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策划]

2018-06-11 28页 doc 53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策划]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策划]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后勤工作”八大注意事项 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应该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临安中学在前段时间的家长会上,建议考生家长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时,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如临大敌。进入高三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 二忌唠叨不休...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策划]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策划]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后勤工作”八大注意事项 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应该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临安中学在前段时间的家长会上,建议考生家长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时,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如临大敌。进入高三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 二忌唠叨不休。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分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三忌照管过度。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学生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 四忌期望过高。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家长要做孩子制定高考目标的指导者。 五忌盲目攀比。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六忌反差太大。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七忌威逼利诱。不要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八忌家教无度。不要不惜血本请名师做家教、开小灶,这样不仅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内容的时间,而且有揠苗助长之嫌。 高考来临时 家长如何做到和孩子良好的沟通 孩子伤不起家长沟通六要诀 家长:儿子就要高考了,他现在成了“玻璃”做的,说不得,碰不得,我们随便说点什么,他马上就火了,总嫌我们唠叨,不信任他,乱说话影响了他的学习情绪。我们烦恼极了,请专家指点一下,我们到底该如何跟他沟通, 专家:想要缓和孩子们的情绪,还是要依靠家长沟通技巧的提高和改善。为避免磨擦、缓解矛盾,这里为家长们提出六条建议; 一、正确对待孩子缺点,切忌说话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二、学会留心静静聆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受重视; 三、学会以平等身份交谈,这会让孩子感到轻松自在; 四、只做孩子的顾问、盟友,不做经理人,提出建议而不插手干预; 五、家长要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不擅入他们房间,不问他们不想答的话; 六、把想说的话写下来,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交流,效果不错 高考临近家长也跟着焦急 减压应从家长开始 高考临近,家长也跟着焦急起来。 有的家长专门请假一个月在家照顾孩子,不让孩子插手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饮食上严格讲究营养,甚至把电视机封存起来,监督孩子的电话。 还有的家长自作主张,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凭感觉插手指导孩子学习,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自己也吃不下,睡不香,天天焦虑不安。 家长要明白自己在担忧什么。”郭瑞立表示,家长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孩“ 子怎么样做才算是高考成功。 拿出一张白纸,写下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然后理性地评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做好最坏的打算。 “高考只是孩子人生经历的一个环节,应该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担负起人生的责任。” 郭瑞立指出,家长与其盲目地忧虑,不如做好理性的评估和分析,如果最坏的结果都可以接受,那就没什么可担忧的。 而在考前,对于孩子来说,内心的情绪是十分容易互相感染的,家长稳定的情绪,是孩子成功高考的前提之一,所以首先要家长减压,才能减轻孩子负担。 支招:学会心理暗示 经过调查表明,影响孩子考试成绩最关键的四大因素分别是考场心态、考前状态、学习和基础知识。 郭瑞立表示,家长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好情绪尤为关键,“要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思维方向引导,如果孩子有了足够的自信心,那么高考就成功了一半。” 郭瑞立现场教观众们玩起了一个小测验,先问问自己30秒钟内能拍多少次手,然后开始计时拍手。测验结束后,观众们惊讶地发现,自己拍手的次数是自己预估的次数的两倍甚至三倍多。 你能做到的,远远比你能想到的更多。”郭瑞立建议,家长们可以试着和“ 孩子们测验一把,为孩子鼓气加油,并教给孩子四句具有强大心理暗示作用的金口诀:“我爱我自己”、“我相信我自己”、“我具有巨大的潜能”和“我一定能成功”。 