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唐与契丹战争起因新探

唐与契丹战争起因新探

2012-07-03 3页 pdf 1M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4942

暂无简介

举报
唐与契丹战争起因新探 杜会科学辑刊 江金史研究 · 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总第七十三期 唐 与 契 丹 战 争 起 因新 探 崔明德 唐与契丹的战争和唐与北方其它政权的战争相比 , 不仅次数多 , 而且比较激烈 。 那 么 , 唐与契丹为什么会频繁交战呢 � 后晋刘肉等人把契丹 “侵边 ” 归之于 “天性 ” , 近 人岑仲勉则说契丹和奚等少数 民族政权是不服从主人 , “诡谋弄兵 , 阴谋夺国 , 直是侵 略举动 。 ” � 《隋唐史》 , 中华书局 , �� 鱿年版 , 第�� � 页� 我认为 , 这些都是现象 , 而不是原因。 其根本原...
唐与契丹战争起因新探
杜会科学辑刊 江金史研究 · 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总第七十三期 唐 与 契 丹 战 争 起 因新 探 崔明德 唐与契丹的战争和唐与北方其它政权的战争相比 , 不仅次数多 , 而且比较激烈 。 那 么 , 唐与契丹为什么会频繁交战呢 � 后晋刘肉等人把契丹 “侵边 ” 归之于 “天性 ” , 近 人岑仲勉则说契丹和奚等少数 民族政权是不服从主人 , “诡谋弄兵 , 阴谋夺国 , 直是侵 略举动 。 ” � 《隋唐史》 , 中华书局 , �� 鱿年版 , 第�� � 页� 我认为 , 这些都是现象 , 而不是原因。 其根本原因在于唐朝 民族政策的失误 , 激怒了契丹 , 从而引起 了战争。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 , 我们先按时间划分为 � 个阶段看一下唐与契丹的全 部 战 和 史 实 � 第一阶段 � 武德元年 �� � � � —武德二年 �� � �� , 契丹数抄唐境 , 入寇平州 。第二阶段 � 武德六年 �� � �� —天册万岁元年 �� � �年� , 唐与契丹关系较好 。 武德六年 �� � �年� , 咄罗向唐进贡名马丰貂 � 贞观二年 �� � 年� , 摩会率领部落降唐 � 贞观十八年 �� � �年 � , 契丹助唐征伐高丽 , 唐太宗发给契丹君长及老人蹭探 , 贞 观 二 十三年 �� � �年� , 唐在契丹置松漠都督府 , 封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府 , 无极县 男 , 赐姓李氏 � 显庆初 �� � �一� �� 年 � , 封窟哥为左监门大将军 。 第三 阶段 � 万岁通天元年 �� � �年 � 五月—开元二年 �� � �年� , 双方多次交战。万岁通天元年 �� � �年� , 万荣与李尽忠占据营州 , 进围植州 , 攻陷冀州 , 攻克 派州 � 次年 , 契丹乘胜寇幽州 , 攻陷城邑, 抄掠吏民 。 这次战争持续 � 年 , 唐军屡 被 契 丹 击 垮 , 金吾大将军张玄遇 , 司农少卿麻仁节被俘 , 刺史陆宝积 , 夏官尚书王孝杰被杀于战 阵。 久视元年 �� �� 年 � , 武则天令李楷固 、 骆务整 �均为契丹人� 率兵讨契丹 余党 � 先天元年 �� � �年 � , 契丹出动骑兵配合奚侵扰渔阳 , 开元二年 �� � �年 � , 唐玄宗令薛 。 钠率兵击契丹。 第四阶段 � 开元三年 �� �的 —开元七年 �� � �年 � , 唐与契丹关系较好 。 开元三年 �� � �年 � , 李失活率部落内附 � 开元五年 �� � �年� , 唐玄宗将东平王李续外甥女永 乐公主嫁给李失活 。 第五阶段 � 开元八年 ��� �� , 唐安东都护薛泰率� �� 人与奚王李大辅合击可突于 , 李大辅被杀 , 薛泰被俘 , 营州震恐 。 第六阶段 � 开元九年 �� � �年 � —开元十七年 �� � �� , 双方友好关系加深 。 开元十年 �� � �� , 唐玄宗将燕郡公主嫁给郁于 , 并赐物千段 � 开元十四年 �� � �年� , 唐又将 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 � 邵 固归国后又派可突于朝贡 。 第七阶段 � 开元十八年 �� � �年 � 一一天宝十四年 �� � �年 � , 双方战争不断 , 互有 一 � � 一 珍‘ 胜负 。 