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全身人像、人体写生》教案创新

《全身人像、人体写生》教案创新

2018-03-06 17页 doc 343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全身人像、人体写生》教案创新《全身人像、人体写生》教案创新 课 程 教 案 2013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黑白木刻版画材料 授课班级: 12级美术学 二级学院: 艺术学院 主讲教师: 崔国伶 编写日期: 2013 年 9月2日 《黑白木刻版画材料》教案 授课教师:崔国伶 授课班级:12级美术学 课程名称:木刻版画创作教学研究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时间:二年第一学期(每周一、二、三上午) 一、木刻版画创作教学研究(96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版画创作教学,使学生确立版画创作的观念,具备版...
《全身人像、人体写生》教案创新
《全身人像、人体写生》创新 课 程 教 案 2013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黑白木刻版画材料 授课班级: 12级美术学 二级学院: 艺术学院 主讲教师: 崔国伶 编写日期: 2013 年 9月2日 《黑白木刻版画材料》教案 授课教师:崔国伶 授课班级:12级美术学 课程名称:木刻版画创作教学研究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授课学时:1学时 授课时间:二年第一学期(每周一、二、三上午) 一、木刻版画创作教学研究(96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版画创作教学,使学生确立版画创作的观念,具备版画创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美术文化修养,使学生懂版画创作原理,会欣赏版画作品,具有版画作品评价能力;3.帮助学生摆脱高考艺术教学模式化、作品模式化,重新认识版画创作语言、懂版画创作原理,具备高校学术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懂版画创作原理,培养学生创作思想,具备较强的版画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艺术本科生学术研究的意识,掌握版画学科系统知识;2.能够独立进行版画创作。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版画创作教学的特性,采用“议题为本”“盲写”“欣赏导向”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术探讨问题和具备基本的专业研究的能力。 教学创新点:1.该课程关注学科前沿,学术探讨版画创作问题;2.版画创作教学探索适合当下版画课程教学方法,“议题为本”“欣赏导向”“盲写”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变创作“千人一面”的创作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木刻版画创作 木刻版画创作的基本概念界定,从“创”与“作”两个概念,帮助学生认识版画创作的基本原理,运用木刻版画原理突破常规或远离视觉经验创造出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有作品感的艺术性的作品。并举例儿童版画创作的主观性,与高校木刻版画学生作品对比,说明版画创作中的达局限性及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版画创作中学生作品出现的问题:1.观念问题。学生版画创作缺乏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完成作品具有模式化倾向,抄袭网络手机照片现象严重,自己的手绘能力与创作语言得不到更好的表达;2、作品评价能力。对自我创作的版画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评价能力如何得到更好的锻炼。自我作品评价能力,善于总结自己创作作品的问题,针对问题更好的创作艺术作品。彼此欣赏的能力。通过彼此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如何形成自己的版画创作观念、方法 “议题为本”教学法,通过时下流行的热门话题、时事以及一些具有具争论和思考性的主题,可以引起广泛讨论,如“死亡”、“真实的自己”、“环境”等等具争论性的题目。本课题通过相关主题作品欣赏帮助学生思考相关主题版画创作能够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设置议题1.通过作品欣赏思考这些作品用了什么图象表达主题,2.你的作品又会用什么表达主题,为什么,等等。 理解绘画构图,通过版画技术原理构图法则帮助学生确立版画创作的技术要素,增加作品的艺术感与作品感。 理解绘画视觉语言表现,通过当代版画家艺术作品语言元素分析,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版画创作语言。 四、如何创作具有作品感、艺术感的艺术作品 “盲写”作品欣赏分析作品创作应该远离常规视觉经验,打破常规,创作出具有新的现实意义的艺术作品。 “默写练习”通过默写练习。培养学生主观设计画面的能力,黑白画面组织能力、刀法组织能力,已经处理作品整体感的能力等。 五、作业安排 思考选题:1.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2.思考版画的当代性 3.探索个性发展方向 参考目:《木刻教程新编》 谭权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年第三版 《版画》孙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以刀代笔》教案 一、教学目标(40课时)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学习版画的表现语言。 2、过程与方法:引采用作品猜谜、欣赏、比较、小组讨论探究及亲身实践等方式,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制作黑白木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感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与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木版、刻刀、颜料(油墨)、滚筒、印纸、版画图片、多媒体。 2、学生准备:木版、刻刀、颜料(油墨)、滚筒、印纸。 四、 教学过程 A( 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实物或数字图片: 提问:“你认识画中的人物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你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古代年画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一幅画上去的吗, (学生回答:是印刷出来的。) 