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2017-10-08 50页 doc 19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第16课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梳、胳、玻、刷、良”五个生字;积累“聪明伶俐、自言自语、不知不觉”等词语;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做事是爱妈妈、爱家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掌握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并加以积累。 三...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第16课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梳、胳、玻、刷、良”五个生字;积累“聪明伶俐、自言自语、不知不觉”等词语;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做事是爱妈妈、爱家的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掌握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并加以积累。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想不想长大, 过渡:有一个小姑娘开始也不愿长大,可后来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16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2、读生字、新词。 “缠、梳、粥、刷、厨”都是翘舌音;“擦”是平舌音。 动作演示理解“缠”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全文,了解:小姑娘开始为什么不愿意长大,后来又为什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了呢, 1 2、读后交流,了解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回答理解词义:缠、自言自语、不知不觉。 3、学习重点部分:“但是,小姑娘心疼妈妈呀~”——“她每天都这样想,果然又长高了一些。” (1)读读这一部分,看看课文几次写小姑娘“想长大”,用“——”划出她想的句子。 (2)根据交流,出示句子: 她想: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就好了~ 她想: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 小姑娘自言自语:“唉~没有办法,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不是为了我, 而是为了妈妈。” (3)读读句子,看看课文,完成填空。 A(出示填空: 当她 时,她希望自己 ; 当她 时,她希望自己 ; 最后为了 ,她希望自己 。 B(交流。 C(读读想想:这三次想法有什么不同, (4)读到这儿,你觉得这个小姑娘怎样, (5)小结:小姑娘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懂事。 (6)再读这一部分,找找写小姑娘能干的句子。 (7)出示句子: 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 她买菜,洗碗,做粥。 她擦玻璃、刷厨房、收拾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 A(指导读句子。 B(找出句子的相同点。 C(教师小结:这些句子的特点是用一句话写一个人做几件事。 (8)分角色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2 1、引读最后一节。 2、启发想象:大家是怎么赞美她, 提供语言材料:大家翘起大拇指,称赞她说:“ ” 3、小姑娘的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 出示语言材料:小姑娘啊,我 。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梳”。 3、写字练习。 4、根据句子,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的近义词。 教学反思: 考虑到有限的时间~较为冗长的课文~我对教学内容作了大胆地处理。本堂课主要抓住了小姑娘想长大部分进行教学~围绕着‚课文几次写小姑娘‘想长大’,她为什么想长大,?让学生找找有关语句~通过读读句子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少~学生朗读多,教师分析少~学生自主阅读多。总之~教师力求改变学习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尝试问题~自己寻找规律~自己探究结论。这样~无论从方法和形式上来说~还是从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说~都为教学节省了时间~保证了长课文短教、快教~提高了课堂效益。 17、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正确书写并记忆5个生字“帆、跌、涕、叩、砰”。积累9个词语,理解“地覆天翻、叩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 3.了解诗歌中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理解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三、教学准备 3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插图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伙伴,他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去他的学校和他的家里看看。 2.出示两组图片(实物投影),一组是学校中的表现,一组是家里的表现。 3.这个新伙伴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一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板书)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在学校里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家里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 过渡:这个小朋友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写的呢, 2( 分节朗读课文(接龙读),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即正音。 3.随机学习生字: 醋:平舌音 置:翘舌音,上面中间是两竖。 砰:是后鼻音 臭:翘舌音,编字谜,反义词是“香”。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几小节是写在学校里面的表现,请在小节前画上?,哪几小节是写在家里面的表现,请在小节前画上?。 (1、3、5、7、9写在学校里的表现,2、4、6、8、10写在家里的表现) 2.男、女生对读第一、二节,想想,你喜欢他在哪里的表现,不喜欢他在哪里的表现, 并完成填空: 在学校里,他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在家里,他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学生交流 师:引读,在学校里他是个多么乖巧的好学生,他粉刷了 ,他把玻璃 ,他填平了 。可在家里他却是多么淘气,哎,你瞧瞧,在大门上 ,在桌子上 ,在地上 。 3.小组合作学习3,10小节 要求 ?自由轻声地读一读,圈出3,10小节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选择最喜欢的两小节学习并完成填空: 在学校里,他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在家里,他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分角色,读一读 学生分组交流 随机学习生字 帆:找朋友,帆船、一帆风顺 4 跌倒:近义词:摔倒 涕:编字谜 叩门:近义词:敲门,做动作演示 理解词语“地覆天翻”(本来形容变化极大,或者闹得很凶) 课文中是指什么,(指导学生看卧室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卧室被翻得很乱)还有哪些地方或场面也可以用“地覆天翻”来形容, 4.男女生对比读1-10节 5.学习最后一小节 ?师引读:在诗里的两个孩子,其实只是一个人,在学校里是 个 ,在家里,妈妈叹气说: 。 ?你想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板书: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要一样。 ?指导朗读 四、展开想象,编诗歌 1.听了小朋友的话,我们的新伙伴很难为情,他也决定做一个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一样的小朋友。 2.出示两组图片,一组学校里,一组家里 我们来做个小诗人 仿照课文第5、6节,读编诗歌,同桌合作 水龙头是谁关的, 桌子是谁擦的, 老师, 妈妈, 垃圾 厨房里的灯 。 。 3.评选最棒小诗人。 五、总结课文,加深认知 1.复习生字,做抢气球的游戏 2.认读词语 3.学了课文,你准备在家里和学校如何表现呢, 板书: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 ~分角色读~那必须是以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组合方式为前提的~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当然课文中也有自由读、个别读~男女生对读等朗读的形式。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面对课堂~无法完成每个人都能站起来读的愿望~特别是无法帮助到一些弱势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甚至读出感情~这就必须引发我的思考~如何在课余时间里更好地把好这一关将是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引起思考的问题。 18做人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5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缓、潺、莉、醉、剩、撕、屑、垃、圾”等9个生字。正确描摹并记忆“缓、醉、屑、垃、圾”等5个生字,注意结构匀称。积累“缓缓、需要、沉思、疲倦、停止、撕碎、垃圾”等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区分“沉醉、沉思、沉睡”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句子提问题,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运用课文中的语言,选一个故事演一演。 3、体会课文中主人公讲文明的好品质,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积累字词。 2、通过读句子提问题,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投影片 2、学生方面的准备:编小节号、圈出生字、读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做人 问:小朋友,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个小故事,这两个故事会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 怎样的人。 板书课题:做人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板书故事题目: 为什么要说“谢谢” 2、读题目质疑。 3、仔细听课文录音,听清故事中讲谁谢谢谁,“为什么要说‘谢谢’”这句 话是谁问谁的, (三)学习第1、2小节,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2小节,要求读正确,边读边思考:爷爷为了什么 事谢谢小河, 2、指名一人一句接龙读第1、2小节,相机正音。 3、小组讨论,练习说话: 爷爷谢谢小河,是因为( )。 4、指导朗读句子: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呀。注意读出渴望的语气。 5、学习生字词语。 学生小组自主识字,教师随机指导: huǎn 缓 缓 音:注意读准三拼音。 形:熟字换部首(暖、援)。 义:找找意思相近的词(慢慢)。 chán 潺潺 音:注意读准翘舌音。 6 形:右边三个“子”中,第二个“子”的一“横”改为“提”。 义:流水声,注意三点水与字义的联系。 再说几个带“氵”的字。 6、小组合作,读读比比: (1)河水流动,发出潺潺声。 (2)清凉的河水缓缓地流动,发出轻轻的潺潺声。 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导读好第2句句子。 (四)理解小男孩说的话。 1、自由轻声读第4小节,边读边思考:小男孩认为不用对小河说“谢谢” 的原因是什么,用“ ”划出有关句子。 2、用上“因为„„所以„„”或“„„是因为„„”的句式,说说小男孩 认为不用对小河说“谢谢”的原因。 3、多种形式指导读好小男孩的话。 (五)理解爷爷说的话。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5小节,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 、出示爷爷说的话: 2 “是这样吗,孩子,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需要这个词,” 指名读。 3、组内交流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4、小组汇报:提出问题,说说理解。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展开讨论,重点解决:人和狼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人要说‘谢谢’, 谁需要‘谢谢’这个词, „„ 5、多种形式指导读好爷爷的话。 6、分角色朗读小男孩与爷爷的对话。 (六)理解词语,练习说话。 1、指名读第6小节。 2、读词语:沉思 3、理解“沉思”的意思。 “思”是“思考”的意思,查字典解决:“沉”在这儿是什么意思,进而理解“沉思”的意思。 4、听了爷爷的话,小男孩沉思起来,他会想些什么, 小组讨论,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七)指导写字。 指导学生描写生字“缓”,注意左窄右宽。 学生写字时,教师注意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练习说话。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做人的故事《为什么要说“谢谢”》,谁 7 能看着填空说一说, 出示填空: 爷爷喝完水,对小河说 ,又告诉小男孩: 喝了水是不会说 的,而 是需要这个词的。小男孩听后,懂得了 。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个做人的故事。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板书故事题目: 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2、说说与“羞愧”意思相近的词。(惭愧) 3、读题目质疑。 (三)听师讲故事,学习部分字词。 1、仔细听老师讲述故事(第1、2小节的内容),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刚才老师讲的内容就是课文的第1、2小节,自己轻声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3、指名读第1、2小节,注意正音——“沉醉”(翘舌音、平舌音)。 4、小组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lì 组词:茉莉花,形声字上形下声的特点。 莉 zuì 沉醉 熟字换部首记忆(碎、翠)。 (理解“沉醉”的意思 5 (1) 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醉”在词中的意思,进而理解“沉醉”的意 思。 (2) 找出文中带有“沉醉”一词的句子读一读,找找句中奥莉娅与莉达 沉醉在歌声中时的具体表现。 (3) 想象奥莉娅与莉达沉醉在歌声中时,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练习 说话。 (4) 说说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沉醉过,当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小组讨 论后交流。 (四)学习第3~7小节,识字明理。 1、自由轻声读读第3~7小节,想想吃完东西后,奥莉娅与莉达各自是怎 样做的,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并圈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 2(指名交流所划的句子及动词。 3(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小组自主识字,教师随机指导: shâng 剩 注意读准翘舌音及后鼻音。 sī 撕碎 注意读准平舌音;部首表意。 再说几个带有“提手旁”的字。 xiâ 面包屑 注意正音;正确理解字义。 lā jī 垃圾 部首表意;形声字特点。 8 4、再读第6、7小节,想想奥莉娅与莉达为什么会这样做。 5、用上“因为„„所以„„”或“„„是因为„„”的句式,说说奥莉 娅与莉达为什么会这样做。 6、重点理解莉达的话。 (1)出示莉达说的话:“可当着夜莺的面„„我感到羞愧。” 指名读。 (2)小组合作,提提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3)汇报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句子中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莉达的什么 话,引导学生在想象说话中领会讲卫生应该自觉,不能因为没人看 见就忘记的道理。 (4)多种形式指导感情朗读莉达说的话。 (五)选词填空。 1、引导学生用理解“沉思”、“沉醉”的方法,自己试着说说“沉睡”的意 思。 2、自己完成填空后,交流评议。 (六)小组合作,选一个故事演一演。 小组准备后表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评议。 (七)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整体结构。 学生写字时,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教学反思: 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生读懂句子的关键。积累词语的方法很多~在本课的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进而积累词语。例如:让学生替‚缓缓?、‚羞愧?找找意思相近的词~从而使学生正确把握词义,在学习‚撕碎?一词时~让学生做做动作~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能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语的确切涵义,通过查字典~选择‚沉?与‚醉?的义项~使学生明白‚沉醉?、‚沉睡?等词的意思。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想象说话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沉思?。如此教学~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又能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积累词语的方法。 19.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概、脊、莞、尔、确、簇、汇、暇、含、绮?10个生字。能正确描写并记忆‚尔、确、汇、绮、含?5个字。积累‚大概、栽种、确实、汇成、应接不暇、包含?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 9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德国人与众不同的种花习惯~懂得‚美好的事物 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特别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 等词的意思。 2. 通过理解词句来学习课文。 3. 读懂课文,明白“美好的事物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收集德国街道的图片。 2. 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花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出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花的图片)说说 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 学生交流。 3. 师:是啊,鲜艳的花朵是那样的迷人,许多人都喜欢花,它给人以美的 享受。有一个国家的人民,自己种的花都是让别人看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学习部分字词。 a) 师:在德国,人们是怎样种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 放多媒体演示有关画面) 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b) 在德国,自己栽种的花(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走过德国的任何一条街,我们能看到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 嫣红),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应接不暇)。