情绪急躁、慌乱是考场最大的忌讳,面对临场考试,孩子又该如何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投入考试, “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呼吸法和心理暗示。”郭瑞立介绍说,如果在考场上,孩子紧张了,可以逐渐地进行深呼吸,并且在心中告诉自己:“我的心情越来越平静,我的头脑越来越清楚„„” 误区:不宜过度关注 “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挑剔和指责。”郭瑞立说,家长在这个阶段不要对孩子学习成绩过多关注,要学会欣赏孩子。另外,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 不要在孩子复习时经常轻手轻脚地走进他的房间,又送水果又送牛奶,无原则的约束要少一些。 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用品,如准考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多做少说,不要反复强调。”郭瑞立说。 在是否送考的问题上,家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由孩子来决定。如果孩子要家长送,家长就送,如果孩子拒绝家长送考,家长就不要偷着送。 “我该做些什么,”“孩子怎样才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同时也是考家长。面对高考的临近,作为家长,如何有效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协助孩子共赢高考,南京大学科技园南博科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督导、首席讲师郭瑞立做客南京图书馆,为观众们详细解释共赢高考的关键点,让家长们清楚知道如何具体地支持孩子高考。 高考生家长必读 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又是一年的六月时节。再过两天,努力拼搏了一年的高三学子就将吹响2009年高考(论坛)的号角。在接下来的备考和考试的时间里,考生究竟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便在考场上顺利发挥,而家长这几天又该如何表现,《学堂》邀请首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教师,首届全国学校心理辅导专项评选辅导之星、双十中学的张颉老师为考生和家长做指导。 【提醒学生】 考前:作息与高考两天同步 考前两天总的原则:以调整心态为主,做好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以便7日、8日两天能以平稳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进入考场。 考前两天不宜大量做题,因为这容易使人疲惫,而且在做题的紧张过程中,如果某些提取时间长了些,更易使考生夸大“不良后果”,打击自信心;但一味放松,也不利于7日、8日两天大脑迅速进入状态。那么,这两天如何安排呢, 定个简单的时间。早中晚各时间段做什么,可大致根据高考两天的安排来制定,按调整好的生物钟作息。起床、吃饭、休息,最好与高考两天同步。 学习回归基础课本。回归本源,回到课本和笔记上,进行知识的再次梳理,建立简单的知识树。也可以拿用过的试卷来练练手,如一模、二模的卷子,做熟悉的题目便于考生找到感觉和信心。 适当进行娱乐放松。活动不宜剧烈,以免体力大量消耗,甚至造成身体的伤害。可以散散步、听听音乐,或者看看喜欢的杂志、电视,但应尽量避免引起自己大脑过度兴奋的内容。 接纳自己树立信心。面对高考出现紧张情绪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以免造成恶性循环。感觉紧张时,可对自己进行暗示:“紧张是正常的,别人也会紧张,紧张只说明我很重视这次考试~”在没有信心时,应刻意转换焦点,看到自己已有的成绩和已掌握的知识,肯定自己的努力,相信会考出自己的水平。 准备工作要做到位。根据师长指点,列好证件和文具清单,自己动手将高考要用的证件和文具、用具等准备好,伴以自然想象考试的常规环节。出发前都要检查一下用品是否带齐全。6日下午看考场时,要了解考场的位置,是否有什么可以提前预防的影响因素,以免考试两天受到影响。 切记:这几天不要把睡觉当成任务,顺其自然,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考试有多大影响。在应激状态下,身体会自行调整以针对当前最重要的事件——— 高考。 考试:遇到难题要调整心情 心情愉悦进考场。主动问老师好、同学好;进入考场主动向监考老师点头微笑问好,老师也会回应你,这样易对考场产生安全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在座位上,双手紧握,闭上眼睛默念三遍“我一定成功”。 平时积累用考场。要充分相信自己一年来的努力,利用平时积累的考试策略和技巧,不要临时改变做题习惯。把握好做题节奏,不要受外界影响,告诉自己:这就跟平时考试一样~ 遇到难题巧调节。紧张往往是从做题不顺时开始的,这时不妨暂时停下笔,用几分钟时间调整心情。想一想:这科我要考满分吗,允许自己有些题做不出来,这并不影响我下面的答题,等一下再来看,或许就能解决。 正向语言常使用。在考前、考中、考后,转换焦点,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表现,多使用正向语言,比如“我做得很好~继续保持~”“我现在的状态真不错~”在自我鼓励中,保持积极的应考状态。 根据难易调心态。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要想取得好成绩,在考试难度较低时,需要将焦虑水平调高些;在考试难度较高时,焦虑水平要低些。这就要求,当考试容易时,要提醒自己:别太高兴,容易大家都容易,容易更要小心仔细~当考试难时,要告诉自己:别担心,难道就我难,大家都一样难,没必要这么紧张~我放轻松才能考得更好~ 考完一科即遗忘。高考是场团体赛,不要因为一科的感觉不如意而影响其他科目。所以,考完后立即离开考场,不要跟同学对答案,告诉自己:“真好,考完一科了~我已经努力了~接下去还有几科需要我再努力~继续加油~”面对别人或者家人的关注,告诉他们:“还行~挺好的~” 休息学习两不误。休息时以放松心情为主,午间休息以30-40分钟为宜,不一定非得睡着,闭目养神也可。每场考前翻翻要考科目的旧卷子或书本,这样有利于大脑思维转入要考科目的学科状态,容易将存贮于脑中的该学科知识提取出来,考试也容易进入状态。 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伴着孩子风雨同行了一年的家长,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考试”——— 如何在最后的四天里,让我们的孩子能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考场,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有以下建议要跟家长分享: 保持一颗平常心。