4 - 机油油位/温度传感器 5 - 机油冷却器 6 - 油位计 7 - 油滤清器盖 8 - 配有喷嘴的减振器管 9 - 活塞冷却喷嘴(6个) 10 - 配有滤油网的输送管 11 - 排气阀 机油通过单向阀,然后到达机油冷却器/滤清器壳体。 单向阀可以确保发动机关闭时机油滤清器壳体不会排放机油。 该阀在大约0.2巴的压力下打开。 机油首先通过一个板式机油冷却器。 机油和冷却液室在各个板之间交替分隔。 总共使用20块板。 前16块板用于流经正常润滑油路的机油,即机油流至机油滤清器。 后4块板用于在一部分机油向前流动之前对其提供额外冷却,以冷却减振器。 该油路经过校准以实现正确的流动。 与机油冷却器平行有一个旁通阀。 即使机油冷却器堵塞,该阀仍可确保机油流至机油滤清器。 该阀在大约2巴的压力下打开。 进气门(活塞冷却) 机油还会流至机油冷却管,它与用于主轴承和连杆轴承的管道平行。 机油首先通过一个在大约2.0巴压力下打开/关闭的阀门。 随后,机油流至活塞冷却喷嘴: , 如果阀门的打开压力太高,这意味着流向活塞的机油将会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 , 如果阀门的打开压力太低,将使流向活塞进行冷却的机油增加。 在某些情况下(在减压阀打开之前),这将 导致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太低,从而导致发动机损坏 喷嘴将机油导向活塞底部。 每个气缸都有自己的喷嘴。 气缸盖机油供应 机油从气缸体流出,通过前、后管道流至气缸盖。 前边缘的管道向气缸盖中的2条油路供应机油: 1. 用于液压挺杆、真空泵和凸轮链条润滑的油路 A 进气侧上的一条纵向管道向以下部件供应机油: , 液压挺杆 , 真空泵 , 用于凸轮链条润滑的喷嘴 2. 用于进气凸轮轴前轴承、CPS阀和具有CPS功能的挺杆的油路 一根管道向进气凸轮轴前轴承和两个CPS阀供应机油。 前CPS阀控制流向气缸1、2和4的挺杆的机油,而后CPS阀则控制流向气缸3、5和6的挺杆的机油。 当CPS电磁阀启动时,阀将打开(即从低阀门升程高度转换为高阀门升程高度),机油在压力作用下供向挺杆。 向后CPS阀供应机油的纵向管道配有排气孔。 这可以确保空气不会进入CPS阀或挺杆。 该管道还配有2根校准油道,连接到各个挺杆油路(即CPS阀后的油路)。 机油通过油路持续不断地流过可以确保小挺杆与大挺杆之间的稳定过渡(或反之)所需的必要稳定压力差。 注意: 在小升程高度的情况下,在CPS气门打开时机油将向油底壳回流,挺杆油路基本上没有压力。 每根油道中都有滤清器。 后边缘的管道向以下部件/功能供应机油: , 凸轮轴链条液压张紧器 , 用于进气凸轮轴的VCT阀和VCT单元 , 用于进气凸轮轴的凸轮轴轴承(除前部之外共6个) , 用于排气凸轮轴的凸轮轴轴承(共7个) 齿轮壳体 从凸轮轴链条壳体排出的机油供给轴承和啮合机构,即机油不会被压缩。 机油通过后轴承流经齿轮壳体的底部,向前流入壳体,在壳体中向啮合机构和前轴承喷射润滑。 在机油流出凸轮轴链条壳体过程中,还向轴之间的内滚针轴承供应机油。 机油通过轴之间的开口到达轴承。 即使中间轴轴承也由喷射到壳体周围的机油润滑。 第十三章:干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H–I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思考题 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 态参数, 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H–I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 在t、H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 为什么? 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再送入干燥器, 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为什么, 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它们有什么特征, 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 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怎样计算, 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的作用是什么, 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例题 2o例题13-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 ,相对湿度为50%,干球温度为20 C。试用I-H图求解: (a)水蒸汽分压p; (b)湿度,; (c)热焓,; (d)露点t ; d (e)湿球温度tw ; o(f)如将含500kg/h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117C,求所需热量,。 解 : 2o由已知条件:,,101.3kN/m,Ψ,50%,t=20 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00 的状态点,点。 (a)水蒸汽分压p 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 每小时含500kg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 例题13-2: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 -1-1湿度H为0.009kg水•kg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为0.039kg水•kg绝干12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 -1(1) 水分蒸发是q (kg水•h); m,W -1(2) 空气消耗q(kg绝干气•h); m,L -1原湿空气消耗量q(kg原空气•h); m,L’ -1(3)干燥产品量q(kg•h)。 m,G2解: q=1000kg/h, w=40?, w=5% mG112H=0.009, H=0.039 12 q=q(1-w)=1000(1-0.4)=600kg/h mGCmG11 x=0.4/0.6=0.67, x=5/95=0.053 12?q=q(x-x)=600(0.67-0.053)=368.6kg/h mwmGC12 ?q(H-H)=q mL21mw q368.6mw q,,,12286.7mLH,H0.039,0.00921 q=q(1+H)=12286.7(1+0.009)=12397.3kg/h mL’mL1 ?q=q(1-w) mGCmG22 q600mGC?q,,,631.6kg/h mG21,w1,0.052
/
本文档为【路虎3.2 升汽油机 - 发动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