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毕业设计(论文)-恒温器设计

2017-11-26 20页 doc 44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恒温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恒温器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恒温器总体设计方案 .................................................. 3 1.1设计指标 ................................................................
毕业设计(论文)-恒温器设计
毕业设计()-恒温器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恒温器总体#设计# .................................................. 3 1.1设计指标 .......................................................................... 3 1.2温度计的设计 .................................................................. 3 1.3控制器的设计 .................................................................. 5 1.4总体方案的设计 .............................................................. 6 第二章 设计方案的理论分析 .................................................. 8 2.1温度传感器 ...................................................................... 8 2.2 A/D转换器 .................................................................... 10 2.3 比较器 ........................................................................... 10 2.4 控制装置 ....................................................................... 11 2.5译码和显示 .................................................................... 11 2.6 计数装置 ....................................................................... 12 2.7 电源 .............................................................................. 12 2.8 搅拌装置 ....................................................................... 13 第三章 系统调试与数据分析 .................................................. 13 第四章 设计方案的改进 .......................................................... 15 4.1系统工作原理 ................................................................ 15 4.2 软件设计 ..................................................................... 18 结 论 ....................................................................................... 22 致 谢 ....................................................................................... 23 参考文献 ................................................................................... 24 英文摘要 ................................................................................... 26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0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电子制作的兴趣也越浓厚,陆续设计出大量电子产品并应用于各种领域。大家熟知的恒温器就是电子产品的典型,恒温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工业、农业、国防的自动化生产和自动化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提高了效率,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如:在很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控温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活中,空调、冰箱冰柜、热水器、孵化器等家用器件中,恒温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中用的恒温槽、恒温箱也都是恒温器的重要应用;工业中,在材料烧结、热处理的工艺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好坏,恒温器在这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恒温器与人们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恒温器多通过热敏开关来控制温度的,热敏开关主要由金属感温片和机械触点组成。利用金属感温片受热时的机械变形来带动触点,使之闭合或断开。