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脊、簇、汇、暇” (1)读字组词。 (2)“脊”书空,读词语“脊梁”时“梁”是轻声。 (3)“暇”与“霞、瑕”形近字辨析。 (4)“汇”:扩词。 三、 学习课文,品读词句。 1. 学习第一节。 (1) 指名读第一节。 (2) 说说读了第一节的感受。 (3) 师小结:是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德国人是怎么爱美的呢, 他们的美是表现在哪里的呢, 10 2. 学习课文第二、三节。 (1) 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二、三节。思考:在德国自己的花怎么给别 人看,为什么自己又去看别人的花呢, (2) 同桌互学生字:“莞、尔、确”理解“莞尔一笑” (3) 学生读后交流,出示句子: 他们的花不是养在屋子里,而是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 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出示花朵的模型,理解“花的脊梁”。 ?说说德国人怎么给别人看自己种的花, ?指导朗读第二节。 (4) 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 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 人人。 ?自己读句子,说说有什么感受,(指导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 人”)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读句。 (5) 正因为这样,别人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 嫣红。许多窗子接连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 阴道上,应接不暇。 ?自己读,体会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街景的美, ?出示德国街景的图片,再次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 海洋,应接不暇。” ?各种形式指导朗读。试着看着图片背句子。 3.?指名读第四节,理解“美丽的东西” ?出示句子:多么绮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学习生字“绮”,理解“绮丽”,指导朗读。 4.小结:是啊,德国更美了,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人美,心灵更美的德国人。 四、 创设情景,拓展说话。 1. 你平时是不是也愿意将美好的事物和大家一起分享呢,你有这样的事 吗,和大家交流交流。 2. 小结: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共同分享美好的事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 加美好~ 五、 复习字词 六、 指导书写: “尔、确、汇、含、绮” 11 教学反思: 朗读指导一定要做到‚在悟中读~在读中悟?~在理解基础上指导朗读~在朗读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指导读课文第三节描写德国街道美丽景色的句子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关于德国的图片这种形象直观的手段~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词句~让学生感受更深~帮助他们背诵这一节。在教学时老师不必跟学生讲朗读技巧的术语~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体会后再读。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做到读有成效~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感悟文章的主旨~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20、宝镜 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9个:扶、递、盒、将、钱、拨、抚、摔、砸;在田 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5个汉字:递、盒、将、拨、抚;听写句子:我在镜子里清楚地 看到教师出的考试题,我想这样得到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 3、 通过读文能够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成绩和财富都应 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 教学重难点 1、 分角色读好重点段落,特别是读好“我”说话时的语气。 2、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不一。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个拨浪鼓实物。 2、 生字卡片。 3、 简单媒体:带生字的词语、说话提示、关键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先板书“镜”,再板书“宝”。镜子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可是加上个“宝”字,就 完全不同了。 2、齐读课题。 3、你认为宝镜应该是怎样的, : 本环节板书时先板书“镜”,再板书“宝”,目的是突出一个“宝”字,引起学生的注意 和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提出自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 12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自学课文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宝镜的一件什么事呢, 2、 组织交流自学情况。 (1) 认读生词,读准生字字音。 ?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fǔ dì hã jiāng fú 抚 摸 递还 盒子 将来 扶起来 bō shuāi zá 拨浪鼓 狠狠地一摔 砸得粉碎 ?理解词语。 “拨浪鼓”可以结合实物或简笔画,再结合做动作理解“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抚摸”“递还”“扶起来”“狠狠地一摔”“砸”都可以做动作来理解。 ?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只留下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3、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填空提示: 一位老婆婆下坡时( ),我( ),又( )。于是老婆婆先后要送我两 件宝物。一件是( ),我坚决没要。另一件是( ),起先( ),可后来我( )。 三、理解关键词句,朗读重点语段。 1、 读文并完成练说。 (1) 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7——8小节,边读边想:这面宝镜神奇在哪里呢, (2) 组织交流并出示填空:宝镜可以 ,谁有了它,谁将 。 2、 画句子,练习朗读。 (1) 提出读书要求:“我”的态度是怎样的,默读课文9——13小节,找出文中 两句句子。 (2) 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语气。 出示句子: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 指名读,并组织学生互评。 3、 完成说话练习。 看了宝镜后,起先,我想 ,所以我坚决不要。可是后来,听了老婆婆的话,我又想 ,于是我立刻说:“我要,我要~” 4、 分角色朗读7——13小节。 5、 理解最后一小节。 (1) 出示最后一小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 将它砸得粉碎。 (2) 组织质疑:读了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问题吗, (3) 相机出示说话练习: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在心里对宝镜说: “ 。”于是把宝镜往地 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四、朗读全文,评价总结 1、 组织分角色朗读全文。 2、 组织评价文中的“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13 3、 教师小结:尽管老婆婆的两件宝贝神奇无比,可是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 绩是不能要的,成绩和财富的获得都应该付出劳动。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 巩固生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交流生字记忆方法。比较:拨和拔 抚和扶 2、 指导书写课后五个生字。 教学反思 根据本文的主题和难点~我确定的重点段落为和宝镜有密切关系的7——13小节。教学中我紧紧地抓住这一部分内容设计了语言训练。首先是说和思的训练~教学中我围绕文中看似矛盾之处~利用说话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一会儿坚决不要宝镜~一会儿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宝镜呢,为什么‚我?拿起宝镜先是轻轻地抚摸一阵~然后又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在练说中~有些学生开始的确存在困难~只能说出只言片语~于是我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去读、去思、去表达~这样学生们越说越明白~越说越精彩~既理解了文本的难点~又提高了说的水平。朗读的训练我也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先抓住表示‚我?对待宝镜态度的两句话~请学生在自读、互评中读出‚我?不同的语气、态度的变化。突破朗读上的难点~然后再组织学生回到整体~分角色练读这一部分。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 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4 1、名言交流: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几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轻声念念。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4、总结: ,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 说明: 通过名言的交流~直接引出文中最后一句话~直切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进文本~节省了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 2、逐段检查~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 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 三、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好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 15 4、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我们称这种行为为给予。,板:儿子、种花、给予,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高尔基得到了什么,,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 ,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理解:“姹紫嫣红”一词。教学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义上都有美丽娇艳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 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也可出示相关的图片,。 ,指名说,学生读课文。 ,引背, 5、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期待学生回答:说不出的高兴,。 都会有哪些高兴呢,我们帮他说出来。 【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 。 6、师小结:,板书:高尔基、赏花、得到, 四、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信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封信。 【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 2、学生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读了信后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指名,信中“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给予”了之后~儿子的生活会获得哪些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板: 、写信、明理, 4、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说明: 学生能较轻松地理解什么是‚给予?~什么是‚得到?。但他们很难理解‚给予?的同时也能‚得到?快乐~甚至比单纯的‚得到?更快乐的道理。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上~教师要推波助澜~帮助学生理解‚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使他们进一步地领悟‚给予?。 五、体验习作~实践“给予”: 1、小练笔~两个话题~自选一个: ,1,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快乐~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乐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2,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2、指导写字:基、妻、晃、阵、霞。 板书: 16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儿子 给予 高尔基 种花 赏花 ,明理, 得到 ,写信,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主线是帮助学生理解“给予”~因而课文的导入直接就将这个思考带给了学生。在初读了课文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与他们一块儿解读“给予”~通过细致地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给予”是辛苦的~但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接着在学习了高尔基的书信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领悟“给予”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最后让学生体验习作~实践“给予”~把生活中的这方面感受写下来~真正地认识“给予”。 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3、知道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能带来奇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教具准备: 田字格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歌声。 1、谈话引入:爱唱歌吗,谁愿意把歌声带给大家,,指名,,板:歌声, 2、不同的歌声带给人们的感受则不同~听了他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 17 3、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出示课题:22、歌声 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 1、笛声引入~闭眼想象:,放笛声,故事就在这汽笛声中开始了。1920年的一个夜晚~海风啸啸~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大轮船。船上灯火通明~马金纳和其他乘客一样在船舱里兴奋地唱啊、跳啊~快乐极了: 2.创设情景~体验失望:忽然~他们感觉到船身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声地喊叫:“不好了~轮船触礁了~要沉船了~快跑啊:”“扑通~扑通……”人群一个一个地跳入了海里。不久~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请你们设想一下~此时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指名, 3、小结:是的~海水冰冷刺骨~人们的力气也已经耗尽~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此时的人们可以说是绝望了。,出示:绝望。教学生字:绝。“绝”就是断绝的意思,马金纳也不例外~你们瞧~,出示: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多人~在指导朗读中理解“筋疲力尽”~并体会马金纳的绝望。, 4、这群遇难的人们命运如何,你们想知道吗,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逐段指名读。正音:触礁、笼罩、增添。教学生字:触、罩、增、添。,添:书空右下方, 6、生字教学:妇、抹、聚。,绝:组词。抹:右半部分是末。聚:书空下半部分。, 三、品词品句~认识歌声。 1、过渡:把生字送回课文~读了课文后你们知道故事的结果了吗,,指名,是谁救了他们,,板:歌声, 2、这是怎样的歌声啊,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请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的2、3小节~读完后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并圈出能够体现歌声特点的词语。 3、,指名,出示句子: ,1,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2,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4、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歌声的特点~那是怎样的歌声,,指名, 板:隐隐约约 断断续续 的歌声 清脆、激昂 18 5、随机学习生字:隐、脆。 6、为什么歌声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你读懂了吗,读懂哪个就说哪个,,指名, 随机: ,1,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 ,2,断断续续: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因。 ?出示句子: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播放海浪的声音,听:凶猛的海浪打过来了: ?师生合作读:汹涌的波涛一次又一次向她袭来~一次又一次地打断他的歌声~可这位勇敢的姑娘~却只是 ~又 。 小结:就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小姑娘还不停地唱歌~她真是勇敢而又乐? 观啊:让我们一起在来读读这句句子。 ,3,清脆、激昂: ?指名多人~让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对~这个小姑娘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她的~同时她还想把自己的这种信念传给每一个遇难的人。 ,4,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四、想象说话~深入学习。 1、学到这~我们不禁有个疑问~歌声怎么能救人性命呢,为什么课文说是歌声救了大家,首先~我们来看看马金纳听到歌声后是怎样的表现,,指名, 出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歌声游去。 2、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3、不仅是马金纳这样~其他落水者也一起聚拢过来。请你们思考~当他们听到歌声后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指名多人, 19 出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声音~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先生哆哆嗦嗦地说:“ 。”于是~ 。 4、假使当时女孩不在唱歌~而是在拼命地喊救命~人们听了后还会有这样的感受吗,,指名, 5、小结:那只会使人们更加悲哀~丧失求生的力量~因此我们说这个歌声,板:增添勇气和力量, 、歌声不仅把落水的人召唤过来~还把什么也召唤来了~读读课文的最后6 一节,,指名,板:向救生艇传递信息 7、谁说歌声不能救人~就是小女孩的歌声救了大家。