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2017-11-14 22页 doc 207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原型与模型 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1 2 毕思文,汪湘 ()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北京市三吉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摘 要 ] 本文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讨论了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主要内容有数字人体的头部系统 、颈部系统 、胸部系 统 、腹部系统 、盆部与会阴系统 、背柱区系统 、上肢系统 、下肢系统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系统等 ,为深入研究数字人体提供 物质基础 。 [ 关键词 ] 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 ;物质组成 () 文章编号 ]...
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原型与模型 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1 2 毕思文,汪湘 ()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北京市三吉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摘 要 ] 本文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讨论了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 。主要内容有数字人体的头部系统 、颈部系统 、胸部系 统 、腹部系统 、盆部与会阴系统 、背柱区系统 、上肢系统 、下肢系统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系统等 ,为深入研究数字人体提供 物质基础 。 [ 关键词 ] 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 ;物质组成 () 文章编号 ] 100323289 2003S20028207 [ [ 中图分类号 ] TP391. 9 [ 文献标识码 ] A Substance Composing of Digital Human Body System B I Si2wen , WANG Xiang ( Key L aboratory of Remote Sensing Inf ormation Science ,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Substance composing of digital human body system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thought from whole to local in this pa2 per . The main contents are head system , cervix system , breast system , abdomen system , basin and perineum system , back mast sys2 tem , upper limbs system , lower limbs system , nerve system and sense organ system etc . . It provides substance basis for studying deeply digital human body. Key words Digital human body ; Human body system ; Substance composing 在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数字学研究中 ,人体系统的物1 质组成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研究数字人体的物质基础。[ 2 ,3 ] 1 头部系统 头部系统包括颅和面两部分。颅内有脑、血管及脑膜; 面 部有视器、位听器、口、鼻等器官。鼻腔与口腔是呼吸、消化道 的起始部。视器、位听器及口、鼻粘膜中的味器和嗅器属特殊 感觉器。 1. 1 头部系统边界与子系统 头部系统与颈部的界限为下颌 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及枕外隆凸的连线。头部 系统又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及乳突的连线为界 , 分为颅部和面部。 1. 2 头部层系统 () ( 1体表及骨性标志 : 头部的体表及骨性标志主要有图 ) 1 ,2: ?眉弓 ,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弓形隆起 ,男性 隆起较明显 ,其内侧的深面有额窦。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 为孔者占 36. 1 % ,一侧为孔而另一侧为切迹者占 4. 7 % ; ?眶 () 缘 ; ?眶上切迹眶上孔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 3 相交处 ,距 下孔 ,位于眶下缘中点的下方约 0. 5,0. 