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2017-11-28 12页 doc 27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大型基本陈列——《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让我们一起感受古老常州的神秘气息。 展览共分五大版块,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版块——史前常州。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2500多年,其实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人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我们把这段时期称为史前常州。这是今天常州行政区划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目前共发现35处遗址。这里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圩墩、新岗、三星村、寺墩这四处最具典型意义的遗址。 圩墩遗址是目前常州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0...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 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大型基本陈列——《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让我们一起感受古老常州的神秘气息。 展览共分五大版块,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版块——史前常州。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2500多年,其实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人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我们把这段时期称为史前常州。这是今天常州行政区划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目前共发现35处遗址。这里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圩墩、新岗、三星村、寺墩这四处最具典型意义的遗址。 圩墩遗址是目前常州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今天的戚墅堰区圩墩公园内。在新石器时代,那里有一个原始人聚居的村落,面积约20万平方米。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可以了解到圩墩遗址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两个时期,当时的人们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学会了种植水稻,懂得了把野猪、野狗驯为家畜来圈养。 这是圩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陶人面,它为我们对圩墩人的想像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1985年,在对圩墩遗址的第四次发掘中,出土了一件比较完整的木橹,填补了国内同时代这方面实物材料的空白,被誉为“天下第一橹”。 釜是古时候的炊煮器,这件马家浜文化陶釜是一件典型器物。出土时里面有烧焦的米饭。 甗是古代炊器中比较独特的一种,由甑和鼎两部分组成,类似于现代的蒸锅。 金坛三星村遗址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现存面积10万平方米。在发掘的640平方米中,出土了大量罕见的精美文物。 新岗遗址位于钟楼区的五星乡和新北区的三井乡的交界处,遗址包含了马家浜文 1 化、崧泽文化和春秋时期的一些遗存。其中,崧泽文化占大部分,出土器物的部分特点也反映出当时受到了山东大汶口文化和南京北阴阳营文化的影响。 寺墩遗址位于武进郑陆三皇庙村,面积大约为90万平方米。下层是崧泽文化遗址,上层是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内涵丰富,遗址中发现了随葬玉璧、玉琮较多的良渚文化墓葬。这是对寺墩遗址3号墓葬的复原,通过对墓中残骨的检测,我们知道,墓主是一位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众多的随葬品说明墓主人是寺墩良渚文化聚落的大首领之一。寺墩3号墓出土玉器的数量和品质的精美都是同时期良渚文化墓葬中少见的。充分说明了寺墩遗址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外方内圆的玉琮是良渚人独特的发明,可能源自一种手镯。这件良渚文化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是良渚文化礼器的代表器形,意味着人神之间的交流是在动物协助下进行的。 玉钺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石斧发展演变而来。在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墓葬中,玉钺往往放在比较显著的位置。这件玉钺是国家一级文物,造型呈“风”字形,整件器物制作十分精致,刃部光滑,没有使用过的痕迹,说明它不是实用器,而是墓主人生前拥有军事统帅权力的象征。 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版块,以延陵季子为中心来认识一下先秦时期的常州。 大约在距今4200年前,良渚文化因某些不明原因衰退了。常州地区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也几乎没有发现。但是常州地区的古文明并未中断,因为这里有古越人固守着他们的家园。当中原人将珍贵的青铜铸成精美的礼器时,他们却用青铜制造农具与兵器,体现出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古越人是一个崇拜鸟的民族。 