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2018-02-17 8页 doc 22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第25卷第3期 2004年5月 工程热物理 JoURNALOFENGINEERINGTHERMOPHYSICS Vo1.25,No.3 May,2004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李春辉王补宣彭晓峰 (清华大学热能系工程热物理所,北京100084) 摘要均相沸腾活化核心的形成靠液体分子(或密度)脉动形成,低过热温度下临界活化核心比纳米颗粒本身粒径要大 很多,颗粒添加的影响相对很小,依旧保持为均相沸腾.随着液体过热温度的...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第25卷第3期 2004年5月 工程热物理 JoURNALOFENGINEERINGTHERMOPHYSICS Vo1.25,No.3 May,2004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李春辉王补宣彭晓峰 (清华大学热能系工程热物理所,北京100084) 摘要均相沸腾活化核心的形成靠液体分子(或密度)脉动形成,低过热温度下临界活化核心比纳米颗粒本身粒径要大 很多,颗粒添加的影响相对很小,依旧保持为均相沸腾.随着液体过热温度的增加 至临界活化核心与颗粒尺寸可比时,颗 粒才有可能成为新的活化核心,液体内部的均相沸腾也转变为非均相沸腾,但在考虑颗粒吸附的情况下,颗粒的吸附会使 面部分核化中心失去活性,弱化了原有非均相核化. 关键词纳米颗粒悬浮液;均相沸腾'临界活化核心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31X(2004)03-0475-03 THEINFLUENCEoFNANo.PARTICLESoNNUCLEATIoNIN MIXTURESUSPENSIoN LIChun-Hui,)\ANGBu-XuanPENGXiao-Feng (DepartmentofTherma/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activenucleationsitesforhomogeneousboilingareusuallyinducedbythefluct uation ofliquidmolecules(ordensity).Thesizeofcriticalnucleationsitesismuchlargerthanthatof nano-particlesatlowsuperheat,andconsequentlNnano-particleshavelessinfluenceonnucl eation. Withincreasingsuperheat,thenano-particlesmaycomeintobeingthenewactivesiteswhenh allo- particlesarecomparablewithactivenucleationsites.However,theinfluenceofnano-particle scould beweakened,withtheconsiderationofliquidabsorptiononparticlesurface. KeywordsNano-particlesuspension;homogeneousnucleation;activenucleationsite 1引言 均相沸腾通常需要很高的过热度,而且也只有 在高纯液体沸腾时才出现.但过热液体中的气化成 核现象所引起的突发性容积沸腾,在液体突然失压 或泄漏以及在低温液体的贮存中会导致严重的爆炸 事故.颗粒从沸腾池内的排放会带来严重环境问题, 特别是核工业中放射性颗粒的排放会对人类健康造 成危害,为此对沸腾池内颗粒的悬浮问题已进行了 大都集中于悬浮颗粒在悬浮液中分布 大量的研究, 的讨论【,.而对固体颗粒悬浮液,尤其是纳米颗 粒的存在会否影响沸腾本身方面却鲜见研究.本文 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析. 本文所讨论的是粒径为25nm的Si02颗粒与 去离子水组成的悬浮液,其物性见表1. 表1纳米颗粒与水的物性【.l 2分析基础 2.1均相沸腾的临界活化半径由分子运动论,液 体中各个分子的能量分布并不均匀.高能分子的随 机聚集,形成暂时的局部微小低密度区,可被认为 具有一定半径和分子数的微小气泡,这就是液相中 微小气泡核心的形成过程. 在平衡条件下,气相和液相的温度和化学势相 等,f=,f为液相的化学势,.为平衡气相 收稿日期:2003-12.09;修订日期:2004-03-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9995550--3) 作者简介:李春辉(1977一),女,天津蓟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沸腾传热的研究. 476工程热物理25卷 化学势.气液相平衡时,气泡内蒸汽温度,自由焓与 气泡外液体温度和自由焓各相等,而气泡内外压力 差应满足Young-Laplace方程,即=+2a/r, 为液相压力,为平衡气相压力,为气液相 际界面的表面张力,r为平衡时气泡半径. 由~sat,l=.,气泡内的压力可表示为: : Ps.()exp{)(1)』L上Z 将上式代入Young-Laplace方程,求得平衡时气泡半 径为: 一 !r91 Ps.,()exp{vl[Pl一尸s.,()]/R死)一 液相中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气泡核心后所引起 的系统热力学自由焓P的变化为: ?=(4/3)7rrP(一z)+47rr(3) 其中,为平衡气相自由焓值.在液相过热的条件 下,必有z>.由式(3)计算的自由焓差随气 泡半径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极大值?对 应的气泡半径为临界气泡半径r..由热力学第二定 律,只有自由焓减小的过程才能自发进行,只有半 径r>r.的那些气泡核心才能够在过热液体中进一 步长大,而对于那些半径r<r.的气泡核心必然自 行消失.r.通常被称为气泡临界半径,显然式(2) 的平衡气泡半径与临界气泡半径r.是等价的. 对一个大气压下水的临界气泡半径进行计算,结果 见表2,计算依据取自文献【3].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过热液体温度的升高, 气泡的临界半径急剧下降. ? ? 