8cm 处 ,眶下血管及 正中线约 2. 5cm ,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穿出。用力按压时 ,可 神经由此穿出。此处为眶下神经阻滞点; ?颏孔 ,位于下颌第 引 起明显压痛 。据资料记载 ,两侧为切迹者占59 . 2 % , 两侧 二前磨牙根下方 ,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 ,距正中线约 2. 5cm 处。此孔呈卵圆形 ,开口朝向外上方 ,有颏血管和神经经 过 ,可作为颏神经麻醉的穿刺点 ; ?翼点 ,位于颧弓中点上方 ( ) [ 作者简介 ] 毕思文 1956 - , 男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双博士后 , 研究() 约二横指3. 8cm处 ,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点 ,多 员 ,北京医药信息学会“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数字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呈“H”形。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 ,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 委员。研究方向 :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数字学。 通过 ; ?颧弓 ,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共同组成 ,位于眶 E2mail : bisw @irsa . ac . cn 下缘和枕外隆凸之间连线的同一水平面上 , 全长均可触及 麻醉的穿刺点 ; ?耳屏 ,为耳甲腔前方的扁平突起。于耳屏前,相当于中垂直线与后垂与后垂直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 方约 1,1. 5cm 处可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在耳屏的前方可 直线间的一段 ,在颞下颌关节上方 5,5. 5cm 处 ; ?中央前、后 检查颞下颌关节的活动 ; ?髁突 ,位于颧弓下方 ,耳屏的前方。 回的投影 :中央前、后回分别位于中央沟体表投影线前、后各 在张、闭口运动时 ,在耳屏前方可触及髁突向前、后滑动 ,若髁 1. 5cm 宽的范围内 ; ?运动性语言中枢的投影 : 通常位于左侧 突滑动受限 ,可出现张口困难 ; ?星点 ,为颞、枕、顶三骨外面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 ,其投影区在前垂直 相接处 ,位于乳突基底后方约 2cm ; ?下颌角 , 位于下颌体下 线与上水平线相交处的上方 ; ?大脑外侧沟的投影 :大脑外侧 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处。下颌角突出、骨质薄弱 ,为下颌骨骨 沟相当于中央沟投影线与上水平线之间夹角平分线。外侧沟 折的好发部位 ; λϖ乳突 ,位于外耳下方、耳垂之后 ,其根部的前 ?后支的前端起自翼点 ,沿颞骨鳞部上缘的前份向后 ,再经顶骨 内方有茎乳孔 ,面神经由此孔出颅。在乳突后半部的深面有 深面转向后上 ,终于顶结节下方 ; ?大脑下缘的投影 : 从鼻根乙状窦沟 ,容纳乙状窦。乳突根治术时 ,应注意勿伤及面神经 ω部中点上方 1. 25cm 处起向外 ,沿眶上缘向后 ,经颧弓上缘、外 和乙状窦 ; λ?前囟点 ,又名冠矢点 ,为冠状缝与矢状缝的相交 点。在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 ,此处仍为纤维组织膜 耳门上缘至枕外隆凸的连线。 性连接 , 呈菱形 , 称为前囟 anterior fontanelle ,1,2 岁时闭合。 [ 2 ,3 ] 颈部系统2 ξ临床上可借前囟的膨出或内陷来判断颅内压的高低; λ人字 ?颈部系统位于头部、胸部和上肢之间。颈部肌肉分为颈 点 ,为矢状缝的后端与人字缝的相交点 , 位于枕外隆凸上方 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颈深肌群 ,可使头、颈灵活运动 ,并参 6cm 处。有的人此处呈一线凹 ,可以触及。新生儿的后囟即 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颈部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位于此处。后囟呈三角形 ,较前囟为小 ,出生后不久即闭合。 ψ患佝偻病和脑积水时 ,前、后囟闭合均较迟 ; λ?枕外隆凸 ,是位 颈部两侧有纵向走行的大血管和神经; 颈后部正中有骨性的 于枕骨外面中央最突出的隆起 ,其深面为窦汇。枕外隆凸的 脊柱颈部 ;颈根部除有斜行于颈和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束外 , 下方有枕骨导血管 ,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 ,施行颅后 还有胸膜顶和肺尖由胸腔突入。 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做正中切口时 ,注意勿伤及导血管和 2. 1 颈部系统边界与子系统ζ窦汇以免引起出血 ; λ?上顶线 , 为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的骨 () 1颈部系统边界 : 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嵴 ,其深面为横窦。 