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 无锡城科会 

2017-09-01 50页 doc 101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 无锡城科会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 无锡城科会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发展对策研究 祝付玲 王 曦 综合管廊是指设置于地面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市政管线,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综合管廊具有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的突出优点,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无锡市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综合管廊工程,为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 无锡城科会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 无锡城科会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发展对策研究 祝付玲 王 曦 综合管廊是指设置于地面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市政管线,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综合管廊具有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的突出优点,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无锡市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综合管廊工程,为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但是从现实看,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还尚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故本文对我市综合管廊发展作分析研究,供决策参考。 一、发展综合管廊的必然性 1、城市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要求。随着近年来的跨越式扩张发展,无锡逐渐形成了“1+1+3”的中心城空间结构。未来无锡市需要通过集约发展、精明增长不断充实城市发展内涵,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而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决定城市发展集约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的综合管廊便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优点。规划建设高水平的综合管廊是无锡市城市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必然要求。 2、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的要求。综合管廊具有一次规划建设、长期反复使用的优点,可以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又能避免多种管线交叉施工产生的矛盾,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城市基础设施,因此,规划建设综合管廊是建设绿色、低碳、生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3、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要求。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尤其是市政管线直埋占用的浅层地下空间更加宝贵。而现有管线规划建设模式,各类管线在平面和竖向上相互交叉,管线单位各自为政,由此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通过将各类管线集约化的容纳,为城市的发展节约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4、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要求。防范城市基础设施的次生灾害是城市综合防灾的重要内容。由于综合管廊自身结构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可有效减小和避免廊内管线受到的外力损害;而且综合管廊能够对廊内管线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灾害发生时可及时切断燃气、电力等次生灾害源,减小和避免城市基础设施产生的次生灾害。综合管廊对城市市政管线基础设施的保护,为灾后迅速有效的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支持灾后重建具有显著的作用。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可以极大的提高城市综合防灾的能力。 二、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无锡市已经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它不仅起点高,而且建设速度快,效果十分显著,其中有二个综合管廊系统的建设十分成功。 一是太湖新城综合管廊系统。太湖新城是无锡市规划的城市新中心。根据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通过对用地、管线等相关规划的研究分析,太湖新城规划了呈卧“E”型布局的综合管廊系统,其中规划立德道、信成道、清源路建设双仓综合管廊,规划瑞景道、大通路建设单仓电力综合管廊(见表1),共约16(5千米;另规划清源路北侧设综合管廊控制中心1处。 目前,太湖新城的综合管廊已相继建成,正逐步投入使用,发挥综合效益。通过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仅高压线路入地设置一项,就为太湖新城节约土地约60公顷(注:按照220kv高压线走廊宽度40米,1lOkv高压线走廊宽度25米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无锡高铁商务区是无锡东部的中心区、现代化的综合新城,具有区域功能的现代化交通枢纽。高铁商务区规划先锋路建设双仓综合管廊(见表2),全长约1(72千米;另结合高铁商务区规划的地下车行环廊系统共建控制中心1处。 先锋路综合管廊已基本建成,与高铁商务区同步投入使用。先锋路综合管廊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减少了工程建设投资,节约了城市地下空间,强化了城市基础管理,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 无锡市近年来的综合管廊建设,起点高、速度快,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的同时,节约了城市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改善了城市综合环境。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综合管廊的建设投资巨大,管理成本高昂。综合管廊虽然拥有众多的优点,但是工程投资巨大。综合管廊的土建费用较传统的管线直埋敷设约高出1—2倍。另外,综合管廊正常运营必须配置的消防、通风、照明、监控等附属系统也需要较大的投资,附属系统的运行还将产生运行管理维护费用。以太湖新城综合管廊为例,单仓形式的综合管廊土建费用单价约为2000万元,千米,双仓形式的综合管廊土建费用单价约为3000万元,千米;附属系统单价约为1000万元,千米,附属系统运行管理维护费用约为每年10—15万元,千米。巨大的建设投资和高昂的运营管理成本都将成为制约综合管廊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模式单一,不可持续。综合管廊巨大的前期建设投资和高昂的后期运营成本使得社会资本难以或不愿参与投资。根据相关研究,国内已建和在建的综合管廊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财政来筹措建设资金的,后期运营中又较少采取收费方式筹集资金,而主要由财政来保证综合管廊的运营,即主要采用“政府投资财政运营、管线单位免费使用”的运作模式。目前无锡市采用的就是政府投资的建设模式。政府财政的支持对于综合管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巨大建设投资,不断增长的运行管理维护费用,将会使得单一的政府财政支持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单一、不可持续的投资建设模式日益成为综合管廊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3、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政策模糊、不确定。目前,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一般采用的是政府投资模式,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成本来源却未最终确定。如果采用对入廊管线单位收取费用的方式,则可为综合管廊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确定如何收费、收费标准、是否满足投资回报和运营管理维护基本费用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尚难解决,这将成为未来综合管廊能否稳定运营的主要问题。 4、综合管廊的发展定位尚不明确。综合管廊的巨大建设投资和高昂运营成本决定了未来综合管廊的大规模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政府财政支持发展模式,而综合管廊的发展模式涉及到是否收费、如何收费、政府财政是否介入、政府财政如何介入、制定相应配套法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取决于对综合管廊的发展定位。作为一种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廊是定位于纯公共物品,还是定位于准公共物品,决定了综合管廊的配套法规体系、投资建设模式、收费定价政策、乃至系统规划设计等各个方面。综合管廊的发展定位是影响综合管廊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5、综合管廊的规划和设计有待优化完善。从综合管廊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已实施的无锡市综合管廊规划主要存在着网络规划有待完善、纳入管线类型较少、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受到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建设周期、实施难度、运营安全性 等因素的制约而产生。部分综合管廊的工程设计中存在着通风口、投料口、人员出入口等特殊构造设置于地面,对城市景观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有待优化完善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是影响综合管廊发展的技术因素。 三、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定位 综合管廊的定位是决定综合管廊发展政策的最根本依据,应尽快明确综合管廊的社会物品定位。综合管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基础设施,之所以称其特殊,是因为它不属于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中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而是为这些不同类型的公用事业提供一种公共性和基础性服务的设施。根据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个基本特征,可知综合管廊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属于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可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支持其发展,而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综合管廊,除了可依靠公共财政支出提供外,还可通过合约委托、授权经营和优惠扶持(包括资助与补贴)、市场配置等多种方式提供。从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的定位,可基本明确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制定综合管廊发展政策的基础。 (二)完善综合管廊发展的配套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与综合管廊相关的法规不完善,综合管廊合理收费无法可依,影响了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无锡市可借鉴国内外的立法经验,结合各地综合管廊投资建设管理的实际,尽快制定完善综合管廊收费的配套法规。 1、通过立法确定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定位。明确各项权属和各项资金来源,制定综合管廊有偿使用的基本标准和指导性原则,规范政府财政给予综合管廊管理者和管线单位的各项补贴、资助、补偿,强化综合管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积极鼓励管线纳入管廊,保障综合管廊综合效益的发挥。 2、通过完善补充城市规划管理、地下空间权属等相关法规。对违反城市规划不进入管廊的管线单位强化惩戒、严格执法,提高管线单位的违法成本;或通过向管线单位征收“道路使用费”等地下空间权属费用,提高管线单位的直接敷设管线的建设成本,促进市政管线积极参与管廊建设。 (三)建立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收费定价机制决定着项目运营期间的现金流,而现金流制约着项目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及投资回收期等关键指标,虽然综合管廊是准公共物品,项目财务评价不是决定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唯一评判标准,但收费定价机制仍旧是影响综合管廊项目投融资模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没有相应的收费机制,在当前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中,除财政直接投资外,政府常常以城市建设配套费、土地批租费等名义来筹措建设和运营资金。这事实只是财务上的一种处理方法,本质上还是政府投资建设,由财政来保证综合管廊的运营。至于目前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较多的BT模式与传统的财政直接投资模式相比,实际只是支付方式上的发生变化,本质上仍然是政府财政投资。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转变的今天,现有的以单纯财政出资为主的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规模快速增长的综合管廊建设形势。