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

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

2018-05-30 13页 doc 30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生态学:是指研究有机体( 生物)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农业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条件作为一个整体, 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和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 发展的科学。 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4.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联系起来的功能整体。 5. 自然环境: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于生物外界环境条件总和。 6. 人工...
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
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生态学:是指研究有机体( 生物)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农业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条件作为一个整体, 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和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 发展的科学。 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4.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联系起来的功能整体。 5. 自然环境: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于生物外界环境条件总和。 6. 人工环境;广义指所有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7. 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认为培育条件下 ,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性的物种类群。 8.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及生理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类群。 9. 生境;在环境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区域中生存,该区域为相应生物的生境。 10.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1. 种群:某一特定时间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有机体。 12.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率。 13. 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成为该种群对的环境容纳量。 14. 环境阻力:是妨碍种群内禀增长率实现的环境限制因素的总和。 15. 生命表:又称为寿命表或死之率表,它可用来综合评定种群年龄组的死之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还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列情况。 16. 生物群落:指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17. 群落结构:群落中水平方向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 18. 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度区域。 19. 边缘效应:添加了交错区的物种多样性和种植密度。而且增大某种生物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的现象. 20. 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群落与环境向着一定的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21. 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的稳定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的群落。 22. 生态对策:就是生物为适应环境而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也即生物以何种形态和功能特征的适应而在其生境中生存和繁衍后代。 23. 生态系统结构: 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连结构,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物种结构;生物物种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不同性生物种类的组分与数量关系的格局构成生态生物系统的物种结构。 空间结构:指生物群落间的水平和垂直格局变义形成之维德格局。 时间结构:指在生态系统内合理安排各种生 物种群,使它们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积累 时间错落有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一种时序结构。 营养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24. 食物链:指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25. 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 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有常常被多种生物取食,于是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结构。 26. 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阵太阳能外,通过自然补加或人工投入方式,对生态系统输入的其他形成能量,这些能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繁 B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用。 27. 能量转化率: 各种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利用或消费植物,争初级生产效率是不相同的,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在生态系统物中向协同进化上具有其合理性。 28. 生物地球系统化学循环: 化学元素在生物圈中从环境\生物\生物\环境的循环流动过程。 29. 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通过取食的方式使环境中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30. 初级生产: 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着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或有机体化学能,并贮藏存起来的过程。 31. 次级生产:是指异样生物的生产的生产,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过程。 32. 水体中的富营养化: 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澡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3. 赤潮: 在近海中夜光澡,无纹澡等占优势,澡层呈红色,被称为赤潮。 34. 农业资源:指能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的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类;按与人类的关系分。 35. 再生资源: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源(水,风,大气) 36. 