接下来四天,家长要放松心情,不要当孩子的“监督者”,有的家长一看见孩子稍有放松就心情紧张,恨不得自己能代孩子读书。家长要调整行为,不要唠叨。 让自己充实起来。家长不要请假在家,让自己无所事事,整天困在“高考焦虑”里,应让自己充实起来,做自己的工作,过自己的生活,或者为孩子服务——— 做好 “后勤部长”:营造良好气氛,合理搭配饮食,备好必需用品等等。 给予支持和信任。面对高考,每个考生都有压力,只是多与少的差别而已,家长无需怀疑孩子对待高考的态度,只需给孩子支持和信任,尽可能多听少说。家长可以通过倾听、鼓励,甚至一个拥抱、拍拍肩膀等亲昵的亲子行为,传递你对孩子的支持和信任。 维持原有的状态。不要在高考两天里改变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要在这几天里给孩子刻意买东西——— 这样反而让孩子有负罪感。 以前没有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习惯,也不必去给孩子陪考,任何行为的改变都可能使孩子产生 “要回报”的感觉。 隐藏自己的担心。面对高考,家长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家长一定要隐藏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多问孩子的准备情况,尤其不要问孩子的考试感觉。 如果遇到孩子自我感觉不好,胡思乱想时,也不必刻意强调:“别想了”,不妨先听听,再引导孩子看到即将来临的下几场考试,帮助孩子看到希望和未来。 高考考前家长九大行为准则 1、满怀信心,相信孩子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水平,考出自己的较高水平。因为孩子做了那么多题,参加了那么多模拟考试,老师指点了那么多次,该解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也不可能解决了,犯了那么多次都没有纠正过来,也不要指望现在就能解决。 2、不要给孩子制订每门科目考试分数指标,不要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制订考多少分的家长是不懂教育的家长,能够考多少分是由题目难度和个人能力综合确定的,家长只能知道自己孩子的能力,却不知道未来试题的难度,所以做分数要求是荒唐的。考什么学校更是一个未知数,招办主任也说不清楚的事情,家长如何能说得清楚。这纯粹是给孩子添堵。 3、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又送牛奶,又送水果。无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自己的压力少一点。 4、坚决避免家庭纠纷,家长不要在考生面前争吵。我们校长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要真离婚,也必须等孩子高考结束再说,离婚早一天晚一天没有多大关系,高考却只是六月的七号与八号。” 5、不要替孩子清理书桌、书包、床头,以免孩子为找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而烦躁。保持平时的自然状态。 6、不要渲染考试的艰难和后果。高考与平时的模拟考试本质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这一次考试的成绩关系重大,不行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前边是十年寒窗,然后就是一年寒窗就可以再考了。 7、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东西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提示。多做少说,不要反复“强调”。 8、如果孩子不同意送考最好不要送。不让送你去送,伤孩子的自尊心;让送不送影响孩子的信心。一切必须因人而异,以满足孩子需要为准。 9、不要在考试期间打听孩子考试情况,否则易引起孩子情绪波动。某科考试失利,也许这门题目难度较大;某科考得不错,也许试题难度较少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但应及时鼓励;从孩子脸上看,如考得不理想,家长也要鼓劲,切忌露出不悦与沮丧。 家长们要做好孩子的“减压师” 进入6月,家长更忙碌了,给孩子补营养,了解招生政策,实地考察招生院校等。可以想象,随着高考(论坛)日期的逼近,如此紧迫的环境导致孩子的压力有多么的大。这时候,作为家长,给孩子的一定是减压,而不是加压。 家长要相信孩子,孩子自身已经开始冲刺了,自己施压了,家长做好后勤,保证孩子营养、睡眠、安全及做好疾病预防就足以了。孩子不容易,抱着这样理解、宽容的态度,就会创造放松的氛围。 有的家长得知孩子一模、二模成绩不理想,很伤感,不知所措。这样难免给孩子带来影响。其实孩子的成绩在班中、学校乃至考生的位置已经形成,不要主观再预设或期望达到什么。这个时候的家长重点在于帮助考生寻找与自己成绩一致,感兴趣的院校信息以求最佳报考,同时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稳定发挥、达到自己平时的水平上。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时候关注孩子成绩,不如关注他们的感受,询问“考得怎样”不如问“感觉如何”、“考题很难吧”,这样问,孩子觉得你很理解他。 家长要做孩子的“减压师”。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考试结果是多变的,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考试中总担心自己考试成绩如何也会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顺其自然,把考试当作一种体验、人生的一种经历就可以了。接着引导孩子保持适度紧张而不过分焦虑。过于松懈或过于焦虑均不利于考试获得好成绩。三是引导孩子要学会舍弃、排除或抑制干扰。“考过一门是一门”,考试完毕就让它过去。“题目由我来做,成绩由老师定”,“事发已毕、着眼后来”的考试。 降低孩子考前过重的焦虑、紧张,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应考能力都是有意义的。无论如何,高考临近,作为家长,给孩子的一定是减压,而不要加压。 高考生心理压力大 家长千万别当四类家长 面子型家长这类家长对孩子持否定与排斥的态度。有一位父亲,自己是一位出色的领导,当孩子的“一模”成绩只够三本线,与他的期望有很大偏差时,他生气地说,“我怎么有你这样的窝囊废儿子。”儿子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丧失信心。 陀螺型家长这类家长情绪不稳定,家长的态度随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孩子回家和家长说什么事情,家长马上随着话题像“陀螺”一样旋转。有个考生告诉家长,说他的成绩忽上忽下,担心高考(论坛)时发挥不稳。家长马上着急起来,万一高考赶上孩子发挥最差时候怎么办,妈妈眼泪汪汪,好像孩子真的已经考砸了,这更加剧了孩子紧张情绪。 