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捕蝇草

2017-11-23 23页 doc 152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捕蝇草捕蝇草 捕蝇草(Catchfly ;Venus flytrap)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舞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1]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情况 4品种分类 5栽培技术 种植要求 栽培介质 播种步骤 苗期管理 繁殖方式 6捕蝇特性 生活史 原生地 捕虫方式 ...
捕蝇草
捕蝇草 捕蝇草(Catchfly ;Venus flytrap)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舞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1]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情况 4品种分类 5栽培技术 种植要求 栽培介质 播种步骤 苗期管理 繁殖方式 6捕蝇特性 生活史 原生地 捕虫方式 讯号传递 捕虫夹的闭合 消化吸收 自然神秘 关闭力量 7观赏价值 1形态特征 食虫植物-捕蝇草(11张) 一年生草本,无球茎,高6-38厘米,直立或匍匐状,茎被短腺毛。叶互生,淡绿色或红色,线形,扁平,长2-12厘米,宽1-3毫米,上部叶伸直,下部叶下弯成支柱状;托叶通常不存在,稀退化成毛状;叶柄与叶片常不易区别,有时比叶片狭,被短腺毛或无毛,无毛部位长0.8-2厘米;叶片部位被白色或红色长腺毛。花序与叶近对生或腋生,长6-30厘米,具花5-20朵,被短腺毛;苞片长1.5-7毫米,线形,被短腺毛;花柄长6-10毫米,被短腺毛;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4毫米,被短腺毛,全缘或具腺齿;花瓣5,具脉纹,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约6毫米,白色、淡红色至紫红色;雄蕊5,长约5毫米,花丝扁平,花药纵裂;子房圆柱形、倒卵形或 近球形,胎座3;花柱3,每个二深裂至近基部,顶部常向内弯卷。蒴果倒卵球形,长4-6毫米,果爿3;种子多数,细小,黑色,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花果期全年。[2] 叶子:捕蝇草的叶子是由中心部位生长出来,属于轮生的叶子,显连坐状以丛生的形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或者细线状好似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分,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做假叶。 叶柄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是红色或者橙色,越接近叶绿的地方的无柄腺就越少,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则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虫挣脱和叶瓣粘合。这种的叶子拥有捕捉昆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 因为新叶都是从中心产生,故越外层的叶子就越老。在最外层 捕蝇草 的叶柄基部有时还会产生新的侧芽。捕蝇草的叶柄有两种型态发生,有的捕蝇草叶柄细长,达7,16公分长,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蝇草则长出短胖的叶柄,并平铺于地。捕虫夹内侧通常会呈现出红 色的色彩,这些颜色大多是消化腺体的色素,当植株能接受充分的日照时便会促进植物色素的产生,这些颜色从橘红色到红紫色都有,有些人工捕蝇草甚至会在消化腺体之外产生色素,因而使整株植株变红。 