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2012-07-12 2页 pdf 124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8430

暂无简介

举报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 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Infleunce of posture chang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张 华,肖 立,高燕飞 Zhang Hua,Xiao Li,Gao Yanf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Jia...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 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Infleunce of posture chang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张 华,肖 立,高燕飞 Zhang Hua,Xiao Li,Gao Yanf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13003China) 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影响。[方法]取12种不同体位,统计比较各种体 位变化前后ICP、CPP变化。[结果]仰卧位头部抬高45°、仰卧屈膝位30°及45°可使颅内压明显降低,而左侧卧位头部抬高15°、右侧 卧位头部抬高15°后颅内压则明显升高。左侧卧位头部抬高30°脑灌注压明显下降。[结论]不同体位可显著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变化。 关键词:颅脑损伤;体位;颅内压;脑灌注压;重症监护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2.14.04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2)5B-1324-02   颅脑外伤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第2位,但死残率则处于第1 位。颅脑外伤的脑组织损伤不仅仅发生在受伤当时,而且与治 疗和监护过程中的迟发性脑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称为“继发性脑 损害”。低血压、缺氧、颅内压增高或脑灌注圧过低均可导致继 发性脑损害的发生。随着现代医学进展,心电监护、颅内压监测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普遍应用,实时监测颅内压 (IC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等重要指标。监测 这些指标的目的是保证脑组织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满足脑 组织的氧供和糖分需要[1]。许多因素可影响这些指标的变化, 其中病人的体位维持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重型颅脑外伤病人 不同体位对ICP和CPP的影响,为颅脑外伤病人重症监护过程 中给予病人合适的体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神经外科监护 室住院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GCS<8分)58例,男30例,女28 例,年龄(53.2±15.7)岁。所有病人均予以24h脑室内ICP监 测、心电监护。 1.2 方法 1.2.1 病人体位 本研究采取12种不同体位,4种卧位结合3 种头位。随机次序选择体位,每种体位保持2h。12种体位分 别是仰卧位、仰卧屈膝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每种卧位结合3 种头位,包括头部抬高15°、30°、45°。每种体位均排除头部侧 倾、曲颈或颈部过伸等异常姿势。每种姿势维持15min后监测 研究指标,监测期间排除药物、外界刺激等干扰因素。 1.2.2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AS6.12统计软件。体位 变化前后ICP、CPP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种体位变化前后ICP、CPP变化 研究表明,ICP在4种 体位中变化最显著:仰卧位头部抬高45°降低,仰卧屈膝位30° 及45°降低,右侧卧位头部抬高15°升高,左侧卧位头部抬高15° 升高;CPP在左侧卧位头部抬高30°时明显降低。见表1。 表1 各种体位变化前后ICP、CPP变化 mmHg    体位           ICP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方向 P           CPP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方向 P 仰卧位头部抬高15° 9.5±6.30  10.0±6.6 ↑ 0.260  87.0±15.0  86.6±16.7 ↓ 0.767 仰卧位头部抬高30° 8.5±6.1  8.1±6.7 ↓ 0.370  93.2±6.0  92.3±15.9 ↑ 0.605 仰卧位头部抬高45° 9.5±5.6  7.6±5.3 ↓ 0.003  92.2±16.5  95.2±17.1 ↑ 0.244 左侧卧位头部抬高15° 9.9±6.2  11.4±5.0 ↑ 0.026  91.1±14.4  87.1±18.9 ↓ 0.063 左侧卧位头部抬高30° 10.0±6.1  10.1±6.3 ↑ 0.807  90.4±14.8  87.1±16.3 ↓ 0.046 左侧卧位头部抬高45° 9.2±6.1  9.0±5.9 ↓ 0.726  92.2±17.2  90.4±22.6 ↓ 0.990 右侧卧位头部抬高15° 9.3±6.3  12.2±7.8 ↑ 0.005  91.4±19.1  87.1±19.9 ↓ 0.088 右侧卧位头部抬高30° 9.3±5.9  9.7±5.9 ↑ 0.305  89.2±16.5  90.2±14.0 ↑ 0.313 右侧卧位头部抬高45° 11.8±7.2  9.8±7.4 ↓ 0.183  93.2±16.9  93.0±17.0 ↓ 0.310 仰卧屈膝位头部抬高15° 10.1±6.0  11.1±6.1 ↑ 0.163  89.7±17.3  91.5±17.3 ↑ 0.741 仰卧屈膝位头部抬高30° 9.8±5.8  9.0±5.8 ↓ 0.039  92.0±18.9  90.7±18.1 ↓ 0.733 仰卧屈膝位头部抬高45° 10.2±5.8  8.9±6.7 ↓ 0.015  88.9±18.1  88.1±25.9 ↓ 0.122   注:“↑”表示增高,“↓”表示降低。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体位变化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 ·4231·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May,2012Vol.26No.5B 重要影响。正常情况下脑灌注可由脑血管自主调节,但当大脑 损伤时,这种调节机制可能会丧失。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重要 宗旨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体位和头位以维持脑灌注,恰当地处 置可有效控制ICP和维持 CPP,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和致残 率[2]。