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2017-11-13 18页 doc 36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doc】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张善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北周建德年间番禾瑞像曾经发生多次佛首跌落事件.释道安和释道宣直接将其与北周政权 的覆亡和北周武帝发动的灭法运动相联系.正是因为这种"预言"功能,番禾瑞像信仰随后兴盛起 来.然而经过考察发现,番禾瑞像佛首跌落事件实际上和建德年间凉州大地震存在密切的关系;释道 安和释道宣对此却避而不谈,直接将此与政权存亡和佛教兴衰联系起来.这段记载大概也是...
【doc】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doc】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张善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北周建德年间番禾瑞像曾经发生多次佛首跌落事件.释道安和释道宣直接将其与北周政权 的覆亡和北周武帝发动的灭法运动相联系.正是因为这种"预言"功能,番禾瑞像信仰随后兴盛起 来.然而经过考察发现,番禾瑞像佛首跌落事件实际上和建德年间凉州大地震存在密切的关系;释道 安和释道宣对此却避而不谈,直接将此与政权存亡和佛教兴衰联系起来.这段记载大概也是曲笔之 作,反映出两位高僧大德的末法思想. 关键词:番禾瑞像信仰刘萨诃凉州地震释道安释道宣末法思想 中图分类号:K870.6:B9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11)o3一oo84一o9 番禾瑞像也即凉州瑞像,其影响被及今天山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乃至漂洋过 海传到Et本,时代跨越北魏到元明.这种信仰的形成和番禾瑞像因缘故事有关.同神僧 刘萨诃支离破粹的传记材料相比,番禾瑞像的历史记载略显整齐,相对集中,按照版本 的流通阶层,大抵有两种,分别以《续高僧传》(源自《道安碑记》?)和《凉州御山 石佛瑞像因缘记》?为代表.在第一个版本中,释道安和释道宣重点了瑞像出现前 后三个特殊时间所发生的三个重要事件.第一个事件是北魏太延元年(435)刘萨诃为 番禾瑞像"授记".拙稿《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认为"太延元年说"大 概是释道安或释道宣在末法观的影响下所作的一种附会.?第二个事件是北魏正光元年 (520)番禾瑞像"挺出"而佛首缺失.第三个事件是北周建德初年番禾瑞像佛首频频 收稿日期:2011一Ol—o8 基金项目: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蹄寺石窟群汉传佛教艺术史"(09CK~)阶段性成果; 2009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创新项目"敦煌莫高窟第72窟研 究"(09IZUJBWZY039) 作者简介:张善庆(1980一),男,山东临沂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古中国佛教美术史研究. ?北周释道安曾作《二教论》,现保存于释道宣《广弘明集》.但是学者认为释道宣的录文可能有所删减. 释道安最早勒碑记载番禾瑞像,后释道宣对其进行录文并编排在刘萨诃传记之中.《道安碑》已佚,释道 宜的录文是否存在加工,也有待探讨.因此针对这个版本,本文暂且用"《续高憎传》"而不用"《道安 碑记》". ?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第102—108页. ?张善庆,沙武田《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第9—13页;后全文 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09年第1期,第57-61页.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跌落.对此释道安和释道宣将它们直接同王朝更替和佛教兴衰联系起来.它们三者在番 禾瑞像信仰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鼎足之力.敦煌莫高窟第72窟更是打破以往壁画绘制 和对应法则,于其南壁整壁绘制刘萨诃与凉州瑞像因缘变相,与之呼应的是北壁——弥 勒上生下生经变.原本神话色彩浓郁的民间传说被"佛典化",在一窟之内,同以佛典 为基础绘制而成的经变画"分庭抗礼". 本文主要讨论建德年间番禾瑞像佛首跌落事件.?以往学术界把主要目光投注在刘 萨诃个人传记和番禾瑞像因缘故事上,?基本没有继续发掘这一事件背后的历史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挣脱以番禾瑞像和刘萨诃为中心的史料漩涡,回归6世纪凉州地区社会历 史,就会发现:它和建德凉州大地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段记载大概也是释道安或者 释道宣两位佛教领袖的曲笔之作. 番禾瑞像信仰与神僧刘萨诃崇拜密不可分.