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分界; 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 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与胸部 及上肢分界。 () 2子系统 :颈部子系统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两部分。位 于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和脊柱颈部前方称为固有颈部 ,即通 常所指的颈部 ;固有颈部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 区。颈前区的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 ,上界为下颌骨下缘 ,外侧 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成舌骨上区、舌 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和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 含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后 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 1/ 3 上缘之间。肩胛舌骨肌将颈外 侧区分为枕三角与锁骨上大窝。胸锁乳突肌区即为该肌所在 ( 区域。斜方肌前缘与脊柱颈部后方之间的区域称为项部图 ) 3。 () 2体表投影 : 为便于判断脑膜中动脉和大脑半球背外 侧面主要沟回的体表投影 ,以下列六条标志线为依据。下水 平线 :通过眶下缘与外耳门上缘的连线; 上水平线 : 通过眶上 缘向后划一与下水平线平行的连线;矢状线 :自鼻根中点越颅 顶正中线到枕外隆凸的连线 ;前垂直线 :通过颧弓中点 ,与上、 下水平线呈直角的连线 ;中垂直线 :经下颌关节中点与前垂直 线平行的连线 ;后垂直线 : 经过乳突基部后缘与前、中垂直线 平行的连线。 ?脑膜中动脉的投影 : 脑膜中动脉主干经过前垂直线与 2. 2 颈部表层系统 () 1体表标志 : ?舌骨 ,位于颏隆突的下后方 ,适对第 3 、4下水平线相交处 ;其前支通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相交处; 后 颈椎椎间盘平面。循舌骨体向两侧可扪及舌骨大角 ,是寻找 舌动脉的体表标志 ; ?甲状软骨 ,位于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 ,,下界为剑胸结合和肋弓前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和锁骨上缘 甲状软骨上缘约平第 4 颈椎高度 ,颈总动脉在此处分为颈内、 部。胸外侧区又称侧胸部 ,介于腋前、后线之间 ,上界为腋前 外动脉。成年男子甲状软骨左、右板融合处的上端向前突出 , 后襞下缘中点之间的连线 ,下界为腋前、后线之间的肋弓后部 形成喉结 laryngeal prominence ; ?环状软骨 , 位于甲状软骨下和第 11 肋前份 ; ?胸腔 ,由胸壁和膈围成 ,分三部 ,即中部的 方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 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 ,咽与食 纵隔和容纳肺与胸膜囊的左、右部。 3. 2 胸部表层系统 管分界标志 ,也可作为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 ?颈动脉结节 ,是 () 1体表标志 : ?颈静脉切迹 ,为胸骨柄上缘的切迹 ,平对 第 6 颈椎横突前结节 ,颈总动脉在其前方 ,平环状软骨弓向后 第 2 、3 胸椎之间 ; ?胸骨角 ,为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 压迫 ,可暂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角 ,可在体表触及 ,两侧平对第 2 肋 ,是计数肋的标志。胸骨 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之间为锁骨上小窝 lesser supra2 角平面平对主动脉弓起始端、气管杈、食管第 2 狭窄处、胸导 clavicular fossa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 , 为颈 管由右转向左行的部位 ,也是上、下纵隔分界的标志 ; ?剑突 , 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 ?胸骨上窝 ,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 为胸骨的下部 ,细长 ,其上端接胸骨体处称剑胸结合 , 平第 9上方的凹陷处 ,在此处可触及气管颈段 ; ?锁骨上大窝 ,位于 胸椎。剑胸结合的两侧与第 7 肋软骨相连 ,下端游离 ; ?锁骨 锁骨中 1/ 3 上方。在窝底可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 和锁骨下窝 ,锁骨全长均可触及 ,其中 ,外 1/ 3 段交界处下方 第 1 肋。 的凹陷为锁骨下窝 ,在窝内锁骨下方一横指处 ,可摸到肩胛骨 () 2体表投影 : ?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 ,由乳突尖与下颌 喙突 ,该窝深处有腋血管和臂丛通过 ; ?肋和肋间隙 ,在锁骨 角连线的中点 ,向右侧至右胸锁关节 ,向左侧至左锁骨上小窝 下方或平胸骨角可摸到第 2 肋 ,依次往下可触及下方的肋间 作一连线 ,该线以甲状软骨上缘为界 ,上段为颈外动脉的体表 投影 ,下段为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 ; ?