从而达到减温的目的,这种热敏开关由于长时间使用其机械性能变差,动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作点温度降低,就会使温度达到所需要的温度要求,因此,用其控制温度不太适合。此外,大多数恒温器不能随时地任意设定所需的温度值。给消费者在使用上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乏或不足的恒温器势在必行。我设计的恒温器就是基于这一目的研制出来的一种电子产品。 新型恒温器是一种利用数字信号自动控制温度的系统。系统通过模/数转换的信号一路显示当前温度。一路与脉冲信号通过比较器比较后控制可控硅的通断以实现控温的目的。文章中主要介绍了该恒温器的设计原理、部件理论分析与调试、数据分析及方案的改进。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第一章 恒温器总体设计方案 1.1设计指标 设计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净水,容器 。为铁质器皿,水温可以在0,99C之内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自动调整,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 恒温器设计要求如下: 。。 1. 温度设定范围为0,99C最小区分度为1C标定温度 。,差1C 。,2.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C 3. 用十进制数码显示水的实际温度。 1.2温度计的设计 由于该恒温器需要即时显示水温。所以就必须设计一款适合的温度计。我以半导体二极管和A/D转换器等一些电子元件 。设计了一种数字式电子温度计。其测温范围为0,100C,测 。,温精度达0.1C,完全符合设计的要求。图1.1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图1.2为温度计的电路图。温度计由串联的两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3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个IN4148组成温度传感器来采集温度信号。该信号为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器处理后驱动数码管显示温度。 IN4148温度采集 ICL7107A/D转换 LED显示 图1.1 温度计工作原理方框图 电阻R,R,二极管VD,VD,三极管V构成温度传68131感器电路。其中VD、VD串联作为测温探头。R,R、VD、12683V构成恒流源电路,给测温探头提供恒定的正向电流,二极管1 VD起温度补偿的作用,保证恒流的温度稳定性。 3 温度计的核心部件是ICL7107,它是美国INTERSIL公司生产的A/D转换器,是单片CMOS三位半双积分型A/D转换器,它内部包含了线性放大器、模拟开关、时钟脉冲振荡器、基准电压源、七段译码器和LED显示驱动电路。因此ICL7107可以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管。ICL7107是在双电源,5V,,5V供电条件下工作。还具有自动校零和极性自动转换功能,ICL7107功能强、功耗低、输入阻抗高。 电路中R和C构成振荡器的RC网络。R和C按图示取1111值时,时钟脉冲频率为45KHZ,这时每秒钟约可出现三次读数,即三次A/D转换。 电路中C是积分电容,R是积分电阻,C是基准电容,522 C为输入滤波电容,R为输入限流电阻。由于C和R直接影3352响电路的测量精度。所以应保证二者的质量。积分电容应选用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4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具有较低的介质吸收性能的聚丙烯电容,积分电阻选用无感式涤纶电容。R,R为限流电阻。 912 核心部件ICL7107与国产的CAD7107及Teledyne半导体公司的TSC7107在功能、性能和封装形式上完全相同,可互换使用。 1.3控制器的设计 控制器的选择极其重要,因为设计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设计中思考了几种控制装置,对几种控制装置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3.1机电式恒温控制器 利用常规的机电式恒温控制器——双金属片来控制水温。所谓双金属片就是用黄铜和紫铜粘和而成。黄铜受热后膨胀得比紫铜多,于是,使金属片弯曲。把一端固定住,另一端就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移动。来实现与加热电路间电触点的接通和闭合,从而控制加热器的通断电达到控温的目的。 该控温器的优点是:原理简单,应用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存在较大缺点:长时间使用机械性能降低,温度控制精度不足。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5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1.3.2集成控制器 本控制器采用74LS688集成块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可控硅的通断,在温度较高时输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可控硅关断,加热器断电,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输出高电平,三极管饱和导通,可控硅导通,加热器得电加热,温度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加热使加热设备内保持恒温,该控制器灵敏度非常好,线性度高,还可任意设定温度。图1.3为控制器电路图. 该集成控制器具有控制温度准确、性能稳定、工作电压低、使用安全等优点。 T2T1 T 3WG,12V R1 R2 V,220VC2 C190130.1μ47074LS68825VR31 791223 图1.3控制器电路图 1.4总体方案的设计 由于恒温器的设计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首先考虑的是采集温度信号的及时、信号的利用程度和对加热装置的控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6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制,所以采用数字式电子温度计采集和显示温度。