在今天太湖流域周围平原的低山丘陵上,分布着一种奇特的古文化遗存——石室土墩,对于它们的性质和用途,目前尚未十分明了,有人认为是烽火台一类的军事设施, 2 更多的人则认为是古越人的墓葬。 吴国是周太王的两个儿子太伯和仲雍建立的,他俩为了把王位让给弟弟,从中原一直跑来了太湖流域,与古越人一道建立了吴国。这就是历史上 “太伯奔吴”的故事。吴国总共相传了25世,约700年。 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547年封于延陵,人称延陵季子,大家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到,他“三让王位”的品行操守和宽阔胸襟。 “季札挂剑”树立了讲信义,重承诺的榜样,他鉴赏《周乐》时对各国音乐的评论,也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乐评。同时代的孔子称他为君子。季札以他深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奠定了常州历史文化的基础,我们尊他为人文始祖。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约7公里处,它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淹城遗址的特色在于它有三重土城墙,分外城、内城和子城,各城均有护城河环绕,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在淹城的内城河中先后出土了4条独木舟,经碳14测定,距今约有2800年,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独木舟,有“天下第一舟”的美称。 这件原始青瓷簋出土于淹城遗址,是国家一级文物,做工十分精细,说明当时的瓷器制造工艺已逐渐成熟。 从太伯奔吴建立吴国起,很长时间里,吴国对于其它中原的诸侯国来说只是边远地区的小国,构不成威胁。但从吴王寿梦开始,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向周边攻城掠地,和越国、楚国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阖闾城、胥城、留城、前墩等遗址就是当年吴国练兵点将,筑城屯兵的城址。争霸战争导致的结果是,常州先后归属于越国和楚国。 战国时期黄金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货币之一。郢爰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 3 “郢”是楚国都城名,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附近。“爰”是货币的重量单位。这种楚国金币在常州地区仅出土了这一件,含金量非常高,是国家二级文物,它是楚国统治常州的证据。 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是秦汉六朝时期的常州,其中齐梁故里是最突出的亮点。在整个秦汉时期四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史书上关于常州的记载几乎没有,留给我们的只是些不起眼的土墩墓葬。您面前的这件“咸阳之厨”铜鼎是国家二级文物。盖上用篆书刻着“咸阳之厨”四个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件鼎并非祭祀用具,而是厨师用来烹煮肉食的实用器。 堆塑罐,又称谷仓罐、魂瓶,是我国东汉至西晋墓葬中的一种随葬品,象征着财富。 金坛三国东吴纪年墓是江东地区东吴时期典型的墓葬,从出土的铭文砖上,我们可以知道这座墓葬的确切年代是“永安三年”,也就是公元260年。 它的发现对周围其他没有明确纪年墓葬的断代有非常重要的对比参照作用。 墓中出土的陶篷船模型,是研究东吴时期小型木篷船的唯一的实物资料,填补了造船史的空白。 在常州,像戚墅堰、西夏墅等这样带墅的地名有一百多个。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两晋之间,北方很乱,严酷的民族仇杀,使许多汉人纷纷逃往南方。据专家研究,当时南迁的北方汉人大约有90万,占北方总人口的1/8。东晋政府为了安置流民,纷纷设立侨郡,其中在当时的武进设立了兰陵侨郡。一些世家大族按照他们原来在北方的生活习惯,纷纷在江南建立庄园别墅。庄园别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供主人生活起居,另一部分则作为生产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基地。带墅的地名有些或许就是东晋南朝时遗留下来的。 在今天的常州西北部有一个小镇,叫万绥,六朝时叫东城里。这个小镇有着显赫的 4 过去,因为这里就是齐梁帝王侨居的家乡。齐梁王朝的创始人姓萧,是汉代名将萧何的后代。萧道成建立了南齐王朝,20多年后,他的族侄萧衍取而代之,建立萧梁王朝,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齐梁时期,万绥也被人们称为齐梁故里。东岳行宫是萧道成和萧衍的故居,也是梁武帝萧衍的家庙。现在残存的“敕建南寺”是清代重修的。 这是齐梁二朝主要帝王世系表 齐梁二朝皇帝死后,大多在家乡建陵安葬,这是南朝陵墓石刻中的神兽和神道柱的复制品。 齐梁文化十分兴盛,皇室成员更是文采风流。梁武帝萧衍被称为是“诗人皇帝”,他的长子萧统,认为只有写出好的文章才是千古之事,组织编撰了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据不完全统计,萧氏家族中有40多人留下著作,涌现了萧子良、萧子云、萧绎等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学者、诗人、文学家、音乐家、书画家。 六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社会风气相对宽松开放。文人雅士袒胸露腹;吃饭时手持便面,是一种礼仪;侍女们梳着丫形髻,这就是“丫环”称呼的由来。 水盂是一种文房用具,里面盛放清水,用来磨墨。 在这个展区中,我们对常州南朝画像砖墓的结构进行了一种抽象的复原设计。 画像砖是古代一种特制的墓葬用砖,它是把绘好文字图像的木模印在潮湿的砖坯表面,入窑烧制而成。画像砖墓在六朝时期达到鼎盛,后来逐渐衰落,最终被隋唐时期的壁画墓所代替。 