因此,改革现有投资方式,建立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投融资模式就成为综合管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综合管廊政策立法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基础设施体制改革的深化,利用综合管廊收费的配套政策,以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为基础,灵活运用BOT、TOT、ABS、PFI、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逐步拓宽包括管线单位在内的社会各方资金的投资渠道,不断加大财政融资方式外的其他融资方式的比重,逐渐形成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是综合管廊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 (四)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收费定价机制 收费定价机制不仅影响综合管廊的投融资模式,而且对入廊管线规划方案、建设时序和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等综合管廊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收费定价机制是实现综合管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合管廊不收费,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出资,既存在效率低下的隐患,也由于给政府财政带来的沉重包袱而不可持续,以综合管廊边际成本(即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定价所带来的固定资产折旧损失也必须依靠政府补贴的方式解决,同样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再者考虑了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管廊平均成本(即固定资产折旧与日常维护管理费用之和)定价虽然可以使综合管廊管理者不致亏损,但是平均成本定价既面临因管线单位入廊意愿下降而带来的可行性降低,又面临在强制入廊情况下社会福利受损的矛盾之中。因此,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既不能是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定价,也不能是私人物品的平均成本定价,而应该是类似拉姆赛定价法的、兼顾考虑多种因素的定价方法。 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标准既要体现统一标准的公平性要求,又要反映不同类型管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既要提高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社会效益;既要考虑综合管廊管理者和管线单位的利益诉求,又要保障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总之,综合管廊收费中无论采用何种定价方法,收费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应以保障社会总体效益最大化、相关各方的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相匹配为最终评判标准。 (五)加强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决定着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使用效果和各项效益的发挥,未来无锡市应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加强综合 管廊的设施规划与工程设计的研究。 (1)结合城市规划更新,不断完善网络规划。结合城市各级规划的更新调整,在规划各个阶段,结合最新的城市用地和市政管线的(下转第51页)(上接第35页)规划条件,提前规划研究城市综合管廊网络规划,为规划预控与管理提供基础。 (2)改进管廊整体设计,扩大收纳管线类型。在深入研究各类管线特点、明确收纳各类管线具体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城市市政管线规划,改进综合管廊的网络规划、平面和横断面规划设计等整体规划设计,扩大收纳管线的类型。 (3)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减少地下空间冲突。尽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统筹考虑地铁、地下隧道、综合管廊、地下车行系统、地下车库、地下商业街等各类城市地下设施的规划建设,尽量满足各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活动的需求,指导涉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城市各级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减少由于地下空间冲突而导致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4)美化管廊地面景观。通过城市景观、绿化等设计,合理处理综合管廊出入口的地面景观问题。 (作者单位: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探 索 低碳绿色城市 规划建设及管理 ——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 冯晓星 一、引言 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市区南部,紧邻太湖水域,距离老城中心约10公里。太湖新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地理特征,四面环水,内部还有三百多条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太湖新城东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仅5公里,通过环太湖高速公路能便捷地联系沪宁高速公路,通过多条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能畅达市区其它各个功能区域,交通十分便利。 2002年修编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总用地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太湖新城规划定位为新的城市中心,功能上集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娱乐、休闲居住、科教研发于一体,规划未来可容纳的居住人口约80万,就业岗位约50万。经过近5年的规划研究,太湖新城总体用地布局基本稳定,核心区功能布局和路网结构基本确定。 2007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正式开始全面推进太湖新城建设。在三年时间里,累计建设了约120公里长的城市主次干道、300多公顷的公共绿地,以及若干个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载休。这三年间的规划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全覆盖,深化了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细化了三纵三横绿化主轴线的,确定了会展、剧院等重大公共设施的概念方案。 2009年下半年起,太湖新城启动了低碳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在规划编制、建设推进、制度完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二、太湖新城低碳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 太湖新城在实践低碳绿色城市时有两个范围,一个是150平方公里整个太湖新城范围,计划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城市;另一个是位于太湖新城南部2(4平方公里的中瑞低碳生态城范围,是太湖新城实践低碳绿色城市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一)生态城规划建设背景 1、审时度势,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协调和谐、生态良性循环,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无锡太湖新城作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规划建设的新城区,必然要顺应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打造宜居天堂和生态标杆。 2、保护环境,推进无锡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无锡因太湖而生,因太湖而美,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是衡量无锡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直观表征;治理环境、净化水体和空气、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无锡作为国内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城市,目前正面临城市快速扩张的压力和传统工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能否突破传统模式,率先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决定了无锡未来能否在有限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条件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环境改善的根本保证,而低碳绿色城市则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编制生态规划 太湖新城规划之初,就始终坚持将生态理念作为贯穿新城建设的重要主线,严格按照规范确保生态高标准,其中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04平方米,均超过国家生态城市、国家风景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绿化建设标准。这些传统规划的编制为太湖新城启动生态城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生态城启动之初,仍是以规划编制为抓手,从概念规划到法定规划,实现了生态理念与技术措施的结合。 1、编制概念规划。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在参考借鉴瑞典汉默比湖城、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国内外生态城(社区)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太湖新城和中瑞低碳生态城两个层面的生态概念规划,重点在于提出生态规划理念与思路。 太湖新城150平方公里的生态规划咨询报告,从生态角度对传统规划进行了审视和反思,对用地布局提出了优化方案;研究提出了循环资源、生态建设、低碳经济、绿色交通四大生态 战略,提出了太湖新城宏观生态指标体系框架,并对核心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论证。 中瑞低碳生态城概念规划,提出了有瑞典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案,并借鉴瑞典生态建设经验,从城市功能和管理、绿色交通、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景观环境和建筑七个方面提出了中瑞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框架,初步研究了生态指标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方法。 2、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涉及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进行控制引导。而2010年上半年开展的太湖新城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更新工作,则是立足于落实生态概念规划的先进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划管理依据。 中瑞低碳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体现了该区域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从促进绿色交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入手,对原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方案;从土地管理、建筑管理、地下空间利用、交通管理、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服务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强制性控制指标和引导内容,并纳入到所有地块的图则中。 随后开展的太湖新城其它10个管理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新,优化完善了社区配套设施布局;根据再生水利用、垃圾处理等生态要求,对市政管线规划进行了优化调整,对市政、环保规划专篇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在图则中增加了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等方面的生态控制指标及引导内容。 (三)制定建设标准 太湖新城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实践案例及无锡市各类创建指标,针对150平方公里和2.4平方公里两个范围,制定了两套指标体系和实施导则。生态指标体系是落实生态战略的重要载体,它决定了生态城建设的水平和标准。实施导则是对指标体系的细化分解说明,并提出实施措施的建议。 《无锡太湖新城一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研究制定了6大类、33小类共62项指标。这些指标涉及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指标数值考虑了太湖新城部分已建成的实际情况,取值适中。城市功能方面,注重紧凑布局、复合功能、适宜的街坊尺度和完善可达的配套设施;绿色交通方面,倡导低碳出行方式、加入公交线网密度、优化站点布局、打造富有特色的滨水慢行系统;资源与能源利用方面,结合无锡的自然条件及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能,推广再生水利用和雨水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方面,保护原有水网格局,加大公共绿地的排氧和碳汇能力,打造适宜风速的城市微气候;绿色建筑方面,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提升设计节能标准至65,。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研究制定了7大类共47项指标。较之150平方公里的规划指标体系,中瑞低碳生态城的指标体系更加突出对建设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再生水利用、垃圾收集系统、直饮水、严格控制热岛效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起到示范和先导作用。 (四)完善配套政策法规 1、出台政府文件。生态城建设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单位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并扎实地落实到城市管理和项目审批的各个环节中。2010年10月,为全面推动低碳绿色行动,无锡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总动员,并根据生态指标体系的要求颁发了《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将生态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内容分解到政府各个责任部门。 2、开展立法工作。《无锡生态城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已列入无锡市政府2011年度立法。针对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改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低碳绿色城市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和论证,适时明确立法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保障功能。 3、加强社会宣传。发动全民参与,构建生态文明,大力推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化转变,将培育生态理念纳入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启动和推进建设 1、生态城启动仪式和授牌。2010年7月3日,中瑞低碳生态城签约奠基仪式在太湖新城成功举行。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授予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牌子。