锁骨下动脉 ,右侧自右 隙和肋。二者可作为胸腹腔脏器的定位标志。如右锁骨中线 胸锁关节、左侧自左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划一 与第 5 肋相交处为肝上界的最高点 ; ?肋弓和胸骨下角 ,自剑 弓形线 ,弓形线的最高点距锁骨上缘约 1cm ,即为锁骨下动脉 突两侧向外下可触及肋弓 ,肋弓是肝、脾的触诊标志 ,其最低 的体表投影 ; ?颈外静脉 ,为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颈外点平第 2 、3 腰椎间。两侧肋弓与剑胸结合共同围成胸骨下 静脉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之一; ?副神经 ,自乳突尖与 角。剑突与肋弓的交角称剑肋角 ,常选择左侧剑肋角进行心下颌角连线的中点 ,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 1/ 3 交点 ,至斜 包腔穿刺 ; ?乳头 ,男性乳头一般在锁骨中线与第 4 肋间隙交 方肌前缘中、下 1/ 3 交点的连线 ; ?臂丛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界处 ,女性略低 ,偏向外下方 ; ?胸大肌 ,覆盖胸前壁的大部 , 肌发达者体表可见轮廓。中、下 1/ 3 交点至锁骨中、外 1/ 3 交点稍内侧的连线。臂丛在 锁骨中点后方比较集中 ,位置浅表 ,易于触及 ,常作为臂丛锁 骨上入路阻滞麻醉的部位 ; ?神经点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 为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 ,是临床颈部皮神经阻滞麻 醉的部位 ; ?胸膜顶及肺尖 ,由胸腔突出胸廓上口至颈根部 , 最高点距锁骨内侧 1/ 3 段上方约 2,3cm。 [ 2 ,3 ] 3 胸部系统 胸部位于颈部与腹部之间 ,其上部两侧借上肢带与上肢 相连。此部以胸廓为支架 ,表面覆盖皮肤、筋膜、肌肉、血管、 神经等软组织 ,内面衬以胸内筋膜 ,它们一起构成胸壁。胸壁 与膈共同围成胸腔。胸腔两侧部容纳肺和胸膜囊 ,中间为纵 隔 ,有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食管和气管等。纵隔向上经胸廓 上口通颈部 ,向下借膈与腹腔分隔。 3. 1 胸部系统边界与子系统 () 1胸部系统边界 :胸部上界自胸骨柄上缘、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至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与颈部分 界。下界自剑突向两侧沿肋弓、第 11 肋前端、第 12 肋下缘至 第 12 胸椎棘突与腹部分界。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上份 和腋前、后襞下缘与胸壁相交处的连线与上肢分界。由于膈 向上隆凸 ,腹腔上部的器官被胸壁下部所遮盖 ,故胸部表面的 () ( ) 2胸部系统的标志线 图 4: ?前正中线 , 通过胸骨正 界线与胸腔的范围并不一致 ,此部外伤时 ,除胸壁损伤外 ,有 中的垂直线。此线将胸前区分为左、右对称两部; ?胸骨线 , 可能伤及深面的腹腔脏器。 沿胸骨最宽处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 () 2子系统 :胸部由胸壁、胸腔及其内的器官和结构组成。 点所作的垂直线 ; ?胸骨旁线 ,沿胸骨线至锁骨中线两者连线 ?胸壁 ,可划分为胸前区、胸外侧区和胸背区。胸前区又称胸 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 ?腋前线和腋后线 ,分别沿腋前、后襞前部 ,位于前正中线与三角肌前缘上份和腋前线之间 ,上界为 中线 ,沿身体后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骨结节 ,耻骨嵴是自耻骨联合上缘向外侧方延伸的横向骨嵴 ,[ 2 ,3 ] 腹部系统4 长 2,3cm ,终于耻骨结节 ; ?脐 ,脐平面与第 3 、4 腰椎之间平 腹部系统位于胸部与盆部之间 ,包括腹壁、腹膜与腹腔脏 齐。中国人脐与耻骨联合间距为 15. 5cm 左右 ; ?半月线 ,半 器和血管、神经等。 () 月线亦称 Spieghel 线是腹直肌鞘前后两层在腹直肌外侧结 4. 1 腹部系统边界与子系统合处 ,在皮肤表面所形成的纵向浅沟 , 于前正中线两侧可触 () 1腹部系统边界 : 腹壁的上界为剑胸结合、肋弓、第 11 及。大致与腹直肌的外侧缘相当。左、右半月线与左、右侧肋 肋前端、第 12 肋下缘至第 12 胸椎棘突的连线 ; 下界为耻骨联 缘的夹角为前肾点 ,是肾盂的前方投影处。此线平脐处为上 合上缘、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髂嵴至第 5 腰椎棘突的连 输尿管点 ,平髂前上棘处为中输尿管点。 () () 2体表投影 :腹腔主要器官在腹前壁各区九分法的体 线。表投影 ,随年龄、体位、体型、消化道充盈状态及腹壁肌肉紧张 腹壁在两侧以腋后线为界 ,分为腹前外侧壁及腹后壁。 度的不同而稍有变化 ,一般情况如表 1 所示。 腹部系统边界与腹腔的界限不一致。腹腔的上界为膈 穹 ,达第 4 、5 肋间隙水平 ,下方通过骨盆上口与盆腔相通 ,小 3肠等腹腔脏器也经常位于小骨盆腔内 ,因此 ,腹腔的实际范围 表 1 腹腔脏器在体表的投影 远较腹部体表的界限为大。 右季肋区腹上区 () 2子系统 :为了描述和确定腹腔脏器的位置 ,临床通常 右半肝小部分及左半肝大部分 部分胆囊、() 用两条水平线及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九分法。