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7-11-13 4页 doc 16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外科 治疗 。 方法 :将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对照组(18例)采用后位耻直肌部分切断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分析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
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外科 治疗 。 方法 :将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对照组(18例)采用后位耻直肌部分切断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分析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手术;疗效评价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引起的便秘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常用的是后位耻直肌部分切断术[1]。该术式由于切口较深,存在肥厚的耻直肌切断不充分,术后疼痛较重,且易发生感染等缺点。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们采用了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的方法,并与后位耻直肌部分切断术进行了对比 研究 ,以评价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6例患者主要症状均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排便1.1 一般资料: 时间延长,经长期(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排粪造影均示力排时肛直角未增大,反而变小,并出现搁架征。全部病例符合1992年第7次全国肛肠学术会议拟定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单盲法将3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45.5岁。病程10个月至27年,平均6.9年。其中合并直肠前突3例次,会阴下降3例次,直肠黏膜内脱2例次。采用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1,64岁,平均41.2岁。病程为11个月至25年,平均5.8年。其中合并直肠前突3例次,会阴下降2例次,直肠黏膜内脱4例次。采用后侧耻直肌部份切断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手术方法 治疗组:腰俞穴麻醉后转截石位。用双叶肛门镜扩开肛门,在后侧直肠黏膜上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约10 mL以防止出血。手指扪清肥厚的耻直肌位置后,在黏膜上作纵行切口,从肛直环平面至齿线上0.5 cm为止。切开直肠壁全层以及肥厚的耻骨直肠肌,边切边持续扩开双叶肛门镜让切断的肌束分离。以圆针带2 0号肠线自上而下地将切口上下缘闭合,使之成为一横行切口。同时处理其它梗阻因素。表1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 对照组:腰俞穴麻醉转截石位,自肛缘向尾骨尖作正中纵形切口,长约4 cm。分离出耻骨直肠肌,弯钳挑起。两侧钳夹耻骨直肠肌已分离的肌束,切除中间 宽约1.5 cm的肌束,断端缝扎止血。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伤口可放置橡皮片引流。同时处理其它梗阻因素。 2 治疗结果 2.1 术后评价指标 (1)疗效评价:根据1992年第7次全国肛肠学术会议拟定的耻骨直肠肌愈合疗效标准。治愈: 直觉症状消失,大便排出通畅,排粪造影有关征象消失。好转:自觉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大便排出比较顺利,或可分次排出。无效:直觉症状无改善,排粪造影仍有相关征象。(2)愈合时间:对每一患者记录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3)术后并发症:?肛门疼痛,分为轻度:不需要口服止痛药;中度:需要口服止痛药便可以止痛;重度:需要肌注杜冷丁才能止痛。?感染情况:是否需要拆除缝线以二期愈合。 , 1 , 2 , 下一页 2,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字体:大 中 小] 2.2 结果:结果见表1、2、3、4、5。表2 两组术后14 d疗效比较表3 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表5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3 讨 论 3.1 随着便秘患者的不断增多,便秘的 治疗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治疗更是当今 研究 的热点。由于对该病的病因、病理还没有完全清楚的认识,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 方法 目前 还未统一[2]。但是对于其中耻直肌确实肥厚,排便时不能松弛造成便秘的,一般认为可以行耻直肌部分切除术,具体手术方式各有不同。 3.2 从两种术式的疗效看,有效率均较高,二者近期疗效及长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耻直肌肥厚是造成该病便秘症状的重要原因,以不同的途径松解肥厚的耻直肌都可以部分改善便秘症状。两种术式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与近期相比都明显降低,说明便秘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出口梗阻可能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治疗便秘的根本还是应该明确病因,可以考虑的是:是出口梗阻引起便秘,还是便秘引起出口梗阻进而又加重便秘的症状。 3.3 在肛缘后侧作纵形切口,皮肤至耻直肌之间有较厚的组织隔离,手术切口较深,从切口挑出耻直肌可能不完全。全层缝合时易残留死腔,若分层缝合则残留线头,二者均易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由于损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明显; 伤口愈合后可能有较多疤痕形成,会 影响 耻直肌,乃至是内外括约肌的舒缩功能而又造成便秘。 从直肠内行耻直肌切断纵切横缝术,切口靠近耻直肌,能较好的把握切断的程度,达到充分松解肥厚肌肉的目的;由于直肠内的黏膜具有较强的分泌免疫能力,使肠道内的切口比肠道外的更具有抗感染力,在引流通畅的情况下,其切口感染率非常低;经过纵切横缝后,扩大了肛管上口的横径,进一步缓解了出口处的狭窄;手术切口较小,位置在齿线以上,患者疼痛较轻,术后疤痕形成较少。故经直肠耻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感染、以及缩短疗程上具有明显优势,且该术式操作与后位耻直肌部分切断术相比手术难度相当,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3.4 操作注意事项:?切开直肠壁全层以及肥厚的耻骨直肠肌时,边切边持续扩开双叶肛门镜让切断的肌束分离。要切断全部变硬的肌束,手指应感觉直肠环处有一明显的凹陷形成。?缝合时一定要穿过耻直肌肌肉断端,才能起到止血和防止断端重新回缩粘连的作用。?注意同时处理其它梗阻因素。 【 参考 文献 】 1 喻德洪,崔凤东.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18例 分析 ). 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1990,10(11):620 630. 2 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贵阳.贵州 科技 出版社,2004.334. , 上一页 , 1 , 2 1,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
本文档为【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