无锡市政府与瑞典王国环境部签订了《中瑞低碳生态城合作备忘录》,瑞典王国授予中瑞低碳生态城“中瑞合作示范项目”牌子。 2、近期建设项目。结合中瑞低碳生态城范围内的在建道路,研究生态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路灯、渗透路面、初期雨水净化技术等。市政管线建设方面,铺设再生水管线,研究再生水入户的可行性及卫生保障措施;铺设直饮水管线,研究管网内水循环净化问题;在中瑞低碳生态城范围内建设垃圾真空收集系统,研究运营维护模式。 在太湖新城范围内推出若干个附带生态条件的住宅、商业、办公地块,探索生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为后续的生态城建设提供参考;大力推进中瑞低碳生态城内低碳展示中心、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项目建设,将之建设成为低碳绿色建筑的标杆。 3、规划实施管理。在具体项目实施的规划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研究附带生态条件的规划地块及设计要点,在复杂的指标体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需要强制控制的指标纳入地块设计要点;其次要完善审批前置条件,研究在审查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环节需要增加的预审内容,如对于住宅区需要建设单位提供热岛效应分析报告等等;第三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区域性生态基础设施(如集中式能源站)的布点规划及服务范围,了解相关生态技术,协调好能源建筑(构筑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第四是积极参与低碳生态方面的技术研讨、政策法规研究等工作,发挥规划统筹协调作用。 三、太湖新城在低碳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低碳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规划目前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既有的部分国外生态区建设案例的数据,由于城市规模、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很难直接应用到我市的生态城(区)规划建设中。 对于科研院所、设计咨询公司提出的指标数值,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进行考量;对于在建或已建的项目,也没有完善的跟踪监督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查;指标体系对特定地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实践检验。 (二)统筹协调的规划管理 1、法定规划中选取的指标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则作为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是落实生态指标体系的重要平台。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关注空间控制要素,而低碳绿色方面更多涉及的是技术措施。例如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率、可再生能源比例、、绿化树种选择等由其它政府部门主管的内容是否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协调慢行可达的配套设施布局与车行导向的配套设施布局的矛盾。目前国内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和路网体系多以车行交通为导向,配套的教育、医疗、文体设施也强调大规模、集中建设。倡导绿色交通,将居民日常出行圈缩小到约1公里内,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配套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对其布局做出优化调整,在此过程中,需要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三)因地制宜的生态技术 1、苏南地区人多地少条件下的低碳生态模式。 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生态城市不应盲目照搬国外部分地区的低密度发展模式,而是应以功能复合、紧凑布局作为体现生态节能节地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新城区,应努力探索研究适用于多、高层建筑的生态技术, 研究土地复合利用的管理模式。 2、适宜的经济支撑条件下的低碳生态模式 。中国城市实践低碳绿色,应以既有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结合地域特点,找到低技术与高技术的最佳结合点。如对于苏南地区,可以适当弱化建筑外墙围护要求,鼓励关注建筑朝向和自然通风设计。在工作过程中,应多研究、多论证、多听专家意见,找到适宜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应推进本土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绿色产业链,为大范围推广生态城建设打好基础。 (四)开创探索的立法工作 在国内,生态立法无案例可循,它不是一个宣言报告,也有别于纯粹的技术文件,立法的目的和宗旨是把生态理念落实到两个环节,即一是行政许可审批环节;二是投资建设主体的理念和行为环节。但是具体地方性法规的框架和内容急需研究确定,如何促进和规范的尺度也需要界定。 四、结语 无锡太湖新城经过1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低碳绿色方面的规划研究成果,但是所有的规划和指标体系还有待具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验,希望通过太湖新城的努力能探索出适应苏南地区特征的、可推广的生态城规划建设模式。 (作者单位:无锡市规划局新城分局) 公交优先导向下的城市总体规划 —— 构建公交都市的空间框架 杨 涛 ? 张 泉 一、概述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其中,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的引擎、骨架和血脉,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倡导公交优先,构建公交都市,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安排和落实。 规划原则应当强调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公交与土地利用性质、强度相互适应;公交主导下的文化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等。 规划理念方面,强调公交支撑、支持城市发展;公交引导空间布局与土地开发;公交分区分级差别适应性;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实现交通减量等。 规划重点方面,应当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性质、功能的支持作用和对城市规模容量支撑作用的研究;突出公交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布局研究;突出与城市空间相协调的公交走廊、线路、枢纽布局的研究,公共交通与道路网、步行、自行车以及停车换乘体系布局的协同研究;突出围绕公交走廊枢纽的土地功能布局和土地性质、强度引导策略的研究。 规划方案方面,应体现公交导向下的城市空间布局、公共交通体系、网络及枢纽场站的整体布局,公共交通引导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反馈、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控制,预留等,保证规划方案的整体协同性、布局合理性、控制前瞻性和实施可行性。 二、建立区域开放的公交体系,引导集聚节约的城镇体系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带来的城市人口基数巨大。东部地区的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同步发展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打破传统的相对孤立的城镇体系和城市规划观念,树立区域城市视野,更加前瞻、系统地统筹协调区域城镇体系和空间发展。而要做到上述要求,最根本的支撑和依托正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一体化 的区域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的和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腹地,是国家主要经济带上、大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大容量客运通道。而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大城市群(带)区域内部的城际轨道交通也在积极规划和建设之中。它们将相距300km以内的城市间出行时间拉近到1小时左右通达,将相距500,600km的城市间出行通达时间缩短为2小时左右,将相距1000,1200km的城市间出行通达时间缩短到3—4小时。依靠这样的快捷大容量轨道交通,相邻较近的城市间(100km以内)通勤圈将重叠在一起,城市的半日生活圈、一日交流圈范围大大扩大。城市间旅客的交流速度、交流效率、交流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城镇的集聚节约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和土地利用升值,有利于区域综合运输结构的优化以及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城际客运交通的提速,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应当主动将城镇发展轴与主要区域公共交通走廊、枢纽有机结合,避免城镇体系因均质分散布局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其二,加强次级城镇与主要中心城市之间公共交通联系,东部沿海大城市带、都市圈、大都市区等城镇密集地区,应当重视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市郊通勤铁路的规划建设;其三,城市边缘组团小城镇应积极发展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公共交通包括快速公交(BHT)、导向公交、有轨电车、支线公交以及呼应式公交等;其四,重视和加强城际公交、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的一体化无缝衔接。整体上形成开放的、多层次的、一体化的区域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形成集聚节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 三、建立公交导向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引导城市紧凑高效发展 理想的公交都市应当满足这样的要求:人人均可享用满意的公交服务,处处都能体现公交优势与影响。只要能够将公共交通体系、布局、服务与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用地功能布局、人们的居住、就业及其生活娱乐等各种活动协调吻合,这样的要求完全可以做到。 1、公交走廊引导城市线形集聚 著名的线形城市理论正是以公交引导城市线形发展为基本思想形成的。1882年,西班牙建筑师马塔提出“线形城市”的概念,距离当时世界第一条地铁建成(1863年)不过20年时间,而有轨电车发明(1888年)还在襁褓中,还完全没有想象到小汽车(1886年)将会如此普及化发展。他设想,城市可以沿着宽40m、设有有轨电车的街道延伸发展,城市用地集中在街道两侧各200m左右带形区域内布置,使人们能利用5min的步行到达有轨电车车站,外围则全部是开敞的绿地、农田。马塔设想,借助高速度、大运量的集约化运输系统,欧洲城市可以沿着铁路线从西班牙的加的斯迪延伸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总长近3000km。尽管马塔的设想过于单纯理想,但是大多数优秀的公交都市,如哥本哈根、库里蒂巴、伦敦、汉堡等等,他们的城市形态结构继承了马塔的线形城市的思想。 沿轴线发展的城市形态结构(指带状)具有针对公共交通的适应性。无论是否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地区,这样的轴向发展始终是既有利于城市紧凑集约发展,也有利于公共交通客流吸引和集聚的。需要强调的是:其一,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城市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公交方式和公交走廊。对于具有同城化效应的完整都市区或者区域城市而言,城市的边界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像马塔设想的那样无限延伸。而城市沿轴带延伸的边界取决于所依赖的交通方式。大站距(3,5km),快速(运行时速100,120km,h)通勤轨道交通程度可达100km左右,适合大城市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新市镇之间联系;地铁和轻轨行程速度35km,h左右,线路长度不超过40km为宜;有专用路权的快速公交行程速度可达20,30km,h,线路长度控制在20,30km;普通干线公交平均行程速度可达15,18km,h,最大服务半径5,8km。其二,公交走廊上的主导公交方式不同,其沿线安排布置的城市功能和用地强度应当与走廊上的公交运输能力相匹配。这并非简单概念性的定性分析就能确定,应当通过将总体规划拟定的土地利用与交通布局方案转化为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进行战略性的定量 分析来测试和验证。较早开发的实用性的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是1960年代初开发的芝加哥城市交通规划模型。随后,在20世纪60—70年代期间先后开发了计量经济模型、劳瑞模型、国家经济研究署模型、社区分析模型以及情景法模型等。这些模型在国际城市与交通规划实践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对中国城市与交通规划而言,现在的关键是重视和加强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基础调查、数据积累和模型的本土化开发及应用。令人担心的是,由于缺乏定量模型的分析支撑(更多的时候这项工作是不被领导理解和重视~),许多城市公交走廊规划配置的运输能力将来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大阪等一些大城市早期建设的轨道交通走廊就曾经吃过这样的苦头。上海北京也已经暴露出相似的问题。其三,除非为了隔离化工、冶金等有污染工业需要,或者受山体、水域等天然屏障限制,否则,沿公交走廊,尤其是沿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等快速大容量公交走廊布置的城市发展轴带应当尽量保持连续,这样既可满足适度的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又可保证公交走廊充分吸引公交客流。公交走廊以外则优先保证绿色开敞空间,有选择、有控制地进行低密度开发。这样的用地布局原则不仅应当体现在空间布局方案中,而且更应当在土地利用“四区”划定中明确规定。其四,将城市形态结构与公共交通走廊更加有机密切地串联,寻找城市发展轴与公共交通走廊之间存在的协同联系,引导城市形态结构的持续合理发展。 在单中心团块状、大型组团状或其他成长中的中小型城市,由于缺乏明显的公共交通廊道,或者城市发展尚未呈现沿主要公共交通走廊布局的状态,需要对城市各片区的职能进行分析,梳理出承担大运量交通出行需求的主要路径,并使其成为未来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要廊道。同时,对该公共交通廊道两侧的建设用地进行引导,加大开发密度和强度,引导合理积聚;此外,还需要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合理的空间,通过公共交通廊道的设置,引导城市形成合理、可持续的结构形态。 2、公交枢纽、站点引导城市中心体系 城市中心地区通常是城市交通需求最为旺盛、交通运行最为繁忙、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的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公交优先和公交引领最应当体现,客观上最能够发挥用武之地的地区。 