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西省情

2017-09-18 4页 doc 15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山西省情山西省情 山西省情介绍 山西因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隶属晋国,所以简称“晋”;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境内山环水绕,和邻省界线分明。东面以太行山与河北省毗邻;西面和南面为黄河所环绕,隔河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面以外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全省总面积15.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70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高差悬殊,山区、丘陵面积占2/3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山西地貌多样 米至2000米之间,对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尤其是小杂粮生产十分有利,但2/3...
山西省情
山西省情 山西省情介绍 山西因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隶属晋国,所以简称“晋”;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境内山环水绕,和邻省界线分明。东面以太行山与河北省毗邻;西面和南面为黄河所环绕,隔河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面以外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全省总面积15.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70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高差悬殊,山区、丘陵面积占2/3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山西地貌多样 米至2000米之间,对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尤其是小杂粮生产十分有利,但2/3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温带气候带,部分高山区具有高寒温带气候条件,夏季多雨但雨季时间较短,其他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全省降水量空间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特征。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18种,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13.6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铝土矿、耐火粘土等5种;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4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累计探明保有储量2674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储量的1/4幻煤层气资源储量约为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沁水、西山、河东煤田为煤层气高产富集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铝矶土储量约5亿吨,占全国的1/3。全省工业体系比较完备,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产业优势明显。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130亿吨,净调出100亿吨,总产量和外调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80%,焦炭产量和外调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60%,外送电 量居全国第三位,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外送电量居全国第三位。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现发现的古遗址多达5000处,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相传,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为都城。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 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 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兴隆数百年,山西票号开中国金融业之先河。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名山大川闻名中外,唐代柳宗元称之为“里山河”。民族文化遗产丰厚,素有古代建筑的宝库、雕塑壁画的殿堂、文学艺术的海洋等美誉。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1处,居全国之首。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 中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民歌、民谣舞蹈、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具有独特的魅力,有69个戏剧、曲艺等方面的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1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字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三晋大地遍撒革命 火种。抗战时期,山西是华北抗战根据地的中心,是八路军总部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是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夺取抗战胜利进行了英勇斗争,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八年抗战,山西15万名优秀儿女加入共产党,60 万名热血青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期间,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军政干部奔 ,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赴新 区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三个下功夫”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和 10.4%。2011年,全省“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 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1100.18亿元、2260.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8123.9元、5601.4元,比上年增长15.8%、 18.3% 。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煤炭产量达到8.7亿吨,外送5.81亿吨,新增电力装机8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5300 万千瓦,粮食总产量达到119.3亿公斤,进出口总额达到147.6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5,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今年第一季度,GDP完成 2494.1亿元,增长10.3%。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525.5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1769.6亿元,增长 22.9%;财政总收入1219.1亿元,增长24.4%,一般预算收入 663.3亿元,增长27.2%,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 “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思路是: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特别是切实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同时,围绕再造一个新山西,提出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民生福祉有新水准、社会管理有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的“七个新”的标志性目标。“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 为2020年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
本文档为【山西省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