随着后者影响的扩大,番禾瑞像信仰也 形成发展起来.?关于刘萨诃,南朝王琰《冥祥记》最早详细记载神僧入游地狱;梁释 慧皎《高僧传》则主要侧重他在南朝政治中心江南的巡礼活动;发展到唐朝,释道宣 《续高僧传》则省略王琰和释慧皎的记载,新增刘萨诃在西北游化的情节.释道宣便依 据北周《道安碑记》把番禾瑞像因缘以插曲的形式编排在刘萨诃传记之中. 《续高僧传》记载: 至元魏太武太延元年,.(刘萨诃)流化将讫,便事西返.行及凉州番禾郡东北 望御谷而遥礼之.人莫有晓者,乃问其故.达云:"此崖当有像现.若灵相圆备, 则世乐时康.如其有阙,则世乱民苦."……尔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忽大风雨, 雷震山裂,挺出石像.举身丈八,形相端严,惟无有首.即选石命工雕镌别头,安 讫还落,因遂任之.魏道陵迟,其言验矣!逮周元年,治凉州城东七里涧,忽有光 现,彻照幽显.观者异之,乃像首也,便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会.仪容雕缺四十 余年,身首异所二百余里.相好还备,太平斯在.保定元年,置为瑞像寺焉.乃有 灯光流照,锺声飞响,相续不断,莫测其由.建德初年,像首频落.大冢宰及齐王 躬往看之,乃令安处.夜落如故,乃经数十,更以余物为头,终坠于地.后周灭佛 法,仅得四年,邻国殄丧.识者察之方知先鉴.虽遭废除像犹特立.? ?在此文写作过程中,笔者承蒙兰州商学院高启安教授赠送《肃镇华夷志校注》等资料,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吴浩军教授提供了酒泉地区碑刻史料,在此特表感谢!另还要感谢刘全波在日本九州大学研读期间的资料 帮助以及许栋,刘宏梅,王蕾诸君的翻译协助! ?卢秀文《刘萨诃研究综述》,《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第113—115,119页;尚丽新《刘萨诃研究综 述》,'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l期,第135—143页. ?村上佳渡《别睡莉仨到睦信仰f:一)》,《奈良美衍研究》第7号,2008年6月,第128页.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芷藏》第5O册,第644—645页. 86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 据此学术界基本认定5世纪初叶和中叶凉州番禾县的确有造像活动,并通过剖析神 话故事对此次造像活动做了一系列复原工作.?孙修身先生最早对武威永昌番禾瑞像遗 迹进行实地考察,1983年发表《古凉州番禾县调查记》,认定番禾瑞像依然存在.瑞像 位于永昌县后大寺殿堂遗址后壁正中,浮雕,头部残缺,"依山造成,肩宽约一点五 米,胸宽一点三米,身躯露出地面者约四点四米,端立依山,一臂下垂,"而头部则收 藏于县文化馆,"高约六十七公分,由青灰色的石质雕刻而成……如果仍将其运回原 处,安装于造像古朴的像身,无论是从身躯的比例,呈现出来的时代特点等等,都是合 适而又和谐的,"?认定佛像和佛首属于同一遗迹.除此之外,永昌地区尚有小型番禾 瑞像.? 永昌圣容寺佛头永昌后大寺佛像遗迹 (采自张宝玺《甘肃佛教石亥象》)(采自孙修身《敦煌石窟全集?佛教东传故事画卷》) 番禾瑞像信仰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瑞像神异的"预言"功能,这也是释道宣 将它列入《集神州宝感通录》"瑞像"行列的主要依据.它"预言"了北周政权的 灭亡乃至北周武帝的灭法运动,番禾瑞像一跃成为护国护教的偶像.但值得注意的是, 释道宣有关番禾瑞像的各种着作对建德年间凉州地区的社会历史都没有任何涉及,而事 ?参见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杜斗城《刘萨 诃与凉州番禾望御山"瑞像"》,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罔书m版 公司北京公司,1996年;又杜斗城等《河西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尚丽新 《"敦煌高僧"刘萨诃的史实与传说》,《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孙修身《卉凉州番禾县调查记》,《西北民族文丛》1983年第3期,第l5O页. ?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图版76,图版77;文静,魏文斌《店 代石雕刘萨诃瑞像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11年第2期,第98页.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87 实真相又是如何? 凉州地区在建德年间曾经频繁发生强烈的地震.《隋书?五行志》记载:"建德二 年,凉州地频震.城郭多坏,地裂出泉0"?又,《北史?周本纪》云:"(建德三年) 十二月……凉州比年地震,坏城郭,地裂涌泉出."? 首先,在时间上建德年间凉州大地震和番禾瑞像佛头跌落的时间相吻合.虽然在释 道宣的叙述中都没有明确写明佛首跌落的年份,一直用"建德初",但是这和史书记 载 的"建德二年"和"建德三年"不相矛盾. 其次,瑞像佛首的"频落"与建德年间凉州地震的特点相符.记载称建德二年, 三年"凉州地频震","比年地震".