城市某个地区可以称之为“中心”的,无论其等级高低、还是功能强弱,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个地区必定是某种功能或者多重功能集中、集聚的地区,也是人气旺盛、人流集聚的地区。只不过“中心”等级的高低表现为中心集聚的人气、人流程度差异;“中心”功能的差别也会体现出人流集聚性和集中度的差异。城市中心地区是土地利用价值最高、城市活力最强、市民和访客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既然如此,中心地区交通的便捷性(机动性和可达性)、可靠性对其功能的发挥、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运行显得极为重要。城市中心地区地价的昂贵、土地资源的稀缺、交通需求的高度集聚,决定了中心地区很难单一地依赖路面交通资源满足交通需求,更难于无限制地满足小汽车出行需求。因此,城市中心地区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必须充分倡导、体现和落实公交优先公交引领。 公交引领下的城市中心体系规划需要体现的原则是:其一,城市中心体系与城市公交网络和枢纽体系的空间耦合。包括:平面网络上多个公交枢纽组合来支撑中心地区发展,立体空间上公交枢纽与中心区建筑的叠加和无缝衔接,层级体系上(不同等级公交枢纽与不同等级中心匹配等。香港、新加坡、哥本哈根等许多优秀的公交都市都提供了很好的成功案例。其二,公交设施容量及服务能够对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发挥足够的支撑支持。当人们看到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时,往往要求控制城市中心区开发的强度,但是又往往屈从于来自开发商、企业、政府自身等多方面压力,不断突破期望的开发控制强度,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中心地区的交通拥堵。改革开放30年来,这种不幸的、尴尬的局面在中国大城市不断重复,而且还在继续。如果规划部门、规划师真正理解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话,无论从积极的角度还是从消极的角度看,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集中集聚,土地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既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而 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恰恰是处理好交通设施容量配置与中心地区功能要求、开发强度之间的匹配关系。纽约的曼哈顿、香港中环、东京的银座、巴黎的拉德芳斯等都是世界级的CBD地区,毛容积率通常在2.5左右,而单体建筑的容积率普遍在40以上,最高在10.0以上,并且还在不断被刷新。CBD核心区1,2km2以内的白天活动人口都高达100万以上,一般大城市CBD地区每天集聚的活动人口也通常高达几十万。因此,都要依赖大容量轨道交通来支持,而且往往是多线交汇,多个轨道枢纽组合形成枢纽群。大城市地区级中心、大型专业性公共活动中心和中小城市的市中心区也需要配置足够的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或干线公交及其换乘枢纽来支持。而一般性的片区中心、社区中心,应当紧密结合公共交通换乘站点布置。其三,中心地区道路交通设施配置及交通需求管理和建筑总平面合理布置也是中心地区规划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关键。其中核心问题是平衡中心地区交通的机动性和可达性的关系,平衡中心地区相对高强度开发与道路交通容量之间的关系。为此,应当:(1)保证中心地区道路网体系的完整性,包括在中心地区外围设置机动性高的快速路和主干道,中心地区内部设置高密度路网;(2)控制中心地区停车泊位设置;(3)依托高密度路网,机动车尽量组织单向交通;(4)严格控制快速路和主干道的主入口数量,禁止这些道路路内停车;(5)中心地区建筑尽量采取内院式布置,鼓励开辟步行街区。 3、公交全覆盖引导城市功能区开放和高密度路网 在公交优先的理念指导下,为了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方便市民乘用公交,城市功能区用地布局和路网规划应充分满足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的需要。国内许多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差,公交分担比例低,其中很大原因是公交线网密度和公交站点服务覆盖率太低,市民乘公交太不方便。而公交线网密度和公交站点服务覆盖率太低又是由于城市功能区过于封闭、道路网密度过低所引起的。很多老城里占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大机关、大院校、大部队都采取封闭式管理(几百甚至上千公顷的大企业也是封闭的;近年来,新开发的居住区大楼盘占地面积也日趋扩大,同样采取封闭式管理;一些城市不顾道路网水平和交通运行组织条件,盲目地占路开辟步行商业街区等等。这些都为公交服务可达性的提高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在新的城市规划中,应当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要增加功能区的开放度;另一方面要强调尽可能提高各类城市功能区的道路网密度,尤其是商业区和居住区。将道路网密度作为城市规划审查审批的一个刚性指标加以严格控制和保证。 四、完善城市用地功能配置,促进城市交通减量 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存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又有可能互相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首先,城市用地布局是公共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的选择。其次,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用地布局。用地布局是影响出行的主要因素,而出行的需求倾向将决定对交通设施的具体需求和要求。交通设施的供给则改变了土地使用本身的可达性,而可达性则重新确定了土地的价值,土地价值又是土地使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这个循环中,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将造成两者以致所有其他组成部分及其自身的改变。 城市规划领域传统的“功能分区法”使得每一区块尺度巨大而功能单一,市民每日的通勤、生活、休闲、娱乐等活动都要跨区、跨组团进行,出行距离远远超过了人的步行能力范围。这样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抛弃了“人本主义”思想,使得城市规划走向了理想主义的极端。从而,导致在相等人口与就业岗位规模的情况下,交通需求反而大幅度增加,形成城市组团和功能片区之间潮汐式交通流。这种潮汐式交通超过一定的限度,就造成城市中心与外围新区之间、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瓶颈(蜂腰)效应,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和周末周初的严重交通拥堵和公共交通系统组织与调度困难和运行的不经济。 因此,在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既要注意用地布局的紧凑性,也要注意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就我国来说,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表明,基于居住地的出行占出行总量的80,左右, 居住地的区位在出行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用地功能混合实现交通减量化,最主要的途径是处理好居住用地与其他各类功能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 用地功能混合的手段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以减少非通勤交通的出行距离为特征的混合用地类型,即商业、居住、办公以及其他服务性用地的混合,用以减少基于居住地的各类生活性出行(如购物、就学、部分就业及娱乐出行);另一类是以减少通勤出行距离为特征的混合用地开发类型,即居住用地和就业岗位的用地混合,用以减少通勤出行距离,缓解通勤交通压力。公交优先引导下的城市需要保持一定的建筑和人口密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使不同的功能混合,从而避免单一功能过量积聚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在城市中心区新建住宅建筑,加强公交站点周边地区的医院、教育、体育和娱乐等公共设施建设,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都将对减少城市交通量、缓解交通压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蠡湖十年喜重生 江 山?星 光?胡 桃 从2001到2011年,在时间的尺度上,丈量出的不仅是一串年轮和一个时代,更是一座城市的追求和信念。 蠡湖,曾经蒙尘的“明珠”,经过十年的涤荡重绽光芒——水域还原到9.1平方公里,目前水质保持在三类至四类水之间,渐渐恢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平。如此改变让国内外的湖泊专家赞许无锡探索出了湖泊治理的“蠡湖经验”,并引以为太湖治理的“样本”。“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古人对蠡湖的赞叹回到今人的口中。蠡湖美景,不再是诗句中的想象,而是一种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景观。从这里,人们读懂了人居学中“诗意的栖居”的概念,读懂了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年整治告捷之余,让人继续深思:蠡湖,改变了无锡多少?蠡湖的变迁,对一座城节的未来启迪几何?作为蠡湖整治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市委书记毛小平日前在接受国内主流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对蠡湖整治的意义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蠡湖整治是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和先导,是提升无锡城市形象和市民幸福感的关键之举,它对无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持续升华意义重大。 铁腕治污:蠡湖成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城区内湖 无论是太湖还是蠡湖,都映照着一个城市的梦想,一代代无锡人的情结。在探索城市发展方向和定位时,“山水湖滨”这一概念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和图景。 早在100年前,民族工商业巨子荣德生就提出了建“湖滨山水城市”的理念。上世纪五十年代,专家则认为无锡具备了“东方日内瓦”的自然禀赋。而进入新世纪,“建山水城、打太湖牌”成为无锡城市发展的新战略。经过考量,这一战略实施的突破口锁定太湖延伸入城的内湖——蠡湖。 其时,这葫芦瓢形的湖体,水质已劣于五类,范蠡西施泛舟湖上的意境早已荡然无存。200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开始规划建设蠡湖地区,当年7月着手退渔还湖。 提起经过整治后水质奇迹般的转变,毛小平兴奋地告诉记者,2010年11月下半月,蠡湖水质报告呈送到自己案头,他惊喜地发现,作为水质核心指标的总磷、总氮浓度全都低于“1”,其中“五里湖”一度只有“0.59”,接近二类水标准。他当即提笔批示:“令人鼓舞!”今日之蠡湖,已成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城区内湖,一流的城市景观湖。铁腕治污,正是修复这个美丽湖泊水质最强劲的动能。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生态修复和湖岸整治五大工程, 在蠡湖整治中展开了一场联合攻坚。 “控源截污对蠡湖治理的贡献度高达九成。”今年4月,前来无锡出席国际浅水湖泊大会的国内外湖泊治理专家们,为这座城市的强力控源截污而击节称赏。“切断污水流入”从整治之初一直延续到现在,30余条入湖河道是否开闸都要上报市政府,不让污水流入蠡湖。如今的蠡湖周围布下了层层“围护网”:湖边道路建设同步铺设截污管网,所有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环湖的生态景观带对入湖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同时,蠡湖这座城市内湖与外太湖的闸门也紧闭。这种封闭治理掐断了蠡湖的“污染源”,而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也渐渐推动着湖体的自净能力的增长。2007年太湖暴发蓝藻时,蠡湖的水质保持了稳定。 在形成综合治水的具体措施时,流域治理的理念也更为清晰。河长清水,片长截污。2007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河长制”,各行政首长亲自挂帅,全权承包河流污染治理、水质目标等项工作。目前,我市已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片长制”则是分片包干解决区域污水接管问题,把岸上污水截住,同样也是行政首长亲自挂帅。时至今日,水质依然是蠡湖的大事。市蠡湖惠山景区管委会主任常荣初介绍,保水质是蠡湖景区管理的重中之重,蠡湖水永远是核心,水环境的治理正在迈向长效管理。目前,入湖河道依然长期关闸截污,国家863项目蠡湖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后,正进一步对水生植物进行养护。 蠡湖治理:科学治太的“中式样本” 蠡湖的一泓碧水,引来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国内外湖泊治理专家认为,蠡湖为太湖治理提供了一个“中式样本”。 蠡湖整治工程谋划之始,便确立了科学治水、综合治水的方略。原市蠡湖办主任孙志亮回忆,当年他们走遍了在治污方面全球知名的淡水湖泊,瑞士苏黎世湖、日本琵琶湖等地都留下了无锡取经者的足迹。蠡湖最终实施的综合治水体系,吸收了世界上所有淡水湖泊先进的治理理念。换言之,蠡湖是世界淡水湖泊治理经验的集大成者。 迎着夕阳罱河泥的情景,早已成为昔日风景照的经典面。至蠡湖整治启动时,湖底20多年积聚的淤泥已厚达几十公分。施工方在作业时采用了环保绞吸方式,尽可能减少搅浑湖水,并合理地保存一层底泥,为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留出空间。这种科学治水理念也渗入了其他工程。在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3个水位渐次降低的池塘边,一丛丛美人蕉、芦苇长势茂盛,这里是蠡湖的“沉淀过滤系统”试验项目。山坡、公路流下的雨水汇集至此,泥沙沉淀下来,氮、磷等富营养成分被水生植物有效吸收,净化后的水流最后排入了连通蠡湖的长广溪。 蠡湖变清后,无锡科学治水的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太湖(蠡湖)新城180平方公里水环境治理。毛小平坦言,开展流域性的水环境治理,也是巩固蠡湖整治成效的必行之策。当前蠡湖周边水域的水质较差,作为城市内湖的蠡湖就只能暂时封闭。而在水水相连、河河相通的江南水乡,水质改善均衡化的唯一途径便是实施更大区域的流域治理。 借鉴“蠡湖经验”,太湖(蠡湖)新城清水流域建设去年正式启动,无锡计划用3年时间,将180平方公里建成清水流域,打造成无锡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和太湖治理的示范性工程。到2012年,区域内所有河道水体将消灭劣五类,达到四类标准,其中蠡湖湖体水质力争达到三类。随后,清水流域建设将逐步覆盖整个无锡建成区,届时锡城将成为一个“水优、水活、水清、水美”、“人、城、河、湖”和谐共生的“清水岛”。 蠡湖十年的实践昭示,太湖治理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拥有了信心、决心、耐心,太湖重现碧波美景将不再遥不可及。 路径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不冲突不矛盾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怎么发展产业。”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了这一观点。显然,蠡湖整治成为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佐证,也成为无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国外众多城市的发展之路为环境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蠡湖十年整治间,毛小平数次前往瑞士日内瓦湖等地考察,128米高的“蠡湖之光”喷泉便是从日内瓦湖“搬”回来的,寓意为“点亮城市的未来”。