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茶诗的生态审美意蕴

2017-11-14 10页 doc 26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茶诗的生态审美意蕴古代茶诗的生态审美意蕴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俊暐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人就在用诗表达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审美体验;也是从《诗经》开始,茶作为先民的一种饮食物事渐渐出现,甚至可以说,中国茶诗与中国诗歌整体发展进程大体相同。自20 世纪60 年代生态思潮逐渐成为显学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并从中挖掘生态思想资源。这些思想,也必定会通过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文体——诗歌反映出来。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是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审美观”,...
古代茶诗的生态审美意蕴
古代茶诗的生态审美意蕴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俊暐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人就在用诗表达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审美体验;也是从《诗经》开始,茶作为先民的一种饮食物事渐渐出现,甚至可以说,中国茶诗与中国诗歌整体发展进程大体相同。自20 世纪60 年代生态思潮逐渐成为显学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并从中挖掘生态思想资源。这些思想,也必定会通过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文体——诗歌反映出来。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是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审美观”,是“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1)笔者通过解读大量的古代茶诗发现,其中蕴含着古人独特的生态审美智慧,体现了古人具有明显生态意味的审美体验。 一、自然之美——饮茶要素的选择 “从审美目的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一个原则是自然性原则”,“生态的审美旨在具体地感受和表现自然本身的美。”从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作为审美对象的茶及其他饮茶因素(品茗用水、烹茶之火、饮茶环境)以及整个饮茶过程所进行的审美“旨在表现自然本身的美,而不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抽象性认识,不是表现人的思想”。(2)毋庸质疑,中国人最早发现茶的确是因为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层面,茶文化不可能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更不可能对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3)因此,古人对茶的审美理解与人们内心深处对茶及其代表的大自然的尊崇联系密切。 在诸多的茶诗中,我们看到其中古人对茶的赞美总是与对自然造物的膜拜紧密相联。人们将茶看做是天地灵气之结晶,赋予它各种神圣的雅号:“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趣”(陆龟蒙《茶人》);“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杜牧《题茶山》);“嫩芽香切灵,吾谓草中英”(郑遨《茶诗》);“岩隈艺灵树,高下郁成坞”(文征明《茶坞》);“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韦应物《喜园中茶生》)。可以说,诗人对茶的赞誉已经达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茶从一片绿叶转化为大自然灵性和神性的化身,成为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文化符 号。唯有将自然视为活的生命、美的主体,人类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合理位置,才能矫正狂妄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挽救生态危机的首要条件。 茶叶近乎圣物的自然之美不仅体现在它的出处,还体现在整个采茶、制茶、烹茶、饮茶过程中。也正因为茶具有的天然属性,人们在与其接触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突显其自然之美的特性。先来看诗仙李白的名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是最早专门咏茶的一首诗,显现出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豪放气势。诗歌尤以前六联在写实的基础上以夸张、想像的手法描述仙人掌茶的生长环境和采制过程最为精彩。在美丽的玉泉山上,到处是出产矿泉水的洞窟,美丽的白蝙蝠倒挂在清澈溪边的洞壁上,有如弯月。生长在这玉泉涌动、仙鸟栖居、美石遍布的“仙境”之中,仙人掌茶树也有如神物,“洒芳津”,“润肌骨”,制成仙人掌茶,可用来招待神仙。“仙”字是这首诗的诗眼,所有的铺排描述其实都在告诉读者,仙人茶是超越凡尘的神圣造化,是大自然孕育的英华。从生态审美的视角来说,诗人极力强调的仙人茶的“仙气”就是其自然本性、自然之美。 无独有偶,几百年后另一位大诗人苏轼也作了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茶诗《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草湿云行,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在仙境般的高山上,飘行着的湿云润泽着茶芽,茶人像美人涂胭脂一般将茶叶洗净,制成如明月一般圆的茶饼,诗人在清风吹拂的春天收到新茶,不由感叹:这茶虽然表面没有涂油膏,但它如此洁白纯净,它的美好在于内在的品质。与前一首诗相同的是,这首诗也着力渲染茶特有的超凡脱俗的圣洁本性;不同的是这首诗的手法相对细腻、写实,但就本质而言,两首诗最精彩之处都在于诗人对茶的自然之美的突出、赞美和神往。 “品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品茶可以让人“得到审美上的满足”。(4)水为茶之母,对于茶这一神圣之物,懂得欣赏美和享受美的人,自然要用与之匹 配的水进行品饮。虽然在茶文化史上,从茶圣陆羽直至当代,人们对品茗用水的都有不同的观点(5),但有一点几乎得到所有茶人集体无意识式的认同,即要使用天然的水。天然的水,就是天地之间自然生成的水,它可以是“泉鲜水活别无法,瓯中沸出酥雪清”(蒲寿《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时使用的新鲜的泉水;可以是“下山汲井得甘冷,上山摘芽得苦梗”(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 时使用的甘冽的井水;可以是“山中雪水煮三清,大邑瓷瓯入手轻”(乾隆《雪水诗》)时使用的清淳的雪水;甚至还可以是“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乾隆《荷露烹茶》)时存下的露水。