物质型家长这类家长只顾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不关心孩子的切身感受。有的家长说,这段时间他们不敢惹孩子,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吃什么就做什么。可是,他们又常常不注意说话方式,有时会跟孩子说“你要是考不好,别怪我们,那是你的事。”其实家长这话表面上是说给孩子听的,实际上是家长自己安慰自己。 控制型家长这类家长爱一切包办,他们希望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能有片刻放松。一位妈妈说,她的孩子进了家门,把书包放下,聊几句当天校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孩子的爸爸就大喊着要孩子去学习。这位父亲就属于一切包办的控制型家长,孩子必须按他的要求时刻把心放在学习上,每分钟都要用在学习上,一切作息以学习为目标。这位父亲的控制行为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孩子哭着愤怒地和父亲争吵,然后一眼书也没看,在哭泣中睡着了,父亲则气得浑身发抖。 家长再有阅历,再有水平,也不能代替孩子去参加高考。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高考中能考个好成绩,并且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当家长的行为和爱孩子的初衷背道而驰时,就很难给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高考在即,奉劝家长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家长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安排好属于他们自己的高考。( 高考在即 家长要懂得“无形”支持最重要 就要来了,除了寒窗苦读12年的考生,家长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要想帮忙不添乱,家长们该做些什么才好呢, 专家视角 “高考决定人生” 是一种认知缺陷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说‘考不好你这辈子就没出息’,这样的话完全是一种误导,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徐展老师说,家长高考前切忌用这种方法来刺激考生。只有适当 的压力才能让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家长不能把压力扩大化。通常,认为高考决定人生的家长自身在心理认知方面也是有缺陷的。 徐老师说,有几种不错的方法可以帮助考生疏导过于紧张的情绪。 第一,舒缓的音乐和足够的睡眠一样重要,它可以让考生头脑清醒,目前市面上也有专业的“心理放松训练音乐”,在教室、家里、公车上,都可以放来听听,每次10-15分钟为宜,每天1-2次。“千万不要认为听音乐是在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它其实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徐展老师说。 第二,可以启动自身的心理预防机制——自我安慰法。徐展老师说,此时完全可以发挥“阿Q精神”,即明白全校、全市乃至全国考生都如此艰难复习,紧张、冲动、畏惧„„他们也是同龄人,大家的情绪都差不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把复习这件苦差事当成很快乐的事,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第三,树立自信心。时不时给自己鼓劲,平时努力了,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这次只要付出,高中升大学也一样会取得成功。 考前心理像皮球 正反施压都不好 李小晶老师说,不少家长喜欢考前有意无意地透露,某某邻居去年考上了名牌大学,“你要是像别人一样,父母就光彩了”,或者某某亲戚不努力没考上大学,现在工作都没找到„„这些语言对“皮球”来说都是不好的,正面例子会让“皮球”爆炸,而负面的例子则会让“皮球”泄气。 家长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容的心态,即无论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家人都可以接受,那毕竟也是孩子用汗水换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望子成龙的思想主导下热衷于给孩子购买营养品“补脑”,事实上,吃再好的营养品也不能帮助孩子增加知识。 “有的家长还有‘高考强迫症’,觉得不做点什么就对不起孩子,怕以后后悔,其实大可不必。”李小晶老师说,家长不要刻意营造紧张气氛,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帮助孩子“发奋图强”。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自信和家庭的和谐,这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自白 允许孩子找点业余爱好 父亲:段远林 清华大学物理专业大一儿子:陶源初,毕业于重庆市八中,现就读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陈家湾189号7-4 助考格言:高考时也允许孩子有业余爱好,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把高考当成平时测验,轻轻松松进考场 去年高考时那段“黑色六月”,在段远林看来,似乎和平时并没差别。 段远林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离高考还有十来天,每次陶源初下晚自习回家,他都叫儿子过来看看电视。周末,陶源初说复习任务完成了,然后段远林会随儿子的意,让他去陈家湾的网吧看电影、打游戏。 其实,段远林并不是一个教育专家,他只是一名厨师,不过,平时他喜欢和儿子交流,也对儿子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给予充分信任。唯一的担心是在高考前半个月,儿子说非清华不上,这让段远林很生气——他担心儿子一旦失误会受到伤害。 “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就像萝卜一样,考哪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位置。”段远林的比喻让儿子打消了非清华不上的念头,原本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不仅如此,妻子罗秀兰一有空就会拉儿子下围棋,有时候为了一步棋,母子俩还会争得面红耳赤。在罗看来,这正是帮助儿子释放压力的最好方法。 这样宽松的环境是否帮助儿子高考超常发挥,段远林不敢下定论。不过,至少在陶源初看来,这样没逼迫、没比较、没念叨的家庭让他在考场上轻松应战,发挥了正常水平。 