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_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2012-06-17 7页 pdf 450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2617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_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文章编号:1001-4918 (2012)02-0160-166 中图分类号:B844. 2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张文娟 邹 泓 梁钰苓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 要: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并探讨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采用《青少年父母 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对 2623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1)青少年所获得的父母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且存...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_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文章编号:1001-4918 (2012)02-0160-166 中图分类号:B844. 2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张文娟 邹 泓 梁钰苓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 要: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并探讨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采用《青少年父母 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对 2623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1)青少年所获得的父母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在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方面显著高 于男生,在肯定价值和工具性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支持的 4 个维度都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 趋势,高二年级的父母支持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2)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和社会适应的简单相关分析发现,父母 支持与积极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社会适应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与积极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社会适 应显著负相关;父母支持与情绪智力显著正相关。(3)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 相关显著,父母支持组变量可被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 5. 85%,社会适应组变量可被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 28. 5%, 冗余指数分别为 1. 23、5. 99。(4)情绪智力在中学生父母支持和社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父母支持;社会适应;情绪智力;青少年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ZX001). 通讯作者:邹泓,E-mail:hongz@ bnu. edu. cn 1 问提出 社会支持是个体所觉察到的来自重要他人或其 他群体的尊重、关爱和帮助(Pierce,Sarason,& Sarason,1996)。大量研究表明,来自重要他人的社 会支持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 要因素之一。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许多发展结果正 相关,如 学 业 适 应 (Malecki & Demaray,2002; 2006)、心理社会适应(Jackson & Warren,2000) ;与 适应不良的指标呈负相关,如焦虑(White,Bruce, Farrell,& Kliewer,1998)、抑郁(Herman-Stahl & Petersen,1996)、物质滥用(Lifrak,McKay,Rostain, Alterman, & O’Brien, 1997; Wills & Cleary, 1996)、问 题 行 为 (Windle, 1992; Zimmerman, Ramirez-Valles,Zapert,& Maton,2000)等。 对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接纳水平关系的 研究发现,给予中学生社会支持最多的依次为母亲、 父亲、同性朋友和教师;高接纳组从母亲、同性朋友 和教师处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低接纳组和一般组, 一般组从母亲和同性朋友处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低 接纳组(邹泓,1999)。对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青 少年心理和学业适应的纵向研究发现,父母支持能 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和自尊水平,且是唯一能 够预测高水平学业成就的支持源;与其他支持源相 比,父母支持的预测作用还表现为更强的跨性别一 致性(Rueger,Malecki,& Demaray,2010)。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尽管青少年开始试图以各 种方式挣脱父母的保护,更多地向同伴寻求支持,但 许多研究仍表明,父母依然在青少年的积极发展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水平父母支持的青 少年自我概念得分要高于一般或低水平父母支持的 青少 年 (Demaray, Malecki, Rueger, Brown, & Summers,2009)。其次,来自父母的支持和温暖与 青少年的行为不良显著负相关(Barnes & Farrell, 1992;Juang & Silbereisen,1999)。对父母行为与青 少年行为不良的关系的元分析表明,父母支持的对 立面(如忽视、敌意和拒绝)对青少年行为不良影响 的效应值最强,被重要他人拒绝的青少年最有可能 发展出对他人、自己及环境的扭曲的心理表征 (Hoeve et al.,2009)。然而,父母对青少年主要提 061 2012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2 期 供哪些支持,不同性别和年级的青少年的父母支持 有无差异,国内尚缺乏较大规模被试的研究。 父母支持对个体社会适应的直接预测作用已经 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但不同研究者对青少年社会 适应的评估标准却各不相同,通常涉及到个体内部 的情绪体验、人际关系、学业成就、行为问题等一个 或多个指标。本研究拟从一个整合的角度评估青少 年的社会适应,以全面考察父母支持与社会适应的 关系。