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2017-09-02 8页 doc 26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象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把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存在能说明物质处于液态时所特有的许多现象,比如泡沫的形成、润湿和毛细现象等等。在工业技术上,如矿物的浮选技术和液体输送技术等方法都要对表面张力进行研究。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拉脱法、毛细管法、最大气泡压力法等。本实验采用拉脱法的是一种直接测定方法。 【实验目的】 1、学习焦利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液体表面的性质,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
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用拉脱法测液体面张力系数 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象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把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存在能物质处于液态时所特有的许多现象,比如泡沫的形成、润湿和毛细现象等等。在工业技术上,如矿物的浮选技术和液体输送技术等方法都要对表面张力进行研究。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拉脱法、毛细管法、最大气泡压力法等。本实验采用拉脱法的是一种直接测定方法。 【实验目的】 1、学习焦利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液体表面的性质,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原理】 -8液体表面层(其厚度等于分子的作用半径,约10m)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是不同的。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四周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所包围,它所受到的周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由于液体上方的气相层的分子数很少,表面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的向上的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合力不为零,这个合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如图4.15-1所示,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直到处于动态平衡,即在同一时间内脱离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分子数和因热运动而到达液面的分子数相等时为止。 图4.15-1 液体表面层和内部分子受力示意图 将一表面洁净的矩形金属丝框竖直地浸入水中,使其底边保持水平,然后轻轻提起,则其附近的液面将呈现出如图4.15-2所示的形状,即丝框上挂有一层水膜。水膜的两个表面沿着切线方向有作用力f,称为表面张力,φ为接触角,当缓缓拉出金属丝框时,接触角φ逐渐减小而趋向于零。这时表面张力f垂直向下,其大小与金属丝框水平段的长度l成正 1 比,故有 f,2,l 式中,比例系数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在国际单, -1位制中,的单位为N?m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和它上方的气,, 体成分有关。实验表明,液体的温度越高,,值越小;所含杂质越多,,值也越小。因此, 值时,必须注明是在什么温度下测定的,并且要十分注意被测液体的纯度,测量在测定, 工具(金属丝框、盛液器皿等)应清洁不沾污渍。 F φ l f d 水面 φ φ W f f 液体表面张力受力分析 在金属丝框缓慢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金属丝框下面将带起一水膜,当水膜刚被拉断时,诸力的平衡条件是: F,W,2,l,ldh,g (4.15-1) 式中,F为弹簧向上的拉力,W为水膜被拉断时金属丝框的重力和所受浮力之差,l 为金属丝框的长度,d 为金属丝的直径,即水膜的厚度,h为水膜被拉断时的高度,ρ为水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ldhρg为水膜的重力,由于金属丝的直径很小,所以这项值不大。 2l,由于水膜有前后两面,所以上式中的表面张力为。 由(4.15-1)式中解得: FWldhg,,, (4.15-2) ,,2l 实验中先测出焦利秤的倔强系数k,然后用焦利秤测出和(4.15-2)中F,W相对应的弹簧伸长量ΔL,则有: 2 kLldhg,,, (4.15-3) ,,2l (4.15-3)式即为实验公式。 【实验仪器】 焦利秤、金属丝框、砝码、玻璃皿、游标卡尺。 