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毕业论文

2017-10-07 24页 doc 47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毕业论文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毕业论文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摘要】: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文学审美教育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文学修养的独特作用决定语文教师的教学与文学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结合语文教师的实际~提升文学修养可从积极阅读加强阅读量、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丰富人生阅历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小学文学,语文教师,文学修养,修养提高。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具备文学修养、文化品位与语文教学艺术是其综...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毕业论文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毕业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摘要】: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文学审美教育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文学修养的独特作用决定语文教师的教学与文学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结合语文教师的实际~提升文学修养可从积极阅读加强阅读量、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丰富人生阅历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小学文学,语文教师,文学修养,修养提高。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具备文学修养、文化品位与语文教学艺术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塑造人格等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文学的途径~用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对文学的热情以及感悟去感染、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加强语文教师文学修养的必要性 目前学校正推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而语文科的教育担任的任务更为繁重~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加强语文教师文学修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文学修养。语文学科的性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特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它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和思想 1 紧密相连~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它区别其他工具的显著标志。?思想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它的外部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在接受每篇课文所包含的内部因素---即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尤其是在学习教材中的优美文学作品时~文章中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必然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一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还关系到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和以后的发展。 2、语文学科思想性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要求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语文学科思想性之中应当还包括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回顾过去的语文教育~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一度出现过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纯技术的工具课,把富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无生命无血肉的应试,出现过分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学等等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呼唤重建人文教育~使得语文教育正在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逐渐步入文与道统一~语言与文化相融~科学与人文整合~教文与育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理想境界。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能否得以实现不仅在于教材的进步~还需要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文学修养的加强。 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加强文学修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美学原理和法则~结合教材中的课文的学习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记叙文、诗歌、童话、寓言以及节选自中外文学名著片断或改写的故事等~多数为文学作 2 品。“即使是普通的文章~它既有被选入精选教材资格~多少总带有文学的意味。”,《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努力实现文路~学路~教路三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语言美的真谛~才能帮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语言艺术美的魅力。语文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教育的能力。教师只有自己能发现文章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去体会,同时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辅助的教具~教会学生欣赏美~这一切无不要求教师从加强文学修养着手。 4、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语文教师具备文学修养有利于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艺术~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是指教师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视野~从更高的广度和深度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是教师对文学知识、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如果称语文课堂教学为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不但要有教育理论的支撑~更重要的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人格力量。语文教师首先要懂得文学~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和支撑着中华民族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优秀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的沉淀。语文教师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关注当代文化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眼界更开阔~底蕴更深厚~思维更敏捷~语言更优雅~情感更充沛~逐步具备超脱文本字句的力量~游刃有余地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感悟生活~透过 3 语言领悟内涵~透过文学净化心灵。 