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2017-10-16 12页 doc 33KB 1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word】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 ?》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今传媒2010年第9期广播影视评论 木至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 动画木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本廿卞 7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文化的新意和活力在于它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转换,这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古诗?木兰诗》塑造了一个特 定历史时期男性文化体系下的孝顺女子.1998年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以不同的文化语境...
【word】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word】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 ?》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今传媒2010年第9期广播影视评论 木至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 动画木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本廿卞 7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文化的新意和活力在于它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转换,这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古诗?木兰诗》塑造了一个特 定历史时期男性文化体系下的孝顺女子.1998年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以不同的文化语境重 新理解母本,三个木兰形象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皆不相同本文以木兰形象为研究对象,借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两部影片如 何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互动,梳理并探究这种文化转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木兰;文化转换;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70—03 一 ,溯源《木兰诗》:”独特方式的孝道” 是木兰形象的本源 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从宋 代起,它的产生年代和作者,就有不同的记载和争议.据《文 学百科全》记载:木兰诗原先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 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到唐代重新 被韦元甫发现,拟作《木兰歌》一首,收入在《文苑英华》 中.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也就是从这首古诗开始,木兰这一艺术形象便一直活跃在戏 曲,说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唐朝因她代父从军而追封她为 „哮烈将军”,设祠纪念,除此之外,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 并无更多的记载[1】.《文学百科全书》的描述代了多数人的 看法: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尚武风气;表达了北方 人民憎恶战乱,渴望和平的意愿;对木兰更是全面赞扬—— 勤劳善良,端庄从容,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尤为重要的是 认为木兰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思想.笔者重新对古 诗的内容,安排以及当时的现实进行分析,认为木兰从军的 本源只是对父亲尽了某种”独特方式”的孝道: (一)重孝道 诗的开场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铺陈木兰从军的起因: 点兵.父亲参战,却无儿可替.到战事结束”可汗问所欲,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渲染木兰急切回 家的心情;而诗的结尾处又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描写木兰弃官 回乡,重拾红妆的喜悦.作者无时不在突出木兰尽”孝”这一 主题.”替父从军”是特殊战争年代的一种独特的”孝道”方式. (二)淡化战争 70 诗中只有六句是关于战争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随后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只是用册封和赏赐来 暗指木兰在战场上曾有过的机智和英勇.疏于战争的描写固 然是不便于描写女子在战场的实景;更重要的是在淡化鲜明 政治色彩的”忠”.从诗的内容,数量分配上也可以考量出《木 兰诗》作者并不打算表现”忠”军爱国,仅是借势赞扬木兰的 „哮”之不易. (三)避开木兰的女性特征 古诗中既没有对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做具体描写,更没 有想过要描述木兰的爱情生活,只是在结尾的两句”雄兔脚扑 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开事实 真相,这种叙事方式和隐喻风格也恰恰说明作者有意在避开 “女扮男装”. 参与战争的木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性角色.”男”木兰 在军营实际生活的缺失,说到底也是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当时 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只有获得了男性的装扮,木兰才能做男 人可以做的事——打仗.”替父从军”的木兰始终都是一个 “男”木兰,在这个木兰身上是没有女性特征的,因此以她来 证明的?锥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也只能是一种虚 假的,表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而当木兰放弃加官进爵,急 盼回到家乡,重返女儿身,也不是她藐视功名.而是因为木 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尽孝.战争结束就意味着”尽孝”的 任务完成. 笔者因此认为木兰从军的本质——就是女子未出嫁前的 从父,尽孝.而后拒绝封赏,返归故乡,只是木兰对自身社 会角色的一种本能反应. 二,迪斯尼版《木兰》与电影《花木兰》 收稿时间:2010.07—15 作者简介:李芸(1974一),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传播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研究. 今传媒2010年第9期广播影视评论 出,取得了当年票房排行第13的成绩.2009年由香港导演马 楚成组织人马,赵薇,刘烨,房祖名主演的《花木兰》又在 中国内地上映.