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析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doc

2018-01-15 8页 doc 22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浅析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doc浅析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doc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摘 要] 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个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深远。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它,用新兴的观点去接受它。我们应该探索这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 [...
浅析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doc
浅析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doc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摘 要] 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个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深远。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它,用新兴的观点去接受它。我们应该探索这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 [关键词] 丁克家庭;婚姻;家庭结构 生育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程度,一种价值观念。生儿育女是一个纯属个人隐私。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到只要凭着生理本能即可解决,但又复杂到需要追询生命意义,探究自我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问题。中国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义正词严的训诫,我们的祖祖辈辈也是在“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中,带着婚姻、家庭、儿女的重负走过漫长的人类文明史的。“传宗接代”一直是婚姻的主体,生儿育女已成为人生无法省略的责任和内容,更是女性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最重要的体现。 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我国青年的生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摒弃了传统观念。取而代之“少育”甚至是“不育”的现代生育观。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那些走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前列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视生育为负担,宁愿选择不育。于是,丁克家庭——一种新的家庭模式诞生了。 - 2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一、当今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 丁克(DINK)家庭,俗称“无孩家庭”,是英文Double Incomeand No 的缩写,是“双收入,无子女”的意思。丁克家庭形成于20世纪Kids 80年代后期,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994年5月公布的年度分析表明:1993年美国有6180万个家庭,其中3480万家庭无子女,即占51%,丁克家庭已超过美国家庭总数的一半以上。 根据零点调查公司2003年2月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而且近七成被调查的人认为丁克家庭将会增多。最近的一项针对深圳户籍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显示,深圳丁克家庭的比例高达10%左右,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上海市妇联最近一项针对全市家庭状况所作的调查显示,结了婚但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此次调查选取了1200多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上海家庭作为样本,如果只选取20岁-40岁年龄段的样本,丁克家庭的比例会更高。而在上海白领阶层中,比例更高。一项受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咨询中心执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白领中14.3%明确表示不打算要孩子,还有25.3%的白领认为婚后要不要孩子无所谓;明确打算要孩子的白领中,近九成也表示“现在不急于要”。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目前丁克家庭的比例并不大,但中国知识阶层女性生育年龄普遍较大,正说明不想生育成倾向,不想生育的人越来越多,丁克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选择不生育生活方式的比例更大。 - 3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从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到“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以至裂变为享受人生的丁克一族,传统的家庭组织结构受到严重的挑战,由单一的家庭模式走向多元化复杂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当今中国人们选择丁克家庭的因素 丁克家庭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了轻松、自由、叛逆、胆识以及勇气等,总之,是一种前卫的家庭形式。选择丁克家庭,即选择了一种更为自主的生活方式。但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受传统生育观念浸染的文化中,选择丁克家庭的生活方式,多数情况下会受到来自父辈乃至社会的压力。那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丁克家庭作出了不生育这一选择呢? 1.工作竞争的压力 当今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的竞争,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多的把时间花费在抚育孩子身上。生育和抚育孩子会牵扯人们的精力,影响工作。人们为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不得不集中精力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拼搏,这样也就无暇顾及子孙后代了。这种状况在高学历阶层中尤为明显,一项最新调查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发现他们对生育的意义仍然持肯定态度。对生育目的的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组成完整家庭、带来快乐与爱,之后才是取悦父母、维系夫妻关系和传宗接代等等。这项调查显示,人们认为生育和抚育 - 4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孩子牵扯精力的比例高达25.4%,认为影响工作的比例为16.7%。由此可见,工作竞争的压力使人们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育和抚育孩子方面。 2.经济因素困扰 高品质的生活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现代的人们,尤其是高学历阶层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学会了理智的分析,有取有舍。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是大约需要22年的时间,22年里吃穿消费以每个月平均500元计算,22年花费132000元。教育费用分不同阶段:3岁以前较少,买婴儿书籍、玩具等大约花费1000元;至6岁上幼儿园,每月入托费300元,3年大约10800元(学习些绘画、乐器将会花费更多,这些暂不计算在内);7岁到15岁上小学和初中,每年教育费用约1000元(包括书本费、杂费),9年约9000元;16岁至18岁上高中,每年教育费用约1000元(包括书本费、杂费),19岁至22岁上大学,每年教育费用(分专业,以普通专业为例)约10000元(包括住宿费),4年约40000元;光教育经费22年约66800元。