二、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学修养 1、文学修养的涵义 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是指教师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视野~从更高的广度、深度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只关注课本中的文章。 2、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文学修养 语文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教育~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教育。而语文教学的启蒙从识字开始~语言的形成构成文学的发展。文学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基础~是民族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文学可以把一个民族联系在一起。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关键~没有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没有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的一种荒芜。文学不仅是审美把握~而且也是理性把握。语文就是一切从文学语言中逐渐升华的最有力的理论~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一门学科。 对于教师而言~文学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魅力的添加剂~教师个人的文学修养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文学修养高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谈、举止能让学生更愿意去接受教师本人~从而乐意去接受语文知识。其次~现行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自主性~开放性。鉴于教材的这“三性”~教师的教学要能做到脚踏实地而且卓有成效~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4 语文教师担当的责任是从语言文字、人格素质、道德意识出发~需要在文学修养、文化品位与语文教学艺术上下功夫。而对于语文的学习~它的极高的综合性~使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丰厚的文学修养~却是语文教师素质的精华所在~像光源的聚光点~是具有生命力的。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文学修养呢, 1、语言修养 语文修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结合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形式~更多来自于语言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副好口才。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 5 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2、语文修养。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师那样~所有的课文一律用“讲读”的方式来上。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 3、文学修养。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 6 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三、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的途径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新世纪的、真正能够为人师表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1、语文教师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其教育教学就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跟随教师走进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常常名言佳句不离口~并且出口成章~就显示出高深的文学修养和学者风范~学生就会产生敬佩之情~进而崇拜教师~崇拜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学理论水平。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没有理论指导文学作品~教学活动显得苍白无力和肤浅。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到经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 7 文学理论书籍和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应领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对学生的作用~并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孔子的论语~庄子的逍遥游~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君子好逑的《诗经》~皎洁的汉宫秋月~珠落玉盘的琵琶~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等千秋绝唱的诗词曲赋~这些负载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对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品格~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目前~我校教师的读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我发现~这种“校本教研”的体会是~书本是语文教师最好的老师。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读书不应该是盲目的~必要为“教学”~为“文学”保留一个特殊位臵兼读其他的书。以教促读~读便有了更大的动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将书本给予我们的惊喜与力量呈现在课堂上~于是一节又一节的精彩教学就脱颖而出。读书~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拓展文化视野。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教师必须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我们要关注生活本身~要培养多个方面的情感~听歌曲~看电影~有更多人文情怀——感受大自然~感受人类一切美的东西。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时事~例如2008年的奥运会、中日关系、台海局势~努力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这些“事件”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的教育就会由空中楼阁变成脚踏实地。 8 2、语文教师要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教师的读书会影响到学生。语文教师要真正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才能从书本上吸取到丰富的营养~眼界将更开阔~思维将更敏捷~语言将更优雅~教学工作将更得心应手。既要读圈内书~如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前沿信息方面的书~还要读圈外的书~不只是解读新课标~而是要潜下心来研读理论专著~还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史~领会不同民族文化课兼容的特点~从而以一个博大的胸怀领略人类发展进化的无限风光。还要浏览报刊、阅读时文~以了解时代特点~更新自己的知识~拉近与时代的距离~与学生沟通。教师要安排好个人的时间~经常到书店逛逛~购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藏书架,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的文学作品。 首先要大量阅读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广泛的阅读~是走向文学创作的第一步。在阅读中要细细体会文学作品语言、架构、立意上的独特性。一是要阅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儒学为主体的灿烂的传统文化。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经典~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我们今天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当然~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对本民族的糟粕你应努力有一种很深的把握~并由此延伸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里去。