由此可以推断,凉州在建德初年发生过多次地震, 余震频繁.这应该就是"大冢宰及齐王躬往看之,乃令安处.夜落如故,乃经数十, 更以余物为头,终坠于地"?的主要原因. 再次,建德年间地震强度高,破坏性强.地震时不仅有大量的地下水涌出,而且用 于军事防御工事的城墙也遭受到了较大损毁.从孙修身先生的调查来看,现存瑞像佛首 和永昌后大寺佛身不是同一种石料.如果佛首是另外雕凿安装上去的,即便就像记载描 述的那样,"宛然符会",但是终究不牢固.连连遭遇建德年间这种强烈而又频繁的地 震,佛首跌落事件的发生也是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续高僧传》有关番禾瑞像第一次"预言"的记载以及此时凉州地区的 自然气候也值得关注.《续高僧传》载:"尔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忽大风雨,雷震山 裂,挺出石像.举身丈八,形相端严,惟无有首."也就在这一年,凉州出现了异常天 气现象.《魏书?灵征志》云:"肃宗正光元年十一月辛未,西北赤气竞天畔,似火气. 京师不见,凉州以闻."?此前该地区还发生了两次大地震.《魏书?灵征志》称:北魏 宣武帝景明"四年(503)正月辛酉,凉州地震."?史书对此次地震强度和危害性没有 更多记载.又,《魏书?灵征志》云: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506)七月己丑,凉州 地震,殷殷有声,城门崩."?这里增加了地声的描写.正始凉州大地震震级远远高于 景明年问的地震.当然据此我们尚不能断言番禾瑞像在6世纪20年代左右曾经一度处 于"身首异所"的状态和某种灾害有关,不过也说明凉州地区地震的活跃. 古凉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带.张掖和武威之间的永昌县就处于河西 走廊地震带.这条地震带包括武威以西,金塔和阿拉善右旗以南,门源,祁连,北大河 以北,安西和敦煌以东,分布着一系列北西西向深,大断裂带,自第三纪晚期以来具有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64—665页. ?《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61页.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O册,第645页. ?《魏书?灵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14页. ?《魏书?灵征志》,第2896页. ?《魏书?灵征志》,第2896页. 88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 强烈活动.(自从见诸史书记载的后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大地震,?仅河西走廊地震 带,具有破坏性的5级或者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25次,?包含8级地震1次.? 凉州地震灾害给该地区的佛教建筑造成了巨大破坏.刘萨诃在河西游化之时也正是 卢水胡沮渠氏统治的北凉时代.沮渠蒙逊崇奉佛教,不仅组织规模宏大的凉州译经团, 进行经教宣传,?还大力弘传像教,开窟立寺,创立了着名的凉州石窟.许多学者认为 这就是武威天梯山石窟.?沮渠氏为了使佛教石窟和尊像永固长存,抛弃木构建筑和金 铜装饰而选择在山岩中开窟造像.《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沮渠蒙逊"以国城寺塔 终非云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若依立之效尤斯及.又用金宝,终被毁盗.乃顾眄山 字,可以终天,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断窟,安设尊仪.或石或塑, 千变万化."?但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近武威一天祝断裂和皇城一塔儿庄断裂,?沮渠蒙逊 所有的努力都毁于5世纪以来凉州地区频繁的地震之中.1955年史岩先生在中称: 天梯山石窟就是凉州石窟,"是由蒙逊首先创凿的,可是他所创凿的石窟现在已经不存 在了".? 至西夏时期凉州护国寺感通塔和距离永昌不远的甘州大佛寺都曾经遭受地震灾害. 1092年凉州发生地震,护国寺感通塔出现倾斜,1093年乾顺及皇太后发起修葺佛寺活 动,1094年完工.《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汉文和西夏文对这一盛举皆做详细记录.西 夏文云:"此凉州金塔者,年Et已过,风击雨着,染色已褪.去年发生大地震,因见木 毁柱斜,德盛皇太后,仁净皇帝等……故派遣头监,集聚诸工.天祜民安癸酉四年六月 十二日匠事着手,其翌年正月十五日匠事完毕."?汉文载:"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 为辅郡,亦已百载.塔之感应,不可殚纪……前年冬,凉州地大震.因又欹仄,守臣露 章具列厥事.诏命营治,鸠工未集,还复自正……臣等奉诏,辞不获让,抽毫抒思, 谨为之铭.其词日:巍巍宝塔,肇基阿育.以因缘故,兴无量福.奉安舍利,妆严具 足.历载逾千,废置莫录……况属前冬,壬申岁直.武威地震,塔又震仄.凌云势挠, ?