采用邹泓等人(2012)提出的社会适应状况 评估的“领域 -功能”模型,将社会适应分为四个基 本适应领域和积极、消极两种功能状态: (1)自我适 应,指的是个体对自我保持积极的态度、满足和自主 控制,还是绝望、抑郁或依赖,分别表现为自我肯定、 自我烦扰;(2)人际适应,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建立和 保持温暖及爱的关系,彼此给予善意和支持的程度, 分别表现为亲社会倾向、社会疏离; (3)行为适应, 指的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遵守社会规则,高效 率地行为处事并取得相应成就的程度,分别表现为 行事效率、违规行为; (4)环境适应,指的是个体如 何有效应对环境变化或挫折的程度,分别表现为积 极应对和消极退缩。 尽管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很 多,但是父母支持究竟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 的内在机制研究较少。压力应对模型认为,从父母 那获得情感或工具性支持的青少年在情绪调节和问 题解决方面表现得更好,这些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建 设性地处理焦虑、抑郁或愤怒等消极情绪,以顺利地 度过“疾风暴雨”的青春期(Wills & Cleary,1996)。 对早期接受的父母关爱与成人后的幸福感的关系研 究也发现,年幼时获得父母关爱和支持的个体,成人 后的幸福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潜在原因之一就在 于,得到父母关爱和支持的个体的情绪智力发展得 更好,这使得他们拥有更高水平的创造和维持幸福 生活方式的能力(Sillick & Schutte,2006)。由此推 测,父母支持可能会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智力来促 进其社会适应。 情绪智力是 Mayer 等人在 20 世纪末提出的概 念,他们将情绪智力看做是一种加工和处理情绪信 息的综合能力,包括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 和情绪管理 4 个方面(Mayer,Caruso,& Salovey, 1999)。情绪智力的发展既受益于亲子关系质量, 又会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感知到的父 母温暖与情绪感知、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显著正相 关(Ciarrochi,Chan,& Caputi,2000)。控制了大五 人格和言语智力之后,从父母那获得的社会支持与 情绪管理相关 显 著 (Lopes, Salovey,& Straus, 2003)。情绪智力还与社会情境下的角色采择能 力、情绪修复能力和社会技能正相关,能够显著预测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个人掌控感和生活满意度 (Law,Wong,& Song,2003)。 鉴于父母支持在青少年社会适应中的独特作 用,以及情绪智力的特殊贡献,本研究拟考察: (1)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一般特点; (2)青少年父母支持 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 (3)情绪智力在父母支持与 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哈尔滨、北京、西安、武 汉、昆明、上海和广州七所城市,每个城市抽取重点与 非重点学校各 1 所,包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 4 个 年级,各年级随机抽取 2 个平行班,由此建立 AB 两 个平行数据集。本研究采用 A 数据集,有效被试共 2623 人,其中男生 1246 人,女生 1347 人,30 人性别信 息缺失;初一 555 人,初二 642 人,高一 617 人,高二 534 人,281 人年级信息缺失。被试年龄在 11 ~ 18 岁 之间,平均年龄为 14. 45 岁,标准差为 1. 76。 2. 2 研究工具 2. 2. 1 青少年父母社会支持问卷 以邹泓(1999)修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为 蓝本,项目组从中挑选了与父母支持相关的题目,最 终确定为肯定价值、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 持 4 个维度,共 17 个项目。5 点记分,从完全不符 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 1 ~ 5 分。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均在 0. 78 ~ 0. 88 之间。验证性 因素分析表明,全部项目的因子载荷在 0. 47 ~ 0. 84 间。χ2 / df = 48. 14,CFI = 0. 89,TLI = 0. 87,NNFI = 0. 96,RMSEA = 0. 08。 2. 2. 2 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 由邹泓等(2008)编制,共 27 个题项,分为情绪 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 4 个维度。本 项目组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项目为 18 个,结构不变,Cronbach’s α 系数在 0. 71 ~ 0. 81 之 间(刘艳,邹泓,2010)。 2. 2. 3 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 采用周晖(2008)编制,邹泓、余益兵等(2012)修 订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共包括 50 个 项目,分为自我适应(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人际适应 161 张文娟 邹 泓 梁钰苓: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亲社会倾向、社会疏离)、行为适应(行事效率、违规 行为)、环境适应(积极应对、消极退缩)4 个领域,共 8 个维度。每个领域中的两个维度分别测量个体的积 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可以提取出二阶因子积极适应和 消极适应。5 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记为 1 ~ 5 分。本研究中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 在 0. 75 ~ 0. 84 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项目因子 载荷均在 0. 35 以上,χ2 / df = 5. 76,CFI = 0. 97,NNFI = 0. 96,GFI = 0. 88,RMSEA = 0. 05。 2. 3 施测程序与数据分析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以 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剔除数据缺失在 10% 以上 的被试,采用 SPSS17. 0 和 AMOS7. 0 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 1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性别、年级特点 以父母支持的 4 个维度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 自变量,进行 2(性别)× 4(年级)的多元方差分析(见 表 1)。结果发现,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性别主 效应 显 著,F(4,2313) = 2. 527,年 级 主 效 应 显 著, F(12,6120) = 6. 432, p < 0. 001。通 过 单 变 量 中 的 polynomial 分析发现,在父母支持的 4 个维度上,都表 现出显著的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线性趋势(p < 0. 