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2018-03-02 7页 doc 22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doc)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语文学刊2011年第6期 2O世纪3O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李舒杨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摘要]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 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 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
(doc)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doc)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学刊2011年第6期 2O世纪3O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李舒杨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摘要]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 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 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 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沈从文;抒情小说;《边城》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1)06—0043—02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湘西风景如画,民风古 朴,充满奇风异俗,并且少数民族众多,苗区的俊男俏女,军 官,土匪,舟子,私娼等等,都出现在他的创作中.沈从文13 岁参加当地的预备兵技术班,两年后以补充兵的名义驻防辰 州,怀化,还到过四川,贵州等地,在这一段浪迹江湖的日子 中,沈从文结交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沈从文在少年时代就熟 读了社会这本大.沈从文于1922年只身来到北京.求学 不成,沈从文开始从事写作,到了1924年,开始受到徐志摩, 胡适等人的注意,他的文章常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 《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沈从文与徐志摩的关系,可说是介 于弟子与朋友之间.有人说徐志摩发现了沈从文,也有人说 徐志摩提携了沈从文.”…正是徐志摩的全力提携,沈从文 才得以摆脱困境,实现了靠写作维持生计的理想.沈从文能 在数年之内,成为中国一流的作家,除了本人的才气和勤勉, 徐志摩的处处提携,也是不可忽视的.沈从文从步人文坛, 到成就大名这一个时期,都是和新月集团紧紧连接在一起 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月社自由主义的创作倾向对沈从文 的影响很大. 到了三,四十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显着的成熟了,从 理论到作品,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沈从文通过对乡村生命 形式的歌颂,以及城市生活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他的人与自 然和谐共存,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 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 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湘西系列展现了沈从文文学创作 的总主题和他的文学理想,沈从文不是从政治经济角度探索 社会进步的道路,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寻求重造民族品格的 门径.沈从文在创作中,注重创作主体情绪的投入,追求小 说的抒情性,将诗和散文引入小说,丰富了小说的抒情容量, 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诗化效果. 现代抒情小说正是发轫于革故鼎新的文学变革时期,出 现了以鲁迅,废名为代表的乡土抒情小说和以郁达夫,郭沫 若为代表的浪漫抒情小说.经过十年的创作实践,3O年代的 抒情小说已经摆脱了郁达夫”沉沦”式的情感宣泄,出现了抒 写乡土体验或与心灵自传相结合的新的小说形态.京派小 说家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能超越具体派别争取宽容的态度,选 择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加以融合,把浪漫激情消融在古典法 则中,讲究文风的浑融,和谐和节制.按理说,以阶级矛盾和 民族解放斗争凸现时代主潮的3O年代,并不适合抒情小说 的创作,在创作责任感的驱使下,作家们一般不会选择与时 代政治悖理的抒情文学,在黑暗动乱的年代,作家应更多的 关注国家的危难,民族的命运.而抒情小说一般以忧郁感伤 的情调表现人的情感美,道德美,这种浪漫主义的情调与时 代气氛实在不相协调.因此在30年代的文学论争中,抒情 小说常处于被左翼作家批判的境地,京派作家没有去强调文 学为现实服务,对文学大众化也表示冷淡,而较多地关注人 性的具体体现.京派作家把创作视为自由生命的自由表现, 尊崇自由,主体,自我,个性,朱光潜在《自由主义与文学》里 明确声明:”自由是文艺的本性,所以问题并不在文艺应该或 不应该自由,而在我们是否要文艺.”L2J稍1917年新文化运动 首先关注的是文学革命,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经过十年的 时间,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它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 文体建设.京派和海派,其流派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文 体特征以及以文会友过程中因趣味相同而形成的群体意识 上,于是在1933年至1934年间发生了京派与海派之争.沈 从文撰文批评了海派作家缺少文学事业的尊严感,讽刺了海 派”玩票白象文学作家”的创作态度,认为海派是”名士才情 [作者简介]李舒杨,女,辽宁朝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 43.--—— 现代文萃李舒杨/20世纪3O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与”商业竞卖”相结合的产物.