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2017-12-03 9页 doc 22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温故知新】 1、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效果和失败原因并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课程导学】 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的兴起 ?起源: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 ,契丹族的势力发展起来。 ?生活方式:起初是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后逐渐学会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 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2、契丹政权的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 ?创制文字:契丹人仿照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 ?契丹势力的扩大:阿保机之子耶...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温故知新】 1、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效果和失败原因并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课程导学】 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的兴起 ?起源: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 ,契丹族的势力发展起来。 ?生活方式:起初是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后逐渐学会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 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2、契丹政权的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 ?创制文字:契丹人仿照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 ?契丹势力的扩大: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 3、“蕃汉分治”制度 ?原因: 。 ?内容:A( 。 B( 。 ?特点: ; ?实质: 。 ?评价: 。 ?从教材《契丹人引马图》可以得出哪些与契丹人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 ?列举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 1 ?契丹是怎样得到幽云十六州的,这对契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如何认识契丹实行“蕃汉分治”制度, ?契丹建国后,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矛盾尖锐 B(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吸引 二、宋辽的和战 1、宋对辽的战争 ? 为夺取幽云等州,先后两次对辽用兵,均以失败告终。此后宋军由进攻转为 防御,确立 的政策。 2、澶渊之盟 ?背景:A(辽统治者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宋的安全。 B( 年,辽军大举南征逼近东京, 力主抵抗,辽方提出议和要求,宋真宗 接受。 ?内容:A( B( ;C( 。 ?影响: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北宋政府达成屈辱和议的原因, ?正确认识北宋时期的“澶渊之盟”, 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 1、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的起源和社会生活:A(党项是 的一支; B(唐中期以来居住在 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西夏政权的建立: 2 A( 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 ,史称西夏。 2、西夏的政治制度 ? ; ?元昊推行科举制,以选拔官吏; ?命人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了西夏文字。 3、宋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元昊请和。 ? 年,双方订立和议: A(内容: ; B(影响: 。 ?宋对辽、夏的战争不断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 ?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 ?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和”的关系, ?归纳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共同之处。 ?归纳辽、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 ?归纳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际是少数民族: A,社会封建化过程 B,内迁杂居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知识巩固】 1、(2001年广东河南卷)下列少数民族,最初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是 A(匈奴 B(鲜卑 C(契丹 D(女真 2、(2001年上海卷)下列选项中,在11世纪上半期与北宋并存、建都兴庆(今银川地 区)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契丹族建立的辽 B(党项族建的大夏 3 C(女真族建立的金 D(蒙古族建立的元 3、(1991年全国卷)下列古代少数民族,在蒙古高原建立政权的先后顺序是 ?蒙古 ?鲜卑 ?突厥 ?契丹 A.,,,, B.,,,, C.,,,, D.,,,, 4、(1992年全国卷)下列各项中,耶律阿保机的政绩不包括 A.统一契丹各部 B.建立契丹国C.创制契丹文字 D.改契丹国号为辽 5、下列有关辽南面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中央政府机构中设置的官员 B(全由汉人担任 C(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D(权力比北面官大 6、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据《辽 史?刑法志》》。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A(实行藩汉分治的政策 B(保持契丹的民族习俗 C(采取民族分化的政策 D(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7、宋人许亢宗在《奉使行程录》中记载:“自晋割赂北虏(契丹),建为南京„„户口 安堵,人物繁庶„„城北在市,陆海百货,萃于其中。”引文中所说的南京是今天的 A(巴林左旗 B(洛阳 C(江苏南京 D(北京 8、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和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 展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中国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生活 9、唐末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这主要因为 A(中原地区藩镇割据混乱 B(契丹势力不断扩大 C(契丹人需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 D(汉族人帮助契丹人向封建制过渡 10、下列各项中不是阿保机和元昊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4 A(提倡农业 B(任用汉官 C(创制文字 D(自称皇帝 1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起的重要作用是 A(助长了契丹势力 B(延缓了北宋灭亡 C(缓和了民族矛盾 D(维持了长久和平 12、澶渊之盟的后果是 ?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宋辽之间维持了和平关系 ?宋辽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 B(??? C(??? D(??? 13、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戒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何时宋与契丹族政权的关系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议和前 D(宋夏议和后 14、宋代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此诗,最佳分析是 A(榷场的设立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宋辽民族交往十分频繁 C(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D(尽管战乱,但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可阻挡 15、(2000?春季)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元昊在兴庆称帝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A(???? B(???? C(???? D(???? 16、后晋皇帝石敬瑭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加快了五代十国政权的更替 B,开创了汉族统治者向少数民族政权割让土地的先例 C,使契丹取得了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 5 D,成为北宋与辽战争的起因之 17、关于辽实行“蕃汉分治”正确理解的有 ?是一种民族统治,实质是阶级统治 ?它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一种肯定和保护 ?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化的过度 ?不利于民族融合 A(??? B(??? C(??? D(??? 18、(2000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大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粬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 请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其历史进步性。 (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宋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肖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材料二 元昊称帝后,宋复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到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 6 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 材料三 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侯,还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再次索取关南地(后周世宗从辽夺取)。宋派富弼使辽,答应每年给辽用加银10万两,绢10万匹,才算了事。澶渊之盟时给辽的物品称为“岁币”,这次改为“纳”字,„„ ——以上均摘自《简明宋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盟约内容有何特点,指出其维系的基础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其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指出两次宋辽盟约的不同点,指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20、唐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方式有何不同,其影响又有何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度转化。 不同方式:唐朝:?挫败少数民族贵族进攻。如打败东突厥。?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进行有效管辖。如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等。?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册封怀仁可汗、云南王等。?同少数民族“和亲”。如文成、金城公主入藏。,4分,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议和送“岁币”苟安。?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攻灭。,2分, 相同影响:中原先进文化传入边地~促进了边地各族的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2分, 说明:不论是在统一政权下~还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民族融合和各族间的友好交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分, ,1,社会进程相同。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7 ,3,采取的措施相同。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 ,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思考:结合史实说明:宋代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及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的原因和影晌。 原因:(1)中原地区文明程度高~边疆地区人民需要, (2)各民族的交往~中原人民向边疆地区迁徙, (3)边疆政权的统治者主动接受中原先进技术。 史实:契丹建国前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唐末以来~一些汉族农民因避战祸~北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部分契丹人学会了农耕织布~建造房屋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西夏统治者仿照唐宋王朝的政治制度~并推行科举制。宋辽、宋夏边境设榷场。 影响: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8
/
本文档为【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