比较器是很重要的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控温的效果,所以要求比较信号:一是准确;二是及时。本系统采用数字信号比较。模拟信号虽然可以通过比较器的跳变实现自动控温的功能,但是模拟信号不如数字信号可靠,很容易失真,因此采用数字控制。虽然也有竞争冒险,但与模拟信号的抗干扰、防失真相比,数字信号具有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对精确的控制很有利。比较时用七段码等值比较,因此采用八位数值比较器74LS688来实现设计要求是较好的方案。系统包括:温度采集、A/D转换、比较器、温控装置、计数装置、译码和显示等部分。系统框架图如图1.4所示。 温度传感器 线性放大 译 码 数码显示 水 容 器 加 热 器 控 制 器 比 较 器 恒温设定 计 数 器 译 码 数码显示 图1.4 系统框架图 图1.4中水容器是一个铁质桶组成的,上面带一个铁盖,并装有一个加热器和一个搅拌器,加热器采用1000瓦圆圈形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7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普通电热器,搅拌器是为了容器中的水均匀受热。恒温设定采用小型按钮输入,也就完成了给计数器提供信号。计数装置包括脉冲电路和计数器。采用555定时器组成计数装置的脉冲部分,而计数器应用74LS190可预制十进制BCD同步可逆计数器可以实现功能。译码采用74247BCD,七段译码器来完成,数码显示均通过共阳极数码管来完成。控制器根据两种方案优缺点的比较,采用集成控制器来实现。线性放大部分由市场最新产品ICL7107A/D转换器来实现。 第二章 设计方案的理论分析 2.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种类繁多,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性能也有所不同,测温范围也有所差异。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偶、电阻变化原理的热敏电阻和P—N结结电压变化的半导体二极管。 热敏电阻由于是由金属氧化物陶瓷半导体材料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制成的测温元件。所以灵敏度高、体积小、热惯性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8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小和价格低,但由于在40C,90C范围内非线性严重、稳定性很不好,而且还需要较复杂的调整电路,因而不是理想的传感器。 热电偶是利用物理学中塞贝克效应制成的温度传感器。热 。电偶虽然温度变化缓慢,但是在40,90C范围内输出电压与温度是非线性关系。若想得到线性变化关系需要硬件电路和软件计算机等来校正。但电路太复杂,不适合恒温器的设计要求。 半导体二极管传感器,结电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当温 。度升高1C时约下降2.1mV电压。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热时间常数约0.2s,0.3s。灵敏度较高,精度也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因而采用二极管、电阻、三极管组成设计中的温度传感器。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决定于正向电流的大小和环境温度。当正向电流一定时,正向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于普通的硅二极 。管IN4148而言,具有约,2.1mV/C的温度系数。两个IN4148 。串接时,总的正向压降与温度的关系为,4.2Mv/C,通过计算可得恒流源提供给VD、VD的恒定电流约为0.6mA。理论和12 。。实践都已证明在0C,100C的范围内,二极管的测温精度可 。达?0.1C,与其他温度传感器相比,在低温测量方面二极管温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简便的特点,是本设计的最佳传感器。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9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2.2 A/D转换器 温度是慢变化信号。但要求比较高的测温精度,因此采用抗干扰性很好的双积分型A/D转换器,若采用8位A/D转换器则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基于以上考虑,从能购买到的器件中,我选择ICL7107。ICL7107为三位半BCD码输出,转换时间为33μs,共模抑制比典型值为50μV/V,电源需?5V两路。具有自动调零和极性自动转换功能,可以满足设计中的精度指标。 2.3 比较器 比较器采用74LS688来实现效果。74LS688作为八位数值比较器只有在相等的时候输出信号为低电平,其它情况输出高电平,开关控制只有两种状态,低于则加热等于则断电。当断点后余热升温一些后,水温下降,比较器根据接受到的信号进行工作,输出比较值,形成0、1信号,通过三级管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实际的比较信号有三种状态控制,控制起来安全,没有冒险,但会使线路复杂。考虑一是工艺问;二是信号太多易造成混乱,并且加热器的控温也特殊,由室温开始加热,当等值已经断开,只要适当改变加热器的功率和比较范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0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围,完全可以使比较大于的情况得以控制。又考虑冒险和复杂电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故决定采用简单的方法控制复杂的比较过程,即用两种情况控制。 2.4 控制装置 运用74LS688集成块的端只有相等时输出低电平,P,Q 其他情况均输出高电平的性质来控制可控硅。74LS688是八位数值比较器,可对两个8位字码进行逐位比较并且指示它们是否相等。当端输出低电平时两个8位字完全相等。三极P,Q 管基极输入0信号时三极管截止,可控硅断开,加热器断电。考虑加热器的电流比较大,防止可控硅因电流过大而损失,因此,采用最大电流12A的元件。 