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维修资料数据库(长安之星)

2017-09-20 50页 doc 329KB 1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维修资料数据库(长安之星)维修资料数据库>>重庆长安>>长安之星 发动机拆装 一、拆卸发动机 1)根据燃油压力释放程序,释放燃油压力。 2)拆除前排座椅,然后连同换档控制和刹车制动杆拆卸发动机室中心构件。 3)拆除蓄电池及其底盘。 4)放掉冷却液及变速器油。如图2-19所示。 5)从车身及进气歧管处拆除发动机线束管夹。 6)拆除冷却风扇开关和真空电磁阀导线。 7)从进气歧管拆除蓄电池负极电线。 8)拆卸断油电磁阀电线及ECT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导线。如图2-20所示。 9)拆除真空电磁阀导线及空调ECT传感器接头(如装有空调器的话)。如图2-21所示。...
维修资料数据库(长安之星)
维修资料数据库>>重庆长安>>长安之星 发动机拆装 一、拆卸发动机 1)根据燃油压力释放程序,释放燃油压力。 2)拆除前排座椅,然后连同换档控制和刹车制动杆拆卸发动机室中心构件。 3)拆除蓄电池及其底盘。 4)放掉冷却液及变速器油。如图2-19所示。 5)从车身及进气歧管处拆除发动机线束管夹。 6)拆除冷却风扇开关和真空电磁阀导线。 7)从进气歧管拆除蓄电池负极电线。 8)拆卸断油电磁阀电线及ECT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导线。如图2-20所示。 9)拆除真空电磁阀导线及空调ECT传感器接头(如装有空调器的话)。如图2-21所示。 10)拆除发电机导线接头及输出端子。 11)拆除空气滤清器。 12)从化油器拆除进气软管。如图2-22所示。 13)从化油器拆除油门拉索。如图2-22所示。 14)拆除化油器接头处的进油管和回油管。 15)从进气歧管拆除暖通管。 16)从进气歧管上拆除散热器进水软管和储液罐软管。 17)从进气歧管拆除暖通机进水软管并从进水管拆除散热器出水软管。 18)从碳罐拆除真空软管。 19)从进气歧管拆除刹车助力器软管。 20)从空调压缩机拆除压缩机开关导线。(如装有空调的话)。 21)将致冷剂从空调系统排出、然后从压缩机拆除软管。 22)将车体吊起。 23)如有必要,放掉发动机机油。 24)拆下排气中心管螺母。 25)从起动电机拆下导线接头和蓄电池正极电线。 26)从变速器拆除蓄电池负极电线。 27)拆下倒车灯开关导线接头。 28)从变速器拆下车速软轴。 29)从分电器上拆下线束接头和通气管。从点火线圈拆下高压线。如图2-22所示。 30)从机油压力报警器拆下导线。 31)拆去排气歧管罩,然后从排气歧管拆下发动机接地线。 32)从离合器释放臂和变速器箱上拆下离合器拉索。 33)拆下传动辆。 34)拆去下盖及其撑条。 35)将变速器专用举升器置于带有变速器的发动机之下。当使用举升器时,确保它的平面均匀地支承整个油盘,即使后悬挂托架螺栓被拆除带有变速器的发动机,也能保持水平支承。如图2-23所示。 36)拆下发动机悬挂架螺栓。 37)下降之前,重新检查确定所有管线及拉索是否已从发动机和变速器上拆除。 38)拆下带有变速器的发动机。 39)拆下变速器加强板,使发动机和变速器分离。 40)拆下发动机托架,如有必要,更换悬挂软垫。 二、发动机解体 1.正时皮带和张紧轮以及正时皮带轮 如图2-24所示。 1)拆除空调压缩机(如装有空调的话),发电机托架及加强板以及水泵皮带轮。 2)拆下曲轴皮带轮。 3)拆下正时皮带前罩壳。 4)拆下张紧及正时皮带。 小心: ·切莫将正时皮带弄扭曲。 ·切勿正时皮带接触目惊心机油、水或蒸气。 5)使用专用工具拆下凸轮轴正时皮带轮。如图2-25所示。 专用工具(A):09917-68221 6)用专用飞轮止动器卡住飞轮,曲轴正时皮带轮使之不能转动。如图2-26所示。 专用工具(B):09924-17810 7)拆下正时皮带后罩壳。 2.气缸盖 1)拆下分电器总成及其分电器座。 2)拆下排气歧管罩,排气歧管及其密封垫。 3)拆下进气歧管螺栓、螺母以及加强板螺栓,取下进气歧管。如图2-27所示。 4)拆下气缸盖罩。 5)松开所有气门调整螺钉之后,反向旋转调节螺钉使所有气门关闭。如图2-28所示。 6)拆去气缸盖螺栓。 7)如有的话,拆除其他连接部件,软管及电线。 8)拆下气缸盖。 9)拆下摇臂轴螺钉。如图2-29所示。 10)拆下进排气摇臂轴。然后拆下摇臂及摇臂弹簧。如图2-30所示。 11)从气缸盖上拆下凸轮轴。如图2-31所示。 12)使用专门工具(气门提升器压缩气门弹簧,然后用专用工具(钳子)拆下气门锥形锁块。如图2-32和图2-33所示。 专用工具: (A):09916-14510 (B):09916-47210 专用工具(C):09916-84510 13)松开气门提升器,拆下气门弹簧座及气门弹簧。 14)从燃烧室侧拆下气门。 15)拆下气门油封和气门弹簧底座。如图2-34所示。 注意:一旦油封被拆除,不要再用它。当重新进行组装时,一定要使用新的油封。 16)使用专用工具(气门导管拆卸器),将气门导管拆下。如图2-35所示。 注意:一旦气门导管被拆除,就不要再使用它。当重新进行组装时,一定要使用新的气门导管(加大尺寸的)。 专用工具(D):09916-46010 3.活塞 1)从曲轴箱上拆下机油盘下体和机油盘上体。如图2-36所示。 2)拆下机油集滤器总成。如图2-37所示。 3)拆下连杆盖。 4)在螺栓螺纹上安装导向软管,这是为了防止在拆下连杆时,损伤连杆轴颈和连杆螺栓螺纹。如图2-38所示。 5)当从气缸中拆下活塞时,必须去除气缸筒顶部积碳。如图2-39所示。 6)拆下活塞及连杆总成。 7)使用活塞环扩张钳,拆下两道气环和油环。 8)拆下活塞销。 ·按图2-40中表示,拆下活塞销卡环。 ·将活塞销用力拉出。如图2-41所示。 4.机油泵、曲轴后端盖及曲轴 1)在拆下7颗机油泵固定螺栓之后,拆下机油泵总成。如图2-42所示。 2)拆除转子盖板。如图2-43所示。 3)拆除外转子及内转子。如图2-44所示。 4)使用专用工具(A)拆下飞轮。如图2-45所示。 专用工具(A):0924-171810 5)拆除曲轴后端盖。 6)拆除主轴承盖及曲轴。 三、发动机的组装 发动机的组装步骤与发动机拆卸的步骤相反,但是还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来保证重装后的发动机达到出厂时。 注意: ·所有部件必须清洗。 ·应确保对曲轴轴颈、轴颈轴承、推力轴承、轴颈销、连杆轴承、活塞、活塞环和气缸,施加机油润滑。 ·主轴承、主轴承盖、连杆、连杆瓦、连杆盖、活塞和活塞环是组合配套件,安装时,不许打乱组合和试图将每个零件回装到它原来的位置。 1.曲轴 1)将主轴瓦装在气缸体上。如图2-96所示。 在两片主轴瓦中,其中一个轴瓦有油槽。将有油槽的轴瓦装在汽车缸体上。不带油槽的轴瓦装在主轴承盖上。确保两片瓦上颜色相同。 2)在2号与3号气缸之间,装上止推轴承。装油槽侧朝向曲柄臂。如图2-97所示。 3)将曲轴放置在汽车缸体上。 4)按照1、2、3、4和5逐步增加的顺充从皮带轮侧开始装配轴承盖。应确保箭头标记(在每只轴盖上)对准曲轴皮带轮侧。如图2-98所示。 对于轴承盖螺栓。逐渐和均匀地拧紧是十分重要的。应确保5只轴承盖均匀和逐渐地拧紧,直到达到规定的扭距。 拧紧扭矩(a):54N.m(5.4kg.m,39.0lb.ft) 注意:在拧紧轴承盖螺栓之后,用手转动检查确保曲轴平滑旋转。 2.机油泵和后端盖 1)所有组装零件应清洗干净,然后晾干。 2)对内/外转子、油封唇部和油泵壳和端板的内部表面涂抹薄薄一层发动机机油。 3)将外/内转子安装在泵壳上。如图2-99所示。 4)装上转子端板。拧紧5颗螺钉,装好端板之后,用于检查并确保转子平滑旋转。如图2-100所示。 拧紧扭矩(a):11N.m(1.1kg.m,8.0lb.ft) 5)把两个机油泵销和机油泵密封垫安装到汽车缸体上。应使用新的密封垫。 6)为了防止油封唇部向上翻或者发生损坏,当把油泵安装在曲轴上时,应将专用工具(油封导管)装配在曲辆上,并且在专用工具上涂抹发动机机油。如图2-101所示。 专用工具(A):09922-18210 7)把油泵安装在曲轴和汽缸体上。 在7颗油泵螺栓中,4颗1号螺栓应比3颗2号螺栓短。如图2-102所示,将1号和2号螺栓安装到位并按规定的扭矩拧紧。 在安装油泵之后,检查并确保油密封唇不向上翻转,然后将专用工具拆下。 拧紧扭矩(a):11N.m(1.1kg.m,8.0lb.ft) 8)油泵密封垫的边缘可能鼓出。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使用锋利的刀具切除,使边缘平滑并与泵壳和汽缸体平齐。如图2-103所示。 9)安装后端盖和密封垫。 安装新的密封垫。不许重新使用已拆下的密封垫。大安装之前,应在密封件的唇部涂抹机油。按规定的技术条件拧紧后端盖螺栓在安装后端盖之后,密封垫的边缘有可能向外凸出,如果这样,应将它切除,使其与气缸体和后端盖平齐。如图2-104所示。 拧紧扭矩(b):11N.m(1.1kg.m,8.0lb.ft) 3.活塞 1)把活塞销安装在活塞和连杆上 在对活塞和连杆内的活塞销和活塞孔涂抹发动机机油之后,按照图2-105中所示的方法将连杆与活塞配装,并将活塞销插入活塞和连杆,然后安装活塞销卡簧。 2)把活塞环安装在活塞上。 ·如图2-106中所示,第1和第2活塞环分别有“RN”和“R”标记。在把这些环安装到活塞上时,每个活塞环的标记侧应与活塞的顶部对直。 第1、2活塞环在厚度、形状和接触汽缸壁表面的颜色上都有差异。 应根据参考图分辨第1活塞环与第2活塞环。 ·当安装刮油环时,应首先安装衬垫,然后再安装两个刮油环。 3)在安装好第1活塞环、第2活塞环和油环之后,应按图2-107中所示布置它们的端隙。 4)对活塞、活塞环、气缸壁、连杆轴承和曲轴销涂抹发动机机油。 5)将软导管装配在连杆螺栓上。如图2-108所示。 在安装连杆和活塞组件时,这些软导管可保护曲轴销和连杆螺栓的螺纹避损坏。 6)当将活塞和连杆组件装入气缸时,应使活塞顶部的箭头标记对准曲轴皮带轮侧。如图2-109所示。 7)将活塞和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活塞环压力器)挤压活塞环。使连杆在曲轴上安装到位。用榔头手柄,对活塞顶部轻轻地敲击,使活塞装入气缸镗孔内,紧握活塞环压缩器使其紧靠在汽缸体上,直到活塞环完全进入气缸内为止。如图2-110所示。 专用工具(A):09912-77310 8)安装连杆轴承盖。如图2-111所示。 将轴承盖上的箭头标记对准曲轴皮带轮侧。 按规定的技术条件拧紧轴承盖螺母。 拧紧扭矩(a):36N.m(3.6kg.m,26.0lb.ft) 车身结构 一、在车维修 如图22-1所示。 二、前门 1.前门玻璃和玻璃升降器 拆卸: 1)拆下前门玻璃升降器摇柄(如装有) 拆下方法为用布拉出摇柄,如图22-2所示。 2)全部降下前门窗玻璃。 3)拧松螺钉,然后从车门内装饰板上以向正前方滑动的方式取下内拉手总成。如图22-3所示。 4)拆下车门后视镜装饰件和卡子。 5)拧松螺钉,取下插接件后,再拆卸车门薄膜。 6)拆下电动窗开关插接件(如装有)。 7)拆卸车门密封薄膜。 8)拧松车门前滑槽的装配螺栓,并拆下前车门玻璃泥槽后部分。 9)拧下前门玻璃底槽的固定螺钉。 10)取下前门窗玻璃。如图22-4所示。 11)拧下玻璃升降器固定螺钉(6颗)然后通孔A取出玻璃升降器。如图22-5所示。 检查: 如图22-6所示。 ·检查玻璃升降器滑动和旋转部件的润滑情况。 ·检查齿轮是否磨损或损坏。 ·检查铰链是否损坏。 安装: 按照拆卸步骤的相反反顺序安装前门窗玻璃和玻璃升降器,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当安装玻璃到玻璃底槽时,用肥皂水涂玻璃底槽,并用塑料锤轻轻地将玻璃敲入。 玻璃装入玻璃底槽的位置如图22-7所示。 长度“a”:56.5-60.5mm(2.22-2.38in) ·当安装玻璃时,检查玻璃的顶部是否均匀地触到前车门玻璃泥槽,以及玻璃上滑动是否灵活,如检查到玻璃已落入泥槽,如图22-8所示用螺钉把它调好。 ·用粘胶牢固密封车门内饰板。 ·车门玻璃升降器摇柄的安装应满足玻璃完全升满窗子时,摇柄成45度角。如图22-9所示。 2.前门锁拆卸 如图22-10所示。 拆卸: 1)朝上摇满前门窗玻璃。 2)拆卸玻璃升降器摇柄(如装有),车门后视镜饰件,车门内装饰板,电动窗开关,(如装有)车门内饰板,和前门后滑板,(参见“前门窗玻璃和玻璃升降拆卸部分”)。 3)拆下控制杆的各接头后,折卸车门外拉手和门锁总成。如图22-11所示。 安装: 按照与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安装,并应注意以下要求。 ·安装门锁锁销。如图22-12所示。上下移动门锁锁销,使锁销与门锁的中心槽A对准。 注意:锁销应水平放置,并垂直地移动,不准调节门锁。 将门关上,调整锁销,使车门表面与车体表面平整,高度差为0mm(0in)。如图22-13所示。 为了正确地获得纵向锁销眼位置,增加或减少车体与锁销之间所插入垫片数来进行调整,尺寸“b”应被调整到所规定的值。如图22-14所示。 尺寸“b”3.3-5.3mm(0.12-0.2in) 注意:锁销接头应定期地涂上润滑脂。 3.前门总成 拆卸: 1)拆掉车门线束插接头,并从车体拆下波纹管。