袁林《西北灾荒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3页. ?《后汉书?顺帝纪》记载:"建康元年春,正月辛丑,诏日:陇西,汉阳,张掖,北地,武威,自去年九 月以来,地百八十震,山谷圻裂,坏败城寺,杀害民庶,夷狄叛逆,赋役重数,内外怨旷,惟咎叹息.其 遣光禄大夫案行,宣畅恩泽,惠此下民,勿为烦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4页) ?关于凉州地区地震灾害统计,参见王会安,闻黎明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年),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编《甘肃省地震资料汇编》(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年)和袁林 《西北灾荒史》. ?在1927年古浪大地震中,古浪全城房屋倒塌,番禾瑞像所属的武威和永昌,山丹,永登等地倒塌房屋5O 余万间,41400人死亡. ?杜斗城《北凉译经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171—281页. ?向达《西征小记》,《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2—333页;史岩 《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2期,第95页. ?[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 ?石玉成,王旭东《甘肃地区石窟文物保护中的地震危害性估计》,《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第86页. ?史岩《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第95页.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222页.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89 欲治工亿.龙天护持,何假人力.二圣钦崇,再诏营治.枵者绘者,罔有不备……天韦占 民安五年岁次甲戌正月甲戌朔十五日戊子建."?今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时期,是乾 顺为其母亲梁氏追福所建.其中的卧佛身长35米,堪称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明朝成化 年间,大佛寺亦遭受地震.据佛身中发现的成化十三年(1477)铜牌记载:"崇宗皇帝 永康元年,嵬咩国师始创卧佛圣像,后兵燹之乱,旧像犹存.至我大明永乐年间重建盈 完.与成化十三年四月初一日申时地震,佛首倾颓."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铜 牌记载:"累代重修,其间沧桑几致,佛首倾圮,不可枚举,为佛面存焉.但今时逢康 熙二十六年四月初四日子时,佛顶脱落,古面犹存0"?可见屡次的地震已使大佛面目 全非. 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和文物资料考察,番禾瑞像建德年间"像首频落"事件大概就 是由凉州地区建德年问的大地震造成的,而对于这则信息我们在以刘萨诃和番禾瑞像为 核心的文献材料中无法找到. 与《续高僧传》记载形成对比的是《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该碑出土于武 威,完成于唐代天宝年问.孙修身和党寿山两位先生最早对其录文并进行深入探讨.? 碑记应该是在《续高僧传》版本基础上形成的民间版本,不过它在吸收佛教宗师记录 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判断也有所增减.在描写正光年问佛像出现的情节中,《凉州御山 石佛瑞像因缘记》增加了李师仁猎鹿和邂逅神僧.?针对建德年间番禾瑞像佛首跌落事 件,该碑语言甚是模糊简单: (缺)周保定元年敕使宇文俭检覆,灵验不虚,便敕凉,甘,肃三州,力役 三千人造寺,至三年功毕.j籴僧七十人,置屯三/(缺)Iqi削逾明,至今犹然. 至周建德三年,废三教,敕使将欲毁像.像乃放光溢庭,使人惶怖,具状闻奏,唯 兹一所/(缺)口凉州行至寺放火焚烧,应时大雪翳空而下,祥风缭绕,摸灭其 焰,口梁毁栋,今亦见存. 从碑文看,《续高僧传》建德初年宇文俭勘察瑞像一事被安置在"周保定元年".再者 碑文并没有提及瑞像佛首跌落事件,更没有记载它对北周灭亡和武帝法难做出的预言.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第226一-227页. ?吴正科《大佛寺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4页,第101页. ?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第102—108页. ?《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加入"李师仁",在敦煌莫高窟也有多处番禾瑞像题材存在一个射杀小鹿的 人物形象.孙修身先生认为是李师仁.经过剖析,笔者认为"李师仁"实际上是河西民间传说传播过程中 衍生出的虚拟人物.