非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石油,煤,光) 37. 农业效益;农业能够满足人类利益的效益。 38. 社会效益;指农业在满足人类社会最基本需求效果。 39. 生态效益;指农业在保护和增殖资源,改进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效果。 40. 成本外摊;指生产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或本利用了自然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 41. 收益外池;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增殖了自然资源。改善了自然环境。但没有在系统的经济核算中的以反映的现象。 简答题 1(生态学的发展经历哪四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1)生态学累积知识的阶段。(1866年以前)(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的方向发展的阶段(1962年以后) 2.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有哪些, 答;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内容是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3)农业生态在特定的自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下的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差异。4)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各农业生态系统的发生的演变规律。5)农业生态的系统的调节控制规律和方法;农业生态的,生态农业的建设。 3.生态系统的理论首先谁提出的, 在英语生态学家坦斯列1935年最首先提出的。 4.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包括哪些部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包括;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 5.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有哪些, 答;基本结构(1)组分结构(2)时空结构(3)营养结构。基本功能(1)能量流(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 6. 什么是最小因素定律,耐性定律, 最小因定律;作物产量并非经常受到大量水和二氧化碳的限制,而是受到一些微量元素的如硼的限制,最小因子定律说明某一数量最不足的营物质,由于限制作物生长需要,不但会限制作物生长,同时也会限制处于良好状态因子发挥效应。耐性定律;在最小因子定律的基本上,人们发现某些因的过量也会成为限制因子。也就是说,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都会成为限制因子。把最大最量和最小量限制作用概念合并为耐性定律。 7. 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种群的基本特征;(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3 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8. 了解存活曲线的三种类型, 存活曲线的三种类型~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未期死亡率才升高。B型;呈对角线的存活曲线。即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在各个时其用的死亡率是相等的。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 9. 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有哪些,种群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答;一是,光,温,水,养分等因子或事物。二是,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种群调节;是指种群数量的控制。种群调节的机制是(1)密度制约;是通过溶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密度制约(1)种内调节(2)种间调节(2)非密度调节;是非生物因子(气候污染物,化学因子)对种群调节(3)农药有污染生物种群的综合调节。 10.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结构。(3)具有一定地动态特征。(4)不同物 )形成特定的群落环境。(7)具有一定的群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5)具有一定地分布范围。(6 落边界特征。 11. 群落结构包括哪些结构, 群落结构;(1)群落的水平结构(2)群落的垂直结构(3)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12. 引起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原因是环境因素和物种进化。 13. 演替的类型, 从性质分,1,原处演替2,次生演替。从发展方向分1,进展演替2,逆行演替。 14. 种群增长的两个基本类型, 答;1,种群在无环境限制下的指数增长(1)时代分离的种群(2)时代重叠的种群。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谛增长。 15. 生态系统结构一般包括那几方的结构, 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连结构。 16. 三种类型的食物链, 三种类型(1)捕食食物链(2)寄生食物链(3)腐生食物链 17. 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食物链的‘加环’, 答;(1)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18.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1)生物组分(生产者,大型清费者,小型清费者)(2)环境组分(辐射,气体,水体,土体) 19.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1)能量流。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 20.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有哪些, 答:(1)因地制宜 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能。 (2)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限或减缓限制。 (3)选优良品种。 (4)加快物质循环,减少养分和水分制约。 (5)改善种植。 (6)调控作物的群体结构。 21. 为什么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是有限的,那种类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较长或较短, 答: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营养级。任何一种生物都属于一定的营养级。任何食物链上,后一种生物只能吃食,同化前一种生物所提供能量的一部分,并通过新陈代谢等又消耗一部分能量。后一种生物最终只能储藏从前一种生物中摄取能量的5%~20%。这就是说,能量沿着食物链的营养级逐渐流动,不断减少。捕食物链和混合食物链较长,寄生食物链和腐生食物链是较短。 22. 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 答:(1)太阳铺射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成为能量主要来源。 (2)以植物有机质性式贮藏起来的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驱动生态系统的物流,信息传递和功能。 (3)化学潜能贮存在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内或随产品输出算,离开生态系统。 (4)植,动,微释放热能,并散失。 (5)铺助能的加入。 2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具有哪些特点, 答:(1)单向流动(2)能流是能量逐渐递减的过程。(3)能流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4.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投入有哪些, 答:(1)太阳能占99%(2)自然铺助能,1%(3)人工铺助能,肥料。 25. 了解水循环的途径? 