如图22-15所示。 2)用锤轻轻地向上敲出前门限位器销。如图22-16所示。 3)在千斤顶和车门蒙皮之间放置一块木板支撑车门。如图22-17所示。 4)拧松铰链安装螺栓,拆下车门总成。 安装: 按与拆卸步骤的相反顺序安装前门。 ·铰链安装面涂密封胶,如图22-18所示,旋转部分应涂润滑脂。 ·如果密封条发硬,可能会出理严重漏水,在此情况下,应用新密封条更换。 ·参照“前门锁安装”调整门锁销位置使车门处于恰当的位置。 ·关上车门,调整前门缓冲热使车门接角车体。 ·安装后,开关滑门检查松动情况,如有松动,更换滑门开启限位器销。 三、中门 如图22-19所示。 1.中门窗玻璃和中门玻璃升降器总成 拆卸: 1)拆下内拉手,用布条拉出如图22-20所示。 2)拆卸内锁止按钮。 3)使中门窗玻璃完全降下并拆下外密封条。 4)拆下玻璃升降器摇柄。如图22-21所示。 5)拆卸中门装饰板。 6)拆下中门密封薄膜。 7)拆卸后门滑槽。 8)拆卸中门玻璃泥槽。如图22-22所示。 9)拧下玻璃固定滑螺钉。 10)取下中门玻璃。 注意:小心不要损坏玻璃。 11)拧下中门玻璃升降器固定螺母和螺栓(6颗)。如图22-23所示。 检查: 1)检查中门玻璃升降器的滑动部分和旋转部分是否润滑。如图22-24所示。 2)检查滚轮是否磨损和损坏。 3)检查线路是否损坏。 安装: 按装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中门窗玻璃升降器,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玻璃安装到玻璃底槽时,玻璃底槽时,玻璃槽应涂抹肥皂水,并用塑料锤轻轻地敲入。 玻璃底槽安装玻璃的位置,如图22-25所示。 长度“b”:331-335.5mm(13.05-13.2in) ·安装玻璃时,检查玻璃顶部是否均匀地触到玻璃泥槽,玻璃上、下移动是否平滑顺畅。 如检查到玻璃已完全到达玻璃泥槽,就用螺栓和螺母作最后的调整,如图22-26所示。 ·用粘胶将后门密封衬垫密封牢固。 ·当玻璃完全密封好后,安装后门玻璃升器摇柄,使其与玻璃成45°角度。如图22-27所示。 2.中门锁 如图22-28所示。 拆卸: 1)朝上摇满车门玻璃。 2)拆下内拉手,玻璃升降器摇柄,车门装饰板,后门内饰板。 3)拆卸控制机构各接头之后,拆下外拉手和门锁总成。 安装: 按照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后门锁。 ·调整门锁销。 ·安装门专业控制机构总成时,将拉索如图22-29所示定位,拉外拉手确保后门开启,如果开门不畅。拧松车门锁控制机构总成螺栓,并将调整直到拉索张力合适,再拧紧车门锁控制机构总成螺栓。 3.中门总成 拆卸: 1)拆下中门组合和中门铰链限位器。如图22-30所示。 2)拆下门止动弹簧。 3)朝后滑动车门总成拆下中门总成。 安装: 按照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后门。 ·如果密封条硬化,可能出现漏水,在此情况下,应更换密封条。 ·安装后,按照以下规定调整中门装配和锁销位置,润滑点火应涂润滑脂。 4.门装配位置调整 1)拧松螺钉,松开后门限位器。如图22-31所示。 2)关上车门,调整下臂,使门前表面和车体表面相对准,校直。 3)关上车门,调整后门铰链,使门后表面和锁本体表面相互对直,同时,门后端和锁体之间的间隙等于门前端和锁体之间的间隙A。 4)调整中门(限位器)并拧紧螺钉。如图22-32所示。 5.润滑点 滑动部分应涂抹用途润滑脂,如图22-33所示。 四、背门 如图22-34所示。 拆卸: 1)拆卸背门装饰板和密封薄膜。 2)从背门内侧拆下线束接头和线束夹,然后取出背门。对于装有背门窗洗器的汽车,应拆下清洗软管。 3)拆下背门支撑(先拆车门侧头,后拆锁体侧尾)。如图22-35所示。 警告:处理背门动撑杆 ·不能拆卸对撑杆因为其气缸充有气。 ·这种气体本身无害,但它可能随同钻孔产生的铁屑从孔中喷出,因此必须戴上护目镜。 ·扔掉拆下的背门支撑杆进,用2-3mm钻头钻孔,作上报废记号如图22-35所示。 ·小心地处理支撑杆,活塞杆的表面严禁出现裂痕或擦伤痕迹,严禁任何漆料或油粘到它的表面。 ·不能满转带支撑杆的活塞杆。 4)拆下背门铰链螺栓和背门。 安装: 按照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背门固定好线束,并注意以下各点: 调整锁销使锁销中心与门锁底板内槽中心对准。 为调整门锁和锁销的相互销位置,在锁销底部之下插入适当数量的垫片。如图22-36所示。 五、挡风玻璃 如图22-37所示。 用专用粘胶安装挡风玻璃,(即:用单一成份的尿烷粘胶配用底漆)。 更换挡风玻璃,必须要使用粘着力强的粘胶,并且一定要按照下列正确方法进行。 小心: ·在此所叙述的是用YOKOHAMA公司制造的2型底漆和1种粘胶(尿烷粘胶和底漆配合使用,)来更换挡风玻璃。当使用其它厂家制造的底漆和粘胶时,一定要参照其所提供的使用手册。不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或者滥用其它的粘胶就将妨害原有粘胶的性能。因此,工作前,一定要仔细地阅读粘胶制造商所提供的手册和说明书,在整个修理过程中,一定要按步骤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应在划痕面或其它伤面涂漆,一定要修补损伤部位否则腐蚀将从此外开始。 使用上面所述品种的粘胶,粘胶强度达到下述要求。 抗剪强度:40kg/cm2(569lb/in2)以上。 拆装挡风玻璃时所需要的粘胶材料工具。 单一成份的尿烷粘胶和底漆材料,(安装一块挡风玻璃)的用量 粘胶(300g(14.1o2)) 玻璃底漆(15g(0.5o2)) 车体底漆(15g(0.5o2)) ·锥子 ·钢丝 ·刷底漆的刷子(2把) ·小刀 ·橡胶吸盘 ·密封胶枪(注有粘胶) ·油灰刮刀(刮除粘液) 拆卸: 1)清洗挡风玻璃内外两侧和四周。 2)拆下刮水器臂。 3)拆下装饰件和卡块。 4)用胶带盖住玻璃周围的车体表面避免损坏。 5)拆卸仪表板和顶盖内衬。 6)拆下后视镜,遮阳板前立柱饰件,然后从前立柱(右/左)拆下挡风玻璃装饰条。 7)除掉(或切去)所有挡风玻璃周围的条,露出挡风玻璃边缘。如图22-38所示。 8)用挡风玻璃小刀切掉玻璃周围的所有粘胶,如用钢丝刮掉,按照步骤9)和10)进行。 9)用锥子钻通粘胶,并让钢丝穿过。如图22-39所示。 10)用钢丝切掉玻璃周围的粘胶。如图22-40所示。 注意:使用钢丝尽量地紧靠近玻璃以防止损伤车体。 11)用小刀,平滑地刮去残留在车体侧的粘胶。小刀插入深度为1-2mm(0.4-0.08英寸)。如图22-41所示。 注意:使用小刀之前,用酒精清洗小刀,或用类似的方法去掉刀上的油污。 12)当再取下的玻璃时,应从玻璃上完全去除隔条和粘胶。如图22-42所示。 安装: 1)在粘接挡玻璃的地方,用清洗液(航空汽油)清洗残留在车体上(或挡风玻璃边缘上)的粘胶面,(让其晾干10分钟以上)。 2)彻底清洗旧粘胶接触面,漆面或裸露金属,小心地在漆面或裸露金属而涂车身底漆,不能将底漆涂到残留在车体上的粘胶表面。如图22-43所示。 注意: ·一定要参照底漆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并按规定的时间晾干。 ·底漆不能接触车体和玻璃将粘接的旧的粘胶表面。 3)将玻璃嵌入新嵌条和隔条,在35(95)温度下将嵌条预热半小时以上,以便于工作。 4)用干净布擦净玻璃表面上的粘胶,如用清洗液,让其晾干10分钟以上。 5)将挡风玻璃装饰条装到前立柱上,安装卡块。如图22-44所示。 6)用新刷子,沿着玻璃粘接边缘涂上足够量的底漆。如图22-45所示。 注意: ·一定要参照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恰当的操作并安规定的时间晾干。 ·不能将底漆涂于面漆处。 ·不得触摸底漆涂层面。 宽度“a”:大约20mm(0.78in) “b”大约15mm(0.59in) “c”大约18mm(0.70in) 7)涂粘胶请参见图22-46。 注意: ·从玻璃底侧开始涂胶。 ·小心不能损损底漆。 ·下侧的粘胶高度应高于其它三侧。 上,右,左侧。 宽度“e”:约8mm(0.31in) 高度“f”:约14mm(0.55in) ·涂上粘胶后立即将玻璃压入车体。 ·涂粘胶后,使用橡胶吸盘抓拿玻璃。 ·在10分钟之内完成步骤7)-9)保证粘胶有足够粘度。 ·处理方法以及晾干时间一定要参照粘胶制造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来进行。 8)从嵌条和隔条上削去残留的低。 9)用橡胶吸盘,将玻璃压入车体,并通过轻敲玻璃和四周的嵌条,使玻璃固牢。如图22-47所示。 注意:不能损坏玻璃表面或车体。 10)固定顶部嵌条。 11)在窗处用软管喷水检查是否泄漏,如发现漏水,晾干玻璃,并用粘胶填堵泄漏点,如仍然漏水,拆下玻璃,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安装一次。如图22-48所示。 注意: ·不能使用高压水。 ·晾干时,不能用压缩空直接吹干涂胶位部。 ·不能使用远左外线灯或类似的方法烤干。 小心: 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粘胶完全干之前,突然半闭车门会导致玻璃松动或脱落。因此,粘胶完全干之前无论车门是开是关,都应确保打开所有的车门玻璃,并且仔细操作。 ·如嵌条不能牢靠地固定到位,用胶带固定直到粘胶完全贴住为止。 ·各粘胶都有它自己特定干燥时间,在粘接之前,一定要参考制造厂家的说明书,了解粘胶干焊时间,事前一定要遵守注意事项。 ·直到粘胶完全粘牢之前严禁开动汽车,以确保粘胶足够牢靠。 12)安装后视镜,车顶嵌条,前立柱装饰件 ,遮阳板,装饰件和刮水器。 六、座位 如图22-49和图22-50所示。 拆卸: 1)拆卸座椅导轨装配螺栓,然后连同有座椅导轨,(前座)一起拆下座椅总成。 2)如需要时拆卸座椅并进行修理。 安装: 按照拆卸相反步骤进行修理。 按照以下给出的值,拧紧到规定扭矩。 拧紧扭矩: “a”:35N.m(3.5kg.m,25.3lb.ft) “b”:23N.m(2.3kg.m,16.6lb.ft) “c”:5N.m(0.5kg.m,3.6lb.ft) 七、安全带 如图22-51所示。 警告:如果必须更换安全带,连同搭扣和紧急锁紧式伸缩装置(或安全带加速感知式紧急锁紧型伸缩装置)一起更换,这样才能保证搭扣与锁舌锁紧,如果单独地更换这些部件,这样的锁紧条件不安全的因素,为此长安公司仅提供成套的备用搭和紧急锁紧式伸缩装置,(或安全带加速感知式是以急锁型伸缩装置)。 维修安全带: 维修或更换安全带之前,应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1)安全带与皮带伸缩装置和搭扣部分处于正常搭配状态。 2)不要让锐边和可能损坏安全带的物体靠近。 3)避免弯曲或损坏皮带搭扣或锁舌板。 4)不能漂白或染色安全带带子(只能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洗)。 5)当安装安全带的固定螺栓和螺母时,用手拧螺栓和螺母以避错丝现象产生。 6)不能对伸缩器或伸缩器盖进行任何修理,应用新件更换。 7)自始自终都要保持皮带干爽和清洁。 8)如任何一个部件存在问题,都应更换。 9)更换编织带上有缺口或损坏的安全带。 10)不准将任何物体放入安全带通过的装饰板开口处。 拆卸与安装: 参照图22-51拆卸和安装前后座安全带。 注意:一定按规定力矩要拧紧安全带固螺栓,座椅安全带固定螺栓和螺母为统一的细螺纹(7/16-20UNF)。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不同型号或公制螺纹的螺栓。 拧紧扭矩(a):35N.m(3.5kg.m,25.3lb.ft) 检查: 座椅安全带及附件是汽车要害部件和关键系统。 因此,必须仔细地检查,并只能用正品件更换。 1)座椅安全带 它的编织带或缝所线应无损坏。 2)伸缩装置 当迅速拉出时,应锁紧带子。 前座椅安全带的伸缩装置应不但要通过上述检查,而且从头到尾或左右方向倾斜15度时也应锁紧带子。 3)螺栓 螺栓应拧至规定的扭矩。 4)皮带扣 当锁住时要牢靠。 5)报警系统 检查驾驶员座位安全带搭接开关。 故障诊断 一、清洁与保护 汽车发动机是由许多经精密加工的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的表面精度极高,必须用千分仪才能测出。 因此,在维护发动机内部的任何零部件时,细心和清洁都有是重要的。 在此,应该明白正确地清洁和保护机加表面和摩擦面是维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份。即使没有专门的规定,也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组装时,应对摩擦面涂抹足够的发动机机油,以便保护和润滑内部工作表面。 ·拆卸气门、活塞、活塞环、连杆、连杆轴瓦、曲轴主轴轴瓦进行维修时,应按照规定执行。 组装时,应按拆卸时的相同位置和相同配合表面将它们安装到位。 ·发动机维修之前,应拆去蓄电池电缆。 如不拆去电缆可能导致线束或者其它电子元件损坏。 ·根据此处规定,发动机的4个气缸按前曲轴皮带轮至飞轮方向顺序编号为1号、2号、3号和4号。