一、焦利秤简介 焦利秤的构造如图所示,它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测微小力的精细 弹簧秤。一金属套管A垂直竖立在三角底座上,调节底座上的螺丝, 可使金属套管A处于垂直状态。带有毫米标尺的圆柱B套在金属套 管内。在金属套管A的上端固定有游标,圆柱B顶端伸出的支臂上 挂一锥形弹簧S。转动旋钮G可使圆柱B上下移动,因而也就调节 了弹簧S的升降。弹簧上升或下降的距离由主尺(圆柱B)和游标 来确定。 E 为固定在金属套管A上一侧刻有刻线的玻璃圆筒,D为挂在 弹簧S下端的两头带钩的小平面镜,镜面上有一刻线。实验时,使 玻璃圆筒E上的刻线、小平面镜上的刻线、E上的刻线在小平面镜 中的象,三者始终重合,简称“三线对齐”。用这种方法可保证弹簧 下端的位置是固定的,弹簧的伸长量可由主尺和游标定出来(即伸 长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值),一般的弹簧秤都是弹簧秤上端固定,在下 端加负载后向下伸长,而焦利秤与之相反,它是控制弹簧下端的位 置保持一定,加负载后向上拉动弹簧确定伸长值。C为一平台,转动 其下端的螺钉时平台C可升降但不转动。 设在力F作用下弹簧伸长Δl,根据虎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伸长量Δl与所加的外力F成正比,即 F,k,l 式中k是弹簧的倔强系数。对于一个特定的弹簧,k值是一定的。 如果将已知重量的砝码加在砝码盘中,测出弹簧的伸长量,由上式即可计算该弹簧的k值。这一步骤称为焦利秤的校准。焦利秤校准后,只要测出弹簧的伸长量,就可计算出作用于弹簧上的外力F。 【实验内容】 1、 测量弹簧的倔强系数k。 将弹簧、砝码盘挂在焦利秤上,调节三角底座上的螺钉,使小镜M穿过玻璃圆筒E的 3 中心,这时弹簧将与金属套管A平行。 在秤盘上加1克砝码,转动旋钮E使弹簧上升,直至“三线对齐”为止。这时读出游标零线所指示的毫米标尺B上的读数L 。以后每加0.5克砝码,调整一次旋钮G使“三0 ,再记下B上的读数,直至加到3.5克。之后递减砝码,每减0.5克,调整一线对齐” 次旋钮G使“三线对齐”,记下B上的读数,直至1克砝码。将所记数据填入表格,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倔强系数k值。 2、 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将待测液体倒入洗净干燥的烧杯中,置于平台C上,并将金属丝框悬挂于砝码盘下端的小钩上,使金属丝框完全浸入水中,调节旋钮E使 “三线对齐”。调节时要保证金属丝框始终处于水面以下。 转动平台C下端的旋钮使平台稍微下降一点,然后调节旋钮G重新使 “三线对齐”,重复上述调节,当金属框刚好到达水面时,记下旋钮的位置S 。使平台H继续下降一点,1 然后调节旋钮G使 “三线对齐”,不断重复该步骤,金属丝框将慢慢露出液面,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带起一液膜,直到液膜被破坏时为止。记下液膜被破坏时毫米标尺上的读数L(用游标读到0.1mm)和旋钮的位置S,如图( 4.15-4)所示。12 小玻璃圆筒 镜 S1 h S2 图4.15-4 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示意图 用吸水纸将金属丝框上的小水珠轻轻地吸去,转动升降旋钮G使金属丝框缓缓下降, 4 F,W,k(L,L)直到“三线对齐”,读出毫米标尺上的读数L,则公式(2 )中的。 212 将步骤2重复5次。 3、 用游标卡尺测金属丝框的长度l和直径d各一次。 4、 求h值,测量过程中S和S之差即为水膜的高度, h = S,S。 1212 5、 用温度计测出实验时的水温。 注意事项: 1、 焦利秤中使用的弹簧是精密易损元件,要轻拿轻放,切忌用力拉。 、 实验时动作必须仔细、缓慢。平台一次只能下降一点,如果动作卤莽,会使液膜2 过早破裂,带来较大误差。 3、 每次实验前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玻璃杯和金属丝框,然后用洁净水冲洗多次才能使用。实验结束后用吸水纸将金属丝框表面擦干,以免锈蚀。 【数据处理】 1、求弹簧的倔强系数k。 测弹簧倔强系数k 测量次数 0 1 2 3 4 5 砝码重量(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增重读数L(mm) I ’ 减重读数L(mm) I L平均值(mm) i ,l,L,L (mm) ii,3i 2 1(mm) ,l,,li,3i,0 3mg-1计算倔强系数 (N?m), k,, ,l -1k,k,U, (N?m) k ,2、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5 表4—38 测定表面张力系数 测量次数 1 2 3 4 5 L(mm) I L(mm) 2 ,L,L,L(mm) 12 ,L平均值 S 1 S 2 h = S,S12 h平均值 金属丝框长度l= (mm) , 金属丝直径d= (mm) ,,,,kLldhg-1,,,计算表面张力系数 (N?m) 2l 【预习思考题】 1、 焦利秤与普通秤有什么区别,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 为什么要采用“三线对齐”的方式来测量,两线对齐可以吗,为什么, 【实验后思考题】 1、 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时,其测量结果一般要偏大,试分析产生这种系统误差的原因和应当如何修正。 2、 试用图解法求焦利秤弹簧的倔强系数,并将所得结果与逐差法算出的倔强系数作比较。 6
/
本文档为【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