答: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运输?降水?经流 26.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有哪些影响,碳循环失调会产生那些环境问题? 答:(1).全球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变化的总称。 (2).人类活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燃烧矿物燃料和砍伐森林等打破了碳循环原有的平衡。 (3).人类活动对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影响甲烷的增加与人类人口增加密切相关,产生甲烷的源地沼泽稻田等。 (4.)温室效室,大气中的CO2,CH4,N2O,O3,CF,CS,H2O等可以变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因此,这些气体有类似温室的作用。故称《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温室效室(应)。 27. 氮素循环的失调会产生那些后果?控制农田氮素平衡的途径有哪些? 答;1.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2.农作物品质与硝酸盐超标问题。 3.温室效应问题 4.大气沉降与酸雨酸雨问题 5.臭氧层破坏问题 6.降低土壤质量问题 控制农田氮素平衡的途径如下: 1. 改进氮肥施肥技术,分次施肥,氮肥深肥,缓效肥等。 2. 平衡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 3. 采用硝化抑制剂 4. 合理灌溉 5.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8.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的特点, (1)有较高的输入率和输出率。 (2)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 (3 (4)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29. 影响我国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1.自然资源条件2. 社会经济条件 3.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4.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30.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途径, 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1. 调整科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 2. 培育、改良、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 3. 将分散经营适度的集约化养殖。 4. 大力开发饲养进行科学喂养。 5. 改善次级生产构成,发展草食动物,水产业,腐生食物链生。 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1. 因地制宜 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能。 2. 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限或减缓限制。 3. 选优良品种。 4. 加快物质循环,减少养分和水分制约。 5. 改善种植制度。 6. 调控作物的群体结构。 31. .农业资源一般分为哪两类资源。举列说明, 答;分类;按与人类的关系分。(1)自然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2)社会资源;技 术,劳力,资金,信息,交通。按资源再生于增长机理分;(1)可更新资源,水,生物(2)不 可更资源,燃料。金属。 32. 水土流失,沙漠化的成因及如何治理, 答;沙漠化的成困及如何治理。原因;自然原因;如草地退化。人工原因;如过废放物牧。防治 方法;(1)牧蓄数量与农作物植物均应与按环境负荷能进行(2)改善耕种方法(3)鼓励农作 种植一些高产量而生长速度快的农作物。(4)恢复原本植被(5)控制人口增长。 33. 农业生态系统有哪些信息流, 答;1)自然信息流2)人工信息流。 34.资金流于能流,物流的关系如何, 答;1)相遇联关系2)脱离了能流,物流的资金流,3)单独的能物流。 35.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论述题的第二 36. 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答;1)行政上,明确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2)通过资源与环境的方法建设,禁止有害环境的 行为。3)通过教育提 高全名的环境和生态意识。4)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例如征收排污费等。 论述题 1. 试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兴建水利工程 (2) 植物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3) 过度开采地下水 (4) 围湖造田 2. 论述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调控方式,调控层次, (1) 兼有中心式调控和非中心式调控 (2) 农业生态系统三个调控层次 A) 从自然生态系统继续的非中心试调控机制是第一层调控, B) 由直接操作农业生态系统的农民或经营者充当调控中心的人工直接控制构成第二层调 控。 C) 社会间接调控是第三层调控。 3. 论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1) 因地制宜,曾加绿色植被的覆盖, 2) 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限或减缓限制因子, 3) 选优良品种 4) 加快物质循环,减少养分,水分制约, 5) 改善耕作制度 6) 调控作物的群体结构 4.论述温室效应及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的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度。可是,如果没有大气,根据地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和地球向宇宙 空间放出的热量相等,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应为-18度,因些,这33度大体就是因 为地球有大气像被子一样造成温室效应。 影响;1)对农作光合作用的影响 2)对农作物品质影响 3)对农作物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4)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对农业病虫草害影响 6)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7)对农业耕作制度的影响 8)对畜牧业的影响 9)冰川融化和害平面升高对农业的影响 5.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磷的主要来源及其调控, 氮输入,1)工业固氮,2)高能固氮,3)闪电等,4)生物固氮 (1) 因地,固作物施肥 (2) 测土配方施肥 (3) 深施氮肥 (4) 叶面喷肥 (5) 适期使用 (6) 加强水管理 磷的来源;施肥,作物残体,大气沉降,灌溉。 (1) 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的磷肥肥料 (2) 采用磷肥高效施用的技术与方法 (3) 选育与推广应用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 (4)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磷素循环。 6.论述次级生产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次生生产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 (2) 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食物构成 (3) 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4) 提高经济价值 次级生产的改善途径; ) 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无结构 (1 (2) 培育,改善,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 (3) 将分散经营适度的集约化养殖 (4) 大力开发饲料,进行科学喂养 (5) 改善次级生产结构,发展草俍动物,水产业,腐生食物链。
/
本文档为【新疆农业大学 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