如图2-1所示。 二、发动机维修概述介绍 应仔细阅读以下有关发动机维修的知识。这对于防止故障是很重要的,并且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抬起发动机时,应将千斤顶油底壳下。由于油底壳和机油泵过滤器之间只有微小间隙,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有可能引起油底壳变形而导致机油传感装置发生损坏。 小心:为了顶起发动机(机油底壳)应在平地使用千斤顶。 ·注意:当发动机正在工作时,12V的电气系统可能发生严重短路,而被损坏。 进行维修工作时,如果电气接线端可能接地误的话,应拆去蓄电池的接地电缆。 ·不论何时拆卸了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歧管之后都应将进口遮盖住。以防止外来杂质偶然进入,如果不这样在发动机起动时,杂质可能顺着进气孔通道进入气缸,引起更大范围的故障。 ·拆卸电缆插接头时,只能握住它,不许拉线束,对于带锁卡的插接头,应确保按下锁卡之后才能拆开。如果不按下锁卡就拆卸,可能导致插接头损坏。 在连接锁卡型插接头时,将它插入地到听见“卡搭”声为止,这时它已可靠地连接。如图2-2所示。 三、维修燃油系统时的预防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维修,工作时严禁吸烟,且应远离明火。 ·喷油式发动机。 即使在关闭发动机之后,由于燃油供给管道内(在燃油泵与燃油调压器之间)仍然处于高压力状态,松动或者拆卸燃油管道可能直接引起燃油在松动或拆卸处喷出给维修人员带来危险,因此,在松动或者拆开燃油供给管道之前,应确保按照“燃油减压程序”之规定进行(减压)。 在燃油管被拆开之后,可能还会有少量燃油流出。 为了杜绝拆时对人员造成伤害,应用布盖住要拆卸的接头。当拆卸件组装完毕之后,将该布放入规定的容器内。 ·在发动机和排气系统仍处于高温时,禁止在拆卸燃油泵继电器的情况下运转发动机。 ·燃油或者燃油蒸气软管的连接方法因管而异,当重新连接燃油或者燃油蒸气软管时,应确保连接正确并夹紧每根软管。请参见图2-3所示。 连接之后,软管不得扭曲或打结。 ·安装喷射器或者燃油调压器时,应对它们的O型环涂抹主轴油或者机油。 四、燃油减压程序 小心:在发动机处于高温时,不许进行本项工作。否则可能对催化作用有不利影响。 1.对于燃油喷射型 确认发动机冷却之后,按以下程序释放燃油压力: 1)将换档操纵杆放置在“空档”处,驻车手制动器拉到位,制动驱动轮。 2)拆下燃油泵继电器处的插接头。 3)拆下燃油加油口盖,释入出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气,然后将它重新装上。 4)起动发动机,直到将剩余燃油耗完为止。为了降低输油管内的燃没压力,应重新摇动发动机2-3次,每次大约3秒钟。此时燃油连接管道处于安全维修状态。 5)维修结束后,应将插接头插接到燃油泵继电器上。 2.对于化油器型 拆下燃油加油口盖,释放燃油箱内燃油箱内燃油蒸气。然后将它重新装上。 五、燃油泄漏检查程序 在完成燃油系统的维修之后,应按照以下步骤检查,确保无燃油泄漏。 1)打开点火开关2秒钟(以便使燃油泵工作),然后将它关闭。 重复上述过程3-4次,给燃油管供油施加压力 (直到放在燃油回油软管上手感到有压力时为止)。 2)在这种状态下,检查燃油系统的各部位是否存在漏油现象。 六、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起动困难(发动机手摇起动正常) 点火系统故障 ·保险器损坏(熔断) ·火花塞发生故障  ·高压电缆漏电 ·高压电缆或导线的连接处松动或断开 ·分火头的间隙失调 ·点火正时 ·点火线圈有故障 ·分电器内的转子或盖已断裂 ·传感线圈(信号发生器)或点火器有故障 ·噪声抑制器损坏 ·发动机电子控制组件有故障(ECM)(燃油喷射型) 燃油系统故障 压缩不足 ·火花塞未拧紧或密封垫损坏 ·气门间隙不正确 ·气门座配合不严配 ·气门杆卡住 ·气门弹簧弹力这弱或损坏 ·气缸盖密封垫泄漏 ·活塞环卡滞或损坏 ·活塞、活塞环,或气缸磨损   其它 ·正时皮带断裂 ·曲轴箱通风量控制阀(PCV)失灵 ·接头松动或具空软管未连接   修理或更换。 清理和调节火花空塞间隙或更换。 更换。 修理或更换。 调整。 调整。 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 参见化油器   按规定扭矩拧紧或更换密封垫。 调整。 拆卸气缸盖和研磨气门。 修正或更换气门和气门导管。 更换气门弹簧。 修理或更换。 更换活塞环。 更换活塞环和活塞、重新镗缸或更换气缸。     更换。 更换。 可靠连接。 发动机功率不足 点火系统故障 ·火花塞有故障 ·分电器接线头磨损 ·连接处漏电或高压电缆未连接 ·点火正时提前角调节   调整或更换。 修理或更换同时也检查转子。 按需要连接或更换。 更换。 燃油系统故障 发动机过热 其它 ·废气再循环量控制阀(EGR)失灵 (如果装配有的话) ·制动器咬死 ·离合器打滑 ·连接处松动或真空软管脱落。 参见化油器 参见“过热”   检查或按需要更换。    修理或更换。 调整或更换。 可靠地连接。 发动机怠速不稳 燃油系统故障 点火系统故障 ·火花塞有故障 ·高压电缆漏电或被脱落 ·分电器接线头磨损 ·点火正时失调 ·分电器盖已破裂,内部漏电 发动机过热 压缩不足 ·火花塞未拧紧或密封垫损坏 ·气门间隙不正确 ·气门座配合不严配 ·气门杆卡住 ·气门弹簧弹力这弱或损坏 ·气缸盖密封垫泄漏 ·活塞环卡滞或损坏 ·活塞、活塞环,或气缸磨损  其它 ·连接处松动或真空软管 ·废气再循环量控制阀(EGR)失灵(如果装配有的话) ·曲轴箱通风量控制阀(PCV)失灵 参见化油器 调整或更换。 连接或更换。 更换。 调整。 更换。 更换。 参见“过热”   按规定扭矩拧紧或更换密封垫。 调整。 拆卸气缸盖和研磨气门。 修正或更换气门和气门导管。 更换气门弹簧。 修理或更换。 更换活塞环。 更换活塞环和活塞、重新镗缸或更换气缸。   连接。 检查或按需要更换。   检查或按需要更换。 发动机喘气现象(当汽车以各种速度行驶时,踩下加速踏板汽车反应迟钝,这对于遇见停车信号后的起动十分有害) 点火系统故障 ·点火正时失调 ·火花塞有故障或火花塞间隙 ·高压电缆漏电 燃油系统故障 发动机过热 压缩不足 其它 ·废气再循环量控制阀(EGR)失灵(如果装配有的话)   调整。 更换或调整间隙。 更换。 参见化油器 参看“过热” 如前所述   检查和按要求更换。 汽车速度出现波动现象(在节气门稳定或以正常速度行驶的条件下,发动机功率出现变化。在加速器踏板无变化时,感到汽车忽快忽慢) 燃油系统故障 点火系统故障 ·点火正时不正确 ·点火正时提前角调节装置有故障(机械和真空型) ·高压电缆漏电或松动 ·火花塞有故障(积碳太多、间隙失调和电极烧蚀等) ·分电器内转子或盖有裂纹 其它 ·真空软管泄漏 ·废气再循环量控制阀(EGR)失灵(如果装配有的话) 参见化油器   调整。   检查和修理式更换 检查和清理,调整或更换   更换   修理式更换 检查和按需要更换 异常的爆燃(在改变节气门时,发动机发出金属敲击声。这种声音类似于爆米花的爆裂声) 发动机过热 点火系统故障 ·火花塞有故障 ·点火正时失调 ·高压电缆连接处松动 燃油系统故障 其它 ·发动机燃烧室积碳过多 ·废气再循环量控制阀(EGR)失灵(如果装配有的话) 参见“过热”   更换。 调整。 可靠地连接。 参见化油器   清除积碳。 检查和按要求更换。 过热 ·冷却液不足 ·水泵皮带松弛 ·恒温器失灵 ·水泵性能差 ·点火正时失调 ·散热器堵塞或泄漏 ·发动机油种类不对 ·机油滤清器或机油滤网被堵阻塞 ·机油不足 ·机油泵性能低能 ·机油泄漏 ·制动器咬死 ·离合器打滑 ·气缸盖密封垫损坏(串气) 补充冷却液。 调整。 更换。 更换。 调整。 清洗,修理或更换。 使用正确品种机油更换。 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网)。 再次添足。 修理或更换。 修理。 修理或更换。 调整或更换。 更换。 汽油消耗量过多 燃油系统故障 点火系统故障 ·点火正时失调 ·高压电缆连接处漏电或松动 ·火花塞有故障(间隙失调,积碳过多,电极烧蚀等) ·分电器内的机械真空超前补偿器失灵。 压缩不足 其它 ·气门座不良 ·制动器咬死 ·恒温器有故障 ·轮胎压力不正常 ·废气再循环量控制阀(EGR)失灵(如果装配有的话) 参见燃油供给系统   调整。 修理或更换。 清洗,调整或更换。   检查和修理或更换。 如前所述。   修理或更换。 修理或更换。 更换。 调整。 检查和按要求更换。 机油消耗过量 机油泄漏 ·机油放油塞松动 ·油底壳螺栓松动 ·油底壳密封件变质或破损 ·曲轴油封漏油 ·气缸盖罩密封垫泄漏 ·机油滤清器未拧紧 ·机油压力开关松动 ·气缸盖密封垫破裂破损 ·凸轮轴油封漏油   拧紧。 拧紧。 更换密封件。 更换。 更换。 拧紧。 拧紧。 更换。 更换。 机油进入燃烧室 ·活塞环卡住 ·活塞和汽缸磨损 ·活塞环和环槽磨损 ·活塞环开口位置不对 ·气门杆密封件磨损式损坏 ·气门杆磨损   消除积碳和修理活塞环。 更换或镗缸并更换活塞。 更换活塞及活塞环。 调整活塞环开口。 更换。 更换。 机油压力不足 ·机油粘度不正确 ·机油压力开关失灵 ·机油不足 ·机油滤网堵塞 ·机油泵的性能差 ·机油泵安全阀磨损 ·各种滑动部件的间隙过大 使用正确粘度的机油。 更换。 重新添足。 清洗。 更换。 更换。 更换已磨损的部件。 发动机噪音 注意:在检查机械噪音之前,应确保:·正确调整点火正时 ·使用规定的火花塞 ·使用规定的燃油 气门噪音 ·气门间隙失调 ·气门杆及气门导管磨损 ·气门弹簧变弱或损坏 ·气门扭曲或弯曲 活塞、活塞是否 和气缸噪音 ·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磨损 连杆噪音 ·连杆轴瓦磨损 ·曲柄销磨损 曲轴噪音 ·机油压力不足 ·轴瓦磨损 ·曲轴轴颈磨损 ·轴承盖螺栓松动 ·曲轴止推间隙过大   调整。 更换。 更换。 更换。   重新镗孔或更换气缸,更换活塞和活塞环。  更换。 研磨修理或更换曲轴。   如前所述。 更换。 研磨修理或更换曲轴。 按规定拧紧螺栓。 更换止推轴承。 发动机不熄灭(当点火开关关闭时,发动机仍继续运转,但运转不稳定,并会发出噪音) 化油器内的燃油切断电磁阀失灵(化油器型) 按正常操作检查电磁阀,如需要应更 故障诊断 一、前大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前大灯都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前大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前大灯开关 前大灯(左和右)保险丝都熔断 检查左和右保险丝,必要时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导线或者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仅一只前大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前大灯(左和右)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线,必要时,应更换 前大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前置灯开关 导线或者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二、前防雾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前防雾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防雾灯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前防雾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前防雾灯开关 前防雾灯继电器出故障 检查继电器 前大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开关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仅一只前大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三、转向信号和紧急报警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闪光频率太高或仅一侧闪光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闪光频率高”一侧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灯泡配置不正确 检查继电器 转向信号/紧急警报继电器出故障 修理线路 转向信号/紧急报警开关与灯之间存在开路或电阻过大 修理线路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不闪光 