花:捕蝇草的开花时期为初夏到 捕蝇草夏天会开出白色花朵 盛夏,初期的时候会长出花茎,每个花茎拥有大概五至十个的花苞,属于标准的繖房花序,每日依序开出白色的花朵。原则上每株花只会开出一个花茎,如果生长的环境适合,养分充足的话,有时候也会生长出两个花茎,正常状况下为五片花瓣和五花萼,偶尔也会有六片花瓣的变异株,雄蕊约有十数根,中央会有一根雌蕊,拥有分叉状的柱头。 除了花茎外,一般不会有向上生长的较高大的部分,正常的茎短小不易发觉,叶柄和叶子也不会高出花茎。这是食虫植物的一种特征。因为除了捕食昆虫吸收其养分外,为了后代的延续也需要借助昆虫协助传粉,这也是属于所谓的虫媒花。所以必须将补充叶和花两个部分有所区分,可以说这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天然智慧。 2生长习性 捕蝇草 生存温度:0,38? 适宜温度:20,30? 栽培基质:泥炭、水苔、珍珠岩、沙等 环境湿度:>50% 酸碱值大约是在pH5,6左右。偏好在水份充足以及酸性环境等为介质的地方生长。 生于海拔600米以下的潮湿旷地或水田边。[2] 3分布情况 产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及沿海岛屿。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 4品种分类 在原生地,捕蝇草只有一个原生种(Dionaea muscipula)和几个变型种(Dionaea muscipula f、 viridis 捕蝇草栽培品种(8张) 等),它们的外形都比较单一。但是,在组织培养或者播种等繁殖捕蝇草的过程中,有极少数的捕蝇草会发生变异,导致它们的某些形态会与变异前不同,当这些变异特征稳定在下一代出现时,就可以称为一个新的品种,而众多的变异品种也正是喜欢捕蝇草的玩家最大的追求之一。 至今,捕蝇草的园艺品种已经有超过600种,其中大部分是由组织培养而出现的变异品种,此外还有许多杂交品种,同时,由种子发芽的植株也有发生变异的可能。[1] 5栽培技术 种植要求 光照: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向阳窗台上即可。或用40W灯管在距植物3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时间为12小时/天。[3] 水分: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以盆浸法(香港、台湾地区称之为“腰水”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捕蝇草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3cm深,并定期补水。 湿度:大于50%,捕蝇草的原生环境算是沼泽型的草原,湿度相对较高,若能以大水盘来做腰水,附近的湿度会高一点,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层水苔,也是有助于空气湿度的保持。 基质:无添加肥料的泥炭,颗粒状质料(珍珠岩、沙砾等)为1:1或纯水苔,基质必须每年春天更换一次,要注意的是捕蝇草它比较喜欢酸一点的土质。盆栽时,盆底需垫碎瓦片。 温度:生长温度15?,35?,适宜温度:21,35?,冬季如想让其休眠,则须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据多年的养护经验,不经过休眠对来年的正常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喂食:请不要强迫他们吃过多的东西,它们会自己捕食。最多只能在2片叶子上投喂节肢类动物(昆虫、蜘蛛等)。它们的消化液很难消化牛肉、鸡肉等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 施肥:食虫植物的根系极不耐盐,直接将肥料施入基质中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观叶植物肥料,可按推荐浓度的1/5施用,生长季每2周喷施一次。