无形”支持最重要懂得“ 母亲:赵富蓉 女儿:魏欣,毕业于市七中,现就读西南大学大一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小新街64号6单元 助考格言:家长是帮不上忙的,请相信自己的孩子 对于女儿学习上的问题,赵富蓉从来不干涉,因为她对女儿魏欣给予了充分信任。特别是高考即将来临之际,赵富蓉更觉得父母过多干预,会帮倒忙。 赵富蓉说,在女儿高考那段时间,她从来不问模拟考试考得怎么样、复习起来是否吃力等。赵说,考前半个月,自己会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生活上照顾得比以前更细致,“但是做这些仍不能让她觉得是我刻意去做的,那样会增加她的压力。” 而家人则像平常一样,魏欣下晚自习后电视声音关小点。有时候,魏欣会主动提学习情况,说同学已经开始讨论志愿填报等问题,此时,赵富蓉总是告诫女儿不要和其他人比,成绩好的报北大、清华,成绩不好的也许只报普通院校,这些都没关系,只要觉得自己努力了就够了,努力了总会有回报,不管回报大小,父母都乐于接受。有时候,魏欣深夜12点仍在看书,赵富蓉反而会阻止她。 也许正是这种没有压力的考试,魏欣高考比一些平时成绩比她好的同学分数还高。“有不少同学有高考恐惧症,考前睡不着觉,我却一点不紧张。我觉得很幸运,因为妈妈说考不好明年还可以重来。”魏欣说,她至今感谢妈妈的“无形”支持。 莫让紧张情绪传染孩子 父亲:胡建强 女儿:胡雯婷,现就读市七中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汉渝路社区 助考格言:其实孩子比家长更紧张。 胡建强心里有块“倒计时牌”,还有9天,就是女儿胡雯婷“上战场”的时候了,暗地里他常常焦虑得不知该做点什么好。 胡建强说,最近,胡雯婷看到父母紧张的样子,还会反过来安慰他们。 近两个月来,只要胡雯婷在家,家人就会谨小慎微,不开电视,不听音乐,甚至说话时也尽量把声音降低,只怕影响胡雯婷复习。正是这些举动让胡雯婷很不适应,她说,平时在学校每时每刻说高考,如果回到家依然如此,那太让人崩溃了。 听了女儿的一席话,胡建强忍不住向女儿的班主任求教,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考好试,老师告诉他,其实孩子比家长更紧张,家长在考前生活上照顾好孩子,不让家庭矛盾使孩子分心,这就足够了。 高考临近 考生家长应该着力做好“四”件事 高考(论坛)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学生、老师、家长都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作为一名考生家长、中学教师,两年前孩子高考的情形历历在目,我有过和考生、家长们同样的心情,这里讲一点学校经历和自身感受,希望有助于应届考生家长和未来考生的家长们。我认为,高三家长们此时应着力于以下四点不能忽视。 家庭环境轻松和谐 考生的家长们一般年龄在45岁左右,不少家长面临工作、再就业、经营活动忙等各类矛盾,有的家长可能婚姻和家庭上出现问题。面临种种困境的家长此时应尽可能在考生面前回避这些问题,杜绝家庭争吵,杜绝家庭矛盾,减少各类干扰,减轻来自家庭对考生的心理压力。单亲家庭的考生家长,应视具体情况让考生与家长接触,以完整的家庭鼓励考生、关怀考生。 一般家庭要注意避免在考前搬家、装修、更换家具、电器;减少在家中的接待、聚会、娱乐活动,特别是打牌等娱乐活动。 生活环境舒适科学 家长此时要针对考生的饮食习惯,为他们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蔬菜、水果等营养成分,考前应多做清淡的蔬菜,少吃辛辣食物。 家长还要督促、培养考生良好的起居习惯,及时清洗考生的床上用品、内外衣(选用考生喜欢的洗涤剂香型),选穿舒适的内外衣,最好不要穿新衣、新鞋。提醒男孩提前理发,不要在考前急急忙忙地去理发,女孩还要处理好因紧张造成的经期提前和推迟。家里备好防 暑和腹泻的药品,如果考生感到身体不适,要及时去找医生诊断,特别是患有急慢性疾病的考生不要中断治疗和服药。 考前准备客观求实 许多考生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临近考试觉得许多知识不会了,这主要是紧张造成的。放松是关键,千万不要在这时去责备孩子们。 考前要学会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一般考生要力争基础知识考出真实水平,会的决不丢分,力争正常发挥,考出理想分数。优秀考生要仔细,充分检查,作文等要有超水平发挥,以便拉开分数距离。对于家长而言,大体上看看考生的复习是不是对路,但不要过多干涉。 横向交流加强沟通 考前,家长一方面要保持和学校有良好的沟通,听听班主任的建议,配合学校使考生进入最佳的备考状态。另外,家长千万不要忘记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好,听听考生的需求,配合考生进入最佳临考状态。 影响考生参加高考的因素主要是考场、交通、天气;影响考生高考成绩的因素主要是身体状况、第一门或第一天的考试。因此,考生家长要对这些因素逐一作出应对方案。比如:考察考场、路程路况,及时掌握天气信息,关注考生考试心态,及时帮助考生调整状态。 高考冲刺家长应做好五件事帮孩子调整心态 孩子要高考(论坛)了,不少家长都表现出了焦躁不安的情绪。眼下阶段,想要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已经不现实了,家长们最能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复习环境。记者认为,眼下考生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家长情绪力求稳定 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要冷静对待,更不能把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 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在孩子备考阶段家长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 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整天,有时搞得精疲力竭,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 防止过分关注 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复习功课时一会儿给孩子冲杯热牛奶,一会儿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会使孩子产生压力。 督促做好考前准备 高考前几天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把橡皮、铅笔等准备好,把准考证等准备好。而且要督促孩子看看考场,讨论一下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平淡”如常五方面帮孩子轻松迎接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论坛)和中考又将临近,家有考生的家长也同样迎来了一场紧张的“大考”:为了让孩子考出最佳成绩,孩子的饮食、睡眠、营养补充、心理调试等等,无一不成为他们操心的事。 