倒车喇叭和/或倒车信号灯保险损坏 检查保险并按需要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蓄电池开关之间存在开路或电阻过大 检查灯泡和检查线路 转向信号/报警继电器出故障 检查继电器 组合开关和/或报警开关出故障 检查开关 闪光频率过低 电源电压过低 检查充电系统 转向信号/紧急报警继电器出故障 检查继电器 四、示宽,尾灯和牌照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全部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尾灯,停车灯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必要时应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有些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五、倒车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倒车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倒车灯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心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倒车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开关 导线或者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倒车灯关不掉 倒车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或者更换开关 六、制动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制动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后置制动灯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制动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开关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制动灯关不掉 制动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调整或者更换开关 七、后防雾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后防雾灯不亮 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后防雾灯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后防雾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后防雾灯开关 前大灯开关出故障 检查开关 导线或接地出问题 修理线路 八、燃油表和燃油测量组件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燃油表不工作 仪表板总保险丝烧断 检查保险丝,(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燃油表测量组件故障 检查燃油表测量组件 燃油表故障 检查燃油表 导线或者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燃量传感器故障 检查传感器 九、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TC)表和ECT传感器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发动机冷却温度表不工作 仪表板总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出故障 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 发动机冷却温度传感器出故障 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导线或者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十、机油压力报警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发动机未起动,点火开关接通时,机油压力报警灯不亮 组合仪表的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仪表板总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组合仪表线路出故障 检查组合仪表线路 机油压力开关出故障 检查机油压力开关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十一、制动和驻车制动报警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当制动液处于低液面时,制动报警灯不亮 组合仪表的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仪表板总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组合仪表线路出故障 检查组合仪表线路 制动液位开关出故障 检查制动液液位开关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当起动时(点火开关处于起动位置,制动报警灯不亮) 点火开关出故障 检查点火开关 组合仪表线路出故障 检查组合仪表线路 导线或者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驻车制动报警灯不亮 组合仪表的灯泡损坏。 检查灯泡 仪表板总成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组事仪表线路出故障 检查组合仪表线路 驻车制动开关出故障 检查停车制动开关 导线或接地出故障 修理线路 十二、座椅安全带报警灯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座椅安全带报警灯不亮 组合仪表的损坏 检查灯泡 座椅安全带开关出故障 检查座椅安全带开关 仪表板总保险丝熔断 检查保险丝,必要时应更换(如果更换,应检查是否短路) 导线或接地故障 修理线路 在车维修 一、前大灯 1.前大灯开关 如图21-20所示。 检查: 1)从蓄电池拆下负极(-)导线。 2)从插口/保险丝盒处脱开组合开关导线插头。 3)使用万用表检查每个开关位置的电路是否接通,如图21-69和图21-70所示。 拆卸并安装。 2.前大灯 如图21-21所示。 拆卸: 1)从蓄电池上拆下负极导线。 2)拧下前大灯安装螺栓 3)从汽车上卸下前大灯总成 4)把前大灯总成与插接件断开。 5)取下前大灯总成。 安装: 按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 3.灯泡更换 如图21-22所示。 警告: 灯泡处于高热状态时,请勿触摸。 1)从蓄电池上拆开负极(-)导线。 2)把线束与灯泡断开。 3)取下灯罩和灯泡。 4)更换灯泡,并组装好所有拆卸零件。 4.用屏幕测试前大灯光束 如图21-23所示。 注意: ·除当地强制性法规规定处,应按下述方法调节前大灯光束。 ·更换前大灯后,应调节前大灯光束。 在调节之前,确保满足下述要求。 a)让汽车置于白墙壁(屏幕)前的平地上,前大灯表面与屏幕之间保持间距为: 间距“a”:10m(32.8ft) b)所有车胎的气压应分别调节到规定值。 c)用手上,下摆动车身,使悬架保持稳定。 d)由一名驾驶员操作。 调节: 1)检查清楚每个远光束(近光束)光轴的照射最强处(强光区)是否如图21-23所示。 间隔“H”:大约130mm(5.15in) 2)如果前大灯光束设置不恰当,应调节光速调节螺钉及调节节齿轮,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前防雾灯(如装有) 1.前防雾灯开关 如图21-24所示。 检查: 用万用表检查两接线之间的开关是否接通。如图21-71所示。 2.前防雾灯 如图21-25所示。 拆卸: 1)拆下前大灯。 2)拆下前保险杠。 3)断开前防雾灯插接件。 4)从保险杠上取下防雾灯总成。 安装: 按上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 3.灯泡更换 警告:灯泡在高热状态时,请勿触摸。 1)从蓄电池上拆开负极(-)导线。 2)拆卸前大灯。 3)拆卸前保险杠。 4)断开前防雾灯插接件。 5)取下灯罩,拆下接线柱上的导线。如图21-26所示。 6)拧下安装灯泡的螺钉,然后从防雾灯总成上取下灯泡。如图21-27所示。 7)更换灯泡,并重新组装好所有拆下的零件。 注意:确保盖好灯泡接线柱。 三、转向信号灯与紧急报警信号灯 1.转向信号灯开关 如图21-28所示。 检查: 1)从蓄电池上拆下负极(-)导线。 2)断开组合开关导线插接件。 3)使用万用表检查每个开关位置的电路是否接通,如图21-72所示。 拆卸与安装。 2.紧急报警信号灯继电器 转向信号灯/紧急报警信号灯继电器的位置靠近保险盒。如图21-29所示。 检查: 如图21-30所示连接蓄电池和万用表。 如没听见连续的卡搭声,应更换继电器。 四、后防雾灯 1.后防雾灯开关 如图21-31所示。 检查: 用万用表检查两接线柱之间的开关是否接通,如图21-73所示。 五、点火开关 如图21-32所示。 检查: 1)从蓄电池上拆下负极导线。 2)断开点火开关导线插接件。 3)使用万用表检查每个开关电路是否接通,如有任何一路未接通应更换主开关。如图21-74所示。 拆卸与安装。 六、组合仪表 拆卸: 1)从蓄电池上拆下负极导线。 2)拧板转向立柱安装螺栓。 3)拆下仪表板组件,确保断开仪表组件上的开关,所有插接头和点烟器导线。如图21-33所示。 4)卸下里程表软轴,断开组合仪表上的插接头。如图21-34所示。取下组合仪表。 安装: 按与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 七、燃油表/燃油表测量装置 1.燃油表 检查: 1)拆开后座,揭开地毯后端。 2)拆下连接测量装置的Y/R导线。 3)将一灯泡(12V3.4W)与地线相连接,如图21-35所示。 4)把点火开关旋至ON。 灯泡会亮,且仪表指针随着摆动几秒种,如有故障,应更换。 2.油量传感器 如图21-36所示。 检查: 拆卸燃油泵总成。 用欧姆表检查油量传感器的电阻是否随浮子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浮子位置 电阻(Ω) “a” 102.3mm(4.03in) F 2-4 “b” 156.9mm(6.20in) 1/2 29.5-35.5 “c” 218.5mm(8.60in) E 117-123 如果测得的值不符合规定,应更换。 八、水温表和水温表传感器 1.水温表 检查: 1)断开安装在水温度传感器上的Y/W导线。 2)在该处使用一灯泡(12V,3.4W)并接地,如图21-37所示。 3)把主开关旋至ON灯泡应发亮,仪表指针应摇动几秒钟,如有故障,应更换此表。 2.水温传感器 拆卸: 警告: ·在拆卸冷却系统任何零件之前,应确保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已降低,变冷。 ·在拆卸之前,还应从蓄电池接线柱上断开负级导线。 1)排放冷却液。 2)取下空气滤清器总成。 3)取下水温传感器。如图21-38所示。 检查: 对水温传感器加热,检查水温表传感器的电阻是否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如图21-39所示。 温度 电阻 50℃(122℉) 190-260Ω 115℃(239℉) 24.2-28.1Ω 安装: 如图21-40所示。 按折卸步骤相反的顺序安装,并注意下述要求: 水温传感器的螺纹应涂抹密胶胶。 (A):密封胶99000-31150 拧紧扭矩(a):8N.m(0.8kg.m,6.0lb.ft) 概述 本汽车的车身电气元件工作电蓄电池提供,电压为12V,电气系统采用负极搭铁。 一、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当进行有关电气系统的维护时,为保护电气元件和避免发生的火灾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当从汽车上拆卸蓄电池或从蓄电池接线端断开导线,进行电气系统检查或维护时,首先应确认点火开关和其它所有的开关均已经断开,否则,可能会损坏半导体元件。 ·当从蓄电池上断开导线时,应首先断开负极(-)接线端,然后再断开正极(+)接线端。