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腹痛

腹痛

2012-06-02 35页 ppt 120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2199

暂无简介

举报
腹痛null腹 痛腹 痛 泸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 讲: 李 志 [概说][概说] 一、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以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腹痛是一个临床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见到。腹部包括许多脏腑,如肝胆、脾胃、胰腺、肾、大小肠、膀胱、子宫及其附件。从经络来说,手足三阴,足少阳,足阳明,冲,任,带经脉循行于腹部,因此,凡是这些脏腑或经络,或感受外邪,或虫积、食滞、情志,或阳虚,气血亏虚,皆能引起腹...
腹痛
null腹 痛腹 痛 泸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 讲: 李 志 [概说][概说] 一、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以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腹痛是一个临床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见到。腹部包括许多脏腑,如肝胆、脾胃、胰腺、肾、大小肠、膀胱、子宫及其附件。从经络来说,手足三阴,足少阳,足阳明,冲,任,带经脉循行于腹部,因此,凡是这些脏腑或经络,或感受外邪,或虫积、食滞、情志,或阳虚,气血亏虚,皆能引起腹痛。 除内科疾病引起腹痛外,妇科、外科也有腹痛。null 二、历史沿革 1.«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并提出腹痛是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 2. «金贵要略»对腹痛从临床症状,治法及方药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有的方剂如大柴胡汤仍为现代常用。null 3.«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如“腹痛者,由脏腑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4.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强调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在治疗原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对后世至今产生了很大影响。null 三、范围 现代医学中有很多疾病均可见腹痛,如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肠套叠、出血坏死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道寄生虫病、盆腔炎、附件炎、IBS以及消化道肿瘤等。[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侵入腹中,导致气机不通,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湿热内生,蕴积胃肠;过食生冷寒凉,损伤脾胃,腑气不通。 null 3.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疼痛发作。 4.阳气素虚 素体脾肾阳虚,失于正常的温养,寒凝气滞,不通则痛。 此外,跌打损伤或手术之后,可出现淤血阻络而发生疼痛;虫积,疝气,积聚,癃闭也可引起而发生腹痛。null 二、病机 本病的病位较多,涉及多脏腑和多经脉。病理因素有寒凝、热积、气滞、食积、血瘀。病性分为寒热虚实,具体如下: 1.寒痛 A、感受外邪,引起经络拘急,气血受阻。 B、过食生冷,中阳阻遏不通。 C、阳虚生寒,气血不能温养,不通而痛。 null 2.热痛 A、感受暑热之邪,或寒邪郁久化热,脏腑功能失调。 B、嗜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阻滞气机,不通而痛。 3.虚痛 A、素体阳虚,中阳不振,运化无权,温养不行,气血不通。 B、寒邪停留日久,也可损伤中阳,导致腹痛。null 4.实痛 A、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 B、过食肥甘厚味,酸腐不洁之品,损伤脾胃,食积停滞。 C、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而痛。 D、腹部损伤,或手术后,淤血留而不去,气血运行受阻而痛。 E、蛔虫乱窜,气机逆乱而痛。null 总之,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凡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临床上根据起病缓急和疼痛性质,可首先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2.根据腹痛的伴随症状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况,诱因或原因可以进一步明确病理性质。null 3.相关检查:三大常规、B超、CT、腹片、胃镜、肠镜、血尿淀粉酶等。 二、鉴别诊断 1.腹痛与胃痛 两者都在腹部,互相联系和影响,但是,具体来说,两者的病位不同:胃痛在剑突下,肚脐以上近心窝处,并常伴有恶心、嗳气、泛酸等症状;而腹痛病位在胃脘以下,上述伴随症状少见。null 2.内科疾病中腹痛的鉴别 内科疾病中有很多都可表现出腹痛,可以根据它们的伴随症状加以鉴别,如痢疾的腹痛,常伴有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积聚的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而腹痛则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3.内科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的鉴别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一般,无定处,压痛不明显;外科腹痛多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妇科腹痛多在小腹,常见的疾病是痛经、流产、宫外孕等。[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腹痛的发生往往比较急,有的病例症状重,临床时遇到腹痛的病人,应全面考虑,仔细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不能轻易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腹痛首先要辨别内、外科疾病,只有在排除了外科疾病的前提下,才能内科保守治疗。中医治疗腹痛也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寒热虚实,具体如下:null 1.辨腹痛的急、慢 A、起病急,病程短,症状重----急性腹痛,多为实证,如寒邪、湿热、食滞、虫积、结石等。 B、起病缓,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慢性腹痛,多为虚证,如气血亏虚,脏腑虚寒等。 2.