,板:救命的, 引读:小女孩的歌声~不仅给人们 ~还 ~所以这歌声是 。 五、拓展说话~指导写字。 1、课文告诉我们歌声可以救人~请你说说歌声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2、指导写字:绝、妇、抹、增、添 板书: 22、,救命的,歌声 隐隐约约 增添勇气和力量 断断续续 的歌声 清脆、激昂 向救生艇传递信息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请学生唱歌~把他们的思绪直接带入到歌声这个主题上来。其后~又让他们听汽笛声~海浪声~利用音响效果帮助他们体验文本。这个小小的细节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可轻视的~正如我们在观看影片《坦泰尼克号》时~片头的一阵汽笛声很快就把观众带入了那遥远的故事之中~方法简单~效果不凡。在理解小女孩的歌声为什么断断续续这个问题上~让学生通过录音或媒体听海的怒吼~填补了他们这部分生活经验的不足。于是~小女孩的危险处境不必老师多说~跃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芭蕉花 教学目标: 20 ,、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个“芭、晕、托、株、摘、袖、捧、 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 袖、捧、厅、训”,个汉字并记住字形。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后 的感受。 ,、 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 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个;理解并积累,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个汉字。 ,、能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 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 3、出示课题:,,、芭蕉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 2、出示填空: 我五岁那年,妈妈_____________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_____________,父母知道后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俩都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分节把课文读正确。 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 5、学习生字:晕。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节 ?四人小组读课文第,、,小节 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 21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交流并出示句子(一): 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 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c板书:见花(发现)。 ?交流并出示句子(二): 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 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 c板书:摘花,拿花。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 ?师生合作读句子。 2、继续学习第3小节。 ?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出示句子: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 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 a读句子。 b学习生字:厅 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 ?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我和哥哥那么辛苦为妈妈摘来了芭蕉花,妈妈不但不开心反而非常生气,为什么爸爸也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 ?释疑:老师引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 a出示课后练习: 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 ____” 理解:照实 b回应质疑:现在谁来说说母亲和父亲为什么都很生气, c交流。 d分角色朗读两句句子,引导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气的语气. ?引读第三小节 理解动词:掐——换个词来说说:摘。 22 板书:还花(师:最终我们还是把花还了回去。) 四、讨论交流,练习说话。 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治妈妈的病,可以这么做,生命最宝贵。那有没有什么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1、小组讨论。 2、交流。 3、老师小结:你们都很聪明,为兄弟俩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的这些办法既没有损害别人的东西,又能治好妈妈的病,真不错~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 芭蕉花—— (治头晕) 我和哥哥 父母 见花 非常生气 摘花 连连叹气 拿花 训了一顿 还花 爱(严格要求) 课后反思: 进入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在识字上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因此~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字义较难理解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教师着重对‚袖?字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部首容易搞错的字可以用换部首组新字的方法进行记忆。 24、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积累词语9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 3、明白做事要求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内容,识记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 23 教学难点:能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自相矛盾》 1、媒体演示,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1)师简介: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两样东西吗,这是两个古代战场上兵器的名字。(出示生字:矛、盾) (2) 学生字矛、盾 (指名读,齐读。)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把课文读正确。 就这两样普通的古代兵器,课文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习课文 (1)媒体演示:课文内容。 (2)那个人是怎样吹嘘自己的货物的呢, 出示句子: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 戳得穿~”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 不穿它~” 学生自由读。 (3)理解“夸口” 这个卖矛和盾的人在叫卖自己的矛和盾时,课文中都用了一个词——夸口 (板书:夸口)什么叫夸口, (4)谁能学着这样的口气,来介绍他手中举着的矛和盾。 (5)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6)理解“哑口无言” 师生合作读最后两句:面对大伙的质问,他怎么样,(板书:哑口无言) 什么是哑口无言,他为什么会哑口无言, 4、老师总结 这个卖矛和盾的人不顾实际情况地随便夸口,说大话,让自己的话自行矛盾(板书:自相矛盾),最后被人们质问得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否则只会互相矛盾。 24 二、揭示课题 1、刚才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把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小文章成为寓言,板书:(寓言)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第24课 ――寓言二则,齐读课题。 三、学习《掩耳盗铃》 1、出示“掩耳盗铃”,师: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学习生字:这里的两个生字:“掩”和“盗”分别是什么意思,听听课文录音,动脑筋想一想。 3、自由读课文:读正确,思考词义。 4、用动作来表示这两个生字的意思并想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5、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那个掩耳盗铃人想象中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铃会有怎么样, (2)实际结果怎么样,边读课文,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板书:被人发觉) (3) 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你想对那个掩耳盗铃的人说些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板书:自欺欺人) (4)小结:小朋友说得真不错,其实,你们对偷铃人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人、做事都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识字游戏:看谁认得快 2、写字指导:锐、哑、铛,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板书设计: 24、寓言二则 夸口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自欺欺人 哑口无言 被人发觉 教学反思 25 在教学的设计中我把第二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通过让学生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这样一个环节来揭示。在这一环节中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应该说这一环节老师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根据课文的内容通过对盗铃者说的话来揭示寓意~这样的设计对那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老师的引导。教师可否在孩子们说心里话后~增设这样一个环节:他们说得好吗,你能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说说吗,这样既可以给那些学习有困难、害怕的学生一个示范~也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26 夏 天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8个:竿、葡、萄、纱、藤、奖、勤、 爽;积累词语6个:爬竿、葡萄架、绿藤、勤劳、凉爽;能正确书写5 个汉字:竿、葡、萄、奖、勤,并记住字形。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读出人们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能背诵 全文。 3(能了解诗歌内容,从诗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人们对夏天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 1( 独立认识8个生字,用有效的方法识记。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透露出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 比较组词:复—夏 2( 直接出示课题:夏天 3( 指名读,齐读。 4( 师:在你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眼 中的夏天。 5(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这样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二、 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你见到夏天了吗,它到底在哪里, 2( 交流、板书:树上、葡萄架上、墙上、小山坡上 26 3( 学习生字:葡萄 三、 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试着读流利。 2( 学习生字:竿 藤 奖 爽 勤 注意:勤,前鼻音; 爽,知道笔顺; 比较:藤——腾 3( 把词语送入课文,指名分节读课文。 4( 读了课文,你找到夏天了吗,它到底什么样, 5( 交流:我像一个活泼的爱爬竿的绿孩子。 6( 我爱爬竿,爬到了哪儿,发生什么变化, (1) 轻声读2、3小节,注意读出活泼的语气 爬呀,爬呀, 给树添上绿叶,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爬呀,爬呀, 给墙绕上绿藤, 爬呀,爬呀, 给小山坡穿上绿衣。 (2) 27 说明: 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很重要。目前~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拖音。而本篇课文的文字琅琅上口~又都是简单句~充满童趣的场景非常适 合朗读。所以~围绕‚活泼?两字~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指导。 ( 你喜欢这个活泼的孩子吗,为什么, 7 句式:我喜欢这个孩子,是因为 ,所以我喜欢这个孩子。 因为 8( 大家都喜欢这个活泼的孩子,都在夸奖他。学习第4节。 注意朗读指导:我们看她不见,摸她不着。 四、 复习与拓展 1( 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2( 在你的眼中,夏天像什么,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二期课改告诉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因此~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我在作业设计和作业评价上也动了一番脑筋。目前~我采用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和个性作业三部分。基础作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的预复习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写字作业,拓展作业是根据课文内容~相应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的作业~有收集同主题资料、编写儿歌等~让学生给自己提供语文学习的资料包,个性作业的布臵弹性很大~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喜欢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可以和家长一起完成。两个月下来~不但培养了孩子注重点滴积累的好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愉快地体验了与父母共同创造的亲子乐趣。 27. 一 颗 希 望 的 种 子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籽”“瞅”等字的读音;正确 描摹“返”等生字;积累本课10个词语。 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教师的指导 下,尝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记住有关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 出问题,知道学会提问题有助于读懂课文。 3. 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道理,激发学生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二. 教学重点 1.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籽”“瞅”等字的读音;正确 描摹“返”等生字;积累本课10个词语。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记住有关内容。 三. 教学难点 1. 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知道学会提问题有助于读懂课文。 28 2. 通过学习懂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道理,激发学生劳动和创造的欲望。 四. 教学准备 老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五.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实物,看,这是什么,老师告诉你们,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种子, 这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2. 板书:27 一颗希望的种子 齐读课题 注意“种”是多音字。复习“种”的二个读音。 3.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这是一颗什么种子,什么是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会结出什么果 实,) (二)初读课文,学习写字 1. 听老师读读课文,想想你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交流。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草垛 瓜籽 稍微 幼稚 流连忘返 兴致勃勃 一趟 泥浆 瞅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词意。 交流 a. 开火车读词语,老师及时正音。 “瞅” “稍” “稚” “致”是翘舌音。 “趟” “浆”是后鼻音。 b. 哪些字你觉得特别难写, 重点指导:“垛”右边部分“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勾”。 “稚”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稍窄一些。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c. 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瞅”的意义是“看”,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呢, 积累:瞄,瞥,瞪,盯,观察,打量„„ (三)再读课文,学习质疑 1. 学生轻声读课文,并学着提问题,交流。 2. 教师根据学生提的具体问题,作适当的安排,学生可以理解的,就请学生作 答,有的由教师解答,还有的当场不做答,有一定难度并扣住课文重点的问 题,应留待重点讨论: (1) 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 (2) 爷爷在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种子”以后会结什么果实呢, 3. 指导提问 (1) 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有区别的:可举例说明。 (2) 小结:提问可以从词语,句子以及课文内容等方面入手。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29 出示问题:(1) (2) 师:从播下种子到长出大西瓜要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爷爷却把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搬到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和我的举动有什么关系呢, 1(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1) 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瓜地,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 变成了一片泥浆。 (2) 干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几乎要泄气了,“爷爷,我都等了整整 一下午,还得等多久,” (3) 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 了世界上最大的西瓜~ 2(指名读句子、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急切 泄气 兴奋 当我跑了无数趟瓜地浇了无数次水,却发现什么也没得到,这是,我会怎么3( 想, (1) 说话练习:忙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我想:————————— ——。 