如图21-1所示。 ·而将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时,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连接。 ·当断开插接件时,决不许拉扯线束。首先按开插接件的锁,然后用用住插接头将它们拉开。如图21-2所示。 ·当连接插接件时,也应用手握住插接头,将它们同时推入,直到它们锁牢(听见“卡搭”声)。如图21-3所示。 ·安装线束时,应用夹子固定,不能有松驰现象。如图21-4所示。 ·当安装汽车零部件时,应小心不得阻碍线束或让零部件压住线束。如图21-5所示。 ·为了避免线束损坏,保护可能与棱角相接触的部分不受损坏,应使用条带缠绕该段线束,如图21-6所示即可。 ·更换保险丝时,应确保使用符合规定电流熔断值的保险丝,使用较大熔值的保险丝来更换,将会损坏电气零部件和引发火灾。如图21-7所示。 ·应小心不要用手粗暴地处理电气零部(计算机,继电器,等等)或使它们跌落。如图21-8所示。 ·当进行维护工作时,电气元件附近的温度如果会超过80℃,应事先将耐热性能差的电气元件拆除。如图21-9所示。 ·小心不能让插接件和电气元件同水接触,否则会引起故障。如图21-10所示。 ·使用测试器检查导通性或测量电压时,应确保测试器探针从线束测插入。如图21-11所示。 二、符号与标记 在这里介绍的电路图中,每个电气元件都按图21-12所示的符号与标记进行表示。 三、缩写表 下表是所使用的缩写和它们的全称: 缩写 术语全称 缩写 术语全称 2WD 2轮驱动汽车 IG 点火 4WD 4轮驱动汽车 ILL 照明装置 A/C 空调器 IND 指示器 ACC 附件 J/B 连接点/保险丝盒 CAMI 在加拿大CAMI工厂组装的汽车 J/C 插接器 CKP 曲轴位置 KOSA1 在日本KOSA1工厂组装的汽车 CMP 凸轮轴位置 LH 左侧 DLC 数据传输连接器 LO 低 DRL 白天行车灯(如果装配有) MAP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 ECT 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PSP 助力转向压力 EFE 发动机进气管预热 RH 右侧 EGR 废气循环装置 SDM 传感与诊断模块 F/L 保险(熔断)丝 SEDAM 双排座箱式小客车 HATCH-BACK 仓门式后背车身小客车 ST 起动器 HI 高 TCC 液压变矩离合器 IAC 怠速供气控制 VSS 车速传感器 IAT 进气温度     四、导线颜色标记 导线颜色用每种颜色的单词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的缩定来表示。 标记 导线颜色 标记 导线颜色 B 黑色 O 橙黄色 BL 蓝色 R 红色 Br 棕色 W 白色 G 绿色 Y 黄色 Gr 灰色 P 粉红色 Lbl 浅蓝色 V 紫色 Lg 浅绿色     本汽车所使用的颜色导线有两种,一种为单色导线,另一种双色(条纹)导线。 单色导线仅用一种颜色标记(即,“底色”。两色导线使用两种颜色标记(即,“底色/条纹色”。第一个标记表示导线的底色,(在图21-13中的G,)第二个标记表示条纹的颜色(在图21-13中的Y)。 五、保险丝盒和继电器 1.保险丝盒 如图21-14所示。 2.继电器 如图21-15所示。 暖通机和通风装置 一、结构原理 1.暖通机 本车的暖通机和通风设备包括控制杆、风机电机、暖通机机芯以及空气管道等主要部件,风机电机将空气送到车内。在暖通机机芯内,将发动机加热后的冷却水保持循环。每根控制杆控制风机电机速度、温度及排出空气,(暖通器装置内阻尼器工作)以便空气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如图16-1所示。 2.暖通机控制操作 如图16-2所示。 A:风向控制杆。如表16-1所示。 1)从中央通风口通风。 2)从中央通风口和下通风口通风。 3)从下通风口通风。 4)从下通风口、除霜口和除雾口通风。 5)从除霜口和除雾口通风。 B:新鲜空气控制杆。如图16-3所示。 C:温度控制杆。如图16-4所示。 D:风机电机转速控制杆。如图16-5所示。 二、故障诊断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暖通机风机接通电源时仍不能工作 风机保阶丝熔断 风机电阻工作不正常 风机电机工作不正常 线路或接地故障 更换保险丝,检查短路情况 检查导通情况 更换电机 必要时进行修理 输出温度不正确 控制拉索破裂或弯曲 空气阻尼器损坏 气管被阻塞 暖通机机芯泄漏或阻塞 暖通机软管泄漏或阻塞 检查拉索 修理阻尼器 修理气管 更换暖通机机芯 更换软管 三、在车维修 1.电路图 如图16-6所示。 2.暖通机装置 如图16-7所示。 拆卸: 警告:在对安全气囊系统部件进行维修之前请遵守“在车维修”中所有警告,否则会导致气囊展开,或使气囊失效。发生任何一种情况都会造成严重机损人伤事故。 1)拆除带电池的负极导线。 2)排放发动机冷却液并拆除暖通机装置上的暖通软管。 3)如装有气囊系统,应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4)拆下仪表板,从转向支架构件拆去线束夹再拆去支架构件。 5)拆开风机电机和电阻的插接件。如图16-8所示。 6)拆除暖通机进风导管。 7)拆除暖通机装置。如图16-9所示。 8)从装置中拉出暖通机机芯。如图16-10所示。 安装(如图16-11所示): 1)用与拆卸操作相反的顺序,安装暖通机装置,并注意: ·在安装每个部件时,小心不要卡住拉索或线束。 2)调整控制拉索。 3)给散热器加注发动机冷却液,然后排出冷却系统空气。 4)如装有气囊系统、使气囊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3.暖通机鼓风机电阻 拆卸: 1)拆卸蓄电池极导线。 2)拆开风机电阻插接件。 3)拆除暖通机风机电阻。 检查: 测量端子与端子之间的电阻。如图16-12所示。 端子端子 电阻 H-M 1.2 H-L 2.9 M-L 1.7 如测得的电阻不正确,请更换暖通机风机电阻。 安装: 安装应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 4.暖通机风机电机开关 如图16-13所示。 折卸: 1)拆卸仪表线束和工具箱。 2)从连杆处拆除控制拉索。 3)拆去鼓风机电阻开关插接件导线。 4)拆去撑条仪表线束夹。 5)拆卸控制杆总成。 检查: 检查开关每个端子与端子之间的导通情况,如不导通,请更换控制杆总成。   B P/G P/B P/B1 P H ○ ○     ○ M ○ ○   ○   L ○ ○ ○     B:黑色 P:粉红 P/B:粉红/黑色 P/B1:粉红/蓝色 P/G:粉红/绿色 安装: 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5.暖通机控制拉索 调节: (1)风向控制拉索 1)将控制杆设置到通风位置。如图16-14所示。 2)如图16-15所示,按箭头方向将拉轩和连杆拉到位,并将拉索固定。 (2)温度控制拉索 1)将控制杆设置到“冷却”位置。如图16-16所示。 2)如图16-17所示,按箭头方向将拉杆及连杆拉到位,并将拉索固定。 (3)鲜新空气控制拉索 1)将控制直设置到“新鲜空气与车内空气循环”位置。如图16-18所示。 2)如图16-19所示,按箭头方向将拉杆拉到位,并将拉索固定。 空调(选装件) 一、结构原理 注意: 本型号的空调系统使用HFC-134a(R-134)型制冷剂。 在两种类型空调之间,制冷剂压缩机油以及零部件是不可以互换的。 一种空调使用制冷剂CFC-12(R-12),另一种空调使用制冷剂HFC-134a(R-134a)。 在进行检测和维修的任何工作之前,必须检查使用了哪种制冷剂。 在补充或更换制冷剂及压缩机油和在更换部件时,务必令使用的材料或部件适用于装在正在被维修的汽车内的空调,只要有一件被错用,就会导致制冷剂渗漏,部件损坏或其他故障状态。 1.空调系统主要零部件和制冷剂流程。如图16-20所示。 2.系统零部件。如图16-66所示。 3.系统电路。如图16-21所示。 4.国产空调系统电路图。如图16-22所示。 二、空调零部件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 1)汽车的检测及调节 在安装空调之前,请检查并调节下列各部件: ·发动机点火正时 ·发动机冷却系统 ·蓄电池电解液及充电系统 ·乘客室密封件 ·燃油系统 ·车辆总体状况 2)空调零部件的准备 请按安装顺序拆卸零件包。 此刻,必须确保空调部件不得遗失、或缺损,当安装空调时,必须使用罩子盖住翼子板及座子。 2.安装注意事项 1)必须从蓄电池上拆掉负极导线。 2)装在发动机上的空调零部件必须用工具箱中提供的螺栓并以规定的扭矩将它们拧紧。 3)当安装时,必须给空调管道和线束正确地确定线路,不致干扰周边部件。 4)在分别给喇叭门管连接螺母座上:使用2-3滴冷冻机油之后,必须将软管与管子互相连接起来。 5)必须用两个扳手将管路装配件加以紧固或松开以使它们在如此被紧回或松开期间得到均匀地支承。 6)必须以规定的扭矩将连接螺母拧紧。 7)在将每个零件连接到位之前,不得拆去附件部分的管端堵头。 注意:为让制冷剂缓慢渗漏,仔细地将罐头从压缩机拆去,这是必要的,因为压缩机被装运出厂时,为防止密封件被锈蚀,压缩机内充有少许制冷剂。 8)当处理HFC-134a(R-134a)刑制冷剂时,必须戴上安全眼镜。注意不要让制冷剂粘到皮肤上。 9)将HFC-134a(R-134a)型制冷剂罐放到温水中,让其温度保持在40℃(100℉)。 3.安装方法 当安装空调时,请参考空调部件所附的说明书。 三、回收、排真空、充注 1.给空调系统充注制冷剂的方法。如图16-23所示。 2.制冷剂回收 当将制冷剂从空调系统排出时,可利用制冷剂回收器和循环设备将其回收。 将制冷剂排到大气中,会给环境造成破坏。 注意:当处理回收与循环设备时必须遵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 3.抽真空系统 注意:无论何时打开(暴露于大气中),空调系统必须用真空泵将其抽空。空调系统必须设有进排气岐管压力表,必须被抽空约15分钟。 小心:在回收系统中的制冷剂前,不要抽空。 1)分别按以下次序连接进排气岐管压力表的高低充气软管(如图16-24所示): 高充气软管:高压维修阀 低充气软管:低压维修阀 2)将歧管压力表中间那一根软管接到真空泵上。 3)操作真空泵,然后打开岐管压力表吸入一侧的阀门,如在系统内投有任何堵塞,那么,在高压表上就有显示,在这种情况出现时,请打开进进(排)气岐管仪表的其它一侧阀。如图16-25所示。 4)只要不存在泄漏现象,大约10分钟之后,低压表则显示出低于760mmHg的真空。 注意:如该系统没有显示低于760mmHg的真空,请关闭两个阀,停下真空泵并注意观察低压仪表的移动,压力表读数的增加表明存在泄漏。在这种情况下,在继续抽空之前,必须修理空调系统。如仪表显示出稳定读数(表明无泄漏),请继续抽空。 5)抽空时间总共必须持续15分钟。 6)继续进行抽空直至低压表上显示低于760mmHg的真空,然后关闭两个阀。 7)停止真空泵,从泵的入口处拆掉中心充气(液)软管。现时,该系统已为充注制冷剂作好了准备。 4.检查系统泄漏 在完成抽空任务之后,关闭进(排)气岐管仪表高压阀(HI)和低压阀(LO)并等上10分钟,验证一下低压仪表读数是否变化。 注意:如仪表读数移动更靠近“0”,就说明某些地方有泄漏,检测管道接头,作必要的校正,并再次将系统抽空,确保没有泄漏。 5.给系统充注制冷剂 空调系统内充HFC-134a(R-134a)型制冷剂。 这里说明的是利用制冷剂维修容器中的制冷剂对空调系统进行充注的一种方法。 当充注使用制冷剂回收及循环设备回收的制冷剂(当循环使用制冷剂时),必须遵照设备生产厂家在说明书中阐明的程序。 警告: ·你的眼睛不得暴露于制冷剂下(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任何因事故泄漏的HFC-134a(R-134a)型制冷剂液体显示出的温度在冰点以下,如HFC-134a(R-134a)型冷却液溅到你的眼睛里会造成对眼睛的严重伤害,为保护你的眼睛以防此类事故、戴上护目镜(安全眼镜)是必要的。 如发生HFC-134a(R-134a)型制冷液侵害了你的眼睛,你必须立即去找医生治疗。 a.不要用手拭你受害的眼睛,相反,必须使用大量新鲜冷水,溅到受影响的区域,逐渐地将这类区域温度提升到冰点以上。 b.尽可能快地从医生或专家那里得到恰当的治疗。 ·如EFC-134a(R-134a)型制冷液溅到了你的皮肤上,受伤的地方必须按在皮肤被冻伤或冻坏时同样的治疗方式加以治疗。 ·不得在靠近进行焊接或蒸气清洗的地方处理制冷剂。 ·制冷剂必须保存在阴凉地方,绝不能存放在高温地方,如: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靠近火的地方或放在车内(包括行李仓)。 ·避免呼吸HFC-134a(R-134a)制冷剂燃烧时产生的烟气,这种烟气会损害健康。 小心: ·必须通过空调系统低压侧加注(制冷剂)。 ·绝不能在空调系统高压侧上加注(制冷剂)。 ·压缩机发热时不要进行加注。 ·当给制冷剂容器安装(龙头)而在容器上钻个孔时,必须仔细地按照生产厂商规定的方向进行。 ·在补充制冷剂之前和在补充制冷剂期间,必须使用压力表。 ·在扔掉制冷剂容器时,应确保其内部的制冷剂已被排空。 ·制冷剂器不得加热到40℃(100℉)或40℃以上。 ·在补充制冷剂期间,制冷剂容器位置不得反向,反向会使液态制冷剂避入压缩机,造成故障,诸如液击等。 6.充注制冷剂 1)在抽空该系统之后,必务给软管适当地规定路线。 2)将进(排)气岐管仪表设备连接到位,然后打开制冷剂容器阀对加注管道进行排气,然后打开低压一侧阀。如图16-26所示。 警告:务必使高压一侧阀可靠关闭。 3)启动发动机并保持在1500rpm,然后打开空调。 4)给空调系统充注汽态的制冷剂,此时,必须保持和制冷剂容器直立状态。 5)当制冷剂容器被抽空时,按下列程序用新的制冷剂容器替换它。 a)关闭低压阀。 b)用己充有制冷剂的制冷剂容器替换被抽空的容器,当使用制冷剂容器开关阀时,请使用下列程序进行更换。如图16-27所示。 (1)退回顶针,拧松其板螺母,拆去制冷剂容器开关阀。 (2)将先前拆除的制冷剂容器开关阀重新安装到新的制冷剂容器上。 c)排出存在于中心充注软管中的气体。当使用制冷开关容器开关阀时,请使用下列程序进行排气(如图16-28所示): (1)一次性完全拧紧制冷剂容器开关阀,然后稍许拧松板螺母(打开一小点)。 (2)将进(排)气岐管仪表低压阀打开一些。 (3)一旦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容器与开关阀之间的缝隙冒出来并带有“嘘声”。不但马上要拧紧进(排)气岐管压力去低压阀,而且要拧紧板螺母。 (4)顺时针地转动开关阀手柄,使其顶针能钻进新容器,产生一个制冷剂搅动的通孔。 6)在该系统被加注了规定量(650-750g(22.8-26.3lmp 0z.))的制冷剂之后或当低压和高压表分别显示了规定的数值时,请关闭进(排)气岐管压力表的低压侧阀,此时,请观察视液镜并检查里面是否存在气泡,如没有任何气泡,则表明该系统已充足制冷剂。如图16-29所示。 低压表:当补充规定量(制冷剂)时大约200-300kPa(2-3kg/cm2,29-43psi)绝对压力(气温在25°-35℃(77-95℉) 高压表:当补充规定量(制冷剂)时大约1370-1670kPa(157-161kg/cm2,200-244psi)绝对压力(气温在25-35℃(77-95℉) 7.检查空调系统泄漏情况 使用电子险漏仪,仔细地检查该系统泄漏情况。如图16-30所示。 警告: ·为防止爆炸或着火,务必保证附近没有任何易燃物。 ·当暴露于火上时,制冷剂将变成有毒气体(毒气),切勿吸入这一气体。(勿置于火上)。 8.拆卸岐管压力表设备 警告:高压侧自然地在高压之下,必须注意保护你的眼睛和皮肤。 1)关闭岐管压力表设备低压侧阀(在充注期间关闭高压侧阀)。如图16-31所示。 2)关闭制冷剂容器阀。 3)停止发动机。 4)使用抹布,将加注软管从压缩机维修阀上拆除,操作必须快速进行。 5)将防尘罩盖到维修阀上。 四、故障诊断 1.故障诊断表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不出冷气(空调系统工作不正常) ·空调不工作 1)无制冷剂   2)保险丝烧断 3)空调及风扇开关故障 4)低怠速(运转) 5)空调热敏电阻故障 6)空调水温传感器故障 7)高低压开关故障 8)顶置空调继电器故障 9)加速切断开关故障 10)线路或接地故障 11)空调放大器故障   回收,抽空及充注制冷剂。检查保险丝,暖通 更换空调保险丝并检查是否短路。 检查空调及风扇开关。 检查和调节空调怠速。 检查空调热敏电阻。 检查空调水温传感器。 检查高低压开关。 检查顶置空调继电器。 检查加速切断开关。 按需要修理。 检查空调放大器。 ·压缩机不工作(不运转) 1)压缩机热保护器故障 2)电磁离合器故障 3)传动皮带松驰或损坏 4)压缩机故障   检查缩机热保护器。 检查电磁离合器。 拧紧或更换传动皮带。 检查压缩机。 ·冷凝器风扇不工作 1)保险丝烧断 2)空调冷凝器风扇继电器故障 3)线路或接地故障 4)空调冷凝器风扇电机故障   更换保险丝并检查是否短路。 检查冷凝器风扇继电器。  按需要修理。 检查冷凝器风扇电机。 ·鼓风机电机不工作 1)鼓风机电机电阻器故障 2)空调及风扇开关故障 3)线路或接地故障 4)鼓风机电机故障   检查鼓风机电机电阻器。  检查空调及风扇开关。 按需要修理。 检查鼓风机电机。 不出冷气或冷却不够(空调系统正常工作) ·制冷剂补充不足或过量 ·冷凝器堵塞 ·蒸发器堵塞或冻结       ·空调热敏电阻故障 ·空调控制器故障 ·膨胀阀故障 ·贮液/干燥器堵塞 ·传动皮带打滑 ·电磁离合器故障 检查制冷剂补充情况。 检查系统泄漏情况。 检查冷凝器。 梭查蒸发器。 检查空调热敏电阻。 检查空调控制器。 检查空调热敏电阻。 检查空调控制器。 检查膨胀阀。 检查贮液/干燥器。 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检查电磁离合器。 不出冷气或冷气不足(空调正常工作) ·压缩机故障 ·空调系统内有空气     ·空气从顶置式蒸发器或气管中泄漏 ·暖通机及通风装置系统故障   ·鼓风机电机故障 ·空调系统内存在过量的压缩机油 检查压缩机。 更换贮液干燥器,抽空然后充注制冷剂。 必要时进行修理。 检查蒸发器总成。   检查暖通机控制杆总成。 检查暖通机总成。 检查鼓风机电机。 抽出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机油并更换压缩机 冷气时断时续 ·线路连接故障 ·膨胀阀故障 ·空调系统内湿度过大 ·加速切断开关故障 ·空调控制器故障 ·电磁离合器故障 ·压缩机热保护器故障 ·制冷剂过量充注 必要时进行维修。 检查膨胀阀。 更换贮液/干燥器、抽空并补充制冷剂。 检查加速切断开关故障。 检查空调控制器。 检查电磁离合器。 检查压缩机热保护器。 检查制冷剂 充注情况 只在高速运转时出冷气 ·冷凝器阻塞 ·制冷剂补充不足 ·空调系统内有空气 ·传动皮带打滑 ·压缩机故障 检查冷凝器。 格查制冷剂补充情况。 更换干燥器、尔后抽空并充注(制冷剂)。 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检查压缩机。 只在高速运转时不出冷气 ·加速切断开关故障 ·制冷剂过量补充 ·蒸发器冻结 检查加速切断开关。 检查制冷剂充注情况。 检查蒸发器。 检查空调热敏电阻。 冷气风力不足 ·蒸发器阻塞或冻结   ·冷却装置或气管漏气 ·鼓风机电机故障 ·线路或接地故障 检查蒸发器。 检查空调热敏电阻。 必要时,进行修理。 检查鼓风机电机。 必要时,进行修理。 故障诊断 一、一般故障诊断 由于在转向装置、悬架、车轮和轮胎等方面的故障涉及到了几个系统,因此在分析一个故障原因时应综合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不要被故障现象所迷感,应先对车辆道路测试加以确认。然后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检查,并排除查找到的故障。 1)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是否有不均匀的磨损‘ 2)用提升装置将汽车升起检查前、后悬架,齿条和小齿轮是否松动或者零件磨损。 3)快速旋转前轮,检查轮胎是否失圆,是否不平衡,轮辋是否变形,车轮轴承是否过松或过紧。 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车轮行驶(跑偏) ·轮胎不匹配或不均匀 ·轮胎气压不当 ·弹簧已断裂或者巳松垂 ·子午线轮胎受横向力翘曲 ·前轮定位失调 ·一个行驶轮被咬死(未脱开) ·前或者后悬架件已松动、弯曲或者已损坏 更换。 调整轮胎压力。 更换弹簧。 更换轮胎。 检查和调整前轮定位。 修理前制动器。 拧紧或者更换悬架零(部)件。   轮胎异常磨损或者过度磨损 ·弹簧松垂或者损坏 ·轮胎不平衡 ·前轮定位失调 ·支柱(减振器)故障 ·行驶路面条件差 ·汽车超载 ·轮胎未换位 ·车轮轴承已磨损或者松动 ·车轮或者轮胎摆动 ·轮胎气压不足 更换弹簧。 调整平衡或更换轮胎。 检查和调整前轮定位。 更换支柱。 更换轮胎。 更换轮胎。 更换或者将轮胎换位。 更换车轮轴承。 更换车轮或者轮胎。 调整轮胎压力。 车轮跳震 ·在轮胎上有鼓包或者损坏 ·支柱(减振器)不恰当 更换轮胎。 更换支柱。 汽车前轮摆振、振动或者跳动 ·轮胎或者车轮不平衡   ·车轮轴承损坏或者磨损 ·转向横拉杆端已磨损 ·左右前悬臂球球头磨损 ·车轮径向跳动过度 ·轮胎上有鼓包或损坏 ·轮胎/车轮总成超负载径向跳动 ·前轮定位失调 ·转向传动杆松动或磨损 ·转向齿轮箱安装螺栓松动 平衡车轮或者更换轮胎/或者车轮。 更换车轮轴承。 更换转向横拉杆端。 更换前悬臂。 修理或者更换车轮和/或者轮胎。 更换轮胎。 更换轮胎或者车轮。 检查和调整前轮定位。 拧紧或者更换转动杆。 拧紧转向齿轮箱螺栓。 前轮异响 ·转向横拉杆端头(左右前悬架臂)球关节,转向横拉杆内侧球关节传动轴关节已磨损,转动不灵或者松动 ·支柱或者安装件损坏 ·悬臂衬套磨损 ·稳定杆松动 ·车轮螺母松动 ·悬殊架螺栓或者螺母松动 ·车轮轴承磨损或者发生其它故障 ·悬架弹簧损坏 ·支柱轴承润滑不良或者已磨损 ·稳定杆连接球关节已磨损或者不灵活 更换转向横向联合拉杆端头、前悬臂转向拉杆或者传动轴关节。     修理或者更换。 更换。 拧紧螺栓,更换衬套。 拧紧车轮螺母。 拧紧悬架螺栓或者螺母。 更换车轮轴承。 更换弹簧。 加注润滑油或者更换支柱轴承。 更换。   转向摆动或转向稳定性差 ·轮胎不匹配或充气压力不均 ·前悬臂球关节和转向横拉杆端头已松动 ·减振器/支柱或者安装件发生故降 ·稳定杆松动 ·弹簧损坏或者下垂 ·齿条和小齿轮调节不当 ·前轮定位不当 ·稳定杆连接球关节松动 更换轮胎或将轮胎充气到适当压力。 更换悬架臂或者转向横拉杆端头。 更换支柱或者修理安装件。 拧紧或者修理稳定杆或者衬套。 更换弹簧。 检查并调节齿条和小齿轮转矩。 检查和调节前轮定位。 更换稳定杆连接球关节。 制动时,转向不稳定 ·车轮轴承已磨损 ·弹簧损坏或下垂 ·车轮轮胎充气不足 ·前轮定位不当 ·制动器工作不一致 更换车轮轴承。 更换弹簧。 将轮胎充气到适当的压力。 检查和调节前轮定位。   实车高度低或不一致 ·弹簧已断裂或者下垂 ·超载 ·弹簧使用不当 更换弹簧。 检查负重。 更换弹簧。 行驶太松软 ·减振器或者支柱有故障 更换减振器或者支柱。 悬殊架被压到底部 ·超载 ·减振器或者支柱有故障 ·弹簧有故降或者下垂 检查负重。 更换减振器或者支柱。 更换弹簧。 车身转弯时偏斜或者摇动 ·稳定杆松动   ·减振器,支柱或者安装件有故障 ·弹簧损坏或下垂 ·超载 拧紧稳定轩螺栓或者螺母,或者更换衬套或关节。 更换支柱或安装件。 更换弹簧。 检查负载。 轮胎变成凹形 ·前支柱有缺陷 ·车轮轴承磨损 ·轮胎和车轮偏摆过大 ·前悬臂球关节已磨损 ·轮胎不平衡 更换。 更换车轮轴承。 更换轮胎和车辋。 更换前悬架臂。 调节轮胎。 二、不规则/或过早磨损 不规则和过早磨损有许多原因,它们中的一些原因为:不正确的充气压力,轮胎未作换位,驾驶习惯不良,定位不恰当。如图15-1所示。 如果有以下情况,必须将轮胎换位: 1)前轮胎与后轮胎的磨损程度不同。 2)在轮胎的横向接地面存在不均匀磨损。 3)前轮胎左右磨损不等。 4)后轮胎左右磨损不等。 5)存在深凹,磨平等现象。 如果出现情况,必须进行车轮定位检查: 1)前轮胎左右磨损不等。 2)前轮胎的横向接地面磨损不均匀。 3)胎面花纹条或胎面花纹块的一侧出现羽状磨损。 三、磨损量指示器 原装轮胎装有内置式胎面磨损量指示器,以便查看是否需要更换。如图15-2所示。 当轮胎面花纹沟槽深度为1.6mm(0.063in)时,指示花纹为12mm(0.47)in)宽带。轮胎胎面同向有6个指示花纹,当有3个或3个以上的指示花纹从沟槽露出时,应更换轮胎。 四、子午线轮胎摇摆 如图15-3所示。 摇摆意为汽车前/后发生左右摆动。这是由于轮的内的钢丝带束层不在而引起的。这种摆动大多在8-48km/h(5-30英里/小时)的低速时较明显。 对汽车进行道路试验就可以判明有故障的轮胎。 如果后轮有毛病,汽车的后部左右摆动。座位上的驾驶员,会感觉好象汽车的一边有人在推。 如果前轮有毛病,摇摆更为明显,前板呈现前、后移动,驾驶员会感到汽车轴在摆动。 摆动可以用轮胎故障珍断设备(TPD)诊断,并按照制造厂家的推荐方法,迅速地查明。 如果没有车轮故降诊断设备,则只能采用更为费时的方法:即,用好的轮胎/车轮总成的替换法: 1)查明汽车的摆动是前部还是后部。 2)将好的轮胎和车轮(同类汽车)装上汽车,如果摇摆端仍不能查清,应替换后轮胎。 3)再次进行道路行驶试验,如果发现有好转,装上一个旧轮胎,直到发现发摇摆的轮胎为止。如果没有好转,就应用新轮胎更换4个旧轮胎。然后按上述相间方法最新装一个旧的轮胎,依次进行检查。 五、子午线轮胎跑偏 “跑偏”意为在水平路面上,即使在方向盘没有受力的情况下,汽车也会驶离直线。 跑偏产生的原因通常为: ·子午线轮胎定位不正确。 ·制动调节不均。 ·轮胎构造。 轮胎的制造方式可能让汽车方向产生偏离。本例子为安装带束层的轮胎。带束层偏心会产生汽车侧向力,使汽车在直路上摇摆。如果该轮胎的一侧直径比另一侧大,该轮胎将易于一侧摆动。这将增加让汽车跑偏离的侧向力。应用图15-4(跑偏故障诊断流程图)内的步骤来确保前轮正确定位,以免轮胎跑偏。 