001)。事后比较(Tukey)结果表明,女生得到的情 感支持和陪伴支持显著高于男生,肯定价值、工具性 支持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高二年级的父母支持显著低 于初一、初二年级,其他年级两两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 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青少年父母支持各维度的平均分差异比较(N = 2623) 肯定价值 工具性支持 情感支持 陪伴支持 总体 3. 81(0. 88) 3. 75(1. 18) 3. 79(0. 97) 3. 87(0. 99) 男生(n = 1246) 3. 77(0. 86) 3. 72(1. 42) 3. 72(0. 96) 3. 80(1. 08) 女生(n = 1347) 3. 85(0. 90) 3. 78(0. 90) 3. 85(0. 98) 3. 94(0. 88) F 2. 40 0. 55 5. 830** 8. 25** 初一(n = 555) 3. 92(0. 89) 3. 98(0. 88) 4. 00(0. 96) 4. 06(0. 89) 初二(n = 642) 3. 91(0. 87) 3. 86(1. 77) 3. 86(0. 96) 3. 96(1. 24) 高一(n = 617) 3. 81(0. 84) 3. 66(0. 86) 3. 77(0. 94) 3. 82(0. 85) 高二(n = 534) 3. 65(0. 86) 3. 77(1. 20) 3. 60(0. 95) 3. 68(0. 84) F 11. 91*** 13. 90*** 17. 19*** 16. 21*** 3. 2 青少年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其社会适应的 影响 3. 2. 1 青少年父母支持、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 相关 对青少年父母支持、情绪智力与其社会适应各 维度求相关,结果显示,父母支持的 4 个维度、情绪 智力的 4 个维度与社会适应的 4 个积极维度呈显著 正相关,与社会适应的 4 个消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其中,父母支持各维度与情绪智力各维度的相关在 0. 13 ~ 0. 42 之间;父母支持各维度与积极适应各维 度的相关在 0. 17 ~ 0. 32 之间,与消极社会适应各维 度的相关在 - 0. 06 ~ - 0. 24 之间;情绪智力各维度 与积极适应各维度的相关在 0. 10 ~ 0. 54 之间,与消 极适应各维度的相关在 - 0. 08 ~ - 0. 32 之间。 简单相关不能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整体关系, 典型相关分析能将各组变量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对 待,描述两个变量组之间的整体相关。因而,本研究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 会适应的关系,以更全面地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表 2 可知,典型相关分析得到了 1 个统计显 著的典型变量。父母支持这组变量可被自身的典型 表 2 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变量 Ⅰ 典型系数 典型负载 父母支持 肯定价值 - 0. 96 - 0. 59 工具性支持 - 0. 68 - 0. 10 情感支持 - 0. 92 - 0. 37 陪伴支持 - 0. 77 - 0. 04 方差代表比例(%) 5. 85 冗余指数 1. 23 社会适应 自我肯定 - 0. 58 - 0. 30 自我烦扰 0. 54 0. 27 亲社会倾向 - 0. 54 - 0. 19 人际疏离 0. 44 0. 27 行事效率 - 0. 73 - 0. 36 违规行为 0. 32 0. 08 积极应对 - 0. 67 - 0. 27 消极退缩 0. 27 - 0. 05 方差代表比例(%) 28. 50 冗余指数 5. 99 R2 0. 21 F 20. 10*** 变量解释的变异为 5. 85%,可被相对的典型变量解 释的变异为 1. 23%;而社会适应这组变量可被自身 261 2012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2 期 的典型变量解释的变异为 28. 5%,可被相对的典型 变量解释的变异为 5. 99%。典型相关系数的平方 为 0. 21,说明两组变量的共享方差为 21%。 对父母支持来说,肯定价值和情感支持的典型 负载和标准典型系数值都较高;对社会适应来说,自 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向、人际疏离、行事效率 和积极应对的典型负载和典型系数较高。因此可以 认为,在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相关关系上, 肯定价值和情感支持对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 倾向、人际疏离、行事效率和积极应对的解释作用 较大。 图 1 情绪智力在青少年父母支持及其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3. 2. 2 情绪智力在青少年父母支持与其社会适应 之间的中介效应 为考察情绪智力在青少年父母支持及其社会适 应之间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进一步运用 AMOS 结构 方程分析情绪智力在青少年父母支持及其社会适应 之间的中介作用。首先,对研究模型的测量部分进 行分析,父母支持的 4 个维度、情绪智力的 4 个维度 以及社会适应的 8 个维度分别生成亲子关系、情绪 智力和社会适应三个潜变量,各维度在其量表上的 负荷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 < 0. 001) ,这表明 了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其次,以社会适应为结果变 量,父母支持为预测变量建立模型 1,加入情绪智力 作为中介变量,建立模型 2。在模型 1 中,父母支持 对社会适应的路径系数显著 ( β = 0. 51, p < 0. 001)。在模型 2 中,父母支持对情绪智力的路径 系数显著(β = 0. 51,p < 0. 001) ,情绪智力对社会 适应的路径系数显著(β = 0. 79,p < 0. 01) ,父母 支持对社会适应的路径系数由显著变为不显著(β = 0. 06,ns) (见图 1) ,且模型 1 与模型 2 相比,模 型 2 的拟合指数更为理想(见表 3)。因此,情绪智 力在父母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表 3 青少年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其社会适应的 影响的模型拟合指数 MODEL χ2 / df NFI IFI TLI CFI RMSEA 模型 1 8. 88 0. 95 0,94 0. 96 0. 96 0. 06 模型 2 5. 61 0. 96 0. 97 0. 96 0. 97 0. 04 模型 1:青少年父母支持影响其社会适应的结构方程模型; 模型 2:情绪智力在青少年父母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 应模型 4 讨论 4. 1 中学生父母支持的性别和年级特点 本研究发现,女生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支持显著高于男生,但在肯定价值与工具性支持方 361 张文娟 邹 泓 梁钰苓: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面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 (Rueger,Malecki,& Demaray,2008;Demaray & Malecki, 2002; Frey & Ro ¨ thlisberger, 1996; Malecki & Demaray,2003)。这或许表明男生和女 生利用社会支持的方式有所不同。女生更喜欢将父 母支持看作是一种应对策略,而男生更喜欢将体育 消遣作为应对策略(Rueger,Malecki,& Demaray, 2008) ,这是女生获得更高水平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支持的可能原因之一。