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

2017-10-25 5页 doc 16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药灌肠中药灌肠 超声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作用于雾化罐内的液体,破坏药液表面张力和惯性,使其成为细微的雾滴,并通过导管输送给病人的方法。 一、评估 1.核对医嘱,输液卡,病人床号、姓名。 2.全身目前情况,治疗情况,局部咽喉疼痛情况。 3.环境是否清洁,光线是否充足。 4.检查药液名称、质量、作用。 二、目标 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消炎,镇咳,祛痰,预防呼吸道感染。 三、禁忌症 1.有哮喘的患者禁用,低渗液体配置药液。 2.重症哮...
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 超声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作用于雾化罐内的液体,破坏药液表面张力和惯性,使其成为细微的雾滴,并通过导管输送给病人的方法。 一、评估 1.核对医嘱,输液卡,病人床号、姓名。 2.全身目前情况,治疗情况,局部咽喉疼痛情况。 3.环境是否清洁,光线是否充足。 4.检查药液名称、质量、作用。 二、目标 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消炎,镇咳,祛痰,预防呼吸道感染。 三、禁忌症 1.有哮喘的患者禁用,低渗液体配置药液。 2.重症哮喘。 3.严重呼吸功能及心功能不全者。 4.咳血者慎用。 四、物品准备 雾化机一台,冷水,药液30—50ml,一次性口含嘴,纱布,治疗巾。 五、操作程序 1.将所有开关关好,水槽内加冷水250ml,水深约为3cm,要浸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30—50ml,将罐盖旋紧,检查无漏水后,把雾化罐稳妥放入水槽盖紧。 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处,对床号、姓名,对初次雾化者进行解释,以取得合作。 4.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5分钟,再开雾化开关,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5.根据需要调节雾量。 6.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病人紧闭口唇,深吸气,每次使用时间15–20分钟。(如用面罩,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盖口鼻部,呼气时启开。)治疗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以防损坏电子管,将水槽剩水倒尽,用细纱布轻轻吸干压电晶体片,将雾化罐洗净,导管清洗消毒。 六、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现象,机器与雾化罐的编号要一致,否则会损坏机器。 2.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无液体时不可开机,以免损坏压晶体片。请勿在开机运行中打开雾化室盖。 3.使用中,水槽内水温超过50?时应关闭机器,调换冷水,水槽和雾化罐内切记加入热水。 4.连续使用时,两次间需间歇半小时。 5.水槽底部的压电晶片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质脆且易破碎,操作中不可用力过猛。 6.每次用毕,导管放于1:500含消毒液内浸泡,然后用冷水冲净即可。 7.仪器长期停用后再使用时,应通电预热半小时去除潮气。 8.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易燃麻醉剂、笑气、易燃消毒液和易燃性气体或液体。 9.仪器有雾输出时,应避免出口与患者眼部接触。 10.使用情况下,应将水槽和雾化杯内的水倒掉,清洁、干燥处保存。 11.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所用雾化量必须适中。如果湿化过度,可致痰液增多,对危重病人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可因痰不能及时咳出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如果湿化不够,则很难达到治疗目的。 12.雾化吸入时水蒸气可很好湿化气道但喷出的雾气有一定的压力,排斥口鼻周围空气进入呼吸道,降低了氧的吸入。因此,对喘憋、呼吸不畅和缺氧严重以及肺炎合并心衰的患者,须先改善上述症状、加大吸氧量后再予以雾化吸入,且吸入时间宜短不宜长,每次5分钟左右,防止加重缺氧状态。 13.雾化吸入期间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就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吸氧量,拍背,喝水,待症状缓解再考虑下一次雾化吸入治疗。同时检查雾化液温度、剂量及体位是否合适,进行必要的调整。治疗后1,2小时内注意拍击患者胸背,并鼓励患者咳嗽。 中药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缓解便秘、活血化瘀等作用。 ?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患者体质。 2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 目标: 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 ? 适应症: 1.用于高热等症,以镇静、催眠。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征。 3.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 常用灌肠液 组方:大黄30g,芒硝、枳实、厚朴各15g。 腹痛灌肠汤+乌药15g,腹胀灌肠汤+莱菔子15g,呕吐灌肠汤+芦根15g,水煎至150ml。 ? 物品准备 治疗盘、中药汤剂、灌肠袋、石蜡油、油布、治疗巾、棉签、20毫升注射器内盛少量温开水、一次性手套、弯盘、卫生纸、输液架、必要时备屏风 ? 操作步骤 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嘱患者排便,以利药物吸收。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左、右侧卧位、膝胸卧位) 3.用石蜡油润滑肠道冲洗袋前段10-15cm,自肛门插入15-20cm。液面距肛门小于30cm,缓慢注入药液,便于药物保留,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边操作边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操作中如有抵抗感,不能强行插入肛管。 4.药物注入完毕后,反折钢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前段,拔出肛管,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压,嘱病人取膝胸卧位,尽可能忍耐,使药液保留30min-1h左右,便于药物吸收。 5.整理用物、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入深度,一般视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的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应达18-25厘米,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 2.减轻肛门刺激,宜选用小号肛管,压力宜低,药量宜小;为促进药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操作前须嘱排空大便,必要时先做不保留灌肠。 3.一般用量100ml-200ml,小剂量药液灌肠时应加倍稀释,以增加吸收率。 4.慢性肠道疾患病人应在晚间睡前灌入,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并减少活动。 5.灌肠液应温度适宜:一般为39?-41?。可根据药性、年龄及季节作适当调整。清热解毒药温度宜偏低,以10?-20?之间为宜;清热利湿药则稍低于体温,以20?-30?为宜;补气温阳,温中散寒之药温度以38?-40?之间为宜。老年人药温宜偏高。冬季药温宜偏高,夏季可偏低。 6.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不宜保留灌肠。 7.向病人及家属宣讲中药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及肠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8.灌肠筒、洗器,用后应消毒灭菌。肛管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按《消毒技术》要求处理。
/
本文档为【中药灌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