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采取的最佳体位目前尚未定论。在 临床工作中,颅内压增高病人往往采取头高位[3],但本研究发 现,没有哪种单一的体位和头位能绝对可靠地降低颅内压、提高 脑灌注压。所以,当维持某种体位和头位时严密的体征观察和 多种指标的监控尤为重要。研究发现,仰卧位头部抬高45°、仰 卧屈膝位30°及45°时ICP显著降低,这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护 理工作中头部最适宜抬高角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头位抬高45°, 可减少颅内血流总量,从而显著降低ICP。头位过高易出现病 人躯干整体下滑,重心下移,引发臀部及下肢皮肤压疮;头位抬 高不足则不能充分降低颅内压。所以,在重症颅脑外伤病人临 床护理工作中在病人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仰卧位时头部 抬高至床面45°。 目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定期翻身和不同体位包括侧 卧位被广泛采用,临床上定时让病人保持侧卧位可减少骨突处 部位皮肤的压伤,利于痰液引流。但研究发现,侧卧位对ICP、 CPP影响较大,特别是头部尚未抬高时,无论是左侧卧位还是 右侧卧位,ICP都会相应增高、CPP相应降低。原因考虑为侧卧 位时心脏水平面改变,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头部静脉回流 不畅所致。所以,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慎重选择侧卧位,侧卧位 时应严密监测ICP、CPP,以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次研究 还发现,ICP与CPP未有同步变化,考虑CPP受ICP、血压双重 影响,故在监测ICP同时还应密切关注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 化。 参考文献: [1] Tao ZENG,Liang GAO.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 matic brain injury guided by intravenmeular intrae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A report of 136cases[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tology,2010,13(3):146-151. [2] 郑红云,朗黎薇,俞雯霞.颅内压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患者的护理[J].上海护理,2007,7(6):44-45. [3] 朗黎薇.实用重症监护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95- 196. 作者简介 张华,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 医院;肖立、高燕飞单位: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1-07-31;修回日期:2012-04-20) (本文编辑 范秋霞) 持续健康教育对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的影响 Influence of continuing health education on placenta previa pregnant women accepting expect therapy 石 娟 Shi Juan (Affiliated Thir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530031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对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实施持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0例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 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持续健康教育,出院时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孕妇的自我护理能力。[结 果]实验组孕妇妊娠结局及自我护理能力均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健康教育可提高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的知识水 平及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前置胎盘;期待治疗;孕妇;持续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2.14.04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2)5B-1325-02   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的病理性妊娠,是指孕28周 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 位置低于先露部,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1]。期待疗法是在保 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保胎以延长胎龄,促使胎儿达到或更接近 足月,从而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其适用于出血不多或无产前 出血、生命体征平稳、胎儿存活、胎龄<36周、胎儿体重不足 2 300g的孕妇,无阴道流血,在妊娠34周前可以不必住院。前 置胎盘孕妇从确诊到分娩要面对其他非前置胎盘孕妇更多的健 康问题与健康需求,根据此类孕妇的特点,我科对前置胎盘期待 疗法孕妇进行持续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5月前置胎盘期待疗法 孕妇50例,年龄22岁~39岁,平均年龄27.6岁;初产妇39例, 经产妇1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8例,部分性前置胎盘32例,低 置性前置胎盘10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4例,高中及以 上40例。将50例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两组 孕妇年龄、文化程度、体重、孕周、胎盘位置、病程等方面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知识宣教,实验组 给予持续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1 建立孕妇档案,设登记本 对孕妇进行基本情况调 ·5231·护理研究2012年5月第26卷第5期中旬版(总第394期)
/
本文档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