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

2018-01-11 8页 doc 21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22

暂无简介

举报
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文化 给传统节日正身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持本民族的特性及如何保护本国的民族文化成为各国政府一项议程。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为了保护这些能代表我们民族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增加清明、端午和中秋为法定假日。这一举措不仅顺应民心,而且也为消除传统节日的尴尬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关键词:传统节日 法定假日 文化 法定化 正文:...
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 给传统节日正身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持本民族的特性及如何保护本国的民族文化成为各国政府一项议程。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为了保护这些能代表我们民族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增加清明、端午和中秋为法定假日。这一举措不仅顺应民心,而且也为消除传统节日的尴尬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关键词:传统节日 法定假日 文化 法定化 正文: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可现如今,由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华夏大地上传递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也在所难免,出现了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西方“洋节”却越来越红火的尴尬。这种尴尬说到底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产生冲突的结果。它不仅是这些节日的尴尬,更是一个民族国家的难堪,因为在我们国家,传统节日历来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它们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表达人们的美好理想和伦理道德的一种形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民族特征,成为民族凝聚力永恒的凝聚点。面对这样一个让人痛心局面,我作为当代的 大学生感到非常心寒。 回想过去,我们牵手元宵,牵起中国人心中特有的狂欢;我们牵手端午,牵起对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我们牵手清明,我们牵手重阳,而我更喜欢牵手团圆。传统节日不仅是亲情和团圆的象征,更是一种古文化的象征。传统节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灿烂夺目。如果没有传统节日,人们不是少了许多传世杰作、佳句了吗,如果没有传统节日,不是少了许多美味的传统食品吗,不也少了那种亲人团圆的情感了吗,如果没有传统节日,是不是又少了许多东西呢, 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及中秋节,下面我将对几个传统节日做以简单阐述。 (一)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 传统习惯。紧接着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事业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的气息才慢慢的淡了下来。人们也开始忙碌,为新一年做规划了。 (二)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 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三)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 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四)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 特殊风俗。 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的“洋节日”譬如圣诞节在我国盛为流行,主要群体是年轻的小伙和姑娘们,这也成了男孩儿们表达情意的最佳时机,在大学等小青年社会群体盛行开来,使得我国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加之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工作竞争越来越大,传统节日也渐渐地远离了中年人群,只有那些爷爷奶奶还能或多或少的记得传统节日,这样传统节日不能得到流传。 我国政府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增加清明、端午和中秋为法定假日。这一举措不仅顺应民心,而且也为消除传统节日的尴尬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传统节日法定化,不仅是对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社会化乃至整个社会运行的有益的决策,尤其是在现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法定化给人们与这些的传统节日互动以及在节日里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互动过程中,传统节日的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渐被人们内化,而内化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人社会角色知识学习的过程,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与内化学习的质量即社会化的质量密切相关。传统节日里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团圆和谐的思想、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纪先人等社会伦理,以及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的习得,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决定着个人人生的发展方向。而这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除了由承载社会化功能的其他机构来传授之外,过传统节日作为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是用说教的方式,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熏陶,效 果更好;它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美味的食品,伟大的人物故事,丰富的娱乐活动等,更易于人们接受。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社会化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化影响的不仅是一代人,还有后代人;影响的不仅只是个人,还有整个社会。所以,面对传统节日的尴尬,国家出面对传统节日法定化就势在必行。 传统节日法定化有助于树立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形象。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它能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传统节日是大陆与台港澳及海外民众共同的生活习俗,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传统节日的法定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共同的节日习俗产生的文化认同,有利于把我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传统节日作为一个良好的载体,表现了中国人“和为贵”的处世精神,对我国推进和谐外交政策、树立和平友善的国际形象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家乡,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人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回首一年的成绩,展望未来。春节时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代表。在春节到来前,家家户户杀鸡宰羊,全家团圆,人人都穿新衣服,贴对联,等待新一年的到来,主要活动是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到正 月十五的时候,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此外,清明节时,我们家族所有男同胞要上坟祭祖烧纸钱;端午节时,我们包粽子,带香包,驱邪庇护;中秋节时,我们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总之,在家乡传统节日能带给我们快乐和享受。 结束语:传统节日法定化是繁荣国内市场,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的客观需要。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传统魅力,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为活跃城乡经济,扩大商品市场提供了文化动力。另外,在当今国际军事和经济实力激烈竞争的背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争夺消费者对某些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传统节日使辛勤劳作的人们有了放松的机会;节日使沉迷于书海之中寻觅知识的孩子有了幻想的时机。于是,鞭炮放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幸福的歌儿唱起来了,感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五彩缤纷的节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希望,充满了阳光~ 参考文献: 【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 【2】李魏.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文化阐释[J].沈阳:沈阳大学学报,2009(2) 【3】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8,(8):34—35( 【4】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1):126—128 【5】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
/
本文档为【传统节日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