这个研究结论也支持了 Gillgan(1982)的性别差异观。她认为,女孩在道德 决策过程中会采用更多的人际视角,分离和个体化 过程对男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起关键作用,因为男 子气概通过与母亲分离而实现,但女性气质则通过 依赖关系而形成。因此,她认为,女孩比男孩会投入 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经营社会关系。在其他社会行为 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也能够为父母支持的性别差异 提供参考。Maccoby(1990)总结了大量文献发现, 男孩和女孩在玩伴选择、社会影响模式和对关系质 量的重视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比如,女孩 倾向于形成亲密无间的友谊,而男孩的友谊则建立 在互惠基础上。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年级主效应显著,呈现出随 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尤其表现为高二年级的父 母支持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以往研究也发现 了类似的发展模式(Malecki & Demaray,2002)。这 一结果与青春期亲子冲突随年龄变化的元分析发现 较为一致,即青少年中期的亲子冲突强度要显著高 于青少年早期(Laursen,Coy,& Collins,1998)。认 知发展模型认为,这一阶段的认知发展成熟水平是 导致亲子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认知发展成熟促进 了青少年对自身与父母角色的重构,在一些与日常 生活事件有关的事情上,如发型、服饰和休闲方式的 选择等,青少年的自主要求不断增强,对父母权威的 不满日益增加,敢于公开反对父母的意见(张文新, 王美萍,& Fuligni,2006) ,这些变化都有可能导致 亲子之间分歧增多,关系疏远,感知到的父母支持 下降。 4. 2 青少年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其社会适应的 影响 从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支持变 量组与社会适应变量组的整体典型相关显著,且肯 定价值和情感支持对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 向、人际疏离、行事效率和积极应对的解释作用较 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不同来源获得的社会支 持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通常 父母是肯定价值和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同学或朋 友是陪伴支持的主要来源,老师则是信息支持(或 工具性支持)的主要来源。父母支持对青少年的个 人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和学校有关的适应 结果则与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支持相关更显著 (Malccki & Demaray,2003;Richman,Rosenfeld,& Bowen,1998) ,这可以解释父母支持与自我领域、人 际领域的社会适应相关更为明显,而与行为领域和 环境领域的社会适应的相关相对较小的原因。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也支持了情绪智力在父母 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一个最直接的解 释是,高水平的父母关爱能够促进青少年情绪智力 的发展,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结果。父母在与 子女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支持性行为会引导青少年 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理解他人,采用建设性行动而不 是回避或愤怒的方式应对问题。父母支持还能够强 化亲子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情绪感知、情绪 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方面都要显著优于非安 全型依恋的个体,例如,安全型个体的情绪解码能力 更准确(Kafetsios,2004) ,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产生认 知促进效应,而焦虑型个体仿佛对积极情绪存在 “戒 备”,反 而 强 化 了 某 些 固 有 的 认 知 策 略 (Mikulincer & Sheffi,2000) ;安全型个体的情绪管 理策略也更为灵活,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会采用防御 机制,提取较多积极信息(Mikulincer & Orbach, 1995)。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支持对青少年社会 适应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之一是情绪智力。 综上所述,父母支持通过影响青少年的情绪智 力发展,对其社会适应起保护性作用。这一方面揭 示了父母支持与情绪智力、社会适应之间的密切关 系,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促进青少年积极的社会 适应,避免消极社会适应,还是应该重视个体层面的 能力培养。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单纯考察了父 母支持,而没有同时考察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同样 重要的同伴支持、教师支持等。而且父母支持对青 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单向的,两者关系 的纵向研究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会影响父母支持 水平的变化,而父母支持在改变青少年社会适应问 题方面的效应却不显著(Hafen & Laursen,2009)。 今后的研究可以同时关注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青 少年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结果对其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反作用。 461 2012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2 期 参考文献: Barnes,G. M.,& Farrell,M. P. (1992). Parental support and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drinking,delinquency,and related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4(4) ,763 - 776. Ciarrochi,J. V.,Chan,A. Y.,& Caputi,P. (2000).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ncept. Personal Individual Difference,28,539 - 561. Demaray,M. K.,& Malecki, C. K. (2002). Critical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adjustment.