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

【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

2018-03-14 10页 doc 24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 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 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 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 下面是引用的关于《圆锥的体积》的两个对比教学设计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有 效学习进行对比考量...
【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
【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 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 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 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 下面是引用的关于《圆锥的体积》的两个对比教学设计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有 效学习进行对比考量。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对比 A教学 B教学 教学目1.使学生理解、掌握圆锥体积计算,能运用1.合理、有效、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标 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 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推理出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 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3.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 理等能力得到发展,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得以增强,空 间观念得到强化。 教一、提问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及思考 学复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1.我们认识了圆锥,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圆锥的各部分过习 及其特征。什么是圆锥的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程 引2.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形状是圆锥形的, 入、的, 2.如果要把一根底面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形木 铺 料,加工成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大 垫3.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 家想一想,该怎么办,(多媒体演示圆柱形木料旋 孕 转切削转化为圆锥的过程,并将圆柱与圆锥重叠,突出 伏 4.说一说圆锥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等底等高”) 师提问:?制成的圆锥的底面积与截取圆柱的底面积有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什么关系,制成的圆锥的高与截取圆柱的高有什么关 系,?大家可以试着猜想、估计一下,制成的圆锥的体 有调皮的学生提出:“老师我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积与截取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圆柱体积的1/3。教师看了那位学生一眼,继续教期间有调皮的学生提出:“老师我知道:圆锥的体积是圆 学任务。 柱体积的1/3。 教师:“这位同学看来认真预习了,那还有谁知道这个结 论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沉默,老师:“这位同学的猜想、估计对不对呢,我 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1.圆锥的体积 1.出示圆锥: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圆锥的体积?(圆 实(1)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圆锥的体积和与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锥的体积) 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关系。 操 师:刚才XX同学提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作、(2)根据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根据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呢, 合引导学生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1/3Sh(板书) 生:把圆锥浸没在装有水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容作 器中,看水面上升的高度,计算出上升的那一部分水的体交(3)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和圆积,就是这个圆锥的体积)(把圆锥看成一个容器,倒入流、锥体积计算公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圆锥的水,再把水倒入量杯中,水的体积就是圆锥的体自体积计算公式用它的底面积乘以高后还要乘以积)...... 主1/3, 师:这些想法都很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找一种探2.教学例1:一个圆锥形铅锤,底面积是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想一想能不能找到圆锥与以前学究28.26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铅锤的体积是过的某种立体图形的体积之间的联系来发现圆锥体积的新多少, 计算方法。 知、(1)学生读题后找出已知条件,说出计算公2.讨论:(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立体图形,拿哪种立验式。列式解答。 体图形来帮助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呢,为什么, 证(2)提问:?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2)出示4个圆柱、1个圆锥。师:这里有4个圆柱,(条件,?如果不直接告诉底面积,还可以知道哪选哪一个来帮助研究圆锥的体积呢,演示比较:圆柱与解些已知条件,怎样进行计算, 圆锥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既不等底释) 又不等高四种情况。 新(3)分组提供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的材料(每组4个圆柱,知 1个圆锥,水、沙子、大米及实验操作记录表)想一想, 利用这些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吗, 3.动手实验:四人一组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教 师讲清实验操作要求、步骤),小组成员详细记录实验情 况,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得出本组实验结论。 4.汇报交流: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展示台上讲述本 组的结论)全体师生共同倾听、质疑。教师适时引导点 拨:大家比较一下各组的实验记录,有什么相同点吗, (圆柱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 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5.质疑回顾:那么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既不等底 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还是不是3倍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V锥=1/3V柱 反馈练习:根据已知圆柱(圆锥)的体积,求出与它等 底等高的圆锥(圆柱)的体积。(课件展示) 6.出示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 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师:要求圆锥体积可以用V=1/3Sh,你会求吗,(学生尝 试,师巡视指导) 三、1.巩固性练习。 1.认真想一想,对吗, 实根据下面的已知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223践?底面积0.3dm,高0.15dm。 ?圆锥的底面积是3cm,体积是6cm( ) 应?底面半径5cm,高15cm。 ?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小2/3用、?底面直径8cm,高10cm。 ( ) 巩?底面周长6.28cm,高20cm。 2.课件展示:圆锥在生活中应用的实物图(如建筑物、固2.提高性练习。 火箭、飞机等),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圆锥形物体,新(1)判断题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知 ?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 3.动脑筋解决问题:要使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相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等,你有什么办法,(生讲师课件演示) 积也扩大2倍。( ) ?把圆锥的高(或底面积)扩大3倍,使圆锥的体积扩 (2)选择题 大3倍,与圆柱的体积相等。 ?一个圆柱形铅块可熔铸成( )个与它等底等?把圆柱的高(或底面积)缩小3倍,使圆柱的体积缩 高的圆锥形零件。A.3 B.2 C.1 小3倍,与圆锥的体积相等。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圆 柱体积的( )。A.1/3 B.1/9 C.2/3 一、三维目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 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A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对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分关注和重视,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方向:太重基础扎实,导致迷 信权威、思维定势、负担过重、兴趣丧失。 B教学中强调三维目标并不意味着否定“双基”三维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 位,显然并没有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排斥于目标之外,也没有轻视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 地位与作用。在教学中应当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时应努力做到:(1)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明确、具体、可行、 可测且具发展性的教学目标。(2)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数 学活动必须定位在“做中学”,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验操作中和动手制作中学数学。 (4)知识的应用要讲求实效性、发展性。(可采取让学生自己编题做或同桌、小组成员互 出互答等形式),加强实践应用的练习。 在上述两个教学片段中,A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训练;B教学—注重 学生对所学新知的实践应用,练习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联系生活,要求逐 步提高,除了基础性、针对性的练习外,还设计了应用性、拓展性的“问题解决”练习,层 次清晰、结构合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动脑、动口、动笔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 生均有所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在课结尾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底面积和高变化的情况,变想象为直观,难点得到突破,学生兴 趣盎然,留下精彩回味。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表现在结 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 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A教学中教师的预设是缺乏针对性的封闭性预设,没有研究透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可能的突发情况也没有考虑到,当生成与预设发生冲突时,却被老师直接漠视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完全按教师设想的流程进行。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习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B教学中教师的预设则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在备课时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即便预设与生成发生了矛盾冲突,也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随机应变”,以学生为主体,正视冲突,并灵活变通,巧妙引导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教学情景的设定 新课程培训中提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创设情境、激趣引课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上面两个教学片段在此环节上的不同处理:A教学—师与生在“打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过程中„„;B教学中—教师从把圆柱形木料加工成圆锥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新课,别具匠心。目的有三:一是引课内容(多媒体课件演示圆柱旋转切削转化为圆锥的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把新知(圆锥)与旧知(圆柱)联系起来,引发学生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的内容,为探索活动定向;三是凸现“等底等高”现象,为圆锥体积学习做好孕伏。孰优孰劣,是否能够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 学生状况的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仍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储备,因而有必要在复习阶段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切、摸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透彻。 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验证(解释)新知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段都在尝试着运用实验法来揭示圆锥体积计算的形成过程。 A教学—直指“等底等高”这一种情况,学生通过操作(全班同学整齐划一)得出结论,利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完成例题,反馈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B教学—教师先是提出“怎样求圆锥的体积,”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接着教师并没有把教学活动简单地推向具体的实验操作层面,而是安排了两个层次的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探究策略的方向和合理性,设计出实验操作表(分四种情况)。然后放手让学习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家们探索……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师与生,生与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各抒己见、透彻分析、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 走向有效和优质教学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 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可以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的五条基本措施。
/
本文档为【【精品】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2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