上 左半肝小部分胆总管、 肝动脉、胃贲门、胃底、部分胃体 () 右半肝大部分 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相当于第 10 肋的连线 ,肝门静脉 部分胃脾 部分胆囊 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结节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右 体、胃幽门部 胰尾 结肠右曲 腹股沟韧带中点向上的垂直线。借此将腹部分成: 上腹部的 右肾上部 十二指肠、胰腺的大部分 结肠左曲() 腹上区及左、右季肋区 ;中间的脐区及左、右外侧腰区 ; 下腹 两肾一部分、两侧肾上腺 左肾一部分 部的腹下区及左、右髂区。此外 ,尚有“四分法”,即通过脐的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 垂直线和水平线将腹部分为左、右腹上部及左、右腹下部四个 ( ) ( ) 右腹外侧腰区 脐区左腹外侧腰区() 区域图 5。 ( ) 胃大弯胃充盈时、 大网膜 横结肠 左、右输尿管 十 升结肠降结肠二指肠小部分 部分回肠 空肠一部分 空、回肠大部分 右肾下部 左肾下部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 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回肠一部分( ) 膀胱充盈时子 盲肠 乙状结肠大部分( ) 宫妊娠期乙状阑尾 回回肠一部分 结肠小部分 左、肠末端 右输尿管 5 盆部与会阴系统 盆部及会阴系统位于躯干下部。盆部由盆腔和盆腔内脏 器组成。盆腔以骨盆为骨性支架 ,与覆盖于其内的盆壁肌、盆 底肌及其筋膜共同围成。盆腔内脏器包括泌尿器官、生殖器 官和消化管盆内部分。会阴是由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 部软组织构成 ,又可分为肛区和尿生殖区。 2 ,3 4. 2 腹部表层系统 5. 1 盆部与会阴系统边界及子系统盆部的前面以耻骨 () 1体表标志 : ?剑突 ; ?髂嵴 ,位于腹侧壁 ,骨盆上缘 ,它 联合上缘、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髂嵴前份的连线与腹部距离第 10 肋最低点仅 324cm ,向前止于髂前上棘 ,全长易于扪 分界 ;后面则以髂嵴后缘和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与腰区、及。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有腹股沟韧带附着。临床的髂 骶尾区分界。会阴的外侧与下肢相连 ,前界是耻骨联合 ,后界 () 骨骨髓穿刺 ,髂前上棘平面、麦氏点 McBurney 点等的确定 , 为尾骨 ,两侧是坐骨结节 ,连线呈一菱形区。 均以髂前上棘为基准 ; ?耻骨联合上缘 , 在腹部前正中线下5. 2 盆部与会阴表层系统 盆部的上外侧可以摸到髂嵴。沿 髂嵴向前 ,可触到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再向前下与腹部的交标志。[ 2 ,3 ] 7 上肢系统界处可触及腹股沟韧带及其前端的耻骨结节 ,腹前正中线的 下端可触及耻骨联合上缘 ,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有较锐 人类上肢运动灵活 ,骨骼轻巧 ,关节囊薄而松弛 ,无坚韧 的耻骨嵴。沿髂嵴向后则可触到髂后上棘 ,两侧髂后上棘的的侧副韧带 ,肌肉数多 ,肌形较小而细长。 7. 1 上肢系统边界与子系统 上肢通过肩部与颈、胸和背部连线平第 2 骶椎中部高度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 4 腰 椎棘突高度。 相接。以三角肌前、后缘上份与腋前、后襞下缘中点的连线与 会阴部的耻骨弓、坐骨结节及尾骨尖也可扪及 ,它们是产 胸、背部为界。其与颈部的界限是锁骨上缘外 1/ 3 和肩峰至 科常用的骨性标志。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 2 ,3 ] 脊柱区系统6 按部位 ,可将上肢分为肩、臂、肘、前臂和手部。肩部和手 6. 1 脊柱区系统边界与子系统部分为三区 ,其余各部分为前、后二区。脊柱区是由脊柱及其背部和 两侧的软组织组成 ,上起枕外隆突和上项线 ,下至尾骨尖 ; 两7. 2 上肢表层系统 () 侧自斜方肌前缘 ,腋后线及其向下的延长线 ,髂嵴后份 ,髂后 1体表标志 : ?肩部 ,肩峰为肩部最高的骨性标志 ,位于 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脊柱区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尾 肩关节的上方 ,沿肩峰向后内可摸到肩胛冈 ,向前内可触及锁 区。项区上界即脊柱区上界 ,下界为第 7 颈椎棘突至两侧肩骨全长。喙突位于锁骨中、外 1/ 3 交界处的锁骨下窝内 ,向后 峰的连线。胸背区上界即项区下界 ,胸背区下界是第 12 胸椎 外可被扪及。肱骨大结节突出肩峰之下外。腋前、后襞为腋 棘突、第 12 肋下缘、第 11 肋前份下缘的连线。腰区上界即背 ,腋后襞主要由窝的前、后界。腋前襞主要由胸大肌下缘构成 区下界 ,腰区下界是两髂嵴后份和两髂后上棘的连线。骶尾大圆肌和背阔肌下缘构成 ; ?臂部 ,前区可见肱二头肌形成的 纵行隆起 ,两侧为肱二头肌内、外侧沟。三角肌粗隆位于臂中区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三点围成的三角区。 6. 2 脊柱区表层系统 部的外侧 ; ?肘部 ,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两侧最突出的骨点 () 1棘突 :在后正中线上 ,上 6 个颈椎的棘突由于厚实的 外上髁的下方有桡骨头。