对此笔者将另外撰文进行论述. ?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第102—108页. 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 这一点尤为重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民间传说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出现"讹传",张 冠李戴的现象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碑文大概认为《续高僧传》的"某些记载不足为 信"?.杜斗城先生认为,时代较晚的历史文献诸如《续高僧传》等,都是《冥祥记》, 《高僧传》的引申和任意演化,皆不足信.?即使如此,这种材料也并不是没有历史价 值.我们恰恰可以就材料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一探讨,以发掘其背后的深层信息. 《续高僧传》之所以如此处理,似乎表明释道安或者释道宣深怀着一种强烈的思想 意识,促使他们在勒碑着述时把某些事件直接和现实中那些佛教经典记载的末法时代才 会出现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这种意识大概就是"末法观".拙稿曾就释道安和释道宣 的末法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做过分析:释道安和释道宣时代是一个末法思想流行的 时代;作为当时佛教界上层的两位高僧,对佛教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感于 佛教的历次浩劫,两位高僧都曾经以文字的形式,大声疾呼,护持佛教,希望佛教能够 免遭湮灭的危险.? 释道安曾经亲身参加过北周武帝殿前举行的三教优劣大辩论.570年甄鸾为驳斥道 教所作的《笑道论》被武帝当庭焚毁.此次事件对释道安无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为 此他慷慨陈词,作《二教论》.今日我们尚能在释道宣《广弘明集》中领略法师的风 采.正是因为法师不屈的牺牲奉献精神,被释道宣列入《续高僧传》护法篇. 经过杨隋时期的复法运动,初唐时期的佛教可谓惊魂未定,然而却接连受到外界的 限制和排挤等诸多阻力.武德四年(621)傅奕上书,奏请废僧尼,减少塔寺.唐高祖 采纳其进谏,主持佛教损益的讨论.五年(622)法琳着《破邪论》,普应作《破邪 论》,东宫李帅政制《内德》和《正邪》驳斥傅奕.七年(624)傅奕再次上疏,斥责 佛教害政.明概作《决对论》反击.八年(625)唐高祖下诏叙三教之先后,老先,次 孔,末释.九年(626)下诏沙汰僧尼和道士,诏日:"朕膺期驭宇,兴隆教法.志思 利益,情在护持,欲使玉石区分,薰获有辩.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 汰.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就大寺观居住,官给衣食,勿令 乏短.其不能精进,戒行有阙者,不堪供养,并令罢退,各还桑梓.所司明为条式.务 依法教,违制之事,悉宜停断.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 悉罢之."?从诏书内容看,当时佛教僧团内部良莠不齐,存在违背戒律的现象,亟需 整治.贞观二年(628),唐太宗曾说梁武帝父子热衷佛道,最终导致亡国灭种,需要 引以为戒;他所热衷的"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十一年(637)颁布《道 ?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第105页. ?杜斗城《刘萨诃与凉州番禾望御山"瑞像"》,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第163 页. ?张善庆,沙武田《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第13页.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页. ?[唐]吴兢编着《贞观政要?慎所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5页.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9l 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再次引发佛道先后问题的大讨论.智实,法琳,法常,慧净 等上表力争,最终失败,智实也惨遭杖责并于次年病卒.十三年(639)道士秦世英上 奏,称法琳诽谤皇宗,法琳竟然被流放到益州,不幸途中圆寂.因此在释道宣生活的时 代,虽然没有释道安所经历的灭法运动,但却充满了三教优劣大辩论以及统治阶层对佛 教的种种打压和限制.这都无疑使众多佛教徒逐渐形成一种朝不保夕的忧患意识,对释 道宣更是一种强烈的刺激.也就在626年沙汰僧尼诏令下达的那年,法师三十岁.他发 奋完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在他看来,北周的灭法运动以及此次沙汰令颁 布的 直接原因就是佛教僧团的腐败和僧尼的堕落,唯有护持戒律,佛教僧团方能获得重 生.? 