每回踏访,景色绝美的日内瓦湖以及岸边人气超旺的旅游服务业,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流经德国鲁尔地区的莱茵河岸边的产业结构,同样给人以启迪:“拜耳公司花10亿美元建了大型污水处理厂,保证一滴污水也不流进莱茵河,这个世界知名的制药厂因此上百年来一直屹立在莱茵河畔。”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道,在蠡湖整治中获得了诠释。太湖大道旁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如今成为无锡创意产业的标志,园区面积不到20万平方米,2010年设计研发类的产出已超过30个亿。当年,这里是滨湖区的蠡园经济开发区,各类工业企业林立集聚,对附近的水环境带来直接的影响。随着蠡湖整治,限制发展工业,开发区就划出邻近蠡湖的一半区域,挂牌成立了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当年倒逼走出的一招棋,而今已演化成一片智慧产业的高地。 假如说规划建设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是“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之举,那么这几年来无锡已越来越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临近蠡湖的滨湖区,提出了“秀美山水间如何做企业”的发展课题。2005年以来,每年数十家传统企业迁入胡埭工业集中区,留出更多的空间和山水资源。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科教产业园、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蠡湖科技创业园等五大品牌园区,已成为全市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物联网、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文化、生物医药、数字电影等高端产业与高品质的自然生态共融共生。 蠡湖重生,无锡建设旅游与现代服务城也由此寻觅到了最佳载体。蠡湖之光、高子水居、金城湾公园„„环蠡湖38公里岸线星罗棋布的一个个景点,宛如一颗颗珍珠镶嵌于这方美玉中,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市蠡管委的统计数字显示,作为无锡的第一窗口,蠡湖每年游客量达到了500万人次。今年,蠡湖还将迎来一串喜事。蠡湖南岸新落成的无锡大剧院,国庆期间可望奏响华彩乐章;“蠡湖之光”至湖滨饭店的5公里岸线,下半年将启动大规模的滨水功能载体建设。“十二五”期间,无锡决心将环蠡湖地区打造成无锡人的休闲客厅、旅游者的度假天堂。 “东方日内瓦”的梦想,时隔半个世纪后正逐步化为现实。 (作者单位:无锡日报社) 蠡湖深度治理的建议 朱 喜 江南晚报5月25日登载“我爱蠡湖”全民献计活动,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符合民心,调动市民积极性,非常好。本人老家在五里湖(现称蠡湖)边不远处,很关心其兴衰,在1999年编制太湖梅梁湖区生态清淤工程项目建议书(一稿)和2000年(二稿)时就提出建闸截污、控源治污、生态修复、湖岸整治、鱼池减污、调水等综合治理五里湖方案,后被《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采纳,便更一直关心五里湖的治理,我还曾先后在《中国水利》、《水资源保护》、《无锡防灾减灾》、《华东信息报》、《无锡城市科学研究》、《无锡水利》、等杂志多次发表治理五里湖的文章,在此提出深度治理五里湖的的以下建议。 一、治理和效果分析 五里湖,20世纪50,60年代湖水清澈、水生植物茂盛、游鱼可数,湖底基本为水草(即沉水植物)覆盖,湖水可淘米洗菜。后来由于水污染日益严重,不再罱湖泥作农肥,底泥释放 加重;水生植物因水污染受严重影响,至21世纪初全湖已难觅水草踪影,水生植物的自净能力大幅度减弱。五里湖是太湖最早达到富营养化和发生蓝藻爆发的水域,中桥水厂不得不停止取水。 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五里湖治理工作,采取了建闸挡污,建成为可封闭水域;控源截污、封闭排污口、湖岸整治、建设湖四周景观绿化带,减少污染入湖;生态清淤,减少内源;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退渔还湖扩大水环境容量,清除湖内围网养鱼减少内源污染等综合性工程技术措施和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如建立管理机构、资金、法制等。 经2002,2010年的9年治理,蠡湖水环境得到较好改善,湖水深度已提高至2.4,2.6m,富营养化大幅度减轻,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蠡湖水质从劣于?类(TN 4.02mg/L、TP 0.171mg/L)改善为?类(TN 1.26mg/L、TP 0.09mg/L),已不存在蓝藻爆发现象,蓝藻在藻类中比例已很小,藻类结构改善,植物覆盖率从2%上升至20%,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修复,已成为无锡的城市景观湖泊,给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一个典范。蠡湖面积虽较小,但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有效治理湖泊污染的希望,增强了人们治理好太湖的信心。 目前蠡湖仅有很少外源入湖,已与20世纪60年代的外源入湖量相仿,包括少量地面径流污染和少部分的断头浜的污染;蠡湖目前的主要污染是底泥的悬浮和释放,影响了水质的进一步改善。蠡湖的成功治理说明湖泊的生态修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也是治理湖泊全过程所必须的,但湖泊生态修复的效果显示也是缓慢的,其关键是如何有效改善湖泊生态系统的生境。 二、治理目标 今后目标是提高透明度,清澈见底,达到?类水,水底基本长满水草,2020年水生态系统基本进入良性循环。同时治理好湖四周11条入湖河道和21条入湖断头浜。 目前透明度只有30,60 cm,与市民的期望值清澈见底差距较大;水草太少,水质?类,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三、治理措施 蠡湖治理要达到像20世纪50年代湖底基本长满茂盛的水草的目标,而种植水草最大的难点是湖底光照不足,所以目前全面修复水草和增加湖底光照是一对最大的矛盾,因此须同时解决此两个难题。 影响湖底光照的因素是水深和透明度。目前,影响透明度的主要是悬浮物和藻类,影响悬浮物的原因主要是风浪起浮底泥、鱼类扰动底泥和船舶扰动底泥,影响藻类的原因主要是藻类的种群数量和水体氮磷浓度。只有增加湖底光照、提高透明度才能把水草种下去并良好生长,也只有湖底基本长满茂盛的水草,才能固定底泥和减少底泥起浮,才能保持或提高透明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水深。利用梅梁湖泵站适当降低水位至有利于水草生长的水深,再种植水草,以后根据水草成活和良好生长情况再逐步提高水位。 降低水深可分为二类: ? 少量降低水深,如降低至1.8—2.0m,此类方法需要在一定程度提高透明度后再种植水草,但一般不影响蠡湖景观,不影响水上运动、水上健身娱乐活动,此类情况可在蠡湖大范围实施。 ? 大幅度降低水深,如降低至0.8—1.0m,此类方法已经满足蠡湖目前湖底光照要求,不需提高透明度,可直接种植水草。但因为只有经过2-3年,水草才能充分固定底泥经得起风浪,才能茂盛生长进一步提高透明度。所以在2-3年时间内将大幅度影响蠡湖景观,基本不能进行水上运动、水上健身娱乐活动。此类情况适宜在蠡湖局部小块水域实施。 2、提高透明度。直接用于提高透明度的措施主要有二类: ? 利用循环调水净化水体技术,削减悬浮物、蓝藻,提高透明度后,再种水草,此类方法提高透明度的速度快,效果好,管理方便,不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 采用“二步制”生态修复法,先种植能直接提高透明度的先锋植物,提高透明度后再种植水草。 以紫根水葫芦为主的漂浮植物,为近年创造的一种新种质,其具有很大而长的根须,在化感物质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有较强的直接消除蓝藻的能力,有较普通水葫芦(凤眼莲)强很多的降低氮磷、净化水体、抑制蓝藻、吸附和吸收悬浮物及蓝藻、提高透明度的能力。凤眼莲为第二位植物。 以菱为代表的浮叶植物有较强提高透明度的能力,主要是其有长而多的茎须,在微生物作用下有吸附、吸收悬浮物的作用,根有固定底泥、减少底泥释放的作用,所以具有较强抑制蓝藻、降低氮磷、净化水体和提高透明度的能力。 生态浮床也有好的较好提高透明度的能力,在深水区应设置立体生态浮床提高透明度,但生态浮床的造价较高。用自然界的先锋植物提高透明度均需对先锋植物加强管理和进行后续处理。 采用仿生先锋植物也可提高透明度,可在水底放置碳素纤维人工生态水草,是无污染的材质,利用水体中自有微生物的强力作用可多年持续提高透明度,水底逐步自然长出水草,或配合人工种植一部分水草,加快促进水草自然生长。直接提高透明度的二类方法一般均不影响蠡湖景观,不影响水上运动、水上健身娱乐活动,此类情况适宜在蠡湖大范围实施。 3、种植水草等植物和养殖动物。当透明度或光照达到要求后种植水草,同时适时种植其它植物。以及适当养殖能够净化水体的鱼类和贝类等动物。 四、建议治理步骤 根据上述降低水深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分水域实施方案,后进行分水域一次性治理,建议治理阶段和过程如下: 1、降低水深至1.8m。适当降低水深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提高透明度的速度和较容易保持透明度。降低水深至1.8m左右,不会影响蠡湖景观,待水草良好生长后再逐渐恢复水深至2.0m(目前太湖的平均水深),全面种植水草的5年左右不宜再增加水深,过大的水深不利于蠡湖保持清澈见底,以后水体自净悬浮物的能力增大了,可再适当增加水深。 2、清除全部鱼类,特别是底栖鱼类。凡是计划种植水草的水域清除全部鱼类,减少扰动底泥,待水草良好生长后再逐步以适当密度放养合适种类的鱼类,并且要适时捕捞。要消除不根据实际情况在湖中大量养鱼的误区。 3、分成三块相对封闭水域。三块水域用土质围埝(坝)或围隔分隔,可根据各块水域各自的特点相对独立的在一定限度内调节水深,根据不同时间分片种植各类水草,分水域可减轻风浪影响,种植水草和以后的管理均较方便。 a区、西蠡湖退鱼池还湖区:利用湖中间已有的蠡湖大堤,再适当隔离,就成为基本封闭水域,可适当调节水位。 b区、西蠡湖其它水域:为a区以南、双虹桥以西水域。 c区、东蠡湖水域:为双虹桥以东水域。 b区和c区的分界可以是在双虹桥东侧设置围隔。 4、提高透明度。 ? 循环调水净化水体提高透明度。适宜在a区采用,因为a区具有循环调水的条件,不需要再增调水设备,只需要借用一组气浮设备进行气浮净水作业即可,此方法成本底,效率高、速度快,可在一个月内提高透明度至1.0m或更高。 ? 采用“二步制”生态修复法,先种植能直接提高透明度的先锋植物或人工生态水草。适宜在b区、c区二块采用。也可以在a区采用,只是提高透明度的速度较慢。 ? 设置进一步的消浪设施。在a区、b区、c区均采用垂直围隔或水平设施进一步消浪,消浪设施的间距300m左右,才能有效减轻风浪对底泥的扰动,垂直围隔或水平设施的形状、强度或布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待水生态系统基本进入良性循环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减少各区内的垂直围隔或水平的消浪设施。若消浪设施减少过快或过早,不利于透明度的保持。 5、种植水草等植物和养殖动物。提高透明度后,各区(不含水上运动场和航道)均必须一次性种植水草,才具有完整的固定底泥和提高透明度的整体效应。若分许多小块种植水草可能又要重蹈2003,2005年西蠡湖种植水草几乎全部死亡的覆辙。各区种植水草的时间可有先后。待2-3年水草成活、茂盛生长并充分固定底泥、增强抵御风浪能力后,再部分拆除各区外围的土坝或围隔;在此期间同时在各区的沿岸水域适当配套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也可设置生态浮床特别在水深超过3m的水域,且必须满足景观功能要求,以及继续有效削减氮磷、吸附悬浮物和抑制蓝藻生长,以保持清澈见底的透明度;经5-8年,或需适当调整植物结构,生态达到自然平衡后,蠡湖将基本具有健康的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此时才可全部拆除各类土坝、围隔和削减风浪设施。 6、相应配套措施 ? 关闸挡污、控源截污。继续有效实施关闸挡污,主要是控制断头浜的污染,控制11条建闸的入湖河道污染,特别是建闸处与入湖口之间的污染;控源截污,居民集中居住,进一步削减生活污染入河和减少旅游污染,严格实施封闭排污口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削减地面径流污染。 ? 水上运动场和航道的治理。湖内约有1.5 km2的水上运动场和健身娱乐场、航道和码头水域,用以下方法治理: 控制船舶污染,游船减速和采用清洁燃料或人工动力(水上运动场除外),减少底泥悬浮和污染。 运动场周围和航道二侧设置围隔削减船舶扰动底泥的影响。 清淤,目前暂不种水草的或可再行清淤,清除2002年以来积聚的表层浮淤即可,以减少船舶扰动和起浮底泥。或可在水底放置仿生先锋植物,削减悬浮物,提高水体净化能力,让水底逐步自然生长水草和固定底泥。或可不清淤。 五、种植植物面积 根据蠡湖目前情况和目标要求,人工种植水草面积应不少于水面积的一半,约4-5 km2。沿岸水域还需适当种植挺水、浮叶、漂浮等植物或设置生态浮床。人工种植植物,主要是乡土品种,也可适当种植经过训养且证明是基本适合本地条件的外来品种。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使湖底水草全部成活和良好生长后利用水体自然修复能力在2-3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增加水草和其它植物的生长密度,并逐步扩大到全湖,结合沿岸水域其它植物,发挥全部植物的最大净化水体作用,确保蠡湖逐渐达到和保持清澈见底,使蠡湖水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成为健康水生态系统。 六、几点说明 1、蠡湖生态修复种植水草和其它植物已经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一般不是高新技术,早期居住在蠡湖周边的市民均清楚这一点,而是要对以往多次进行的生态修复试验示范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2、本地和外地专家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本地专家熟悉蠡湖水环境的优势,本地和外地的施工队伍相配合。 3、各类施工方案进行效果和性价比分析,择优选取。 4、各区实施生态修复的施工队伍承包时间应不少于5年,时间过短达不到目标和不利于长效管理。施工队伍承包期结束后要有专门管理单位长效管理。 5、对蠡湖的深度治理应满怀信心,认真对待。因为先期蠡湖治理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和成功 经验,水生态系统的生境已得到较好改善,由于市政府高度重视此工作,必然能如期完成蠡湖深度治理工作和达到目标。 整治蠡湖取得良好效果是无锡市治理水污染、富营养化和控制蓝藻爆发的一个高水平的新起点和转折点。蠡湖在滇池草海和杭州西湖三个小型富营养化湖泊(湖湾)的治理中第一个达到?类水,蠡湖也将成为太湖中全面治理水环境的样板和典范,全国成功治理小型湖泊的典型,提高人们治理太湖的信心。 (作者单位:无锡市水利局) 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的 形成和特征 章大为 文化景观是近十几年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运动从对单体文物的保护,发展到保护成片的街区、村落、城镇等景观整体,以及其赖以形成和存在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在内的包含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景观。在这些区域景观中,反映出的是人与自然共存、发展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能使我们更好地进一步了解文化遗产的本质与价值,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自己几千年的传统底蕴和文化积淀,也造就了多种类型的文化景观,而其中以环太湖的近现代园林与生态环境所组成的文化景观尤为突出,这是无锡人与太湖沿岸的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发展的见证。 一、环太湖文化景观区形成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发展 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区始于明代(形成于20世纪初,兴盛于新中国成立后,传承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它南至大浮山军嶂,北逾九龙群山,东到蠡湖,西含马山诸岛。整个环太湖景观几乎包括了沿无锡境内的环太湖所有岸线,涵盖了无锡西南大部。无锡环太湖沿岸以岩悬崖及冲积平原为主(其中由湖水长期波击浪打而侵蚀形成的湖蚀岩的地貌景观尤为突出,所产生的孤岛、矶石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自然景观,加上湖岸边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繁茂,无锡环太湖沿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美的自然景观。 