[4] 栽培介质 捕蝇草 1、捕蝇草偏好保水性佳、酸性的栽培介质。可以直接使用泥碳土或 水苔来栽培,也就是完全只用单一种栽培介质即可。不过,水苔的价格较高,而且使用年限较短,但其较其他栽培介质干净,故水苔比较适合作为叶插或小苗的栽培介质。大株的捕蝇草比较适合使用成本较低的泥碳土。有些泥碳土的质地较为细致,因此完全只用泥碳土时可能会造成排水不良,容易积水。我们可以在泥碳土中加入少量的珍珠石或是颗粒土,亦可将泥碳土和沙以一比一的方式溷合使用。事实上,在原产地的捕蝇草是生长在含沙的土地上,使用沙和泥碳土溷合而成的栽培介质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捕蝇草喜欢偏酸性的栽培介质,因此在沙子的选择上以石英沙、硅沙或河沙为主;不可使用含有钙质的沙,例如珊瑚沙或贝壳沙。 2、 种子越新鲜出芽率越高 最好是在春天播种 ,放在密封透明的器皿里,里面放水苔。 种子撒播在水苔表面(切记不要太密集) 湿度以水苔不滴水为准(意思为水苔的最大饱和量)上面覆盖保鲜膜,保鲜膜上用牙签戳几个小眼,放在光线强但阳光不能直射到的地方, 质量好点的种子大约一个星期出芽。 植株高度或直径大约在2厘米的时候移栽到普通花盆,移栽出来还需要驯化。 播种步骤 1、 准备好播种的花盆: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 2、 播种:小心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盖上0、3厘米的培养土。 3、 喷水: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小心喷射,以免种子被冲走。 4、 培育: 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齐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10天左右发芽(20度)。 5、 成苗: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移植。 苗期管理 基质准备:以干净的水苔为基质,移植前至少进行24小时的浸泡(最好能够用沸水,以去除病菌和杂草种子),移植时将水苔水挤干(或用甩干机甩干),待种植。 组培苗准备:用干净的清水洗净组培苗上的培养基(清洗时和移植过程中注意对植株的保湿,不让植株叶片有萎蔫现象),组培苗不进行药剂浸泡。 移植:用水苔包住植株基部(不过高,以包住根部为宜),并有一定的紧实度(用手指捏,能下陷后又能弹起恢复),移植好后,用清水浇透定根水。[5]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捕蝇草可以自花授粉,但通常得进行人工授粉才确实 会结果。不过,捕蝇草的人工授粉并不见得会成功,这是因为授粉的时机不对。 捕蝇草的花开时,并非是雌、雄蕊都是同时成熟的。当花刚开时,其雄蕊已经成熟了,但雌蕊并未成熟,此时替它授粉是没用的。捕蝇草的雌蕊通常比雄蕊慢一天成熟,故正确的做法是等花开的第二天后再进行授粉的工作。我们也可以观察雌蕊的型态来判断是否成熟。未成熟雌蕊末端的柱头是圆的,成熟雌蕊末端的柱头会裂开,像绵絮状;只有成熟的雌蕊才能成功授粉。 若授粉成功,花会在1,2天内凋谢,而子房(雌蕊的基部)会膨大,再过数星期果实就能成熟。捕蝇草的种子呈黑色,水滴状;一个果实通常含有十几粒种子。种子的数量和植株本身的健康、大小有关,健壮的植株通常能结多一点种子。有时候授粉的方法正确,但种子还是结不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捕蝇草不够健壮,或是在开花期间没有持续给予足够的光照, 捕蝇草种子 此时就算成功授粉,也难以结出种子。 捕蝇草的种子比较不耐保存,因此最好在采收后尽早播种。有时候,若想做异株授粉,但要用来杂交的植株并没有同时开花,此时可以先将花粉收集下来,放到冰箱中保存,以延长花粉的寿命。 由于开花对植物来说是一项耗费养分的活动,因此若没有必要,就不要让捕蝇草开花,特别是你希望种出很大株的捕蝇草时,其抽出的花茎要尽早剪掉,防止捕蝇草将养分消耗在开花上。由于捕蝇草在季节到了就会开花,有些衰弱的植株也会勉强开花,但为了保护植株,还是剪掉花茎。 无性繁殖 叶插法 捕蝇草常用的繁殖法是叶插法,也就是将一段叶柄插到土中,便能长出新的植株。