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

2018-10-01 4页 doc 14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 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 01-03 通俗地讲,自尊就是一个人拥有喜欢自己的真实而美妙的感觉,而后以这种感觉为心理能量,形成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行为模式。毋庸置疑,善待自己和他人的前提是自我感觉良好,否则,多半会在寻求认可的路途上疲惫跋涉,只能戴着面具做人,成为面子人。面子人的内核就是自尊太过脆弱,无能为力感和隐藏的敌意弥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子人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崩溃,多半会以虚荣制造“我很棒”的幻觉,用伪善给别人以“大好人”和“道德模范”的错觉;面子人往往死要面子活受罪,遇到困难不求人,用己...
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
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 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 01-03 通俗地讲,自尊就是一个人拥有喜欢自己的真实而美妙的感觉,而后以这种感觉为心理能量,形成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行为模式。毋庸置疑,善待自己和他人的前提是自我感觉良好,否则,多半会在寻求认可的路途上疲惫跋涉,只能戴着面具做人,成为面子人。面子人的内核就是自尊太过脆弱,无能为力感和隐藏的敌意弥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子人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崩溃,多半会以虚荣制造“我很棒”的幻觉,用伪善给别人以“大好人”和“道德模范”的错觉;面子人往往死要面子活受罪,遇到困难不求人,用己之短比他人之长;面子人往往深信自己永远失败而又不甘失败,试图进步而又原地踏步;面子人自怨自艾、自我压抑,嫉妒别人“过得比我好”;面子人自我感觉太差,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不曾拥有或获得太少积极评价),给点阳光就过度灿烂,给点小惠就感恩戴德;面子人太害怕失去外界对他的好感,给点批评就胡思乱想。反之,高自尊者顾及面子,更在乎里子。 儿童大概4岁或5岁时(甚至更早),建立起自尊感。关于自尊感的来源,自体心理学认为,自尊本质上是一种健康的自恋,健康自恋是儿童应付未来变幻莫测的世界、幽默感和创造力的源泉,自恋的形成要追溯到生命最初的3年,父母和养育者以神入应答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孩子便最大可能地具有高自尊。对儿童而言,3岁前,父母 1 的回应将奠定孩子未来人生自尊感的基础。 实证研究明,4-5岁,与双亲之间都是安全依恋的儿童,自尊评分最高。这或许是反驳中国“一个唱红脸(忠臣),一个唱白脸(奸臣)”传统教育方式的有力证据。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各执一端,以此调节孩子的品格,在本人看来多半是“懒人”作风:性格温和的一方,往往唱红脸(难免陷入和稀泥的境地),性格刚毅的一方往往唱白脸(难免坚持没有弹性的原则),双方都能本色演出,实在舒服。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极大风险,一是孩子会在父母之间巧妙地“制造”矛盾,父母不经意间会被利用,二是孩子将相反的两种情感分裂给双方,对温和的一方“爱”得要命,对严厉的一方“怕”得要死。这里的“爱”多半是依赖和放纵,这里的“怕”多半是恐惧和疏离。在这样的家庭中,教育标准难以统一,即使有统一的标准,执行起来也难免打折扣,孩子可能不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因为父母双方给了他太多相互矛盾的信息(以成人的眼光看可能不矛盾,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只有父母同时呈现“温柔并坚定”的态度,孩子才最大可能地自尊自律,对双亲既敬重又不乏亲切,甚至以父母为楷模和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做过大量儿童自尊研究,她发现幼童喜欢“自我吹捧”:“4-7岁的儿童可能处于自我膨胀阶段,倾向于在所有方面积极评价自己。”有研究者指出,儿童的自我膨胀反映了他们在各个方面希望有良好表现并讨人喜欢的愿望,并不是完全的自我价值感。这正暗合了自体心理学对人类天性的理解:寻求认可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那些愤怒、无助、黑暗与负面的感受与想法,并不 2 是人类不能正视的天性,而是天性没有被真心对待的结果。 大约8岁起,儿童的自我评价和他人对其的评价越来越接近。和他评趋于一致可能是喜剧的开始,也可能是悲剧的开始。一种情况是,儿童的自我评价和外界的评价一致且积极,那么孩子未来可能会有个灿烂的人生,内外评价相互作用会最大可能地培养孩子健康的自尊。一种情况是,儿童的自我评价和外界的评价一致且消极,这可能意味着孩子的自我评价已臣服于外界,渐渐失去“自我膨胀”的勇气,内外评价相互强化很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自毁。这个实证研究或许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孩子8岁时自我评价已基本定型,未来重塑自尊将变得十分艰难。当然,艰难绝不等于不可能,人生所有阶段都可能遇到引起自尊调整的挫折和机遇。 在中国家庭中,儿童自尊存在的最大风险或许是语言伤害。在我的家庭教育案例中,父母的语言暴力非常普遍,直白说,就是以爱的名义“诛心”,在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时语言暴力尤烈。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持有一种荒谬的逻辑,那就是大肆贬低孩子,使他感到羞愧,而后期待孩子“知耻后勇”、奋发图强。殊不知一个人善待他人、积极进取的前提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仿佛不曾想过,他们父母的一句无心狠话都可能让儿时的自己难以释怀,乃至沉淀发酵成无端的闲愁和欲言又止的隐痛。既然自己做不到“善解人意”,做不到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带着一无是处的感觉,实现人生的逆袭呢, 耻感和自尊是一对孪生儿。适度的耻感使人自尊自律,过度的耻 3 感使人自卑自毁。家长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自尊之所以有如此杀伤力,是因为它过度激发了孩子的个人耻感,让孩子丧失了安全感。殊不知,耻感源于人类的依恋需求,源于对被孤立和被厌弃的恐惧。这就不难理解,现代家庭教育为何都会教给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甚至达到斟词酌句的程度,而表扬和批评孩子堪称语言的“艺术”。许又新教授的这句话:“超越发育年龄的一切要求都是苛求,并不在于要求的方式是否粗暴。即使是耐心地讲道理,只要超越了发育年龄,仍是不折不扣的苛求”,值得天下父母谨记心头。 哈特提出儿童自尊的层次模型,总体自我价值=学业能力+社会接纳+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行为举止。进入幼儿园孩子开始突破家庭关系。在新团体中如何被对待,将对孩子的自尊调节和稳固起到不可预估的作用,而社会比较是影响孩子自我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无论孩子、老师、父母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父母和老师若不观察孩子的行为,不深谙孩子的个性,不懂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就很可能产生不恰当的期待和认知偏差,从而过度激发孩子的个人耻感。例如、外貌耻感(长得不漂亮)、等级耻感(不是班级干部)、能力耻感(学习成绩不佳)、道德耻感(当场揭穿孩子偷东西)等。如果是这样,未来中国社会恐怕遍地都是面子人了。 4
/
本文档为【不要让孩子成为“面子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