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

2018-01-08 11页 doc 28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摘 要:考察《百喻经》中“之”、“其”、“他”的所有用例可知,“之”主要继承了上古汉语的用法,“其”的功能得到扩展,能充当主、定、宾语,成为一个成熟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仍然作为旁指代词或旁称代词,但出现第三人称代词的萌芽。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他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虽名为百,其实只有九十八篇。《百喻经》是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语料。书中的譬喻故事篇幅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鲁迅先生评价...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摘 要:考察《百喻经》中“之”、“其”、“他”的所有用例可知,“之”主要继承了上古汉语的用法,“其”的功能得到扩展,能充当主、定、宾语,成为一个成熟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仍然作为旁指代词或旁称代词,但出现第三人称代词的萌芽。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他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虽名为百,其实只有九十八篇。《百喻经》是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语料。中的譬喻故事篇幅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鲁迅先生评价道:“佛藏中经,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种,唯《百喻经》最有条贯。”学界对《百喻经》非常重视,但对其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用法则关注不多。本文拟对《百喻经》中“之”、“其”和“他”做详尽考察,利用穷尽式的统计,描绘《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基本面貌。对《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此期的发展情况,认识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脉络。 一、第三人称代词的界定 学界对第三人称代词的判定往往不一致,这导致人们对一些成分是否属于第三人称代词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般认为示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的,即为第三人称。有的认为如果一个代词是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 [1]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成分就是第三人称代词。姚振武则认为典型的第三身范畴应该是对“我”(第一身)“你”(第二身)之外的第三者(人)的单纯的称代。他说:“所谓第三身称代一般只限于举在叙述句或描写句中承指的 第1页(共9页) 位置上,称代上文刚刚出现过的人的例子,这样的称代,„„其第三身称 [2]代的性质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专家学者们对上古有无第三人称代词这一问看法有很大不同。 王力在《汉语史稿》一书中指出,上古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 [3]?“厥”等。张斌、胡裕树认为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有彼、夫、其、之”等。吕叔湘、郭锡良则认为上古汉语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郭锡良认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起源较晚,因此严格来讲,先秦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先秦汉语中的“之”、“其”等原来都是指示代词,在先秦 [4]时代虽已逐渐转化,但未完成它的转化过程。吕叔湘说:“就古代汉语而 [5]?论,第三身代词跟指示代词的关系异常密切,应该合并成一类。” 姚振武认为:“指示代词和第三身代词在印欧语中是两分的,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两分的。然而我们看到,在上古汉语中却没有这种分别,即上古汉语用一套代词承担了印欧语及现代汉语中指示代词和第三身代词这两套 [2]代词的功能。”姚振武认为上古的第三人称代词只不过与指示代词同形。 本文即采用梁银峰、姚振武、张玉金等先生的观点,但也做了一些修订:一个代词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能充当宾语或定语或主语,相当于“他”“他的”,那它就是第三人称代词。一些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同形。同时参考王力的观点,认为“彼”的指示意味较强,不宜看做第三人称代词。这样看来,《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他”(个别用例)。 ?二、《百喻经》中第三人称代词 (一)之 《百喻经》中,“之”字作为代词的用法有126例。其中人称代词共有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8页.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3页. ?周绍良,百喻经,中华书局,1997年版。以下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他”引例全引自本书. 第2页(共9页) 102例,相当于“他(们)、它”。可以代人、物等,所代的词在上文中出现过。“之”在句子中经常作动词宾语。例如: (1)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引言) (2)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机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渴见水 喻) (3)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於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煮黑石蜜浆喻) (4)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入海取沉水喻) (5)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种熬胡麻子喻) (6)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说人喜瞋喻) 以上六例都是作为动词后的宾语。