图1自由焓随气泡半径的变化 3颗粒分布 为简化讨论,假设悬浮液中的颗粒具有理想的 分布,如图2所示.每个颗粒包含的分子数为: n=[(Tr/6)d3p?NA]/M(4) 其中,M为分子量,为阿佛加德罗常数.考虑 单位体积内的总颗粒数为: (cNa)/n=1/a.(5) 式中,a为颗粒质心间距,c为体积摩尔浓度. 图2颗粒分布示意图 定义相对分散参数为: :a/d:~,/—Trp/(6—cM)(6) 4无吸附时颗粒影响 暂不考虑颗粒的液体吸附时,颗粒均匀分散在 液体中的分散参数可直接按照式(6)进行计算. 只有外界对液体的功达到临界值后(如图1所 示?),才会在液体中形成新的相一气泡,用 单位体积的加热量来表征液体气泡所需的能量. 表3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相对分散系数 添加的悬浮颗粒占据了原为液体所应占据的体 积.假设单位体积内悬浮纳米颗粒吸收的热量仍为 原液体位置占用的热量,即: Q=PlVCel?=PyceA(7) 其中,?和?各为液体和悬浮颗粒占有时的温 升,液体密度,P纳米颗粒密度,单位体积 内的颗粒所占据的体积.亦即V=c(kg/m0)/p, z液相比热,Cpl纳米颗粒比热.式(12)表明, 表2纯液体沸腾时的临界气泡半径 3期李春辉等 SiO2颗粒的比热Cp比液体水Cp要小(不必考虑颗 粒相变),颗粒P.比液体小时,同体积悬浮液吸收和 纯液体相同的热量纳米颗粒比纯液体的温升要高,颗 粒向周围的液体传递热量,即相同体积,加热量下,纳 米颗粒悬浮液温度会比纯液体的温度要高,温度的 升高会使临界气泡的半径减小.由于V:c(kg/m.) /p.,颗粒浓度的增加会加强这种效果. 颗粒的添加势必使固体颗粒与液体间出现相界 面.而且对给定的颗粒浓度,颗粒愈细,单位体积内 相界面积愈大.气泡临界半径和颗粒粒径之比很大 时,颗粒界面的出现对于按均相沸腾处理的影响不 明显,但从表2,3,即使在非常低的0.001%浓 度下,颗粒间距比120.C时水的临界气泡半径还要 小,颗粒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气泡的活化.如 表2所示,随着液体温度的增加,气泡的临界半径 急剧减少,在过热液体温度为250.C时,临界半径 的尺寸仅为13.8nm;当过热液体的温度达到300.C 时,其气泡的临界半径更小到只有0.9nm,这对于 粒径为25nm的Si02颗粒来说,气泡已完全有可能 在该颗粒表面上形成,呈现出非均相沸腾的特征. 如果取h=0.01d和h:0.05d,可计算出颗粒间的 距离X,如表4所列. 图3颗粒吸附示意图 表4考虑纳米颗粒吸附时的悬浮液相对分散系数 对于给定颗粒浓度的悬浮液,由于强烈的吸附 力,吸附的液体和颗粒将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导致 颗粒当量直径增大,颗粒间距减小,颗粒的存在对 沸腾的影响增加. 5有吸附时颗粒的影响6结论 对于实际的液体或固体,由于其表面的原子, 分子处于力场的不饱和状态,且表面自由能G较大 而处于非稳定状态,自发过程的结果会降低其表面 自由能,即dG<0.自发过程通常有两种形式:表 面收缩,使体系达到表面积A最小,表面自由能也 将到最小而趋向于稳定态;表面吸附,使表面张力 降低,表面力场不平衡程度下降,从而使体系处于 稳定态. 在恒温恒压下,有: dG=Ado"+adA(8) 纯液体表面张力不变,即da=0,则上式为dG= adA,过程自发进行(即dG<0)时,必然是表面 积收缩,亦即dA<0的直接结果.因为液体容易 流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容易通过位移收缩而达到 表面积最小的稳定态而固体原子,分子不容易移 动,表面积可看作不变,即dA=0,故由式(8), dG=adA.自发进行的过程(dG<0)只能是表面 张力减小,出现吸附.文献[4,5】曾利用颗粒吸附 理论对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的提高进行过 分析.在沸腾方面尚未到相应探讨. 考虑,粒径由原来的d变为当量粒径d,如图 3所示.相同的颗粒浓度下,颗粒分散系数变为: X=xd/(d+2h)(9) 从以上分析和讨论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单位体积的加热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添 加颗粒将使悬浮液的温度升高,降低气泡的临界半 径.而且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影响增大. (2)随着液体温度的升高,如果气泡临界半径变 得和颗粒本身的粒径可比时,气泡可从颗粒表面上 产生,液体沸腾也就由均相转变为非均相沸腾. (3)考虑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吸附的水部分地 失去蒸发"活性",而颗粒当量粒径的增大,使颗粒 对沸腾的影响增加. 参考文献 l11AbrahamD,SylviaZ,AmosU.MeasurementsofSolid C0ntaminantEmissionRatesfromBoilingPooIs.Chem- icalEngineeringScience.2000.55:2203—2212 f2lAbrahamD,AmosU,SylviaZ.MeasurementsofSolid ParticleSuspensionConcentrationsinBoilingPooIs.NU- clearEngineeringandDesign,2000,199:2O3—214 [3]马庆芳,方荣生,项立成等编着.实用热物理性质.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6 l41EastmanJA,ChoiSU,LiS,eta1.Nanocrystallineand NanocompositeMateriMsII.In:KomarnenlS,Parker JC.and?bllenbergerHJ.MateriMsResearchSociety. PittsburghPA.1997.457:3—11 『51NiF,GUKQ,ChenKM.EffectiveTherinalConductivity ofNonlinearCompositeMediaWithContactResistance. Int.J.ofHeatandMassTransfer.1997.40:942-949
/
本文档为【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