后区最显著的隆起为尺骨鹰嘴。屈 项韧带覆盖 ,不易触及。直立并上肢下垂于体侧时 ,下述横线 ( ) 肘时 ,前区可触及紧张的肱二头肌腱 ; ?手部 , a骨性标志 : ) 可作为确定椎骨序数的标志 : a连接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 桡、尺骨茎突为位于腕部桡、尺侧的突起。尺骨茎突的近侧有 ) 线 ,通过第 3 胸椎棘突 ; b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 , 通过第 7 尺骨头。腕背中点外侧可触及桡骨背侧结节 , 又称 Lister 结) ) 胸椎的棘突 ;c第 3 腰椎棘突与脐平面相当 ; d两侧髂嵴最高( ) 节 ; b腕横纹 :腕前区有三条横纹。腕近侧纹约平尺骨头 ,腕 ) 点的连线 ,通过第 4 腰椎的棘突 ; e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 ,通 中纹不恒定 ,腕远侧纹平对屈肌支持带近侧缘 ,其中点深面是 () 过第 2 骶椎棘突图 6。 ( ) 掌长肌腱 ,为正中神经入掌处 ; c腱隆起 : 握拳屈腕时 ,腕前 区有三条纵行的肌腱隆起 ,近中线者为掌长肌腱 ;其桡侧为桡 侧腕屈肌腱 , 桡动脉位于该腱的外侧 ; 最尺侧为尺侧腕屈肌 ( ) 腱。伸指肌腱在手背皮下清晰可见; d手掌 :有三条掌横纹 鱼际纹斜行于鱼际尺侧 ,近侧与腕远侧纹中点相交 ,深面有正 中神经通过。掌中纹略斜行于掌中部 ,桡侧端与鱼际纹重叠 掌远纹横行 ,适对第 325 掌指关节的连线 ,其桡侧端稍弯向第 2 指蹼处。手掌两侧有呈鱼腹状的肌性隆起 ,内侧称小鱼际 , () 外侧称鱼际 ,两隆起间的凹陷称掌心 ; e解剖学“鼻烟壶”: 为 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 ,在拇指充分外展和后伸时明显。其 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 ,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 ,近 侧界为桡骨茎突 ,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 通过 ,可触及其搏动。 () 2对比关系 :在正常时 ,肩峰、肱骨大结节和喙突之间形 成一等腰三角形 ;伸肘时 ,尺骨鹰嘴尖端与肱骨内、外上髁处 于同一水平线上 , 屈肘呈直角时 , 三者构成等腰三角形。当 肩、肘关节脱位时 ,上述关系发生变化。 () 3上肢的轴线与提携角 : 上肢轴线是经肱骨头2肱骨小 () 2肾角 :第 12 肋下缘与竖脊肌外侧缘的交界处称为肾 头2尺骨头中心的连线。肱骨的纵轴称臂轴 ,尺骨的长轴称前 角或肋脊角。肾有疾患时 ,该区常有叩击痛。肾位于该角的 臂轴 ,该二轴的延长线在肘部构成向外开放的夹角 ,正常时为 深部 ,是肾囊封闭常用进针部位 , 也是经腰部的肾手术切口 165?,170?,其补角为 10?,20?称提携角。此角大于 20?称肘外 处 ,其上端常以第 12 肋为标志。翻 ,小于 0?,10?称肘内翻 ,0?210?称直肘。 () 3骶管裂孔和骶角 : 沿骶骨中线向下 ,由第 4 、5 骶椎背 () 4体表投影 : ?上肢动脉干的投影 上肢外展 90?, 掌心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的孔为骶管裂孔 sacral hiatus ; 在裂孔两 向上 ,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侧 2cm 处的连线 ,为腋动 侧向下的突起为骶角 sacral cornu , 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的 分别至桡骨茎突前方和豌豆骨桡侧的连线 ,为桡、尺动脉的投,胫骨粗隆表面有髌下皮下囊。在足部 ,跟腱止点表面有跟囊 ( ) 影 ; ?上肢神经干的投影 , a正中神经 : 在臂部与腋动脉一 皮下囊 ,跟腱止点深面有跟腱囊 ,另外在内、外踝的表面分别 致 ;在前臂为从肱骨内上髁与肱二头肌腱连线的中点至腕远 有内、外踝皮下囊。 () ( ) 侧纹中点稍外侧的连线 ; b尺神经 :自腋窝顶 ,经肱骨内上髁 3下肢的测量 :下肢长度测量时必须保持双下肢姿势对 () 与尺骨鹰嘴间 ,至豌豆骨桡侧缘 ; c桡神经 :从腋后襞下缘外称并将双侧结果予以对比。 ?下肢全长为下肢伸直时 ,由髂 前上棘至内踝尖的长度 ; ?大腿长为髂前上棘至股骨内侧髁 端与臂交点处起 ,向下斜过肱骨后方 ,至肱骨外上髁的连线。[ 2 ,3 ] 8 下肢系统最高点的长度 ; ?小腿长为股骨内侧髁最高点至内踝尖的长 度。 下肢系统与上肢系统比较 ,其功能除行走、运动之外 ,还 () 4对比关系 :下肢某些部位若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时 ,可使身体直立 ,支持体重。故下肢的骨骼比上肢粗大;骨连接 的构造较复杂 ,关节的辅助结构较上肢者多而坚韧 ,其稳固性 正常的骨性标志间的位置对比关系可能发生变化 ,这些改变 大于灵活性 ;下肢的肌肉亦较上肢发达。 有助于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常用的对比关系有: ?Nelaton 线 ,身体侧卧 ,髋关节屈 90?,120?,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8. 1 下肢系统边界与子系统 下肢与躯干部直接相连。前方 以腹股沟与腹部为界 ;后方以髂嵴与腰、骶部分界。两下肢上 连线 ,正常情况下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如髋关节脱位或股 骨颈骨折时 ,大转子尖可向此线上方移位 ; ?Kaplan 点 ,身体 端内侧为会阴部。 仰卧 ,两下肢伸直并拢 ,两髂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面。