辨腹痛的部位 A、部位在脐以上,病在太阴(脾土) B、部位在脐以下,病在冲任、膀胱、肾。 C、部位在脐周,多为虫痛。null D、部位在右下腹,多为肠痈。 E、部位在左下腹,多为结石。 3.辨腹痛的性质 虚痛----痛势隐隐,喜按无形,无定处。 实痛----痛势急剧,拒按有形,有定处。 热痛----疼痛急迫,伴身热,腹胀,便秘等。 寒痛----疼痛拘急,遇冷加剧,得热痛减。 气痛----胀痛为主,走窜不定。 瘀痛----刺痛且部位固定不移。null 虫痛----肚脐及周围作痛,时作时止,痛止如常人。 食积疼痛----脘腹痞满,嗳腐吞酸,拒按。 4.辨内外科腹痛 外科腹痛先腹痛后发热,部位局限,压痛为主。 内科腹痛先发热后腹痛,部位不固定,压痛不明显。 null 二、治疗原则 以“通”为治疗法则,然后根据病机使用具体方法,如温散、泻热、行气、活血、祛蛔、消食、温补等。 三、证治分类 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突然发作,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小便清利,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证候分析: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感受寒null邪,寒凝气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腹痛暴作;得温则寒气散,气机通畅,故痛减;遇寒则寒凝更甚,故腹痛加剧;寒邪入中,中阳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停滞,下注于肠,故大便稀溏。舌脉均为寒邪之症。 特点: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高良姜、香附、乌药、干姜、紫苏、陈皮) null 加减: 脐腹疼痛----天台乌药散(台乌、干姜、茴香、青皮、木香、槟榔、川楝)。 腹痛甚,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以温通肾阳(附片、葱白、干姜、甘草)。 腹中冷痛,手足逆冷,内外皆寒----乌头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乌头)。null 湿热壅滞 主症:突然腹痛,来势急迫,拒按,呕恶,胸闷不适,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结,阻滞气机,腑气不通,不通而痛;浊气上逆则恶心、呕吐;热邪伤津耗液,故烦渴引饮;舌脉均为湿热之症。 特点:突然腹痛,拒按,呕恶,胸闷,舌苔黄腻。null 治法:泻热通腑,行气止痛。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加减: 偏热----加黄芩、黄连、蒲公英、地丁、败酱草。 偏湿----加苡仁、前仁、金钱草、砂仁等。 食滞----加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等。 伤阴----加玄参、麦冬、生地。 痛连两胁----加柴胡、郁金,或大柴胡汤。 肠痈----丹柏四逆散加大黄。null 饮食积滞 主症:腹胀痛,拒按,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腻,脉滑实。 证候分析:饮食停滞胃肠,阻滞气机,故腹胀痛拒按;浊气上逆,故嗳腐吞酸;食滞中焦,运化无权而腹泻,泻则食随利而解故泻后痛减;宿食停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 特点:常有暴食饮食的历史,腹痛拒按,嗳腐吞酸。null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轻症)加减。 加减: 胀满较甚----加厚朴、木香。 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夏、陈皮、苍术。 null 肝郁气滞 主症:腹部胀痛,走窜不定,矢气或嗳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加剧,舌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肝郁气结,气机不畅,不通则痛。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香附、川芎)。 null 加减: 胁肋部明显----加金铃子散。 走窜不定----郁金、陈皮。 腹泻肠鸣----加白术、防风、陈皮。 痛引少腹----橘核、荔核、小茴香。null 瘀血内停 主症:腹痛如刺,固定不移,拒按,舌质紫暗,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玄胡、小茴香、肉桂、蒲黄、五灵脂、干姜)null 虫积腹痛 主症:绕脐而痛,时作时止,有时如钻顶样,痛剧时难以忍受,痛止如常人,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面部有白斑,舌淡苔薄白。 治法:安蛔止痛。 方药: A、乌梅丸(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片、桂枝、川椒、干姜、细辛) B、椒梅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川椒、乌梅、黄连、川楝)null 中虚脏寒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恶寒,痛时喜按,遇劳则甚,得食或休息后痛减,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内失温养,故腹痛绵绵;正虚而非邪实,故时作时止;中阳不足,营卫不固,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故大便溏薄;劳作耗气,故遇劳则甚。 null 治法: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方药: A、小建中汤(以虚为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B、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以寒偏甚为主,补气健脾,温中散寒。 C、附子理中汤(中焦虚弱,寒邪较甚,脾虚及肾)。 D、连理汤(中焦虚弱兼有热象)。[预防与调护][预防与调护] 重点在于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忌暴饮暴食和生冷、不洁食物。有疼痛时,宜进食易消化饮食。此外,虚寒者宜进热食,热证宜进温食,食积腹痛者宜暂禁食或少食。[结语][结语]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较多,如外感寒邪,内伤饮食,虫积,气滞血瘀等,导致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或脏腑功能不足,不能温养,导致腹痛。临床时应首先分清寒热虚实,辨别内外科腹痛,方能取得满意效果。[病案讨论][病案讨论] 王××,16岁,学生,因中午进食粉蒸肉后,下午突然腹痛,呈钻顶样痛,伴恶心呕吐,痛剧时大声呻吟,喜按,阵发性加剧,急诊于门诊,给予肌注阿托品1mg,疼痛无明显缓解,阵阵发作。查体:心肺(-),全腹无压痛。查血象正常。舌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治法,方药。[复习题][复习题] 1.试述腹痛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原则? 2.腹痛各证型的治法方药? 3.讲述“以通为用”的“通”字在腹痛中的应用? 4.气滞血瘀的辨证治疗?
/
本文档为【腹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