1)跑偏诊断步骤部份通常在用户手册和维修指南中的轮胎正确换位不同。如果将一中高里程轮胎移动到汽车的另一侧,务必检查是否产生行驶不舒适性。 2)后轮胎不会引起跑偏。 六、振动故障诊断 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发生的振动问题大多是车轮不平衡引起。如果在动态配平后,仍然在在振动,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车胎跳动。 ·车轮跳动。 ·轮胎刚性发生变化。 测量车胎和/或者车轮自由跳动仅会揭示部份问题。必须用轮胎问题检查装置(TPD)检查引起振动的3个原因,如加载跳动。如果没有轮胎问题检查装置,则只能用好轮胎总成更换,这样费时较长。如图15-5所示。 车轮和轮胎 一、概述 注意:所有车轮紧固件都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部份,它们甚至能影响关键部件和系统的性能,并由此产生大笔维修费。如有必要更换,则必须用与其件号相同或等效的零件来更换,不要使用劣质的更换件或代用件。在重装时必须按规定扭矩拧紧,以保证各部件松紧适度。 不可对这些固件进行焊接,以免引起零件过度损坏或使金属强度变弱。 1.轮胎 本车装有如下轮胎:155R13 该轮胎属无内胎型。在按规定达到一胎压后,其可使轮胎在承受最大负载时仍正常工作。 合适的胎压以及驾驶习惯对轮胎寿命影响很大。急拐弯,加速过快以及不必要的争刹车都会增加轮胎磨损度。 2.车轮 车轮配置有如下钢制车毂:13×41/2J 3.供更换用的轮胎 有必要更换轮胎时,应使用与原先配备的一致的轮胎。更换用的轮胎应与原先配备的轮胎在尺寸,负载范围以及结构上一致。使用其它型号的轮胎可能会影响到行驶,操纵,速度表/里程表的读数,汽车的离地间隙,以及轮胎或防滑链与车身和底盘的间隙。 警告:除非在紧急情况下,不要在同一车辆一使用不同型号的轮胎,如子午线轮胎或斜交线轮胎。否则,会严重影响操纵,汽车并可能会失支控制。 建议在同一轴上成对安装新轮胎,如只需更换一只轮胎,那么应与胎面花纹最多的一只配对,以便制动时车轮和路面的附着力一致,胎压的公制单位是千帕(kPa)。在胎压一览表上用kPa和psi二者表示。 公制轮胎气压表可从工具供应商处购得。下面的表是将常用的胎压从kPa换算成psi。 kPa kgf/cm2 psi 160 1.6 23 180 1.8 26 200 2.0 29 220 2.2 32 240 2.4 35 260 2.6 38 280 2.8 41 300 3.0 44 4.更换车轮 车轮如有弯曲,凹陷,横向或径向跳动过大,焊缝漏气,螺孔拉长,带耳螺帽不紧,或过度生锈则必须更换。车轮的径向及横向跳动值如大于下表所示则可能引起有害的振动。如图15-9所示。   径向跳动极限 横向跳动极限 钢制车轮 1.14mm(0.045in) 1.40mm(0.055in) 更换的车轮必须与原先装备的车轮在负载能力,直径,轮辋偏差及装配结构上一致,尺寸及型号不当的车轮可能影响车轮及轴承的寿命,制动器的冷却,车速表/里程表的读数,车辆的离地间隙以及轮胎距车身和底盘的间隙。 为了测量车轮的跳动值,有必要使用一个精确的百分表。轮胎可装在车轮上,或者是将其卸下。为正确测量,车轮应装在类似车轮平衡机上进行测试。 在轮辋辋圈的内外侧测量径向及横向跳动值。将百分表放到位,慢慢转动车轮一周并记下百分表上的读数。 当测得的跳动值超过规定并且无法通过平衡机调整时,应更换车轮。受焊缝,烤漆或擦伤引起的读数一概忽略不计。 5.公制带耳螺帽及车轮螺栓。 所有型号的车轮都使用公制带耳螺帽及车轮螺栓(规格:M12×12.5)。如图15-10所示。 二、车轮平衡 1.车轮及轮胎平衡分为两种:静态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如图15-11所示,是将重量平等地分布在车轮圆周。非静态平衡的车轮会引发车轮跳动,称为纵摆最后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 动态平衡,如图15-12所示,是将重量平等分布在车轮中心线两侧,以便轮胎转动时,车轮总成不致于左右摇动。动态不平衡的车轮会引起汽车横摆。 2.平衡试验步骤 泥浆沉淀等必须从轮辋内除去。 警告:应将胎面花纹内的石子除去以免转动手轮时操作者受伤,获得良好的平衡。 应先检查轮胎有无损伤,然后再按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平衡试验。 拆下轮胎调平: 大多数电子平衡器皆比在车旋转平衡器精度更高。使用方便,并可提供动态(两平面)平衡虽然不能象旋转平衡器一样可修正制动鼓或制动盘失衡,但其精度足以克服这一缺陷。它的精度通常为1/8盎司之内。 在车调平: 在车调平方法根据设备及工具制造厂家而异在实施调平时,应遵循制造厂家的说明。 警告:如车速表上所示,车轮转速应限制在35mph(55km/h)有必要设定这个极限值是因为当一个传动轮旋转而另一个传动轮停转时,车速表只显示实际车轮转速的一半。在设定传动轮转速极限时应小心否则车轮转速有可能过大。这样会导致轮胎碎裂或差速器出现故障,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伤或使车辆进一步损坏。 三、维护及小范围调节 1.车轮和轮胎 不可用焊接,加热或喷砂和的方法修理车轮。所有已损坏的车轮都应更换。 2.螺栓 如发现螺栓损坏,应更换。 3.配套的轮胎和车轮 轮胎和车轮在装配厂配套安装。意即轮胎在径向上最坚硬的部份,或称“高点”,与车轮上半径最小的部份,或称“低点”相配。 这样的结构可使驾驶最为平稳。 轮胎的“高点”用漆点在胎壁外侧标明。这个漆点最后将被从轮胎上洗掉。 车轮的“低点”用漆点在轮辋辋圈上标明。如装配适当,则该记号应与轮胎上的漆点对齐。如图15-13所示。每当轮胎从车轮上卸下后,重新装上时车轮与轮胎都应相配。如轮胎上的漆点不能定,那么拆下前则应在轮胎和车轮上划一条线,以便确保重装时位置相同。 4.胎压 任何型号的轮胎,其建议胎压都经仔细计算,以求得满意的行驶,稳定性,转向,胎面磨损轮胎寿命以及不易出现裂纹。 胎压在轮胎处于冷却状态时(车辆已停放3小时以上,或行驶少于一英里),应每月检查一次并在长途行车前检查。应按贴在车门(右侧转向的车则在右车门上)锁扣支杠上的标签所示将胎压调整至规定值。 当行驶时轮胎发热,胎压因此升至28kPa(4psi)时属正常。 行驶后,不可排气或降低胎压,排气会降低“冷胎压”。 高出建议胎压会导致: 1)驾驶困难。 2)轮胎裂纹或胎体损坏。 3)轮胎中心胎面磨损加快。 同一车轴上胎压不等到会导致: 1)制动不均。 2)方向盘跑偏。 3)操作性降低。 4)加速时偏向。 阀盖应盖在阀门上,以免灰尘或水进入。 低于建议胎压会导致: 1)转弯时轮胎啸叫。 2)转向困难。 3)胎面边缘磨损加快且不均匀。 4)轮胎轮辋出现裂纹及破裂。 5)轮胎帘线破损。 6)轮胎温度过高。 7)操作性降低。 8)燃油消耗加大。 5.轮胎说明 位于右车门(右侧转向的车则在右车门上)锁扣支柱上。有关轮胎的情况参见该说明。该说明列出了最大负载,轮胎尺寸以及适用冷胎压。 注意:轮辋尺寸及最大负载是否列出视各国规定而定。 6.轮胎换位。 为了使轮胎的磨损相同,应根据图15-14对轮胎进行换位。 在初次行驶10000km(6000英里)之后,应对子午线轮胎进行换位。之后,建议每行驶6000英里应进行轮胎换位,并调整胎压。 注意:由于设计的原因:子午线轮胎的胎肩部分磨损较快,特别是前部。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定期换位。 四、在车维护 1.车轮 拆卸: 1)将车轮螺母松开约180°(半圈)。如图15-15所示。 2)吊起车辆。 3)取下车轮。 注意:不要用加热的办法来松开过紧的车轮,因为加热会缩短车轮寿命并损伤车轮轴承。 安装: 车轮螺母必须依次拧紧至适当扭矩,以免车轮或制动盘弯曲,如图15-16所示。 注意:在安装车轮前,应将车轮安装表面及制动盘安装表面上积存的铁锈刮去,或用钢丝刷刷去。 安装车轮时,如安装表面上的金属贴合不好,则可能引起车轮螺母松脱,并进而导致在车辆行驶时,车轮从车身脱落。 2.轮胎 安装与折卸: 用换胎机安装或折卸轮胎,应遵照设备制造厂家的说明,不要仅使用手动工具或轮胎撬棒来更换轮胎,因为它们会损害轮胎胎缘或轮辋。 轮辋外缘应用钢丝刷清洁,或用粗铁绒除支润滑剂,旧橡胶和少量的铁锈 。在安装或折卸轮胎前,应用合适的轮胎润滑剂妥善润滑胎缘部分。 安装后,应将轮胎充气至规定胎压(轮胎说明中所示)以便胎缘完全落地。 注意: ·充气时不得站在轮胎上,否则,胎缘可能断裂并导致严重人伤。 ·充气时不要超过规定胎压,如胎缘未落地,则应放气,重新润滑轮胎并重新润滑轮胎并重新充气。 充气过度会引起胎缘断裂并导致严重人伤。 轮胎修理: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的修理轮胎用的材料和方法。由于并非所有这些材料及方法都有适用于所有型号的轮胎,因此轮胎制造厂家出版了有关如何及何时维修轮胎的详细说明,这些说明,这些说明可从每个轮胎制造成厂家获得。 五、拧紧扭矩 紧固件   拧紧扭矩   N·m kg·m lb·ft 车轮螺母 85 8.5 61.5 前轮定位 一、概述 如图15-6所示。图中前轮前束值是用前轮前束表测得的数值。 前轮定位应参考前轮之间、前轮悬架附件和地面间的角度关系。通常,对前轮定位的调节仅对调整车轮的前束。不能调整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因此,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没有危险道路条件或者碰撞引起损坏而进行调整的技术要求,所以应确定损毁是否发生在车身上或者悬架处。如果车身被损坏,应修理车身。如果悬架被损坏,则应更换悬架。 二、车轮前束的设定 车轮的前束是指前车轮转弯时向内或者向外的转动形式。车轮前束技术要求的目的是确保前车轮平行运行(过量的前束或者后束可能增加轮胎的磨损)车轮前束的数值可以通过从“B”处减去“A”获得(如图15-16所示)。单位为:mm 三、车轮外倾角 外倾角是指前轮与垂直线的倾角(从汽车的前部观察)当在顶部处车轮向外倾斜时,该外倾角为正数。反之则为负数。倾斜角的大小按度数计算。 四、前轮定位调节前的预先检查 转向和振动故障不总是车胎定位失调的结果。由于磨损或者轮胎不合格的也有可能引起轮胎侧向偏离,故必须增添检查项目。“Lead(跑偏)”是指在方向盘没有施加于动力的情况下,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时偏离直线道路的情况。在做任何影响车轮的轮定位调节的工作之前,应进行以下检查和检修以确保定取样值和定位方法的正确性: 1)检查全部轮胎充气压力是否恰当以及轮胎面是否大致相同。 2)检查球头联接是否松动。检查横拉杆端,如果发现松动,必须在调整之前修正。 3)检查午轮和轮胎是否径向跳动。 4)检查汽车的平衡离度:如果超标应及时修正,在调整前束之前,必须做好本项工作。 5)检查摆臂是否松动。 6)位查稳定杆是否松动或遗漏。 7)必须考虑附加负载的问题,如工具箱。如果这种附加负载经常在车内配带,那么,在进行定位检查时,应将它保留在车内。 8)应考虑用来做定位检查的设备状态是否良好,并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来进行操作。 9)为了进行设定工作,在考虑用于检查校定设备的情况下,必须使汽车在前/后横向都处于一个水平表面上。 五、前束调整 通过改变该转向横拉杆长度的方式调整前束。首先,拧松右转向和左转向横拉杆端部的紧固螺母,然后按前束设定技术要求,左右转动横拉杆(用相同的力矩)。在调整中,左右横拉杆长度应相等(见图15-7中“A”。在转动转向横拉杆之前,应在转向横拉杆与齿条防尘罩之间施加润滑脂,使防尘罩不致扭曲。 调整之后,按规定的力矩拧紧锁紧螺母。 拧紧力矩(a):45N·m(4.5kg·m,32.5lb·ft) 六、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调整 通过检查发现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不符合技术要求,首先应确定原因。如果是因损坏、松动、弯曲、凹陷或悬架部件磨损造成,即将它们更换,如果是因汽车自身原因造成,应修理使之达到技术要求。 为了防止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测量数值错误,在检查之前,必须将汽车的前端上下移动若干次。 七、转向角 当更换转向横拉杆或者转向横拉杆端部时,先检查车轮的前束,然后用转向半径测定器检查转向角。如图15-8所示。 如果转向角不正确,检查右左转向横拉杆长度“A”是否相等。 注意:如果为调整转向角而改变了转向横拉杆的长度。那么,应重新检查车轮的前束。 转向角内侧:40.1° 外侧:36.7° 八、参考数据 车轮侧滑: 车轮侧滑试验台检测前轮侧滑。 车轮侧滑范围:0-OUT3 如果车轮侧滑超过上述范围,车轮前束或者前轮定位可能不正确。 九、扭紧力矩技术要求 紧固件 扭紧力矩 N.m kg.m lb.ft 拉杆端部锁紧螺母 45 4.5 32.5 后悬架 一、结构原理 1.注意事项 所有的悬架紧固件都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可能影响关键部件和系统的性能,并由此产生大笔维修费,紧固件如需更换,必须用相同件号的或等效的零件来更换,不能使用质次的更换件或代用件。