在春末到夏初,捕蝇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将捕蝇草从土中挖出来后,我们就可以见到其埋藏在土中白色瓣状的叶柄。将捕蝇草的捕虫夹连叶柄(像叶片的部分),连同白色的叶柄基部一起剥下,再将这些叶柄放到栽培介质上,维持高湿度并给予明亮的光照,过数个星期后便会冒出新芽了。 新芽形成的过程很慢,要有耐心去等。只要叶柄基部没有变黑、腐烂,便要一直等下去。由于这一阶段的叶柄已经没有根了,因此湿度的保持便很重要,要让潮湿的栽培介质能附着在叶柄上才能提供水分;此时的光照强度也很重要,需要明亮而充足的光线,但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否则叶柄会太热、乾掉。叶柄的年纪对于繁殖的成功率也有关, 通常正值壮年的叶柄比较肥大,产生幼苗的机会最大;老叶和幼叶比较不会产生新芽。因此,在繁殖时,我们可以将捕蝇草外围的一圈叶柄拿来使用,剩下的中心处还可以种回去;如果叶柄能带有根,那成功的机会会更高。 为了减少叶柄的折损,使用干净的栽培介质比较不会让叶柄腐烂,因此建议使用水苔作为叶插时的栽培介质,等到小苗长出来再考虑移植到别的地方。 分株 捕蝇草经常会长出侧芽,只要侧芽长得够大,拥有完整的根,便可将其自母株分离开来,单独栽培(但有一些人工栽培种全年很少有分株)。 花芽 捕蝇草的花芽有时候会变成一棵植株~已经知道这种现象是因为温差而引起的。假如日夜温差很大,便会诱使捕蝇草的花芽转变成为新的植株,此时可以将这棵小植株剪下来种到土中,便又是一株新的捕蝇草了。[4] 6捕蝇特性 捕蝇过程 捕蝇草叶片消化完猎物后打开 捕蝇草的捕食构造是由一左一右对称的叶片所形成的夹子。这个夹子状的构造是由叶子特化而来的,至于连接捕虫器叶片状的构造是叶柄。捕虫夹上的外缘排列着刺状的毛,这些毛很软,可以用来防止被捕的昆虫逃脱。当捕虫夹夹到昆虫时,这些夹子两端的毛正好交错,而成为一个牢笼,使虫无法逃走。捕虫夹内侧呈现红色,上面覆满许多微小的红点,这些红点就是捕蝇草的消化腺体。在捕虫夹内侧可见到三对细毛,这细毛便是捕蝇草的感觉毛,用来侦测昆虫是否走到适合捕捉的位置。大多数的捕虫器只带有五对感觉毛,但也可能产生多出一根到数根感觉毛的捕虫器。 生活史 捕蝇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自种子萌发后,经过4,5年达到成熟阶段,便可开花结果了。若能有良好的照 捕蝇草 顾,则捕蝇草至少能活20,30年。 捕蝇草在春天长出新叶后不久就开始开花,它会长出一支高达15到25公分的花茎,在顶端约有10个花苞。每隔一天开一朵花,花色白色。一朵花在未授粉前可以开几天,但若授粉成功,则花便会在隔天就谢了,之后子房便慢慢膨大,约数星期后果实就成熟。成熟的果实内含数十粒黑色、水滴状的种子。 开完花后,这时也进入夏季,捕蝇草会继续长出更多的叶子,长出更大的捕虫器,此时便是捕蝇草需要大量捕食的季节,用以储存养份供给下一年的开花之用。在春季末所结的果实,到了夏季中便成熟了,爆裂出来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便会发芽。幼小的捕蝇草先是长出假叶,之后会长出第一片拥有完整捕虫器的子叶,开始进行捕虫的生活。 捕蝇草的叶子寿命在秋季约有数个月(2,3个月),在夏季却只有数星期。老叶将会逐渐变黄,失去捕虫能力,最后转黑而死亡,但是新的叶子还是会继续从中心处长出来。整个夏季,捕蝇草会不断地长出新叶,直到秋季,长出另一种长得较慢的叶子,此时夏季长出的叶子大至也都枯萎了,捕蝇草已准备好要过冬。在冬季时,有些很小的捕虫器仍会留着,但已失去捕虫能力,几乎不会运用;当气候过于严寒, 则地面上的叶片都会枯萎。 原生地 捕蝇草原产于北美洲东岸一带,自然生长的原生地主要在北卡罗莱那州、南卡罗莱那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地。生长环境的特性喜好于潮湿地带。当地有多处是属于冲积地形,而且夏天天气炎热,冬天气温寒冷,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气候,这些都是适合捕蝇草生长的环境条件。 美国对于其原生地都指定为保护地区,甚至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有明订捕蝇草的块根与鳞茎全面禁止输出外销。