努力做一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二是要阅读大量中外文学名著。 通过广泛阅读不同时期的世界文学巨匠的作品~体验名著的丰富情感内涵~有益于激发人的生命 9 激情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有益于丰富读者的思想~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品味。品味文学名著的艺术形象~有益于促进读者的形象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审美感受力。三是要阅读时下的文学作品。 现今的语文教师~绝大多数属科班出身~参加工作以前~对已有定论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大体上是读过的。文学名著虽说是不朽的作品,但有一些只是在某一个历史坐标上或某一时段的某一文学样式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内容和形式永远低于今天的认识水平,任何人都只能生活在当下的时代里~而只有当下的作品才能最好地展示、反映、表现当下的生活。因此~阅读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否则就要落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处在一个思想空前活跃、写作异常繁荣的时代~面对的是一群并非传统意义的学生~更有必要阅读一些当下的文学作品~这样~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可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指导写作。 其次~适当阅读文学理论著作。通过阅读文学理论著作~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准确的艺术分析与鉴赏~积极促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再次~广读群书~博采杂家。语文教师要提高文学修养~仅仅靠阅读和钻研教材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 10 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总之~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当然这并不要求语文教师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动地,灵活地读书。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语文教师通过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从中感受到文学的无穷魅力~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审美体验、精神内涵~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修养。 3、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课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师只有文必躬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自己教学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从教学的目的来说~语文教师读写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会读书善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养。很难想象~一个自己不能写作的语文教师却能指导学生写作。个人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能写出自己的专业论文~还要能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体~教师必须能写。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溪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 11 作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会对学生起到迁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快感。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会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理化教师自己要会做实验~数学教师自己要会演算题目~体育老师自己要示范~我们语文老师当然也不能例外。一是要克服惰性。在生活中~要尽量做到心中有所想~无论是对事还是对物~当我们面对时都多想想~增强自己内心活动~使其内心的情感变得丰富起来。每当我们有所感悟的时候~就要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尽快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二是要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捕捉现实瞬间的闪光和内心细微的波动。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的。所以~在创作之前~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捕捉现实瞬间的闪光和内心细微的波动。三是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是自己思想感情的外显形式。文学作品能够打动人、启发人~不单是内容的精彩~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在创作中~如果语言没有生气~干巴无味~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不是一篇好文章。我们在阅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借鉴其措辞和表达方式~在自己平时的习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在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能让读者较为容易地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提升~最终形成自己文学语言的特色。四是要力求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底蕴和感染力。 12 4、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其中就包括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鉴赏能力或欣赏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批评和鉴赏水平~对教学、对启发学生只会有好处。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自己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在出行甚至远行的基础上~配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有了丰富的阅历~便能更为轻松地与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以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和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对优秀文学作品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帮助学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5、语文教师要有一颗纯美善美的爱心。语文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对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尤其是对那些语文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点燃他们心中语文学习的火花~点燃文学的种子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师要有一颗纯美善美的爱心~爱自己崇高的事业~爱人类~爱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把教材中文学艺术形象、崇高品质、优美情思、美丽精华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动学生的灵魂并以自己的语言艺术去感悟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与学生心灵碰撞交融~让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美的熏陶~从而达到寻找自我~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应 13 领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对学生的作用~并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孔子的论语~庄子的逍遥游~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君子好逑的《诗经》~皎洁的汉宫秋月~珠落玉盘的琵琶~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等千秋绝唱的诗词曲赋~这些负载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对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品格~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人文因素~唤醒学生的感情~利用文学修养和文学功力~采用结合与渗透的方法~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使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磨练意志~完善人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文学的天空~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铸造情操的观念~逐步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同时~语文教师把好的、顺应时代潮流的美文引进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文学养分~完善人格。 