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

2017-12-07 4页 doc 15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 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 行动学习促动师应从扮演中立的角色开始,帮助团队明确目标,关注团队讨论的流程而非内容,并将着力点放在探询上,推动团队的共同行动。所以,行动学习促动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流程专家,而不一定是本次行动学习主题领域的问题解决专家。很多促动师都知道自己的定位,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做到,容易陷入以下盲点: 怕学员自我思考时间太长,还不如直接告知; 不相信学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害怕冲突,担心控制不住场面; 坚持己见,不希望被推翻; 害怕被看成是...
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
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 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 行动学习促动师应从扮演中立的角色开始,帮助团队明确目标,关注团队讨论的而非内容,并将着力点放在探询上,推动团队的共同行动。所以,行动学习促动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流程专家,而不一定是本次行动学习主题领域的问题解决专家。很多促动师都知道自己的定位,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做到,容易陷入以下盲点: 怕学员自我思考时间太长,还不如直接告知; 不相信学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害怕冲突,担心控制不住场面; 坚持己见,不希望被推翻; 害怕被看成是没有能力的人; 迷恋权力。 促动师不能直接告知学员解决方法,更不能直接动手,只能去引导,还要保持中立,这让他们非常纠结。 也许,形容中国古代剑客最高修为的八个字“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可以给促动师启发:“心中有剑”告诉促动师中立不代表无为,“手中无剑”提醒促动师不应由自己直接去解决问题,而要通过流程技术营造氛围,引导团队解决问题。 一谈到中立,很多促动师就想到“无为”,如果机械地保持中立,很多时候无法掌控进度,从而无法保证成果的输出。实际上,我们对“中立”的理解存在盲点,甚至对“无为”的理解过于机械。老子认为,“无为”其实意味着“道法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通过“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 因此,中立的“三不”原则是: 不提供促动师个人的想法,而是向大家提供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 不赞同某个观点,而是要确保每位参与者的心声能够被其他人听到; 学生课桌椅 www.zxkezhuoyi.com 不对结果作出决策,而是支持参与者厘清自己的努力目标并指导出相应的行动。 促动师要清楚,没有绝对意义的中立,中立永远是相对的。所以,在促动师的实际操作中,须注重三个关键点:第一,促动师必须既中立且有目标导向;第二,促动师引入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必须针对参与者心智模式的盲点;第三,促动师引入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必须更具有包容性。 中立且有目标导向 行动学习通常是企业行为,而不是寺庙行为。很多时候,人们容易陷入“愚公移山” 的盲点,即为了移山而移山,忘却了本来的目标其实是“要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回归本原,就会找到更多的方法和可能性,不会走入“挖山不止”的死胡同。 所以,促动师必须具备目标导向,在促动过程中不断提醒团队不要偏离目标,在尽可能保证团队充分沟通交流的同时,不断提示时间压力。 针对心智盲点 提供思维和行为框架 促动师的“三不原则”中提到:促动师要向学员提供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就好比促动师的“剑”,也就是“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 首先,促动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行动学习的各种工作坊(workshop)都可以说是一种团队沟通和会议模式,每个组织和每个团队都会开会,为什么一定要引入“世界咖啡”“群策群力”“欣赏式探询”等各种行动学习工作坊呢,答案一定 是:以前的沟通和会议形式效果不理想,需要引入能解决现有团队问题和盲点的新模式。 那么,现有的团队沟通和会议模式有哪些问题和盲点呢, 首先,团队沟通和会议模式的通病是议题发散不聚焦,无法深度沟通,很难达成共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所以,我们要引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行动学习工作坊,引导团队先发散,再聚焦,营造深度沟通的氛围,最后达成共识,决定出行动意向或计划。 其次,所有的行动学习工作坊都呈系统化和结构化,其针对性体现在哪里,这便要求我们去研究这些工作坊的流程特点。“世界咖啡”流程中,最特别之处是让参与者不断换桌子,目的是为了激发创意,所以当组织在创新方面存在问题和盲点时,可引入这种方法;而“欣赏式探询”的前两个流程能够连续激发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因此当组织处于低潮时,可以考虑引用此方法。 所以,促动师需要成为流程专家,学习并掌握各种工作坊流程技术,有针对性地引入到相应的团队和组织中去。 引入具包容性的“框” 很多咨询顾问和内部专家出身的促动师通常纠结:一些好的技术,如麦肯锡的解决问题七步法、六西格玛等,都不是行动学习的技术,可否引入到行动学习项目中来, 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只要引入的技术可以让团队发现盲点,走出误区,更好地实现目标,就应该大胆引入。只是在引入前要问问自己:新技术是否会局限大家的思维,导致阻碍目标的实现,如果是,就要小心了。 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学习技术,行动学习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感性和理性相融合,更好地营造团队氛围的改变,并结合理性流程,让学员自己发现组织盲点,并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行动学习技术的大流程本身包含了很多理性技术,比如“群策群力”工作坊中存在“SWOT分析”技术,而在实际操 作时,我们可以在这个环节中不使用该工具,改用“思维导图”这个更简单、直观的工具。 辩证地看,再好的工具也是一个“框”, 本身具有引导性,不是绝对中立的,一定程度地局限了人们的思维。只要我们发现团队思维存在某些方面的盲点,就可以对症下药,引入更具针对性和包容性的工具,摒弃过多的禁忌和门户之见。这也就是促动师引入的“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可以被理解为“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的原因。 美国培训认证协会(AACTP)了促动师的四大信念: 每个人都有因固有心智模式而导致的盲点; 每个人、每个组织才是自己领域的问题专家; 团队的氛围对个体的心智改善存在巨大影响力; 促动师可以通过流程技术,营造团队氛围,促进质疑与反思,引发心智改善。 所以,促动师“有剑”和“无剑”的原则就在此:相信“每个人、每个组织才是自己领域的问题专家”,这是无剑;相信“促动师可通过流程技术,营造团队氛围,促进质疑与反思,引发心智改善”,这便是有剑。
/
本文档为【行动学习促动师之惑 “有剑”还是“无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