不过由于在那之前就已经有许多株种流出,经过世界各地业者积极的栽培之下,甚至利用组织培养的技术大量生产,所以一般都已经很容易能够在市面上买到捕蝇草。 捕虫方式 食虫植物的习性大致上分为以下四步骤:?引诱昆虫??捕捉昆虫??利用消化液来分解与吸收??利用吸收到的养份来维持生长。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食肉植物都是经过如此完整的过程,例如有些同类型的植物并不分泌出消化液,而是借由各种微生物来分解后吸取养份的。而捕蝇草在这个部份属于比较高等,具备相当完整过程的食肉植物。 捕蝇草的叶缘部份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份时,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两瓣的叶就会很迅速的合起来。生长于叶缘上的刺毛是属于多细胞突出物,没有弯曲的功能。当叶子很快速的闭合将昆虫夹住时,刺毛就会紧紧相扣的 交互咬合,其目的就是防止昆虫脱逃。 讯号传递 捕虫的讯号并非直接由感觉毛所提供。在感觉毛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部分,里面含有一群感觉细胞。感觉毛的作用有如杠杆, 捕蝇草 昆虫推动了感觉毛,使得感觉毛压迫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的电流,去通告捕虫器上所有的细胞。由于电流会四散向整个捕虫夹,所以引发闭合并不需要触碰同一根感觉毛,只要在同一捕虫夹中任两根感觉毛发出电流,便能引发闭合运动。当然,感觉毛所发出的电流仅影响其所在的捕虫夹,不会干扰到同一植株上其他捕虫夹的运作。 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虫夹呈60度角张开着,当受到昆虫刺激时,捕虫夹以其叶脉为轴而闭合。捕虫夹的闭合与捕虫夹上的细胞收缩[6]有关。当捕虫夹上的细胞得到感觉细胞所发出的电流,其内侧的细胞液泡便快速失水收缩,使得捕虫器向内弯,因而闭合。 捕虫夹的闭合 捕虫夹的闭合是一个精确的控制过程。此过程最初是在昆虫碰到位于夹子上的感觉毛时开始的。引起闭合的条件为一个捕虫器中,任意一 根感觉毛被触碰到两次,或是分别触碰到两根感觉毛。触碰感觉毛的时间间隔对于闭合有决定性的影响:假如两次的触碰间隔在20,30秒内则能闭合,超过这段时间则需要有第三次成功的刺激才会闭合。捕虫器需要两次的刺激,为的是确认昆虫已经走到适当的位置。当捕虫器受到第一次的刺激时,此时昆虫只是稍微走入捕虫器;若捕虫器就闭起来,只不过夹住昆虫的一部分,那么昆虫能够逃脱的机会便很大。当捕虫器受到第二次的刺激时,此时昆虫差不多也走到捕虫器的里面,这时闭起的捕虫器便能将昆虫确实地抓住,关在捕虫器之中。 闭合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夹子快速关闭,以便捕到昆虫,此时捕虫夹只是夹住昆虫而已; 第二阶段,捕虫夹向内收缩,以便使捕虫夹的内侧能够尽量贴近昆虫,这时,捕虫器已经完全紧闭,不留一点缝隙。 之后,夹子关闭数天到十数天,此时昆虫被分布于捕虫器上的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昆虫被消化完后,捕虫器会再度打开,等待下一个猎物;剩下无法被消化掉的昆虫外壳,便被风雨所带走。第二阶段需要昆虫的挣扎才能进行,因为这样才代表捕虫器所捉到的确实是昆虫,是活的猎物。捕蝇草有时会误捉到枯枝、落叶,如果少了这项确认机制,必然会将养分浪费在消化无法消化掉的杂物上。若捕虫器误捉到杂物,只要没有持续的刺激,在数小时之后便会重新打开捕虫器,等待下一个猎物。 消化吸收 当捕获到昆虫被两瓣叶片给夹住后而无法挣脱,昆虫在挣扎的过程中叶片会越夹越紧直到几乎密闭的状态,这时两片叶瓣内侧密集的内腺体会分泌出消化液,利用这些消化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将昆虫的蛋白质分解成以氮、氧、碳、氢为主,还可能包括其他元素构成的氨基酸并进行吸收。