2.5译码和显示 由于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和设定温度时产生的均为BCD码,所以必须通过译码器进行译码,才能在数码管中显示,我们采用了74247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该型译码器的耐压值为15V。74247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低电平有效。集电极开路输出直接驱动数码显示器,可以使观察者清晰的看到数值,通俗易懂。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1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2.6 计数装置 技术装置包括脉冲电路、计数器。脉冲电路的产生和整形电路可以采用分立元件及门电路构成,也可采用555定时器来构成。但是采用分离元件及门电路组件复杂、误差较大,而555定时器是中规模双极型集成电路,只需外配几个阻容元件就可以实现功能,因此采用555定时器组成计数装置的脉冲部分。计数器采用74LS190可预制十进制BCD同步可逆计数器来完成功能。74LS190可以完成置数、加减法、进位和清零的功能,也可以通过时钟脉冲控制下一级的工作状态,所以采用该集成块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考虑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和使用者的方便,在设置恒温数值时采用三个按钮的控制,即可以使线路设置简单,又可以保证电路操作安全。 2.7 电源 本系统采用四路直流电源:+5V、-5V、+5V和+12V来工作。其中+5V电源分别给数字温度计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供电,这样可避免数字信号影响模拟信号,有利于提高温控精度和可靠性;-5V电源给数字温度计部分供电;+12V则给比较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2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器供电。 2.8 搅拌装置 由于加热器是安装在水容器内距离底部大约1cm的位置上,这样加热时容器内的水就会产生受热不均的情况,由此影响控温的效果,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办法是水在容器内不停地高速流动,以减少水温不均匀的几率,因此本系统安装了由小电机、搅拌器组成的电动搅拌器。 第三章 系统调试与数据分析 系统的调试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恒温器制作的成败。而整个系统的调试中温度计在使用前的定标是必需的,具体调试方法是:(1)把测温探头放入体积为1000ml的冰水混合物中,使RP调到最上端,调节RP使数码管显示“00.0”;12 (2)将测温探头置于体积为1000ml的沸水中,用温度计测出 。水温为99.0C,然后调节RP使数字温度计的数码管显示1 “99.0”。经过上述调节后,该数字温度计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3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在容器中放入常温的水,接通电源,设定控温值为 。。75.0C。观察测量温度计发现读数为75.1C时,加热器电源自动断开。由于余热水温继续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很小,到达 。。75.8C时水温开始下降,降到74.8C时可控硅又控制加热器 。加热,水温上升,当达到75.0C时又断电,这样不断的通断、电,实现实时监控的效果。但缺点是反复的通、断电对仪器的耐用型和可靠性要求较高,而且数字信号的控制也有危险性。 。但通过20次的温度设定和自动控制测试,可以基本达到?1C的要求,20次的温度控制测试发现有一次没能达到要求。温 。度计显示的数据和的温度计比较,测温误差在?1C左 。右。经过对系统的调试,最低测温可达0.0C,最高测温可达 。99.0C,满足需要测量的范围和准确性。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4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第四章 设计方案的改进 利用计数器和比较器的结合来控制加热器的通、断电,虽然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但电路焊制比较繁琐,线路太复杂,控温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恒温器的性能,对恒温器进行了技术改进,拟采用单片机实现A/D转换后送入PC机,PC机经过控制算法(PID)得到的控制量送到单片机中,单片机将根据控制量去控制可控硅的通断,以实现交流电功率的控制,使被控对象温度稳定在期望值上。该系统由于利用微机进行PID控制运算,很好地解决了人机对话,方便的根据实际情况输入预期的温度值和适合系统的PID参数,从而使系统应用在各种恒温控制的场合。另外,为了方便使用,得到最优参数,对用户输入的每组参数都计算出它们的控制质量评估参数显示在窗口中,是用户能够及时根据控制质量的好坏修改PID参量,而且对控制质量有个直观定量的认识。 4.1系统工作原理 图4.1是整个恒温系统的框图。本系统由五部分电路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5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构成。分别是测温电路、过零 PC 机 测 温 检测电路、控制电路、A/D转 接 口 换电路和通信电路。 8051系统 控制部分 4.1.1 测温电路 该电路的测温范围为:0, 图4.1系统框图 。120C;输出电压范围是0,5V。 电路的核心部件是温度传感器AD590,该传感器是以电流输出量作为温度指示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其测温范围在-55, 。+150C,其电流温度灵敏度是1μA/K,也就是说温度每改变一度则流过温度传感器的电流将会改变一微安。A点是个虚地点,所以稳压管LM336使得电阻R 和R上的降压稳定在12 2.5V,这样通过改变电阻R 和R的阻值就可以改变流过的电12 。流,0C时温度传感器AD590流过的电流是273微安。为了 。使0C时的对应输出电压为5V,必须使此时流过电阻R和3R的电流为零。计算得出电阻R选取为5K,滑动变阻器R421选取为5K,为了与A/D转换电路的输入电压范围相匹配,且 。