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7,213 - 241. Demaray,M. K.,Malecki,C. K.,Rueger,S. Y.,Brown,S. E., Summers,K. H.,(2009). The role of youth’s ratings of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ly supportive behavi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cept. 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38,13 - 28. Frey,C. U.,& Ro ¨ thlisberger,C. (1996). Social support in health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5,17 - 31. Gilligan,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fen,C. A.,& Laursen, B. (2009). More problems and less support:early adolescent adjustment forecasts changes in perceived support from parent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3(2) ,193 - 202. Herman-Stahl,M.,& Petersen,A. C. (1996). The protective role of coping and social resource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5,733 - 753. Hoeve,M.,Dubas,J. S.,Eichelsheim,V. I.,Vander Laan,P. H., Smeenk,W.,& Gerris,J. R. M. (20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nd delinquency: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37,749 - 775. Jackson,Y.,& Warren,J. S. (2000). Appraisal,social support,and life events:Predicting outcome behavior in school-age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71,1441 - 1457. Juang,L. P.,& Silbereisen,R. K. (1999). Supportive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across time in former East and West Germany. Journal of Adolescence,22(6) ,719 - 736. Kafetsios,K. (2004).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ilitie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37,129 - 145. Laursen,B.,Coy,K.,& Collins,W. A. (1998). Reconsidering changes in parent-child conflict across adolescence:A meta analysis . Child Development,69,817 - 832. Law,K. S.,Wong,C. S.,& Song,L. (2003). The construct 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ts potential utility for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9,483 - 496. Lifrak,P. D.,McKay,J. R.,Rostain,A.,Alterman,A.,& O’ Brien,C. P. (1997 ).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competenci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gender to substance abuse in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36,933 - 940. Lopes,P. N., Salovey, P., & Straus, R. (2003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Person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35,641 - 658. Maccoby,E. E. (1990). Gender and relationships:A developmental account. American Psychologist,45,513 - 520. Malecki,C. K.,& Demaray,M. K. (2002). Measuri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support scal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39,1 - 18. Malecki,C. K.,& Demaray,M. K. (2003). What type of support do they need?Investigating student adjustment as related to emotional, informational,appraisal,and instrumental support.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8,231 - 252. Malecki,C. K.,& Demaray,M. K. (2006).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1,375 - 395. Mayer,J. D.,Caruso,D. R.,& Salovey,P. (199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27,267 - 298. Mikulincer,M., & Orbach, I. (1995 ). Attachment styles and repressive defensiveness:the accessibility and architecture of affective mem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8(5) ,917 - 925. Mikulincer,M.,& Sheffi,E. (2000).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cognitive reactions to positive affect:a test of mental categorization an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24 (3) ,149 - 174. Pierce,G. R.,& Sarason,R. B.,Sarason,G. I. (1996).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 Plenum Press,New York. 324 - 336. Rueger,S. Y.,Malecki,C. K.,& Demaray,M. K. (2008).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tudent adjustment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3(4) ,496 - 514. Rueger,S. Y.,Malecki,C. K.,& Demaray,M. K. (2010).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sourc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comparisons across gender. 