无锡的先民们早就利用了太湖沿岸的优良环境,在太湖沿岸生息、繁衍。至明代,在太湖沿岸始有题字刻石。如“劈下泰华”、“开天峭壁”、“源头一勺”等。明代嘉靖年间,著名书画家王仲山筑“湖山草堂”于五里湖南岸,并留有著名的《湖山歌碑》,“峰峦映兮潭岛,水溶溶兮烟霏霏”就是对当时太湖景色的描写,“有酒盈缶,稻熟鱼肥”则是对当时人们居住于生活场景的写照。 (一)景观初显 明末清初,“鼋头渚”这一景观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无锡人王永积的《锡山景物略》中,从此开创了无锡环太湖景观的先河。1881年,当值无锡知县廖纶在鼋头渚湖边崖石上书的“横云”、“包孕吴越”保留至今,已成为无锡的一大著名人文景观。 辛亥革命后,无锡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为无锡带来了足够的建设资本,以民族实业家荣德生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首先提出了利用太湖之滨的优良自然资源,建设无锡世外桃源之设想:“湖水共长天一色,远山如白云之在望,帆影幢幢,往来不绝”、“有山水之趣,无城市之喧”之美景成为“暇时临湖远眺,能使胸中万斛愁尘,一时化为乌有,而身心之疲劳,恢复于俄顷,于养生之旨甚合”。从此以后,无锡对环太湖的景观建设进入了自觉时期。 “建筑环湖马路(便利游人交通;籍以繁荣地方,冀使媲美西子;环绕蠡湖一周,地跨三四两区:跨湖贯通南北,长堤点缀湖心;县府辟筑道路,私人募建桥梁,吸收游客香金,造成杭州第二。”这是当时提出的较为具体的行动纲领,尽管这些想法在现在看起来似乎显得有些简单或粗浅,但正是这些理念引发了无锡人对环太湖的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也从此形成了无锡人对环太湖景观开发与利用的一贯脉络,这些理念一直影响着无锡的后来人。 随之而来的“一人倡之,众人趋之”,使得无锡环太湖和蠡湖沿岸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涌出了许多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佳作。杨氏家族最先在鼋头渚北,与中犊隔湖对岸管社山南麓建起了万顷堂与杨紫渊祠;又在鼋头渚购地,始建横云山庄,历经二十余年,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鼋头渚的主体部分。 之后,一大批山麓别墅建筑、花园和宗教建筑等相继在环太湖沿岸兴建——王昆仑之父在鼋头渚东南山坡上建方寸桃园、松庐、七十二峰山馆、天倪阁、万浪桥等,被统称为太湖别墅。何辑伍的别墅、蔡缄三德退庐、郑明山的郑园、陈仲言的若圃、中犊山岛上的“子宽别墅”与“小蓬莱山馆”,以及原南洋大学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两校师生为纪念我国著名国学家唐文治70寿辰集资建造的“茹经堂”等等。光福寺、小南海、陶朱阁等一批宗教建筑也相继在鼋头渚一带建成。 此外,为了发展旅游(无锡许多工商实业家们出资在环太湖沿岸建起了诸多园林,梅园、蠡园、锦园、渔庄等相继建成,一条较为完整的旅游线初现雏形。许多园林景观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纷纷建成:鼋头渚公园入口处的“太湖佳绝处”牌坊,梅园的标志性建筑念劬塔,锦园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荷轩,鼋头渚的长春桥,以及桥堤两侧的樱花长廊,光福寺前山下的“万浪桥”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工商实业家荣德生在蠡湖宝界山北麓建的宝界桥(该桥横跨蠡湖,全长达375米。此桥的建成不仅沟通了蠡湖南北的交通,也为蠡湖增添了一道新的人文景观。至1949年无锡解放前夕,在无锡环太湖的周边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的景点,犹如颗颗珍珠散落在无锡沿太湖岸边(一条环太湖与蠡湖沿岸的景观带已初具规模。 (二)全盛而现 1949年4月无锡解放,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无锡市人民政府在努力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时,大力恢复、修缮、拓展,以及重建无锡的城市园林,特别是环太湖的景观带在延续了前人理念的同时,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和提升。这些景区无论是从规模和形式上,还是在品质与形态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提高,使得无锡环太湖景观山水园林由散落的个体向带状、片状发展,由分散的景点逐步发展为成片的景区,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由此成形。 首先是成立鼋头渚公园,加强对鼋头渚及沿湖景观的恢复、保护、开发与利用。新建光明亭,植树造林,又将原由江苏省干部疗养院管辖的七十二峰山馆、万方楼、方寸桃园等划归鼋头,先后整修了戊辰亭、万方楼、万浪桥等。整合后的鼋头渚景区范围获得扩大。文革后,无锡市政府再次扩建鼋头渚景区,将原有的32公顷扩大为300多公顷,将原来的外湖南岸拓展到蠡湖北岸。新建景区藕花深处、充山隐修、鹿顶迎辉、湖山真意、芦湾消夏、十里芳径、江南山村、中犊晨雾等十大景点。至此,鼋头渚景区形成了三面环水,与中犊山、小箕山、大箕山、湖中三山、马山等互为对景。东南方有乌云、山军嶂、龙王、石塘、大浮诸峰,俗称湖东十二渚;西可见闾江、鸡笼、莲花、石埠、青龙群山等,无锡人俗称的太湖十八湾。梅梁湖水域,尽显湖中带湖、山外有山,风景层层迭迭、景色变幻无穷。登高一览,山峦起伏,临湖放眼,烟波浩渺,鸥鸟翔飞,帆影点点。为此,郭沫若赞曰:“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太湖工人疗养院在中犊山筹建,疗养院基本保留原有中犊山的建筑与景观,建造的主体建筑以我国传统建筑的形制设计,与山水融合协调,为无锡太湖之滨又增添了一处具有较高时代特征的文化景观。 无锡市人民政府对蠡园和渔庄进行了全面的修复与整冶,广植花木,并在蠡园与鱼庄之间扩建长达300余米的长廊(使两园相连,合称蠡园。之后又建四季亭,在沿湖水岸边遍植桃柳,每当春天来临,满园桃红柳绿。又将湖上草堂、景宣楼、诵芬轩、寒香阁、颐安别业、露天舞池、游泳池、凝春塔等划归无锡市交际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后来的湖滨饭店。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又在蠡园东部扩建新区,除了有水面、假山、绿地外,还筑有春秋阁、数鱼槛、映月桥、水岸廊、绿漪亭、柳荫亭、鱼矶等景点。至此,蠡园形成了三面环水,以水为景,使得蠡园在远山近水的映衬下,景色辽阔、风光明媚。尽显江南水乡之美。 1955年,荣毅仁尊其父遗愿,将梅园捐献给无锡人民。之后,无锡市政府加大了对梅园的整修与扩建。完成老梅园的整体改造后,陆续将梅园往东扩展,引入大量新的梅花品种,至今已拥有近五十个珍希品种,四千多株梅树,二千多盆盆景。在修缮了诵豳堂、念劬塔、读书处、宗敬别墅、豁然洞、开原寺等主体建筑后,又新添了松鹤园、小金谷、吟风阁等景点,使梅园真正成为了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 锦园历经多次改建,成为无锡市人民政府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宾馆,它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醇厚的人文内涵深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它是无锡环太湖沿岸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佳例之一。到上世纪80年代,在市政府各部门的重视与大力投入下,环太湖园林文化景观开始由单个的景点逐步向成片的文化景观过度,环太湖文化景观的全盛态势已具备条件。 (三)传承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至今,是无锡进入了传承环太湖园林景观的又一轮大发展时期,形成了能够代表无锡新理念、新思维的环太湖文化新景观。 无锡影视拍摄基地是环太湖文化新景观的代表作之一。它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组成,其景观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利用太湖的自然岸线,以环太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融入适当的建筑,成为集影视拍摄、旅游休闲等综合功能的景观实体,创出了一条以影视场景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与园林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新思路。 灵山胜景是以宗教文化与旅游景观相结合的又一新思维佳作。它坐落于太湖马山,以千年古刹祥符寺为魂(再由灵山大佛、灵山梵官及附属宗教建筑构成。88米高的灵山大佛不仅改写了中国青铜造像史,更以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著称于世。灵山梵宫的建设融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及传统佛教建筑精华,汇集了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灵山大佛、梵宫不仅实现了建筑、宗教、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也以全新的方式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文化景观与文化产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环蠡湖景区以恢复生态、改善环境为宗旨,在蠡湖周边实施退渔还湖、生态清淤、拆房建绿等,为无锡建设了一个集文化、生态、休闲的崭新文化景区。现在的环蠡湖景区已经形成宝界双虹、高攀龙读书处、湖门溢彩、鹿峰流霞、渔夫岛、西施岛、渤公岛、两堤拂春、飞泉帆影和卧石醉波等数十个景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是“引湖入城”的范例。 十八湾湿地公园建于2006年,它利用蜿蜒的西太湖十八湾湖岸,将天然的湖边滩地改造成梅花观赏区、水生植物观赏区、游览歇息区、农业生态区、湖山真意区等。全长8.1公里的环太湖十八湾,到处是绿草、荷塘、亭台、小桥,以及烟波浩淼的太湖,湖山美景尽收眼底(已成为无锡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靓丽风景线。 长广溪湿地公园是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总长约十公里,占地约260公顷,其中水面约80公顷。它西依山军嶂山,东邻大学城,北连蠡湖,南靠太湖,依山傍湖,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2005年5月建设部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是全国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该公园充分利用生态净水系统改善水质,溪边湖畔浅水植物挺立,湿地内草木葱绿,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园内不仅保留许多古桥、古井、吉村落等,还建有湿地科普馆、湿地教育展示中心、雕塑园、露天舞台、儿童乐园等科普教育、服务等配套设施, 使游人在尽享生态湿地的休闲自娱中,还得到了园林文化景观带来的熏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已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园林文化,而是突破了传统的园林景观概念,发展为包涵文化产业、文化生态等诸多文化元素的综合性文化景观。 二、“融入”自然的环太湖文化景观发展之路 从散落在环太湖的景点发展成带状和片状的景区,再发展到现在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多元素的文化景观,历经百余年的漫长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无锡人从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到利用,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到发展地域经济、文化、旅游等,走出了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文化景观之路。 (一)融入自然 借景通幽 首先,无锡环太湖园林景观从它诞生的第一时刻起,就无不烙上了江南山麓园林的烙印,它继承了本地区古典山麓园林的基本特征,在几乎不改变原有的山体结构和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力求突出天然情趣和自然美,正是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那些散落在各处的景点都不约而同地在借用自然环境的时候取得了绝佳的视觉空间,到处充满着几近原生态的山体、湖岸、树林和湿地,不留人工斧迹,山、水、绿化从整体布局到自身形态都做得很自然,力求天然情趣的美。顺着环太湖的山路蜿蜒起伏,山麓园林所特有的艺术性将会不断地连续和流动。视觉天尽、时空无限的艺术意境在此将被真正感悟。无锡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将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借境”在环太湖的文化景观中被运用到了极致。明代造园家季成《园冶》云:“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换言之,远可以借山水湖光、天地长河;近则借楼台轩楹、奇石松骨。说的就是要利用“因形就势、低方宜挖,高阜可培等创造景境的客观条件”。借景于外,成景于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空间。如在鹿顶之颠、万浪桥上或鼋头渚边,可远眺太湖帆影、三山余辉、蠡湖晨光,又可见青龙茶林和舜柯云雾。 无锡环太湖沿岸山石起伏、湖水拍岸、绿树成荫。人在其中多隐少显,藏而不露,这是真正的人与景观之间的和谐共存。中国园艺大师陈从周曾有“借景予人的美观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的评述,点出了借景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将人文的意蕴融入自然的环境之中,营造出传统文化中幽雅、虚静和淡泊的氛围。 (二)中体西用 天人合一 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景点或景区单元所组成,尽管它们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但无一例外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用一条中轴线或主体建筑来体现景观的主题文化思想(从中反映出建造者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的追求。诵豳堂、念劬塔、读书处、豁然洞、湖上草堂、景宣楼、诵芬轩、寒香阁、茹经堂、澄澜堂、飞云阁、霞漪厅、诵芬堂、藕花深处、长春桥、逗云楼、涵万轩、方寸桃园、松庐、七十二峰山馆、天倪阁、万浪桥、小蓬莱山馆,今天的我们只要从这些建筑的名称就不难看出那些建造者们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此外,将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中的各种元素融人了园内各个角落,使我们今天看到的不仅仅有亭台楼阁、厅堂轩榭、曲桥流水、山泉湖石等这些包涵古典人文景观的内容,传统的匾额、楹联、石刻、泉名等题记也随处可见。这些所反映出的传统文化理念和礼制,其地位与功能是现代任何建筑物所无法比拟的。 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在继承我国传统本体文化精髓的同时,吸纳和运用了西方文明的理念,将西方的文化、技术、材料、工艺审美观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中。将西方文化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调和与创新,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无论是在拓展造园艺术的设计理念,还是在对园林的功能与实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在设计方面充分接纳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做法,在材料的运用方面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材料,而是充分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来为当时需要所用。上世纪初,以水泥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带给了当时无锡在造园及建筑方面新的变化。