开元十八年 �� � �年� , 可突于杀亲唐的李邵固 , 率部落降于突厥 , 唐在京 城 及 关内、 河东 、 河南 、 河北分道招募壮士 , 且出动八总管以讨契丹 � 开元二十 一 年 �� � � 年 � , 可突于又到唐抄掠 , 唐军大败 , 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 、 吴克勤战死于沙场 , 唐兵 万人被杀 � 次年 , 张守硅大破契丹 , 开元二十四年 �� � �年 � , 张守硅令安禄山讨契丹 , 大败而归 , 次年 , 张守硅破契丹于捺禄山 , 天宝四年 �� � �年 � , 李怀节杀和 亲 公主静 乐公主叛唐 , 安禄山出兵讨伐 � 天宝十年 �� � 年� , 安禄山率 � 万兵讨 契 丹 , 大败而 归 , 次年 , 安禄山又发兵 � �万以讨契丹 , 此后直到天宝十四年 �� � �年� 安禄 山发动叛 乱 , 唐与契丹始终没有停止战争 。 第八阶段 � 天宝十五年 �� � 年 � —唐亡 �� �� 年 � , 双方基本上友好交往 。 至德�� � �年 � 后 , 契丹每年选送数十位酋豪入长安朝会 � 大历年 间 �� � �一� �� 年� , 朝 贡 � �次 � 贞元年间 �� � �一 � � �年� , 朝贡 � 次 � 元和年间 �� � �一 �� �年 � , 朝贡 � 次, 大 和 、 开成年间 �� � �一 � �� 年� , 朝贡 � 次 � 会昌二年 �� � �年 � 乞用唐赐印章 � “奉 国 契丹之印” � � 咸通年间 �� � �一 � �� 年 � , 遣使入朝 � 光启年间 �� � �一� �� 年� , 入寇 幽 、 蓟 , 遭唐打击后十年不敢近边 。 由此可见 , 在八个阶段中有一半是契丹出兵唐朝 , 其中第一阶段只是契丹小规模地 骚扰唐朝边境 , 唐王朝并没有反击 , 所 以 , 众方真正发生战争主要集中于第三 、 第五和 第七阶段 。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 � 个阶段战争的起因 。 先谈第三阶段 。 契丹在太宗 、 高宗时期 , 接受唐朝官爵 , 但到武则天时 , 因营州都督赵文翻刚恒臼 用 , 侮辱契丹酋长 , 经常侵扰契丹部落 , 在契丹发生饥荒时又十分吝音 , 不加贩给 , 引 起了契丹人的反感 , 激怒了契丹首领 , 因此爆发了战争 。 大战初步结束后 , 武则天侄武豁宗对河北百姓的残酷镇压 , 也为契丹再次发动战争 埋下了祸根 。 ��� 日唐书》卷 �� � 《外戚 · 武鳃宗传》载 � “先是 , 百姓有胁从贼众 , 后来 归来者 � 《资治通鉴》 卷 �� � 称 · 民有为契丹所胁从复来归者 · � , 鲜宗以为同反 , 总杀之 , 仍 生 刽 取其胆 , 后行刑 , 流血盈前 , 言笑 自若 。 初 , 孙万荣别帅何阿小攻陷冀州 , 亦多屠害子 女 � 至是 , 时人号鼓宗与阿小为两何 , 为之语日 � ‘唯此两何 , 杀人最多 ’ 。 ” 这条资料 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安史乱军在河北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提供了一些线索 。 再看第五阶段 。 《资治通鉴》卷�� �载 � 、 “契丹牙官可突干 �于�晓勇得众心 , 李 要 固 猜畏 , 欲去之 。 是岁 ��� 。年 � , 可突干举兵击要固 , 婴固败奔营州 。 营州都督许 钦 澹 遣安东都护薛泰帅晓勇五百与奚王李大辅奉婆固以讨之 , 战败 , 篓固 、 李大辅 皆 为 可 突干所杀 , 生擒薛泰 , 营州震恐 。 许钦澹移军入渝关 , 可突千立婆固从父弟郁干 �于 �为 主 , 遣使谢罪。 上赦可突干之罪 , 以郁干为松漠都督 , 以李大辅 之 弟 鲁苏 为 饶 乐 都 督 。 ” 从中不难看出 , 可突于是颇受契丹人敬重的将领 , 但受到了李要固的猜忌 。 为免 灾祸 , 可突于先下手为强 , 赶跑 了李奖固 。 这些是契丹内部的事情, 本应 由契丹 自己协 商解决 , 唐至多只能在尊重契丹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的基础上予以调解 , 但唐 却 出 兵契 丹 , 结果遭到了契丹的猛烈反击 。 许钦澹移军渝关后 , 可突于 “俄又遣使请罪 ” 。 � 《旧 唐书》御” , 桃狄 ·契丹传 》 � 可见可突于与唐之间并无直接冲突 , 之所以会发生 战 争 , 完 全是唐王朝干涉契丹内政所造成的 。 一 � � 最后谈第七阶段 。 《资治通鉴》 卷 �� �载 � “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 , 数侵 掠 奚 、 契 丹 � 奚 、 契丹各杀公主以叛 。 ” 同书卷� �� 载 � “安禄山屡诱奚 、 契丹 , 为设 会 , 饮 以 食营酒 , 醉而坑之 , 动数千人 , 函其酋长之首以献 , 前后数四 。 ” 《新唐书》 卷��� 《安 禄山传》称 , “禄山幸邀功 , 肆其侵 , 于是两蕃贰 。 ” 又称 , 禄山 “自以无功而贵 , 见 天子盛开边 , 乃给契丹诸酋 , 大置酒 , 毒焉 , 既酣 , 悉斩其首 , 先后杀数千人 , 献碱圈 下 。 帝不知 , 赐铁券 , 封柳城郡公 。 ” ��� 日唐书》 卷�” 《北狄 · 契丹传》 载 � “天 宝 十年 , 安禄山诬其酋长欲叛 , 请举兵讨之 。 ” 同书卷� �� 《安禄山传》 载 � “既肥 大 不 任战 , 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 , 宴设酒中莫营子 , 预掘一坑 , 待其昏醉 , 斩首埋之 , 皆不 觉死 , 每度数十人 。 ” 《新唐书》 卷� �� 《北狄 · 契丹传》 载 � “禄山方幸 , 表讨 契 丹 以向帝意 。 发幽州 、 云 中、 平卢 、 河东兵十余万 , 以奚为响导 , 大战演水南 , 禄山败 , 死者数千 , 自是禄山与相侵掠未尝解 , 至其反乃 已 。 ” 安史之乱爆发后 , 安禄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建立安氏王朝上面 , 没有精 力 侵 扰 契 丹 , 这样 , 契丹也就不再骚扰唐朝边境了 。 史载 � “故事 , 以范阳节度 为 押 奚 、 契 丹 使 , 自至德后 , 藩镇擅地务自安 , 郡戍斥候益谨 , 不生事于边 , 奚、 契丹亦鲜入寇 , 岁 选酋豪数十入长安朝会 , 每引见 , 赐与有秩 , 其下率数百皆驻馆幽州 。 至德 、 宝应时再 朝献 , 大历中十三 , 贞元间三 , 元和中七 , 大和 、 开成间凡四 , 然天子恶其外附回鹊 , 不复官爵酋长 。 会昌二年 , 回鹊破 , 契丹酋屈戍始复内附 , 拜云磨将军 、 守 右 武 卫 将 军 。 于是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易 回鹊所 与旧印 , 赐唐新印 , 日 ‘奉国契丹之印 ’ 。 ” � 《新 店书》卷 �� � 《北狄 ·契丹传》 � 这段文字已把唐与契丹战和起因的辩证关系讲得十 分 清 楚 ,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契丹与唐发生战争并不在于契丹的 “天性 ” 和契丹不服从主人 , “诡 谋弄兵 , 阴期夺国 , ” 关键在于唐朝民族政策的失误 。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 我们不妨看一下隋与契丹的关系 。 《隋书》 卷�� 《北狄 · 契丹传》载 � “当后魏时 , 为高丽所侵 , 部落万余口求内附 , 止于 白貌河 。 其后为突 厥所逼 , 又以万家寄于高丽 。 开皇四年, 率诸莫贺弗来渴 。 五年 , 悉其众款塞 , 高祖纳 之 , 听居其故地 。 六年 , 其诸部相攻击 , 久不止 , 又与突厥相侵 , 高祖使使责让之认其 国遣使诸网 , 顿颜谢罪 。 其后契丹别部出伏等背高丽 , 率众内附。 高祖纳之 , 安置于渴 奚那领之北 。 开皇末 , 其别部四千余家背突厥来降 。 上方与突厥和好 , 重失远人之心 , 悉令给粮还本 , 救突厥抚纳之 。 固辞不去。 ” 如果契丹侵唐在于其 “天性 ” 的话 , 如果 契丹喜欢 “诡谋弄兵 , 阴期夺国” 的话 , 那么 , 为什么契丹与隋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 双 方从未发生过战争 � 其实 , 根据上引资料可以看出 , 隋处理与契丹关系的政 策 与 唐 相 比 , 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是比较开 明的 � � � � 契丹归附时 , 隋积极接纳 , 并令 “居其 故地 ” � �� � 妥善解决契丹内部矛盾 � � � � 妥善解决隋 、 契丹 、 突厥之间的三角关 系 。 隋的开明政策恰好从反面证明了唐处理与契丹关系政策的失误 , 导致了唐与契丹的 多次战争 。 综上所述 , 可以看出 , 中原王朝凡是对契丹实行开明政策 , 契丹就与中原王朝友好 相处 , 中原王朝 凡是对契丹欺侮 , 千涉其内政 , 或采用卑鄙手段 , 契丹就会发动战争 , 侵扰边境。 因此 , 两个民族能友好相处的关键在于互相尊重 、 平等互利和以诚相待 。 【本文资任编辑 � 蒋盆跃 , 翅 一 � � 一
/
本文档为【唐与契丹战争起因新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