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39,47 - 61. Sillick,T. J.,& Schutte,N. S. (200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steem mediate between perceived early parental love and adult happiness. 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emotional intelligence,2 (2) ,38 - 48. White,K. S., Bruce, S. E., Farrell, A. D.,& Kliewer,W. (1998). Impact of exposure to community violence on anxiety: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amily social support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urban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7,187 - 203. Wills,T. A.,& Cleary,S. D. (1996). How are social support effects mediated?a test with parent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5) ,937 - 952. Windle,M. (1992).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 buffering for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522 - 530. Zimmerman,M. A.,Ramirez-Valles,J.,Zapert,K. M.,& Maton, K. I. (2000).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buffering effects for 561 张文娟 邹 泓 梁钰苓: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urban African-American male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8,17 - 33 刘艳,邹泓 . (2010). 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 的关系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5 - 72. 洪慧芳,寇彧 . (2008). 用典型相关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亲社会倾向 和亲社会推理的关系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13 - 118. 张文新,王美萍,& Fuligni,A. (2006). 青少年的自主期望、对父母 权威的态度与亲子冲突和亲合 . 心理学报 ,38(6) ,868 - 876. 邹泓 . (1999).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 . 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1,34 - 48. 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 . (2012).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模型 的建构与验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9(1) ,66 ~ 7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Parental Support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ir Social Adjust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ZHANG Wen-juan ZOU Hong LIANG Yu-ling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viersity,Beijing 100875)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parental support;effects their its effect on their social adjustment,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arent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 Adolescents’ Social Adjustment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 and Adolesc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sample consicting of 2623 students (1246 boys and 1347 girls, aged from 11 to 1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arental support were emerged in genders and grades. Girls percei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arental support than boys,especially for affection and accompany support. Students in the second grade of senior high school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ower parental support than thos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grad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2)Simple corre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l support,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dolescents’social adjustment. (3)Canonical correl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social adjustment was moderate. Canonical variables explained 5. 85% of the variance in parental support,28. 5% in social adjustment, with the redundamay indexes as 1. 23 and 5. 99 respectively. (4)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t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support and social adjustment. Key words:parental support;social adjustment;emotional intelligence;adolescent 661 2012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2 期
/
本文档为【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_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