2) 指导朗读句子(1)(2),读出“我”的心情由原来的急切转为泄气。 ( 挑战读,男女生比赛读 4(当我看到地里的那个大西瓜,我回兴奋地对爷爷说什么, (1) 说话练习,当我看到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时,我说:“—— ———。” (2)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兴奋”的语气 小组比赛读,找好朋友读 5(那爷爷听了我的话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选择下面一题完成。 爷爷说:“——————————”。 爷爷说———,———地说:“——————————————————。”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了吗, 小组交流。 引读: 7. 师:许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大了,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 生:——————————————————。 展开想象说一说:当我知道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来的时候,会和爷爷有一番 怎么样的对话,与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8. 爷爷再孩子心中播下的“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呢, 五. 感情朗读,再次质疑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 总结全文 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它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 30 硕的果实,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28 打碗碗花 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按正确的笔顺在田字格里描写“肃、吭、忐、忑、芜”。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提问。 3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肃、吭、忐、忑、恙、芜”。 2 尝试提问,有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三幅图(喇叭花 鸡冠花 打碗碗花) 图上分别是什么花,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2第三种花的样子很奇特,出示句子: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1) 自己轻声读句(2)指名读句 3这种花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根据课题质疑。 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那么怪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思考:课文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31 2 学生交流。 (预设:“打碗碗花”生长在哪里, 为什么把这种花叫“打碗碗花”, 摘了“打碗碗花”真的会打破饭碗吗,) 三、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第1节 1师:“打碗碗花”生长在哪里, 2个别读第1节。 3学习生字“荒、芜、茬” 看图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给“荒芜”找近义词。 (二)学习2-6节 过渡:谁说摘了“打碗碗花”会打破饭碗,摘了它真的会打破饭碗吗, 1指名分节读课文2-6节,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生字:“摘、肃、吭、忐、忑、恙” “摘”与“商”区别。 给“吭”找姐妹字:抗、航、杭、坑 书写指导:“肃” 过渡:是谁告诉“我” 这种花叫“打碗碗花”,“我”相信吗,哪个词看出来的, 3学习3-4节 (1) 讨论:“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2) 指导填空。 外婆说:“________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________。 (3) 分角色朗读朗读3、4节。 过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 5学习5-6节。 (1) 默读5-6节。思考:在试验过程中从哪里看出我对外婆的话是将信将疑 的,(忐忑不安,担心)什么叫“忐忑不安”, 32 (2)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当时的“忐忑不安”, (3) 交流并指导朗读第6节。(在句子中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 6小结:看来,什么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眼睛,或自己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三)齐读第7节。 教师出示资料:打碗碗花又叫小旋花、打碗花。草本植物,叶片三角状卵形、戟(jǐ)形或箭形。茎很柔软,靠平卧在地或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花期6—7月。生长在荒地及田边、路旁。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diàn)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也可做杀虫剂。 三、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 复习新词:荒芜、除非、将信将疑、严肃、郑重其事、鼓动、一声不吭、忐 忑不安、安然无恙、始终。用“忐忑不安”说一句话。 2 拓展阅读。 田野上,开满了粉红粉白的碗碗花,像一只只美丽的小碗,十分好看。她 喜欢撒娇,嘴里老嚷嚷着:“我要我要我要~” “要什么呀,”夜婆婆微笑着问,给她的碗里放了一颗露珠,晶莹晶莹的。 “我要我要我要~” “要什么呀,”太阳公公严肃地问,给她的碗里放进一缕阳光,很暖很暖的。 “我要我要我要~” “要什么呀,”月亮姑姑笑着问,给她的碗里放了一颗星星,闪闪发光。 “我要我要我要~” 碗碗花收到很多很多珍贵的礼物,她老是不满足,一直嚷着要、要、要。 后来,风姨姨生气了,一巴掌打翻了小碗,礼物都掉到了地上。从此,打碗 碗花的名字,也就被人叫开了。 3 课后找一种有趣的植物的资料,了解它的特点。 四、 指导描摹 1 出示“肃、吭、忐、忑、芜”,读一读。 2 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肃。(媒体演示) 33 3 书写“吭、忐、忑、芜”。 板书: 28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新奇有趣——将信将疑——好奇——美丽可爱 29、爱写诗的小螃蟹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9个生字;描写其中5个生字,自主积累相关词语若干。 2、能熟读课文,通过圈划词句,理解小螃蟹伤心地哭,哭得很开心的原因。 3、能根据板书提示,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用连贯的话简要地说出课文讲述的事情。初步感受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能在阅读中认识生字9个生字;描写其中5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熟读课文,通过圈划词句,理解小螃蟹伤心地哭,哭得很开心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读谜面,猜谜语,激趣引出生字“螃”“蟹”。 师: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大家拼拼、读读,猜猜谜底。 (媒体出示谜面)自由朗读 2、交流谜底。(媒体出示螃蟹图和词语) (1) 指名拼读 (2)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自中都有“虫”字,在汉字的左边叫 虫字旁,在汉字的底部叫虫字底。) (媒体演示) (3) 跟我一起在田字格中写写这两个字。 (“螃”左窄右宽,“蟹”上宽下扁。)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就是一只螃蟹,他还有个特别的爱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4 1、小组里交流预习读文的情况。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以小组形式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集体反馈读文情况。 师:请一个小组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是不是读准字音了。 3、反馈对内容的大致了解。 师:对于小螃蟹写的诗,文中写了谁不愿意、不喜欢读;谁喜欢读呢, (随机板书:不愿意,不喜欢; 愿意,喜欢) 根据交流,再板书:风 海龟 海浪 白头翁 (1) 学习“翁”:读准字音 (2) 媒体出示:白头翁——这是一种鸟的名字。瞧,他头顶白毛,就像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所以人们叫他——白头翁。(齐读词语) 5、根据板书,整体说说课文大致的内容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你连起来说说课文告诉我们谁不愿意、不喜欢读小螃蟹写的诗,谁又喜欢读呢,大声说给同桌听。 (指名一人反馈。) (三)、深入学习课文,了解小螃蟹不同的感受,指导朗读重点句段。 1、面对大家的不同表现,小螃蟹先后哭了两次,从课文中找到这两句话读一 读。 ——板书:流下伤心的泪、哭得很开心 2、根据要求划句. 师:为什么开始小螃蟹会如此伤心呢,轻声读读课文,用“——”划出写风、海龟、海浪不喜欢、不愿意读小螃蟹诗的句子。 3、指名交流读有关句子。(媒体出示三句话) (注意“一使劲儿”、“当”正音。) 4、静心读文,根据要求圈划词语。 师:请同桌一起仔细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他们不愿意、不喜欢读小螃蟹的诗,把这些词语圈出来 5、指名逐句交流,并说说理由。 (1) 板书:全吹跑了 全擦掉了 全冲走了 (2) 想象一下海浪在说“算了,算了”时会是怎样的语气, (3) 指导读出语气。 6、师生配合读有关句子。 35 师:现在老师读小螃蟹的话,你们读风、海龟、海浪表现的句子。读出他们很不愿意、不耐烦的语气。(媒体出示句子) 7、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不喜欢小螃蟹的诗,他们是如何做的,(例: 风不喜欢小螃蟹的诗,他把诗全吹跑了。生仿说“海龟、海浪”) 8、训练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师:你们说得很好。能不能把刚才说的内容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例:小螃蟹的诗被风吹跑了。生仿说“海龟”、“海浪”) 9、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体会小螃蟹问三句话时的不同心情。 师:让我们一起配合着读读这部分课文。体会小螃蟹为什么会流下伤心的泪,(边配合读,边媒体出示) 引读: 沙滩上有一只爱写诗的小螃蟹,一天,他在沙滩上写了一行又一行的诗,然后轻轻地吟诵着,(“行”是多音字,“吟”是前鼻音,齐读第三节。)爱写诗的小螃蟹读着自己写的诗,心里可高兴了。一阵风儿吹来了,小螃蟹兴奋地问道——, 可是—— 小螃蟹很爱写诗,她没有灰心,继续写诗。过了一会儿,海滩上爬来了一只顽皮的海龟,小螃蟹迫不及待问道——,可是—— 小螃蟹虽然很难过极了,可她太爱写诗了,她不气馁,还是坚持写诗。不久,海滩上涌来了一阵海浪,小螃蟹非常渴望有人能喜欢他写的诗了,于是他恳求海浪说——, 可是—— 总结:小螃蟹是如此热情地邀请风、海龟、海浪读自己写的诗,可是他们不仅不愿意读,还把小螃蟹的诗全弄没了。一次又一次遭到拒绝的小螃蟹这时的心情会怎样,(伤心、难过、失望)——所以她流下了伤心的泪。 10、 读文理解小螃蟹为什么“哭得很开心”。 师:正在小螃蟹伤心时,白头翁唱着歌飞来了,他嘴里唱着的正是小螃蟹写的诗。白头翁看见小螃蟹在哭,他会对小螃蟹说些什么呢,轻声读读13——15节,展开想象,找找答案。 (结合学生反馈,随机板书:读、记、告诉) 11、 练习用“( )的泪”说说小螃蟹此时的心情。 师:当风、海龟、海浪都不愿意也不喜欢读小螃蟹的诗,让小螃蟹特别的失望伤心时,没想到白头翁不仅——还——而且——,这让小螃蟹感动不已,又一次哭了,此时他流下的是怎样的泪呢,(出示词卡——流下( )的泪) (结合学生反馈,卡片出示:激动、幸福、喜悦) 小结:看来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快乐呢~ 36 (四)、总结全文,拓展欣赏诗歌。 1、根据板书提示说说小螃蟹为什么开始伤心地哭了,后来又为什么哭得很开心。 师:谁能看着板书连起来说说为什么开始小螃蟹流下了伤心的泪,而后来又会哭得很开心呢,(同桌交流) 2、总结。 师:我们真应该像白头翁学习,学会去欣赏别人,鼓励别人。 3、听写句子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写一句话吧。(白头翁爱读小螃蟹的诗,他流下了激动的泪。)——句子中有以前学的字所组成的词语,还有三个今天学的生字,写不出可以看看板书。 (学生写句,然后全班校对。) 4、齐读课文,读出小螃蟹前后心情的变化。 5、拓展欣赏小螃蟹的诗。 白头翁的鼓励和欣赏给了小螃蟹信心,她更爱写诗了,她不停地在沙滩上写呀写,写了一首又一首诗,得到了许许多多动物的欣赏,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写的其中的一首诗吧。 (媒体出示配乐诗歌) 板书设计: 29、爱写诗的小螃蟹 风 全吹跑了 海龟 不愿意、不喜欢 全擦掉了 流下伤心的泪 海浪 全冲走了 白头翁 喜欢 读 记 告诉 哭得很开心 教学反思: 为帮助学生口头表述对课文的理解作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我共有三次借助板书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一次:谁喜欢小螃蟹的诗~谁不喜欢小螃蟹的诗,第二次:他们不喜欢小螃蟹的诗~他们是如何做的,第三次:请学生连起来说说小螃蟹开始为什么流下伤心的泪~后来为什么哭得很开心, 30 最后的玉米 复旦附小 符华 二、 教学设计 37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棒、烤、淋、怨、荣、誉”。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3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出示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玉米是丰收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玉米有关的寓言故事。 1 出示一大片玉米图,问:这个玉米长得怎样, 2 交流(板书:胖胖的 很棒) 3 出示1-3节,指名三人读。教“棒”(找姐妹字:“捧” ) 指导分角色读,读出自信的感觉。板书:自信 4 再看图片: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模样有变化吗, 出示第8节第2句 轻声读——指名二人接读,男女生接读。 教“褐”(找姐妹字:“竭、渴、喝”) 5 读了这几节课文,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预设: 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长得胖胖的,后来为什么变得又硬又白, 最后,他有没有被老婆婆摘走,) 6、板书:最后的 齐读课题:最后的玉米。 二、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 看动画,听录音,思考: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长得胖胖的,后来为什么变得又硬又白,最后,他有没有被老婆婆摘走, 2 过渡:这个很棒的玉米原先很自信,后来在漫长的等待中,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自己轻声读课文4-13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个问题。 3 小组合作自学生字:“烤、淋、怨、荣、誉” 38 (反馈:在哪里见过“烤”:韩国烧烤的“烤” 怎样记住“淋”, 给“怨”扩词 4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划句子。 5 交流找到的句子。 “明天一定会轮到我的。”很棒的玉米并不灰心。 一连几天过去了,别的玉米都被一一摘走,唯独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他真的心灰意冷了。 “好,我明年一定长得比今年还要棒。老婆婆,谢谢你。”那个玉米感激地说。 (板书:并不灰心 心灰意冷 感激) 6 学习第7-9节 (1)“心灰意冷”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意思一样(灰心丧气,垂头丧气) (2)轻声读7-9节,你从哪儿看出这个玉米“心灰意冷”, (3)动作表演:无奈地晃晃脑袋 (4)讨论:“一无是处”是什么意思,它没有了哪些优点, 师生接读第8节。 (5)第九节第2句:体会“连连、老是、抱怨”等词。 唉~他到底在抱怨什么呢,谁来扮演这个玉米,对着大家抱怨抱怨, (赛读第9节) 来,大家都学着玉米,说出他抱怨的心里话吧~ (齐读第9节) 7 学习第10-13节 (1 )过渡:最后,这个玉米有没有腐烂掉呢, (2 )分角色读10-13节,思考填空题: 39 这个玉米一直没有被摘下,是因为老婆婆 。 (板书:明年的种子) (3) 指名扮演老婆婆,读夸奖玉米的话。 对于玉米来说,这就是它的最高荣誉。 指名用“感激”的语气读玉米的话。 (4 )师生合作读对话。(师:老婆婆 生:玉米) 三、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 读词语:唯独 心灰意冷 褐色 黄灿灿 荣誉 感激 2、有话大家说:如果你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很棒,但别人没有发现你,你该怎么做, 3、送你一句名言: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通往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时,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4、师: 是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 指导描摹 1 出示“棒、烤、淋、怨、荣、誉”,读一读。 2 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烤”。(媒体演示) 3 书写“棒、烤、淋、怨、荣、誉”。 五、课外延伸。 1 查一查:哪位名人是意志坚定、充满信心,经历了种种困难取得成功的, 2 写一写:“玩激流勇进”(或其他活动项目):恰当地运用几个表示心情的词,把你玩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清楚。 (可以任选一题) [板书设计] 30、最后的玉米 (胖胖的、最棒) (明年的种子) 40 自信——并不灰心——心灰意冷——感激 教学反思: 《最后的玉米》是一篇文词精美、意蕴深远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玉米‚自信—灰心—抱怨—感激?的心路历程~在读文过程中品味文章的精美文词~在学文后有所启示~就是这节课的目标所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提炼重点词句来帮助体会玉米的心情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伴随着最后的玉米也经历了从‚自信?到‚心灰意冷?~再到‚不断地抱怨?~最后到‚心存感激之情?的心路历程~使学生在自主品读的过程中收获感悟,最后~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感受~让他们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给自己信心?~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第31课 掌声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犹豫、寂寞、骤然间、 经久不息”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能边读 边思,大胆提问。 (3) 感受“掌声”的魅力,感受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义,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感受“掌声”的 魅力。 3(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质疑激趣: 1( 出示课题,齐读 2( 读课文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1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自学生字词 2( 学习生字词 3( 指名分节读,要求:读正确 4(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是谁为谁而鼓掌,掌声一共响起几次, 三、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 自由轻读课文,思考:那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 的,是怎样的掌 声,划出有关语句 2、 抓住关键词,讨论交流 (1) 理解词语:骤然间 犹豫 (2) 为什么骤然间会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3) 指导朗读第三节1、2、3句。 (4) 小君演讲结束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大家怎样的 情意, (5)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君又是怎样的呢, (6) 感情朗读第三节 3、 那次演讲之后,小君有什么变化,齐读末节 4、 “寂寞”什么意思,原来的小君有多寂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 的变化呢,指名朗读一、二节 5、 齐读全文 四、 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1、 抽读生字词 42 2、 说话练习: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鼓励帮助她,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儿童的情感容易激发~也容易变化~因此~在生情的基础上~必须引导他们把情感的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情到理是认识上的升华~而要‚悟理?则必须先‚析情?。 语文的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知识性的教学活动~它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它是传播与弘扬一个民族文化的最有力的工具与手段。它渗透着中华民族历来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准则??所以~教学语文应‚知?、‚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深入人心~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我是苹果 学习目标: 1、能认识“苹、艳、饥、漠、恢、复、健、康、共、凝、跃”等11个生字。能 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写“艳、饥、漠、恢、复、共”。 2、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好两次重复句子的朗读。积累11个词语。 3、能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试着提出问题。能仿照课文的样子,编几句小 诗。 4、懂得给予别人希望与热情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想象,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的样子,编几句小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2(师:是呀,这是苹果,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苹果。 3(交流 4(出示: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学生字:苹、艳) 5(那么苹果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2《我是苹果》 6(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2( 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 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和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4( 交流:(诗歌)对呀,这首诗歌朗朗上口,以拟人手法写了一只苹果的自述。诗歌中反复出现相同的句子是诗歌的特点,也是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5( 简要介绍作者。 说明:这一环节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正确朗读课文。正确朗读课文是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任务之二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诗歌的基本形式,为以后读懂相关的诗歌做准备。 三、读课文,学生字。 43 1(师: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这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2(生自由读第二节,划出有关句子。 3(交流。 4(小组学习生字:饥、漠、恢、复、健、康。 5、理解词语:充饥、恢复。 看图理解:沙漠 6(指导朗读 师:是呀,我给人们充饥、解渴、使痛苦的病人恢复健康,使健康的人更愉快地生活。诗歌的第二节向我们介绍了苹果的好处。诗歌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特别的亲切。我们在朗读时应该读出自豪的语气。 7(指名比赛读。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 1(自由读第四节。边读边思,你有什么疑问, 2(质疑。 (为什么说是太阳和大地共同的女儿,为什么是叶子和花儿合唱的歌,为什么是凝固的汗水和结晶的露珠,„„) 3(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4(交流 5(指导朗读。 凝固的汗水、结晶的露珠表示果农劳作、非常辛苦。指导读“我是凝固的汗水和结晶的露珠,我是跳跃的希望和热情的火。” 苹果生长于要阳光、泥土,苹果树长叶开花才能结果。指导读“我是太阳和大地共同的女儿,我是叶子和花儿合唱的歌;” 6(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五(复习巩固。 1(找朋友 2(读全文。 3(按照课文填空。 一只( )、( )苹果,可以给人们( )、( )、( )。 六(说话练习 1(说一说:以“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说说赞美苹果的话。 师:我是苹果,我是一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此时此刻,我真想化作一个苹果,对“太阳和大地,叶子和花儿”说一些感谢的话,我还想化作“老人、孩子、海员、行者、病人、健康的人”对苹果说一些感激的话。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动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苹果上。 2(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给予是一种美德 3(一语动人心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 教学反思: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我知道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把更多的‚,?留给学生。每篇课文学完~都要进行‚质疑?~初衷在于‚逼迫?学生认真听讲~钻研课文~积极思维。质疑课上~学生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44 教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总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33、薄荷茶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沁、旷、怡、惜、隆、捆、桌、飒、币、瓷”等10个生字,理解“沁入心脾、心旷神怡”等词语的意思;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沁、惜、捆、隆、币”六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边读边想,试着提出问题。 3、体会桃花为他人着想,甘愿奉献的品质以及路人诚信的美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习习惯。 2、体会桃花为他人着想,甘愿奉献的品质以及路人诚信的美德。 教具准备:实物(薄荷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出示薄荷叶) 板书:薄荷(正音:荷读轻声) 2、体验理解,“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 闻一闻薄荷叶,有什么气味,给你什么感觉, ? 出示句子:一股沁人心脾的薄荷香味儿真让人心旷神怡。 ? 指导朗读句子,学习生字“沁、旷、怡”。 3、大热天,采几片薄荷叶,泡成茶,那股凉爽的感觉让人神情气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有关薄荷茶的小故事。 出示课题:33、薄荷茶(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 45 ?小组抽查自读情况。合作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完成填空: 桃花家门前的公路边有一棵 。大热天,人们都喜欢 。路的另一边是 。一天,桃花在树阴底下摆了一个 。放学后,桃花发现 , 。 3、反馈交流。 ? 出示生字词语: 齐读——开火车读——自由交流。 ? 指导书写“隆”。 ? 交流填空练习,齐读。 三 读文质疑。 1 指名分节朗读课。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质疑: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2 学生质疑,教师随机板书。 四 学文解疑。 问题:(1)桃花的茶水摊摆在什么地方 (2)桃花为什么要摆一个茶水摊, (3)桃花是怎样摆茶水摊的, (4)为什么桃花端着小瓷碗觉得手里很沉很沉, 说明:以上问题可能是学生围绕课文质疑时提出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导学。 (一)小组学习,解决问题(1)(2)。 1、 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2 、交流:(1)桃花的茶水摊摆在银杏树下。 为什么桃花要将茶水摊摆在这里呢, 引读第一节。 指导朗读:这景象美不美啊,你也来试着读读。 学生自由读。齐读。 3、 交流(2)出示句子:?可惜少了一个茶水摊儿。 ?不是为了赚钱,就是让那些走累的过路人解解渴。 引读:面对这样的美景,桃花好几次听到有人这样叹息——(可惜少了一个茶水摊。) 她听了,心里想——(是啊,在这里摆一个茶水摊,生意一定兴隆,可是谁愿意呢,) 46 桃花真想来摆茶水摊,不是( 为了赚钱 ),而是( 让那些走累得过路人解解渴 )。 4 桃花是个怎样的姑娘,板书:为他人着想 (二)自读课文,解决问题(3) 1、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桃花摆茶水摊时的动词。 2、 交流:板书动词 3、 根据板书上的动词,说说桃花摆茶水摊的过程。 (三)师生合作,解决问题(4) 1、 自由读课文最后两小节,说说桃花为什么会觉得手里很沉很沉, 2、 这时桃花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不是赚了很多钱她很高兴, 3、 想象说话“这些人啊,也真是的 。” 4、 你们说这些人是怎样的人,板书:讲诚信 5、 齐读最后两小节 五、课外延伸,续编故事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条公路上依然人来人往,桃花依然摆着茶水摊,还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 ,33、薄荷茶 为他人着想 讲诚信 抱 烧 盛 采 撒 端 放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文本中较难理解的字词、内容~教师通过创设情景~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这种具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学习~学得轻松~学有兴趣。在教学本课生字新词时~‚沁人心脾、心旷神怡?这两个词较难理解~于是我用薄荷叶,实物,让学生感受它的香味~学生闻了薄荷的香味后~有了生活的体验~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4《聪明的牧童》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7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牧童回答的聪明之处,并能作出简单的评价。 3、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47 1、了解牧童回答的聪明之处,并能作出简单的评价。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聪明人的故事,谁来简单讲给大家听听。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聪明人,他是个牧童(牧童就是放牛放羊的孩子)。 3、出示第一节,师引读,用换词法理解“远近闻名”。 4、揭示课题:34 聪明的牧童(齐读)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动画,想一想:牧童聪明在哪里, 2、学生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 (1) 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 (2) 自学生字:滴 恒 秒 尼 亚 磨 肩 (3) 用“——”和“,,”分别划出国王和牧童说的话。 2、交流自学情况。 四、品读课文,感悟智慧。 1、指名分角色读国王与牧童的对话,思考: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 2、学生交流,随机指导朗读有关语句。 3、牧童的回答你满意吗,你还有什么巧妙的回答吗, 4、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二节。 5、同桌合作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五、课外延伸。 48 1、游戏“你问我答”:你能试着提几个问题,考考小伙伴吗, 2、推荐阅读:《聪明的阿凡提》、《小孩智答老和尚》。 板书: 34 聪明的牧童 海洋有多少滴水,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永恒”有多少秒钟, 把所有河流堵起来 跟纸上的小点子一样多 等金刚石山被磨掉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主线~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思?~使学生从读对、读懂逐步走向读活~从而实现读出意思~读出智慧的教学构想。学生在一次次独立的读文中~细细咀嚼着语言文字~品评感悟着其中的内涵~并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到牧童回答之巧妙所在。 教学时~我还注意鼓励学生把自己读文时感悟到的大胆说出来~引导他们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及发散、求异性思维。 35、称象 嘉定区普通小学 韩晓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写“官、柱、杆、秤、宰、舷”等六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按顺序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能用“一边一边”或“才”说话。 3、感受曹冲的聪明,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能按顺序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 教具准备: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板、纸制的小木船、象和石头。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出示大象图,提问:这头象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2、 出示句子: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 学习生字“柱” 2) 指名读一读 3) 指导朗读,(这头象„„身子像„„腿像„„) 4)齐读,体会象很大,也非常重。 49 2、师述:古时候有个人叫曹操,人家送他这样的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边叙述边出示) 1) 学习生字“曹、官” 2) 指导读划线句 3) 尝试用“一边„„一边”造句。注意“一边„„一边”表示前后两件事情是同时发 生的。 4) 交流 4、揭课,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让我们马上去学习35课称象(齐读课题) 二、以读为主,讨论感悟 1、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思考:要称出这头大象有多重,文中写了哪几种办法,你认可哪一个,为什么,你不认可哪些方法,为什么, 2、交流 (一)曹冲的办法 1)出示相关语段(4、5两节),读,随机正音“舷”,指导书写“舷”。 2)说说认可的理由 3)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4)指名学生按板书说说称象过程。 5)读4、5小节,质疑(如:为什么曹操听了会“点头微笑”,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划线等) 6)解疑 (二)官员们的办法 1)出示相关语段(第3节),读,随机学习生字“杆、秤、砍、宰”,区别“称、秤” 2)说说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为什么直摇头,官员们的办法好不好, 3)角色读第3节,体会官员们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3、比较读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说说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用一句话夸夸他。 三、总结全文 总结: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板书设计】: 35、称 象 ? ? 官员们 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以水代人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50 教学反思: 《称象》这一篇课文,通过描写年仅七岁的曹冲巧妙地称出了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多动脑筋思考~才能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灵活运用。虽然这个故事学生大多耳熟能详~但对于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办法好在哪里,学生未必真正了解~而这也正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我在备课时~将重点放在第四小节~理解称象方法的巧妙之处。 *36、徐童保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昌、驳、宗、庭、槐、狂”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 3、了解徐童用巧妙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知道要用别人能接受的 方法来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个姓徐的儿童,课文里称他“徐童”(板书:徐童)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出示课文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2、学习生字:昌(下面的“日”比上面的“日”略宽、扁)、驳(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最后一笔是捺) 3、理解“辩驳”。(说出理由和依据来否定别人的观点) 4、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郭林宗老先生觉得树种在院子里不吉利,要砍掉它。徐童接着老先生的字谜,也编了个字谜,帮助他认识错误,挽救了大树。 板书:郭林宗 徐童 3、学习生字:郭(三拼音)、宗(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51 1、学习第二小节 (1)徐童要保护的是怎样一棵树,自读第二节,把写树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 (2)学习生字:邀、庭(后鼻音,指导笔顺)、槐(指导笔顺)、狂。 交流,出示句子:这树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巨大的伞,夏日遮 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 (3)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出对大槐树的喜爱) (4)师:这么好的一棵树,老先生却要除掉它。 出示:这不是太可惜了吗,(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 2、学习第三、四小节 过渡:大槐树能遮阳挡风,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掉它,徐童又是怎样保树的呢, (1)学生自由读第三、第四小节,思考。 (2)哪一小节写了老先生砍树的理由, 出示第三节。抓住“摇头晃脑”指导朗读。板书:困 不吉利 (3)听了老先生的话,徐童觉得怎么样,他又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四节。指导朗读徐童的话。 板书:囚 更不吉利 (4)质疑:徐童觉得老先生的话可笑,为什么还要一本正经地说呢, (5)交流。(如果徐童当面嘲笑老先生,老先生一定不能接受,“一本正经”地顺 着老先生的意思,反而能保住树。)