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

2017-11-13 3页 doc 15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 干支,俗称为“天干地支”,共有六十个,是由天干与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60个组成一个循环, 中国古代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 反复使用。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二月己巳,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
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
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 干支,俗称为“天干地支”,共有六十个,是由天干与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60个组成一个循环, 中国古代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 反复使用。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二月己巳,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目录 1 干支的一个循环 2 干支纪年和纪日与公历的换算 3 干支纪年 4 干支纪月 5 参考文献 干支的一个循环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纪年和纪日与公历的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由于干支纪年重复太多,一个周期仅为60年,因此自汉武帝同时采用皇帝年号纪年。 干支纪月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 ,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农历甲申年即2004年1月22日,2005年2月8日 1. 正月,丙寅月,2004年1月22日,2004年2月19日 2. 二月,丁卯月,2004年2月20日,2004年3月20日 3. 闰二月,丁卯月,2004年3月21日,2004年4月18日 4. 三月,戊辰月,2004年4月19日,2004年5月18日 5. 四月,己巳月,2004年5月19日,2004年6月17日 6. 五月,庚午月,2004年6月18日,2004年7月16日 7. 六月,辛未月,2004年7月17日,2004年8月15日 8. 七月,壬申月,2004年8月16日,2004年9月13日 9. 八月,癸酉月,2004年9月14日,2004年10月13日 10. 九月,甲戌月,2004年10月14日,2004年11月11日 11. 十月,乙亥月,2004年11月12日,2004年12月11日 12. 十一月,丙子月,2004年12月19日,2005年1月9日 13. 十二月,丁丑月,2005年1月10日,2005年2月8日
/
本文档为【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