一般大约四天左右能分解完成并吸收较易消化的部份,之后再继续吸收剩余的氮、磷以及其它各种所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养份都吸收完毕之后,叶瓣就会再度打开,全部时间大约需花5,10天的程度,这时昆虫只剩下由几丁质组成的空壳残骸。 不过捕蝇草并无法分辨出所捕获之物的大小,有时也可能捕获到与叶片大小差不多的获物,例如小型青蛙或是长脚蜂之类。这时往往会造成来不及分解吸收,而获物自体就先腐败,所以叶片就会出现像食物中毒一般而枯萎。另外,每个叶片大约可以捕捉12,18次,消化3,4次,超过这个次数叶子就会失去捕虫能力,为最后的光合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然后渐渐枯萎。 自然神秘 当昆虫采蜜时第一次接触到感觉毛后叶片并不会有什么动作,但是如果连续刺激两次,那叶片就会在平均大约0.5秒以内马上合起来(但是一些人工园艺品种达不到这个速度)。而如果第二次碰触的时间与第一次碰触时间相差超过约20秒时,叶片会变成半合闭或是没反应的现象。如果在这时马上再刺激第三次,那叶片也会迅速的合起来。 经过实验调查,捕蝇草的感觉毛就像是一个感应装置,经过连续两次碰触的刺激时,叶的基部会产生大约100毫伏(mV)的活动电位 (Action potential)到叶子表面上,造成叶片内侧的水分迅速流失,导致内外压力不等所以叶片就因此闭合。这样的捕虫机制是一组相当精密的结构搭配,而且刺激感觉毛就像是设定了定时装置一样,等到第二次确认才会闭合,最主要是为了提升捕虫的准确性,否则的话如雨滴、动物经过时均会降低并影响其捕虫的效率。 经由植物研究者确认了捕蝇草会发出活动电位这样有机制的机关,就类似动物的神经组织会产生传输信息一般。不过因为这必须连续碰触两次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应该还有个可以记忆的组织。至今依然还不清楚这样的记忆是如何在捕蝇草中运作的,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关闭力量 美国Oakwood大学的研究人员[7]利用灵敏的压电传感器测出Venus捕蝇草的叶片在被触发关闭时瞬间,其力量大小平均为149mN,压力大约为41kPa。而在当被捕获到昆虫挣脱的过程中,其叶片产生的力量大小最大可达450mN,压力达9 kPa。这样的力量和压力下,一般的小昆虫很难有机会逃出。不过人工品种要略低于这个数值。 7观赏价值 叶片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外观明显的 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舞爪的血盆大口。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食虫植物-捕蝇草(11张) 捕蝇草(6张) 捕蝇草栽培品种(8张) 捕蝇草精选图片(23张) 词条图片(11张) 1/2 世界十大危险植物 ? 巨型猪笼草 ? 蓖麻 ? 水毒芹 ? 白蛇根草 ? 舟形乌头 ? 狸藻 ? 捕蝇草 ? 木本曼陀罗 十大危险 ? 夹竹桃 ? 坏女人花 植物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植物 ? 南美蒺藜木 ? 愈疮木属所有种 蒺藜科 ? 哥伦比亚苏铁属所有 ? 角状泽米属所有种 ? 泽米科所有种 种 泽米科 ? 非州苏铁属所有种 ? 小苏铁 ? 菲律宾姜花 姜 科 ? 沉香属所有种 ? 棱柱木属所有种 紫杉科 ? 水青树 水青树 科 ? 匙叶甘松 败酱科 ? 象足葡萄瓮 ? 蒙氏葡萄瓮 葡萄科 ? 百岁叶 百岁叶 科 ? 小花龙舌兰 ? 龙角 ? 间型酒瓶兰 龙舌兰 科 石蒜科 ? 雪滴花属所有种 ? 黄花石蒜属所有种 ? 织冠漆 ? 象腿漆 漆树科 ? 安博棒锤树 ? 火地亚属所有种 ? 棒锤树属所有种 夹竹桃 ? 迪氏棒锤树 ? 蛇根木 科 ? 西洋参 ? 人参 五加科 ? 桃儿七 小蘖科 ? 智利南洋杉 南洋杉 科 ? 哈氏老人须 ? 卡氏老人须 ? 考氏老人须 ? 莫氏老人须 ? 斯氏老人须 ? 苏氏老人须 凤梨科 ? 旱生老人须 ? 岩牡丹属所有种 ? 仙人掌科所有种 ? 星冠 ? 花笼 ? 精美球 ? 孔雀花属所有种 ? 林氏鹿角掌 ? 珠毛拄 ? 小极光球 ? 须弥山 ? 白斜子 ? 