板书:不砍树 (6)分角色读3、4小节。 3、学习第五小节 (1)引读:听了徐童的话,郭林宗„„ (2)想象说话,郭林宗哈哈大笑起来,心想:( )。 口头练说,指名交流。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喜欢徐童吗,为什么? 2、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来感受一下徐童的聪明伶俐、善于辨驳。齐读课文。 3、你还知道那些聪明人的故事,交流。 说明:一般来说~孩子都会表示“喜欢徐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喜欢他的什么,”指导学生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7 找骆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骆 驼 跛 驮 忿 哄 啃” 7个生字 。积累词语10个。 2、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52 3、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思考,才能得出正 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出示骆驼图片,说说你对骆驼的了解 2、、出示课题:37 找骆驼 学习生字: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老人问了商人哪三个问题,用直线划下来。 2、交流并出示句子,理解、学词: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1)学习生字:跛 驮 (2)指名读句子 3、再读句,找一找表示商人语气的词并板书 板书:着急 忿忿 学习:忿忿、 4、你能根据老人的提问说说商人的骆驼的特点吗, 5、各种方法读课文19节,体会商人的心情变化 6、轻声朗读课文第10、11节,思考:老人没有看见骆驼,但是为什么说得那么详细呢,用 浪线划出老人看见了什么的句子。 (1)同桌交流划的句子 (2)思考完成填空:老人根据看见的,会想到什么, 出示: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它( )。 老人看见( ),知道它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老人看见( ),知道( )。 (3)同桌分角色读文 (4)全班交流读,自己点评 四、总结讨论,感悟内容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朗读(全班作点评) 2、分角色读 3、师生合作读文 4、讨论:老人为什么没有看见过骆驼,却能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 5、师总结板书 五、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出示练习,口头完成 出示:我看见蚂蚁爬高,就知道( )。 我看见( ),就想到( )。 2、复习字词 3、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商人回去见老人,会说些什么, 38 优雅的“请假条” 53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6个生字。积累词语7个。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学习带着问题认真读 课文、讨论问题。 3、 了解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才能,鼓励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请假条 读词,师:什么是请假条,你写过请假条吗, 2、板书:优雅 认读词语,学习生字“雅”(重点字形),书空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自主学习,质疑解疑 出示学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打上“,” (3)思考:课题上的请假条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三、检查交流,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优雅、圣诞节、遭到、拒绝、美妙绝伦、演奏、吹熄、蜡烛、新颖、效果、 (1)小火车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奏、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可说自己已经理解的或提出疑问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课文中的请假条是什么,(板书:乐曲)理解课题为什么用上“”。 四、学习课文,了解起因 过渡:海顿为什么要写这奇特的请假条呢, 1、自读课文1—3节,思考海顿这样做的原因 2、讨论学习: 54 出示句子:海顿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 (1) 读读句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围绕句子质疑) (2) 联系上下文,练习说话: 海顿十分同情大家,是因为( )。 因为( ),海顿十分( ),所以他决定( )。 3、小结:指导朗读1—3节 五、巩固字词,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抽读生字卡片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第五节:读中感悟“优雅” 过渡:海顿的请假条为什么说是“优雅”的呢, 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五节:想想《告别交响曲》和我们听过的音乐一样吗, 1、交流、体会演奏方式的不同 (1)出示: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2)指导学生读出“无声告别”时场景的优雅与悲壮 (3)你仿佛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 (4)讨论:海顿为什么安排这种方式的演出呢,体会海顿的独具匠心。 2、交流领悟乐曲的优雅、内涵的独特 (1)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学生自读句子,注意长句的正确停顿 检查:抽读 (2)听音乐感悟:乐曲是“美妙绝伦”而又“凄婉”的,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旋律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感受一下吧~ 55 (3)学生说说感受:出示:这音乐是如此的 ,又如此的 ,乐师们仿佛在说:“ 。” (4)指导读句,体会乐师们强烈的思乡之情 (5)此时此刻,乐师们似乎在诉说什么, (6)海顿为什么谱写这样的旋律呢,体会海顿用心良苦 3、小结并指导朗读第五节 美妙的乐曲、凄婉的乐章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4、练习背诵 (二)第六节:读中感悟“折服” 过渡:我们被海顿的优美旋律打动,更被他的智慧所折服,那公爵和人们呢, 1、读第六节,理解“折服” 2、此时此刻,公爵听着乐曲,看着表演,会想些什么呢, 3、小结、引读第六节 三、总结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总结 充满智慧的海顿以独特优雅的音乐语言书写并递交了一份特别的请假条。 40、《狮子和山羊》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央、呆、付、劫、徒、誓、缘、诡、牌、执、罪、”共11个生字,正确描写“央、付”等五个生字。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积累 “对付、立誓、缘故、诡计、冒牌”等词语。 3、能分清故事中的角色,正确朗读课文,并尝试读出不同动物的语气语调。 4、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山羊的勇敢、机智。从而在与狮子和豺狗的较量中获得胜利。教育学生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处事时沉着、 56 机智。 教学重点、难点: 1、边读故事,边提出疑问,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2、分角色朗读,体会了解山羊的品质,激发学生临危不乱,沉着应付。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训练引入,出示课题: 1、媒体出示:狮子、山羊的图片。(用一个词语形容其中的一种动物) 2、语言训练:( )的狮子 ( )的山羊 过渡:在今天的故事中,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对狮子和山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3、出示课题:39、狮子和山羊(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一听录音,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二分节朗读课文(及时正音),思考,说说对这些动物的初步印象。 3、交流,顺势板书:狮子 :愚蠢、慌张„„ 山羊:沉着、冷静、聪明„„ 豺狗:狡猾„„ 4、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学习流程:朗读词语——拼读易错的生字音节——交流字形记法、部分字义——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5、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誓、缘书空;牌组词) 三、朗读感悟,质疑讨论: 过渡:一只迷路的老山羊,来到一个山洞中藏身,意外地遇到了百兽之王——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山羊的表现。 1、出示课文第二节。 (1) 轻声读,用双直线找出描写老山羊想法的句子。 (2) 为“盘算”找近义词。 (3) 指导朗读,体会山羊的心情变化。 57 (4) 师生合作读第二节。 过渡:山羊最终还是如她所愿逃过了这一劫,你们看„„(引读课文最后一节),让我们仔细回味老山羊与大狮子之间的精彩较量。 2、深入学习3——11节。 (1) 默读课文,用心找找山羊的表现(语言、动作„„),说说你的看法,也 可以提出疑问。 (2) 交流,随机出示:“我是山羊女王,”„„现在我正在寻找10只狮子。”(理 解“立誓”,山羊态度的坚决) (3) 出示:于是,老山羊大摇大摆地走到狮子面前。狮子对她看了又看,猜不 透眼前这大胆的怪兽为何物。(动作演示,体会山羊“大摇大摆”的用意) (4) 同桌分角色读3——6节。 (5) 出示:山羊看见狮子回来了,知道那一定是同来的豺狗的主意„„为了你 这个罪过,我就该剥了你的皮~”(抓住“迎、庄严„„”指导朗读) (6) 质疑、解疑。(如:狮子走出洞后,山羊为何不离开呢,„„) (7)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小结:老山羊凭借着冷静、机智,战胜了狮子,这就叫“以弱胜强”(板书) 四、巩固字词,描写生字: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指导书写:央、诡、罪。 3、家作:收集一则关于羊或狮子的小故事。 说明:收集故事为第二课时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积累,回顾课文: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盘算、中央、冒牌、诡计、大摇大摆。 2、完成书后写的练习1。(校对) 3、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4、训练:你想对山羊、狮子或者豺狗说些什么, 58 二、文本拓展,补充阅读。 1、补充出示:《山鹰和狐狸》,思考文中的动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故事。 板书: 39、狮子和山羊 山羊:(沉着、冷静„„) 以弱胜强 狮子:(愚蠢、慌张) 豺狗:(狡猾、自作自受) 41含羞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畏”。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内容练习说话。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3、懂得不能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3、懂得不能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2、能按要求积累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只精致的花盆里种的是什么植物吗?指名 回答 2、老师写它的名字(学习“含”) 3 、叫叫它的名字,你能说说含羞草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吗? 59 4、师:含羞草最大的特征就是他的叶子能垂下合拢,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 么,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看。(媒体播放含羞草叶子垂下收拢的录像) 5、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 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因为含羞草 ,所以人们叫它 ,后 来, ,人们叫它 。 (2)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 三、学习1—5节。 1、出示1—5节内容,边读边思考:为什么叫它得意草? (1)指名说。 (2)板书:自我陶醉(学“陶”)、洋洋得意(近义词一自鸣得意) (3)齐读句子:因为它经常自我陶醉,洋洋得意,所以,人们都叫它得意草。 2引读2—5节。 3理解,指导朗读2—5节。 (1)自由朗读,质疑问难。 (2)提问解疑,共同探讨。 (3)出示图片,想想哪种花的姿态是“婀娜多姿”?哪些花的颜色才能称作 “淡雅”?哪种绿才能称为“翠绿” ? (4)生交流 (5)这几个都是描写花颜色,姿态的词语,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描写花的词语, 咱们边看图,边来读读.(出示一组图片 图片上标明:昂首怒放 含苞欲 放„„) (6)(出示实物)你们看他的叶子颜色——(翠绿),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 ——(最美的)。瞧,他的花姿态柔软而且美丽,像一位少女,课文中用了 一个好词是——(婀娜多姿)。他认为自己的姿态是——最俊的。再看他的 花的颜色——(淡雅),是世界上——(最好看的)。 (7)指导朗读(读出得意的语气) 60 (8)学“翠”(什么东西颜色是翠绿的?) “婀、娜”(开火车读词) 过渡:是呀,主人也觉得得意草太自鸣得意了,后来主人想了一个什么办 法,让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呢? 9节。 四、学习6— (1)指名分节读6—9节。 思考:出示填空:(什么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 小组交流并学习生字:碜、塘、菊、斑、斓、畏 (2)指名回答。 板书:月季花 荷花 菊花 梅花 重点指导:碜(音:前鼻音,词读轻声。义:不体面。课文中是指谁怎么样) 色彩斑斓(读语可以说色彩斑斓的什么?) 畏(书空注意第七笔读词课文中谁“不畏严寒”) (3)媒体出示(月季、荷花、菊花、梅花)的图片,并欣赏。 出示:春天来了,月季花( )。 夏天来了,荷花( )。 秋天来了,菊花千姿百态,有的( ),有的( ),有的( )。 秋天来了,菊花色彩斑斓,有( ),有( ),有( )。 冬天来了,梅花( )。 (4)选你喜欢的一种花,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介绍。 过渡:这些花美吗?一年四季,他们竞相开放,那得意草与他们相比会感到怎么样呢? (5)补充填空:(什么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觉得( )。 自读6—9小节,根据填空边读边想,同桌说说。 (6)指名回答。 板书:太寒碜 没那样美丽雅致 太不像样 抬不起头 (7)小结:主人将得意草与这四种花相比,它渐渐认识到自己,它再也不自 我陶醉,洋洋得意了。你能试着来读读这几节吗? (8)指名读。(读出它越来越羞愧的心情)男女生比赛读, 5引读第10节。 ’ 61 6男女生合作读11—12节。 7小结:是呀,含羞草没有月季花那么——(体面),没有荷花那样——(美丽雅致),也没有菊花那么——(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更没有梅花那样——(不畏严寒),难怪它太惭愧。让我们再来读读得意草说的话。 “惭”(读词语近义词——羞愧)板书:惭愧羞愧 学 8齐读第13节。 说明: 小结时,通过一个句式:含羞草没有月季花„„,没有荷花„„,也没有菊花„„,更没有梅花„„,来梳理6—9节,从而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四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 2指导书写“畏”。 3积累词语。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六写字 重点指导“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2、它的名字叫莲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认识11个生字;积累“星罗棋布、高低参差、紧密相挨、千姿百态、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等词语。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6个汉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重点朗读6-9小节,尝试着背诵第6小节。 3、知道莲的全身都是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星罗棋布、高低参差、紧密相挨、千姿百态、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朗读6-9小节,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填空,试着背诵第6小节。 62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莲的相关录象、图片和相关知识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植物的谜语和莲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猜谜时间又到了。今天你准备了什么谜语来给大家猜呢, 指名学生上台将谜语放在实物投影仪下,指名学生读,猜。(都与植物有关) 2、师:看大家这么喜欢猜谜语,老师也想来给大家猜几个谜语,好不好, 出示四则谜面: 头戴大圆凉帽,身藏水底泥中,有丝不能织绸,有洞不生蛀虫。 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满,小雨纷纷下,珍珠一串串。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 水上一个铃,摇摇没铃声,仔细看一看,满脸大眼睛。 指名读四则谜面。 师:四则谜语猜的是同一种水里的植物,你猜得出吗,指名猜,根据学生答案,出示相应图片和名称,组成一幅荷花图。(板书) 3、师:这四则谜语其实是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特点作谜面的,谜底分别是藕、荷叶、荷花、莲蓬。这种植物,它的名字叫——(莲)学名,也叫——(荷)俗名。出示课题,齐读。 4、师:刚才的谜面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来学一学。 学生字:戴、帽、绸, 戴:这个字大家应该早就认识了吧,是啊,我的姓就是戴,我要提醒大家,“戴”的部首是戈字旁,下面是“田”与“共”。“戴”不仅是个姓,还是一个动词。 戴 带 在老师的( )领下,我们参观了凇沪抗战纪念馆。 弟弟把熊猫头饰( )在头上,真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帽:指导“冒”,文中凉帽是指——荷叶 绸:翘舌音 分小组再读四则谜语,回过头看图边读边理解谜面含义。 (二)整体感知 1、师:莲又称为“花中仙子”,清纯高洁,象征着美好、高贵、圣洁。自古至今,莲因为拥有清雅脱俗的外表和高贵典雅的品质而为许多文人雅士所题咏。我们学过的《王冕学画》和《荷花》正是美文两篇。今天,让我们来继续品味莲的魅力所在。 (三)学习课文 1、师: 现在,请小朋友听录音6-9小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莲的, 学生认真听,交流回答。 2、学习第6小节 (1)师:是啊,课文对莲花、莲叶的描写可真美~让我们一起进入莲的世界,来细细欣赏、品味。 看媒体动画演示莲塘莲景,师配乐读第6小节。 63 (2)师:你也想来为这么美的一池莲花配上优美的旁白吗,那么,请你打开书,自己读读第6小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然后完成填空。 (3)交流反馈: ?指名读小节,随机出示学习学生喜欢的句子,喜欢同一句的学生一起起立读。 第1句: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特别是在南方一带,莲塘星罗棋布。 学生字:罗 棋 棋:叫班级中名叫“段棋华”的小朋友学。 理解词语“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一般分布着,课文中形 容莲塘多而密集。 (请学生交流含义,老师再媒体演示) 造句:媒体提示(如:肯德基在中国有很多分店,特别是在上海,更是星罗棋布。) 师;相传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为让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地修筑了“玩花池”,这就是人工砌池栽荷形成的最早的莲塘。 齐读第1句。 (说明:二年级的学生要求能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并能积累、灵活运用。我平时都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碰到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等各种方法在书上做下注释,所以学生都能马上掌握。