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芒特罗斯说:”我 们的分析和我们的理解,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 会和学术现状为出发点的;我们所重建的历史,都是我们这 些作为历史的人的批评家所作的文本建构.”【2】如此而言,在 新的历史性的创作版本中,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又将呈现 出什么样的新意呢? (一)迪斯尼版木兰》的形象——”陌生”的中 国人 这部影片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热议. 人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是如何拍出这么好看的动 画?而我们却不能?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几个数字就能说明:1998年迪斯 尼佛罗里达片场耗资一亿美元,动用了700多位动画师,历 时5年,成就了一部好片. 我的问题是:迪斯尼是如何改变了这个人物?他们是如 何将木兰塑造成我们眼中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 1.故事的重点由原诗中的?哮”转到了全球通行的”忠”.主 角不仅仅是为了孝顺父亲而易装从军,更是一个有着报效国 家志向的女英雄.影片通过对价值观念,人物刻画,人物外 形,动物,情节,场面等进行改编,使得一个原本有着浓厚 封建意识的故事,变成了能被全世界的观众接受的文本. 2.电影处处”体现了美利坚的精神内核,即女权主义与个 人英雄主义”.动画木兰渴望为家庭,祖先争光,给他们带来 荣耀,但也不以丧失自我为条件.开场时皇帝预言式的独白 “一 个勇士有时就可以决定一切”就已经暗示了个人英雄主 义的情结;木兰受伤后被揭发出女性身份后沮丧的台词设计 “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我自己”.更可以视为是 女权和个人主义的观点.影片中木兰的身份暴露是一个意外 的悬念设计,也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而后她凭借着自身的 聪明才智以及矫健敏锐的功夫挽救了男人,也挽救了男人们 管理的国家.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对女性那种独特的欣赏视角. 美国的审美观诠释中国的古代故事,西式的想象重塑了 一 个新的中国故事,动画《木兰》既不单纯蕴涵中国风味, 也不单纯是美国产物,而是融合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 化元素,成为一个东西兼并的杂交混合体.中国人物,西式 解读,形成了一盘中西文化混合大餐.l3J??美国式的时尚,风 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的传播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其他 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一种单向的?同质化?和?同步化? 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中.”[41许多主流文 化代表和大众认为《木兰》拍得好,值得赞美;但也有人将 其上升到文化侵略的高度.我觉得与其抵制或者盲目抬高, 不如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好莱坞在努力渲染,强化该故事 文本固有的传奇色彩和观赏效果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没有忘 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揣摩和表现这个巾帼奇女子应有的情感 历程. 好莱坞生产中国题材动画大片的主要目的是要以中国人 熟悉的题材打开中国市场,继而满足自己的利益所需.(沐兰》 是以全球观众为营销目标.大众文化自然是要迎合大众的口 味.动画片《木兰》中诚然有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文 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实现了创新.罗 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 形式之问常有争议的结合.”[51这意味着全球化就是文化之间 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 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 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61本文视这种过程,这种结合就是文 化转换. (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形象—— 英雄中的女性 马楚成改编的《花木兰》也有突破之处.这部电影的情 节是在清代的小说基础上,再勾兑上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言 语说辞.历代对木兰的改造都没有跨出中国封建制的底线, 特别是清代,更是将儒家的所有??美德”如忠,孝,烈,贤, 贞都加在了木兰身上,并表现到了极致:木兰为了皇帝而牺 牲了自己的婚姻,放弃了自己的夫人地位,而让位给了敌方 的女子,自己甘愿为妾. 电影《花木兰》在叙事和故事结尾修改比较大,马厩邂 逅开始木兰爱情,事业的两条线索:爱情在历经获得,失去, 重获,再失;功名则跟着此起彼伏.荡气回肠的爱情与忠君 报国交织在一起.为国家,为爱人,木兰最后还是割舍了与 太子的两情相悦,让太子最终娶了敌方的公主,从而结束了 北魏与柔然的战争,带来了中国北方的和平和安宁.和亲政 策是中国古时朝廷普遍使用的一种外交政策. 电影一开场就解释了木兰与一般女子的不同,她的果敢 是来自军户之家的传统,母亲的早逝和自小的习武等.这样 就很顺其自然地引出替父从军的壮举.除了开场”木兰参军” 前流露出一丝喜气,整部影片基调都是悲壮和凄美的.尤其 是后半段的际遇:征战过程中一时冲动吃了败仗,害死兄弟, 内疚而意志消沉;接着在出征柔然的过程中受到上级陷害, 兵困峡谷,缺粮少药几乎没了性命;只身入虎穴好不容易杀 死了柔然单于,救出太子,却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与柔 然公主联姻……完全颠覆了古诗和迪斯尼版的木兰意气风发 的形象.”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 民谣变成了史诗! 此次在木兰形象上主要出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1.从花木兰这个传奇女子的性情蜕变与情感经历人手, 用个人的成长经历来构建整个故事,让长达12年的军旅生涯 变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木兰是英雄,却不是男性词典里 的英雄形象;木兰更是一个女人,面对死亡,面对爱人,面 对背叛,女人那独有的挣扎,不屈不挠与顽强都从嘶哑的声 音,默默地流泪,大口地喝酒中缓缓流淌出来,细腻而真实. 2.影片在最后也没有给木兰留下一个田园美景或终成眷 属的美满结局,事实上经历过生死之后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再 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软弱似乎是女人的天性,让一个女人 和”软弱”挣扎,从而就成为了一个英雄.片尾木兰的那两句 话??从军十二年来,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你, 因为有你在,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每一天我也会这 样”让人真正体会着无可奈何中透出来的,独有的凄美和动 人. 3.这部电影更是从现代国家的战争视角去理解古代民族 融合的过程,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替换了中国古代特殊的 民族化语境.或许是因为现代人很难理解在中国文明历史和 71 今传媒2010年第9期广播影视评论 大国崛起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战争的是是非非.