6、语文教师要与同事要合作同进。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如果说教师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的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知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于竞争~强调文学修养的提高~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 14 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综上所述~文学素养是教师文学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习得、学得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人文素养品质。这一品质显多层面、复合式~并呈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结构形态。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新世纪之初~面对崭新的语文教材~面对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3、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陈丽娟~《文学素养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5、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6、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 7、王富仁.我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学语文教学.2001.3。 8、方智范.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2(增刊).50。 9、转引任顺元.素质教育论[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97。 毕业论文写作十二忌 15 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毕业之前,结合本人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对毕业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检验,它可以反映出毕业生对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作为科学研究信息的载体,毕业论文也是奉献科研成果并实现其学术价值的重要工具。历年来,许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撰写出了许多高质量的优秀论文。但也有一些论文暴露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体现出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要领。根据笔者近年来指导撰写毕业论文的工作实践,并联系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下面谈谈撰写毕 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忌选题不当,题目大小不宜 万事开头难,选题是起点。我们所说的选题,是指挑选用来作为毕业论文论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中心问题。主攻研究的方向明确了,才能明确从何下手。一般说来,毕业论文论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四点:一是要选主观上有条件、有能力驾驭的论题;即选与自己的专业或工作有关的论题;二要选难易适当的论;三是选有新意的论题,或前人从未研究过、或有人探讨过但不尽透彻、或研究角度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论题。而有的学生在选题时,不是首先考虑论题的价值,而是首先考虑参考资料多不多;或虽然考虑了论题的社会价值,但题目大小难易限制不适中。有的选题太大,太复杂,写起来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由于作者把握不住选题的原则,因而写得肤浅,甚至半途而废。有的选题太窄太容易,没法展开也难以深入。因此,论文选题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尽量选大小适宜、难易适中 的题目。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开个口子去作文章,容易写得深刻切实。联系实际,从具体事物着手,分析归纳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易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易于解决问题,这种“小题大作”的论文一般效果很好。 2、忌懒于实践,眼高手低 有的学生由于平时读得多、动笔少,一动笔好象非要一鸣惊人不可。看别人的文,初看钦佩有加,久看觉得平庸肤浅,不过如此而已。而自己真正动笔写又写不出来。久而久之,心灰意懒,写作兴趣索然,正所谓眼高手低。写作文是真功夫,不 16 仅要语言文字功底扎实,而且要思想严谨而有深度。这就需要经常实践,反复实践。对于毕业论文则可先写出提纲,打出初稿,然后反复思考研究,反复修改,决不能有半点畏难情绪。人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是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的,写作能力也是在写作实践中提高的。要想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一是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探索,二是要对思考研究的所得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头绪,写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文章。 3、忌中心不明,纲目零乱 作者在下笔撰写毕业论文之前,要确定论证体系,即确定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好。所谓论证体系就是对讨论的问题,必须有中心,有从属,使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支撑、从属) 。动笔 时,一定要把握重心,扣紧中心论点,使材料蕴含的力量全部能渗透到中心论点,要防止转移中心,防止偏题。而有的学生写的毕业论文没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解决,好象蜻蜓点水,到处涉及,而处处都不深入,结果一个问题也说不清楚,说不透彻,使人读后不知作者到底想阐明什么观点,说明什么问题。 4、忌凭空想象,似是而非 作为应用文体的毕业论文,毕竟不是文艺作品,既不能合理想象,也不能虚构杜撰;既不能渲染夸张,又不能缩小淡化。王充曾经指出,要“疾虚妄”,刘勰要求“事信而不诞”。可见,真实性是论文的生命。论文应观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样得出的结论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写毕业论文就是进行“写”的研究,同时也是探求科学真理的过程,其材料必须准确无误。从大的事件到具体细节,甚至一句话,一个数据的引证,都不允许有任何虚假。如果论据靠不住,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会削弱文章的逻辑力量,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在立论上,要从实际出发,不带个人好恶,不凭空臆造;在论据上,要详尽地占有资料,对材料的性质、真假进行甄别;在论证上,要有严谨、周密的逻辑力量。这样,才能克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合理想象、似是而非的虚假结论,才 不会把谬误说成真理。 5、忌结构混乱,言之无序 毕业论文的结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要求,对大量材料进行创造性思维加工后形成的思想脉络或论文的框架。