例(1)指代的是佛法,‘唯愿说之’即为‘希望为我们解佛法’,例(2)指代的是上文中出现的水,‘我当饮之’可译为‘我自然早就喝水了’,例(3)则是指火,‘用扇子使劲煽火’,例(4)指代的是水中的香木,‘诣市卖之’译为‘送到集市上去卖香木’,例(5)则指代胡麻,‘熬而食之为美’译为‘炒熟了胡麻吃起来不错’,例(6)指代的是他,‘是故打之’即‘所以要打他’。 《百喻经》中的人称代词“之”,多数位于动词之后,做动词的宾语,作为介词宾语的情况是极少。 “之”作指示代词,主要用来表近指和远指。《百喻经》中共有24例,这些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等”,这些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二)其 第3页(共9页) 《百喻经》中“其”字作为人称代词的用法有200例。“其”可以表单数“他”、“他的”,又可以表复数“他们”、“他们的”,分别作主语、宾语、定语,既用来指称人,也可以指称物。 1.“其”作定语 “其”做定语文中共出现174处。大多表示领属关系,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或“它(们)的”。 a.“其”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文中共出现168处。例如: (1)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妇诈称死喻) (2)犹如世间无智之徒,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至毁呰。(叹父德行喻) (3)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三重楼喻) (4)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与汝。(人说王纵暴喻) 例(1)中,出现的三个“其”均作定语,修饰名词,译为“他的”,例(2)、例(3)、例(4)中“其”也均译为“他的”。 b.“其”修饰所字结构,出现4次。例如: (5)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偷官库衣喻) (6)诣彼仙所,决其所疑。(小儿争分别毛喻) (7)王大欢喜,与其所愿。(愿为王剃须喻) (8)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诈言马死喻) 以上4例,“其”译为“他”,修饰所字结构,作定语。 c.“其”修饰数词,共出现2次。例如: (9)喻如彼人,畏其二足,倒加其八。(比种田喻) 第4页(共9页) (10)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猕猴把豆喻) 例(8)“倒加其八”译成“反倒添成八只脚一样”,“其”修饰“八”,作定语,例(10)“欲觅其一”译为“去找丢掉的那一颗”。 2.“其”作主语,文中共出现2处。 “其”作分句的主语,可以译为“他”或“它”。例如: (11)其欢喜丸忘置树下(五百欢喜丸喻) (12)其於初时虽无净心(五百欢喜丸喻) 以上2例均出自“五百欢喜丸喻”中,“其”在句首,作主语,译为“他”。 3.“其”作宾语,文中共出现22处。 a.“其”作动词的宾语,文中出现14处。例如 (13)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愚人食盐喻) (14)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认人为兄喻) (15)见其还债,言非我兄。(认人为兄喻) (16)牧羊之人,未见於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牧羊人喻) 例(13)中,“其”在动词“为”后,组成动宾结构,作宾语,“返为其患”译为“反而使他痛苦”,例(14)、例(15)、例(16)中,“其”均在动词后作宾语,译为“他”。 b.“其”作介词的宾语,文中共出现8处.例如: (17)以其贵故,卒无买者。(入海取沉水喻) (18)以其难得,便生退心。(入海取沉水喻) (19)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五百欢喜丸喻) (20)婢语此者:“先与其浣。”(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21)於其树下,见欢喜丸(五百欢喜丸喻) (22)徒丧身命,为其所困。(倒灌喻) (23)须臾之间,为其所害。(摩尼水窦喻) 第5页(共9页) (24)於其後时,果乾减少,唯半巢在。(二鸽喻) 例(17)-(19)均为“以其”,“其”在介词“以”后面,组成介宾短语。其它几例类似。 以上例子中,“其”分别作了定语、主语和宾语,但从其文中出现的概率不难看出,“其”作为定语修饰名词和名词性词组的最多,其次是作宾语,分别组成动宾结构和介宾结构,最少要数“其”作主语。 (三) 他 《百喻经》中“他”字出现43次, 42例为旁指代词,意为“别的,别人,别人的”、“其它(的)”。其指代的对象不是特定的、确指的,在上文没有明确出现过。这时我们认为他们还不是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旁指代词“他”可做主语、宾语、定语。如: (1)见他道说, 返欲打扑之。( 说人喜嗔喻) (2)闻他说言驴乳甚美。( 构驴乳喻) (3)他人以如法轮破其所论,便言我论中都无是说,如是愚人,为小名利,便故妄语,丧沙门道果,身坏命终,堕三恶道。(父取儿耳珰喻) (4)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扑打之。(说人喜嗔喻) (5)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贫人烧粗褐衣喻) (6)昔有一人, 共他相嗔, 愁忧不乐。(共相怨害喻) (7)竟未害他, 先为嗔恚, 反自恼害, 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共相怨害喻) (8)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摩尼水窦喻) (9)如截他鼻,徒自伤损。(为妇贸鼻喻) (10)毁他善法, 使道果不成。(破五通仙眼喻) (11)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见他人涂舍喻) (12)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小儿争分别毛喻) 第6页(共9页) (13)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认人为兄喻) (14)如彼愚人使他没海。