在末法思想的引导之下,为了护持佛教的长盛不衰,释道安和释道宣在叙述某些事 件的时候不免使用"曲笔"的手法,包括把瑞像同国运兴衰连接在一起,希望借此得 到"人王"的支持.东晋道安法师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经历过灭法运动 和三教大辩论的两位法师对此自然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在法师的笔下,番禾瑞像破山岩 "护国"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它不仅是末法时代降临的一个符号,更是维 而出,以 护国运昌盛的保护神,前后"预言"了北魏和北周政权的覆灭.《续高僧传》记载,建 德灭法运动之后隋炀帝西巡归来途径凉州,曾经礼拜瑞像:"大业五年,炀帝躬往礼敬 厚施,重增荣丽,因改旧额为感通寺焉,故令模写传形量不可测"?,从而把番禾瑞像 推向全国.据记载,隋炀帝西巡过程中共有两次大型佛事活动,除了礼拜番禾瑞像,他 还曾在张掖大会西域使者,期间敕令高僧慧乘为高昌王麴氏讲诵《金光明经》.?隋炀 帝对佛教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此时此刻《金光明经》被挑选 出来诵读,主要是因为该经具有镇护国家安宁的作用.同样礼拜番禾瑞像也许是出于同 一 个目的.这个事件被《续高僧传》作为一个劝导国君敬僧护教的教科书式的材料记 录了下来. 释道宣在他所编纂的每一部历史类着作中几乎都会引用番禾瑞像的材料,例如 《释迦方志》,?《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广弘明集》.?乾封二年(667)法师圆寂, 住世七十二年.也在这一年,年逾古稀的一代宗师还在终南山麓清官精舍创立戒坛, 传 授具足戒,另外还撰写《律相感通传》.在和"天人"的对话中,该书把番禾瑞像追溯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86—587页. ?藤善真澄《道宣仨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学钭彳出版会,2002年,第28页.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78页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O册,第645页.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O册,第633页. ?杜文玉《隋炀帝与佛教》,<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108一l17页. ?[唐]释道宜《释迦方志》,<大正藏》第51册,第972页., ?[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正藏》第52册,第417页.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第202页. 92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 到了过去世迦叶佛时代而刘萨诃也成为"利宾菩萨"的化身.?番禾瑞像最后又被赋予 了一层光环. 释道安和释道宣的版本也影响到同时代其他高僧的着述,比如西明寺释道世,其 《法苑珠林》基本完全照搬了《续高僧传》.?《续高僧传》版本大概主要流通于僧凶上 层.作为当时佛教界领袖人物,他们在朝堂之上奋力力争,在寺院统领十方僧众.相比 下层普通佛教信徒,他们站在时代前沿,体察现实僧团深层,放眼佛教未来前景;除了 对佛教的虔诚膜拜,他们为佛教为众生肩上还担负着引领佛教僧团发展的重担,内心深 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就是同样针对建德凉州大地震,《续高僧传》版本和《凉州御山 石佛瑞像因缘记》版本记载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止.1IL.'.1IL.'lL.s止.1屯.1止.址.;屯舢.s止.1.s.址.s止.1止.址.'工屯.'止.5IL.址.S止. 址.It.址.址.址.址.S屯.工-L. 书讯 《敦煌壁画家具图像研究》 2010年l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是《敦煌学研究文库》之一种.家 具史属于俗文化范畴的一个部分, 与衣食住行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 系,彼此相互影响.敦煌壁画中的 家具图像和藏经洞出土的寺院籍账 等文书中的家具名称,是研究中国 家具史不可多得的形象而系统的第 一 手珍贵史料.本书从家具史的角 度系统分析了敦煌壁画中的家具图 像以及敦煌家具与中原传统家具的 联系及差异,对了解中国家具的发 展具有参考价值. 《敦煌壁画家具图像研究》作 者:杨森开本:特32开定 价:35.O0元(张华供稿) ?[唐]释道宣《道宣律师感通录》,《大正藏》第52册,第437页. ?[唐]释道世着,周叔迦,苏晋f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 465—466页.
/
本文档为【【doc】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