尽管泉水、井水、雪水、露水的出处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无一不是直接取自大自然,具备洁净、甘甜、清新的自然之美,给了茶人味的满足,更给了诗人美的享受。 二、融合之美——“天人合一”的意境 要探视古人的审美观,就绕不开“天人合一”,古代文人深受其影响,它是中国茶文化与传统的儒、释、道哲学的交融点。“天是自然界的总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儒家主张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道家主张主体融入天地自然之中,追求“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这里主要是指中国化了的净土宗与禅宗) 认为万物皆有佛性,提倡在自然而然、自在无碍中自然见道悟道。三家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都主张两者的和谐统一、相互融合,它与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自然观完全不同。 “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观念融入茶文化,就是历代茶人尤其是文人对品茗境界的追求。他们对饮茶的热爱乃至嗜好,远非停留在其解渴、解毒的功能上,而已然将之视为超越现实、追求天人和谐共生境界的方式。 先引录一组专门描写品茗环境及饮茶过程的茶诗: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 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唐) 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但宜窥玉札。 ———(唐) 陆龟蒙《煮茶》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唐) 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清) 陆廷灿《咏武夷茶》 古人品茗非常注重环境,最喜欢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品茶,或在“松间”,或在“梧阴”,或在“寒溪滨”,或在“含露梅边”;选好了地点,还要选惬意安静的周边环境,要在“曲静”之处,在“野泉烟火白云间”,就地取水,就地拾柴,敲石取火,活火烹茶,慢慢品味茶的美好。这样的品饮方式,是对遥远的初民生活方式的回归,是人们内心深处呼唤自然的外现。 “生态的审美不是站在高处远远地观望,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然,有时候、特别是在审美的初期,甚至需要忘掉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7)古诗中所描述的饮茶行为就是这样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审美过程。茶人置身于天地之间,“坐饮香茶”,倾听轻涛松风,细看瓯中雪白的茶汤沸腾、浪花滚动,不啻为一幅至真至美的画面。 至真,因为返朴归真;至美,因为自然最美。置身如此这般情境当中,再品啜瑞草甘泉烹制而成的茶水,不禁神清气爽、涤尽昏渴,俗世间一切的烦恼都抛诸脑后。在这一过程中,人渐渐超越个体,融入自然,成为其中一分子,真正做到忘掉自我,“与自然交融,并在交融中深刻感受自然的美。”人也通过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 在古代茶诗中,抒写人饮茶之后达到与自然融合一体审美境界的篇目非常之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所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一不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知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这首诗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将品茶的审美体验的奥妙之处描绘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8)。从一碗到七碗,每一碗的体验都比前一碗提升了一层,直至最后一饮时诗人自感两腋生风,心灵与身体浑然进入一种“失重”状态,超越了自我,化做天地间一片轻飘的羽毛,融入广阔的自然。 与卢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首诗写的也是饮茶的功效,但它的重点在于,诗僧皎然看到了茶道可使人保持率真本性,勘破俗世间众多的烦恼,进入恬淡超升的境界。 一生爱品茶,也爱咏茶的苏轼用诗歌将品茗环境和饮茶过程完整体现出来,且颇有意味,其诗云: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宋) 苏轼《汲江煎茶》 在美好的月夜,诗人临江煮茶,亲自到钓石下取水,以活火煮活水,一切取材都来源于大自然的恩惠,大瓢盛起水中的月亮,将它装进瓮中;小杓把水倒进瓶中,似乎是分江而入。茶汤翻滚,发出如松风般的呼泻声,真的有如茶与江流、松风合为一体了。在这茶的美好和自然的神奇中,诗人完全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时间,真正进入天人合一之境。 总的说来,无论是卢仝的七碗茶诗,还是皎然的三碗茶诗,亦或是苏轼的汲江煎茶,都包含了“混同物我,顺乎自然,大彻大悟的精神”(9),都阐释了古代哲人对天人关系、宇宙自然的极具智慧的理解,具有可贵的生态审美价值。 三、回归之美——诗意地栖居 诗意栖居是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最重要的生态美学观之一。诗意栖居倡导人类应当审美地生存,人与自然应当建立起亲和的友好关系。海氏认为,人的“一切劳作和活动,建造和照料,都是‘文化’。而文化始终只是并且永远就是一种栖居的结果。这种栖居却是 世纪初期提出“诗意地栖居”,这是因为在当时发达的工诗意的。”(10)海德格尔是在20 业社会中,人类被工具化、被技术控制,大地(自然)不断被催毁,人与大地之间越来越遥远。因此,“诗意地栖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人回归本性,贴近大地。海氏深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意的栖居”在中国茶诗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阐释。先让我们来看看茶圣陆羽的人生选择: 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六羡歌》 陆羽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历经坎坷之后,他的人生理想是:金钱财富、富贵权势都不值得向往,他最羡慕的只有那缓缓流向家乡竞陵城的西江水。有很多人认为陆羽作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在家乡终老的恩师智积禅师,这当然入情入理。但是,往更深层去分析,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漂泊一生的陆羽对生命本质的体悟:回归故乡,回归家园,回归生养他的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是他生命的根源,是他精神的归宿。