由两侧下肢全长可分为臀、股、膝、小腿、踝和足等部。除臀部 外 ,股部区分为股前内侧区和股后区 ;膝部区分为膝前区和膝 大转子尖过同侧髂前上棘作延长线 ,正常情况下两侧延长线 后区 ;小腿区分为前外侧区和后区。踝部分为踝前区和踝后 相交于脐或脐以上 ,相交点称 Kaplan 点。髋关节脱位或股骨 区 ;足部分为足背和足底。 颈骨折时 ,此点偏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 8. 2 下肢表层系统5下肢力线、颈干角和膝外翻角 : ?下肢力线 ,为通过股 () () ( ) 1体表标志 : ?臀部与股部 ,臀部上界全长可扪及骨性 骨头中点或髋关节中心、髌骨中点 膝关节中心和踝关节 的髂嵴 ,其前端明显突出的结构为髂前上棘 , 后端为髂后上 中心的轴线 ,此线为下肢承受体重压力的轴线 ,它与小腿长轴 棘。髂前上棘后上方约 5cm 处 , 向外突出的隆起为髂结节。基本一致。由于双脚并拢直立时 ,双髋关节比双踝的距离宽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基本上通过第 4 腰椎棘突。屈髋状态 所以下肢力线斜向下内 ; ?颈干角 ,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 ( ) 下 ,臀下部内侧可摸及坐骨结节。臀中部的外侧 ,髂结节下方 向内的夹角叫颈干角。正常成人约 127?125?,130?。若大 约 10cm 处能触及股骨大转子。腹股沟内侧端的前内上方可于此角 ,为髋外翻 ,小于此角者为髋内翻 ; ?膝外翻角 经过股扪及耻骨结节 ,向内为耻骨嵴 ,两侧耻骨嵴连线中点的稍下方 骨体长轴的股骨轴线与过胫骨长轴的轴线在膝关节处相交形 为耻骨联合上缘。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的连线处为腹股沟韧 成向外的夹角 ,正常大小约为 170?。其补角叫膝外翻角 ,男性 带。臀大肌形成臀部的隆起 ,伸髋时可摸到其收缩 ,大腿前面 者略小于女性。若外侧夹角 < 170?为膝外翻 ,呈“X”形腿 , > 明显的肌肉隆起为股四头肌 ; ?膝部 ,正前方可扪及并可看到170?为膝内翻 ,呈“O”形腿或“弓形腿”。 () 隆起的髌骨 , 其下方可摸到较坚韧的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6体表投影 :数字人体常需了解一些主要血管和神经的 髌骨的内、外侧分别可触及上方的股骨内、外侧髁和下方的胫 体表投影位置 ,以协助数字人体系统研究和应用。?臀上动、 骨内、外侧髁。股骨内、外侧髁的突出部为股骨内、外上髁 ,股 静脉与神经 ,髂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中、上 1/ 3 交点为 ( ) 臀上动、静脉和神经出盆点梨状肌上孔之投影 ; ?臀下动、骨内上髁的上方可触及一明显的收肌结节 ,为大收肌腱附着 处。屈膝时 ,于膝部后方之两侧 , 可摸到明显的股二头肌腱 静脉与神经 ,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为臀下动、静脉() () 和神经出盆点的投影 ;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出盆点在髂后上 外侧和半腱、半膜肌腱、股薄肌腱内侧。股二头肌腱止点 处为腓骨头 ; ?小腿部 ,胫骨粗隆向下为纵行的胫骨前缘 ,其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外侧约 223cm 处。坐骨神经干的投影 全长均可在皮下摸到。胫骨粗隆水平的后外方可摸到腓骨 位置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内 1/ 3 交点至股骨 头 ,其下方为腓骨颈。小腿下部的外侧可触及明显的腓骨下 内、外侧髁之间中点的连线 ; ?股动脉 ,大腿微屈并外展、外旋 1/ 3 段。小腿后面的肌肉隆起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踝与时 ,由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收肌结节连线的上 足部 ,踝部两侧可扪及和看到明显的突起为内踝和外踝 ,后方 2/ 3 段 ; ?动、静脉及股神经 ,股后区中、下 1/ 3 平面的交界线 , 可扪及跟腱 ,其下方为跟结节。足内侧缘中部稍后能摸到舟 与股后正中线交点之内侧约 2. 5cm 处至 窝中点的连线为 动 骨粗隆 ,外侧缘中部可触及第 5 跖骨粗隆。踝关节的前方 ,由脉斜行段投影。窝中点至 窝下角连线为 动脉垂直段投影。 内向外依次可摸到胫骨前肌、母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的肌腱。 腹股沟中点是常用的股动脉摸脉点。股动脉外侧约 1cm 处为() 2滑膜囊 :在下肢的某些骨性突起表面具有滑液囊 ,当 过股神经 ,内侧紧邻股静脉 ; ?胫前动脉 ,腓骨头与胫骨粗隆连 度受压或刺激时可能发炎或肿大。主要的滑膜囊有 ,臀大 线的中点至内、外踝前面连线中点的连线; ?胫后动脉 ; 窝下 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臀大肌坐骨囊 ,臀大肌腱膜与大转子之角至内踝后缘与跟腱内缘之间连线的中点; ?足背动脉 ,内、 ( 间的臀大肌转子囊 ,臀中肌止点与大转子之间的臀中肌转子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至第 1 、2 跖骨底之间 即第 1 跖骨底 ) 外缘的连线为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在足背 长伸肌腱与趾功能单位 ,有胞体、轴突和树突 ,根据它们在不同部位编排方 长伸肌腱之间可摸到该动脉搏动。式的不同 ,具有不同的术语。