针对家长们这样那样的担忧,我们特地请来营养、医学和心理方面的专家,为家长支招。专家强调,备战大考,讲究的是“平淡”如常,即在坚持正常作息规律与合理营养的基础上,确保“平常心,清淡饮食”—— ?饮食调理篇? 【现象】 临到考前“没胃口” 冲刺在即,家长们精心烹饪,指望辛苦的孩子能多吃点,可孩子就是“没胃口”。考前不想吃饭,这可急坏了父母们。这一日三餐,该怎么调理,才能把孩子的胃口吊起来呢, 清淡适量,果蔬不可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营养部谢桂兰副教授提醒,考前营养不需要过分增加,但家长需要在孩子的饮食调节上下点功夫。 ?饮食清淡是根本 考生在备考期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改变,可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改动、加餐,但不要做太大的调整。煎炸的食物因其易造成消化不良要少吃;肥肉类食品因不易消化、会加重消化负担也可少吃。 ?吃七八成饱最合适 ,可看着为备考累得满脸疲惫的孩子,父母不停地给孩子夹菜叮嘱“多吃点多吃点”家长们心疼孩子的这种做法对孩子其实没有好处。谢桂兰建议考生每餐七八成饱就行了。不能吃得过饱的原因,主要也是避免消化道负担加重分流体内血液,以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上午和夜间可加餐 早餐一定要吃,家长可按照孩子的胃口来调配;如果实在没有胃口,可以少吃一点,但上午课间需要加餐。另外,晚上学习得比较晚也有必要加餐,加餐时间最好是睡前一小时左右。不管是上午还是晚上,加餐的原则是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比如牛奶、果汁加饼干等等,加餐的量只能是正餐的1,3左右。 ?蔬菜水果至关重要 谢桂兰建议每个考生每天吃500克左右的各类蔬菜,水果可以吃200—300克左右,如果没吃水果适当地再多吃点蔬菜也可以。多吃蔬菜水果除了补充维生素,还可以补充多种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而且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是人体肠道的“清道夫”,有利于及时排便。 ?营养补充篇? 【现象】 健脑保健品热销 最近市场上的健脑类保健品也进入了热销旺季,购买者多是考生家长。虽说价格不菲,但家长都出手大方,一买数盒。 补脑无益食胜于补 针对部分家长考前给孩子强力“补脑”的现象,谢桂兰提醒,目前市场上“补脑”营养品种类繁多,有的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对短时间内提高大脑兴奋度有一定效果,但与其寄希望于脑保健品,不如给孩子安排合理的饮食。这是因为成人以及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已经成熟,这时只要通过提供大脑工作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便可以保持大脑的良好工作状态。而脑保健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微量元素等,均可从日常饮食中摄取。盲目过多地服用脑保健品,反而可能影响考生的食欲,引起过敏、腹泻等不良后果。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内分泌很容易发生失调、紊乱,如果此时再过度进补,就特别容易破坏其身体固有的平衡,不利于考试及今后的身体健康。 所以家长们尽量让孩子的日常膳食均衡,多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五谷杂粮,多吃瓜果蔬菜。至于“补脑”的元素,普通食物中就有: *核桃: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和卵磷脂,可以帮助脑部血液畅通。 *芝麻:不仅有提高脑髓神经的效能,还可畅通血液。 *黄豆:其中的卵磷脂是构成脑部记忆的物质和原料。 *菠菜:大量叶酸有益人体活动。 *香蕉: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精神稳定,创造力提高。 起居调整篇? ? 【现象】 “考前失眠”较多 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精神抖擞;一上书桌就想睡,一上床又睡不着:临近大考了,考生的睡眠调整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病。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发现考生在高考前有几种不正常的心态,即浮躁、忧愁、焦虑和紧张。因此在考生中便很容易出现“考前失眠”的现象,有的考生为了睡个好觉甚至求助于安眠药。 早睡早起,调整身心兴奋点 睡眠诊疗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李秋英教授提醒,对于习惯“开夜车”的考生,这种作息时间对于考场良好发挥很不利,应该赶快改变。在保证每天精力和精神的前提下,晚上早睡一点,早晨早起一点,让一天的兴奋点逐渐靠近考试时间。 如何避免在大考前和大考期间陷入失眠,营造健康睡眠,保证考试时的最佳状态,李秋英教授向考生提出如下建议: 1、做好每天的弹性计划,内容包括学习、休息、锻炼、吃饭和睡觉。尤其是睡前半小时至两小时的时间里,最好是让大脑充分放松,不要费脑费神,也不可兴奋过度。 2、不要熬夜。睡眠可以“压榨”的空间并不大,也不必刻意打破平时的生活规律,要适可而止。考试这一特殊阶段一结束,就要尽早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 3、不要随便使用提神饮品如茶、咖啡等,有睡意的时候应该尽快睡觉。也不宜使用安眠药,因为这样可能会将睡意残留到第二天,反而达不到考试时的最佳状态。 4、临考失眠可尝试自我催眠。仰卧在床后,“深呼吸,自我暗示”是很好的入睡诱导方法。 ?运动调节篇? 【现象】 运动减压却怕受伤 中考高考对考生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挑战。对于考生来说,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储备体能,更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能够平静心情,给自己减压,这比吃补品更能调整人的状态。但是,一想到运动可能带来的损伤,很多家长和考生又有些犯怵。考前怎么运动才能放松心情呢,怎么做才能避免运动损伤呢, 运动虽好,预防受伤 ?别进行对抗性强的运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运动康复科喻传兵副教授提醒,考前、考中的运动不宜太剧烈,也不能选择对抗性太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疲劳过度和运动损伤。