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

2017-12-06 4页 doc 15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0441

暂无简介

举报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 初见斯伯丁女士,是在2008年5月一个煦阳高照的下午。那天,外语学院院长陪着一位一袭白衣的美国女士来到会议室,据说她是依阿华州德瑞克大学英语系的教授,来为我院师生做一个英语创意写作的讲座。作为写作老师,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早早来到会议室,坐在前排认真倾听斯伯丁女士的一言一语。靠近了看她,除了皮肤有些亚洲人的黄色,那挺直的鼻梁,深邃的眼睛,轮廓清晰的脸型,棕黄色的头发,还有纯正的加利福尼亚口音,都展示着她美国白种人的特点。后来才知道她是混血儿,母亲是韩国人,父亲是美国人。她那天的讲...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 依阿华州的木槿花 初见斯伯丁女士,是在2008年5月一个煦阳高照的下午。那天,外语学院院长陪着一位一袭白衣的美国女士来到会议室,据说她是依阿华州德瑞克大学英语系的教授,来为我院师生做一个英语创意写作的讲座。作为写作老师,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早早来到会议室,坐在前排认真倾听斯伯丁女士的一言一语。靠近了看她,除了皮肤有些亚洲人的黄色,那挺直的鼻梁,深邃的眼睛,轮廓清晰的脸型,棕黄色的头发,还有纯正的加利福尼亚口音,都展示着她美国白种人的特点。后来才知道她是混血儿,母亲是韩国人,父亲是美国人。她那天的讲座生动有趣,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把牛排的菜谱写成一首诗,更让大家体会了文学创作的美妙。 凯罗?卢一斯伯丁女士出生在加利福尼亚,母亲小时候随其父母移民到美国。当时美国需要大量的种植园工人,那个时期很多韩国人来到了这片年轻的国土,开始他们艰难的追梦之旅。他们有些人在种植园做工,每天清晨都要乘上货车的后车厢,去田里采摘他们永远买不起的蔬菜和水果。那一代韩国人的生活很艰辛,他们虽然没有像中国劳工的历史那样血泪斑斑,但是,作为第一代移民奋斗的辛苦和心酸也深深影响了下一代。第一代移民不但饱尝了身体的劳累,更多的是不被社会接纳的压抑和孤独。在斯伯丁女士的作品中她也曾描写了韩国移民的儿子在社区杂货店里受到美国男孩儿的奚落。尽管今天的斯伯丁已经成为一名成功的美国职业 女性,但是她仍在自己的作品中念及外祖母所遭受的被社会隔离的无奈和酸楚。 外祖母初为移民的那些往事在斯伯丁女士的短篇小说《1924,燕子归来》中都有所提及,文中的主人公是以其外祖母为原型。斯伯丁的外祖母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她的身上体现了韩国妇女外柔内刚、忍辱负重的性格。那时的韩国妇女,勇敢泼辣,她们为了生计、家庭,去挑战男人的体力极限。斯伯丁在她的作品中曾这样描述:“她们有着强壮的四肢和强大的肺,她们靠潜入海里谋生,她们憋气的时间是人们闻所未闻的。”由于长时间的潜水憋气,“她们的眼睛像瞎女人一样乌黑,好像在凝视着所有的一切,又好像没有在看任何东西。”但是,斯伯丁女士心中的韩国女人不是生活的机器,她们有追求有梦想,像任何一个女人一样渴望知识,渴望爱情,渴望拯救贫寒的家人。在她的《1924,燕子归来》中,主人公就这样诉说,她的头脑中装满了梦,她渴望自己成为传说中的韩国公主,能够解救家人于贫穷和疾病。斯伯丁女士满怀深情地用自己的作品回忆外祖母艰辛但是充满梦想的移民生活。 斯伯丁女士的母亲年幼时随父母来到了美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做了一名教师。之后,嫁给了一位白人律师,育有两儿两女并让他们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斯伯丁女士便是在誉满美国的依阿华大学作家班获得了创意写作博士学位。有趣的是,继几位资深美国作家之后,目前这个作家班的主任是在美国人气很旺的华裔女作家张岚,斯伯丁女士为亚洲女性成为美国最大的创作中心的掌门人而感到深深的自豪,她曾经带笔者专门拜访了张岚。斯伯丁对韩国、对亚洲一直有着深深的爱恋,她发作品时使用了 母亲的姓氏“卢”,显出了她深厚的韩国情结。 斯伯丁很爱自己的父母,她儿时很崇拜父亲,因为父亲睿智幽默;而对于身为韩国人的母亲,则有着更深厚的依恋,她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韩国文化的尊敬和向往。在前面提到的《1924,燕子归来》中,她对韩国的风俗有详尽的描述,比如春节前的大扫除,以及开春吃补药一年都能够健健康康。