吃穿、教育费用共计约20万元,这是可以用钱算出来的。孩子从小长大有时要生病,除医药费外,还要承 受着担心、着急等精神压力。孩子入托、上学、教育、接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那份操心是用金钱计算不出来的;考大学考上了还好,考不上自己也跟着着急,子女在外上学,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那份牵挂是用金钱衡量不出来的;当子女长大了,自己的青春也逝去了,青春的价值可是用金钱衡量不出来的。这仅仅是子女22岁以前的成本计 - 5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算,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要花钱、要操心;子女结婚需要花钱;当子女有了后代要担负起养育孙子的重任,这些又是金钱计算不出来的。由此看来生育成本是很高的,但是收益率很低。也就是说,生孩子的投入,将是高风险、高成本,一部分人尽管很喜欢小孩,但面对复杂的现实,他们只好选择推延,甚至放弃生育。上面的那项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的调查显示,认为不养育孩子主要是因为经济能力有限的比例为18.6%,在各类不生育因素中位居第三。可见,经济因素也是丁克家庭作出不生育孩子决策的主要因素。 3.婚姻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养育孩子对夫妻感情的影响。现代的人们更注重婚姻的质量,丁克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基础上的,只包含一种社会关系,即夫妻关系,只是单纯的横向家庭关系。在这种家庭关系中,更多的是注重情感而不是义务。丁克家庭以重视夫妻间感情交流与生活享受及欲望满足为主要旨意,它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前经济水平不高,家庭经济基础薄弱,中国人为了生存而艰难地喘息,根本谈不上情感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地区实现了小康,人们自然有了感情方面的追求,而且层次越来越高。丁克家庭正适应了人们这一感情需要,在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下,它很好地解决了家庭中感情与义务这一矛盾,把夫妻关系放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位置上,注重二人世界的营造。二人世界中,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有各自的自由空间。生育观念逐渐被淡化,更多的小夫妻喜欢尽情享受两人世界。但如果 - 6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有了孩子,他们就没条件过高品位、高格调的闲暇生活,电视、因特网、报纸杂志、音乐和读书这些最受他们欢迎的休闲方式将会远离他们。以上那项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的调查显示,认为养育孩子将会影响二人世界的比例为13.6%,养育孩子成了影响夫妻情感生活的障碍之一。 现代社会婚姻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一切都处于变动中,婚姻也是如此。最近2年,中国的离婚率直线上扬,已由1978年的3.7%上升到1996年的12.1%。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开放城市,离婚率已超过20%。而且,离婚率的增长速度还在逐年加快,社会学专家预测,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的离婚率将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于是,离婚餐厅、离婚学校(相对于婚前教育的离前教育),也成为一些城市的时髦景观。面对现实,一部分夫妻对婚姻的稳定性没有把握,惧怕将来会发生变故,会增加离婚成本,怕离婚后孩子抚育等经济负担和麻烦,而且家庭的破裂给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本着一种对自己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干脆不要孩子。 婚龄推迟的影响。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因为种种原因晚婚,一般先立业后成家,30多岁结婚的人大有人在,错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他们为了不损害自己的身体和分散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也考虑到他们这个年纪再为一个新生的婴儿操劳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因而他们往往选择不生育的生活方式。 三、问题和思考 尽管伴随着文化多元化而出现的丁克族,在我国是一种越来越现 - 7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实的社会存在,但是在舆论上却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有些专家认为,如果国家能够采取有力措施鼓励那些自愿不育者,并使之有所发展,那么不但可以大大减轻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压力,而且可望从根本上动摇国人固有的心理定势,即人人必须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心理。而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认为,丁克族颠覆了传统生育观念,有违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伦理道德。贪图自己的生活舒适、快乐,把生儿育女作为一种沉重负担,是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许多学者认为,稳定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而丁克家庭的大量出现,使离婚变得容易,也就带来了潜在的不稳定因子;丁克家庭失去了生育与抚养后代的职能,会对人们的生理健康尤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丁克家庭的增多将加剧人口老龄化趋势;知识和教育水平较高的阶层不愿生育,而文化素质不高的却超生滥生,智力人口生育数量越来越少,而非智力人口生育数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将加速目前已出现的人口素质的逆淘汰,长此下去,会导致人口质量的下降,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 笔者认为,丁克族的出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有的家庭结构形式。虽然不育文化改变了当前中国城市“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但是它作为主体的家庭模式仍是无法动摇的,这也是历年来多项调查结果所充分证实的。丁克族对生育的背叛实际上是对婚姻质量的重估,是青年对生活方式的自觉的选择,是青年向整个社会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倾向和个人选择的合理性。美国社会学家杰西?伯纳德指出:未来社会婚姻的最大特点,正是让那些对婚姻关系具有不同要求的人 - 8 - 浅析中国当下丁克家庭的现状 ——————————————————————————————————————————————————————————————————————————————————— 做出各自的选择。从文化选择的角度看,有人偏好多子女家庭,自然会有人选择不育。从解放初的多子女家庭到70年代末出现的独生子女家庭,再到如今的丁克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并存的多元家庭格局,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中国青年家庭观念及生育意愿的变化轨迹,更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理解包容度的增加,人权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对少数群体的认可,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这无疑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崔茂乔,张云.生育权探微[J].思想战线,2001.6. [3]刘庚常.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未来影响[J].晋阳学刊,1999.5. [4]刘改凤.解析当今中国社会的丁克家庭[J].绥化师专学报,2004,(2):55-56. [5]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85. - 9 -
/
本文档为【浅析中国丁克家庭的现状.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