如何 跨越历史上的民族纷争与恩怨?如何将单一的抗敌,英雄模 式和卫国情结不抽象化,不概念化?实在没有必要在电影中 深究这种自身悖论,电影也只是一种娱乐. 2009年电影《花木兰》又一次让国人重温了这段古老神 奇的传说,深化,强化着人们对木兰的心理体验.毫无疑问, 木兰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在一辈又 一 辈中国人眼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文化魅力. 三,思考文化转换 社会,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理解文本和文 化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将它们置于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框架中. 民间传说是一种文化资源,改造之后总会有些异样.木 兰的爱情和自我追求都是故事的新元素,迪斯尼利用这段经 历重建了花木兰的故事.而作为一个不总是出现在战场上的 女人在面对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特别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 友一个个死去,那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创伤是毫无疑问的,女 人的多情和脆弱,以及挣扎和坚强,就成了中国版本中花木 兰的新特征. 无论是外国改编还是中国改编,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 读者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读者不同的需要来填补 母本的空白.古诗中的木兰孝道,是一种单方面的,无条件 的付出,西方人难以接受和理解;迪斯尼的《木兰》用自我 追求重塑了木兰,以美国方式肯定了木兰的自我价值.这既 迎合了西方的文化心理,也充分肯定了木兰的女性价值;中 国版的《花木兰》让人体验了??英雄般的女人”的双重人格, 感受”女人不易”的主题.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 运之后,进一步将爱国情节升华,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保家 与卫国延伸为社会大家庭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不可 分割的,同时也更是强化了”寻找自我”的主题,花木兰的”现 代女性”的性格更是醒目而深刻. 两部《木兰》在古诗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上成功架 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拓宽了古代文本的意义空间,实现了 与古代文化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1李兴兴.从花木兰看女英雄的塑造和重写【D】.硕士论文.暨南大 学,2006. 【2】自盛宁.2O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3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们.文学教育,2007(1). [4】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00(6). 【5】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王金盛.历代微型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上接第67页)也是负面新闻信息??警示”作用的体现. 展,墓,c三,重视评论,明确观点辩明真义展,引导公众求真务实,追求善与美,而不是起到相反作用.?.?.?.………??. 四,负面新闻信息进行建设性报道的方法 要对负面新闻信息进行建设性报道,具体到新闻采编层 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及早介入,掌握主动引导舆论 负面新闻信息往往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于媒体来说, 要占领新闻舆论引导先机必须”更快捷,更亲近,更主动”. 在舆论公开多元的环境中,越主动就越有利,越主动就越有 为. 这一点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新华社就迅 速播发了新闻,国内主要媒体也立即跟进,第一时间出击, 第一现场采访,拿回第一手素材;在报道内容上,更关注人 本身的命运和感受,体现出贴近性和亲和力.地震发生后, 虽然社会上各类谣言很多,但由于媒体掌握了舆论引导权, 相关辟谣报道很容易得到了公众信任. (二)全面报道,立体展现新闻事件 要掌握舆论引导权,对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加以影响, 还应该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涵盖其他相关新闻信息, 凭借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公众关注的焦点. 2009年8月2日,西安地铁一号线洒金桥站施工现场泥 土塌方,两名正在作业的工人被埋.《西安晚报》次日以《消 防官兵用手刨出被埋工人》为题进行了报道.新闻中不仅报 道了塌方事故本身,还着重描写了救援过程,市民网上送别 “工人老大哥”,通过对被埋工人命运的关注,展现事故中人 性与亲情的一面.组稿中关于地铁全线排查安全隐患的报道, 72 与新闻报道相比,时评更能体现媒体的意志.随着纸媒, 电视,网络各类评论栏目的兴起,媒体已经进入到”观点时 代”.要影响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必须善用评论引导舆论. 2008年3月下旬,”西安最美女孩”熊宁在支援青海省玉 树州受灾藏民的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她的经媒体报道后, 感动了数百万西安市民.但在社会各界纷纷学熊宁的同时, 也有一些人对她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不值”,”傻”.《西 安日报》陆续刊发了《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偶像》,《熊宁 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理想的追求者》,《有爱心就是美》, 《让善成为时尚》等多篇评论,引导公众追求善与美. (四)有所平衡,切忌盲目吸引眼球 媒体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新闻报道对城市形象的构建有 元法替代的作用:公众对生活环境的态度,也常受新闻信息 的潜移默化【3】.这要求媒体开展新闻传播时,应该从大局出 发,平衡报道内容,侧重对善与美的弘扬.切不可为一时之 利吸引眼球,无原则地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将报道重心置 于坑蒙拐骗,杀人放火,情色车祸等负面信息上,这不仅是 对媒体责任的亵渎,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新闻报道的手段日新月异,负面新闻信息形态也千差万 别,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应该不断研究新闻传播的发展变 化,秉着建设性的思想,丰富传播方式,方法,推动新闻报 道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M].新华出版社,2001. 【2]巫莹.负面新闻的正面引导与正向效果[J]冲国记者,2008(8). f3]傅明霞.将负面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忉.报刊之友,2003(4).
/
本文档为【【word】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