使120C时对应的输出为5V,电阻R和R的阻值选取应满34 足如下公式:5V,(323μA,273μA),100K,电阻R选为360K,滑动变阻器R选为50K。电路如图4.2所示。 4 4.1.2 过零检测电路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6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为了减小截波带来的干扰,截波必须从零点开始,下面的电路就是为完成该任务而设计的。交流电压没有过零时,74LS14的输出总是高电平,只有过零时才输出一个低电平,用这个低电平做外部中断的触发信号。电路如图4.3所示。 +5V15V750R4R310K5K TIL117+15V R1R2V0LM336-15VAD59074LS14R -15V 图4.2 测温电路 图4.3 过零检测电路 4.1.3 控制电路 PID控制运算得出的控制量本身并不能完成控制,他还必须有一个执行电路和执行程序才能实现。当8051系统往非门送入一个高电平信号,MOC302的4脚会发出一个触发信号将可控硅打开,于是正弦交流电的一个波通过;当送入非门的信号是低电平,MOC302的4脚将打不开可控硅,正弦交流电无法通过,也就截去了一波。电路如图4.4所示。 4.1.4 A/D转换电路 温度的变化缓慢,对A/D的转换速度要求不高,本系统每10,15秒才采集温样一次,因此选用了一种低成本采用脉冲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7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调宽原理设计的A/D转换器,如图4.5所示。电容首先进行初始化,然后输入电压V与电容电压相比较,比较器将比较结in 果送到8051系统,由软件给出转换结果。由于8051系统的I/O口是准双向口,因此加了个10K的上拉电阻,使输入电平为可靠的高电平或低电平。电路如图4.5所示。 +5V Vin[0-5V]10K100K +5VR0.1KMOC302P1.0 61100K220V交流P1.524可控硅0.047微法 图4.4 控制电路 图4.5 A/D转换电路 4.1.5 通讯接口电路 由8051单片机组成的应用系统,要跟PC进行串行通信的话,必须加RS—232接口,因为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电平为TTL电平,IBM—PC机配置的是RS—232C标准串行接口,二者的电气规范不一致,因此要完成PC机与单片机的数据通信,必须进行电平转换。这是用1488,1489电平转换器完成TTL到RS—232C电平转换。 4.2 软件设计 整个温控系统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工作的,控制系统工作是由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8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A/D转换程序、通信程序、PID 控制运算程序和控制程序四部分有机构成的。 4.2.1 A/D转换程序 该程序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完成对电容的初始化,另一部分则完成采样。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比较器输出的判断,对电容进行充、放电,完成初始化过程,接着进行采样,通过对输入P1.0高点平的计数用脉冲调宽原理实现8位A/D转换。 4.2.2 通信程序 要实现单片机和PC机间的通信,通信双方必须遵从统一的通信协议。约定如下: (1) 单片机和PC即可发送又可接收; (2) 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波特率为9600bps。接收/发送 11位信息,一位停止位,无奇偶较验位; (3) PC机和单片机都采用串行口查寻方式进行发送和 接收。 单片机的接收/发送程序:设定定时器T为定时方式2,1 SMOD设置为采用串行口方式3;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由初始化、接收和发送三部分组成。 PC机的接收/发送程序:程序用C语言编写,分初始化、接收和发送三部分。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19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4.2.3 PID控制运算程序和读参数表程序 最优化理论可以证明,PID控制能满足相当多的工业对象的控制要求。PID调节器是根据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得出输出控制量。 模拟PID调节器的理想算式为: U(t)=P,e(t)+1/Te(t)dt+T de(t)/ dt, 1D, 式中U(t)--调节器输出 e(t)--调节系统的控制偏差 比例系数 T--积分时间 T--微分时间 P--10 由于计算机控制系数为离散系统,因此应将上式离散化并采用增量式PID离散表达式: ΔU(k)=P,e(k),e(k-1),+P e(k)+ P,e(k),2e(k-1)+ e(k-2), iD 式中ΔU(k)--t时刻的输出增量 k e(k)--t时刻的控制偏差 k 。 其中e(k)=w,y(k)为设定值,如温度设定为35C,y(k)为t时刻系统温度输出值。 k P--积分系统 P--微分系统 iD 其中P、P、P系数在实验中调试、整定。为了克服控iD 制计算中发生的积分饱和现象,实际中采用了分离算法,其控制算式为: 当e(k)>εP运算 D , 当e(k)εP运算,其中ε为控制误差。 D PID控制运算程序是由核心部分与辅助部分组成,核心部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0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分实现PID的控制运算,并向8051系统发生控制指令,通过控制硅的通断实现对恒温箱的温度控制。辅助部分实现参数的设定及控温图形的显示。系统控制流程图如图4.6所示。 画 作 标 接收PC机控制指令 读键盘输入的参数 调节热 产生定时触发脉冲 PP和W P i D功率 接收采样值并画出 测 量 温 度 PID控制运算 向PC机传送温度值 送出控制量 单片机 PC机 图4.6 系统控制流程图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1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结 论 本文详细叙述了恒温器的设计方案及其理论分析、系统调试与数据分析。