胞体、树突在中枢部聚集的部位[ 2 ,3 ] 9 神经系统gray matter , 因为此部富含血管故新鲜标本上呈粉灰称灰质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其相连的周围神经组成。神经系 色 ;胞体、树突在大脑和小脑聚集于表层 ,所以叫皮质 cortex ; 统在人体占主导地位 ,在协调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内环 形态和功能相近的胞体聚集在一起 , 在脑和脊髓称神经核 境的动态平衡 ,人与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的外环境的平衡中 , nerve nucleus ;在周围部称神经节 ganglion 。神经纤维在中枢内 起重要调节作用。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为神经元 neuron 和神聚集的部位呈白质 white matter ,因为它们的髓鞘在新鲜标本 经胶质 glia ,前者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有感受刺激和传导 上呈亮白色而得名 ; 白质在大、小脑位于皮质深面 ,故名髓质 兴奋的功能 ;后者具有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等功能 ,如周围神 medulla ;对于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而集聚在一起的白质 经的施万细胞、中枢神经的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 纤维 ,在中枢内称纤维束 fasciculus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 胶质细胞等。一起形成各种神经 nerves 。[ 2 ,3 ]9. 1 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其功能和兴奋的传导方向 ,神经元 10 感觉器官系统分为 :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 ,将内、外环境的刺激传入中 ( ) () ( ) 感觉器sensory organs包括嗅器鼻、视器 眼和前庭蜗 枢 ;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 ,将神经冲动从中枢传向周围 , () 器耳等。 支配骨骼肌或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中间神经元或 ( ) 10. 1 鼻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 ,又是嗅觉器官 ,并辅助 称联络神经元 ,在中枢神经内形成网络系统 ,占神经元总数的 绝大多数。根据其突起数目可以分为:假单极神经元 ,从胞体 发音。它分为外鼻、鼻腔和鼻窦。 只发出一个较短突起 ,但很快呈“T”字分叉 ,一支周围突到感 () 10. 2 视器 视器visual organ能接受光波的刺激 ,产生神经冲受器 ,另一支中枢突入脑或脊髓 ,如脊神经节的神经元 ; 双极 动 ,经视神经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视器由眼球 神经元 ,从胞体两端分别发出中枢突和周围突 ,如蜗轴内蜗神 眼副器和血管、神经等组成。 经节的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具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 ,中枢 ( ) 10. 3 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又称位听 部的神经元绝大多数是此类神经元。也有根据神经元的化学 器 ,包括位觉器 ,二者功能虽不同 ,但结构上关系密切。前庭 递质分类的 ,如胆碱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 素能神经元等。 蜗器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传导的装置 ,9. 2 神经系统的区分 根据其位置和功能 ,神经系统分为中 内耳是接受声波和位觉刺激的感受器。枢神经系统 ,包括在颅腔内的脑和在椎管内的脊髓;周围神经 系统 ,包括和脑相连的脑神经 ;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 通过脊 [ 参考文献 ]神经和脑神经连于脊髓和脑的内脏神经。我们又可把周围神 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骼肌、 1 ( ) 毕思文 ,汪湘 ,罗述谦 ,等. 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数字学的概念、框骨和关节。内脏神经则支配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架、内涵和应用. 北京 :第九届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集 ,2002 . 9. 3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 毕思文 ,王秀利. 数字人体原型 ———人体系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 () 2003 ,19 2:1402144 . 席焕久 ,曾志成. 人体解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 3
/
本文档为【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