考前进行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合适的,这种运动对人体刺激温和,可调节大脑兴奋。像散步、慢跑、少量而有规律的骑车或爬楼梯以及乒乓球、游泳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柔韧性训练也不错 另外,柔韧性训练也不错,能保证身体处于一个比较好的舒服状态。具体做法是,站立、深呼吸,然后尽可能拉伸身体各个部位,直至产生酸溜溜的感觉。 ?不要“突击运动” 至于运动量,喻传兵建议应因人而异。比如平时不怎么运动的同学,千万不要“突击运动”。平时活动较少,现在只需在课间多活动腿脚、腰背,否则,因为体能较差、锻炼不得法,很容易过度疲劳、肌肉酸痛,甚至造成运动损伤。 对于运动时间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先集中看书,再集中运动”的坏习惯,应该劳逸结合。比如课间十分钟,就应该伸个懒腰、转转脖子,同时向远处眺望一下,让眼睛、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为避免过度疲劳或兴奋,在复习前、睡前、考试前一小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心理调试篇?? 【现象】 心慌意乱情绪不稳 考生参加大考前多数有这样的体验:记忆力下降,越想记住的东西越记不住;整天心慌意乱,易怒易哭,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茶饭不思,晚上睡不着,或饱受噩梦的困扰;老是想上厕所,手脚冰凉或是两眼发黑„„ 适当紧张不必忧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陈振华副教授说,这种考前的不正常现象,其实是一种“考前紧张综合征”的心理疾病。大多是因为考生过度焦虑,身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而造成的。 ?给考生的建议 陈振华认为,保持适当的紧张能刺激大脑,使思维保持一定的活跃状态,这是十分正常的,对考试也是有利的。但若是过度紧张,则需要在考前做适度的调节。为此,他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心理调适的建议: 一是若出现紧张状态可尝试将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闭眼挺腰进行深呼吸,一般节奏为吸气5秒,呼气3,4秒,连做3次,可有效改善大脑缺氧状态。 二是保持平常心,学会自我减压。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千万不要和同学攀比而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和自卑。 三是如出现心跳、手抖、失眠、食欲不振等考前综合现象,如果自我调试没有效果,则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或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副作用小的药物。 ?给家长的建议 陈振华特别提醒,相对考生来说,家长更应该保持平常心,要学做“暖水瓶”,不管内心多么着急,外表都要沉着、冷静,不妨对孩子“冷淡”点,距离拉远点。 在很多考生家庭中,会出现“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情况。一些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极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备考期间,倾听、劝慰、服务等角色更适合于家长,越俎代庖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心理专家支招:高考前为家长用微笑拥抱孩子 由长沙晚报、星辰在线联合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明德中学、周南中学和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2009湖南高考(论坛)冲刺名师大讲堂”的收官讲座开讲,主讲老师是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梁珊老师。在讲座中,梁老师强调,越是大考在前,考生们越要沉住气、静下心,一定要克服“克拉克”现象。 何谓“克拉克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导致比赛失常的现象。梁珊解释道,高考就像一场比赛,“克拉克”现象在考生中很普遍,许多考生平时成绩很好,可高考成绩一出来,让人大跌眼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心态没调整好,“心态是否摆正,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考的成败。” 高考不仅是孩子的高考,也是对家长的一次考验。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考前保持积极的心态呢,梁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让孩子拥有“瓦伦达”心态,即不给孩子施压,让他们在考前不胡思乱想,只想着考试;其次是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你一定可以的’、‘你是最棒的’;还要督促孩子做成功的聚焦,家长不仅要看到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也要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加信心;每天给孩子一个微笑,通过微笑传递温暖、给予力量;在饮食方面,家长不要过犹不及,总想着给孩子格外增加特别的营养,只要按照他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就行,还要切忌给孩子吃以前没吃过的新鲜东西,以免引起过敏;不要过分注重孩子的模拟考试成绩,万一孩子没考好,也不要给他们脸色看,以免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还有二十多天,高考将举行,“希望每位考生能以最佳心态迎接高考,考出最理想的成绩”,梁珊老师祝福他们。 高考冲刺考生肩负多座大山 家长要做精神支柱 再过两个多月,高三学生就要步入考场迎接他们生命中的挑战——— 高考(论坛)。每年的冲刺阶段都是学生最紧张也是众多学生家长最繁忙的时候。如何更加有效地帮助孩子、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学堂》邀请了两位过来家长与广大高三学生家长一起分享她们的心得。 