设计方案采用半导体二极管为温度传感器,利用比较器来控制可控硅的通断,从而实现控温的目的。该恒温器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原理简单易懂,广大用户很容易掌握和应用,且可任意的设定温度。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恒温器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我自行设计的恒温器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方案利用计算机实现PID控制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通过编程优化PID控制过程,一台计算机可同时对多个参数进行控制,还可以实现打印、显示、报警等多种功能,从而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控温精度。缺点就是元件价格高,不能广泛被广大用户所接受,控制程序的编制也是一个难度。 本次设计和制作恒温器是成功的。在实践中对电子设计的知识又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焊制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受益菲浅。以后我将不断的学习和了解相关恒温器的知识及其发展动态,使恒温器的设计达到更高的性能指标。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2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致 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材料的准备阶段,对电子等相关知识进行了查阅和再学习,得到了理学院资料室杜瑞婷老师和图书馆老师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恒温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得到了系里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是我的指导教师颜正先老师,他在百忙之中多次的为我的论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并且耐心讲解,这一切都激励着我不断的进步,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3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参考文献 ,1, 欧伟民. 自制数字温度计. 电子制作(J). 2001(6). ,2, 柯世璧. 自制简易恒温器. 电子制作(J). 2002(7). ,3, 蔡德权. 家用电热开水器控制装置. 家用电器(J). 2000(5). ,4, 何希才. 新型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实例(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002. ,5, 李健云, 张振辉, 訾壮辉. 一种新型恒温控制系统. 黑龙 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 1998(1). ,6, 余人杰. 计算机控制技术(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社. 1995 ,7, 杨旭东. 实用电子电路精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1999. ,8, 黄贤武, 郑筱霞, 曲波, 刘文杰. 传感器实际应用电路设 计(M). 成都:电子科学大学出版社. 1997. ,9, 杨素行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 1998. ,10,余孟尝.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 1999.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4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11, 岑贤鸿,袁光明. 实用双向可控硅应用500例(M).成 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12, Michael John Sebastion Smith. Application specitic Integrated Circuits . ADISDN—WESLEY. 1997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5 页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d a new system that it utilized arithmetic figure signal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sign project. This system exploit two diode as temperature transducer. Temperature transducer collected from emillative signal to figure signal. It was showed to all the way, the other way is control silicon control go on and off through the signal comperation of contrastor and count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te of temperture control, it improved the design project, then the design project was controlled by computer. Key words: Thermostat Automatic control Temperature Accuracy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第 26 页
/
本文档为【毕业设计(论文)-恒温器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