在重装时必须拧紧到规定扭矩值,以保证该零件松紧适当。 决不可对任何悬架零件进行加热,淬火或拉直,应用新零件进行更换,否则可能造成零件受损。 2.结构 如图14-54所示。 后悬架由螺旋弹簧,后桥,减振器,横拉杆和侧向拉杆组成。 横拉杆通过衬套装在车身及车桥上,以防止车桥横向移动。 侧向拉杆与后桥相连,通过使用衬套装在车身上,以便后桥以衬套为支点上下移动。 减振器装在车身与后桥之间,用于吸收车身的上下震动。 二、检查及调整 1.检查后减振器 如图14-55所示。 ·检查有无变形或损坏。 ·检查衬套有无磨损或损坏。 ·检查有无漏油迹象。 如有不良,则应更换零碎件。 2.检查侧向拉杆,横拉杆,后桥及螺旋弹簧 如图14-56所示。 ·检查有无裂纹,变形或损坏。 ·检查衬套有无损坏,磨损或破损。 如有不良,则应更换零件 注意:衬套不能更换,可更换横拉杆或侧向拉杆总成。 3.检查减震限位块/弹簧上支座 如图14-57所示。 ·检查有无裂纹,变形或损坏。 如有不良,应更换。 4.检查后悬架紧固件 检查用于紧固悬殊架的每颗螺栓和螺母的松紧程度,将松开的螺栓和螺帽拧紧至规定扭矩。 5.检查车轮盘,螺母和轴承 ·检查每个轮盘有无凹痕,变形和裂纹,损坏严重的轮盘必须更换。 ·检查车轮螺母松紧程度,如有必要,应将其重新拧紧至规定扭矩。如图14-58所示。 拧紧扭矩(a):85N.m(8.5kg.m,61.5lb.ft) ·检查车轮轴承磨损程度。当测量止推间隙时,应在后桥半轴的中心用一个千分表来测量。如图14-59所示。 止推间隙极限值“a”:0.8mm(0.3in) 当测得的值超过极限值时,应更换轴承。 ·实际转动车轮,以检查轴承有无噪声,以及转动是否顺畅,如有不良,应更换轴承。如图14-60所示。 三、在车维护 1.后减振器 如图14-61所示。 拆卸: 1)吊起汽车。 2)用千斤顶支起后桥壳,以免下落。 3)取下下安装螺栓和螺母。 4)取下上安装螺母,然后取下减振器。 安装: 1)装上减振器,参见图14-61,以确定正确的螺栓安装方向。 注意:不应将螺母和螺栓拧紧。 2)从后桥壳上取下千斤顶,并将车辆放下。 3)将螺栓和螺帽拧紧至规定扭矩。 注意:应在将车辆放下以及无负载的条件下拧紧螺栓和螺母。 拧紧扭矩: (a)55N.m(5.5kg.m,40.0lb.ft) (b)80N.m(8.0kg.m,58.0lb.ft) 2.螺旋弹簧 拆卸: 1)吊起汽车并取下后轮。 2)用千斤顶支起后桥壳,以免下落。如图14-62所示。 3)取下横拉杆左侧安装螺栓和螺母。如图14-63所示。 4)取下制动软管E形环。如图14-64所示。 5)取下驻车制动器拉索夹子螺栓。如图14-65所示。 6)取下减振器下安装螺栓和螺母。 7)将后桥壳降低,直至螺旋弹簧能被取下。如图14-66所示。 注意;注意不要过份降低后桥,以免损坏制动软管。 8)取下螺旋弹簧。 安装: 1)装上螺旋弹簧,使其封闭的一端朝上,开放的一端(有油漆记号)朝下,并确保其底部与弹簧支座吻合严密,然后提起桥壳。 注意:如图14-67所示,使弹簧端与下支座的台阶相接。 2)装上减振器上安装螺栓。 3)从后桥壳上取下千斤顶。 4)装上驻车制动器拉索夹子螺栓及制动软管E形环。 5)将横拉杆装上车身。如图14-68所示。 注意:不应将螺母扭紧。 6)装上车轮并将车轮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车轮螺母拧紧扭矩:85N.m(8.5kg.m,61.5lb.ft) 7)将车辆放低并使其不加负载,将减振器下安装螺母和横拉杆安装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拧紧扭矩:80N.m(8.0kg.m,58.0lb.ft) 3.减震限位块和弹簧上支座 拆卸: 如图14-69所示。 1)取下螺旋弹簧。 2)取下弹簧上支座。 3)用专用工具取下减震限位块。 专用工具(A):09941-66010 安装: 1)装上减震限位块。 注: ·在安装衬套前,先在上面涂上肥皂水。 ·弹簧上支座的正确安装方位参见图14-70。 2)装上弹簧上支座。 3)装上螺旋弹簧。 4.前置定位臂 拆卸: 1)吊起车辆并取下后轮。 2)用千斤顶支起后桥壳。如图14-71所示。 注意:决不能用千斤顶来顶横拉杆,以免引起变形。 3)取下减振器下安装螺栓和螺母。如图14-72所示。 4)取下制动鼓和制动蹄片,并将驻车制动器拉索从制动器后板上取下。 5)对于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将车轮转速传感器引线夹从前置定位臂上取下。 6)取下侧向拉杆安装螺栓和螺母。如图14-72所示。 安装: 1)将侧向拉杆装上车身和后桥壳,欲知螺栓的正确安装方位参见图14-73所示。 注意:不应将螺母和螺栓扭紧。 2)装上车轮转速传感器引线平(如配有)。 3)将驻车制动器拉索与制动器后板相连,并装上制动蹄片和制动鼓。 4)将减振器装上后桥壳。 5)从后桥壳上取下千斤顶。 6)装上车轮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车轮螺母拧紧扭矩:85N.m(8.5kg.m,61.5lb.ft) 7)将车辆降低,不装任何负载条件下,将侧向拉杆螺母以及减振器下安装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拧紧扭矩(a):80N.m(8.0kg.m,58.0lb.ft) 5.横拉杆 拆卸: 如图14-74所示。 1)吊起车辆。 2)取下横向联合拉杆安装螺栓和螺母。 3)取下横拉杆。 安装: 1)将横拉杆装上车身和后桥壳,正确安装方位,参见图14-75。 注意:不应将螺母拧紧。 2)放低车辆并使其置于无负载条件是,将横拉杆螺栓和螺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力矩(a):80N.m(8.0kg.m,58.0lb.ft) 6.后桥半轴和车轮轴承 拆卸: 1)吊起车辆并拆下后轮。 2)松开放油塞,从后桥壳中排出齿轮油。如图14-76所示。 3)取下制动鼓和制动蹄片,并将驻车制动器拉索从制动器底板上取下。 4)取下车轮转速传感器(如装有ABS系统)。如图14-77所示。 5)从制动分泵上取下制动油管,并将制动分泵放气塞盖盖到接制动的管口处,以免制动液溢出。如图14-77所示。 6)取下制动器底板螺栓。如图14-78所示。 7)用所示的专用工具,将带有制动器底板的后桥半轴拔出。如图14-79所示。 专用工具 (A):09942-15510 (B):09943-17912 8)取下车轮传感器齿圈(如装有ABS)。 9)为了从半轴上取下卡环,如图14-80所示,用一砂轮机打磨轴承挡圈上对称的两个部位,使其变薄。 注意:注意打磨不要过度,以免伤及半轴。 10)用凿子凿开打磨过的挡圈,将其取下。如图14-81所示。 11)应用专用工具,先将轴承从半轴上取下,然后取下制动器后板。如图14-82所示。 专用工具: (C):09927-18411 (D):09921-57810 12)用液压装置取下轮胎螺杆。如图14-83所示。 安装: 1)将新的轮胎螺杆与凸缘上的孔对准,压入并按如图14-84所示将螺母拧紧。 2)利用油压装置,依次将新轴承和挡圈压入。 注: ·装车轮车轴衬套时,使其内径的锥形面朝外,即朝向制动鼓一侧。 ·装车轮轴承时,使其密封面朝向制动鼓一侧。 ·应小心,以免损坏挡圈的外侧。 3)装上车轮传感器齿圈(如配有ABS)。 4)如图14-85所示,在后桥半轴油封件的唇部涂上润滑脂。 “A”:润滑99000-25010 5)在后桥壳与制动器底板的配合面上涂上密封胶。如图14-86所示。 注意:在涂上新密封胶前,应确保先将旧的密封胶清除。 “B”:密封胶 6)将后桥半轴装到后桥壳上,并将制动器底板螺栓拧紧至规定扭矩。如图14-87所示。 注意:安装后桥半轴时,注意不要损坏后桥壳上油封存的唇部。 拧紧扭矩(a):23N.m(2.3kg.m,17.0lb.ft) 7)将制动油管与制动分泵相连,并将制动油管联接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如图14-88所示。 拧紧扭矩(b):16N.m(1.6kg.m,12.0lb.ft) 8)装上车轮转速传感(如配有ABS)。如图14-88所示。 拧紧扭矩(c):10N.m(1.0kg.m,7.5lb.ft) 9)将驻车制动拉索与制动器后板相连并装上制动蹄片和制动鼓。 10)在后桥(差速器)壳中重新加注新的、规定使用的齿轮油。 11)在储油槽加注制动液并将制动系统的气体放掉。 12)装上车轮并将车轮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13)一切就绪后,以30kg(66lbs)的力踩制动踏板三至五次,以便使制动鼓和蹄片之间的间隙适当。 14)检查并确保制动鼓不打滑,而且制动可靠。 15)对制动器进行测试(脚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 16)检查每一安装件是否漏油。 7.后桥半轴内油封 拆卸: 1)拆下后桥半轴。 2)用专用工具取下后桥半轴内油封。如图14-89所示。 专用工具: (A):09942-15510 (B):09944-96010(拆卸器) (C):09921-26010(套管) 安装: 1)用专用工具将油封向内送,直到碰到后桥壳上的油封保护件。如图14-90所示。 2)用专用工具取下后桥半轴内油封。 注意: ·安装油封时,应确保油封不倾斜。 ·参见图14-90,以确保油封安装方位正确。 专用工具: (D):09913-75510 “A”:润滑脂99000-25010 2)以下步骤见“后桥半轴的安装”中步骤4)至16)。 8.后桥壳 拆卸: 1)将车辆吊起并取下后轮(右和左)。 2)取下后桥半轴。 3)将制动油管从软管上取下,并取下E形环。如图14-91所示。 4)从后桥壳上取下制动油管夹及制动油管。 5)从后桥壳上取下车轮转速传感器线束夹(如装有ABS)。 6)取下差速器总成。 7)从后桥壳上取下载荷感知式比例阀弹簧(如装有ABS)。 8)为了便于以下工作,用千斤顶将后桥壳顶起。如图14-92所示。 9)取下横拉杆。如图14-93所示。 10)松开侧向拉杆前、后安装螺栓,螺母,但不要取下螺栓。 11)取下减振器下安装螺母和螺栓。如图14-94所示。 12)将千斤顶降低,直到后悬殊架螺旋弹簧的紧张度变松,然后取下侧向拉杆后安装螺栓。 13)将后桥壳逐渐入低。 14)取下后桥壳。如图14-95所示。 安装: 按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安装,注意以下几点: 1)将后桥置于千斤顶上,然后装上侧向拉杆后安装螺栓(右和左)。但螺栓不能扭紧。如图14-96所示。 2)如图14-97所示,将螺丝旋弹簧(右和左)装到后桥壳的弹簧座上,然后升起后桥。 注意:装螺旋弹簧时应使弹簧端头与后桥弹簧座的阶梯形部份吻合。如图14-97所示。。 3)装上减振器下安装螺栓和螺母(右和左)。如图14-98所示。 4)从后桥壳上取下千斤顶。 5)将横拉杆装上后桥壳和车身。如图14-99所示。 注意:螺母不能扭紧。 6)装上差速器壳总成。 7)装上车轮转速传感器线束夹(如装有ABS)。 8)将制动管装到后桥壳上并夹紧。 9)将制动软管与后桥壳上的软管支架相连并用E形环固定。如图14-100所示。 10)将制动油管与制动器软管相连并将制动油管联接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如图14-101所示。 拧紧扭矩(a):16N.m(1.6kg.m,11.5lb.ft) 11)将后桥半轴装到后桥壳内。 12)将载荷感知式比例阀与后桥壳相连。 13)将车辆放下。 14)将后侧向拉杆前后安装螺栓螺母,减振器下安装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力矩,将横拉杆左右安装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如图14-102所示。 注意:扭紧这些螺母时,应确保车辆未被吊起并处于无负载条件下。 拧紧扭矩(b):80N.m(8.0kg.m,58.0lb.ft) 15)检查并确保制动鼓不打滑且制动正常。 16)进行制动调试(脚制动和驻车制动器)。 17)检查每一安装件是否漏油。 四、拧紧扭矩 紧固件 拧紧力矩 N.m kg.m lb.ft 横拉杆右侧安装螺母 80 8.0 58.0 横拉杆左侧安装螺母 80 8.0 58.0 减振器上安装螺母 55 5.5 40.0 减振器下安装螺母 80 8.0 58.0 后侧向拉杆前安装螺母 80 8.0 58.0 后侧向拉杆后安装螺栓 80 8.0 58.0 底制动板螺栓 23 2.3 17.0 制动器联接螺母 16 1.6 12.0 车轮螺母 85 8.5 61.5 五、维修所需材料 材料 建议使用的铃木产品 用处 制动液 DOT3 制动器储油罐 防水胶 补胎胶366E(99000-31090) 后桥壳及制动后板接缝处 车轮轴承锂基润滑脂 铃木超级润滑脂A(99000-25010) 油封唇形部分 六、专用工具 如图14-103所示。
/
本文档为【维修资料数据库(长安之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