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17-09-19 4页 doc 24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资产减值也成为近期会计改革的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项目,其计量准确与否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固定资产  资产减值  问题及措施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理论综述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资产减值也成为近期会计改革的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企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项目,其计量准确与否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问与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固定资产  资产减值  问题及措施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理论综述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企业资产真正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2、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性 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会计领域的一个分支,存在着重要的探讨价值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产减值会计有着丰富的内涵。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与目标 1、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正日益受到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质疑。因此近年,无论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在努力围绕会计目标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修订会计要素的概念、确认与计量的,这些举措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2、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 它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对资产的计量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决策有用观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资产减值会计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揭示了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状况,释放了潜在的风险,体现了企业资产实际的未来盈利能力。这些信息关系到企业当期和未来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相关信息。 (三)资产减值的确认 资产减值的确认,实质上是对资产减值的再确认。资产减值会计并不要求对所有发生的资产减值都进行确认,而是在符合确认标准的基础上,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的表达时,可能影响依赖该信息的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如果一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否并不影响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决策,则对该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就没有必要,反之就应当确认。 (四)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判断、确认与计量 1、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的判断 根据固定资产准则的要求,企业判断固定资产减值的依据原则上有六条: (1) 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 (2) 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者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3) 同期市场利率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 固定资产陈旧过剩或发生实体性损坏。 (5)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6) 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上述迹象,并不必然表明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做出应有的职业判断。 2、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认与计量 以上六条职业判断标准主要是从定性方面分析影响可收回金额的因素。会计要确认与计量,还必须定量计算可收回金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包括: (1) 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 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 (3) 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 二、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复杂而且难度大 首先,可收回金额计量难度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的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从纯理论上讲“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最理想的计量标准。但在现实中计算是相当困难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必然导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随意性。其次,固定资产陈旧过时、实体损坏具体程度的确认缺乏依据,计量难度大。 (二)资产减值会计沦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目前,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资产减值会计是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最主要手段。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股东和管理者,由于管理者通常比股东更了解企业的内部信息,使得他们可以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来获得能够增加自身报酬或拥有更多晋升机会的财务成果。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大致有巨额冲销、收益最少化、收益最大化和利润平滑化四种,这些手段给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三)外部监督力量薄弱 国家虽然制定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政策,然而对这些政策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却没有进行及时的监督。作为审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合法的审计,也由于难度增加,未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新规定,如果企业不恰当地计提或转回减值准备,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整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但由于会计制度并未规定明确的减值确认和计量的标准,企业在减值计提方面的选择很多,主观性也很强。 三、完善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价格市场 要想实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可见,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的资产信息市场及价格市场不够透明和完善,资产减值确定难以达到合理程度,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各行各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各种商品的动态价格资料。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公司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相互监督,这种体制和机构都被称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无论是经营业绩好的公司,还是经营差的公司,都需要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狠下功夫,以此提高上市公司依法运作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促使信息披露工作真正走上良性循环。因此,应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职能,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 (三)加强外部监督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存在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通过外部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类风险,因此为了规范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应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职责,使其真正承担起“经济警察”的职能,并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利润操纵。 结  论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弥补了累计折旧科目反映不及时和缺乏灵活性的不足,还负责核算长期闲置固定资产的价值减损。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系列问题进行了规范论述,增强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实用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固定资产更新越来越快,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加以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12)[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陈飞.浅析资产减值[J].企业论坛.2010(8)  〔3〕 李丽萍.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4)于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思考[J].财会研究.2010   〔5〕黄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   〔6〕韩雪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浅析[J].财会研究.2010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