(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以上例中“他”均可译为“别人(的)”“其它(的)”他们指代的不是特定的对象,因而还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是有的还处于一种两可的状态,有的前面提到,但对象并不确定,不是特定对象,如(1)(12)。 但我们认为《百喻经》已经出现了“他”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或者说是第三人称代词的萌芽,只是用例很少。例如: (15)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以梨打头破喻) (16)彼实不食,我妄杀他。(二鸽喻) “他”指的是上文提到的特定的人,所指是明确的。例(15)中“被他打头”译为被他人打头,“被他打头”的“他”有两种理解,固然可理解为“别人”,但理解为前面提到的别人,那么也可理解为回指性的代词,代指上文出现过的,可理解为“他”,因而我们认为可以看做第三人称代词。例(16)中“我妄杀他”译为我把她杀了。其中,“他”所指的是上文中的雌鸽。 三、《百喻经》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 从上面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百喻经》中“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是做宾语,这一点和上古汉语基本一致。 比较起来,“其”的变化较为明显。《百喻经》中“其”主要是做定语,这一点和上古大体一致,如: (1)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但在上古汉语里,“其”字一般认为不能用作主语。例如下面的例子中 [8]?的“其”郭锡良的《古代汉语》就特别强调是定语而不是主语,例如: ?郭锡良,古代汉语,天津出版社,1980年版,第319页. 第7页(共9页) (2)孟子,吾见师之处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例(2)中“不见其入”等于说不见师之入。“其”和“入”组成词组作“不见”的宾语。 但是在《百喻经》中我们发现“其”确定无疑用作主语的例子,联系同时期“其”用作主语、宾语的例子,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个时期“其”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功能齐全的第三人称代词。如: (3)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4)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宋书?二凶传?刘劭》) (5)从子将婚,戎遗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晋书?王戎传》) 这里(3)(4)就是做主语,(5)做宾语。 在上古,“他”字在为旁指代词,当“别的”讲,可做宾语和定语。中古至近代,“他”字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第三人称代词,也有旁指代词的遗留。《百喻经》中有2个用例的“他”是回指前文特定的人,虽然有人认为这还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但我们认为这至少可以看做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发展演变中的重要一环(有人认为南朝宋史学家范哗《后汉 [9]书》中的“还他马”之“他”是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到了近代,“他”字已完全发展为成熟的第三人称代词了。通常用来称代第一、二人称以外的单数男性,有时遇到性别不明或不必要区分性别时,也可以用“他”任 [10]指第三者。在句子中“他”在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同位语、兼语的同时,还可以作主谓词组的主语、介词的宾语、双宾语中的近宾语等。比起以前在句子中作的成分,“他”的语法作用得到发展。 四、结语 通过上面对《百喻经》中“之”、“其”和“他”的系统考察、, 我们赞同学者们关于第三人称代词的来源的看法:第三人称代词是由指示代 第8页(共9页) 词转化而来的。上古的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是同形的。当远指代词只具有称代性时, 可独立成为第三人称代词。正如姚振武先生所说‘上古没有完备的第三身代词,但可以自如的表达第三身范畴。’ 就语法功能而言,《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在句子中的用法主要用作宾语,“其”则可以表示单数和复数,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已经发展为一个功能全面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主要还是用于旁称代词和旁指代词,在《百喻经》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虽只出现2次,该时期无疑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发展的重要阶段。 参考文献: [1] 梁银峰.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J].语文研究,2014(4). [2] 姚振武.上古汉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J].古汉语研究,2001(4). [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1(4).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周绍良.百喻经.[M].中华书局,1997. [7]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出版社,1980. [9] 唐为群,张咏梅.《百喻经》“我”“尔”“他”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 [10]李慎行.关于“他”的古今探索[J].宝鸡师院学报,1987(4).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第9页(共9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 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 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 法权利。谢谢合作~ 第10页(共9页)
/
本文档为【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