京派作家向来是以真诚为 标榜,关注人生,追求艺术的独立品格,讲求纯正的艺术趣 味.以表现人情美,人性美为创作的最高旨趣.沈从文曾经 明确表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 头堆砌它.精致,结识,匀称,形体虽小却不纤巧,是我理想 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在与海派作 家论争中,不仅从理论上逐渐加以完善,而且不断提高自身 的实践能力,创作出了既能彰显本流派理念,又具有较高艺 术水准的作品.作家创作于1934年的中篇《边城》代表了其 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正如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 评价:”在沈从文成熟的时期,他对几种不同文体的运用可说 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边城》是最完善的代表作.” 当”左翼”文学成为文坛主流时,沈从文没有追随大流选 择对现实革命的书写,而是主张”从’争夺’以外接受一种教 育,用爱与合作来重新解释’政治’二字的含义”.沈从 文虽然受到鲁迅的影响,却无意追随鲁迅去反映农村的落后 面貌和国民愚昧的精神状态,而是醉心于表现乡土的朴素与 宁静,湘西人民的和谐人性,也就是说,鲁迅是从启蒙主义的 角度改造国民性,沈从文则是从人性的角度通过他的作品寄 托他作为一个”乡下人”的灵魂的痛苦挣扎,”在古典庄严与 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抒情 诗”[. 《边城》反映的是湘西一个边远的小城茶N-十世纪初 的社会人生风貌.”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沈从文从湘西 来到北京,对灰色都市的无聊堕落,庸俗自私深恶痛绝,这引 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古朴的民风十分怀念,同时他感 到这种淳朴的民风即使在湘西也在逐渐消失.因此,在抗战 之初,沈从文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故乡湘西作为他想象的着眼 点.1934年冬,在时隔了18年后,他重游湘西,之后写了《边 城》,《湘西散记》,来记录他对于改变了生活模式之后的湘 西所生的种种感触,尽管那里仍保留着相当程度的纯净的牧 歌风格.沈从文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 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 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 看来,事事物物自然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 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 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 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敬鬼神 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 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沈从文创作《边城》的目的, 不是为了描绘一幅与现实隔绝的世外桃源图,而是要表现 一 44一 一 种”人生形式”,并在这人生形式里,注入自己在三十多年 的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 小说以翠翠的爱情为主线.翠翠的爱情纯净,自然,超 越一切世俗利害.她对傩送的爱,虽有一个从下意识的朦胧 感受到明确体验到的发展过程,但傩送是她的初衷所归.而 傩送对翠翠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明确的追求,但是一座 碾坊却横在他们之间.除了碾坊,横在翠翠和傩送爱情中间 的还有天保.兄弟二人同时爱上单纯善良的翠翠,天保派人 说媒,傩送也被王团总看上,在这种情况下,傩送不要碾坊要 渡船,与哥哥相约唱情歌让翠翠自己选择.天保自知唱不过 傩送,为成全弟弟,外出闯滩,不幸遇难.傩送因哥哥的死悲 痛不已,无心留恋儿女之情驾船出走.爷爷经受不住这些打 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溘然长逝,最后留下翠翠孤独的 等在渡口.人生中的”偶然”与人心的隔膜共同营造了《边 城》凄清而寂寞的氛围.沈从文在《边城》里,不只写了一个 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出湘西小儿女不能自主把 握命运的人生悲剧,作者寄托了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整个 作品充溢着叙事,抒情与象征,想象相合的诗的气氛,显得素 朴,清淡,悠远,隽永,发人深省. 《边城》构筑了一个理想化的牧歌世界,寄托着沈从文对 于湘西世界的复杂情感:这一世界的牧歌性越是美好,对其 逝去的悲哀也就越深沉;反过来,越是意识到牧歌逝去的悲 剧命运,也就越要极力构筑一个完美的牧歌世界.正如前文 提到的,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探索社会 进步的道路,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寻求重造民族品格的门 径.沈从文对灰色都市的无聊堕落深恶痛绝,他重新审视传 统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将笔触伸向对人性美好的发 掘,希望借助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重塑民族精神和文化重 建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韩石山.徐志摩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王吉鹏,申勇.鲁迅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M].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6. [3]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C]//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1984.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O卷)[M].花城出版社,三联 书店,1984. [6]赵学勇.非抒情时代的抒情文学——_30年代抒情小说论 [J].文学评论,2010(1). [7]沈从文.长河[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
本文档为【(doc)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