为了让学生能积累、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我还找了一些图片,让学生用“星罗棋布”来造句,帮助学生内化。) 第2句:夏天的早晨,池塘里翠绿的荷叶高低参差,紧密相挨,露珠随着风儿的吹拂,在荷叶上滚动。 师:俗话说“五分花十分叶”,“红花需要绿叶配”,有了荷叶的衬托,荷花才显得更加美丽而脱俗。 理解词语“高低参差”、“紧密相挨”:选高低参差的学生上台紧密相挨来演示。 学生字:挨 拂 (都是提手旁,动词) 师:文中还有一句描写荷叶的句子,你们找到了吗, 学习第8节第1句:荷叶像个圆盘,碧绿青翠,表面光滑,有层白粉。 第3句: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绽开粉红的笑脸,有的花瓣凋落,露出莲蓬。 比赛读,邀请好朋友读等形式。看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师生合说第3句。 ?完成填空:南方一带,莲塘( )。荷叶( ),( )。荷花( ),( ),有的( ),有的( ),有的( )。 先准备,指名交流,再说给同桌听 (说明: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当个别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同桌互说,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看媒体录象配乐背第6节(即给录象做旁白):男(荷叶)、女生(荷花)、老师(荷塘)配合 3、小游戏复习生字:罗 棋 挨 欲 拂 戴 帽 绸 4、学习7-9小节: (1)小组交流: A分小节读,说说藕是怎么长成的, 64 B阅读材料,说说你还知道莲的哪些知识, (2)交流: ?看着媒体动画演示说说藕是怎么长成的。 ?随机学生字:茎(动画中出现) 膨(嘴形做膨大、缩小的动作理解) 老师当场拿出生藕与糖藕给大家看,边介绍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食品。 ?师总结:小朋友通过朗读课文和阅读材料知道了莲的许多知识,蜡质粉 末和毛刺都是它的自我保护装置,莲子不仅生命力很强,而且它还是珍贵的食品。还有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我们喜爱的药膳食品。莲可以做美味佳肴,有药理作用,还能美容健美,莲的全身都是宝。这里老师还有一些资料,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来借阅。(出示) (四)复习拓展 师:瞧,莲被我们称赞得朵朵绽出了欢快的笑脸。 游戏复习字词(莲花朵朵开): 凉帽 蛀虫 挖掘 吹拂 亭亭玉立 含苞欲放 织绸 星罗棋布 膨大 根茎 紧密相挨 高低参差 千姿百态 碧绿青翠 2、师总结自己本堂课摘录的语句(指板书),再教学生摘录词句的方法 3、师总结:莲婀娜多姿,清香远溢。尤其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深受人民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也是友谊的 象征和使者,我们班的班花就是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齐说。 42喇叭花 【学习目标】 , 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6, 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6个汉字。 个汉字。 , 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划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划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能按照要求摘抄词句。 能按照要求摘抄词句。 3 感受喇叭花的美~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 3 感受喇叭花的美~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重点】 1 能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2 找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感受喇叭花的美丽,并尝试读好相关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师:小朋友,一到春天,大地上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的桃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的蝴蝶花好像在翩翩起舞~瞧~喇叭花也来凑热闹啦~(出示喇叭花的图片及喇叭花三个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喇叭花是怎 65 样的吗, 2 学生简单交流。 3 师:喇叭花的样子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喇叭花三个字会写吗,来,手拿出来, 和老师一起来写一遍。(师板书课题 43 喇叭花) 4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喇叭花的呢,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 再轻轻读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喇叭花的句子。 2 交流,出示三句话: ? 听人介绍,喇叭花要到暑假才能开,花儿可漂亮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 ? 一天早晨,我照例来到院子里,欣喜地发现在那缀满了花骨朵的绿叶中, 开了一朵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 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 3 轻轻读读这三句话,想想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喇叭花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美 颜色: 紫红、蓝、白、鲜艳、花布(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姹紫嫣 红、万紫千红„„) 形状: 喇叭 (用“„„就像„„”来说一句话。) 多 缀满(学习“缀”,正音,查字典理解;用“缀满”造句) 4 指导读句。 5 挑你喜欢的一句再读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6 师:是呀,稠密的绿叶间开满了一丛丛、一簇簇色彩斑斓的喇叭花,有的开 在花架上,有的开在屋檐上,有的甚至开在了邻家的院子里。(学习“檐”“邻”) 7 出示说话练习:看着开得这么茂盛的花朵,我 。 8 我很高兴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蹲下身子(学习“蹲”) 仔细 每天早晨 都要去看 照例(理解) 找竹 竿、搭架子(心情很好才会搭架子,同时也可以看出种植喇叭花也不是一件 很容易的事情。(指导读句子) 9 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种植喇叭花也挺辛苦, 第一小节:天天浇水(指导读句子) 10 是呀,种植喇叭花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但看到开出的姹紫嫣红的花儿,兴奋 之情溢于言表,这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 66 四 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 你或你的家人种植过什么花草吗,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一 下。 , 做“喇叭花儿朵朵开”的游戏,复习字词。 , 指导书写“缀”。 , 摘录文中描写喇叭花的一句句子。 *43(儿歌两首*43(儿歌两首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姊、裁、肖、抖、蛇、扭。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6 个字,积累词语九个。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儿歌两首,并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3、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和十二生肖的顺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2、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并学着编一首以动物为题的儿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萤火虫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媒体演示,夏天的夜晚,草丛上,一群萤火虫飞来飞去。 2、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萤火虫》的课文。(板书课题) 3、课题质疑。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萤火虫飞到哪里, 67 2、学生交流。 三(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儿歌。 3(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交流: 1(指名读。 2(轻声齐读。 结合学习生字:姊、裁 虽然“姊‘这个字现在用得少了,但还是要注意右边的笔画和笔顺。 学习“裁”字,可以与“载”字进行比较。 3(读词语。 4(师生配合读儿歌。 师:萤火虫,点灯笼, 生:飞到西,飞到东。 师:飞到河边上,生: 小鱼在做梦。 师:飞到树林里,生:小鸟睡正浓。 师:飞到张家墙,生:张家姊妹忙裁缝。 师:飞到李家墙,生:李家哥哥做夜工。 师:萤火虫,萤火虫, 生:何不飞上天,做个星星挂天空。 四(精读儿歌,理解内容。 1(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 2(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能背的闭上眼背一下,不能背的看着书读。 五(情景表演。 1(扮演角色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三个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花儿、小草、 萤火虫。) 68 2(萤火虫 提着用生命燃起的美丽的红灯,飞舞在万花之中,小心地照着这花草 的世界,那么花儿、草儿,可能对萤火虫说什么呢, 3(小小组讨论。 4(交流。 六(拓展训练。 你们喜欢萤火虫吗,照《萤火虫》的写法,以熟悉的动物为内容,编写几句儿歌, 和同学交流。 十二生肖 一( 引入课题。 1(说说你属什么,你的家人属什么, 2(教师随即贴图。 3(让学生知道有十二个生肖,老师依次贴十二个生肖图。 4(读课题。 二( 听录音,读儿歌。 1(听录音,记一记十二生肖的顺序。 2(老师把十二生肖的顺序打乱,请学生来给十二生肖排队。 3(这些生肖有什么特征,再读儿歌(各种形式) 4(看图,试着背诵。 三( 学习生字。 1(从儿歌中找今天要学的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肖、抖、蛇、扭。” 3(小朋友说说用什么办法学习生字。 4(读词语。 四( 拓展。 1(唱十二生肖歌。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十二生肖中的一种生肖。 五( 指导书写。 “扭” 69 44、鸬鹚 学习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夕、垂、垠、窄、列、粼、喉、脖、炊、袅、痕”等11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夕、垠、窄、列、脖、炊”等6个汉字。 (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圈画出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时的动作的词;2 能抄写描写湖面平静的句子。能按提示介绍鸬鹚捕鱼的经过。 3(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本领,体会渔民的渔家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夕、垂、垠、窄、列、粼、喉、脖、炊、袅、痕”等11个生字;描写“夕、垠、窄、列、脖、炊”等6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对课文第一节中的优美语句有所积累。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渔人的“悠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图片出示鸬鹚,教师简介鸬鹚。 3(出示句子:夕阳下,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 命令。 4(根据对鸬鹚整体特征的了解和读句,教学生字:夕、列、喉、脖 5(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课文~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课文的描述让我们犹如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除了鸬鹚,你还看到了 什么, 出示: 绿油油的湖面 一望无垠的稻田 又窄又长的渔船 碧绿的垂柳 袅袅的炊烟 悠然的渔民 4(教学剩余的生字 5(指导写字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静、美) 2(讨论交流,教师随机板书点评:面、渔人、鸬鹚 3(读句子体会,理解“悠然”并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词句。 70 4(画面介绍。 (二)学习课文2-5节 1(由读课文2-5节,用“——”划出写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句子,再圈出写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时动作的词。 2(流,读句子,理解,对“一抹”一词有自己的体会。 3(说话: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_______地一抹,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 4(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1)“怎么样地抹”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尝试用上这些词语“利索、 满怀 滋滋“等词。 希望、 兴致勃勃 、自信、 喜 (2)提示学生渔人说话时对鸬鹚用上称呼语。 (3)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 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5(课件播放鸬鹚捕鱼的画面。欣赏 6(用上下面的词语说一说鸬鹚捕鱼的经过。 等待命令-----钻进水里------钻出水面-----跳上渔船-----又跳下水去 7(齐读2-5节课文。 (三)学习课文6-7节 1(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哪些景物和课文前面的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 2(从渔人划船回去了,对渔人的“悠然”有更多一点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1(总结:《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渔人的渔家生活的乐趣。这不仅是《鸬鹚》,也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份美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地享受它。 2(齐读课文。 45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能记住 “贪、腻、唇、腐” 的字形;积累词语“细雨如丝、贪婪、狭长、桂圆、嘴唇、果肉、甜津津、豆腐”;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贪婪”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科文。能按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杨梅的句子;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句子摘抄下来,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3(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之情。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怎样写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 71 可爱。 2(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之情。 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以读为主线,以读促理解,以读体会情感,以读表达情感。 2(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3(在感悟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1(质疑、激发兴趣策略。 2(竞赛激励策略。 3(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杨梅的图片;课文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读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认识生字,初步理解“贪婪”、“吮 “伸展”、“甘露”、“狭长” 等词语的意思。) 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要求:字音读准,不加字漏字。 (检查交流。 2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贪婪 吮吸 甘露 桂圆 细腻 果肉 狭长 甜津津 细雨如丝 四季常绿。 (3)接龙读课文。(师生评议) 3(理清层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 ),杨梅挂满枝头,样子( ),遍身( ),成熟后,刺( )。开始,杨梅的颜色是( )随后( ),最后( )。没有成熟的杨梅吃在嘴里( )。成熟了就( )。 三、讲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习第2节。 (1)学生自由读。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理由。 (3)小结:是呀,课文的第2节描写了春雨中的杨梅树。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杨梅树的勃勃生机。(板书:生机勃勃) (4)让我们一起用欣喜、喜欢的语气来读读第二节。 2(学习3—6节。 (1)端午节过后,杨梅成熟了,杨梅果显得更可爱了。轻声读读3—6节,想想每一节主要写了杨梅哪方面的特点, 交流,板书:数量、样子、颜色、味道。 (2)你对杨梅果的什么特点最感兴趣,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读一读。 72 指名朗读。 交流,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既然你们那么喜欢书中的描写,那么就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一抄,背一背。 形状: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颜色: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3)师:表示颜色的词溜走了,你还会说吗, 杨梅先是( )的,随后变成( ),最后几乎变成( )的了。它不是真的变( ),因为太( )了,所以像( )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 )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 )的汁水。 (4)和同桌一起扮演杨梅来介绍杨梅的模样。 说话训练:我是杨梅,(形状),(小刺)。 (5)小结:因为作者喜爱杨梅,所以他对杨梅观察得那么仔细,把杨梅写得格外诱人。 四、拓展训练 说话训练:你知道自己故乡的特产吗,选择一种特产作个介绍好吗, 五、复习巩固: 1(过渡:初步了解了课文,让我们来写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吧。 2(重点:腻(笔画较多,注意右边没有撇和点)。 3(学生练写生字。 *46 午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瘫、捂、席、敌、偶、臂、练、档、娱、奥;积累词语9个;描写其中6个生字:捂、席、敌、偶、练、娱。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午睡时,我和弟弟发明无声游戏的有关句子。 3、能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能选一件说给大家听。 4、体会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2、能选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73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放暑假时你午睡吗,你是怎么午睡的,你们喜欢午睡吗,简单 说说你的理由。 