做孩子的精神支柱 家长:姜如意 学生:邢雅洁(2008年高考作文满分得主,现就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邢雅洁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去年高考,她笔下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文获得高考作文满分。在双十中学的这一届学生里,雅洁成绩拔尖,作文更是小有名气,备受老师关注。 如今叱咤北大校园的才女,去年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却也经历了考试不顺、情绪急躁等与大多数同学一样的“煎熬”。雅洁妈妈姜如意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 多鼓励少唠叨 姜如意回忆说,去年三四月份时雅洁的情绪非常差,波动大,偶尔还会冲爸爸妈妈发脾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孩子当时的省质检、市质检、校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试都考得不理想。几次考试下来,老师担心,孩子也着急。 一天,雅洁愁眉苦脸回到家里,着急地向妈妈诉苦:都考得不好,怎么办呀,“孩子很担心,这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与孩子站在一起,承担她的压力、她所受的煎熬。”姜女士说。 后来,在妈妈的开导下,雅洁冷静下来分析原因——— 把简单题看得太难,却把难题看得很简单。 没有说教、唠叨,姜如意选择了耐心的安慰和鼓励:“不要着急。你的基础非常好,这个时候心态一定要好,咬紧牙关就能冲过去。妈妈相信你。” 这几句话语说过之后,姜如意很少在女儿面前提学习,而是默默地站在她身边,做孩子的精神支柱。姜如意说这是她从朋友那里得到的启发——— 这位三十来岁的朋友当年准备高考时自己的母亲每天都默默地守在身边,看着自己写作业,等自己睡着了才去睡觉。朋友说,虽然母亲不善于用言语鼓励,但这些行动却更激励了自己,至今仍备受感动。 不制造紧张气氛 “基础知识能不能正常发挥,就看临场考试的心态。”总结高考经验,姜如意认为心态给雅洁加分百分之二三十。 高考可以说关系着孩子的前途、命运。面临高考,紧张的不只是学生、老师,家长也同样“遭罪”。姜如意回忆,去年的此时,一想到高考,都会不由自主地紧张,甚至紧张到发抖。一次,她忍不住对女儿说了感受,可雅洁的一句话触动了她,令她恍然大悟——— “妈妈,别这样。您都这么紧张,我可怎么办,” 从那以后,姜如意再也没有在雅洁面前说过类似的话,再没制造紧张气氛。 快高考了,姜如意请了20天假,雅洁爸爸也在考前一周请假回家。为不影响孩子的情绪,这段时间里,他们只是每天默默地接送雅洁,并合理安排饮食,督促雅洁按时睡觉。 “考前,尤其在考试那几天千万不要过问孩子的考试情况。”对于一些家长的过度关心,姜如意说,“孩子已经尽力了,就一定要相信她(他)。” 不过度干涉孩子 家长:姚亚红 学生:邱诗永(2008年毕业于双十中学,现就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给孩子放松空间 一些家长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家的小孩在上××大学”、“××成绩很好”之类的话,殊不知这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姚亚红认为,在孩子冲刺高考的这 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比”。她段日子里,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给孩子压力,“ 说,高考的结果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考500分的孩子并不意味着比考650分的将来差。考上名牌大学不一定就前途无量,关键还得看孩子今后个人的努力。 姚亚红认为,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着急。在孩子失落、沮丧时,告诉孩子“不要看扁自己,你是最棒的”,尤其不可在孩子面前说 “不行”、“糟糕”这样的话,应多说“不错”、“很好”。 回忆去年此时,姚女士感慨地说,孩子、家长都要以平常心态对待高考。若因为一次或几次的考试不理想,家长就开始紧张,那样给孩子的压力将更大。 周末回到家,邱诗永也会跟其他孩子一样乘机娱乐一番:看电视、上网、聊天„„面对孩子的这一举动,姚女士的经验是“不干涉”,适当给诗永放松的空间。她说,这样做孩子不仅能够得到放松、缓解压力,跟同学聊天,还能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一次,姚女士无意间看到孩子在贴吧上与同学的聊天记录:“××学校这次比我们考得好,我们要努力,超过他们。下次一定要考好。”这让姚亚红突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放松方式:听音乐、上网、运动、散步,也包括周末多睡一两个小时的懒觉。大人工作几天下来也会觉得很累,更何况孩子。所以,姚亚红从不赞同周末早上七八点就硬拉孩子起床复习,她认为这个时候孩子睡得着比睡不着好。 除了不干涉孩子适当的娱乐,家长还可以多讲讲笑话、谈谈新闻,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多跟孩子沟通,帮助其减轻压力。 给孩子吃鲜果蔬 作为第一医院营养科医生,姚亚红认为,近段时间家长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非学习。 她表示,饮食上除了要注意卫生、新鲜外,还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每周炖一次燕窝也是一种途径,这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家长要根据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不要误以为孩子平时在学校吃得不够好,就在这段日子“疯狂进补”——— 大鱼大肉、油腻饭菜。自以为这是在给孩子进补,殊不知孩子的肠胃会受不了这突来的 “诱惑”。对于一些家长给孩子吃洋参的做法,姚亚红说这要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吃了反而会睡不着觉,影响生物钟。 她建议,高考冲刺阶段学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猪肝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适量进食一些高蛋白的牛奶、豆浆、蛋类等,使各种能量的摄入维持均衡,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 另外,建议家长采用红烧、清蒸、炖等方式烹制菜肴,这样做出来的菜易于消化。尽量少做油炸、辛辣食物。 考试时,家长切勿给孩子吃平时没有吃过的食物,以免发生过敏、肠胃不适等现象。晚上可多跟孩子谈天、看动画片、散步,以帮助其放松心情。
/
本文档为【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策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