大家看到的这组幻灯片,展示的是1976年在常州浦前戚家村南朝画像砖墓内出土的部分精美画像砖。纹饰材多样,既有反映阴阳五行的,如青龙、白虎;又有写实主义的,如侍女、护卫;还有体现佛教艺术的各种莲花纹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绘画艺术、服饰制度等等重要的实物资料,填补了这一时期艺术史的空 5 白。 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四神之一,是汉代以来最为流行的装饰图案。这件画像砖整个图案富有强烈的运动感和力量感。象征着龙城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也被我馆选为馆标图案。 接下来是中吴要辅版块,主要介绍的是隋唐宋元时期常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吴要辅也表达了常州重要的枢纽地位。 三国孙吴时期大规模的屯田,使常州的农耕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隋唐以来,历代政府重视常州的水利建设,使常州成为了“财赋甲于天下”的粮食产地。 芙蓉湖曾经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太湖的一个湖泊,经常泛滥成灾。历朝历代对芙蓉湖进行了整治,围湖造田。其中以周忱和欧阳东凤最为有名,在他们的努力下,芙蓉湖成为了肥沃的圩田。 唐代的常州,经济达到一个高潮,成为唐王朝的税赋重地,在评定州县等级时,常州被定为“望”州。在今天常州的南郊,有一处地名叫茶山,它来源于唐代茶的运输和朝供(贡 )。当时在并不长的茶山古道上设置三道茶亭,供行人解渴休息,它见证了唐代常州的繁华。 这幅“茶山境会”图,描绘了在每年的茶季,湖州、常州二州的刺史在茶山“境会亭”聚会,饮酒作乐,商量贡茶事宜的场景。 这件长沙窑褐彩戏球坐俑,可能是当时的镇纸和摆设。塑造了唐代马球运动的形象,是长沙窑雕塑小品中的精品。 军持,是佛教僧侣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用来喝水或者净手。它见证了唐代佛教的兴盛。 6 常州运河 “上通京口,下行姑苏”,在古代漕运史上占据着枢纽地位。 运河常州段全长44.7公里。当时常州所在的太湖流域作为国家的财赋重地,有繁重的漕粮征缴任务。为了解决漕米的储存,明清时期常州分别建立了西仓和东仓。清代武进全县(包括阳湖)共有漕白粮船120余艘。据史书记载,当时常州有专门的漕帮负责漕粮的运输。 大家看到这张征粮图表,明洪武二十六年,常州府的征粮数接近广西、云南两省的总和。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赞叹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这里展出的各类精美物品,既反映了宋代常州经济的繁荣,也体现了常州人优雅精致的生活态度。 1978年在武进村前乡的南宋墓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漆器。这件戗金漆奁是我馆的镇馆之宝。它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并带有款铭的漆制工艺品之一。戗金工艺品传世实物较少,工艺也难免失传,因而这件戗金漆奁的出土,为研究我国漆器工艺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并为我国髹漆工艺史填补了空白。所以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宝级文物。关于它的具体介绍,我们可以通过全息成像来了解。 这批常州出土的金牌共二十九块,尺寸、重量基本相同,应该是出城门时用来交纳税款的,这批金牌佐证了宋代常州商品经济的繁荣。 盏是古代用来喝茶的专门用具。宋朝时,流行“斗茶”,人们特意制作黑色的茶盏来衬托白色的汤花。盏里黑色的结晶条形状十分像兔毛,因此称为“兔毫盏”。 公元1101年,大文豪苏东坡在常州逝世。生前,他十一次来到常州,两次向朝廷上表要求居住在常州。在他去世前四十多天,苏东坡从海南流放归来,常州老百姓们在运河两岸热烈欢迎。他的人格力量、学识才华,给常州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今天常州的大街小巷还有许多纪念这位伟人的遗迹。 7 常州人是儒雅的,同时更是坚强的。宋末元初,元兵大举进攻南宋都城临安,常州作为临安的屏障,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常州保卫战”。两万不懂战争的常州市民和数千名宋军士兵在无险可守,无粮可吃的情况下,抵抗20万元兵达半年之久,使元军三易主帅,后人用“纸城铁人”来赞美常州人民不屈的英勇精神。城破后,元兵疯狂的屠城,据传,全城只有七个人逃出。这场战争对常州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唐宋时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常州,在整个元代,几乎默默无闻。 1976年,在武进卜弋乡的一座元代合葬墓中出土了一批器物,其中有一件碗底有蒙古新字—八思巴文,是元朝在常州统治的证据,译成汉字是一个 “陈”字。 最后一个版块向大家介绍的是明清时期再度辉煌后儒风蔚然的常州。 明清之际,多种经营的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加上运河漕运的枢纽地位,常州的工商业空前繁荣。明朝永乐年间,常州已成为中国33个较大的商埠之一。人们用“市浮于农”来概括这一经济特点,意思是工商业已经超过了农业。当时的纺织业也从家庭副业变成了家庭主业。大家看到的这一组明代墓葬中出土的衣物,也形象地说明了纺织业的发达。 这对发簪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生动传神,尤其是金蛙栩栩如生,彷佛紧盯着猎物,下一刻就要捕食。 这件祭红釉盘造型规整,釉色鲜亮,是一件标准的雍正官窑单色釉瓷器的精品。 常州道教和佛教都很发达。道教把茅山作为江东圣地,是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尤其是齐梁时期陶弘景创建茅山上清道团,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天宁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一派中较有代表性的寺院,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从 8 明代起就有“东南第一丛林”的美誉。