虽然全诗不见一个“茶”字,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在这34 个字的背后,隐藏的是茶圣一生与茶相伴而沉淀出来的思想境界。 “诗意地栖居”还表现在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即物质生活的简化。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被赋予精神内质而成其为文化的时候,一些政治家就提倡“以茶养廉”来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陆羽在《茶经》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虽然后世如唐宋宫廷、明清贵族将茶文化引向穷其精巧、极尽奢华的岐途,但就总体而言,茶人们仍然将饮茶作为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茶人往往会在诗中表达这样的生活态度: 旋取山上材,驾为山下屋。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 ——陆龟蒙《茶舍》 在山脚建一间茶舍,其用材、位置和构造,都十分的简陋。但是,这并没有让居住的人感到贫寒和辛酸,相反,他十分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如林中鸟儿、天上白云的生活。简单生活是尽量降低对物质的需求,既使个人从过于沉重的劳作(为求生存而进行的工作) 中解放,又减轻了大自然的负荷。 简单的生活让人在降低物质需求的同时,也相应地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精神的充实。品茗活动正是如此,一杯清茶,不需要付出太多,它让人们于繁华喧嚣中享有片刻的宁静与闲淡,它简单却让人有时间和空间去感受生命的真谛: 近参圆觉境如何,月冷高空影在波。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城居亦似山中静,夜梦俱无世虑魔。昨日曾知到门外,因随鹤步踏青莎。 ——(宋) 徐玑《赠徐照》 少吃餐饭,可以让人身体健康;多饮茶水,却可以让人诗意迸发。这首充满禅意的诗让人仿佛看到一位清瘦飘逸的诗人,心静如水,尘世的一切烦恼心魔全都抛却。他虽然身居城中,心中感受到的却是山林般的寂静,这大约就是古代哲人所谓的“大隐隐于市”。 的确,世俗生活往往令人身心俱惫、孤独困苦,对于古代文人而言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天生具有浪漫超俗情感”。古代的知识分子最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多是积极入世的,但是 在纷纷扰扰的现实面前,他们往往自觉无力改变其中诸多不如人意之处,“于是他们更容易和更愿于亲入深山,采撷野茶,陶醉在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中”。因此,在一些茶诗中,我们看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1) 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唐) 温庭筠《赠隐者》 身处政治动荡晚唐的温庭筠对隐者躬身采茶、清泉常伴、不问世事的适意生活是艳羡不已的。也可以说,隐者的生活其实正是诗人自己内心深藏的对静谧、闲适生活的一种渴求: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唐) 姚合《乞新茶》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宋) 陆游《雪后煎茶》 ——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石岂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宋) 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诗人们羡慕草木为伴的山翁,愿意放下平生所有心事,想要泛舟五湖,为了舒放心灵,更为了回归人类来自于斯、却远离久矣的家园。这个家园,毋宁说仅仅是山林或江湖,不如说是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原点和归处。 总之,在古代茶诗中,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超越世俗却又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以敬畏之心、热情之心去走进自然、倾听自然、感觉(不是感受) 自然、欣赏自然,在大自然真实的美好中净化日渐蒙尘的心灵,忘却更超越世俗的纷繁芜杂,人与天地融为一体。茶文化的生态审美价值也恰恰在于,它观照人的物质需求,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它在为人们解渴解毒的同时,还为其涤除心灵的尘埃,让他们在世俗社会里优雅而诗意地生存着。 注释: (1)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163 页。 (2) 王诺:《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 年第2 期。 (3) 需要说明的是,饮茶在整个中国文明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有不同的接受群体,有纯物质层面的,也有纯精神层 面的。因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文学作品的茶诗,所以指涉的主要是茶的精神内涵。 (4) 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168 页。 (5) 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180 - 198 页。 (6)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3 页。 (7) 王诺:《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 年第2 期。 (8) 王河:《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文献》,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年,第50 页。 (9) 王玲:《中国茶文化》,九州出版社,2009 年,第91 页。 (10) (德)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107 页。 (11) 柏秀娟:《从茶诗看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农业考古》2003 年02 期。 参考文献: (1) 余悦等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年8 月; (2) 钱时霖选注:《中国古代茶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3) 蔡镇楚、施兆鹏编著:《中国名家茶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 (4) 庄昭选注:《茶诗三百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年。
/
本文档为【古代茶诗的生态审美意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