水泥的经济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使得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 和价值趋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园林内的传统建筑几乎都使用了钢筋水泥。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钢结构、玻璃结构的建筑也慢慢成为了无锡新景观建筑的宠儿。尽管材料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建筑的传统质量和韵味(但建筑自身所表达的传统思想和礼义,并没有因此而受到约束和影响。这些建筑仍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在园中依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与气息。 (三)保护生态 造福于民 保护生态、造福于民是无锡环太湖园林文化景观在它们初始建造时就有的的定位。民国初无锡先贤在建设太湖、利用太湖时就非常注重对生态的保护与利用,使得现在的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的是环境与自然俱佳的太湖沿岸。在近十几年对太湖周边环境的改造中,无锡市人民政府努力纠正上世纪中叶的过错,把那些围湖造田、围湖养鱼等破坏环境的做法加以改正,关停了所有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多种企业,恢复了湖岸应有的绿树、湿地,恢复自然的山水,再配上一些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传说的人文景观,将塔、阁、亭、廊等园林建筑小品,结合山水特点,巧妙地似乎是不加刻意地随意洒落在园区内各个角落。这样的园林不再是江南传统古典园林中精心营构的建筑时空,一切园林元素的构成都是以保护生态、回归自然为宗旨,以服务人民大众为目的,这使得无锡环太湖园林文化景观又赋予了新的内容。 我国最早的公园是在20世纪初的1905年诞生于无锡,这就注定了无锡在近百年之前就引进了开放的、面向全社会的公园性质。那些由工商实业家投资兴建的园林,在他们诞生一刻起,就打破了传统的住宅园林皆属封闭性的格局,这些园林不再是一种私密性和半私密性很强的私人空间,而是属于无锡全社会。这样的文化传统被无锡人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的环太湖文化景观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结束语 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有着它的形成、发展到辉煌的过程,如果说它最初产生的缘由反映的是民族资本回报社会、造福家乡的朴素理念的话,之后的全面发展与保护则说明的是政府对环境、生态,以及城市发展理念与目标的进一步提升。回顾无锡走过的百年文化景观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由一个朴素的理念而引发的无锡环太湖文化景观的全过程,它的出现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知道只有当城市拥有了美好的自然与生活环境,才会真正拥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而这其中文化景观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作者单位:无锡市文化遗产局) 走进徐霞客故居 陈谋勇 “中国旅游日”前夕,我们一行专程前往江阴市徐霞客镇参观徐霞客的故居。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旅游先驱,被历代学者公认为“千古奇人”。2007年11月,作为40位杰出的中华文化名人之一,徐霞客的雕像矗立在北京世纪坛上。徐霞客故居座落在风景秀丽、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江南水乡,这里北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35公里,南距无锡15公里、东靠沪宁、锡澄高速公路。这里是个典型的水乡泽国,河流似带,蜿蜒萦绕,柳絮飞舞,芦苇摇曳。徐霞客故居有故居、胜水桥、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和仰圣园等组成。其中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德育教育基地,每天前往参观的学者、游客络绎不绝。 走进徐霞客故居 走进徐霞客故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门庭挂有陆定一同志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屏风上刻有侯仁之教授撰写的纪念文章。两边立盘陀石。门背面镌“绳其祖武”砖额。徐霞客故居现有三进、十七间正房、两间厢房。故居始建于明代,至今保留众多的明式建筑文物古迹。400多年前,徐霞客就是在这里诞生、学习、生活,22岁时,他摒弃了光宗耀祖的仕途之路,开始了对自然向往的考察祖国山川大地的不平凡旅程。二进是轿厅,设有陈列展览,展出了徐霞客的传略、旅行线路图和他对岩溶地貌、水道地理等论述及图片。柜内陈列了各种岩溶标本和现代专家撰写的及其资料,供参观者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伟业。三进为正厅,四周壁上挂展了现代名人的字画。书房内展出了40多幅“徐霞客到过的地方”的风光照片。在正厅东南角的院墙内傲然屹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古罗汉松,听讲解员说这棵罗汉松是徐霞客亲手种植的。相传徐霞客的父亲由京城带回一株盆松,徐母为鼓励儿子寄情山水,献身于科学事业,而启发霞客将它移栽在庭院中的。有了大地母亲的滋润,有了风霜雨雪的洗礼,这棵松现在已长到高6.50米,杆围2.15米,它经历了400余年的沧桑,是霞客故居的唯一见证。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一生博览群书,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致力于考察山川地疏的奥秘。徐霞客22岁摒弃仕途,绝意科举,开始漫游祖国山川,55岁因病自云南鸡足山返回家乡,56岁病逝家中。他的足迹遍及19个省区的名山大川,在我国颁布的第一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有25处留有他的足迹。同时徐霞客又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一部举世闻名的大作《徐霞客游记》,《游记》长达60余万字,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领域,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地学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和旅游学价值。 感受晴山堂石刻 跨进故居后院门,穿过花间小径,对面就是“晴山堂”。徐霞客35岁时,母亲得了场重病。徐霞客是有名的孝子,延请四方名医,千方百计治疗,日日夜夜床前侍候,老母终算痊愈。全家老小无不欢欣庆幸,于是重盖了新房,取“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广转分明”之意,定名“晴山堂”。晴山堂三面墙壁上整齐地嵌着76块明代石刻诗文和两块“晴山堂帖叙略”木刻。这些石刻诗文集中了从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前后262年间80多位知名人物兼书法家,其中包括宋濂、倪瓒、祝允明、顾鼎臣、高攀龙、董其昌、文征明、黄道周等名人大家,共有赞颂徐母、霞客及其祖上的诗文90多篇。诗文原本都是纸本手卷,晴山堂落成后,霞客开始请良工将早期诗文镌刻于石,后人又将此后的赞颂诗文续刻石上。这些石刻诗文不仅文体不同,而且有正、行、草、隶各种书体,加上刻工精湛,以致后来刊拓的《晴山堂法帖》成为集明代书法大成的巨著。 瞻仰徐霞客墓 出晴山堂后门,是个幽静的庭院,碧草如毡,绿树成荫。近围墙处安放着徐霞客明式移葬墓,墓地面积达754平方米,墓前竖着清初原碑“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碑前有青砖侧砌成的祭台,祭台下有三级麻石台阶,有三条砖、石铺砌成的甬道,从纪念堂通向墓地。墓前立着他的全身雕像,塑像两侧树立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和原交通部副部长潘琪撰写的碑文。墓地四周种石楠、丝兰、广玉兰、紫薇等江南名枝佳卉,整个墓陵肃穆幽静,令人久久沉思。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徐霞客“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的精神,感染了后来的旅行家。对徐霞客的研究现在已不仅限于中国大地,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成立了研究徐霞客的组织。站在徐霞客墓前,我们心中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他那高大的形象如彩虹横贯长空,他那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可贵精神已经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启迪。 漫步仰圣园 在晴山堂和故居之间,新建了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的仰圣园,将故居和晴山堂融为一体。仰圣园是家乡人民为了表达对“旷世游圣”徐霞客的敬仰和纪念,于2001年建造的, 占地20亩,内涵丰富、品味高雅。走近这座江南园林建筑,水面开阔,环湖有曲廊、水榭、扇轩、廊桥以及厅、亭等明式建筑,格调简洁朴素,体现了徐霞客“一介布衣”的身份和学养深厚的文化氛围。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游记碑刻就镶嵌于曲廊之中,选取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为主体碑文,由总序、游记、附录、后记四部分组成,共计132个条目135块碑刻。我们漫步在仰圣园,真切感受到了这座江南园子都有的特点,亭台、楼阁、绿树、红花与一汪清潭相互映衬,而它的廊子确是整个园子的精华,走在那廊子上,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文字的迷宫,整个廊子都是文人墨迹,其中的主题都与霞客相关,充斥着满满的人文气息。 停留胜水桥 胜水桥,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枕塘河上。据传是徐霞客当年出游船只停泊处,此桥亦有400年左右的历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着明代江南小桥的风格。石桥题名“胜水”,取对这一带屡遭水患之地能胜水吉祥的意思。胜水桥几经毁坏,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徐霞客几经整修,保存之今。桥系金山石石板桥,南北走向,长19.4米,宽2.5米,高3.2米,共有石阶24级,桥面上保留着4只石栏墩子。在桥的内外两侧有石刻对联,内侧的对联是:“曾有霞仙居北宅,依然虹影卧南旸”;外侧的对联是:“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荡映天然”。我们止步停留在这座明代江南小桥风格的胜水桥上,细细解读品味这两副石刻对联,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对联把徐霞客故居的风光、位置和人们对他的爱戴怀念之情,描摹得清清楚楚。 游览徐霞客碑刻文化园 走进碑刻文化园,映入眼帘的巨幅碑石上是毛泽东在,,,,年说过的一句话:“我很想学徐霞客”。碑石的背面是温家宝总理的贺信。碑刻文化园征集了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500余幅,其中包括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等大师的作品,展示碑刻艺术的景墙达到2000余米,约5000平方米。碑刻文化园以文为魂、以水为蕴,采用富有创意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弘扬霞客文化、霞客精神,用凝固的雕刻艺术来表达中国书法的神韵。园内同时运用石刻、陶刻、砖刻、竹刻、木刻、铜刻等十余种不同材质和雕刻工艺来丰富碑刻艺术,犹如一座展示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文明的陶冶和启迪。据介绍,徐霞客碑刻文化园是徐霞客旅游文化博览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9月26日开园。面积6.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00万元。该园围绕徐霞客旅游文化脉络、人生阶段、历史成就与后人评述,打造“中华第一印”、“中华第一奇书”、“中华第一砚”、“中华第一鞋”、“湿地碑林”等景观,汇集当代书法雕刻艺术家的巅峰作品,融合自然生态景观,形成一个以碑刻为主的文化公园。它以“中国旅游第一人”、“中国旅游第一馆”为核心,设置徐霞客旅游文化展示、中国旅游发展史、徐霞客文化学术交流等功能,展示“壮行天下、探索无限”的霞客精神。 走进徐霞客故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徐霞客一生的旅程与其中的成就,我目睹着这一切,感受着他的旅程,感受着他的一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充满艰辛的一生,却满载着生命的意义~则可以用已故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对徐霞客的一生作了最精辟的概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离开徐霞客故居时,我选购了《徐霞客游记》。这部60多万字的游记,是把科学和文学融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他的游记,与他描绘的大自然一样质朴而绮丽,有人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这一点也不过分。大自然雨、雾、晴、晦的千变万化,山、水、树、岩的千姿百态,展现在徐霞客的笔端,仿佛使我们也随着徐霞客的足迹,跋涉奇峰峻岩、急流险滩,置身于祖国的秀丽山河之中,为之陶醉,为之骄傲,心中油然升起对伟大祖国的无限深情。 (作者单位:原无锡市惠山区建设局) 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记原无锡市建委主任、规划局局长沈青松同志 杨庆鸣 走进沈青松同志办公室,一眼望去,墙上挂着名人字画,翰墨营造着浓厚的文化氛围。确实,这里的主人是一位具有儒雅气质的学者,也是无锡城市建设的一位资深领导者,更是一位无锡城市建设的奋力开拓者。初次接触时,他透着一副威严、刚毅、沉稳,有些中层干部向他汇报工作时,还有些“怕”他。实际上他内心是很善良和善解人意的,很会照顾和关心他人,他威严中体现亲近,人文中体现关怀,刚毅中体现执着。 城市建设之梦 沈青松同志出生于滨临太湖的江南水乡山区农村,自小勤奋好学,就读于无锡市一中。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看到当时城区好多破落的乡村,就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城市建设者。1958年他梦圆成真考取同济大学,就读于城市建设系。由此他与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系,后分配到北京第四机械工业部工作。两年后,去山西太行山搞三线建设十三年。在这期间傲雪凌霜、艰难磨练,铸就了这位领导者果断的领导作风和优秀的领导才能。1980年怀着对家乡的浓厚感情回无锡工作,先后任建设局、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划局等主要领导职务。许许多多的人,有许许多多的梦,但梦毕竟是梦。沈青松同志从他年轻时理想的梦变为现实的梦,是理性的、经验的、实践的、有意义的梦,这个梦在他手下实现了。这个梦就是:他对无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作了理论与实践的践行。在他任职期间,先后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建委主任、全国绿化奖章、全国城市规划先进工作者。作为城市建设的管理者,我对他是赞赏的,并认为是值得一书的。 城市建设之梁 沈青松同志1983年任无锡市建设局副局长,1984年担任无锡市城建局局长,1985年任无锡市建设委员会主任,1992年兼任无锡市地产开发办公室主任、无锡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1993年又兼任无锡市规划局局长。当时才45岁的沈青松同志在无锡市建设系统身兼建设、规划、地产三项正处级重要职务。三副大梁一肩挑,这在历任无锡建设系统领导岗位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无锡市委、市政府对沈青松同志的领导才能、领导艺术、专业知识等方面是信任有加,择才选用沈青松同志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担岗重任。真是雨润青松,青松有为。他在领导岗位上时,在大事、原则问题上是抓住不放的。