她这样描述韩国的春节前的大扫除;“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床垫、台灯、装粮食的麻袋、婴儿、凉鞋、床单、陶器。大一点儿的女孩儿在屋里刷洗、扫地、整理地板。小一点儿的女孩子照看小鸡和婴儿„„这一天,如果做酱,酱会格外好吃;如果播下一粒种子,它会长得又高又壮;如果你吃药,那就永远不得病。” 斯伯丁女士于1996年博士毕业后,任教于依阿华州德瑞克大学英语系,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她勤于教学和写作,每日清晨五点,不管冬夏春秋,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自家的阁楼里开始写作,两个小时之后再开始一天的常规工作,送儿子去学校,到办公室处理日常的教学工作。由于她的勤奋,她在教学和创作方面都硕果累累。她的小说和诗歌发表在很多美国有影响力的期刊和诗文选集中,她还创作了畅销《巴伦西亚的新娘们》,该小说在2000年获得A.E朗曼长篇小说奖。她的作品获过很多大奖,如美国国家文学学会的奖项,Ploughshares杂志的最佳年度小说奖,以及在美国备受关注的Pushcart奖。最近,她和KeyFenton Smith合作,完成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圣扎伽利的桥》,这部作品反映了依阿华州多元文化的融合。 虽然在美国出生,但斯伯丁教授的原乡意识十分强烈,她的作品中充 满了第一代移民思乡恋家的悲苦。在上面提到的《1924,燕子归来》中,作者笔墨浓重地讲述了作为第一代移民,主人公因为1924年的美国移民法而不得不与家人诀别时的痛苦心情,她羡慕每年如人心脏大小的燕子都知道“漂洋过海,回到家乡,有些鸟儿甚至能找到前一年楔在树权间的巢,那土和草做成的小窝上还盖着一层雪,还留有前一年鸟妈妈吐给小鸟的食物,它们的绒毛和最后一窝小鸟粪便的余味”,而他们这些移民却要一去不返,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 这样感人至深的文字,不禁让笔者想起了我国台湾著名作家钟理和先生,他曾发自肺腑地低吟:“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斯伯丁教授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了韩国移民艳羡燕子尚且能返乡而自己不能再回到家乡的痛楚,应和了钟先生激情澎湃的原乡情。 斯伯丁教授的思想没有狭隘地定位于韩国文化情结,她对于中国、亚洲甚至整个世界的不同文化都有着深厚真挚的尊敬。她对中国文化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在她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中国。她还曾申请德瑞克大学的教师发展基金,资助中国的老师去德瑞克大学访学、交流。同时,她积极参与得梅因市社区华人协会的活动,和当地的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她的家就像当地中国留学生或访问学者们思乡的驿站,在那里他们可以进行深刻而平等的文化交流。斯伯丁女士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圣扎伽利的桥》这部作品中,斯伯丁教授和她的合作者采访了九个移民家庭的孩子,讲述他们怎样“在半夜里被妈妈叫醒,告诉他们只能带三件东西,而其它的一切――他们的衣服、玩具、书、朋友还有别的亲人都不能带走。他们要在24小时之内,离开自己的家乡,搬 到世界的另一端居住,那里的人们不懂他们的语言,不懂他们的风俗,和他们长得都不一样”。这九个孩子来自波西尼亚、苏丹、荷兰、老挝、巴西、印度等国家,他们讲述了自己为何从遥远的祖国来到了美国的腹地――依阿华州。圣扎伽利就是其中一个男孩儿,他随家人逃离战争连绵的原波黑共和国,而其中的“圣扎伽利的桥”指的男孩儿家乡的桥,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也暗示移民在一个新的国土,也要走过一座桥,一座语言的桥、文化的桥,和当地人融合为一体,被社区所接受。作品以细腻体贴的笔触,讲述了九个孩子的移民故事,感人至深,没有宽广包容和博爱若谷的多元文化意识,作者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部作品的。 韩国的国花是木槿花,木槿树枝上会生出许多花苞,一朵花凋落后,其它的花苞会连续不断地开,因此,韩国人也称它“无穷花”,象征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精神。作为韩国后裔,斯伯丁女士依然保留着韩国妇女坚强勇敢、矢志弥坚的美德,她辛勤耕耘、刻苦创作,就像一朵美丽的木槿花,在美国多元文化的文坛上绚烂地绽放。
/
本文档为【依阿华州的木槿花.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