假白斜子 ? 圆锥花座球 ? 晚刺花座球 ? 苍白花座球 ? 疏刺花座球 ? 帝冠 ? 金毛翁 仙人掌 ? 布氏月华玉 ? 银河玉 ? 雏鹭球 科 ? 斑鸠球 ? 天狼 ? 斧突球属所有种 ? 突氏玄武玉 ? 白琅玉 ? 苍白玉 ? 藤荣球 ? 月想曲 ? 尼氏鯱玉 ? 月童 ? 毛刺球 ? 怀氏虹山 ? 鳞茎玉属所有种 ? 姣丽球属所有种 ? 尤伯球属所有种 ? 多柱树 多柱树 科 ? 云木香 菊 科 景天科 ? 匍枝粉叶草 ? 特氏粉叶草 ? 柔毛沙葫芦 ? 沙葫芦 葫芦科 ? 智利柏 ? 皮尔格柏 柏 科 ? 桫椤属所有种 桫椤科 ? 印度苏铁 ? 苏铁科所有种 苏铁科 ? 金毛狗脊 ? 蚌壳蕨属所有种 蚌壳蕨 科 ? 龙树科所有种 龙树科 薯蓣科 ? 三角叶薯蓣 ? 捕蝇草 茅膏菜 科 ? 安波沃本大戟 ? 开塞恩坦马里大戟 ? 克氏大戟 ? 筒叶大戟 ? 狄氏大戟 ? 费氏大戟 ? 莫氏大戟 ? 小序大戟 ? 扁枝大戟 大戟科 ? 图拉大戟 ? 簇生福桂花 ? 柱状福桂花 ? 普氏福桂花 福桂花 科 ? 买麻藤 买麻藤 科 ? 枫桃 胡桃科 ? 玫香木 樟 科 ? 黑檀 ? 高大花檀 ? 膜荚豆 ? 伯利兹黄檀 ? 檀香紫檀 ? 巴拿马天蓬树 豆 科 ? 巴西苏木 ? 微凹黄檀 ? 微白芦荟 ? 芦荟属所有种 ? 白花芦荟 ? 阿氏芦荟 ? 贝氏芦荟 ? 美丽芦荟 ? 喜钙芦荟 ? 扁芦荟 ? 德尔斐芦荟 ? 德氏芦荟 ? 脆芦荟 ? 十二卷状芦荟 ? 海伦芦荟 ? 艳芦荟 ? 平列叶芦荟 百合科 ? 小芦荟 ? 皮氏芦荟 ? 多叶芦荟 ? 劳氏芦荟 ? 索赞芦荟 ? 变色芦荟 ? 沃氏芦荟 ? 盖裂木 木兰科 ? 墨西哥桃花心木 ? 香洋椿 ? 桃花心木 ? 大叶桃花心木 楝 科 ? 卡西猪笼草 ? 猪笼草属所有种 ? 拉贾猪笼草 猪笼草 科 ? 兰科所有种 ? 马达加斯加船形兰 ? 血色石斛 ? 大花蕾立兰 ? 浅裂蕾立兰 ? 兜兰属所有种 兰 科 ? 鸽兰 ? 云南火焰兰 ? 美洲兜兰属所有种 ? 肉苁蓉 列当科 ? 拟散尾葵 ? 马岛葵 ? 狐猴葵 ? 达氏仙茅棕 ? 三角槟榔 ? 繁序雷文葵 棕榈科 ? 河岸雷文葵 ? 林扇葵 ? 长苞椰 ? 尼泊尔绿绒蒿 罂粟科 ? 鳄鱼蔓 西番莲 科 ? 危地马拉冷杉 松 科 ? 弯叶罗汉松 ? 百日青 松 科 ? 回欢草属所有种 ? 阿旺尼亚草属所有种 ? 锯齿离子苋 马齿苋 科 ? 仙客来属所有种 报春花 科 ? 春福寿草 ? 白毛茛 毛茛科 ? 非洲李 蔷薇科 ? 巴尔米木 茜草科 ? 阿拉巴马瓶子草 ? 琼斯瓶子草 ? 山地瓶子草 ? 瓶子草属所有种 茜草科 ? 库洛胡黄连 玄参科 ? 蕨苏铁 ? 波温铁属所有种 玄参科 ? 红豆杉 ? 东北红豆杉 ? 喜马拉雅密叶红豆杉 ? 苏门答腊红豆杉 ? 喜马拉雅红豆杉 紫杉科 参考资料 1( 食虫植物网-认识捕蝇草 (食虫植物网 [引用日期2013-08-26] ( 2( 长叶茅膏菜 (中国植物志 [引用日期2013-12-4] ( 3( 培育捕蝇草的详细方法 (捕蝇草 [引用日期2013-12-5] ( 4( 捕蝇草 (中国食虫植物网 [引用日期2013-11-1] ( 5( 捕蝇草的栽培管理 (广州绿怡种苗 [引用日期2012-12-12] ( 6( 捕蝇草闭合速度的原理 (搜搜 [引用日期2012-10-12] ( 7( Alexander G. Volkova, Shawn L. Harris IIa, Chrystelle L. Vilfranca, et al..Venus flytrap biomechanics: Forces in the Dionaea muscipula trap.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Available online 4 September 2012. 相关文献 机器捕蝇草 吃肉不耗电-科学之友:上-2012年 第1期 机器捕蝇草将成捕虫能手-发明与创新(B)-2012年 第1期 捕蝇草和狸藻-生态文化-2012年 第1期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石竹科蝇子草属草本植物食虫植物植物学植物药生物学自然食肉植物植物
/
本文档为【捕蝇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