2、师:其实,在午睡时还能做许多有趣的游戏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以后,你一 定会觉得原来午睡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呢~ 板书:47、午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学习,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思考: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午睡的, 2、交流反馈。 (1) 分小节读课文,评议:读正确了吗, (2) 交流问题。(1—3节) 三、突出重点,朗读理解。 第二节 1、小组学习: (1) 试着读好第二节。 (2) 午睡时,我和弟弟发明了哪些无声的游戏,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再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 (一)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节,仔细听:今天要学的生字的音都读准了吗, (二)学习生字:捂、席、敌、偶、臂、练 (1)形近字组词: 捂( )偶( )滩( )练( ) 语( )遇( )瘫( )连( ) (2)“席”和“偶”的书写笔顺,指导书写。 (3)“偶尔”理解词义。 (4)齐读词语:捂着嘴、席子、敌人、偶尔、独臂大盗、练习、晕倒 (三)午睡时,我和弟弟发明了哪些无声的游戏,(交流) 74 (1)出示句子,请同学读,闭上眼睛,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你能把眼前看到的通过朗读带给大家吗, (3)感情朗读,挑战读。 (4)想象说话:除了以上的游戏,他们还可能玩哪些游戏,(可以说一说, 也可以可同学演一演。) 第一节、第三节 1、师引读:没想到午睡是如此有趣,因此,现在午睡变成了——生(齐读): 一档带有冒险成分(第三节)。师:而一开始,我和弟弟听到母亲叫我 们午睡时,我们——生(齐读):只好噘着嘴,紧闭双目(第一节)。 2、学习生字:瘫、档、娱 “档”,找姐妹字。 3 体会“我”和弟弟对午睡前后的不同心情,试着读出自己的语气。 第四节、第五节 1、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说说自己读懂和读不懂的地方。 3、学生字:“奥”,指导书空,换词“奥妙”。 4、质疑,齐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说话。 1、词语宝典:(把词语填写完整,试着积累) 兴致( ) ( )人事 紧闭( ) ( )百年 2、说话训练。 (1) 你小时侯午睡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2) 结果怎么样, 48、童年与蜗牛 教学目标: 75 1、能独立认读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描写汉字6个,能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圈划能够体现小蜗牛不怕失败,努力向上攀登的词句。 3、体会作者对蜗牛情感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蜗牛不仅给童年的我们以快乐,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品词品句,感受蜗牛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而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了解蜗牛,揭示课题。 1、示蜗牛图片,学生三言两语说说对蜗牛的了解。看图明确“犄角、螺旋形 的外壳”所处的部位和形状。学习生字:螺 2、蜗牛爬行的速度不快,外表也并不漂亮,但在充满天真幻想的孩子眼里, 会是什么样的呢, 3、示题:童年和蜗牛,读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1、合作读课文,要求:(1)组内轮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2)交流记字形的好办法。 2、字词反馈:歌谣 莫大启示 谨慎 摔跤 长途跋涉 登攀 重点 字音: 谨慎(前鼻音) 字形 :辨析“跋、拔、拨” 指导书写“登” 3、自由读课文,思考:在“我”眼里,蜗牛是什么样呢, 4、交流,板书: 瞧不起 胆小鬼 敬 佩 启示与力量 理解:敬佩 三、学习课文。 1、过渡: “我”会看不起我蜗牛,认为它是胆小鬼,这是为什么呢, 2、自读课文第二节,找找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76 (1) 交流有关的句子。 (2) 再读这些句子,想想哪些词语中让你感受到了蜗牛真的特别胆小。 (3) 交流词句,理解“谨慎”。板书:总是藏 谨慎 (4) 有感情的朗读。 (5) 师生合作读第二节。 (6)小结:边唱歌谣,边逗蜗牛玩,这是我们童年生活中的一项乐趣, 而且,我们一直认为蜗牛很谨慎,是胆小鬼,然而,在一次玩耍时,却让我对蜗 牛产生了另外一种情感,那就是——敬佩,是什么使我对蜗牛有了新的认识呢, 3、学习第三节。 (1) 师范读课文。 (2) 交流。 (3) 蜗牛在爬行时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课文,在有关的词语下 面画上小圆圈。 随机出示,引导学生品词品句: 第2、3句。比较句子, a 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的壳向下坠着。在它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爬痕。 B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好半天,在它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爬痕。 比较欣赏更喜欢哪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创设情景:请每位学生拎起自己的书包,然后说说感觉。 通过抓“像大石头般的的壳、向下坠、好半天”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蜗牛爬行时是克服了很大困难的,但仍不放弃,非常顽强。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 第6句,抽生读。让学生感受到蜗牛在艰难的爬行中掉了下来,但一点也没灰心,继续向前爬。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说说蜗牛的这种精神。(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毫不气馁„„) 第8句,只不过是一块石壁,可对蜗牛来说这是“长途跋涉”,“长途”意思就是,非常艰辛的经历了这段路程,在这爬行途中,它可能会遇到什么 77 困难, 抓住“几十分钟、长途跋涉、终于”引导学生感受蜗牛到达目的地的艰辛。 指导朗读。 (4) 蜗牛艰难地爬行着,我也被蜗牛那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吸 引住了,当看到它不小心从石壁上摔下来时,我为它——担心,看 到它继续向上爬时,我又对它——敬佩,师生合作读第三节。 (5) 蜗牛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交流,抽生 说。 4、齐读最后一节。 5、尽管这件事已过去了很久,尽管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已长大,但每当听到 那首有关蜗牛的歌谣时,听录音,欣赏第一节。理解“莫大”的意思 追问:那启示就是—— 6、补充名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论是伟人还是小人,只要有极强的意志,他便可以做出事业来。事业的 大小虽然不同,但那股坚强的心力与成功是一样的,全是可佩服的。 7、语言拓展:在已往的生活中,有没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经历,尝试着 与同学交流。 四、复习词语,完成填空 1、读词语和短句。 2、完成课后练习 49 立夏节到了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箩、韭、煮、拣、柴、蚕、荚、灶、辈、俗”。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煮、柴、蚕、俗、灶”,比较“箩”与“萝”,重点指导写“煮”。理解“德高望重”的含义。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节时的欢快气氛。 78 重点和难点: 1、在课文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并理解“德高望重”的词义。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立夏节的风俗,并感受到立夏节的快乐。 3、积累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1、小朋友,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流传至今。 你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生交流。(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边吃月饼边赏月,清明节吃青团,去扫墓等。 4、每年夏天开始的这一天叫做“立夏”。立夏节到了,人们也会欢度这个传统节日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人们是怎样过立夏节的。 揭示课题:48 立夏节到了(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立夏节哪些习俗,分别是哪几节介绍的, 2、交流问题。(第2-4小节介绍孩子们吃百家饭,第5小节介绍长辈们给孩子称体重。)板书:吃百家饭 称体重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2-5小节。 1、自读2-4小节。 (1)自学生字。 (2)边读边思考:孩子们是怎样煮百家饭的, 2、交流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字音:煮、柴(翘舌音),蚕、灶、俗(平舌音) 字形:比较“箩、萝”, 79 (2)交流问题,完成填空: 立夏节到了,孩子们先从家家户户拿了(白米)、(春笋)、(韭菜)、(立夏蛋)(香油)和(柴)等,然后在大树下的场地上(垒起锅灶),把拿来的食物(放进锅里煮),最后饭菜熟了,他们就(围着锅子高高兴兴地吃)。 3、默读第2-4节,边读边思考:立夏节孩子们为什么要吃百家饭,用“—”划出有关语句。 (1)生自读。 (2)交流,出示句子。 立夏节,孩子们要吃“百家饭”,预兆着他们会长得健康、聪明,是种庄稼的好手,会给村里人造福。(指名回答并齐读) (二)学习第5小节。 1、自读第5小节,边读边想:立夏节长辈们为什么要给孩子称体重, 2、交流:立夏节长辈们给孩子们称体重也是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 3、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交流,出示 (1)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由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的称人活动便开始了。 *理解:德高望重 *指名读,齐读 (2)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的孩子唱着:“称猫啊,称狗啊,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长成个小官人哪(长成个小娘子啊)„„ *指导朗读。(欢快) *小朋友,在称人活动中,长辈们会说哪些祝愿的话,如果你想许愿,你会许下怎样的愿望, (三)学习1、6小节。 1、立夏节不仅是个欢快的节日,还是一个丰收、美丽的节日呢。 2、出示1、6小节。 (1)自读。 (2)指导朗读。 80 四、说话练习。 1、我喜欢立夏节,因为( )。 2、除了立夏节,你最喜欢过什么传统节日, 我最喜欢( ),因为( )。 五、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 2、摘抄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1、6节) 3、写字指导:煮 50、粽子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 “粽、糯、胃、惹、屈、政、怀、崇、投、祭”等10个生字。注意读准“粽、糯、箬、政、崇”等字的字音;记住“粽、腻”等字的字形。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胃、惹、屈、政、怀、投”6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找到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3、知道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到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知道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知道吗,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民又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传统节日都和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出示:青团等食品图片以及清明等节日名称)请大家来做一个连连看的游戏。 (指名回答) 81 3、(出示:49、粽子)齐读 4、学习生字“粽”: 1)练习读准“粽”的平舌音 2)交流“粽”的记字方法。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知道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已成为端午节的一个习俗。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带着问题看课文动画。(播放动画) 2、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为什么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指名交流) 3、小结即引读第五节: 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的原因是„„(生读第五节) 3、那课文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粽子那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分四人小组自学课文。(板书:形状、颜色、滋味) 1)小组自学 2)指名回答(课文第2——4节介绍了粽子那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 (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 学习第二——四小节 1、 请大家来默读第二——四小节,快速找到介绍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的句子。直线划出后读熟它们。 2、指名回答(出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 ruò (随机出示词卡:箬叶)开火车练读 释词:箬竹是竹子的一种,箬叶就是指箬竹的叶子,它是一种很好地可以用来包粽子的材料。 3、指名三位同学分三方面来读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指名两组) 4、请你任选一个方面,试着读出它的特别之处。 ※形状 1)指名读 2)引读: 当介绍的对象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特点时,我们可以用上“既„„又„„”的句式。(“既„„又„„”泛红)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因为它„„(生读: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我们也可以说„„(出示: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圆的,又不是方的。)(板书:既不方,又不圆) 82 3)(出示:粽子实物)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教师边说边指名:顶角、棱、平面、三角形) 4)指名回答 5)其实,现在除了有这种常见的三角粽以外,聪明的人们还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了„„(出示:枕头粽、灯笼粽图片)(生齐读名称) ※颜色 1)指名读 2)请大家将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加点,读好这些词语。 3)指名回答(出示:翠绿、雪白、鲜红、墨绿色、洁白、深红油亮) 指名读好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4) 5)引读: 看似普通不过的红枣粽的颜色是那样丰富而富有层次,红、绿、白三色相 间,很是好看。粽子用„„包裹着„„和„„煮熟以后,剥开„„只见„„仿佛 嵌着几颗„„,很是好看。 6)指名读句子,读出粽子颜色的特别。 ※味道 1)指名读 2)粽子的味道美极了。(出示:箬叶)(让学生闻)箬叶散发着 „„(生答: 清香) 3)闻了味道,再来尝尝。(让学生尝)味道怎样,(生答) 师:对了,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却不让人感到腻烦,这就是„„(板书:甜而不腻) 4)指导生字“腻”: 引导学生特别看清右边的字形。 5)引读(出示: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5、全班分部分朗读第二——四节,比比那组读出了粽子的特别之处。(板书:特别) , 学习第六小节 1、过渡: 你看,粽子有着„„(生读:特别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怎能不„„(出 rě 示词卡:惹人喜爱)。 “惹人喜爱”的意思就是„„(指名回答)(继续出示词卡:逗人喜爱) 不仅如此,粽子还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引读第六节: (出示:第六节)传说„„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 83 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他一生写过„„,提出过„„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 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这就是最早的粽子。两千多年来„„ 3、你能介绍清楚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的由来吗?先开火车读准本节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zhâng chóng 随机正音:政治、崇敬 4、指名读第六节 5、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的由来是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由来、怀念屈原) 适时指导笔顺:怀、屈 6、读熟第六节,特别看清生字的字形,待会儿请你不看书来写写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7、(出示: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 , 。人们 他, 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提出过许多 子 ,作为敬献给诗人的 ——这就是 的由来。)请大家动笔写写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四)小结全文、复习巩固 1、引读第五节、第一节: 正是因为„„(生读第五节),所以„„(生读第一节) 2、熟读词语:粽子、糯米、开胃、惹人喜爱、委屈、政治、怀念、崇敬、投入、祭奠 3、指导书写“胃、惹、屈、政、怀、投” 50、小指甲变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积累14个词语和1句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准确及比喻句的作用 84 5、体会童年生活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 朗读感受: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染指甲) 2、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夏天夜晚乘凉的时候) (1) 同桌两人读第1节,学习生字。 兜(书空) (2) 这个夏夜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安静、优美) 齐读第1节 3、在染指之前,外婆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 自读第2节,学习生字。 (2) 找找表示外婆的动作的词。 (3) 交流,完成填一填前半部分。 4、女孩子对染指是怎么表现的, (1) 同桌读第3节 (2) 用一个词来形容她们的表现(争先恐后) 5、外婆是怎么给我们染指的, (1) 自读第4节,和同桌学学生字 (2) 找出外婆的动词 6、读第5节,数数一共写到了几个“小心翼翼”, (1)读“读句子”。 (2)说说你从这三个“小心翼翼”中体会到了什么, 7、染好的指甲真是美极了。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请你读一读最后两节。 (1) 学习生字,书空“撩” (2) 完成填一填。 (3) 学习比喻句,想一想:染好的指甲还可以象什么, 85 三、 拓展 1、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 2、说一件你和老人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情。 86
/
本文档为【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