天宁寺屡毁屡建前后达5次之多,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先后修建的。它是常州文化古城的历史见证,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三次到天宁寺礼佛,其中还给天宁寺题匾“龙城象教”。 这里展出的是和佛教有关的部分文物。大家请看这件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塑观音像。它是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出土于原市政府工地的一口宋井内,是一件家居陈设用品,观音像面部饱满,体态轻盈,是我国古代瓷塑作品中罕见的艺术精品。 这是五百罗汉的线刻图,大家如果有兴趣看实物的话,可以前往天宁寺参观。 常州人的心灵手巧、聪明才智在各种灵动的刻刀中有非凡的表现。大家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一些艺术精品,如被称为“宫梳名篦”的常州梳篦、在中国工艺史上享有盛誉的留青竹刻和高雅古朴的民间传统艺术——刻纸,它们和乱针绣都被列入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您还可以通过触摸屏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制作工艺流程和这些工艺大师们的风采。 常州滩簧,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最初是两个人劳动时唱民歌对对子,后来发展成七八个人的折子戏,以小生和花旦为主。今天的锡剧就是由常州滩簧发展演变而来的。这是锡剧的戏装、乐器和剧照,这是用幻影合成技术演示的锡剧发展的几个阶段。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各位现在看到的是对毗陵古驿的复原模型。毗陵古驿设立于唐代,是仅次于金陵驿的江南大驿,用来传递公文信函和接待过往官吏。在它1000多年的历史中,驿址几经变迁,明清时期设在今天的篦箕巷一带,店铺林立,交通十分发达。在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第一百二十回中也曾经写道:贾宝玉与父亲贾政在常州的毗陵驿水码头见了最后一面,然后跟着一僧一道经过文亨桥飘然离去。这就说明明清时期的毗陵驿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重要地位。如今,毗陵古驿已基本消失,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相关的遗迹来了解它。 9 常州科举兴盛,历史上共出过9名状元、8名榜眼、12名探花和1546名进士。这是常州的状元榜。宋大观三年,全国取进士300人,常州中了23人,占全国的1/13。政府为了表扬科举世家,纷纷树立牌坊,双桂坊说的是兄弟二人同科高中进士,椿桂坊是父子五人金榜题名,早科坊是指中进士中得早,18岁就中了,世科坊则说的是常州望族庄氏家族中中试和为官的人非常多,世世代代有人登科及第。在这个复制的牌坊上面还有清代诗人龚自珍称赞常州的诗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龙城书院、常州府学、文笔塔等遗址则更是常州文化兴盛的证明。 白云溪两岸称为前后北(驳)岸,是常州的状元街区,常州9名状元中有4人曾在此居住。还有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如苏东坡、恽南田、赵翼等都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同时,历史上的白云溪也是常州城风景最美的地方,每年端午,人们就在这里举行赛龙舟,热闹非凡。 唐荆川是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作为明代著名散文家,和王慎中、归有光合称“嘉靖三大家”。他也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曾向他学习枪法。他的思想观点、学术成就对明清以来的社会思潮,学术文化,尤其对家乡常州产生过巨大影响。 这枚铜镜背面有一篇完整的铭文,可以了解到这枚铜镜的制作与唐荆川有某种直接联系,当年唐荆川48岁。 清代诗人龚自珍还说过“东南绝学在毗陵”,这里刻划了清代常州的五大学派,以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常州今文经学派,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阳湖文派,张惠言、张琦为代表的阳湖词派,恽南田为代表的常州画派以及费伯雄、马培之为代表的孟河医派。但这还只是常州学术成就的一部分。此外以赵翼、屠寄等代表的常州史学,黄仲则、洪亮吉等代表的常州诗林,盛宣怀为代表的实业家等等都在全国独领时代风骚。他们在传统的各个领域达到了辉煌的颠峰,他们是常州人的骄傲。 10 历代常州学者给人们留下的著作,根据专家考证统计大约有两千多种,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但在当时它们都曾驰名知识界,被时人看成是了不起的杰作。 在常州市河的北岸有条小巷叫青果巷,这条小巷不仅走出了近百名进士,而且走出了一批誉满中华的优秀人物:如明代“唐宋派”首领之一的唐荆川、清代书画家汤贻汾、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开拓者盛宣怀、清末谴责小说家李宝嘉、中国新文化先驱瞿秋白等等。当然在人才辈出的常州,青果巷只是常州的一个缩影,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了解常州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窗口。 这是常州的名人墙,历代济济的人材,构成常州历史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有人曾作过专门的统计,指出常州历史上的人才数仅次于北京、苏州和杭州,在中国居于第四位。同学们如果想对这些名人有进一步地了解,请使用多媒体人机对话系统。 11
/
本文档为【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