结构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章的脉络层次和 17 发展顺序问题,结构预先得好,就可使文章言之有序。如果没有结构或结 构混乱,那么再精辟深刻的思想,再丰富典型的材料,也行不成好文章。笔者近年来从阅读学员的初稿时发现,即使同一个班的学员,论题大致相同,写进论文的材料也相差无几,但结果完全两样:有的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条理十分清晰;而有的看不到中心,内容前后衔接不上,显得杂乱无章。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安排结构的本领有高下。有经验的作者写作时不贸然动笔,不临文觅意、想一点写一点,而是先把结构考虑成熟才动手,然后一气呵成。这就像我们建房之前,必须先搞好整体设计、画出蓝图、再按图施工一样,如果预先没有精密的设计图纸,具体施工就无从下手,自然就盖不出结构合理的房子来。 6、忌观点加例子,论不起来 论文的论证,就是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过程。“论”,就是讲道理“, 述”,就是摆事实。只提出论点,摆出一堆论据,不等于讲出了令人信服的道理。只有找出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并根据一定的逻辑联系组织出恰当的语言,才算是论起来了。论证实际上就是对事例进行分析说理。有的毕业论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没有针对论点的分析,只是论点加例子,堆砌一些材料,没有分析推理就下结论,文章再长,也达不到说服人的目的,起不到证明观点的作用。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缺乏分析说理这个中间环节。学术论文要有理论性,就要会分析,会论理,就要紧扣中心论点,精心选择材料,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道理说得越充分、越透彻,论文质量就越高。 7、忌空谈理论,言之无物 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里的生活,即是社会实践。理论如果离开了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文章就要联系实际,这是理论形成的根据,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因此毕业论文必须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充分体现论文的社会价值。作为高等院校毕业生来说,应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果不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不深入实践中去考察,写出来的论文就会只有空话、套话,就会空乏无物、枯燥无味。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把这种空谈理论、缺乏生命力的文章比作旧上海滩的“瘪三”,这种“瘪三”式的文章是任何写作技巧也无法使它健全存活的。 8、忌外行逞能,不伦不类 前面说过,选题要适中,量力而行。这就包含着一个选择自己所熟悉、所内行、与 18 所学专业相关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特别快,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天下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爱好和特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所学的 专业内讨论问题,说的就是内行话,研讨专业外的问题,就可能出现外行现象,自然写不出高水平的论文来。而近年来有的学员的论文偏离了专业和所学的主要课程。例如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写国际金融市场内容的不少;学政法专业的又研究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等等。正因为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学习基地,理论根基不深,情况不熟,结果写出来的论文,不合客观事理和逻辑,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得出荒谬的结论。因此,有的学员在答辩时支支吾吾,前言不答后语。 9、忌观点偏激,提法不妥 论文的论点,是作者思想、观点、态度和主张的集中体现。论点是论文的灵魂、统帅和纲领,评价毕业论文的首要条件就是观点正确、鲜明。因此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更不能自行其是、钻牛角尖或走极端。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由于个别学员学习不努力,未能及时掌握当前的理论动态,因而在论文中出现观点偏激,提法不妥的现象。要克服这一毛病,首先是要加强学习,努力吸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使文章所反映出的思想、观点、见解,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在动笔之前和成文之后,都要反复推敲斟酌,看确定论点的总的立场观点是否正确,有无问题;要看文中的主要提法是否妥当,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没有片面的、武断的、不实事求是的地方。如果发现了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10、忌抄袭代劳,坐享其成 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创造性、自主性劳动,论文篇幅有一定的要求,写作时间又有严格的限制,对于平时动笔较少的学员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的学员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和依赖心理。他们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思考研究、独立完 成,而是通过东拼西凑,抄袭组织成文。更有甚者,全文抄袭报刊、杂志、网上现成的论文,或干脆请人代写。正由于作者未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对所抄内容不理解,虽论文写得好,但答辩时不堪一问,无言以对。对于一个真正想充实自己本领的人,应该珍惜毕业论文写作的机会,对棘手问题可以请老师或他人指导解决。借鉴别人的文章是可以的,但要在自己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先吸取其中的营养,再用自己 19 的智慧去创造。千万不要抄袭别人的文章或请他人代笔。这不仅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 11、忌弄错文体,不象论文 论文是议事论理,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理论性文体,它要求通过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辩明是非曲直,它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而有的学员对文体把握不准,未弄清论文和其它文体的区别,因而写出来的论文, 有的像调查报告,有的像经验总结,有的甚至像报告文学。如有一篇关于《企业改革要以人为本》的文章,作者从报刊、杂志和网上搜集了中外企业举贤授能、重视人才、终于走向成功的几十个典型事例,用文学性语言描写叙述,而一点也没有对事例加以分析,没有生发开去论证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的文章,与其说是论文,倒不如说是“故事会”。因此,把握论文的文体特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2、忌语言、标点出错,格式不整 语言错误不行。格式错误。字体错误。标点错误。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发挥着与文字同样的功能。运用得正确,可以十分准确地表情达意。反之,如果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将会损害语意的表达。忽视标点符号的恰当使用,是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一种通病就是一顿一点到底,论文写完了,还是一个顿号;另一种情况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当用而不用,当用顿号却用逗号。这些现象在论文初稿阶段尤为突出。关于文面的、标准、格式问题,目前各高校未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可电脑打印,也有的学校要求用手工誊写。大部分高校为了学生能积极投身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综合训练中去,要求统一手工誊。于是就出现了有的论文标题位置不当,字迹潦草,文面不整、不洁等现象,造成阅读困难。 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汇总 20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1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22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23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24 25
/
本文档为【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