这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 B( 认知阶段: 1) 木刻版画是“以刀代笔”的艺术: ?(对比 “明暗素描头像”和《正面的自画像》(珂勒惠支),观察木刻刀的用法: 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果断直率的刀法很有感染力。 试一试:在废旧小木板上试一试三角刀和圆刀,刻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小结:三角刀主要用于刻细线,圆刀主要用于刻柔和的线和大块的面。 ?(对比《我在海上一辈子》(黄永玉)和《晚归》(王良俭),你觉得这两幅版画的风格有何区别, 小结:利用不同的刀法语言,可以表现出细腻、粗犷、质朴等不同的艺术感受。 2) 效果强烈的黑白木刻: ?(对比“实景图例”和“黑白稿”。 学生小组讨论:构思版画底稿时要注意些什么, 版画制版过程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形、色上追求简洁性、单纯性、平面性和抽象性。 黑白木刻只用黑色油墨或单色油墨印制,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 3 设计黑白稿时,不仅要夸张主体,还要注意省略不必要的细节与层次。 ?(黑白木刻可以表现什么样的内容呢, 同学们可以翻一翻自己的美术习作,有没有适合翻制成版画的其他绘画作品,(小组讨论,交流想法。)构思画稿可以从自然界、生活想象中摄取题材。画面不宜太复杂,要主题明朗。 3) 丰富多彩的套色水印木刻: ?(水印木刻是运用水质颜料和宣纸来印刷的木版画,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刻形式,与雕版印刷术一样起源于我国。 ?(欣赏课本上的套色水印木刻作品,猜一猜作品中的“色彩”是如何制作的, ?(水印木刻与油印木刻比较有何特点, 小结:水印木刻的特点就在“水”上,创作者可以控制水分,作有深有浅的渲染或晕化,其滋润、透明与洁净能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C( 实践阶段: 课件展示:教师演示视频——黑白木刻的设计与制作: 1) 起稿: ?(把你想要表现的内容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 ?(可以在用墨涂黑的板面上直接用铅笔转画画稿,也可以画在复写纸上再拷贝在版上。 ?(注意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向的问题。 2) 刻制: ?(由于版上涂了墨色,每刻一刀都能清楚的显示刻作效果。 ?(刻作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版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 ?(注意安全,用刀时左手勿置于刀前。 3) 上墨: ?(把以松节油调好的油墨,用勺子盛少许置于平底盛器上(如三合板),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油滚上,以便在版上均匀滚墨。 ?(注意要使版上的所有凸起部位都沾上油墨。 4) 磨印: ?(把纸对准版面(为使纸与版固定位置,可使用夹子等)。 ?(用木蘑菇或瓶盖摩擦拓印。 5) 完成: ?(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 ?(注意在局部滚油墨时要十分小心,不能移动纸张。 布置课堂作业:以刀代笔,操作体验——刻一幅简单的风景作品底稿。要求充分运用黑白对比和线面对比。以刀代笔,用刀作画,每一种线条都应有鲜明的刀雕凿痕的味道,创作出版画特有的“刀味”和“木味”。 黑白木刻的魅力(40课时) 学校准备材料:木版印刷机一台、油墨、油磙、油刮、素描纸、铜版纸 学生准备材料:木刻刀一套、木板(铝塑板)一块、复印纸、铅笔、兰色水性记号笔一支 教师准备材料:作品范画、草图、画好稿的木版、刻好的木版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欣赏黑白木刻作品,简介木刻的历史 版画在我国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从新疆出土的东汉蓝印布工艺版画〈〈菩萨像〉〉残片证明中国版画已有二千年历史。到南北朝时又出现大量碑刻拓印术,唐宋时期单色木版水印技术盛行,宋代更出现了以彩色套印技术印制的“交子”,明代万历以后中国的木刻版画进入鼎盛期,特别是水印套色技术。各种民间 文学、戏曲、小说插图 十分精美,各种画谱更 是十分盛行。 但是,尽管我国的 木刻版画已达到极高的 艺术水平,当时国人仍 只把它当成一门技术并 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艺 术。大约到十四世纪, 我国的这种技术随着印 5 刷技术传到欧洲,并衍生出许多新的版种,从此形成艺术领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然而,这种源自我国的独特画种却在它的故乡漫漫衰落了,仅留一丝血脉于民间。人们只能从民间年画中去找寻中国木刻版画昔日的辉煌。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才由鲁迅先生从国外介绍进来,并加以倡导,到三十年代初才正式发展起来。1931年鲁迅先生亲自主持木刻讲习班,并请日本友人内山嘉吉先生作指导,播下第一批种子。到今天,我国版画历经沧桑又兴旺发达起来,版材也不仅限于木版,而是利用各种版材、 工具和技 法在创作 中综合运 用。 二、 黑白木刻的原理: 黑—不刻、 白—全部刻掉、 灰—刻一部分(例似排线) 6 (1)利用印章与木刻的像似性讲解 (2)边印制作品边讲解(展示范画) 第二课时 板材的介绍 木板和泥板、泡木板、铝塑板 三、制作步骤: (1)画草图(展示草图) (2)将设计好的草图过到板上(展示范板) (3)用兰色笔画出黑、白、灰,越具体越好。 7 三、 评讲学生的草图 四、 草图与制成的作品对比 一、刻法介绍 介绍木刻刀:边讲边展示范例 三角刀——刻比较锐利的线条 8 圆口刀——刻圆润的线条 平口刀——铲大块面 斜口刀——划细线 9 二、握刀的方法:将刀柄放在虎口,均匀用力,刀与板成30度左右夹角。 下图是各种刀刻出的效果和握刀方法: 10 三、学生练习握刀和体会不同刀法的效果,个别辅导。 四、讲评并修改 第四课时 一、 介绍印制作品的简单原理:印刷机、油墨、油磙、玻璃、煤油、 刮刀 11 木版的拓印非常重要,一幅版画作品的成败最后就看拓印这一步了,在过去拓印非常麻烦,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木版印刷机的出现,使拓印变得容易一些了,但仍要注意: 1、滚油墨 2、放纸 3、揭画 4、晾干 二、 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进行印制:两人滚油墨、两人印刷、一人负 责将作品揭下放好,保持画面洁净 三、 作品全部完成办一个班级画展 学生课堂作品欣赏: 《家》 12 〈〈窗外〉〉 〈〈乐儿〉〉 〈〈荷花开了〉〉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14
/
本文档为【《全身人像、人体写生》教案创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