他处事严谨、雷厉风行,且言必行,行必果。虽出身草根,但就读名校,既是专家,又是领导,也是同济的骄子。 在担任规划局领导时,恰逢无锡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他高瞻远瞩,专门邀请国内规划界的权威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及同济大学一批资深教授和专家,组成总体规划修订领导小组办公室,高起点规划。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他借鉴了钱学森、吴良镛等学者的山水城市建设思想,并结合无锡城市地理环境和城市空间历史格局,对城市布局和形态倡导创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城一中心”的现代化大城市空间构架,并在山水城市的规划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世纪以来,无锡市以建设“山水名城”为目标,先后启动建设了蠡湖新城、太湖新城,大力彰显山水城市特色,并把“山水城市”作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目标。“三城一中心”即城中城(老城区)、城外城(新区)、山水城(旅游服务区)和中心商务区。“三城一中心”是无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形态的高度概括,为无锡摆脱城市建设用地的困惑,增添了活力和空间,为无锡21世纪城市发展明确了方向。“三城一中心”既包含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无锡城市的个性特点。他认为:一个城市没有高度概括的发展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也不可能把城市建设好。有了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工 作方法,就一定会有好的“规划”诞生。“三城一中心”的提法写进了1995年《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并在同年9月由市十一届人大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的决议。“三城一中心”是对现实的理性化,更是对未来无锡发展的演绎及描绘,是城市建设的纲领。特别是在新世纪初,经过市、县区划调整之后,专家的见识和领导的决策,实践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许多思想与成果,突出体现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行动纲要之中,渗透在市领导的报告和言谈之中。这样,科学地避免了“书记调动规划重弄”的厄运。 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不光是能做好班长、做好带头人,贯彻好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关键还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人才和使用好人才。 是伯乐,就能识千里马。是领导,就要会用人。他器重年轻人,特别厚爱“三才”(有文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领导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现任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的孙志亮同志,原是规划局总办主任,既是专业技术人才,又是领导型人才。对无锡地理和规划现状十分熟悉,他冷静和执着,专业而富有事业性。沈青松同志对他十分赞赏,力挺其人。沈青松同志在在职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干部,他根据每个干部的性格、脾气、专业特长,量才适用,有的担任了中层干部,有的被推荐到市级领导岗位,为党的事业,他乐于做好伯乐。 沈青松同志在位时,他的理念就比较新,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骤很合拍。例如:针对城市建设工程面大量广,当时又处于计划经济阶段,老的商品经济路子制约了城市建设领域的健康发展,为了理顺建筑市场秩序,他在1987年担任建委主任时,成立了招办公室,负责全市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1987年成立了无锡市高层建筑专家咨询组,组织专家对全市24m以上的高层建筑进行审查、咨询,确保了我市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1993年又成立了无锡市第一个建设工程咨询监理公司,确保从原材料进场开始到承包单位工程质量的全程监督,确保了建设工程的建筑质量,且这些新建的单位都是走在全省前列的。 城市建设之智 2000年沈青松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低调处事、静心创作,练习书法,研究养生,忙而不闲。他长期从事无锡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工作,一心想把无锡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创新发展、传承下去,以他的学养、内敛、智慧、专业造诣和领导经验,经充分准备,于2007年出版了由他著作和主编的《无锡城市规划史话》(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全书8.5万余字、百余幅彩图,该书全面梳理了无锡城市规划几十年来的演变,多年工作留下的工作日志、调查报告和学术文章,填补了无锡城市规划史上的空白,记录着一位同济学子对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理想与追求,体现一位老领导、老学者的智慧。该书已成为后生晚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学习的教科书。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沈青松同志对此在《无锡城市规划史话》中做了很好的诠释。 目前,沈青松同志虽已七十有余,但是由于他在位时的威信,他退下来后,找他谈工作的,谈城市建设发展的学者、朋友,门庭若市。他经常为城市建设关心、操心、费心。现在,他是无锡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副理事长、无锡市金属结构协会的名誉会长、无锡市工程造价学会的理事长,按理根据市科协的有关文件规定凡学会领导干部在换届时已超过七十岁的一般不再担任学会领导实职,但有些老领导如学会干部要求继续担任的,需到会半数以上理事同意通过,在市造价学会换届时,全体理事一致表决通过沈青松同志继续担任理事长。 年逾古稀的沈青松同志,每天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关心无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每天还练习硬笔书法,对于养生之道十分重视,《黄帝内经》中的医道可讲半天,每天打一套太极拳,饮食起居很有规律。对膳食也很有讲究,荤素相宜。说起中西医理论、八大菜谱、诗歌、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头头是道,同仁们啧啧称赞。 沈青松同志几十年为无锡城市建设谋划、出力和奋力开拓,带领着一批城市建设者为无锡城市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改革开放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信任为他提供了施展领导 的平台,是扎实的功底,使他工作驾轻就熟。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他是我们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作者单位:无锡市建设局) 市规划局组织开展“城市空间特色研究” 马 蕊 城市特色代表了城市的精神与气质,是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人文品质和物化空间,是城市魅力所在。无锡位于太湖之滨、山水相映、人杰地灵,是一座美丽的湖湾城市。无锡现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轨道交通正在建设,未来10-20年正是无锡城市风貌集中形成期,如何保护与发扬自己的城市空间特色已成为无锡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无锡在过去的规划工作中,虽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许多特色空间的规划研究,但尚未上升到战略高度、尚未形成体系化,今年,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组织下,无锡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研究。 为更好的完成无锡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市规划局开展了“无锡城市空间特色宣传语”征集等活动。本次研究通过追溯城市的形成、发展及自然地理特色,挖掘城市的空间特色资源,提出了最具标识性的“三湾六区”城市空间特色艺术骨架,“三湾”分别是指运河湾、蠡湖湾、太湖湾,六区分别是人文龟背城、运河水弄堂、锡惠运河湾、蠡湖新天地、太湖佳绝处以及都市新客厅。 (作者单位:市规划局) 火灾逃生的几种方法 编辑部 高楼着火如何逃生 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楼内火势难以控制时,应尽快撤离火场并报警。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把手,观察是否有浓烟从门缝往里钻,以判断大火的距离。大火或烟雾巳封锁防门出口时应退守房间,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等待消防队员前来营救。若大火尚有距离,应抓紧时间尽快逃生。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扑救。寻找逃生路的原则是——向下不向上~进入楼梯间后,在确定下楼层未着火时,可以向下逃生,但决不应往上跑。因为高楼火灾发生时强大的“烟囱效应”将使浓烟和火势迅速向上蔓延,使人晕头转向,昏厥甚至死亡。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逃生时楼梯可以救急,但切勿进入电梯。电梯往往容易因断电而造成“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和毒气熏呛而窒息。 娱乐场所火灾逃生方法 由于歌舞厅、卡拉0K厅、网吧等娱乐场所通常在晚上营业,而且进出顾客随意性大、密度很高,加上灯光暗淡,失火时容易造成人员拥挤,在混乱中发生挤伤踩伤事故。 1、一旦失火,千万不要惊慌混乱,应尽量镇定,以避免在混乱中发生拥挤践踏、挤伤踩伤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保持清醒头脑,迅速辨明安全出口方向。 3、若只有少量出口,在逃生的过程中,不要盲目跟从人流,可选择躲进烟火不易侵入的房间(如歌舞厅的包房、网吧内的厕所等),紧闭门窗防止烟和有毒气体进入,等待救援。 4、用水打湿衣服后捂住口腔和鼻子,如果找不到水时可用饮料代替。 5、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前进,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居民区火灾逃生方法 1、通道出口,保持畅通。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火灾初起,周围又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最终酿成大灾。 3、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要命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的地方跑,要尽量往下面楼层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4、简易防护,匍匐撤离。为防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5、避难场所,固守待援。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浇淋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间内,并用手机等通讯设施与外界联系,等待消防救援人员。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到自己。 6、火已及身,切勿惊跑。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灭火。 无锡城市建设动态 编辑部 ?太湖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已经启动 太湖广场将按照城市中心公园的定位,秉承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尊重历史,调整优化的理念,一是增种大树、扩大绿化覆盖率;二是贯通南北广场,保留“一心一轴”的空间布局;三是理顺园林路径,更符合市民的散步活动习惯;四是增加休闲设施,积聚人气,服务市民。 ?金城湾公园开放 金城湾公园位于贡湖大道西侧,总面积38.5万平方米,精心打造的入口广场区,浪漫花坡区,缤纷湖畔区、蠡湖水庄区、生态湿地区,塑造了蠡湖景区新的“东大门”,让市民更为便捷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无锡惠山老街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素有无锡的“露天历史博物馆”之称的惠山老街,可追溯千年,惠山老街因寺成祠,因祠兴街,街区文物古迹荟萃,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共18处,牌坊6座,历代著名文物26处,古树名木61株,新发现的石碑砖刻等文物36处。街区传统民居密集,原住民达80%以上,并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惠山老街自2008年启动保护性修复始终遵循“全力求证,小心落笔,发展有据,保护入理,精心运作,低调宣传,宁留残缺,不求圆满”的原则,在社会上唤起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 ?市建设局着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最近市建设局组织有关人员赴新区召开“城中村”改造推进现场办公会,通报新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任务,优惠配套政策,研究解决“城中村”改造涉及的拆迁安置房布点、部份规 划调整等问题。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出入口移地改造 该工程东起太湖,西至管社山,南至鼋头渚风景区充山大门广场,北至犊山大门,风景区大门出入口由充山调整到犊山,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市建设局组织的审查。 ?本市9800套保障房用地全部落实于10月底前开工 省政府下达分解到我市本级范围内的9800套保障房用地,目前已全部落实,涉及供地面积67.9公顷,这批保障房将于10月底前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设期限约两年半,更注重建筑的节能保温。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该工程主要包括老大窑路沿河建筑修复、铁树浜老宅、何氏老宅、苏家大院、彭家大院修建工程,日晖桥至定胜桥沿河综合改造工程,清名桥南北各100米长度范围内第一进民居修复工程,南下塘东侧房屋立面整治工程等,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 ?惠山古镇的“中国泥人博物馆”主体建筑全面竣工 该馆建筑面积11000平米,建筑为地下局部一层,地上两层,内分序厅、惠山泥人展示厅、中国泥人各派展示厅、历史泥人精品展厅、泥人大师工作室、配套服务区、办公区、以及中国泥人研究用房等10余个空间。预计10月试开馆。 ?瑞景道、信成道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市建设局组织的审查 瑞景道、信成道道路工程均北起清源路,南至干城路,道路红线宽30米,为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其中瑞景道全长约1.05公里,信成道全长约2.1公里。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开通至台北桃园直飞航线 无锡及周边城市的旅客前往台湾,可以不用前往上海、南京乘机或经由香港转机,实现直飞台北,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通航城市将由此增加至25个。
/
本文档为【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 无锡城科会 】,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